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控论文_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计控论文_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计控论文_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计控论文_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环保领域应用

论文阅读总结报告

学科计算机控制技术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姓名崔雪莹

班级计科1202班

教师傅家林

2015年3月20日

目录

第一篇城市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

1.1 主要内容 (2)

1.2 参考文献 (2)

1.3 学习成果 (2)

1.4 学习疑惑 (3)

第二篇计算机控制技术在SBR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3)

2.1 主要内容 (4)

2.2 参考文献 (4)

2.3 学习成果 (4)

2.4 学习疑惑 (6)

第三篇计算机控制双轴太阳跟踪系统及其偏差检测 (6)

3.1 主要内容 (6)

3.2 参考文献 (7)

3.3 学习成果 (7)

3.4 学习疑惑 (8)

整体总结 (8)

第一篇城市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作者:柳春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监控;仿人智能控制

1.1 主要内容

文章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开发了城市污水DCS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上位计算机、PLC控制系统和现场智能监控仪表等组成,实现污水处理分布控制,集中管理。

上位计算机主要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功能,PLC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工艺流程控制以及协调现场各智能仪表之问的逻辑关系,现场各智能仪表单元负责各相关参数的监测和处理、控制,并将有关参数送往上位监控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等。

论文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上位监控计算机的综合应用程序开发、城市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PLC控制站的设计和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污水处理通信网络。

文章最后,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对溶解氧仿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鲁棒性和有效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文章选段)1.2 参考文献

1.张自杰等编.环境工程手册一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柯水洲,氧化沟处理污水技术的讨论,化工给排水设计,No.2,1997,12~i5;

3.庞真勇.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展望,环境科学与技术。V01.87,No.4,1999;

4.杨立福等.给水排水自动化技术(SCADA)综述,给水排水,No.2;

5.欧林林.污水处理中溶解氧模糊控制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

6.……太多不一一列举了(作者列举了近60个参考文献,由于篇幅关系只贴出主要5个)。

1.3 学习成果

文章涉及了很多化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有一些化学方面的名词不是很懂,理解上有一点吃力。文章主要是想说明一个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涉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知识最

多的是可编程控制器(PLC),还有人机接口(HMI),通信网络(CN),通用计算机接口(GcI),当然,这些里面我只听说过PLC,工作原理还不是很清楚。还有一个重要名词就是组态软件,它是一种为适应工业自动化控制需要,针对工业控制过程的多功能系统软件包。伴随着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而发展起来。(名词释义摘自百度百科)

另外眼熟的名词:PID控制方法,PID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我们将来要学习的内容。还有下面这个图能理解,其中电流电压变换,光电耦合器,A/D和D/A转换器,变频器都了解过,IPC和PLC是将要学习的内容。

1.4 学习疑惑

最大的感受是,看不懂啊看不懂,花了半天时间读这一篇论文一半都没读懂,太多化学知识看不懂,还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已经晕了。文章最后用了仿真技术和matlab相关技术,这也不清楚是什么。读半天大概知道什么意思,污水处理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通过读入污水中一些指标,进行运算,得出一个判断,再控制处理污水相关指标高低,实现最优化自动化处理污水的目的。原来研究生论文还是相当牛的,可能是自己太渣了啊~

第二篇计算机控制技术在SBR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作者:李向红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SBR;PROFIBUS;曝气过程;脱氮过程;模糊控制

2.1 主要内容

文章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间歇排放的水质水量变化很大的工业污水。SBR 工艺污水处理过程具有多变量、强非线性、严重不确定性、建模困难等特点,且标志污水水质的关键参数不能在线测量,控制目标不能用过程参数直接表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过程。

文章通过对SBR污水处理工艺、特点的研究,将现场总线技术引入到污水处理过程中来,提出了“基于现场总线的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出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图和PROFIBUS网络配置方案。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难点—污水曝气过程和脱氮过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污水水质的变化,合理控制曝气量,节省运行费用。

论文设计实现了作为上位控制的工控机IPC、污水泵站PLC、曝气过程PLC、排泥系统PLC 为主动站之间的通讯,以及上述主动站与作为从动站的污水泵站中的软起动器、曝气过程中的变频器、工艺应用中的智能传感器和外围I/o设备之间的通讯。

2.2 参考文献

1.朱武,崔村燕,陈长琦,等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综述.环境工程,2002(03)j

2.沈耀良,赵丹.强化SBR工艺脱氦除磷效果的若干对策.中国给水排水,2000(07)

3.薛军,戴士博,惠振强,等.改变SBR工艺运行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研究.水科

学与工程技术,2008(01)

4.刘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及特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04)

5.张可方,张朝升,方茜,等.SBR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功效.中国给水摊水

6.……太多不一一列举了(作者列举了近60个参考文献,由于篇幅关系只贴出主要5个)。

2.3 学习成果

非常巧,第二篇读的论文也是污水的处理方面,上一篇是采用DCS控制系统,DCS即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现场终端连接组成。能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该系统的特点是:

1)采用分级分布式控制。系统按不同功能组成分级分布7系统,各子系统执行自己的

控制程序,处理现场输入输出信息,减少了对系统的信息传输量,使系统应用程序

较为简单。

2)在物理上实现了真正的分散控制,使系统的危险性分散,可靠性提高。

3)有较好的扩展能力。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完成纵向和横向通讯以及高层的管理机通

讯,系统扩展方便。

4)系统软、硬件资源丰富,可适应各种特殊要求。实时性好、响应时间快。

5)应用软件的编程量大,对开发和维护人员要求高,开发周期较长。(摘自论文原稿)第二篇采用SBR法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1)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占地省,投资小,构筑物少。

2)静止沉淀效果好

3)具有较强的脱氮除磷能力。.

4)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监测、遥控操作和自动运行

5)SBR法可以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6)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

7)运行灵活

第二篇相对第一篇来说,文章花了一半的篇幅介绍系统设计的几个名词,很多是网络相关内容,大概能读懂,新名词比如现场总线(一种串行通信网络,摘自百度百科),PROFIBUS 总线(场总线标准之一)并没有接触过,但下面这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里学习过,还可以明白。

同样控制方面涉及的上位控制的IPC、PLC、软起动器、变频器、智能传感器和外围I /O设备之间的通讯,这些是计算机控制方面内容,其中IPC、PLC、软起动器这些还并没有

学习。文章涉及的预估算法控制非常像我们课上讲的闭环,模糊参数也采用闭环。

2.4 学习疑惑

还是化学知识啊,但是看过第一篇论文,所以已经大概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所以化学方面问题不大。第二个是数学计算,估计法真的看不懂,还有一些微积分的知识,早忘记了。关于工业控制方面,涉及了很多最新的工业方法,真心觉得自己学的跟不上时代啊!最大的感触是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的,相关性真心很大啊!

第三篇计算机控制双轴太阳跟踪系统及其偏差检测

作者:廖锦城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太阳跟踪,步进电机,偏差检测,四象限光电池

3.1 主要内容

论文基于太阳位置计算模型,采用矢量分析方法建立了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方式双轴太阳跟踪运动控制方程,分析了其运动特性,对间歇跟踪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仿真;并再此基础上,采用“PC+运动控制卡”的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策略,设计并试制了双轴太阳跟踪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编制了完整的双轴太阳跟踪运动控制软件,最后完成了计算机控制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的机电联调,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家某863项目的研究中,系统运行正常,调节灵活,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为了评价和监测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的跟踪偏差,论文首次提出了采用四象限光电池太阳跟踪偏差检测方法,对其测量原理进行了研究,设计并试制了四象限光电池太阳跟踪偏差检测实验装置,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跟踪系统的运动控制规律,并能够灵敏地检测出系统跟踪偏差,采用四象限光电池作为太阳跟踪偏差检测的技术是可行的。(摘自论文选段)

3.2 参考文献

1)李齐颖.建筑中综合应用太阳能系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院,2005

2)李申生.太阳能.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1988

3)言惠.太阳能—21世纪的能源.上海大中型电机,2004,(04)

4)姚伟.太阳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2005,(02)

5)S.A.Kalogirou and Y.Tripanagnostopoulos,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M solar energy system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7,27,(8-9):1259—1270

6)……太多不一一列举了(作者列举了近45个参考文献,由于篇幅关系只贴出主要5个)。

3.3 学习成果

文章主要针对能源短缺问题,对太阳能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跟踪系统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文章解释了关于太阳能跟踪的方法种类,原理以及实现方法。文章采用建立数学模型估计跟踪太阳能,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一些重要名词比如,传动机构,如图:

原件选用如:步进电机(数字脉冲转换成旋转或直线增量运动的电磁执行元件,摘自百度百

科),驱动机构,PLC,微处理器,运动控制卡,这些名词没有见过的是驱动机构、运动控制卡等。

文章实时跟踪闭环控制回路设计如图:

另外一个知识是绝对编码器,读一遍全都是物理知识,只有这个看懂了啊,激动!

总的来说,文章是以一种误差测量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基于计算机控制相关硬件的软件系统,通过软件可以相对提高太阳能利用能力。

3.4 学习疑惑

这次是一些列各种物理知识不懂啊!!各种角度计算,各种原理应用,读不懂啊读不懂。还有一些计算机控制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在说什么。第二个是数学计算,估计法真的看不懂,还有一些微积分的知识,咋算出来的。觉得自己水平真的低啊!

整体总结

通过读这三篇论文,因为三篇都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而且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太大,所以有很多的地方并没有读懂,但可以感觉到,现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环保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而且所有的技术都用到了PLC,说明PLC应用真的非常广泛啊!

三篇论文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作为工具在系统设计中非常有效,效率非常高。我们以前学过的真的算的上这是入门而已,更加深入的知识我们学习的太少了。

同时读过三篇后,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实在太少了,知识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后应该多读一读这种新科技的论文,了解最新的技术,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计算机专业开题报告毕业论文(14年最新)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请表 基本情况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09级题目基于ASP的信息咨询公司网站设计与实现 选题来源指导教师推荐□学生自拟□其它□ 选择本题目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速扩张,硬件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信息化也在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中国的特点从最开始的个人信息需求旺盛、商务应用需求相对较弱转变为如今激增的商务应用需求,这个转变离不开互联网人群结构的改变。各行业的企业和商务人士在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的大趋势下,越来越注重对自己所属行业动态、市场价格、未来发展方向等多方面信息的需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需求日益转向以网络来表达和实现。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网站正在逐步成长起来,但从整体来看,信息咨询数据库的建立、咨询者与咨询服务提供者的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仍有进步提高的空间。 鉴于以上原因,选择基于ASP的信息咨询公司网站设计与实现为毕业设计课题。 指 导 教 师 意 见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院 部意见院长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基于ASP的信息咨询公司网站设计与实现 要求 1、实现行业客户资源信息的整合; 2、利用ASP技术设计网站,已达到行业信息共享; 3、提供专业咨询等深层次的增值性服务,使客户在浏览和使用网站的同时 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4、充分考虑功能结构上的不断调整,挖掘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价值。 内容与技术参数 1、通过使用ASP与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0328330.html,二者结合的技术,达到利用VBScript、 JavaScript、c#、HTML等程序语言进行开发设计与实现的目的。 2、数据库拟采用SQL SERVER 2003,提高整个网站在功能、速度及安全性 三方面的质量与效益。 3、网站前台使用ASP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网站后台的客户管理系统操 作界面使用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0328330.html,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 工作计划 2012年11月5日前:完成选题工作。 2012年12月10日前:资料查阅,大量阅读总结。 2013年1月2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5月20日前: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完成初稿。 2013年5月25日前: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二稿。 2013年5月28日前:对二稿进行修改,完成毕业论文的最终定稿工作。 2013年5月30日前:完成记录工作,并将全部材料上交。 下达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院长:(签名)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思考题与习题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绪论 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史。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主要不同点在哪里 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出方框图。 什么叫做动态系统 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简述调节系统与跟踪系统(随动系统)的特点。 典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有哪四个功能系统和两个支持系统 第二章过程通道 采样定理对于采样周期的选取有什么意义 写出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形式。 影响采样周期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多路采样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用采样器包括哪些 过程通道的采样周期T是否越小越好,为什么 A转换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2.7A/D转换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原理。 简述模入通道结构与各组成部分功能。 简述过程通道的类型和基本功能。 简述开关量通道的基本构成形式和主要作用。 简述开关量通道的抗干扰措施有哪些。 模出通道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保持器在过程通道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分析。 某热工过程有16点温度信号,变化范围: 150--850 C, 采用微机监测。

求解问题: 1、 若经A/D 转换后的数字量每个脉冲对应的实际温度小于等于 C , 则A/D 分辨率至少为多少才能保证该精度 2、写出A/D 转换后的数字量与被测点实际温度间关系式。 3、该处理方式零点迁移量为多少 第三章 理论基础 求下图示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z) 已知采样系统如下图所示,求下图示离散系统脉冲传递函数G(z)和当闭环系统稳定时K 的取值范围。 分析下图所示采样系统,当采样周期T=1,开环增益K=5时的稳定性。 给定传递函数 1 10+s K ,试以10倍的转角频率为近似的截止频率m ω,求满足采样定理的采样频率s ω和采样周期T 。 证明离散系统脉冲响应的z 变换即为离散系统传递函数。 设离散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D(z)为数字PID 调节器,其差分方程为 )]2()1(2)([)()]1()([)(-+--++--=k e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k u d i p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设计一个性能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力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应用 Chat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computers to achieve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and sensor technology, CRT display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a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esign of a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good performance is very important.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 complete control system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anti-jamming capabilities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key. Key words: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system、apply 正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概念 (1)开环控制系统 若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称该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在开环 控制系统中,既不需要对系统的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 进行比较。 (2)闭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作闭环控制系统,即闭环 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信息安全概论报告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报告 一、课程内容简介 1.“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在当前可被理解为在既定的安全要求的条件下,信息系统抵御意外事件或恶意行为的能力。而信息安全事件则会危及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非否认性和可控性。 (2)“信息安全”发展的四个阶段 信息安全的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可被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通信安全发展时期(从有人类以来~60年代中期)。在这个时期,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机密性”问题,而密码学(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研究密码变化的客观规律,应用于编制密码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称为编码学;应用于破译密码以获取通信情报的,称为破译学,总称密码学。)是解决“机密性”的核心技术,因此在这个时期,密码学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而由于Shannon在1949年发表的论文中为对称密码学建立了理论基础,使得密码学从非科学发展成了一门科学。 然后,是计算机安全发展时期(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在1965年,美国率先提出了计算机安全(compusec)这一概念,目前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美国国防部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的定义是“要讨论计算机安全首先必须讨论对安全需求的陈述。” 在这一时期主要关注的是“机密性、访问控制、认证”方面的问题。同时,密码学得到了快速发展:Diffiee和Hellman在1976年发表的论文《密码编码学新方向》导致了一场密码学革命,再加上1977年美国制定数据加密标准DES,标志着现代密码学的诞生。 另外,80年代的两个标志性特征分别为:计算机安全的标准化工作,计算机在商业环境中得到了应用。 随后,到了信息安全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此时的关注点则变成了“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非否认性”。在此阶段,密码学得到空前发展,社会上也涌现出大量的适用安全协议,如互联网密钥交换协议、SET协议等,而安全协议的三大理论(安全多方计算、形式化分析和可证明安全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最后,是信息安全保障发展时期(9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期主要关注“预警、保护、检测、响应、恢复、反击”整个过程。目前,人们正从组织管理体系(做顶层设计)、技术与产品体系、标准体系、法规体系、人才培养培训与服务咨询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这几个方面致力于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3)危害国家安危的信息安全问题 1.网络及信息系统出现大面积瘫痪。我们都知道,目前我们国家的网民数量非常之多,并且国家的电力系统也由网络控制,一旦网络出现大面积瘫痪,不仅无数人的个人利益受到侵害,国家的安全问题也处于水火之中。 2.网上内容与舆论失控。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网络言论的传播速度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一旦恶意诋毁国家领导人形象、诋毁国家组织形象的言论大肆传播,将对国人价值取向的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 3.网上信息引发社会危机。 4.有组织的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有隐蔽性强、难追踪这一显着特点,一旦发生有组织的网络犯罪,将会对国民的财产、信息安全和国家的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计算机信息技术论文

计算机信息技术论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正在促进农业管理、生产、销售以及农业科技、教育发生巨大变化,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给这一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大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给农业科技工作者迎接农业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挑战。 [关键字] 农业信息化农业数据库应用发展前景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正朝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从商品经济到知识经济,从现代农业到信息农业的转变,并逐步经历着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渗透到了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农业中的运用已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农业应用逐步发展为一股潮流,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畜禽生产、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作物产量预测、农业病虫预报及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计算机技术不仅给农业管理、生产和科研带来了高效益、高效率和高质量,自身也逐步形成农业科技领域里的特殊分支。

当今,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从主要是以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为主,发展到应用领域包括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处理、农业信息管理与推广服务、农业规划与决策和农业生产过程实时处理与控制等多个方面,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农业各学科。我国已建成农业科研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ARICMS),中国农业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库,中国农业研究项目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等,同时还引进了世界上几个最主要的农业数据库,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GRIS,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的AGRICOLA,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的CABI 等,并正在建设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中国农业院网络中心”已建成,并与农业部、国家科委、国际信息网联网,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及其推广事业的发展,使各级领导、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水平及趋势,掌握科研课题的设置及进展,了解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为研究项目的立题、合作提供极为有效的手段,也使农民很容易得到需要的科技信息。随着网络的发展及网上智能化专家系统的建设,农民可足不出户很方便地得到专家的咨询,这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前景 1.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概况。农业部首次把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专题列入国家项目是从“七

计算机控制技术论文

摘要 干扰问题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磁信号,如电网的波动、强电设备的启停、高压设备和开关的电磁辐射等,当它们在系统中产生电磁感应和干扰冲击时,往往就会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轻者造成系统的不稳定,降低了系统的精度;重者会引起控制系统死机或误动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 抗干扰技术就是研究干扰的产生根源、干扰的传播方式和避免被干扰的措施(对抗)等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既要避免被外界干扰,也要考虑系统自身的内部相互干扰,同时还要防止对环境的干扰污染。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参数指标。 由于工业现场的工作环境往往十分恶劣,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到测控系统的精度,使系统的性能指标下降,降低系统的可靠性,甚至导致系统运行混乱或故障,进而造成生产事故。干扰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它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控制系统,且其作用程度及引起的后果与干扰的性质及干扰的强度等因素有关。干扰是客观存在的,研究抗干扰技术就是要分清干扰的来源,探索抑制或消除干扰的措施,以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章首先介绍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然后根据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的不同,分别加以论述。 关键词:干扰的因素干扰源屏蔽滤波

目录 摘要................................................ I 1产生干扰的因素.. (1) 1.1干扰的定义 (1) 1.2形成干扰的三个要素 (1) 1.3干扰来源 (2) 2干扰存在的形式 (3) 2.1串模信号 (3) 2.2共模信号 (3) 3抗干扰的措施 (4) 3.1抗干扰方法 (4) 3.2屏蔽 (4) 3.3隔离 (5) 3.3.1光电隔离 (5) 3.3.2变压器隔离 (5) 3.3.3继电器隔离 (6) 4 系统接地 (7) 4.1一点接地 (7) 4.2多点接地 (8) 5软件抗干扰设计 (9) 5.1滤波简介 (9) 5.2低通滤波器 (9) 6提高系统抗干扰的措施 (11) 6.1逻辑设计力求简单可靠 (11) 6.2硬件自检测和软件自恢复的设计 (11) 6.3从安装和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消除干扰 (11) 6.3.1合理选择接地 (11) 6.3.2合理选择电源 (12) 6.3.3合理布局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丁建强任晓卢亚萍课后答案

第1章概述 1.什么是自动控制、控制系统、自动化和控制论 [指导信息]:参见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autocontrol):不用人力来实现的控制,通常可用机械、电气等装置来实现。通常相对手动控制而言。 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通过控制来实现特定功能目标的系统。而系统(system)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控制系统通常有一定的规模和复杂性,否则常称为控制装置或控制机构。 自动化(automation):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控制系统或装置按规定要求和目标的实现过程。自动化强调的是自动控制过程,其核心概念是信息。 控制论(cybernetics):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各类系统包括动物(及人类)和机器系统。自从1948 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着名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以来,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控制论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2.控制的本质是什么 [指导信息]:参见1.1.2 自动控制中的基本问题。 控制过程本质上是一系列的信息过程,如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加工、信息施效等。控制系统中的目标信息、被控对象的初始信息、被控对象和环境的反馈信息、指令信息、执行信息等,通常由电子或机械的信号来表示。 3.自动控制中有哪些基本问题 [指导信息]:参见1.1.2 自动控制中的基本问题。 自动控制中的基本问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过程、目标和品质等。 结构包括组成及其关系两个部分;控制过程主要为一系列的信息过程,如信息获取、信息传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概论 任课老师:陈兵 班级:1611202 学号:161120217 姓名:金杯

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科学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保障信息的安权需要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我国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存在国家和组织层面的问题,本文针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未来作了一些展望。 关键字: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我国、问题、建议、展望。 一、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突出 长期以来,人们保障信息安全的手段偏重于技术,从早期的加密技术、数据备份、病毒防护到近期网络环境下的防火墙、入侵检测和身份认证等。但事实上,“力拓间谍案”、“中国人寿80万客户信息泄露案”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技术和产品保障信息安全的愿望却难尽如人意,很多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和隐患仅靠产品是无法消除的。对实际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的统计也凸现了信息安全管理因素的重要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所有的计算机安全事件中,约有52%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5%是由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技术错误占10%,组织内部人员作案占10%,仅有3%左右是由外部不法人员攻击造成的。简单归类,属于管理方面的原因比重高达70%以上,而这些安全问题中的95%是可以通过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来避免地。

因此,人们在信息安全领域总结出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原则。 二、信息安全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把分散的信息安全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通过策略、规则协调整合成为一体,服务于信息安全的目标。根据管理主、管理对象等要素的不同,信息安全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国家层次的信息安全管理;另一种则是组织层面的信息安全管理。 (1)我国在国家层次宏观信息安全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1.法律法规问题 我国已建立了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四个层面的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组织与个人的信息安全行为提出了安全要求。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缺陷:一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法律法规之间有内容重复交叉,同一行为有多个行政处罚主体,有的规章与行政法规相互抵触,处罚幅度不一致;二是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主要涉及网络规划与建设、网络管理与经营、网络安全、数据的法律保护、电子资金划转的法律认证、计算机犯罪与刑事立法、计算机证据的法律效力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 2.管理问题 管理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意

计算机新技术论文云计算

前景广阔的技术---云计算 1 、什么“云计算”? 著名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 (Turing Award) 得主麦卡锡 (John McCarthy, 1927-) 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1961 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百年纪念活动中做了一个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他提出了象使用其它资源一样使用计算资源的想法,这就是时下 IT 界的时髦术语“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的核心想法。 云计算中的这个“云”字虽然是后人所用的词汇,但却颇有历史渊源。早年的电信技术人员在画电话网络的示意图时,一涉及到不必交待细节的部分,就会画一团“云”来搪塞。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人员将这一偷懒的传统发扬光大,就成为了云计算中的这个“云”字,它泛指互联网上的某些“云深不知处”的部分,是云计算中“计算”的实现场所。而云计算中的这个“计算”也是泛指,它几乎涵盖了计算机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源。 麦卡锡的这种想法在提出之初曾经风靡过一阵,但真正的实现却是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上世纪末。这其中一家具有先驱意义的公司是甲骨文 (Oracle) 前执行官贝尼奥夫 (Marc Benioff, 1964-) 创立的Salesforce 公司。 1999 年,这家公司开始将一种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很多用户在使用这项服务后提出了购买软件的意向,该公司却死活不干,坚持只作为服务提供,这是云计算的一种典型模式,叫做“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 SaaS)。这种模式的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熟悉的网络电子邮箱 (因此读者哪怕是第一次听到“云计算”这个术语,也不必有陌生感,因为您多半已是它的老客户了)。除了“软件即服务”外,云计算还有其它几种典型模式,比如向用户提供开发平台的“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简称 PaaS),其典型例子是谷歌公司 (Google) 的应用程序引擎 (Google App Engine),它能让用户创建自己的网络程序。还有一种模式更彻底,干脆向用户提供虚拟硬件,叫做“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简称 IaaS),其典型例子是亚马逊公司 (Amazon) 的弹性计算云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简称 EC2),它向用户提供虚拟主机,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爱干啥就干啥,跟使用自家机器一样。 从二十世纪末到现在的短短十来年时间里,云计算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微软 (Microsoft)、谷歌、甲骨文、亚马逊等大公司都已先后杀了进去。很多大学、公司及政府部门展开了对云计算的系统研究。云计算俨然成为了 IT 领域中前途最光明的方向。受此热潮影响, 2007 年,电脑公司戴尔 (Dell) 的头脑开始发热,梦想将“云计算”一词据为己有 (申请为商标),结果遭到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拒绝,美梦破碎。 云计算的早期服务对象大都是中小用户,但渐渐地,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也开始使用起了云计算。比如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就曾利用亚马逊的云计算,将一千多万篇报道在两天之内全部转成了 PDF 文件。这项工作如果用它自己的计算机来做,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是不可承受之重。另一方面,从亚马逊的角度讲,它提供云计算也并不是想学雷峰。为了保证自己主业——网络销售——的顺畅,亚马逊的硬件资源是按峰值需求配置的,平时所用的只有十分之一。提供云计算服务,将这部分空置资源转变为利润,赚它个盆满钵溢,对亚马逊来说无疑是很实惠的。亚马逊如此,谷歌、微软等巨头的几十

微机控制技术实训报告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温度采集报警报告 报告题目:数字温度计 系部:电子工程系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汤平

温度采集报警任务书 题目:数字温度计 任务与要求: 1、查阅数字温度计设计相关资料,熟悉数字温度计设计的原 理,查阅A/D转换及传感器相关知识,画出数字温度计原理图,并编写相应 的源程序。 2、使用8052单片机作为处理器,设计数字温度计设计,设定温 度最高值和最低值。数码管进行循环显示,显示实际温度值。 3、实现单路的电压采集和显示,显示3位温度值,最后1位显示“C” 4、并用喇叭报警。 发挥部分:将仿真电路图和程序修改为中断方式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

前言 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80C52的温度检测及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该系统设计和布线简单,结构紧凑,抗干扰能力强,在大型仓库、工厂、智能化建筑等领域的温度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录 1、原理 (1) 2、元器件介绍 (2) 3、元器件清单 (7) 4、参考电路图 (8) 5 电路图详解 (10) 6、元器件的排版与焊接 (11) 7、参考程序编写与导入 (12) 8、成品的调试 (15) 9、总结 (16) 10、参考文献 (17)

计算机控制技术论文 -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 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计算机本体(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和受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诞生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其应用遍及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医学等多种领域。本文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一介绍,并结合它的具体实例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正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定义: 计算机控制是自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2、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思想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TRW航空公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炼油厂合作,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个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反应器供料最佳分配,根据催化剂活性测量结果来控制热水的流量以及确定最优循环的系统。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紧随其后,迅猛的发展起来。现如今,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计算机控制技术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 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在农业日趋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控制农业生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农业大棚、智能化养殖场等等都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鲜明例子。 智能温室大棚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还可设计自动控制无人管理温室大棚。根据远程传感器搜集来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模拟信息,经输入通道进行AD转换,传入计算机,计算机既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大棚进行控制,进行加湿、加温、增加光照等控制,从而实现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智能控制。 2、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10电气(2)班姓名:陆继赟学号:01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和发展 在近1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无论是在系统硬件成本,还是在计算速度和存贮容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面向用户的编程语言也大大简化了。同时,由于采用了更多的可靠元件、尖端的设计工艺,增加了容错技术、冗余诊断程序,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传统的过程控制功能与诸如生产计划、调度、优化及操作控制等实时信息处理和决策应用的不断渗透、融合,使通过高级计算机控制实现各种过程高性能目标的手段变得越来越可靠和更为强劲有力;功能价格比也日趋合理。因而,使计算机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且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造纸、电力等工业部门,并在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有效利用能源(水、人力、材料等资源),满足环保、人身安全等严格要求及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概念 (1)开环控制系统 若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称该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在开环 控制系统中,既不需要对系统的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 进行比较。 (2)闭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作闭环控制系统,即闭环 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2、计算机控制系统 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系统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也称它为数字控制系统。若不考

虑量化问题,计算机控制系统即为采样系统。进一步,若将连续的控制对象和保持器一 起离散化,那么采样控制系统即为离散控制系统。所以采样和离散系统理论是研究计算 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2)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 定进一步的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1)结构上。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测量装置、执行机构等常用的模拟部件之外,其执 行控制功能的核心部件是数字计算机,所以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部件的混合系统。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仍有连续模拟信号之外,还有离散模拟、离散数字等多种信号形式。 (3)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除了包含连续信号外,还包含有数字信号,从而使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在本质上有许多不同,需采用专门的理论来分析和设计。 (4)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软件,便于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和对控制方案进行在线修改,使系统具有很大灵活性和适应性。 (5)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一个控制器(控制计算机)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而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6)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离散控制系统、微机网络等,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而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被控对象、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自动化仪表和软件系统。 (1)硬件:a)由中央处理器,时钟电路,内存储器构成的计算机主机是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 b)通用外围设备按功能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三类。 c)过程I/O通道,又称过程通道。 d)通用接口电路,一般有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管理接口(包括中断管理、 直接存取DMA管理、计数/定时等)。 e)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的非电学量参数转变成电学量。变送器的作 用是将传感器得到的电信号转变成适用于计算机借口使用的标准的电 信号(如0~10MADC)。 f)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要有一套专供运行操作人员使用的控制台称为运行 操作台,操作台一般包括各种控制开关、数字键、功能键、指示灯、声 信器、数字显示器或CRT显示器等。 (2)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具有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如完成操作、监控、管理、控制、计算和自诊断等功能的程序。整个系统在软件指挥下协 调工作。从功能区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二)集成系统控制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计算机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存贮、高速执行复杂计算任

(安全生产)信息安全概论_加密算法_论文

信 息 安 全 论文 学号:K030831620 姓名:胡兴立 班级:K03083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怎样才能达到使信息系统的机密信息难以被泄漏,或者即使被窃取了也极难识别,以及即使被识别了也极难篡改,已经成为IT业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到现在为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防火墙技术为代表的被动防卫型方案,另一类是以数据加密、用户授权认证为核心的主动开放型方案。后一类就是我在此篇论文中要探讨的问题。前一类对企业内部网安全的保护主要依赖于网络的拓扑结构,而后一类以数据加密和用户认证为基础的主动开放型方案对网络结构不作任何要求,就能直接对源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实现端到端的安全。加密技术正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核心技术手段。实际上,加密技术也是目前电子商务采取的基本安全技术手段。采用加密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信息保密性的安全需求,还可以避免敏感信息泄漏的安全威胁。可以说,加密技术是认证技术及其它许多安全技术的基础,也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 加密技术(Cryptography)是一门通过加密算法将明文(plaintext)和加密密钥(encryption key)转换为密文(ciphertext)以保护数据安全的科学。一个优秀的加密算法能够做到,没有解密密钥,密文很难还原为明文。 1.加密算法分类 加密技术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编码是把原来可读信息(又称明文)译成代码形式(又称密文),其逆过程就是解码(解密)。加密技术的要点是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可以分为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不可逆加密算法。 1.1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如图1.1)。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明文加密后产生的密文大小和明文大小差不多,因此可对文件(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美国密码标准DES和AES,欧洲密码标准IDEA 等。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结课论文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结课论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论我国IPTV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业班级:计算本11-1班 学号: 321109010126 姓名:王学福 指导教师:贾慧娟 日期:2012-10-28

目录 1. 引言 (3) 2.IPTV概述 (4) 2.1 IPTV的广义定义 (5) 2.2 IPTV实质内涵 (5) 3.IPTV网络组成及结构 (6) 3.1 IPTV网络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6) 3.2 IPTV网络环境需求 (7) 3.4 方案选型 (8) 4.IPTV技术实现 (9) 4.1 IPTV技术原理 (9) 4.2 IPTV涉及的技术 (9) 4.3 IPTV用户的认证方式 (9) 4.4 播出与传输 (10) 4.5 接收终端 (10) 5.IPTV产业全球发展分析 (11) 5.1 IPTV在国外和香港的发展 (11) 5.2 IPTV在国内的发展 (11) 6.运营商建设IPTV系统面临的问题 (12)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论我国IPTV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因为,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经典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IPTV 网络新技术 1.引言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我国TPTV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IPTV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数字新媒体,日益被用户所看重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全球IPTV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 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在用户规模总量偏小的基础上,我国IPTV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用户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1.8万、2004年的4.6万增长到2007年的120.8万。进入2008年以来,虽然处在电信业产业重组的诸项事宜一度迟迟未落定而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我国IPTV用户总数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第三季度,用户总数已达220万。预计到2008年底,全国IPTV 用户数将突破300万,与上年同比增长将超过1.5倍。 IPTV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印证了电信业的媒体属性。就电视内容本身而言,与传统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相比,IPTV可能并无区别。但是由于网络互动性特征的存在,让IPTV可以更方便地提供诸如视频点播、互动游戏等交互式增值服务。电信重组改变了现有电信运营商的格局,中国电信将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六章机车微机控制系统 第一节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概述 一、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微机控制系统一般都具有三个要素,即控制对象、信息处理机构、执行机构控制目标;信息处理机构将目标值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运算,给执行机构控制对象出动作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接收到的动作指令进行调节,以求达到或尽员接近控制目标。图6一1所示为控制系统示意图。 控制系统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之分。在开环控制中,输出信号不反馈到信息处理机构;在闭环控制中,信息处理机构是根据给定目标与输出反馈信号的差值来进行控制的。毫无疑问,闭环控制比开环控制易于稳定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可以由多个闭环系统组合而成,如速度环、电流环、电压环等。例如,55型电力机车微机控制系统,不论是在正常工况下还是在故障工况下,都采用闭环控制,由系统自动调节,从而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简化了司机的操作程序。 在电力机车上,微机的控制目标主要是电机电枢电流和机车速度,信息处理机构是微型计算机,执行机构是晶闸管变流装置。即微机根据司机给定的手柄级位以及实际机车速度来调节晶闸管的触发角,从而使机车稳定运行在司机希望的工况。 我国558型电力机车是国产电力机车中首次采用微机控制的车型。以往的机车都采用模拟控制,如553、554改和55:型机车等,它们都是采用以运算放大器为基础的模拟控制方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的发展和控制要求的提高,用微机控制来取代模拟控制是牵引动力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标志着机车控制技术水平上升到了新阶段。与膜拟控制相比,微机控制有以下特点: (l)微机控制系统不仅需要有硬件,而且必须有软件,而模拟控制中左右硬件。硬件是指各种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电子插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软件是指为实现一定功能而*制的程序,它通常存储在断电也能保存的器件(如 EPROM、ROM)中,是一串由0和1构成的代码。软件又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对用户来讲,主要是根据需要编制应用软件。 (2)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是通用的,它不是针对某个特定任务设计的。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微机控制硬件就能在所有交直传动车上使用,尽管有些功能可能在某种车型上并不需要。因此,微机控制的优点就是通用,易于从一种车型移植推广到另一种车型,而且易于适应设计过程中新增加的控制功能要求。而模拟控制的电路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的车型不能互相通用。 (3)微机控制具有灵活可变的软件,对于不同机车的不同的控制功能要求,可用改变软件的方法来实现。在研发过程中,对于设计,调试过程中新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修改,增加一段程序的方法来解决,一般不必改动硬件。而在模拟控制中,没增加一个功能都必须通过增加相应的电路来实现,功能越多,则硬件电路越多,也越复杂。有些控制功能用硬件来实现电路比较复杂,如果用软件来是实现则只是增加一段相应的程序。因此,在微机控制中,有时用软件来实现一些硬件难于实现的功能。例如,多段折线的函数发生器,空转保护中的速度差,加速度,加速度的变化率,轮径修正及减流曲线等,用软件实现既方便快

机器人控制技术论文

摘要 为使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和动作所执行的各种控制手段。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范围十分广泛,从机器人智能、任务描述到运动控制和伺服控制等技术。既包括实现控制所需的各种硬件系统,又包括各种软件系统。最早的机器人采用顺序控制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机器人采用计算机系统来综合实现机电装置的功能,并采用示教再现的控制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机器人控制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离线编程、任务级语言、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行为控制等新技术。多种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智能机器人的实现。 当今的自动控制技术都是基于反馈的概念。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测量关心的变量,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误差纠正调节控制系统的响应。这个理论和应用自动控制的关键是,做出正确的测量和比较后,如何才能更好地纠正系统。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PID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它由于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p,Ti 和Td)即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个单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两个单元,但比例控制单元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控制,PID,自动控制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 1 - 1.1机器人控制系统 (1) 1.2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 (1) 第2章机器人PID控制...................................... - 2 - 2.1PID控制器的组成 (2) 2.2PID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2) 2.3PID控制器的不足 (3) 第3章 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 - 4 - 3.1PID控制的原理 (4) 3.2PID控制的特点 (5) 第4章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 5 -后记...................................................... - 6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