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村志范文

村志范文

村志范文
村志范文

《夏杜曹村志》序言

当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置于案头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游子,还是天天坚守着这片古老热土的父老乡亲,都会为之心潮澎湃。因为悉心研读,见微知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吾村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启示。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村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本村志既是留给每位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也是献给每位想认识夏杜曹、了解夏杜曹的同仁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夏杜曹山水绚丽,文化绵长,景致独特,百姓勤劳,民风淳朴。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吾族先辈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为建设美好家园奉献智慧和力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他们斩木揭竿,奋起反抗,前赴后继,众志成城,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铁胆忠肠,涌现出象爱国将士曹云剑这样的民族英雄。当鬼子进村,夏杜曹人宁愿战死,不甘坐亡,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夏杜曹人筚路蓝缕,不竭追寻,探索过很多农业农村新路。80年代中期,家家户户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全村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来帮忙,场面宏伟壮观,描绘了一幅“科学种田增效益,规模生产促增收”的壮美画卷,使得夏杜曹在全县名噪一时。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夏杜曹人继承祖辈聪明能干、勤劳肯干、踏实会干、埋头苦干、善于巧干、诚信实干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之际,在永康五金炉火越烧越旺的历史大背景中,夏杜曹虽没有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但同样有一批人先知先觉,借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在西面的山坡上办起了工厂,使一个农业村也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夏杜曹人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下厚实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风鼎盛,这是人们对夏杜曹村的概括。“一村书法两父子”,“一村高考三状元”,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夏杜曹村民的荣耀。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史志(村谱)是一个区域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本村志内容丰富,体例编排科学,类目设置合理,资料翔实可靠,行文规范流畅,做到略古详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体现了较高的编纂水准。它凝聚着以退休教师曹德明等

为代表的一批编纂者的无数心血。无论是查阅资料、史海勾沉,还是爬山涉水、调查走访,抑或伏案书写、胪列明析,他们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其心可鉴,其情可嘉,其精神与本志书共存。

观史思治,修谱谋远。本村志融思想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还原了夏杜曹村的历史风貌,揭示了生命延续、荣枯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人乃至后人了解、研究夏杜曹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借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村志的问世,相信一定能够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等多重作用,培根基,清本源,克振家声,德传万古,我相信其意义深远而无穷矣。

夏杜曹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心生无限豪气。今天,沐浴着祖宗的恩泽,我默默地行走在天地之间,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你的赤子,无论走到哪里,夏杜曹永远都是我的根和源。我愿常常听到家乡人熟悉的声音,看到家乡人亲切的脸庞,我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家乡。

我祝愿夏杜曹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家乡人更加精诚团结,更加奋发进取,更加富庶繁荣。

《夏杜曹村志》编成之际,编委会嘱我写序,深感荣幸,爰书数语,以为序言,以待来者。

雷家崄村志序言

存史修志,无疑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件令人欣慰和值得庆贺的大事。在地方志的编修中,乡志、村志的编纂,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层社会文化现象,是志书编修领域的一种拓展和创新,为地方志的编写增添了鲜活的新内容,呈现出生动的新气象,可喜可贺。

我在榆林工作了整整九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深知榆林农村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这是一片宝地。多年从事教书育人和新闻宣传工作的榆林日报记者雷鸿儒同志编撰的这部《雷家崄村志》,以一个农村为载体,取材广泛,考证翔实,序列有致,文笔流畅,略古详今,雅俗共赏,不失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好志书。以史为鉴,足可资治。

农村史志值得编修。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农村发起的,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基本上是在农村展开的,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攸关民族兴衰的党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则更是从农村开始的,今天已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历史一再证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农村、重视农村,在治国方略统筹运作中,始终把农村事业定位于影响全局的关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因此,厚实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文化底蕴,注定农村永远是一个内涵丰富、题材重大、值得记载的史志课题。

农村史志别具特色。对于雷家崄这样一个榆林南部普普通通的村庄来说,在榆林这片既有光荣革命传统,又富集多种矿产资源,既欣逢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又囿于贫穷落后封闭守旧的传统观念困惑的广袤土地上,《雷家崄村志》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也就既带有典型性,又带有普遍性。这样一个普通村庄的史志,真实地反映出陕北广大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近百年来艰难曲折、生动鲜活的历史状况,可以说是榆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农村史志弥足珍贵。史志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再现,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原因,还是民族的、军事的原因,不论是主观世界的原因,还是客观世界的原因,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对后人来说弥足珍贵。一部《雷家崄村志》,内容丰富,编修有序,是全体村民父老乡亲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的珍贵礼物,更是地方志编修同仁们的一本颇有价值、独具特色的参考志书。

《沙洺村志》序

《沙洺村志》摆在了我的面前。组织者建国弟、主要编修者晓东兄瞩我,“说两句”。其实,我也有此意。盛世修志,目前已有不少的村庄都编修了村志。愚以为,《沙洺村志》是我市村志中上乘之志,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所以,欣然命笔。

我遥望沙洺。沙洺独锁我市门道三川,三川源于我市西方屏障摩天岭,摩天岭流下两道岁月的河,一条是物质的河,一条是精神的河。这两道河从石器时代就开始流淌,

且经久不息、流淌多年,终于流到了我们这一代,在相互汇合点上,谱写了沙洺历史、诞生了具有太行特色的沙洺文化。

这些历史宝藏,是何等的雄厚、何等的宝贵。然而,岁月无情,它能创造历史、繁荣文化,亦能湮没历史、埋藏文化,天长地久甚至将历史、文化一并清零。“夫志也者,史之流也”。志书之旨,就是遵循时光隧道,记载其盛衰变迁、风俗习惯之史迹,以供后人汲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作为立身、治世、发展之鉴。《沙洺村志》较全面地记述了沙洺先人执著地生活,以大量的篇幅记载了沙洺现代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的建设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及智慧、创造,将沙洺历史变迁和巨大变化载入史册。它将这一“史之流”资料化,无愧地担当起志书这一主要责任。

“详近略远”,是方志之学的同义。其实,历史越远,越有入志的价值,“略远”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时代太久远了,资料缺乏,史海钩沉相当不易。晓东兄深知这一点。他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古沙洺历史文化的挖掘上,在古志书、古遗址、古文物,尤其在民间记忆中苦苦寻找线索,利用辨析、推理、存疑的方法,较准确地厘清了沙洺变迁的历史文化脉络。

比如:上世纪70年代,村民整地、建房,挖掘出数量相当多的铁炉渣和遗留的铁块;村留有大量的窑洞炉炼铁遗址,乃至一条数里长的季节河叫窑沟河。这说明在古代,沙洺曾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炼铁场,而这一点历代志书都没有记载。再比如,沙洺村旁有一丁字阁,在当时这里是三川货物贸易、通晋达冀的大市场,非常繁荣。当时,丁字阁位于村中,只是洺河泛滥、将村庄冲毁才使村庄南移,形成现在的村落,使丁字阁偏于一隅;而所有志书对此都没有祥载。还有,武安落子的发祥地是沙洺、沙洺也曾是古战场、《桃花庵》的故事发生在沙洺、由艺人编剧、首演……这些推理都有实据在,经晓东等人小心求证,逻辑非常严谨。如果对古沙洺的历史变迁加以研究,对武安的地方文化也是一种极大的丰富。

“详近”,自然也是《沙洺村志》的特点。不同其他志书的是,这“详”中有略,详略得当。因此,能给人一种信仰、一种鼓舞、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古老、沉闷的华夏大地迎来曙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在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富裕的各个历史阶段,伟大的

党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甚至失误。这在沙洺这个小小的村庄的历史中,也留下轨迹。对这段近史的“详”,《沙洺村志》却力求“简”,点到为止而又不遗漏——因为这毕竟是历史,不能不载;点到为止则使志书不至于成为“伤痕文学”、消磨人们的意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沙洺村志》却浓墨重彩,对村庄发生的重大变化详细铺陈,悉数记载。这样,既尊重客观事实,又给人奋进的力量。洋洋数万言、跨越数千年,能准确地把握详略之度,实属不易,这也是《沙洺村志》的主要特色。

《沙洺村志》的问世,编修人员历经数年、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在有生之年,以客观、科学,求真、求实、公正的态度,潜心挖掘、创造了这笔宝贵财富,其功德无量。我怀敬佩之心,向沙洺人民表示祝贺。相信沙洺人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定能用智慧、勤劳的汗水,续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金兰村志序

贯穿古今,阅尽沧桑。跨越世纪,共创辉煌。《金兰村史志》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在金兰之子杨彬笔耕下,终于面世了。是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千秋大事,将给村民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件无价之宝。笔者不辞辛劳,千百次走访乡亲父老,查阅历史资料,求证历史事实,考察地理环境,体验人情习俗,完成了近八万字的村史志,从中可见金兰的骄子们爱村念乡之心,怀旧望新之情。

以史为鉴,可知兴亡;以铜为镜,可正衣襟。金兰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村里自古就有文人秀才出现,现今又有众多学子考入大学。金兰土地广阔,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村在绿中,绿在村中,是绿的海洋,环保示范村。东临母亲湖程海,南依河囗,北邻潘莨,西靠向云坪。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村民带来生存的好条件,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给村庄增添诸多光彩。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村民的思想意识,生产建设,民房改造,村容村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长足发展。这是该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长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金兰村志》全面地记述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并突出建国以来机构变革,经济建设,自然风貌,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才辈出的深刻变化。体现“薄古厚今,古为今用”,力求“公正、事实、全面”。村志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录,拾零整合,漫笔纵横。《金兰村志》的出版,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金兰村,激发人民热爱家乡,

总结建村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吸收历史文化精华,都具有极大的裨益。

当今社会,是急剧变革的时代。大至国家,小至乡村、个人,都将在这场急剧变革中经受考验和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作为衡量一个乡村,一个地区或个人的先进与落后的筹码越来越重。学文化,学知识,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已成为历史潮流。希望村委会,审时度势,放眼将来,进一步改革开放,励精图治,招商引资,大兴百业,发展经济,努力建设好文明村,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金兰是我的故乡,也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仰望先贤,我心生无限豪气。沐浴着祖宗的恩泽,我走出金兰默默行走在天地之间,任劳任怨在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直到光荣退休。而今虽定居永胜沧阳县城,但我永远是金兰赤子,金兰永远是我的根和源。我撰写《金兰村志》,以赤子之爱,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金兰村!

我祝愿金兰村代代相续,历久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更加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富庶繁荣!

是为序!

序一

《唐林村志》在中共唐林村支部委员会和唐林村村民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唐东福同志的多方努力,终于问世了。我看到这本志书时,倍感欣慰。该书真实地展现了后港镇唐林村这个在中国大地上最基层、最普通的自然村庄半个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客观地记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唐林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创业、勇于改革、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乡的历史足迹。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后港镇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这部村志的出版,凝聚着唐东福同志近20年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他凭着一腔爱乡之情,一种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访千人百众,集成千言万语,历尽千辛

万苦,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终于编纂成这部唐林村第一部村志。该书不仅是一部唐林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对家乡民众进行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教育的乡土教材。

古镇后港,地滨长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荆门粮仓之称,国家级大型乡镇企业——荆玻集团就建在古镇上。唐林作为后港镇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几十年来,经过历届村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是一个个像唐林村这样的基层组织才构筑了后港镇今天的发展和兴旺。《唐林村志》的出版,将进一步激励更多的后港、唐林籍人士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唐林的美好未来。

(作者时任中共沙洋县后港镇委书记)

序二

国有国史,村有村志。编史修志的目的在于资治教化,鉴古知今。《唐林村志》真实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半个多世纪里唐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全方位展示了新农村的崭新风貌、唐林人的时代风采和传统的楚风遗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价值的信史。

唐林村在解放前人民生活困苦,饱受剥削和压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作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唐林人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善生产条件,兴办社队企业,农村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唐林村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多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不少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办企业,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社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全村人民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迈进。

回顾历史,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前景灿烂。唐林是个美好的地方!我生在唐林,长在唐林,唐林是我美好的家乡!我于1974年后港高中毕业回村务农,先后担任过村民兵连长、大队长、党支部书记,1980年离村。在村工作6年,向老一辈村党员干部学到了工作经验,学到了农业知识,尤其是培养了诚实做人、勤奋务实的品质。我衷心感谢唐林这方热土对我的养育之恩!

《唐林村志》由唐东福同志收集、整理、编纂而成,这是他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欣逢该书付梓之际,谨向编辑人员致以诚挚的谢忱!

(作者系荆门市园林局副局长)

序三

修志编史,鉴古知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传承文明、造福后代的历史用。

《唐林村志》经历20多年的修编历程,终于问世了。她犹如一幅浓缩的乡村画卷,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唐林农村5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窥一斑而见全豹。全书反映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半个世纪的历史与现状。其图文资料多侧面展示了唐林农村的新旧风貌,记述了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轨迹,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史料,更多的是历史的启迪和时代的鞭策,堪称“昨天的记录,今天的镜子,明天的佐证”。

《唐林村志》的出版,凝聚了唐东福同志2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实属不易!他凭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执著的追求和无私奉献,撰一部村志,献给慈爱的母亲!

唐林籍的公职人员和离村务工经商者,均生于斯、长于斯,虽然离开了唐林家乡,但都难忘家乡的养育之恩。我相信《唐林村志》的问世,将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唐林村志》翔实记载了唐林同胞的名姓和部分人物的事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所有唐林同胞,都关心、关注着《唐林村志》的出版,都为她的问世欢呼!

(作者单位:沙洋县人大常委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