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总复习生物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总复习生物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总复习生物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总复习生物知识点大全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小结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猫捉老鼠)、竞争关系(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合作关系(蚂蚁、蜜蜂一起分工合作生活)、共生关系和寄生关系等。

4.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5.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者缺一不可。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6.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叫做消费者。真菌或细菌会将死亡的树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归还土壤,被重新利用。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高级的消费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8.食物链的组成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如:草→虫→鸟。食物链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所含的有机物的总量最多。

9.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生物数量多、种类多、食物网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调节能力越强。

10.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自然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1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1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物像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12.从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吸。

14.

3.转换器:转换镜头,调换物镜 5.遮光器: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 8.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反射光线使光线射入物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光线弱时用凹面) 9.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调节焦距。(粗调)

10.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精细调节焦距。

15.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16.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在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利用光能将CO 2和H 2O 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7.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是通过植物根部成熟区的根毛吸收。

18.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主要是从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主要是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19.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它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使茎不断长粗。有些植物(如竹、草本植物等)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20.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作用散失。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而且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1.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水 + 二氧化碳

有机物(储存能量) + 氧气

2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4.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25.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是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26.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照强度(2)二氧化碳的浓度,大棚温室种植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3)温度。

27.在农业生产上,应该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射农作物。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28.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减少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如粮食入库前晒干),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晒干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

2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将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消耗掉,确保碘液检验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3)用碘液检验淀粉,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色。(4)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有光部位变蓝,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而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从而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9.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们需要被消化成简单的成分才能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三类物质结构简单,不需要消化即被吸收,不能提供能量。

30.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储藏在人体内的脂肪一般是备用能源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31.无机盐在人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如果饮食中缺碘,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呆小症,可多食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32.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很重要。缺维生素A 易患皮肤干燥、夜盲症;缺维生素B 1易患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 2易患口角炎;缺乏

维生素C 易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 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33.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

34.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所以在咀嚼米饭时感觉到甜。

叶绿体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肺动脉 35.胆汁是由肝脏分泌,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36.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7.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8.糖类最先在口腔内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消化为 葡萄糖。蛋白质最先在胃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消化为 氨基酸。脂肪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形成脂肪微粒并在小肠内被 消化,消化分解的最终产物为脂肪酸和甘油。 39.小肠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长达5~6米(与消化吸收有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与消化吸收有关);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等)(与消化有关);小肠绒毛中毛细血管壁、绒毛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与吸收有关)。

40.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体的营养必须合理。为了做到合理营养,需要每天按照“平衡膳食宝塔”均衡进食五类食物。每日三餐,按时进食。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4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4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BC )、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它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43.白细胞(WBC )有细胞核,能够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能加速凝血,促进止血。

44.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如果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低于正常参考值)时,此人有可能患贫血,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果白细胞数目过高,则有可能体内出现炎症;血小板数目过少则容易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血小板过多则容易形成血栓。

45.人体内的三种血管及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6.动脉是指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具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的特点。静脉是指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的特点。若动脉出血应该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若静脉出血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手臂上看到的“青筋”及打点滴、抽血刺入的血管都是静脉。

47.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48.它分为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

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

上下腔静脉。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由

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血液只能

由心室流向动脉。

49.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50.体循环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 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体循环过程中,在组织细胞处发生了物质交换(包括气体交换)使细胞得到氧气和养料,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51.肺循环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肺循环过程中,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发生气体交换,将静脉血转换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52.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53.最常见的ABO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会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发生凝集反应。

54.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该输入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输入血浆;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输入血小板。

55.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56.呼吸道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57.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所以吃饭时不大说大笑。

58.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连续过程: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59.肺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过程就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60.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呼吸肌(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相反。

(口诀: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解释:当呼吸肌收缩时,胸廓扩张,氧气进入肺;当呼吸肌舒展时,胸廓缩小,废气排出。)

61.人体细胞吸入氧的实质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过来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

62.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携带的氧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运至肺部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63.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如H

2O、CO

2

、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为排泄,主要以尿液(泌尿

系统)、气体(呼吸系统)、汗液(皮肤)的形式排出体外。排便是排除食物残渣,叫排遗。

6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肾单位,它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65.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图所示)

66.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

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67.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剩下的液体形成尿液。

68.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69.若某病人尿液中有较多的蛋白质或红细胞时,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若尿液中有较多的葡萄糖时,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或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尿病。

71.平常看到人的“白眼球”实际指的是巩膜,“黑眼珠”指的是虹膜,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照相机的光圈相当于眼球的瞳孔,所用的胶卷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

72.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光系统最终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产生视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73.近视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74.听觉感受器是耳蜗;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有些人乘车时会发生晕车现象,这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有关。

75.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76.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小脑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功能;脑干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称为“活命中枢”。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

77.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8.反射的类型有: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79.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

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80.生长激素在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分泌过多

易患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在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饮食中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可采取注射胰岛素治疗。8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82.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如豌豆粒的形状。遗传学家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豌豆粒有圆粒和皱粒。

83.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DNA染色体

8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上。在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8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对,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

86.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

87.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

88.就性染色体来说,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卵细胞只有一种,都是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生

男生女机会均等。

89.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XX

精子中染色体组成:22条+X或22条+Y;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条+X

90.生物体的变异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有关系,但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9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遗传病发生的几率。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有: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血友病。

92.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如流感病毒、HIV病毒、蛔虫卵、肺炎球菌等。

9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如对传染病人尽量做到“五早”,对患病动物及时处理,对病人实行隔离,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封锁疫区等)、切断传播途径(如搞好个人卫生,喷洒消毒液,消除各种传播媒介等)、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等)三个方面。

95.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生来就有的,对多数病原体都有作用。

96.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9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该细胞就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98.平时我们打预防针,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抵抗该疾病的能力,这种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

99.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第一,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第二,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第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100.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的的病原体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是①母婴传播②血液传播③不安全的性行为;艾滋病不会经蚊虫叮咬传播。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 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 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 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AB、BC、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考点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

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 人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方法:图文结合;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要求:一定要抓住重点、熟悉教材。 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一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七年级上 1.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④生物能对作出⑤生物能生长和⑥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1.2生物圈: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也称全球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如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的高度,向下深入左右的深处,为的圈层,包括、、。 动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和,还有适宜的和一定的。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一类,如、、、等;另一类是(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关系、关系、关系等)。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和。生物适应性是。同时,生物对环境是有的,通过自己的不断和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生物;生物环境,生物又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 1.3生态系统:是指、。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A.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形成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中部分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包 括:、、),和部分(是各 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如,等等。 (2)图中[①] ,主要指;能通过 制造(释放),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 的生存提供。 (3)图中[④] ,主要指和(能利用 而获得能量),将死动植物的残体的分解 成,归还土壤,供重新利用,保证自 然界中物质循环。 (4)图中标号②③是指,地以 为食。 B.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以“→”标好未连好的 食物链)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生检查提问——曾 强)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 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该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乙和丙 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 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将A 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 加碘液后发现B 处变蓝,A 、C 、D 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 AB 、BC 、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叶绿体。 (2) 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 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 考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 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涂片。如观察洋葱细胞做的是临时 装片 ,观察叶肉细胞做的是临时 切片 ,,观察血细胞做的是临时 涂片 。 4、画图时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图中暗处,越暗地方点的细点越多。 5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的放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 0.9%生理盐水,目的是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取口腔上皮细胞前漱口目的是除去口腔中的杂质。 例3用显微镜观测发现一黑点,移动装片、目镜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在 物镜 上 例4 制作装片时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放下。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识记要点:1细胞壁有保护、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 ;细胞质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 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写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老鹰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重点中学中考资源整理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点汇总按章节单元整理,中考必备

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 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

2020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2020年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上) 1、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_呼吸_;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_繁殖_。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_阳光_、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两类。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捕食_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合作关系(如蚂蚁等群体生活的动物)。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外,还有_非生物_部分。生物包括__生产者__、__消费者_、__分解者_。植物能够通过_光合__作用制造_有机物__,其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_异养_,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森林中的落叶和动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即无机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无机盐_),归还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4、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_吃与被吃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_食物链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毒素积累越多。 5、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__生态平衡_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动_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_有限度__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物镜_);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乘积__。 3、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1)擦。(2)_滴_:植物标本滴清水,人口腔细胞滴生理盐水。(3)取:洋葱表皮撕、叶片切、口腔细胞刮等展平或分散。(4)_盖_:注意避免出现气泡。(5)染。 4、请于左侧空白处画出动物细胞结构图,并在图中注明各部分名称。 5、_细胞__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物细胞有__细胞膜__、__细胞核__、__细胞质_等结构。植物细胞除此之外还有__细胞壁__,成熟细胞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6、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_控制物质进出_。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_叶绿体__;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的是__线粒体__。细胞核是_遗传_信息库。带有酸味或甜味的液体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液泡_中。 7、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__染色体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特定的遗传信息片段叫__基因__,能决定黑眼球或蓝眼球、单眼皮或双眼皮等特征。 8、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源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裂时,最先开始的是__细胞核_。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自己,数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分裂结束后,新细胞染色体恢复原有水平,和原细胞一样。 9、受精卵通过细胞_分裂__产生新细胞。这些相同的细胞通过细胞_分化__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生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__系统__→动物体。 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植物体。 10、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_单细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 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遗传物质_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就是它的繁殖。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旦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重新开始。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一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 1.受精完成后的雌蕊;子房珠被------- 受精卵--------胚种子受精极核----- 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时代相续,生生不息。 3.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 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竹用地下茎生殖。 5、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6.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枝接( 以枝作接穗)和芽接(以芽作接穗)两种。 7、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8、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无性生殖的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代的优良特性。

11、扦插植物茎段的处理: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的蒸发)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12、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蜓蜻 4、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一、细胞与遗传变异 (一)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 1、生物的特征: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并命名。 (1)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其中有液泡(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能量转换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超全}

七年级生物上册 1. 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之外)。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 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 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4.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5.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 的分解者 6.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 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7.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动调节能力。 8.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9.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1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越小、越亮。从目镜内 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 1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 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创造。 9.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使 光能变成化学能。 10.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 和蛋白质组 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 ,DNA 上有遗传信息。 1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2.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的功能,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 13.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附在骨骼上、胃肠的器官管壁上、心脏壁上。神经 组织能够在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兴奋,分布在神经系统 14.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在人体中分布 广泛,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15.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 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6.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 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有机物+氧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

第7单元 第21 章生命的发生与发展 生命起源的几种论点:1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2 化学进化论(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的开端)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化石显示生物进化的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地球上的生命史:前寒武纪时期(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古生代(三叶虫时代、有水生到陆生,出现裸蕨类植物—煤)中生代(恐龙)新生代(哺乳类和鸟类、被子植物)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他认为,生物的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经过多代,这些有利变异在物种体内积累,这就是自然选择,他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直立行走是人类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进化过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现代人: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基本单位 生物命名法:林奈的双名法 原生生物:藻类 植物的主要类型:苔藓(无真正的根)蕨类(有疏导组织)、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型: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生物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是有限的。 第24章人与环境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酸奶:乳酸菌,米酒:酵母菌。沼气:甲烷菌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1、科学探究 (1)说出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的萌发条件》 (3)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生物的特征七上P3~P5 3、生物与环境。 (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等关系。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没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5)生物圈的范围七上P11~P1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 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屏障可以相隔,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物体结构层次。 (1)正确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物镜。 2、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透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生物总复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 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 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

右上方移动,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干净、滴清水);**(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 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 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 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有遗传和变异; (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 三、生物学 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3、生物学发展历程:(略) 四、光学显微镜 Ⅰ生物和细胞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超全}新人教版

1 七年级生物上册 1. 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 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之外)。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4.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5.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 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7.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 力。 8.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9.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越 小、越亮。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 1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动 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创造。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使 光能变成化学能。 13.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 ,DNA 上有遗传信息。 14.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5.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的功能,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 16.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附在骨骼上、胃肠的器官管壁上、心脏壁上。 神经 组织能够在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兴奋,分布在神经系统 17. 。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在人体中分布广泛,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18.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9.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20. 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21. 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能够运输 水和无机盐 22. 。 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23. 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前进,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消化。 24.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5.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 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有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26.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葬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27.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种皮保护幼嫩的 胚。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胚轴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胚芽生有幼叶,胚根是与胚芽的相对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茎相连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 28. 单子叶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高粱;双子叶植物主要有蚕豆、大豆和花生 29. 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 更多。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0.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主要有种子完整、 是活的、已过休眠期。 31.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伸长区的细胞来自 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32. 。根的生长不仅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而且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3.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是 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含氮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含磷无机盐促进幼苗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无机盐使茎杆健壮,抗倒状,促进淀粉形成。 34. 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 35. 水对于植物的作用主要有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形态、水是植 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活动。植物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是因为叶片蒸腾大量水分和植物需要补水生长。 36. 植物的根部作用主要指吸收水、无机盐和无机物。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 有大量的根毛。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由根往植株各处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由叶片往其他器官运输。 37. 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细胞,使 茎不断长粗。 38.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 胞围成的空腔。白天气孔慢慢张开空气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同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夜晚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39.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的输送原料, 有机物+氧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 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3、生物圈中的生物: 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4、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生物部分消费者 分解者(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2021年初中总复习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总复习生物知识点总结 会用是学习的境界。例如对一个学生物的学生来说,只有在他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认为他学好了生物。 初中总复习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

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