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和生活范围扩大,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加强,但是操作实践能力又受到限制,因此心理发展表现出阶段性特点。

第一节幼儿期的一般问题

一、年龄阶段

幼儿期是指儿童3岁到6、7岁这一时期,这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时期,所以被称之为幼儿期,又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儿童正式进入小学之前的一个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学前期。

二、基本特征

(一)游戏的作用

与前面的年龄阶段相比,这时的儿童在身体的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很好地独立行走与跑跳,双手能较灵活地操纵物体,也能进行言语交流。由于有了这些能力,儿童就迫切地希望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但他们又不可能真正地进入社会生活。游戏形式的存在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形象性和不随意性

幼儿还不能给出事物的抽象定义,而只能从表面特征和功能方面去认识事物,例如,他们不能给出花的定义,只知道花是美丽的;他们也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必须有实物的支持。

他们还不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其行为经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最初的个性倾向

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发展,其行为的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了,这为儿童个人倾向的形成创造了最初的条件。

第二节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已经接近成人,这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一、大脑的结构

(一)脑重量的增加

3岁儿童的脑重约为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而7岁儿童的脑重约为1280克,成人的脑重平均为1400克,可见幼儿的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

(二)大脑皮层结构复杂化

大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由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所导致。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神经纤维继续髓鞘化,额叶面积在儿童5~7岁时增长速度又有明显加快。

(三)脑电波的变化

关于儿童脑电波的研究表明,儿童大脑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且不可逆的。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脑电波的研究还表明,个体在4~20岁之间,大脑的发展存在两个加速期,第一次加速期就是在5~6岁。第二次是在13~14岁左右。

二、大脑的机能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上。由于这种抑制机能的不断发展,儿童能更专注地认识事物和操作物体,更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长,表现在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延长。

第三节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的分类与特征

(一)游戏的分类

1.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

(1)机能游戏。机能游戏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游戏形式。它包括简单地、重复性地移动自己的身体,或反复摆弄某物体,儿童只是从动作本身获得乐趣,游戏的象征性机能这时还没出现。

(2)建筑性游戏。建筑性游戏是指儿童为了建成某种东西而对物体,如积木、木块、沙子等进行的操作。在建筑性游戏中已表现出了游戏的象征性功能。

(3)假装游戏。假装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性色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4)规则游戏。规则游戏是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一般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参加。规则可以是由儿童人为制定的,也可以是由具体的某个游戏情境决定的。这种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意识。

2.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

(1)无所事事游戏。无所事事游戏是指儿童并未真正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只是偶尔注视一下所感兴趣的事情,如摆弄自己的衣服,在地上跳来跳去,四处张望,这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

(2)单独游戏。单独游戏是指儿童可以精力较为集中地、独自地玩某种玩具或其他的东西,在这种游戏中,儿童常常是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没表现出任何想要参加到周围儿童的游戏中的愿望,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也较低。

(3)旁观游戏。旁观游戏是指儿童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观看别人的游戏,为别的小朋友喝彩、加油,对别的小朋友的行为表现出兴奋或焦虑,将自己的情感或精力投入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自己却不参加。

(4)平行游戏。平行游戏是指几个儿童以一种相仿的方式同时玩同样或类似的玩具,彼此的空间距离很近,也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彼此不交谈,也无共同的目的和合作的意图。

(5)联合游戏。联合游戏是指儿童共同参加一项游戏,有彼此间的交谈,但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共同的目的,也没有分工,突出的只是个人兴趣,而不是游戏集体的兴趣。

(6)合作游戏。合作游戏是有明确的目的、分工和合作,儿童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角色去完成任务,相对于前几种游戏形式来说,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最高。

(二)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非常好的活动方式。游戏的特征为:

1.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是儿童对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的模拟形式,反应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2.游戏是想像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同时又不受真实生活中的条件和规矩的限制。因此,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和人际关系。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快情绪体验。区别于强制性、义务性的学习活动。与儿童自己的兴趣紧密联系,因此儿童在游戏中相当放松和愉快。

二、游戏理论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对于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

1.复演说

霍尔(Hall)在20世纪初提出了复演说。他把当时生物学上复演学说运用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他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的进化过程(如胎儿在

一个阶段是有鳃裂的,这是重复鱼类的阶段);而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学上的复演学说,一直引起心理学界很大的争论。

2.精力过剩说

“精力过剩说”是由席勒一斯宾赛(schiller—Spencer)提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游戏是儿童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3.机能快乐说

彪勒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

4.生活准备说

这是由格罗斯(GROSS)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游戏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5.成熟说

博伊千介克(Buytenclijk)认为,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第一是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

(二)当代的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摆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艾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游戏做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体验,也可以抚平

创伤。

2.认知动力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进行游戏是由其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来决定的,是儿童认识复杂客体和事件,形成认知结构的途径。他还指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游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是由其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的。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中。

上述这些游戏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游戏的实质和功能。

第四节言语的发展

幼儿通过与成人的不断交往,言语能力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是儿童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期,也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一、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掌握的常用词中包括人物称呼、身体部位、生活用品、交通工具、自然常识、社交、个性、时间、空间概念等。词汇使用频率和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

(二)词汇类别

幼儿掌握的词汇类别也在不断地扩大,他们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其次是形容词;幼儿掌握虚词的顺序是: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积极词汇的数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语法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语法的掌握

l.从简单句到复杂句。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顺序

1.3岁前儿童的言语主要是对话言语,到幼儿晚期,独白言语发展,儿童能够清楚地讲述事情或故事了。

2.幼儿初期儿童的言语表达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并要以表情、手势为辅助;以后连贯言语逐渐发展,儿童逐渐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第五节认知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

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3岁儿童为3个左右,6岁可达6个左右。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二)记忆方式

1.无意识记和意义识记

在幼儿初期无意识记占主要地位,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或有吸引力的事物都容易被记住。到幼儿晚期,儿童的识记逐渐地能服从一定的目的性,而且发展出追忆能力,有意识记得到发展。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2.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幼儿初期的记忆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而对词的逻辑记忆能力还很差。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儿童形象记忆的成绩优于语词记忆,且这两种记忆能力均随幼儿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幼儿后期时,词语记忆能力的发展速度高于形象记忆。

(三)记忆策略与元记忆

1.记忆策略的形成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复述、把知识系统化等。心理学家提出记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没有策略,通过训练也不能产生;②不能主动使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③能自发地产生和使用策略。一般认为,5岁以前的幼儿基本没有策略,5~7岁儿童多处于过渡期,10岁以后儿童的记忆策略稳步发展。

2.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指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包括对记忆系统的内容、功能的认识、评价及对记忆过程的监控(策略调整、认知适应)。在元记忆知识方面又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研究发现,5岁儿童已知记住一个短的词要比记住一个长的词容易,记住昨天发生的事比记住上个月发生的事容易,记住熟悉的事比记住生疏的事容易,这表明幼儿已表现出一定的元记忆的能力。

二、思维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例

如,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2个人平分,每人能分到几个”,却不能回答3+3=?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经验性、表面性和拟人化等特点。这些思维特点和儿童知识经验贫乏及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有关。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研究者发现,在解决同一个任务中,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多的是在感知水平上解决问题,而中班和大班儿童逐步地学会在词的水平上解决问题。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水平比婴儿期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幼儿对其经验范围内的事物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象或表象调节的,言语在动作过程中不起什么作用,只有在做完这个动作以后,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很差;大班儿童已能在行动之前就用言语表达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等,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幼儿晚期的孩子已能够运用一些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了解事物本质属性。

(二)皮亚杰的研究

皮亚杰认为,2~6、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相对绝对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皮亚杰用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也引起后人的争议。

1.“三座山实验”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他设计了“三座山实验”,是用来测查

儿童是否能了解别人的视角。三座山分别有不同的标志,其中第一座山顶上有一间房屋,第二座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第三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这个三座山的模型被放在一张桌子上,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观看这个模型,实验者把娃娃放在这个模型的不同位置上,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后来实验者又向儿童出示与娃娃视线相一致的,从各种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所看到的照片。结果发现,大多数6岁以下的儿童选择的照片与他们个人的观察角度一样,而并非是娃娃所看到的景象。由此,皮亚杰认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了解别人的视角和观点。

许多研究者对皮亚杰的实验提出疑问,认为可能是儿童不理解实验情景。比如:博克设计了“农场景观”实验。

2.守恒实验

“守恒”是皮亚杰提出的概念,是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上,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皮亚杰设计了若干守恒实验,其中被重复最多的是“液体守恒”实验。“液体守恒”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知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等量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人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升高,然后问儿童新杯子中的水比原来杯子中的水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还是一样多?结果发现,大多数3~4岁的幼儿会回答“多一些”,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他们似乎已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却出现困难;8岁以后的儿童能够意识到一个维度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维度的改变,水总量不变。所以,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没有达到守恒。

新近的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并用一些实验加以证明。

3.类包含的研究

类包含是指物体总类与其子类的关系。在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大于任

一子类中物体中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他们不能同时想到总体和其中一个子类。如他给儿童呈现一个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回答“红花多”。

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在这个研究上皮亚杰也低估了儿童的能力,比如:如果测验的内容是儿童熟悉的知识,幼儿也能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推理能力。

(三)最初概念的掌握

概念的掌握是对个体而言,是指儿童掌握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

幼儿概括的特点有:

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每个词只代表某一具体事物特征,到了幼儿晚期概括的内容才逐渐丰富起来。

2.概括的特征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比如:幼儿多用功用性特征说明事物的概念。

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够精确,有时过宽,有时过窄。幼儿对概念的掌握还包括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最初数概念的掌握等等。

第六节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个性是指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个体意识倾向性以及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所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随着言语、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幼儿在个性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幼儿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

幼儿对自己的描述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

述内部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

(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力一般出现在3.5~4岁,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是:①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②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③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④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三)自我情绪体验

自我情绪体验发生的转折年龄在4岁左右。幼儿的情绪体验最初是与自身的生理需要和状态相联系,后来逐渐发展起一些社会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尊、羞愧感等。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

(四)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出现的转折年龄在4~5岁,有研究者区分了幼儿在四种自我控制活动中的表现: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和延迟满足。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引起事件的原因只有很朦胧的认识,他们的行为是感性化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行为还不具有道德特性。

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儿童对道德认识的表现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认为规则是绝对

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而不能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二是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三是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属于第二阶段,他们在道德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的所有特点。

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儿童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是根据一个人行为的动机而不是根据行为的结果;认为规则是可以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协商而调整和改变的;不根据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而是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判别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K0hlberg)采用道德两难的问题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认知。

柯尔伯格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再分为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

第二阶段:发展了交互的道义,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应该让别人满足需要,了解了公平和平,等交换。

柯尔伯格认为,幼儿的道德认知处于前习俗水平,他们的道德判断是个人化的、自我中心的和具体的。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中都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

第四阶段: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支持和论证。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律。

第六阶段: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

三、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一)侵犯行为

1.什么是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性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言语的攻击,还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2.侵犯行为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生命终止的愿望,即死亡本能。这种本能是人们产生侵犯冲动,进行各种破坏和暴力活动的根源;这种本能有时也指向主体的内部,表现为自我惩罚、自残和自杀等。

(2)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侵犯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祖先,因为只有通过搏斗才能保护领地、争夺到食源、维护等级秩序等,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把侵犯行为看作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认为侵犯行为得以习得和保存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它具有工具性作用,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二是它得到了社会的强化;三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四是来自攻击者的自我强化。

(4)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更强调认知成分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认

为对挫折等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如何加工和解释有关社会线索的。由于儿童过去的经验和信息加工技能不同,因而表现在侵犯行为上也有个体差异。

3.侵犯行为的发展特点

儿童在2岁左右时就有了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开始表现出争抢玩具等行为;3岁时攻击行为继续发展,身体攻击在4岁达到高峰;5岁以后开始下降,这是由于父母、老师都尽量抑制侵犯行为而鼓励合作分享行为,同时,儿童也认识到协商也可以达到同样目的。

4.侵犯行为的控制方法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友爱互助的环境。

(二)亲社会行为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动,如助人、合作、分享等。当儿童自愿帮助他人而不考虑任何外在奖励或没有个人动机时,则是一种利他主义,这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

2.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利他行为的进化。认为在动物或人类早期时,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帮助他人甚至牺牲个体。生活在合作的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更可能受到保护,避免天敌的伤害并满足基本需要,所以那些合作的、利他的个体更可能生存下来,并将利他的特质作为一种基因保留下来、传递下去。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亲社会行为都是学习和受到强化的结果。有三条具体的途径,第一是移情反应的条件化,即亲社会行为使助人

者感到愉快而受到强化;第二是直接训练;第三是观察学习,即模仿榜样行为。

(3)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儿童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对此的推理。亲社会行为在各年龄段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认知发展特点相对应。

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由于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开始,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得到了显著发展。他们能通过言语安慰别人,能将玩具和食品分给别的小朋友。一项研究表明,在一个分享实验中,33%的4~6岁和69%的6~7岁儿童表现出分享意识或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除表现出年龄差异外,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四、性别认知的发展

幼儿期是完成性别认知的重要阶段。儿童对性别的认知包括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和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两个方面。

(一)性别的认同

性别认同是指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1.性别同一性

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2.性别恒常性

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性别的时间恒常性,也称性别的稳定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

②性别的情境恒常性,也称性别的一致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及所从事的活动而发生变化;③性别的非动机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改变。

研究表明,幼儿达到性别稳定性的平均年龄是4岁左右,达到性别一致性的年龄是5岁左右。研究还表明,幼儿首先获得的是关于自己的性别恒常性,然后是关于其他同性别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最后是关于其他异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

(二)性别角色的认同

性别除了具有生物学上的特点之外,还负载着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这就是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发展是指,儿童除了了解自己在生物学上的性别归属外,还应了解不同性别代表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方面的意义。

1.性别角色标准

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性别角色标准。当儿童了解了这个标准后,他们就能用这个标准指导自己和评价他人的性别化行为。

2.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认识和信念。认同是指一个人接受并内化另一个人价值观和信念的过程,幼儿主要是认同其父母关于性别的观念。有心理学家认为,幼儿在性别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对父母认同的原因是,怕失去父母之爱,怕受惩罚,对父母的崇拜和模仿,与父母的亲密关系等。

3.性别角色偏爱

是指对与某一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性别角色偏爱与下面三方面的因素有关:①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就越希望自己成为这个性别;②对同性别的父母越喜欢,就越想成为这个性别的成员;③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线索对儿童性别角色偏爱影响很大,如在某些社会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更高,这种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家庭、同伴、大众传媒等途径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偏爱。

4.性别行为的发展

研究表明,2.5岁的婴儿已有一些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知识;6岁左右的幼儿大多认为男孩儿玩女孩儿的玩具是不对的,他们关于性别角色的标准是刻板的。

随着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的发展,性别化行为也有了相应的表现。在幼儿园里,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与自己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而不从事相反性别的游戏和活动。研究表明,凡是那些与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由于不断受到正强化,因而更有可能被保留下来,成为儿童比较稳固的个性特征;而那些与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不符合的行为,则因为一直得不到正强化甚至受到抑制而逐渐消退。

(三)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关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问题有不同的理论观点。

1.社会生物学理论

认为两性间的发育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认为儿童的很多性别行为是天生的,儿童天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2.精神分析理论

认为儿童是通过以同性别家长的自居过程而学会性别概念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内化了父母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并接受了父母关于性别的许多价值观念上的认识。

3.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的。该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的某些行为中,可能共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但只有那些符合儿童自身性别的行为会不断地受到正强化,而从社会的眼光看来不符合儿童自身性别的行为会不断地被减弱;儿童从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那里,逐渐了解到社会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要求和期待;也能从周围年长儿童那里,学习到

性别类型化行为。

4.认知理论

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并不需要学习多么复杂的知识,它是受个体的自身成熟及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该理论认为,儿童首先学会完成性别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们更易于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身性别一致的活动和行为,发展起与自己性别相联系的行为模式。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 6月9日 定稿(1)

徐州幼专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横向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纵向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抓握反射)。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7.一般认为,婴儿从(D.生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吉布森和福克) 9.幼儿的记忆以(B.无意识记忆)为主。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皮亚杰)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表象)进行思考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习惯动作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15.在(A.感知运算阶段)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16、在(B.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17.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具体运算阶段)阶段? 18、“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自我中心)。 19.“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皮亚杰)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 20、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D三岁左右) 21.(A.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22.(A.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2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气质)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2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早期依恋关系)。25.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阶段 2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2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命令)。 28.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29.下列(D.攻击性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30.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奖励和示范)机制起作用。 3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B.他律道德阶段) 32、在(A前道德阶段)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33、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B.柯尔伯格) 34、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他律道德水平) 35、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习俗水平) 36、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C.前习俗水平) 37、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38、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A.认知能力)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39、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B.象征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 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 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 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 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 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 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 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的科学。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口发展迅速的时期。 3、守恒:指物体的形式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并未改变即物体的量不因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4、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5、同化:把坏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Z屮,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6、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 7、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皮亚杰所倡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 8、客体永久性:皮亚杰认知理论术语,指儿童在生命的头两年形成的外界客体不依自己的知觉而永久存在的观念。 9、晶体智力:指获得的语言、等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10、流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屮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1、依恋: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12、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 13、性别角色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和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14、点红测试:通过在婴儿毫无觉察的状态下在其鼻尖涂上一个红点,再让其对着镜子,看其表现来揭示婴儿自我认知发展过程的一种测试。 15、习惯化:对外源刺激的反应强度随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以至消失,停歇一定时间后遇同样刺激又恢复反应的现象。 16、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 17、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社会” 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阐述个体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是思维的发生发展的阶段,婴儿并不是具备简单的感知运动反射, 其知觉的整合、表征及其关于客观事物的关系等方而的内隐知识的迅速发展。 (2)幼儿期: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3)小学儿童: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10 到11岁。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1

济宁医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培训讲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 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 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 思想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 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 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 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4.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行为准则等的学习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 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 状、颜色和方位。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 行了具体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心界说 一.普心分类 (一)心理过程(由个性心理抑制) 认知(基础)反映客观事物本身 情感、情绪(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关)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意志(目的)反映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 情感情绪和意志相互影响,共同反作用于认知。 (二)个性心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发展) 个性倾向性 ↓ 需要(主要)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客观需求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 自我意识 二.什么是发心? 认知——思维(最复杂)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路线图 社会性——人格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发展(18岁以前); 3)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4)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 1.动物心理怎样变成人类心理? 1)原生动物心理——刺激感应→在一定范围内,动物针对外界环境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2)环节动物——感应阶段 3)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4)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标志:学会手语,能模仿人的动作,利用工具。 劳动的特点:制造并使用工具,集体劳动。 2.古人心理向现代人心理转变 文化(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创造出现的供人类享用的物质、精神。 (二)个体发展 人类:0~18岁逐渐社会化社会化:完全的自我→非我(环境的限制)→无我

(三) 种系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1. 区别:本质不同, 2. 联系:霍尔复演说→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演种系发展 胎儿的发展复演动物的进化过程 儿童的发展复演人类的进化过程(心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改变) ↓ ↓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内容P 8 (一) 心理发展理论 1. 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Which :提出“遗传决定论”——霍尔 提出“环境决定论”——华生 How much ——“共同决定论” How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2. 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 心需要(动力) 3.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和质变) (二)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年龄阶段 0~1s :乳儿期↘ 1~3s :婴儿期→婴儿期 3~6、7s :幼儿期 6、7~11、12s :童年期 11、12~14、15s :少年期 14、15~17、18s :青年初期 18、19~35s 35~60s :成年中期 60~ :成年晚(后)期 2. 个体年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内在一致性与不平衡性 ↓ ↓ 认知、情意都不发展 情感、意志滞后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A)。 A、主体我和客体我 B、心理我和社会我 C、身体我和心理我 D、生理我和社会我 2、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B)。 A、实物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互动游戏 D、规则游戏 3、(B)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A、自我提升 B、自我否定 C、自我贬抑 D、自我接纳 4、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B)。 A、类比 B、组织 C、归纳 D、复述 5、(B)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A、婴儿早期 B、幼儿期 C、婴儿期 D、童年期 6、优先注视范式(D)。 A、也称习惯化范式 B、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技术 C、是一种研究婴儿动作发展的技术 D、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7、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A)。 A、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 C、心理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D、心理发展是指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华生 B、达尔文 C、高尔顿 D、施太伦 9、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B)。 A、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B、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C、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D、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10、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C)。 A、个人经历、社会环境 B、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C、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D、生活事件、人格、社会环境 11、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B)。 A、是事物的运动性特征 B、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C、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 D、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12、强化说运用(C)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A、模仿学习 B、语言获得装置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3、亲社会行为是指(C)。 A、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B、侵犯行为 C、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D、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 14、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C)。 A、情感波动越来越大 B、越来越外向 C、越来越成熟 D、和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15、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C)。 A、个性化 B、外化 C、社会化 D、内化 16、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C)。 A、4种水平和6个阶段 B、2种水平和4个阶段 C、3种水平和6个阶段 D、4种水平和8个阶段 17、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C)。 A、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B、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请大家认真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 1.观察法 2.遗传决定论及环境决定论 3.幼儿的情绪 4.机械记忆以及意义记忆 5.记忆的种类 6.想象 7.思维方式 8.年龄特征 9.. 10.具体形象思维 11.社会性微笑 12.气质 13.类型 14.视觉悬崖 15.埃斯沃斯的贡献 16.同化 17.个性 18.心理年龄特征 19.依恋 20.《 21.自我意识 22.儿童动作发展 23.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2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 2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 26.学前儿童同伴交往 27.儿童说谎分析、方仲永案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学前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C)。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5.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6.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B)出现。 A.0~1月 【 B.4~5月 C.6~12月 D.1~3岁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2010.06.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建华:各位老师,今晚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章容进行必要的举例,便于大家组织课程期末复习。 伍康:请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期末复习方向是什么?谢谢! 建华:伍老师:你好! 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较明确的课程复习容,我将对课程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前四章的已挂在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中,今晚将对后面的章节进行梳理。 建华:不知学生对已前这种复习方法感觉如何?以前是以综合练习的方法揭示各个知识点的。 伍康:老师,对不起,刚才没看到你的回复。收到。 邓红红:老师,晚上好! 我觉得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容易理解和接受! 伍康:同意邓老师的看法。另外,想请教老师在备课中有没好的或查找资料的方法推荐呢?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2010春试题类型介绍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邓红红:老师,能否简要说一下答题思路!谢谢! 建华:简答题简要回答述性知识点即可,论述题除阐明观点外,还需要对此做必要的解释,分析题之类的需要根据材料容按要求回答,阐明观点,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等。详细说明也可参见前几期的说明。 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1.考核的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实证研究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理解:关键期的概念;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各种题型举要: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重点提示: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 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每个观点的含义。 4.关于关键期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慎重使用。 5.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6.实证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7.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8.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又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横向研 究和纵向研究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9.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每种方法的含义、分类和运用。 10.理论研究法的价值。 重要点提示: 1.遗传现象。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2.遗传的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结构: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机能:新生儿不仅出现无条件反射,而且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条件反射;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 一、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1.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40年来心理学对儿童知觉学习的研究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2.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的反应。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3.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4.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以后听觉敏感性不断提高。听觉偏好有助于婴儿发展 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6.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好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研究发 现,婴儿对人脸图最感兴趣,这对他们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7.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婴儿的深度知觉能 力与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与婴儿爬行的经验有关。 8.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儿童左右概念 的发展是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的。 9.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传统的记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 2.婴儿的记忆主要是再认。 3.在态度上,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在不断发展。在方法上,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一旦运用意义识记,效果则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A.30cm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 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 作 5、下列哪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6、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7、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左右。 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8、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9、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A.活泼型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10、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A. 1岁半—2岁—5岁—6岁—4岁 11、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12、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 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 13、()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 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②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的成熟 ⑤较强的自尊心 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 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参考P6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功能目前处于极大的争议中。——MJ注) 个体在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Erikson,1959)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已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通过重新检验获得有选择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许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发展标准,他们趋向于被动地社会化,通过留心别人的行为来界定自己的同一性。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1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 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 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 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 _____________ 。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 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________ 、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 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 ________ ,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 。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 ,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________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________ ,成年后是以_______ 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 世纪初的霍尔提出。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之内,婴儿逐渐能将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来,逐渐意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特的、与其它物体分离 A、1 岁 B、3岁 C、半岁 D、5 岁 2、在()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 A、1-2 岁 B、2-4 个月 C、7-9 个月 D、5 岁 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是二因素论者。 A、咼尔顿 B、华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