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群居相切嗟”,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怨刺上政”,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三体):风:民歌雅:正声颂:祭祀(三用):赋:陈述、铺叙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

4、六观说: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滋味说: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诗的“滋味”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详指描写细致,切指描写深刻,它要求诗人运用赋、比、兴的手法使诗歌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文采,耐人寻味,感染力强。

12、《诗品》:钟嵘的《诗品》是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著作。全书把自汉代到梁代的122位五言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这些诗人的创作艺术风貌特色和渊源流变都进行了论述,对后代诗歌的批评有很大的影响。

上品:11曹植、左思、刘琨

中品:39陶潜、沈约

下品:72曹操、班固

13、《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著作,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丰富经验,对各种体裁的文章、文学作品以及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进行了精当的评论,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简答题(重要的文学规律、文学理论、古代的文体理论等),如: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

兴,“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引起审美愉悦、共鸣。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群居相切嗟”,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怨刺上政”,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2.孔子文论的文学批评标准:

⑴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八佾》,好的作品应该把美和善相结合,使二者和谐统一。

⑵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3.简述刘勰《文心雕龙》的内容结构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是一个自觉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刘勰自己所说的“文之枢纽(关键)”;

(2)、从《明诗》到《书记》20篇是文体论,即刘勰自己所谓的“论文叙笔”;前10篇为有韵之文,后10篇为无韵之笔。

(3)、《神思》至《总术》19篇加上《物色》共20篇为创作论。

(4)、《时序》、《才略》、《知音》、《程器》4篇为批评论。

(5)、最后第50篇《序志》,全书的序言

4.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文心雕龙》有20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34种,把当时出现的文体都论及了。

(2)刘勰把所有文体分为“文”与“笔”两类。文是指偏向抒情言志、文学性较强的文体;笔是指学术性较强而又不重音韵文采的作品。体现了当时对文字作品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区分。

(3)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具体地说,即叙述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文体名称的内涵,选出某一文体的代表性作品,总结某一文体的写作要求。四者结合,形成了文体论史、论、评三者合一的写作特色。

5.简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的正确批评方法。

⑴、通过丰富的实践,加强和提高批评鉴赏的能力;

⑵、端正批评态度,不抱私心,力求公正;

⑶、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⑷、遵循正确的步骤,从形式到内容,把握作品意蕴。

6.《文心雕龙》的贡献:

(1)史:树立了文学史的观念。如《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通变》中表达的是:文学史是发展变化的,文学的发展变化放映生活的发展变化。

(2)内:树立了质文并重,质先于文的观念。如《情采》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

(3)作:全面总结了创作经验。如《神思》《体性》。

(4)方: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具体方法。如《知音》里的“六观”: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

7.试述《毛诗大序》的主要观点。

(1)情志说: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是《毛诗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

(2)六义说: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3)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等,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要求诗歌为政治服务;“主文而谲谏”,不能直言统治者的过失,应委婉表达进谏之意;“变风变雅”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所谓正风正雅就是“治世之音”;“变风变雅”则是衰世之音,乱世之音。

材料分析:

用古代文论知识分析实践文学现象、分析或梳理古代文论典籍中的文论思想

(首先指出材料的作者,然后指出其提出了什么文论观点,并结合文学史谈谈你的理解)

1.材料示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中的观点以及出处。观点:知人论世

出处:《孟子·万章下》。

解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2、材料示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其中的观点以及出处。

观点:诗言志

出处:《尚书·尧典》

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理论价值:⑴诗的认识作用⑵诗的教育作用⑶诗、乐、舞三合一

3、诗缘情而绮靡:

(1)“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

(2)陆机此说,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诗歌表达情感一定要注重形式的华美。(3)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4、材料示例:《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论述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内涵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愤书”传统。

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内涵: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逆境和不幸可以转化为创作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意义:其一,揭示“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其三,“发愤著书”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中和”不同的美学品格。

“愤书”传统:后来文论家相似观点: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则不作;金

圣叹:怨毒著书;

6.材料示例:“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中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观点:“转益多师”。指当代诗人们应更多的向前人优秀作品学习。

启示:创新(自由发挥,联系实际)

7.材料示例:“芦荻无花秋水长,澹云微雨似潇湘。雁声摇落孤舟远,何处青山是岳阳。”(樊圻画)或其他诗歌。该诗运用了何种诗话学说?或用王士祯的诗话学说分析该诗。

答:神韵说。(神:精神;韵:余音,余响,余味)

写景方面,提倡疏淡,反对浓墨重彩。如诗中……

抒情方面,提倡含蓄,发对直白。如诗中……

境界方面,提倡清淡闲远。如诗中……

总结: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着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着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跨考专业课-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纲要-第七章

跨考教育专业课全力助你备考2011 第七章近代文学理论 基本知 识 1、近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始变萌发期和突变完成期。始变萌发期大致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日甲午之战结束,突变完成期大致从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 2、中国文论批评近代化的进程,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共同完成的。 3、开创并形成诗文理论中的近代气息的人物,首推龚自珍。 4、在鸦片战争期间,在诗论界独树一帜的有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射鹰”即“射英”的谐音。 5、清末四大词人是指: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 6、中国近代小说的理论和创作,大致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风行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并陆续出现翻译小说;后期则以梁启超为代表,兴起了小说界革命。 7、中国传统文论的体系,是在杂文学的基础上构建的。 8、刘熙载字伯简,号融斋,江苏兴化人。文论著作主要有《艺概》和《游艺约言》。 9、《艺概》由《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组成。 10、刘熙载文艺批评的最重要特点就是辩证法精神。 11、“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是刘熙载关于创作规律中主客观关系的重要论述。 12、文学改良运动的主流和成就主要在“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三个方面,其中在理论上鼓吹最力、贡献最大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启超。 13、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著有《饮冰室合集》。 14、梁启超关于“诗界革命”的理论主张,主要见于《夏威夷游记》和《饮冰室诗话》。 15、梁启超认为“新意境”、“新语句”、“旧风格”三者具备,是新诗歌的最高境界。 16、“文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来的。具体是在评价日本政论家德富苏丰的著作时提到的。 17、“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在1902年正式提出的。其理论主要见于《译印政治小说序》、《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等篇。 18、梁启超认为小说对于读者有四种艺术感染力:熏、浸、刺、提。 19、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27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著有《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言》、《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 20、王国维是第一个以西学来作为文论框架结构的学者,他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美学观念为建立文论体系的坐标。 21、王国维在文学创作的起源上提出“天才说”和“游戏说”。 22、王国维在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上提出“苦痛说”和“古雅说”。 23、王国维文论思想的核心是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他把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等。 思考题 1.简述近代文学观念发展的历史阶段。 (1)中国近代文论的发展,受到近代政治经济变革的影响和制约也显示出近代化的新气息。 (2)近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始变萌发期。时间大致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中日甲午之战结束。近代文学观念的变化,并不始于中西文学观念的直接撞击,而是出于一批立志改革的先进士人,从自我调节现有政体的文化机制出发,强调文学适应变革的时势。为瓦解旧文学体系,迎接新理论观念的诞生作了必要的准备,包含了若干资产阶级的新质。第二,突变完成期。时间大致从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一、先秦 美刺说:《诗大序》的概念,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任务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 诗言志: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今文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 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谓不朽。”(P14) 兴观群怨(P16):出自孔子,意在论述《诗》的社会效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以意逆志(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知人论世(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要求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知言养气(P22):出自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 言辞实质的能力。 老、庄思想:1、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①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②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③表现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④主张寡欲、去欲, 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 2、崇尚自然无为。 3、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 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4、虚静、心斋、坐忘。心思澄明,不被外物所乱,要虚静忘却一切,连自 己的存在也忘却的程度。 5、浪漫风格的表述。 二、汉代文学批评 《诗大序》:1、诗的产生和性质(P38,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情感)。“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诗于政治教化的关系。①诗歌是政治、社会的反映。“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认为社会 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内容、情歌和风格也不同。“故变风发乎情,止 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表示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和感叹当今世道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诗教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易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3、诗的六义(P40)。“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对风雅颂的阐述:“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诗言志说:《尚书·尧典》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功用的看法,“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诗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而说的。 (2)兴,“感发志意”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引起审美愉悦、共鸣。 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时政与道德风尚。 群,“群居相切嗟”,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增进友谊的作用。 怨,“怨刺上政”,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3、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三体):风:民歌雅:正声颂:祭祀(三用):赋:陈述、铺叙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 4、六观说:刘勰在《知音》中指出鉴赏作品要从六个方面作为评论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六观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可以了然作品的优劣。 5、风骨说: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明朗的文风。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滋味说: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诗的“滋味”指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详指描写细致,切指描写深刻,它要求诗人运用赋、比、兴的手法使诗歌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文采,耐人寻味,感染力强。 7、别材别趣说: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反映生活。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提倡兴趣,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强调了诗的情感性、审美性,揭示了诗歌创作独特的艺术规律。 8、童心说: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绝假纯真,一念之本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必须抒真情记真事;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 9、性灵说:袁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他在《随园诗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性灵说要求抒写真实的性情,表现个性,提倡独创;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要真实地表现各人不同的情,把真实感受生动地表达出来。 10.格调说:由沈德潜所倡导。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的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稿(新版2)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初盛唐时期 一、简要回顾齐梁文学的特点及唐代的文化思想 1、齐梁文学的特点: (1)优点: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注意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探讨诗歌的格律。 (2)缺点:形式美,内容贫乏,艺术偏重词藻、典故等。 2、唐代的文化思想 (1)初唐反对齐梁遗风(如片面追求形式、偏重词藻、典故等) 唐代反对齐梁文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全盘否定。如王勃等。 (二)既批评形式华丽的文风,又肯定其成就与积极影响,如魏征、令狐德棻等。 (2)儒、释、道三教的影响 二、初盛唐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1、陈子昂——主张“兴寄”和“风骨” (1)作者简介:(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初著名的文学家,诗、文皆出名,如诗《登幽州台歌》。 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修竹篇序》(即《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全文略)。 (2)文学主张:“兴寄”和“风骨”论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陈子昂写给同时代诗人东方虬(左史是官职)的一篇题为《修竹篇》诗的序言(《修竹篇》是陈子昂的创作)。 其中他提出的理论主张,可以作为他的诗歌革新理论的纲领。 陈子昂要求诗歌具有兴寄和风骨,就是要求诗歌发挥美刺讽谕作用和具有明朗刚健的风格,达到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统一。这个进步的理论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2、李白 ——崇尚自然清新 李白的诗歌理论 (1)肯定风骚传统。 (2)指出了六朝文学的绮丽的特点。 (3)崇尚清新自然的诗风。如《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古风》三十五:“一曲斐然子,雕虫伤天真。” 3、王昌龄——“三境”、“三格”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三】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一九一──九五九年) 二○风格与神气 《文心雕龙·体性》篇说: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趋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此所谓八体,不是指文章的体制而是说文章的风格,就文章的风格而加以区分,这应当算是最早的材料了。后来日本《文镜秘府论》卷四《论体》篇,有博雅、清典、绮艳、宏壮、要约、切至六目,就是本《文心雕龙》所举八体,稍加改易而去了新奇轻靡二体。唐代皎然《诗式》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虽品目较多,然而没有《文心雕龙》所说的扼要。盖刘氏所说的八体,可以归纳为四类:雅与奇为一组,奥与显为一组,繁与约为一组,壮与轻为一组,这四组就是所由构成风格原因的四类。雅与奇指体式言,体式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就视其所习,所以说:“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奥与显指事义言,事义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又视其所学,所以说:“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繁与约指辞理言,构成之因视其才,所以说:“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壮与轻由风趣言,构成之因视其气,所以说:“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 在这里,雅奇、奥显、繁约、壮轻是两种相等的不同的风格,雅郑、浅深、庸俊、刚柔,又是两种相对的表示优劣的评语,两相配合,固然不能尽当,但是雅奇和习,奥显和学,繁约和才,壮轻和气,却是很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比附。在此四类之中再可以综为二纲,这即是他所说的“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情性出于先天,所以才和气可以合为一组,所谓“才有天资”。陶染出于后天,所以学和习又可合为一组,所谓“学慎始习”。 才和气的关系即《体性》篇所法“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诸例。他总结所举各例说:“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这就说明了个性和风格的问题。 学和习的关系,即《定势》篇所说:“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以及“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覈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他如《文镜秘府论·论体》篇所说:“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据;语清典,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则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切至,则箴诔得其实。”这都说明了文章体制和风格的问题。 此外,《文心雕龙》还有《时序》一篇说明风格与时代的关系,《物色》一篇说明风格与地域的关系,也可以作参考。风格问题,本来也是受当时玄学的影响,多少不免带些唯心的色彩,不过象《文心雕龙》这样讲,说明风格和种种具体事实的关系,尚不致令人有不可捉摸的感觉。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中国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

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学家周敦颐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的。这里的“道”指得是儒家的传统道德。他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的好坏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不会流传。 诗言志: “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种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志”也就是人的思想、意愿、志趣。“志”还有“情”的因素,因为情是蕴藏于心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 诗缘情 是从诗歌的特征上强调了诗的艺术本质,此语出于西晋陆机《文赋》,抛开了儒家的诗歌政教作用,只强调诗歌的审美特征。讲求诗歌发乎内心情感,追求诗歌的美好动人的作用。这是文学独立性的表现。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既是“诗言志”说发展演进的历史之必然,又是人们的诗歌观念不断发展成熟的必然趋势,充分说明魏晋时代人们的诗学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的新的变革,说明人们对诗歌艺术本质和审美特征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从此,“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学说相互交通,成为中国诗歌批评的两大支柱,。 滋味说南北朝梁钟嵘提出的有关诗歌形象性的理论。《诗品序》: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有“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去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如果“理过其词”,缺乏形象性,就会“淡乎寡味” 思无邪 思无邪”: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无邪”,包咸注曰:“归于正”,就是说《诗三百篇》的思想内容都是符合儒家的政治伦理原则,纯正没有邪念。这里的“正”和“无邪”固然有其鲜明的阶级内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诗经》的思想内涵是很丰富的,可以看到孔子评价标准还是比较宽容的。 “以意逆志说”。 就是说读者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一致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抠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他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未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知人论世说”。 孟子的原意是从与古人为友,需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而欲了解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角度来立论,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心斋”、“坐忘”。 “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 “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即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滋味说 在诗歌创作上提出滋味说。滋味原指味觉上的综合快感,后来引申为审美快感,进入文艺领域。钟嵘是第一个把滋味当作诗歌艺术的审美标准的。作为诗歌美感的滋味,是指作品中蕴含着的深厚动人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激动、联想和咀嚼回味,亦即指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造诣和境界,“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突出了诗歌的形象性特征。 点铁成金:是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要求取古人陈言经过诗人的重新陶冶熔铸,为我所用,以前人作品中的佳句善字点化自己的作品。 夺胎换骨:是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所谓夺胎换骨,就是用新的文字词汇重写前人诗意,以前人诗歌内容作为材料。黄庭坚提出这一命题,主要是为了方便初学者尽快掌握学习与借鉴古代丰富的语言艺术遗产的一条捷径。

中国文学批评史A卷(函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核类型考试 A 卷别专业(班级) (本大题共9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诗言志 思无邪 浩然之气 物化(物我交融、物我同一) 毛诗序(诗大序) 发愤著书 诗缘情而绮靡 《诗经》、《楚辞》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虚静”说 (2分)“虚静”最早是老子 (2 )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出只有达到.知人论世 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2分)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

(4分) .发愤著书 《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分)“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 (4分) .得意忘言 (2分)在庄子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言外之意”。(4分) 自然英旨 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 (2分)二是指诗歌是抒发感情的, 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 “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 (4分)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5分)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 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举其他的例子也可以)(5分)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分) 2.(说明,本题需联系《典论·论文》中具体内容进行论述,若未联系原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2338) 一、单选题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 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 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 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 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 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 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 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 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 文学批评分期:文学观念演进期——周秦至南北朝 文学观念复古期——隋唐至北宋 文学批评完成期——南宋、金元至现代 前两时期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期,前一期:批评风气偏重文,重在形式;后一期:偏重于质,重在内容。 ·儒家 孔子 孔门文学观的重要两点:尚文(与墨家不同处)尚用(与道家不同处)“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思无邪:“无邪”即“归于正”,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思想到内容尽量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志”有三解: ◆1. 作者之怀抱。 ◆2. 讽谏之意。(献诗陈志)<《诗经》中提到作诗的地方,作 诗的意图不外乎讽与颂。。。。。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 诗>【献诗的诗都有定指,全篇意义明白】 ◆3. 在公共场合的某种交流意图。(赋诗言志)【赋诗却往往断 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断章取义只是借用 诗句作自己的话。所取的只是句子的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

孔门文学——文章、博学 就典籍性质而言,分为“诗”“书”二类;就文辞之体而言,别为“诗”“文”二类 文学指文献之学;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的政治功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不学《诗》,无以言。;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孔安国曰“引譬连类”,朱熹:“感发意志”。)可以观,(郑玄曰:观风俗之盛衰。)可以群,(孔安国曰:群居相切磋。)可以怨,(孔安国曰:怨刺上政。)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是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感情,在感情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反映了文学的艺术特征,可不可以兴是诗与非诗的区别。“观”:通过诗歌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观诗的内容,也观诗人的主观意图,也可以观赋诗人之志。体现了孔子文艺观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群”: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使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怨”:强调诗歌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主体是对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文学观念: 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 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 “兴、观、群、怨”: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第三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填空和名词解释) 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 一、填空题。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孔子关于诗三百的论述:思无邪。 3、庄子对音乐的论述:天籁、地籁、人籁。 4、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5、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6、最早提出“文人相轻”:曹丕《典论》。 7、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滋味说”:钟嵘《诗品》。 9、“诗有别才”:严羽《沧浪诗话》。 10、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1、唐?诗学理论:陈子昂“兴寄”说。 12、第一篇评论词的文章:李清照《词论》。 二、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 语出《论语》。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孟子——①知人论世 语出《孟子》。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②知言养气 语出《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一个人的语言文辞体现他的内在品格。“养气”是指人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培养高尚情操。“知言养气”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它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的形成都有影响。 ③以意逆志 语出《孟子》。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孟子的这种诗歌鉴赏方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3、庄子——得意忘言 语出《庄子》。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得意忘言”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得意忘言”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它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韩愈——不平则鸣 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受社会现实影响,当作家的思想感情波澜不平时,就会诉诸作品。“不平则鸣”是作家遭到不平后,对现实的积极干预和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韩愈所说的“不平”是广义的,既包括遭受压抑、排挤、打击、迫害等的不平,也包括“道”之不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复习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10分)。 1、以诗为词:即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苏轼“以诗为词”,是对词的狭隘题材的解放,是对词的表现功能的开拓,是对词境的大力拓展,给当时内容狭窄柔软乏力的软绵绵的词风,注入了诸多新的血液,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2、“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他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诗赋欲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论及文学体裁的区别时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诗赋欲丽”指的是诗歌和辞赋要求华丽,曹丕最早从审美角度指出诗歌的创作要求。这一主张,一方面肯定了文学必须具有美感,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划出了初步的界限;另一方面他除“丽”以外没有对诗、赋提出政治、伦理上的要求,第一次表现出将诗赋从政治,伦理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的倾向。“诗赋欲丽”是对建安文学的创作倾向的基本概括,表明了建安文学逐步向词采华丽发展,是文学自觉的本体要求,顺应时代对诗赋提出的总体审美规则。 4、《曲律》:又名《方诸馆曲律》是代著名戏曲理论家与作家王骥德晚年所作的戏曲论著,也是他在曲论上最有贡献的著作。内容是论述南北曲的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兼及剧本结构、情节、宾白、科诨等;同事也评论到杂居、传奇、散曲等作品。王骥德在《曲律》中主张:一、戏剧作家,必须广泛学习国风、《离骚》以及乐府诗词、戏曲各方面的优秀遗产,丰富文学素养。二、关于戏剧结构,他主张贵剪裁、贵锻炼、突出重点,抓住头脑,俱为卓见。三、曲家多不注意宾白,他认为不能轻视。他指出白不易作,“其难不下于曲”。四、他认识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要求作品要重视内容;但他所强调的内容是有关风化,这就表现了他的封建观点。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请简要回答“诗言志”说的内涵和影响。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意志的。“诗言志”的内涵十分丰富,各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以人们在诗中所反映的志愿也不一样。 ①改善生活:人类的基本愿望就是生存,人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②渴望爱情:人类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渴望获得爱情,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那些难以获得爱情,难以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人,对爱情与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渴望之情,会更加强烈。知识分子同样也希望过安定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诗人不大在诗中直截了当地表达这种愿望。 ③实现人生价值:当然许多知识分子除了温饱以及安定而快乐的家庭生活外,还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许多知识分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一些政治家则往往在自己的诗里表现出自己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 朱自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久的影响。由于“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诗人的“志”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不受阶级地位的制约。人们通过言“志”的诗,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社会。古人对这一点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但已意识到诗的这方面的作用。《礼记?王制》云:“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云:“《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时,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说明,古人在“诗言志”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_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①出自《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