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重点整理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重点整理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重点整理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重点整理

1. 腹股沟区(疝好发部位)的境界和结构特点:腹股沟区又称髂区,上界为经过髂前上棘的水平线,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该区结构特点为:①腹外斜肌在此区移行为较薄的腹外斜肌腱膜;②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及其腱膜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狭窄间隙(腹股沟管);③站立时,腹股沟区所承受的压力比平卧时高三倍。因此,腹股沟区为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区,是疝的好发部位。

2. 听诊三角:由斜方肌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和背阔肌上缘围成,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3 .腰上三角:由竖脊肌外侧缘、腹内斜肌后缘和第12肋围成,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经此三角。腰上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

4 .腰下三角: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发生腰疝。

5 .腋窝四个壁的构成: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后壁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内侧壁由前锯肌、上4位肋骨和肋间肌构成;外侧壁由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骨构成。

6 .锁胸筋膜:是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深筋膜。穿过锁胸筋膜的结构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

7 . 三边孔: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孔内有旋肩胛动脉通过。

8 .腋窝内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位置关系以及臂丛各个束的分支:(1)位置关系:腋动脉经过胸小肌后方,被胸小肌分为三段。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内侧。臂丛各束先位于腋动脉第一段的后外侧,后居第二段的内、外侧和后方,腋动脉第三段周围为臂丛各束的分支。(2)臂丛各个束的分支:臂丛外侧束的分支有胸外侧神经、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根,内侧束的分支有胸内侧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迟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根,后束的分支有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此外,还有起自臂丛锁骨上部的胸长神经。

9 .腋动脉分段,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分支有胸上动脉,分布胸前壁上部。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分支有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于肩部、胸前壁和胸侧壁。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于腋窝后壁和肩胛区。

10. 四边孔: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孔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11.腋淋巴结分群和收集范围:腋淋巴结分5群:①外侧淋巴结,收纳上肢的浅、深的淋巴管;②胸肌淋巴结,收纳胸前外侧壁、脐以上腹壁、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③肩胛下淋巴结,收纳肩胛区、胸后壁和背部的淋巴管;④中央淋巴结,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⑤尖淋巴结,收纳中央淋巴结等的输出淋巴管和乳房上部的淋巴管。尖淋巴结的输出管汇合成锁骨下干。

12. 腋鞘的形成和内容:为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锁骨下部所形成的筋膜鞘。

13. 腋神经的分布:腋神经的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损伤腋神经,导致三角肌瘫痪萎缩,肩关节不能外展,可出现“方肩”。腋神经的皮支分布于三角肌表面的皮肤。

14. 肩胛动脉网:肩胛动脉网位于肩胛骨的周围,是由肩胛上动脉、旋肩胛动脉和肩胛背动脉三条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的。该动脉网是肩部血液的重要侧支循环途径。

15. 肱二头肌内侧沟通过的主要结构:贵要静脉和前臂内侧皮神经、肱动脉和肱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

16. 上肢3条浅静脉:头静脉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贵要静脉行至肱二头肌内侧缘;肘正中静脉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17. 肱动脉的走行和分支: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续接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约在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在臂部的分支有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和尺侧下副动脉。

18. 肱骨肌管:肱骨肌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管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桡神经的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前臂后群肌。肱骨中段骨折,容易损伤桡神经,导致前臂后群肌瘫痪,腕关节不能伸,出现“垂腕”。

19. 旋前圆肌:旋前圆肌有两个头,浅头为肱头,起自肱骨内上髁;深头为尺头,起自尺骨冠突。两头之间有正中神经穿过,尺头深面有尺动脉通过。

20. 腕管的构成和通过内容: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4条指浅、深屈肌腱、4条屈肌总腱鞘肌腱、1条拇长屈肌腱和1条正中神经通过。

21. 蚓状肌的作用: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22. 掌浅弓、掌深弓构成及意义:掌浅弓由尺动脉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掌浅弓位于掌腱膜深面、指屈肌腱的浅面。掌浅弓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等分支至手指。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掌深弓位于骨间掌侧肌与骨间掌侧筋膜之间。掌深弓发出3条掌心动脉与掌浅弓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合。指掌侧总动脉同时接受掌浅弓的分支和掌深弓的分支,在劳动抓握手掌受到压迫时,保证了手掌和手指的血液供应。

23. 手掌的神经支配:手(掌)肌的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分支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尺神经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背侧肌和第3~4蚓状肌。手掌皮肤的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分支分布手掌桡侧2/3和桡侧3个半指掌面皮肤;尺神经分支分布手掌尺侧1/3和尺侧1个半指掌面皮肤。

24. 正中神经返支: 约在屈肌支持带下缘处发出,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返支(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返支位置表浅,易受损伤而导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

25. 梨状肌上、下孔的位置,构成和通过的内容:梨状肌穿过坐骨大孔,与坐骨大孔的上下缘之间各有一间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穿过梨状肌上孔的结构由外侧至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穿过梨状肌下孔的结构由外侧至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26. 坐骨小孔的构成和通过内容: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通过坐骨小孔的结构为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27. 大隐静脉起始、行程、属支和注入处: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小腿内侧、大腿内侧上行,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注入股静脉前,大隐静脉收纳5条属支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28. 股三角的境界和通过的内容:股三角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股三角内的结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等。

29. 收肌管(hunter管):收肌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的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其上口通股三角,下口通腘窝。管内结构前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中为股动脉,后为股静脉和淋巴管等。

30. 坐骨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体表投影:坐骨神经起于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区,行于大收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之间,至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个终支。在股后部,坐骨神经从内侧发出肌支,支配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

31. 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出盆点在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外侧2~3cm处,坐骨神经干的投影位置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交点至腘窝上角的连线。

32. 腘窝的境界和通过的内容:腘窝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内下、外下界分别为腓肠肌内、外侧头。腘窝内容:在腘窝中部由浅至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腘窝外上界有腓总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周围有腘深淋巴结。

33. 腓总神经的走行、分支、支配及其临床意义:腓总神经在膕窝上角起自坐骨神经,沿股二头肌肌腱内侧缘行向外下,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深神经分布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足背部分皮肤;腓浅神经肌支支配小腿外侧群肌、小腿外侧皮肤和足背皮肤;腓骨颈骨折容易损伤腓总神经,导致小腿前群肌和外侧群肌瘫痪,足不能背屈和外翻,出现足下垂和内翻,称“马蹄”内翻足畸形。

34. 隐神经:是股神经的分支,经収肌管至膝关节内侧穿出深筋膜,在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小腿内侧和足背内侧缘皮肤。

35. 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延续,在踝关节前方行于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此处位置表浅,易于触摸,是足背动脉的压迫止血点。

36. 踝管的位置构成和穿行的结构: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踝共同围成踝管。通过踝管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①胫骨后肌腱;②趾长屈肌腱;③胫后动脉、胫后静脉和④胫神经;⑤长屈肌腱。

局部解剖学重点(下肢)

第八章下肢 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屈90~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正常时该线恰好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折时,大转子尖可移位于此线上方。 Kaplan点: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臀部 梨状肌上、下孔穿行的血管神经的关系? 答:梨状肌穿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上、下缘之间各形成一间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穿经梨状肌上孔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 穿经梨状肌下孔的结构自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坐骨小孔穿行的血管神经关系 答: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骶结节韧带围成。经坐骨小孔的由外侧向内侧依次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及阴部神经,它们从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分布于会阴部的结构。 股前内侧区 大隐静脉的属支及临床意义和走行 答: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神经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人股静脉,其汇人点称隐股点。5条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大隐静脉好发静脉曲张。 前、内侧骨筋膜鞘的组成 答:前骨筋膜鞘:包绕股前群肌、股动、静脉、股神经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内侧骨筋膜鞘:包绕股内侧群肌、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 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内容 答:位置股前内侧区上1/3,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 境界上界:腹股沟韧带外下界;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长收肌内侧缘前壁,阔筋膜 后壁外→内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及其筋膜。 内容外→内股神经骨鞘及其包含内容(股A、股V、股管及其深部淋巴结) 股管的组成内容及其股疝 答:其前壁由上向下依次为: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 后壁依次为: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内侧壁依次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 外侧壁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 股管的上口称股环。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因股环的前、内、后界均为韧带,不能扩张,故股疝容易嵌顿。收肌管的位置境界内容及其意义 答:收肌管位于股部中1/3段内侧。该管为三角形肌间隙,前壁是缝匠肌及其深面的腱膜,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及大收肌.管的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内收肌腱裂孔

人体肌肉解剖图精编版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

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 上肢肌---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肌和冈上肌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可使肩关节旋外。此外,三角肌后部肌束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前部肌束还可使其前屈。 ---臂肌 位于肱骨周围。臂肌可分前、后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图示]。 ◆前群:位于肱骨前方,有浅层的肱二头肌,上方的喙突肌和下方深层的肱肌。主要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形态位置:位于臂前部,呈梭形。 起、止点: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经大、小结节之间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会合成一肌腹,向下延续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桡骨粗隆。另从腱上分出腱膜,向内下越过肘窝,移行于前臂筋膜。此肌肌腹的内、外侧各有一沟,分别称为肱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 完整版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局部解剖学》上下肢-重点整理

1. 腹股沟区(疝好发部位)的境界和结构特点:腹股沟区又称髂区,上界为经过髂前上棘的水平线,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该区结构特点为:①腹外斜肌在此区移行为较薄的腹外斜肌腱膜;②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及其腱膜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狭窄间隙(腹股沟管);③站立时,腹股沟区所承受的压力比平卧时高三倍。因此,腹股沟区为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区,是疝的好发部位。 2. 听诊三角:由斜方肌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和背阔肌上缘围成,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3 .腰上三角:由竖脊肌外侧缘、腹内斜肌后缘和第12肋围成,肾手术的腹膜外入路经此三角。腰上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形成腰疝。 4 .腰下三角: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为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可发生腰疝。 5 .腋窝四个壁的构成: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后壁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内侧壁由前锯肌、上4位肋骨和肋间肌构成;外侧壁由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骨构成。 6 .锁胸筋膜:是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深筋膜。穿过锁胸筋膜的结构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 7 . 三边孔: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孔内有旋肩胛动脉通过。 8 .腋窝内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位置关系以及臂丛各个束的分支:(1)位置关系:腋动脉经过胸小肌后方,被胸小肌分为三段。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内侧。臂丛各束先位于腋动脉第一段的后外侧,后居第二段的内、外侧和后方,腋动脉第三段周围为臂丛各束的分支。(2)臂丛各个束的分支:臂丛外侧束的分支有胸外侧神经、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根,内侧束的分支有胸内侧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迟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根,后束的分支有桡神经、腋神经、肩胛下神经和胸背神经。此外,还有起自臂丛锁骨上部的胸长神经。 9 .腋动脉分段,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第1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分支有胸上动脉,分布胸前壁上部。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分支有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于肩部、胸前壁和胸侧壁。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于腋窝后壁和肩胛区。 10. 四边孔: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孔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11.腋淋巴结分群和收集范围:腋淋巴结分5群:①外侧淋巴结,收纳上肢的浅、深的淋巴管;②胸肌淋巴结,收纳胸前外侧壁、脐以上腹壁、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③肩胛下淋巴结,收纳肩胛区、胸后壁和背部的淋巴管;④中央淋巴结,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⑤尖淋巴结,收纳中央淋巴结等的输出淋巴管和乳房上部的淋巴管。尖淋巴结的输出管汇合成锁骨下干。 12. 腋鞘的形成和内容:为颈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锁骨下部所形成的筋膜鞘。 13. 腋神经的分布:腋神经的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损伤腋神经,导致三角肌瘫痪萎缩,肩关节不能外展,可出现“方肩”。腋神经的皮支分布于三角肌表面的皮肤。 14. 肩胛动脉网:肩胛动脉网位于肩胛骨的周围,是由肩胛上动脉、旋肩胛动脉和肩胛背动脉三条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的。该动脉网是肩部血液的重要侧支循环途径。 15. 肱二头肌内侧沟通过的主要结构:贵要静脉和前臂内侧皮神经、肱动脉和肱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 16. 上肢3条浅静脉:头静脉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贵要静脉行至肱二头肌内侧缘;肘正中静脉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17. 肱动脉的走行和分支: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续接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约在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在臂部的分支有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和尺侧下副动脉。 18. 肱骨肌管:肱骨肌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管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桡神经的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前臂后群肌。肱骨中段骨折,容易损伤桡神经,导致前臂后群肌瘫痪,腕关节不能伸,出现“垂腕”。 19. 旋前圆肌:旋前圆肌有两个头,浅头为肱头,起自肱骨内上髁;深头为尺头,起自尺骨冠突。两头之间有正中神经穿过,尺头深面有尺动脉通过。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 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50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环磷鸟苷( )、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完整word版)局部解剖学重点总结

1.腋腔及顶,底,四壁? 腋腔:当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称为腋窗,其深部呈四棱椎体形的腔隙。顶:是腋腔的上口,向上通颈外侧区,由锁骨中3分之1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四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内侧壁:上四位肋骨及其肋间肌组成。外侧壁:结节间沟,肱二头肌两个头及喙肱肌。 2.肌腔隙的边界和内容?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外侧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内容: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3.血管腔隙的边界和内容?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髂耻弓。内容:股动脉,股静脉,股环及腹股沟深淋巴结。 4.股环的边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 5.上颌动脉分几段,每一段的分支有哪些? 分三段。第一段:自起点到翼外肌下缘。分支: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第二段:翼外肌浅面或深面的一段。分支:颊动脉。第三段:自翼外肌上缘进入冀腭窝以后的一段。分支:上牙槽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 6.腕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组成。内容:指浅屈肌腱及腱鞘,拇长屈肌腱及腱鞘,正中神经。 7.下颌下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内容:下颌下腺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面血管,舌下神经,舌血管,舌神经。 8.气管颈部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什么? 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 9.椎动脉三角的边界和内容。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外侧界:前斜角肌内侧。内侧界:颈长肌外侧缘。尖: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内容:椎动脉,椎静脉,颈动脉鞘及交感干等。 10.二腹肌后腹浅面和深面通过的结构各有哪些? 浅面:面神经颈支,面动脉和下颌后动脉的前支。深面: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静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 11.三边孔和四边孔的组成及通过的结构。 三边孔: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的内侧缘,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通过的结构:旋肩胛动脉和旋肩胛静脉。 四边孔: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的外侧缘,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通过的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旋肱后静脉。 12.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什么? 梨状肌上孔出入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是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梨状肌下孔出入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是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13.腘窝的边界和内容。 边界:上外侧壁为股二头肌,上内侧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侧壁为腓肠肌内侧头,下外侧壁为腓肠肌外侧头和不恒定的(足石)肌,顶为腘筋膜,底自上而下为股骨的腘面,膝关节囊的后壁和腘肌。内容:在正中线上由浅入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还有沿窝外上界走行的腓总神经,以及腘血管周围的腘深淋巴结。窝内主要结构之间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充填。 14.踝管的组成和内容。 组成:连于内踝与跟骨结节之间的屈肌支持带和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踝管,屈肌支持带并向深部发出三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四个骨纤维管道,对肌腱起约束作用,对血管和神经起保护作用。内容:由前向后依次是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和胫神经,姆长屈肌腱及其腱鞘。 15.上纵隔由浅入深有哪些结构? 胸腺,左右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左右膈神经及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气管胸部,食管胸部的一部分,胸导管等。 17,后纵隔得内容。

药理学重点整理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的体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和排泄。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效能(效应力、最大效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5、效价:达到一定效应所需药物剂量的大小,所需剂量越小,强度越高。 6、治疗指数(TI ):半数中毒剂量(TD 50)/半数有效剂量(ED 50)的比值。越大越安全。 7、耐受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8、耐药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9、受体: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合物并与其结合,通过中介的信息传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或药理效应。 10、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相比较,亲和力越大药物作用的强度高。 11、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又称为效能的决定因素,在活性越高,其药物的效能越高。 12、拮抗剂:对受体亲和力高,无在活性(α=0)的药物。 13、部分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高,在活性弱(α=0-1)的药物。 14、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作用。 15、变态反应: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16、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机体损害性反应。 17、极量:治疗量的极限,一般比常用量大,比中毒量小。 18、两重性:药物既能产生对机体有利的治疗作用又能产生对机体不利的不良反应。 19、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药物转运的最主要方式。脂溶性药物分子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其转运速度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关,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 20、主动转运:药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的转运。 21、被动转运:药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的转运。

局部解剖学重点归纳

局部解剖学教案 绪论,下肢前面浅层结构 【学习内容】一、股前内侧区浅层结构 (一)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的后方→隐静脉裂孔 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常选部位 (二)腹股沟浅淋巴结superficial inguinal lymph nodes 10~13个,呈“T”型排列,分纵横两群。横群:腹股沟韧带下方,收集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部、肛门、外生殖器和子宫底等结构的淋巴。纵群:大隐静脉近端的两侧,为腹股沟下外、内侧浅淋巴结,收集足、小腿内侧及大腿浅部的淋巴 (三)皮神经概况 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前皮支、隐神经、闭孔神经皮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腓浅神经→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 (四)阔筋膜broad fascia 阔筋膜增厚→髂胫束,临床上常用以缝合或修补体壁薄弱和缺损 阔筋膜缺口→隐静脉裂孔(卵圆窝),筛筋膜 阔筋膜发出3个肌间隔: 外侧肌间隔(较强) 内侧肌间隔(较薄) 股后肌间隔(薄弱) 二、小腿前区浅层结构 (一)皮神经概况 隐神经(L2、3):小腿内侧 腓浅神经(L4,S1、2) 足背皮神经(内侧到外侧):隐神经、趾背神经、足背内侧皮神经、足背中间皮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二)深筋膜的有关结构 小腿深筋膜在踝关节附近增厚,形成支持带以约束有关的肌腱。 伸肌支持带:小腿横韧带、小腿十字韧带 腓骨肌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分裂韧带 【小结】一、阴股沟皮瓣 下肢皮肤内侧(特别为股内侧)较薄,皮脂腺较多;外侧和后部较厚。大腿前、内侧皮肤面积较大,位置隐蔽,因此股前部和内侧区为皮瓣理想的供区之一。以阴股沟皮瓣为例: 1.皮瓣范围会阴部与股部之间的沟称阴股沟。该皮瓣前达耻骨结节平面;后达肛门中点平面;内侧男性达阴囊根部,女性达大阴唇外侧,可供范围约15×8 cm。 2.皮瓣的特点 (1)供区皮肤薄而柔软,绝大部分无毛,具有一定弹性,皮脂腺丰富,皮肤湿润,尤以阴囊(阴唇)外区更佳。 (2)供区血管神经丰富。 (3)部位隐蔽,切取后供区可直接缝合。 3.皮瓣的动脉 (1)阴部外动脉:起于股动脉;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局部解剖学下肢总结

第八章下肢 概述: 一.境界与区分分为臀、股、膝、小腿、踝、足部。 二.表面解剖: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屈90度到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正常时该线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大转子尖可移位于此线上方。 Kaplan点:仰卧,两下肢并拢并伸直,当两髂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时,由两侧大转子尖过同侧髂前上棘做延长线。正常时两侧延长线相较于脐或脐以上。髋关节脱位过股骨颈骨折时,此点偏移至脐下并偏向键侧。 1.股前区和内侧区 一.体表标志 1.髂前上棘 2.腹股沟 3.耻骨结节 4.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 5.髌骨 6.胫骨粗隆 7.收肌结节二.主要内容 (一)皮肤 (二)浅筋膜 2.浅动脉腹壁浅+旋髂浅+阴部外 3.浅静脉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进入大腿内侧部,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汇入点为隐股点)及其上端五条属支腹壁浅+旋髂浅+阴部外+股内侧浅+股外侧浅 4.腹股沟浅淋巴结上组腹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平行排列下组沿大隐静脉静脉近侧段两侧纵行排列 5.皮神经恰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的股支+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的皮支+股神经前皮支+隐神经 (三)深筋膜 1.隐静脉裂孔阔筋膜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形成一卵圆形的隐静脉裂孔,大隐静脉在此穿过阔筋膜注入股静脉。 2.髂胫束阔筋膜的外侧部分由髂肌前分连至胫骨外侧髁的部分特别强厚,呈带状,称为髂胫束。束的上份分裂为两层,包容阔筋膜张肌。 (四)深层结构 1.大腿肌前群和内侧群 前股四头肌+缝匠肌内侧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2.血管 股动脉及其伴行的股静脉 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穿动脉 3.神经: (1)股神经:在股动脉的外侧,分支其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关节支至髋、膝关节;皮支支配股前内侧区的皮肤;其最长的分支为隐神经,与股动脉相伴进入收肌管。 (2)闭孔神经:由闭孔进入股内侧区分为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浅、深面下行。分支支配大腿肌内侧群和闭孔外肌。 (五)局部记载 1.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1)肌腔隙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外侧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2)血管腔隙 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外侧界:髂耻弓内侧界:腔隙韧带 内容:股鞘+股动脉+股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淋巴管。

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重点

口腔颌面局部解剖学重点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名词解释: 1、翼点:由顶骨、额骨、颞骨、蝶骨大翼四骨结合形成的“H”形的缝结构。临床意义:其内面由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当颞骨骨折时可将其撕裂而出血,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翼腭窝:位于眶尖的下方,略呈椎体形,主要由上颌骨、腭骨和蝶骨翼突围成。向前经眶下裂通眼眶;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向后经翼管通破裂孔;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下经翼腭管出腭大孔通口腔。因而翼腭窝是通向眼眶、鼻腔、口腔、颅中窝、颅底及颞下窝的交通要道。 3、颧弓:颧弓由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组成,形成面部的骨性隆凸,其下缘由咬肌起始,并有颞深筋膜附着于颧弓的内外面。 4、危险三角区:面静脉部分行走于肌肉中,肌收缩时,血液可返流,有的静脉内瓣膜少而薄弱,难以阻挡逆流,当上唇和鼻根部炎症,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海绵窦炎症。临床上将鼻根部至两侧口角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5、面动脉:舌骨大角的稍上方、二腹肌后腹下缘处,起于颈外动脉的前壁,行向前内上方,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穿下颌下腺鞘→腺上缘→腺上面的沟或腺实质内急转向外→咬肌附着处前缘→弓形绕过下颌骨体的下缘上行→面部(经面神经下颌缘支深面)→笑肌、颧大肌深面、颊肌浅面、面静脉的前方迂曲行向前上→口角、鼻翼外侧→眼内眦→内眦动脉。 6、面静脉(即面前静脉):内眦静脉→循面动脉后方斜向后外下方→咬肌前下角→颧大肌、笑肌、颈阔肌的深面及颊肌、咬肌的浅面→穿颈深筋膜浅层→颈部→斜向后下→下颌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整理

西藏大学12级护理本科班雷顺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 4.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②研究开发新药;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6.药理学实验方法:①实验药理学方法;②实验治疗学方法;③临床药理学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8.药理效应: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9.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差异性。 选择性产生的原因:①药物分布不均匀;②组织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③由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根本原因)。 选择性的意义:①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应用范围窄;②选择性低,针对性弱,副作用多,应用范围广。 10.治疗效果(疗效):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1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13.祖国医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为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14.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15.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16.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7.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 18.不良反应:药物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停药反应。三致反应包括致畸胎、致癌与致突变,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19.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20.效价: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或生物制品活性(数量)高低的标志,通常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 21.最大效应(效能):是指药物分子引起生理反应的能力,不同药物引起的反应不同,准确地说应称为内在效能或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特

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选道德与法治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

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解剖图说明 出处:汇健身 | 点击数:138965 | 文章录入:爱健 身 (一)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 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 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 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 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其功能是弯屈肘部;掌心向 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弯起至肩部。训练方法是各 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三)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 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四)前臂屈指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六)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

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七)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八)肱橈肌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九)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于肱骨体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是为屈肘。训练方法同肱二头肌。 (十)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其功能是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训练动作是各种方式的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十一)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 位于人体上背部。可使手臂向内和向外旋转;手臂向后划;肩胛上升,旋转,向下。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 (十二)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其功能是使肩胛下转;使肩胛拉向一侧;帮助扩展胸部;帮助两臂举过头部。训练动作为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十三)腹直肌(上腹肌+下腹肌) 由上腹肌和下腹肌两部分组成。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其功能是使脊柱向前弯屈;压缩腹部;压迫肋骨训练方法是各种仰卧起坐;直腿上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