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竞争时代:培育活跃21世纪的人才

新竞争时代:培育活跃21世纪的人才

新竞争时代:培育活跃21世纪的人才
新竞争时代:培育活跃21世纪的人才

新競爭時代:培育活躍21世紀的人才

楊國賜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壹、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以知識經濟為主軸的世紀,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而國際競爭的焦點,一言以蔽之,乃是人才的競爭,也就是全民素質的競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強化人力素質,提升國家競爭力,成為現代政府責無旁貸的職責。面對這樣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必須是終身學習者,期能擷取新知識,充實新能力,以有效掌握新社會的脈動,才不致於被快速的社會變遷所淘汰。

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國際間的競爭更趨激烈。同時全球化競爭的關鍵,在於「創意」、「速度」和「品質」。質言之,就是人才的競爭。在面對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世界各國的教育也逐漸打破藩籬,導致學校教育的運作模式和教育功能產生嚴峻的衝擊與變化。尤其現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可以透過各種途徑進行各類的學術交流活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全球化意識且能尊重多元文化的人才,互相分享知識與經驗,進而提升教育品質,培育出具有競爭力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

美國著名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The Word is Flat)一書中,指出美國正面臨一場「安靜的危機」。因此他大聲疾呼:如果你的國家再不好好拼教育,人才素質就會不如人,年輕人的雄心會不如人,研究水準也會不如人,這就是「安靜的危機」。在21世紀平的世界裡,國家競爭力將決定於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因此,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其首要任務在於培養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換言之,人才的開發、培養與管理已成為加強國家競爭力與國家發展的核心策略。

貳、核心能力的意涵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一詞,起源於對企業界持續競爭優勢源泉的分析。1990年普拉哈德(C. K. Prahalad)和哈默(Gray 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首先發表「公司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特別指出:核心能力乃是企業內部經過整合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協調各方面資源的知識和技能。在面對愈來愈嚴峻的競爭環境,人類不僅要重視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威脅和機會,更要關注內部自身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核心競爭能力。之後,西方有一大批學者緊隨其後,使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發表各種論著,成為經濟學、管理學界的顯學。近年來,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國際化、資訊化和產業化,導致世界各國大學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因此,引發研究大學核心能力的熱潮。

在國際組織和各先進國家有關核心能力或關鍵能力的相關研究,其所用之名詞各有不同,而學界之譯法亦有差別,其實內涵頗為一致。”Core Competence”或”Key Competencies”或”Employability Skills ”,中文有譯為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關鍵能力,就業能力等。為行文方便,以上各名詞在本文相互使用。

一般而言,中文”能力”一詞,英文通常有二個單詞,Capability和Competence。前者係指一般適宜做事的能力、才能,其中蘊含著現實的、潛在的以及待開發的能力或才能;而後者係指通過一定的努力具有獲得利益、報酬或獎勵的能力,蘊含有競爭、奮鬥的意涵,是所有成功行為的核心。此外,Competence 的動詞形式Compete 的詞義為競爭,因此也有學者認為將Competence譯為競爭能力或競爭力,可能

較為貼切。

根據以上所述,本文所謂核心能力、或稱關鍵能力,或稱競爭力皆係指能培養大學生具有突出表現的即時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當前知識經濟社會,國際競爭激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大學生作人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作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的生力軍,如何培養和提升新世紀大學生的核心能力,成為具有新知能、富創新、有遠見的高素質人才,攸關各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契機,值得各國政府及高等教育機構重視的課題。

參、大學生應有的關鍵能力

眾所皆知,大學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為社會培育人才。而大學尤為各國知識經濟創新與人力資源的競技場。因此大學的競爭力實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其實,21世紀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人才的發展,尤其發展大學教育和培養人才更是加強國家競爭力的主要關鍵。由此可見,大學如何培育具見識、有眼光的人才,兼具堅實的專精知識、卓越能力,與優質態度,實為大學教育首應著力的重點。

面對全球化的新挑戰,各國政府相當關心如何培養新世紀大學生應有的關鍵能力,以適應快速變遷的需求,能夠擔當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服務的中堅領導人才,確實值得我們關注的課題。以下就國際組織與各國之間的相關研究,提供國內大學校院及教育當局之參考。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學習的五大支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6年出版「學習:內在的寶藏」(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報告書中,提出21世紀的教育,需要以五大學習支柱為基礎來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變遷。這五大支柱,包括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以及學會改變(learning to change)。前三者和知識、技能、價值和態度有關,且聚集在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但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人和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衝突及關係日趨密切,學會共處以成為現代人的必備要件。此外,在面對生活中各項挑戰,個人如何有效因應這些快速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公平與正義等問題,學會適應或學會改變,將有助於個人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安身立命。

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關鍵能力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於1998至2002年起進行大規模「界定與選擇關鍵能力」(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簡稱De Se Co)的跨國研究計畫,選出21世紀公民的關鍵能力(Rychen & Salganik, 2001;Ruchen, 2006)。

(一)能力的定義:「能成功地回應個人或社會要求的能力」。能力不是知識、不是技能,而是包含個人獲取和應用知識,認知與技

能的能力以及態度、情緒、慣性與動機等。能力是可以在合適

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而來,而且是終身學習。

(二)關鍵能力的三個範疇:

1.能互動地使用工具,包括使用語言、符號和文本能力,以便

運用知識和資訊能力與他人互動等。

2.能在異質性的社群中互動,包括發展和經營良好人際關係的

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處理和解決衝突的能力。

3.能自主地行動,包括具有較大的世界觀和脈絡下行動的能

力,形成並執行生涯規劃與個人計劃的能力,主張與辯護自

己的權利、利益與需求能力。

此外,深思熟慮,更是關鍵能力的核心。個人必須學習以一種

更為整合的方式去思考與行動。

(三)再者,OECD(2001)又提出「知識經濟所需要的能力」之研究報告指出,想要勝任知識經濟的工作要求,受雇者必須展現

下列能力:團隊合作、能在不明確的環境中進行協作、解決問

題、能處理非例行程序、能擔負決策責任、溝通技術,以及能

從較寬廣的脈絡來理解工作場所的發展。

三、歐盟的關鍵能力

2001年歐盟(EU)提出未來的教育,應提供民眾具備終身學習的八大關鍵能力:包括(一)用母語溝通的能力;(二)用外語溝通的能力;(三)運用數學與科學的基本能力;(四)數位學習的能力;(五)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六)人際互動、參與社會的能力;(七)創業家精神:改變、創新、自我設定目標、策略、追求成功;(八)文化表達的能力:欣賞、音樂、文學、藝術。

以上八種能力皆有助於知識社會中的成功生活,其中許多能力重疊且相互關聯,也都同等重要。

四、澳洲的核心就業能力

澳洲教育科學訓練部於2002年「未來所需就業力技能」白皮書中,提出「就業力技能架構」(employability skills framework),其中「核心就業技能」取決於知識技能與態度,包括:(一)溝通技能;(二)團隊合作技能;(三)問題解決技能;(四)原創與進取技能;(五)規劃與組織技能;(六)自我管理技能;(七)學習技能;(八)科技技能。

五、我國行政院青輔會的就業力

2006年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發表「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提出最重要的八項核心就業力。核心就業力可以分成三個類別,分別是:有利於就業的工作態度與合作能力的良好工作態度(包括:

穩定度及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瞭解並導守專業倫理及道德);職涯規劃管理與積極學習進取(包括:學習意願及可塑性、職涯規劃能力、瞭解產業環境及發展、求職及自我行銷能力、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具備專業知識,並能運用於工作上(包括:表達溝通能力、發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術、基礎電腦應用技能、外語能力、能將理論應用到實務的能力)。質言之,核心就業力就是由學習而得,為個人獲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六、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的八大核心能力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Derek Bok)在其新作「大學教了没?」(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2006)一書中指出:大學教育的核心,在於有明確的「教育目標」與有效的「教學方法」,重視提升教學品質,從而培養大學生可以帶得走的探索力和知識力。尤其是,博克提出了21世紀八個教育目標,更強調能力的培養,從溝通開始,最後要能增進大學生就業能力。大學要培養大學生的八項核心能力為:良好的溝通能力(包括寫作與口語溝通)、清晰的思辨能力、道德的思考力、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拓展廣泛的興趣、以及就業能力等八項。這八大核心能力,兼顧知能、道德、人際、情意美感、職業工作各層面的發展,頗能針對時代脈動,提出切中社會需求的能力,深具有前瞻性。

綜上所述,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應有新的思維,以尋求自我突破的勇氣,追求卓越,培養良好的活適應力,維持身心健康,培養健全人格,同時應有寬廣的國際視野,豐富的科技與人文素養,兼具有反省批判的能力與永續學習的習慣等關鍵素養,這樣的大學生才是具有競爭力的人才,也才有可能成為國家的菁英,社會的棟樑。

陸、培養大學生競爭力的策略

21世紀國際競爭的焦點是人才的競爭,也是全民素質的競爭。因此,社會都殷切期望大學能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生,具有國際的競爭力。而當前大學的重要任務,應積極致力於提升高品質的教學與卓越的研究,才有可能提升國際競爭力。

大學生競爭力的提升,除有賴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吸引優秀人才體制,加強培育基礎學科及國家重點科技領域的人才外,更須大學本身擔負重責大任,扮演主動者與決定者的角色,研訂各項有效策略,以強化大學生的競爭力。

一、積極發展大學教育的特色

為謀各大學校院的永續發展,首先必須善用各校自有資源與條件建立特色。其次,結合社區人文環境與社會脈絡,兼顧社會需求與學生發展,以凝聚學校的重點發展目標與方向。尤有進者,現代化的大學特色發展,標榜以開放化、多元化、民主化、人本化與國際化為基礎,因此大學特色的型塑,應以增進大學生學習成效為主軸,培養學生具有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關鍵能力。

二、適度規劃增進學生職場準備的相關課程

為提升學生就業力,大學教師應在其課程中強調發展學生的領導、團隊工作與溝通技能,並設計體驗課程,提供學生反思經驗的機會,且針對實習/工作本位場域訂定嚴謹的準則和評量標準。此外,為增進學生就業力,亦可引進「生涯檔案」(career portfolio)計畫,協助學生瞭解其本身的學習、知識和技能,並應用至個人生涯發展,增進學生具備就業力。

三、建立彈性人力培育管道

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大學對人才的培育及課程的規劃,必須掌握更大的彈性機能,才能因應產業快速變遷的需求,滿足產業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源,進而掌握發展的先機,提升大學生的競爭力。因此,有必要設置彈性學程,以學程招生並授予學位,逐步打破系所僵化的結構,以因應彈性學制發展之需要。四、加強學生的外語能力

由於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外語已成為參與國際事務的一項必備工具。外語的學習最主要是英語,因為英語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的共通語言。台灣想要步入國際社會,必須培養大學生具有國際觀及地球村知能,尤應加強外語的學習,增進國際交流所需語言能力。如歐盟已要求其公民精通三種會員國語言。並列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而近年來日本亦試圖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平心而論,我國大學生的英語能力仍有待積極提升,而除英語之外,政府亦應鼓勵大學生學習第二外語。

五、加強學生的科技知能

在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創新、運用及推廣,已成為未來大學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加強「創新」、「再學習」、「網上學習」以及「科技知識素養」等能力的培養,將是提升大學生競爭力的關鍵性指標。此外,加強與科技產業結合,提供學生見習實習機會;建立研究重點,並選擇與國外重點大學密切合作,共同培育人才,以提升大學教育品質。

六、提升大學生知識創新競爭力

大學為培育國家高等人才,研究發明與創新科技的主要場所,其績效與品質,為二十一世紀國家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表現指

標。因此,如何使大學成為知識產業的殿堂,能夠創發知識,善用知識,以培育出具有創造力的研發人才,全面提升大學生知識創新與國際競爭力。首先,大學本身應積極建構各領域知識平台,作為促進知識創新、運用與傳播的場所;其次,獎勵大學師生積極從事知識創新與創意教學。

七、追求大學學術的卓越發展

隨著教育自由化與國際化的趨勢,大學教育的發展應以追求卓越的目標,培養與國外大學相互競爭的能力。因此,大學校院宜積極調整學校發展的定位,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學術領域,集中人力及資源做重點之發展,以達到一流大學之目標,進而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大學生。

柒、結語

隨著知識經濟社會的來臨,人才開發、培養與管理已成為加強國際競爭力及國家發展中的核心策略。當前世界各國為確保人才優勢而進行的競爭相當激烈。而大學生能否成為未來國家的棟樑,社會的領導人才,端賴大學本身的定位與特色發展。尤其大學面對全球化的國際競爭,更應積極追求卓越與多元發展,不斷改進創新,提升辦學績效,將是決定大學生競爭力的主要關鍵。再者,大學生本身能否在大學求學過程中,善用大學資源,博覽群籍,窺探堂奧,拓展知識領域,進而掌握新時代的方向,吸收新議題的知識與培養新技術的能力,使自己擁有廣博的學識與通達的智慧,以養成明智的判斷,清晰的辨識,創新的能力,成為新世紀具有競爭力的大學生,也是值得大學生嚴肅深思的課題。

參考文獻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台北:該會。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004)。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課程、治理。台北:淡江出版中心。

夏道源(等譯)(1999)。Etzkowiz, Henry et al.(1997)。大學與全球知識經濟。江西出版社。

張善楠(譯)。伯克(Bok, Derek)(著)(2008)。大學教了没?。台北:天下遠見。

楊振復、潘勛(譯)(2005)Friedman, Thomas(著)。世界是平的。

台北:雅言文化。

Curtis, D. & McKenzie, P.(2002). 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Australian industry: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development.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Delors, F. (1996). Report to UNESCO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in. Paris:UNESC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2002). 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the Futur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OECD(2001).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Paris: The author. Prahalad, C. K. &Hamel, G.(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3:82.

Rychen, D. S. & Salganik, L. H. (eds.).(2001). 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Hogrefe & Huber.

Rychen, D. S.(2006). Key Competencies identified-OECD conceptual framework.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Key Competencies. Taipei: National Yang Ming University.

推动新时代新职业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将大有可为

推动新时代新职业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职业 教育将大有可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处长姚春生:新时代,新征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于2019年1月颁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相关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趋势,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教育发展机遇,日前,由新华互联网科技主办的《“新时代·新职业”新华互联网科技五大专业特色共建学院发布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创新之城中国·合肥隆重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姚春生处长受邀出席发布会,并就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进行现场致辞。 他在致辞中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努力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用好1000亿元教育发展基金,扎实高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当前的大形势下,新华互联网科技顺应国家政策变革,成立五大专业特色共建学院,坚持与时俱进,是不断创新与探索互联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做为政府部门,积极推动职业培训的发展,2018年5月份至今已向社会颁布了新职业标准一百一十个,在今后五年内将颁布完善新职业所有标准,给

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职业培训提供依据,指明方向。要求在进行职业培训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训实操能力,加强课程研发力度,增加师资队伍、专家队伍储备,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技能强则岗位稳”,“岗位稳则就业稳”,“就业稳则民心安”,在当前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的现状下,强化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将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知识、最新应用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让行业发展、企业需求与教学课程无缝对接,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深入开展合作,构筑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新时代产教融合,新时代新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 最后,姚春生处长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在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竞赛中,看到新华学子代表中国队出征,载誉而归。 新时代、新职业、新机遇、新未来!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华互联网科技将继续秉承“新华教育、兴教报国”的办学思想,不忘初心,努力推进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姚春生处长的致辞让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将大有作为。

新时代企业招聘及人才运用四大原则

当代企业招聘及人才运用的四大原则 【导读】现如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人才缺乏的问题,如想要的招不来、招来的用不好、用好的留不住、留住的难成才,这也是目前企业所普遍遇到的四大人才瓶颈。而人才作为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我们根据多年来企业人才招聘指导经验,特提出新时代企业招聘及人才运用的四大原则: 原则一:以专业的招聘吸引人才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今,最好的人才也是最贵的,但对于企业来讲也是免费的,因为他能创造自身获得的数倍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企业的优秀人才呢?专家指出,企业在招人时要特别注意雇用形象,包括招聘礼仪、规范流程和专业方法,招聘的方法越专业对人才就越有吸引力。此外,在分配方式上、老板风格、录用决策上进行合理设计把关,要跟应聘者交待清楚企业的分配方式,包括起薪、薪酬包及支付、生财之道等;录用时要有短暂的观察期、合理的试用期,并清楚地说明退出机制。 原则二:注重人才开发与人才复制 从人才开发到人才复制。人才开发要做到态度与能力两方面同时提升,随之企业还应建立持续不断开发人才的机制,也就是人才复制工程。 针对企业应如何开发与复制人才,提出解决人才开发与复制问题的三大策略:一是通过导入导师制来解决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二是管理者通过企业教练的方法来培养部属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集中或自助式的培训,来解决员工的工作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问题。 原则三:知人善用适才适位

在如何用人方面,专家建议企业在设计用人系统时应优先考虑企业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用人环境等环节。古人云: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因此企业家一定要知人善用、适才适位,让人才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 用人时信任一个人和监督一个人是两码事,是不矛盾的。用人必须以信任人为前提,有信任才会充分授权,但授权后又必须用制度对权力进行监督,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等于鼓励腐败。其实,管理者不必要在用人是否要疑、疑人是否能用的问题上进退两难。 原则四:留人重在留心 对于企业如何筑巢引凤继而留住人才,我们总结出留住人才的法则是制度优先,其四大原则是:约束原则、激励原则、适才原则和环境原则。 在设计企业的留人系统时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包括:契约与退出成本、薪酬与晋升制度、定岗与培训机会、团队与人文关怀等。此外,企业家们还可以借鉴目前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留人高招,如:“黄金降落伞”制度、“沉淀工资”制、年度奖分期支付与期奖制度、“妈妈奖”、“太太奖”等等,从这些优秀企业设上我们可以学习到精湛的人才运用方法。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企业不能仅仅站在老板的角度看问题,也要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想一下,如果你是员工,你希望公司怎样对你。只要企业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员工,员工就会用百分百的热情来回报公司,这样才会出现双赢的局面。这样,企业抓住了人心,团结一致才会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质】21世纪人才网居住证积分中级职称和聘书是什么意思-精选word文档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1世纪人才网居住证积分中级职称和聘书是什么意 思 篇一:居住证及积分办理流程 上海居住证及居住证积分办理流程 居住证办理流程: 1.本人持身份证、户口本、劳动合同、居住证明(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本人名下的上海本地房产证;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单位有居住功能的集体宿舍 证明或借住在亲戚房屋的房产证明)及街道要求的其他材料,到居住地所在街 道办事处申请办理居住证; 2.其他必需材料:本人最近在上海市连续缴纳6个月的社保证明,如本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开具的报到证即可(非上海高校开具 的报到证不能用于办理居住证); 3.如本人首次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在街道将首次制卡,需缴纳20元工本费; 如本人已经办理过上海市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在街道仅需“老卡换新卡”即可; 4.街道受理材料后,大约2周后可以领取新卡; 5.今后所有关于居住证的新办、续办、挂失、随员等事宜均在街道办理。 居住证积分办理流程: 1.在街道领取新卡后约2周左右方可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或登录21 世纪人才网,进入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办理界面,如显示能够修改个人信息,即 表示可以办理积分,否则还需等待街道信息上传; 2.居住证积分分为新办和确认两种情况,如之前已办理过人才引进类居住证的人员,本次仅需积分确认即可,否则为新办积分; 积分确认流程:

1.登录21世纪人才网,进入积分申请页面,个人账号登录并更新和修改个人 信息,保存后报请分公司居住证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打印《积分 申请表》,本人填写封面并签字确认; 2.其他材料:积分申请承诺书、身份证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 3.以上材料齐全之后由分公司相关人员递交公司组织人事部,之后将于每个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各安排一天统一递交至区人才中心办理积分申请手续。 4.积分核定完成后,区人才中心将以短信形式通知本人积分情况,个人也可以 通过网上查询个人积分办理进度; 5.根据区人才受理点通知内容,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至指定地点领取《积分通 知书》。 积分新办流程: 1.在21世纪人才网进行模拟打分,如满足120分基本条件后报请公司组织人 事部开通个人账户; 2.本人登录21世纪人才网填写完整个人信息,保存并报请分公司居住证审核 人员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打印《积分申请表》,本人填写封面并签字确认; 3.申请积分所需材料齐全后由分公司相关人员递交公司组织人事部,之后将于 每个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各安排一天统一将材料递交至区人才中心办理积分申 请手续; 4. 积分核定完成后,区人才中心将以短信形式通知本人积分情况,个人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个人积分办理进度; 5.根据区人才受理点通知内容,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至指定地点领取《积分通 知书》; 6.新办积分加分材料有:持证人身份证居住证原件复印件;持证人户籍证明 (家庭户口可提供户口簿,需提供具有详细地址页的首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 户口提供所在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提供具有详细户籍地址的集体户口首页 及本人信息页);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在本市工作期间取得的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 所在单位的聘书;最近6个月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可不提供);配偶为本 市户籍的,提供结婚证、配偶身份证、配偶户口簿或户籍证明;持证人在本市 工作期间获得的部、委、办、局等市级机关及以上政府表彰奖励证书(持证人 申请表彰奖励加分的,由表彰奖励主办单位向市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 公室备案后可获得加分)。 7.积分新办中需为配偶或子女办理随员手续所需提供材料:结婚证(离婚的提 供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配偶有效身份证件;配偶和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心得体会 【--教师节祝福语】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进步,促使我们迈 着急促的步伐,进入21世纪。这一世纪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充满了 拼搏和自信。振兴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 创新人才。因此,这一有着深远意义的任务就落在我们教师的身上。我深感任务重大,所以,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将实施创新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 指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愿望与态度,需要人的内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人一旦有了自信,将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李时珍因为从小立下志愿,要为穷人看病解痛,所以,不畏艰难险阻,到各地去采药尝药,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因为,他自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学生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我不对他们泼冷水,而是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未想、做他人未做的事。

许多科学家们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代。青少年时期,是创造教育的重要时期,而创新教育又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但是需注意,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面广而不深入,情节过于简单,思维不深刻,需要引导和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凭借课文,从而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但这些创新因素分布广泛,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创新因素蕴含在语言、思维、德育、美育之中。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我挖掘创新因素是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引伸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而不是想办法让人离开水。 创新因素广泛分布在词、句、段、篇之中。如在文中的句子有的看似平常,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潜藏着创新的因素。在讲一篇课文时,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设想出一些可能性和合理性的答案,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_五位一体_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_贺庆芝

“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东中部经验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30)成果“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要培养“品格、素质、知识、技能、思想”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研究建立完整的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 1、在品格标准方面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业精神; 2、在素质涵养方面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较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就知识结构而言 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与专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4、就能力要求而言 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和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实验、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1]。 5、就应具备的思想而言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实验设计、工作流程,并转移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适合于同时兼顾应用型和创新性的本科人才的模式: 1、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 从某些方面看,规模较小的大学无论是在学生数目和学校配套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果我们花时间用心去解析每个学生性格、取长补短、科学安排、充分配足资源,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出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新思想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的思路[2]。 (1)培养教学模式中的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醒我们,自我发展才是所有的散发式发展的活水源头。“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在学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从上到下尽善尽美的呈现出来,要以科学的视角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主的发展的能力[3]。①创新教育方式。在教学模式中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把创造性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充分理解,变成自己的理论。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太大,虽然在学习知识和得到经验方面有提升,尤其是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只不过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各学科之间也缺少一个合理的整合和融会贯通,缺乏一个总体的全面性的思维[4],在创新设计课题方面会由于以上缺点,时常会带来难以独立解决等副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上的缺陷,我们必选摒弃过时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传统方式,开启全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时代,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采用做任务的方式,把学生自身的兴趣,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让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②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孕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采取越早越好的方式,即从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相关课外活动,不但可以达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与此同时专设实验室和配备一部分仪器设备,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分提高精湛技能和必须的创新能力,凝结资源开拓包括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的育人院校。 (2)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和重点,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在打造应用型人才和开拓育人为纲领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侧重点,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教学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精彩互动,假若专职教师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那么学生耳濡目染,长期以往,必将形成独到的创新能力思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专职教师的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的教课方式,将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可用的创新教学体系 开创新的教学体系,需要积极不断的探索,大胆的走出课堂,以科学合理的选题方式,由专职教师研究教学项目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情况和不同的爱好兴趣,完全随机的组合创新成员。在以创新为原则的基础上,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落实让学生在创新设计训练中全方位多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自己创新的构思方案和设计;指定的专职教师会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训练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达到创新课题通过具体的创新对象,实现对创新课题组更加精确和仔细的指导,而且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全面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独立学习、项目团队、技术讨论等教学方式,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从而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5]。 三、“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建设“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基础 近年以来,南华大学学生“双向导师制”实施、重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在校史记上可以留下光辉的一笔。在2009-2012年之间,有一大批重要的“双向导师制”单位对于本校各个专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咨询和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年以来在与本校各年级各专业教师开展过多种项目和课题的科技合作,都很成功。来自于这些单位的精英人士,有的成为了学生的讲座专家,还有的成为了兼职教师。开设一定课时、举办讲座、指导论文,下一步要与这些单位在青年教师的实(下转第53页)

“学习楷模,争做新时代中国高技能人才”倡议书倡议书

“学习楷模,争做新时代中国高技能人才”倡议书同学们: 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正处新的历史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仅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在各行各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中涌现出的知识性、创新性、专家型的新时代工人代表,如“创新楷模”王洪军、“工人发明家”代旭升、“蓝领专家”孔祥瑞、“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等等,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敬业、潜心钻研、勇攀技能高峰、勇于创新实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技工院校学生勤学苦练,扎实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勇敢的挑起祖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的重担。为此,特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一、坚定信念,创先争优。高举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学习和弘扬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高尚品质,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脚踏实地,扎实做起。一颗螺丝钉尚有其存在的价值,何况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我们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科学的规划好个人的奋斗目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从“听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次作业,参加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做起,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热爱劳动,勤学苦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练好专业技能,更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 在学习上要有韧劲,有钻劲,耐得住寂寞,通过勤学苦练,努力做到“会、好、巧、妙、绝”。让我们传承并发扬“劳动最光荣”的美德,从简单易学的事情做起,持之以恒,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的历练中茁壮成长。 四、以身作则,团结奋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新时代 新观念 新人才

新时代新观念新人才 ——对我校办学理念的内涵解读崭新的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场大变革,即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我校在新世纪之初,审时度势,把本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为: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我们的目标相应就是要培养“具有传统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创新习惯,以终身学习为目的,能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培养目标都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新理念新目标对我们教师当然提出更高要求,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 一、新时代需要新理念 21世纪,我们究竟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信息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客观地要求人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开放的意识,善于沟通、合作、交往、分享,能够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具有参与社会事务和国际事务的能力,了解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它客观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探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时代新背景呼唤新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新的世界背景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状况,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我们的基础教育当然应该时刻考虑学生的时代特征以及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切实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精神。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体现。 任何理念都需要实践的支撑。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创新,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在《学会生存》中把人分为分裂的人、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未完成的人、完人等不同层次。我们所教育的学生是其中的哪一种?生活中的学生是生动的人、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有待发展的“完人”。面对处于“未完成的人”状态的学生,我们仅仅用传统的应试教育就能把其培养成为时代需要的“完人”吗?时间证明一切。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愈加深刻的暴露出来: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学校普遍流行注人式的教学模式,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为人与机的关系,学生只是教育的客体,仅注意知识的传播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仅注意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忽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疏远了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与时代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新时代需要现代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顺应素质教育潮流,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确实是教育的客体,但同时学生又是教学的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学生有独立性,他有独立人格,不是任何人的依附;学生有能动性,脱离了老师过多、过细的指导,学生同样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从而体现出较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有差异性,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学生个体每时每刻都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此时与彼时不会相同。横向而言,不同姓名、不同性别、不

21世纪人才必备8个技能

21世纪人才必备8个技能,总有一个是你需要的 托夫勒曾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阅读或写作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和反复学习的人。”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推动世界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所教授的内容是否能够使得学习者去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那么什么技能会帮助学习者?皮尔逊的2014年版“学习曲线”报告列出了8项技能:领导力、数字素养、沟通、情绪管理、创业精神、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 想要更好的将这些技能转变为自己的,那么需要我们来了解这些技能的真正含义。让我们一起学起来! 1、领导力 图1 领导力这个词语已经被很多人讨论了很多次,也给出很多不同的定义。 小编认为,领导力其实是某一人或多人在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 的目标,所体现的使用最小的成本去提高事情的效率的能力。“你去做这 个,他来负责那个,而自己只是做一个类似统筹的工作”这能算是具备领 导力吗?当然不是!领导力不是某人针对某个体的指挥,相反它是关于促进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努力,并充当任何角色的领导者。这是有利于团队的协作精神的培养和个人责任感的提高。 2、数字素养 图2 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我们需要具有能够恰当访问、评估、利用、管理和补充信息的能力能。作为学习者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拓展思考、学习、交流、合作和创造能力的力量,想要

具备这些力量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数字素养包括这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素养。 “我会发电子邮件”,“我会上网查资料”,“我能上网看视频…….”能够做到这些能说明具有数字素养了吗?答案是“NO”!那么,到底做到怎样才算是具有数字素养了呢?无论是教师作为引导还是学生作为自查,我们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数字素养的要求是:第一,能够及时(知道访问什么时间的信息)并善于(知道到哪里去找资源)访问信息;第二,能过批判性且明智的评价信息;第三,能够准确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解决手上的难题或疑问;第四,对于信息道德和法律有基本的认识。 3、交流 图3 从根本上说,无论何种语言,真正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公开和诚实地分享信息的基础上的。尽管教育一直关注出色的交流的基本技能,信息化的时代更需要人们具备耿冠更深的个人交流和协作的能力,以促进共同学习。那么,想要实现交流,该怎么做呢?想要很好的说,首先的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学会倾听。其次,珍惜每次和人交流的机会(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虚拟的网上交流),善于运用口头、书面以及非语言的交流技巧。最后,学会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4、情绪管理 图4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 培养

工商管理09-5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背景:乔布斯去了,苹果来了。当大家均于热议“谁是下壹个乔布斯”时,宁波市新近出台了壹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宁波市认为,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能够于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壹个培养周期,于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次培养人选的选拔已经开始。5年内,宁波将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壹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于《意见》中,宁波市加大了对入选人才的资助力度,据初步估计壹个周期(5年内)培养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们不禁心中疑问:这样就能培养出中国的“乔布斯”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呢? 二十壹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人才是壹个国家立足根基、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壹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壹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

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壹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壹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和国际竞争、能够于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美国有乔布斯,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是壹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于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研究和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和,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于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乔布斯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培养体制做出改变,而不是仅仅投入金钱,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 中国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有俩种主要的途径。 壹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壹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和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且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壹过程,不仅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规模和数量的扩大,社会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从职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不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本文就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 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工商管理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后,所以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完善,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与学生工作岗位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其次,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并构架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1]。 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足。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应的工商管理实践技能,进而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胜任工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人才,但是由于

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作业 )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 1 单选题 (2.0分) 根据本讲,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语音输入领域做得较好的企业是()。(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科大讯飞 2. B. 搜狗 3. C. 百度 4. D. 以上都对 2 单选题 (2.0分) 根据本讲,影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关键参数是()。(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网站数量 2. B. 网络深度 3. C. 网络结构 4. D. 网络主体 3 单选题 (2.0分) 根据本讲,2017年10月谷歌推出实时语音翻译无线耳塞Pixel Buds,可以完成多少种语言的实时翻译()。(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20种 2. B. 30种 3. C. 40种 4. D. 50种 4 单选题 (2.0分) 下列不属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情形下给事业单位的相关优惠条件的是()。(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创业业绩突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仍可能占用原单位考核优秀 比例 2. B. 创业业绩突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优秀比例

3. C. 事业单位对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空出的岗位,确因工作需要,经同级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同意,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用于聘用急需人才 4. D. 离岗创业人员返回的,如无相应岗位空缺,可暂时突破岗位总量聘用,并 逐步消化 5 单选题 (2.0分) 从AI人才储备的总量占比上看,BAT中()处在领先地位。(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阿里巴巴 2. B. 百度 3. C. 腾讯 4. D. 滴滴出行 6 单选题 (2.0分) 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包括感知智能算法、认知智能算法的是()。(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底层基础层 2. B. 中间技术层 3. C. 上层应用层 4. D. 弱人工智能 7 单选题 (2.0分) 根据本讲,IBM研发的TrueNorth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TPU 2. B. ASIC芯片 3. C. FPGA芯片 4. D. 类脑芯片 8 单选题 (2.0分) 本讲提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点。(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 1. A. 改革开放 2. B. 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oc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摘要】大规模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深入认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同时要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四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中说:“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创新教育。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开发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的大学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又要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更是提出大学是创新运动的缔造者。

正是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使得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在70%以上,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也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居世界首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总量10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位,但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28,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人均产值很低,每百万元产值所需的人数,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一三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国外直接投资,关键技术掌握在投资商的手中。2002年,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一些与人才有关的指标(如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我国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最后,与科技人员数量排名第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因此,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大学而言,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要重新审视自己本科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培养模式,更好地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

“学习楷模,争做新时代中国高技能人才”倡议书倡议书

“学习楷模,争做新时代中国高技能人才”倡议书 同学们: 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正处新的历史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仅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在各行各业高技能人才队伍中涌现出的知识性、创新性、专家型的新时代工人代表,如“创新楷模”王洪军、“工人发明家”代旭升、“蓝领专家”孔祥瑞、“专家型技术工人”窦铁成等等,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敬业、潜心钻研、勇攀技能高峰、勇于创新实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技工院校学生勤学苦练,扎实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勇敢的挑起祖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的重担。为此,特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一、坚定信念,创先争优。高举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学习和弘扬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高尚品质,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脚踏实地,扎实做起。一颗螺丝钉尚有其存在的价值,何况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我们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科学的规划好个人的奋斗目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从“听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次作业,参加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做起,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热爱劳动,勤学苦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练好专业技能,更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在学习上要有韧劲,有钻劲,耐得住寂寞,通过勤学苦练,努力做到“会、好、巧、妙、绝”。让我们传承并发扬“劳动最光荣”的美德,从简单易学的事情做起,持之以恒,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的历练中茁壮成长。 四、以身作则,团结奋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加强学习,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学习和弘扬劳模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成为不断激励自我奋发学习的强大动力。 同学们,高技能人才是技术技能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之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以此次获奖同学与技能楷模为典范,刻苦训练、勇于创新,为成为社会真正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奋斗! 倡议人:山东冶金技师学院团委广播站 2011年10月8日

心得体会: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心得体会: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今年8月全省高校领导干部暑期学习培训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X省委书记X指出,书记、校长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掌门人”,要在培养人才上花更多功夫,展现更大作为。X大学作为X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理应承担为国储才、培育人才的重任,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时代呼唤什么样的人才? 时代呼唤具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有志青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时代呼唤能够应对变化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这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加剧变革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正迅速崛起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多学科、跨学科以及交叉学科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形式,人类迈入大科学时代。因此,现代大学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专业人才,更是具有思维整合能力、能够应对变化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时代呼唤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正日益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也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未来我们的舞台是国际舞台、坐标是国际坐标、标准是世界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时代呼唤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创业素质、勇于创新实践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可以在不同领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优秀人才。

21世纪人才标准

根据上述八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未来人才要具备“八会”,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会合作、会选择、会适应。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

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在25至30 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二章:两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5岁以前成功(一)人生定位 1、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

的最爱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5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2、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 35岁以前不要怕,35岁以后不要悔

4、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中国成功人士大多来自小地方 5、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