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郑兴海

一、教材分析

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

① 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

② 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③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表格,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法分析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六.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问题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七.教学过程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引言]通过为什么在生活中手湿了不能摸用电器来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进行归纳,然后由老师带着学生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并举例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练习] 1.金属铜、碳棒、NaCl溶液、NaOH溶液、都能导电,它们是否为电解质?

不是,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2.蔗糖溶液和氧气不导电,所以说它们是非电解质,对吗?

不对,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归纳]由上答案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SO2、SO3、CO2、NH3溶于水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

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物质实质是它们和水反应后的物质。

[归纳]电解质必须是物质本身电离而导电!

[设问]为什么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

[讨论]以氯化钠的水溶液为例,来研究原因

[结论]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通

电条件下,这些离子做定向移动,所以可以导电。

[板书]二、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一种过程。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我们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那么我们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归纳]1、式子左边写化学式且系数是1,式子右边写离子符号

2、电离时所产生的原子团在电离过程中不能拆开,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写出。

3、两大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练习]1、请写出NaHCO3 、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 = Na + + HCO3- NaHSO4 = Na+ + H+ +SO42-

2、写出H2SO4HCl HNO3Ba(OH)2 NaOH KOH NaCl K2CO3NH4Cl Al2(SO4 )3的电离方程式。

H2SO4= 2H+ + SO42-

HCl = H++ Cl-

HNO3= H++ NO3-

Ba(OH)2 = Ba2+ + 2OH -

NaOH = Na++ OH -

KOH = K+ + OH -

NaCl = Na++ Cl-

K2CO3= 2K++ CO32-

NH4Cl = NH4++ Cl-

Al2(SO4 )3= 2Al3+ + 3SO42-

[探究]这些电离方程式有什么规律?

[板书]三、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凡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凡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凡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C )

①熔融态铁②液氯③Na2SO4④H2O ⑤SO2⑥NaCl溶液

A、①②

B、③④⑥

C、③④

D、全部

2、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B )

A.Cu丝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D.蔗糖

3.请写出以下几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并按酸、碱、盐进行分类。Ca(OH)2 ;Mg(NO3)2;NH4NO3H2SO4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二、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1、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下产生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一种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三、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凡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凡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凡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九.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二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最新)

高二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方案实施对象:实施本教学方案的高一学生来自漳州的一所民办高中,本校高中的生源的全面素质较强,介于一级达标校与二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基础: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同时,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未上升到认识的高度,专题二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接触了不少离子反应,这些都为离子反应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离子反应。 能力基础: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心理认知特点: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较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生认知的困惑: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并已经能够用离子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比如在某些反应中不同的反应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应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等等。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化学一班徐亚辉200824101131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离子反应》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是初中化学知识和高中化学知识的桥梁,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术语,是分散系分类中溶液的具体化学表现,对以后学习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奠定了基础。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到离子反应的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要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离子方程式中弱酸的处理问题等等。结合教学目标,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散系的理解,有利于对以后的电解质的理解,有利于其他多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觉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在观察,归纳,总结方面学生处于劣势。为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的定义,认识电解质的本质,能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电解质。 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运用离子反应条件,掌握常见的离子的检验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从而学习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重视化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技能解决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过对物质分类之分散系分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其意义;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位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从教材体系来看:他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选修4奠定了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新考纲明确指出“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在教材处理上我将让学生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初步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过渡语】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学情不能忽视 2、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和“电离方程式”的知识, 已经意识到用实验的方法去进行化学探究,但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储备不足, 物质离子式不熟悉,所以本节课在完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不能随意拔高难度 (2)认知基础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高中生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辩证思维也迅速发 展,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但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稍弱,不能直 接给出概念或结论,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 【过渡语】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内容: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B、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的离子方程式,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C、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观 4、重、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学生分不清哪些需要拆成离子式,哪些仍然写化学式,需要借助教师归纳,并不断练习强化) 【过渡语】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学法 1、说教法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 ① 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 ② 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离子反应说课稿 共 篇

篇一:《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凤阳县第二中学的化学教师沈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1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2 1.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的巩固、升华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 篇一:《离子反应》优秀教案 高xx级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第一课时)(李季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条件,并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分析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形成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思维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二.教学重点、 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离子的共存问题。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四.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在学习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简单介绍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了离子的知识。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呢?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离子反应。要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分析:1.强调关键字。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小结:化合物: 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2: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 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要写离子形式,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实验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法方面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说课稿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 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 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 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全民族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的特殊时刻,特殊背景下,学习这样一篇 文章,是很具有时代意义的!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②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 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 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 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 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 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 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 商丘四高苏坤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门考点。 2、本节教材简析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原电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化学离子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离子符号,离子方程式等化学语言。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 养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离子反应的本质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向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1、适当复习,引入正题(2分钟)

《离子反应》说课稿(最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资料共享平台 《离子反应说课稿》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基础。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离子反应说课稿视频(共9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视频(共9篇) 篇一: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五.教法分析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

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六.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板书]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练习]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气体、ca(oh)2 固体、kno3固体、co2 、hg 、nh3 、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 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设问] 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图文稿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说课 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刘永财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四个步骤完成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情境:人体胃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小明的妈妈因胃酸过多引起了胃痛,你认为小明妈妈服用的胃药中含什么物质有助于治疗胃痛? (通过回顾生活中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会有学生提出加一些碱的答案。) 2、思考:为什么加一点碱就可以去掉酸味呢? (学生猜测:可能是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科学探究(分小组进行)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突破平时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现象总明显的惯例,使学生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2、进行猜想:(学生的答案:发生了化学反应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种)

3、设计实验方案: (1)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不够活跃的小组教师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引导评价: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价哪个组的实验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从而对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调整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学习对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4、进行实验: (1)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的进行情况,及时发现实验过程生成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同时投影:课本P58【实验10-9】和实验图 (图略) (学生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总结,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5、提出问题: (1)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呢? 投影: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设计意图:从微观上把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让学生明确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相互“中和”生成了水,反应的结果是溶液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消失了,从而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离子反应的说课稿,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

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掌握化学离子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 是XX最新发布的《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能够分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⑵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 2、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教师招聘考试《离子反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②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是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说课

说 课 教 案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2010级1班 姓名:刘胜明 学号:20100441090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方面阐述我对本主题的教学设计。 教材的内容、地位: 本主题是人教版化学教材高一年级必修课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本节教材的第一课时也分析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在此基础上学习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知识储备是足够的。同时,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方法和程序与物质的分类观,利用这些技巧,去研究物质在水溶液的行为,同样是可行的。本主题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为溶液中离子的共存、水溶液中离子的鉴定和离子滴定等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所以学好本主题是十分重要的。本主题包含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等三个主要内容,是以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识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结合本课题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程。 2.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在以上各项教学目标中重点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检验学生对电解质和电离相关内容的理解及其运用,是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将要用到的重要分析手段。弄清楚离子反应发生条件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 本节的难点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它涉及带对电解质、电离等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不容易掌握。 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主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将采取复习导入、直观演示、讲练结合、分析归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课堂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渴望,并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以现象印证理论的能力,以现象归纳理论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1、复习导入法: 在教学的开始,我将以提问的形式来复习电来复习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说课稿《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方案实施对象:实施本教学方案的高一学生来自漳州的一所民办高中,本校高中的生源的全面素质较强,介于一级达标校与二级达标校之间。 知识基础:在初中已经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前已经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同时,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试着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未上升到认识的高度,专题二对卤素、钠等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又接触了不少离子反应,这些都为离子反应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就是在这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离子反应。 能力基础: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心理认知特点: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较薄弱,能接受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生认知的困惑: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并已经能够用离子观点去分析,但是思维分析过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比如在某些反应中不同的反应物却有相同的现象,产物也相同或相似,这些反应是否有实质性的联系呢?等等。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李刚 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后,我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本课时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其教学价值来看,离子反应不仅仅是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更是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而对溶液中反应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接下来,我将围绕着教学设计中的五条线索(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情景素材线、认知发展线)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课时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鲁科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分散到必修一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学会简单的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离子的检验,而难度较大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弱电解质或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符合知识的层进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概念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不要随意提升难度,加重学生负担。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解读和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的 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从新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的反应,从微观层面加深对反应实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法、分析学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