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为采购质量优先及三化一稳定推进 Rev.03(最终版)-for Supplier (精简)-2015.12.03

华为采购质量优先及三化一稳定推进 Rev.03(最终版)-for Supplier (精简)-2015.12.03

《华为的管理模式》读后感

《华为的管理模式》读后感 (注:开篇黑色字体部分多为引用书中文字,红色字体为读后感想)近日经过拜读《华为的管理模式》这本书,感受颇深。康乃尔集团的发展虽然没有华为厚实,但康乃尔这几年发展很快,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华为、和众多发展中的企业一样。所以对今天的康乃尔来说,华为的持续发展之路及危机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和警醒。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华为 1.华为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功。20年前,华为只有6名员工、20000元注册资金;20年后的今天,华为年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设立了研究所。一举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即使是在世界通信巨头思科,都将其列为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2.华为的自主创新精神值得敬佩。在华为,这种根本性因素就是自主创新,华为的巨大成功其实就是创新精神的成功。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的:“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它的科学内涵和它的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华为以它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验证这一论述。因此,研究和剖析华为现象,无疑可以折射出中国通信行业现代化的路标。 二、我们向华为学习什么 1、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模式 华为在管理上坚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主张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从流程和财务制度这些标准化甚至不需质疑的硬件开始,逐步西化,潜移默化的推动软件的国际化,通过削华为的足,适美国人的脚,大力吸取西方的管理精髓,以对事负责制替代对人负责制,以分权制替代集权制,以矩阵式组织结构替代直线式组织结构等等,最终以建立公司法的形式,创造出独特的华为式应用管理模式,正是这些非常举措,实现了华为“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光荣与梦想。 2、牵引式人才管理关系 在华为人看来,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动力。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大的机会。以此为基础,华为从英国引进任职评价体系,又请美国HAY公司作薪酬顾问,通过消化吸收,华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管理关系。例如,在报酬和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坚决推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待遇系统,以绩效作为晋升的依据。绩效考评的残酷性就在于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这意味着华为员工必须年年都有创新,都有进步,没有进步,绩效为零。

华为采购管理指南

华为采购管理指南 华为作为管理网络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先者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了建立国际竞争力,不惜高价从知名的跨国公司IBM请来顾问帮助建立起自己的采购系统,以求更好发展。 1、华为采购组织结构 基于物料族的组织结构 华为采购部建立了物料专家团(CommodityExpertGroups,简称CEG),各CEG负责采购某一类或一族的物料满足业务部门、地区市场的需要。按物料族进行采购运作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华为的采购杠杆。每个CEG都是一个跨部门的团队,通过统一的物料族策略、集中控制的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提高采购效率。 2、主动的组织——早期介入产品开发和市场投标 CEG和华为的技术和认证中心 (Technology&QualificationCenter,简称T&QC)在华为研发和供应商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推动供应商早期参与华为的产品设计来取得双方的技术融合以及在成本、

产品供应能力和功能方面的竞争优势。 华为的工程采购部(CustomerSolutionProcurement,简称CSP)将和华为销售和行销一起积极地参与客户标书的制作。参与市场投标将使采购部了解到客户配套产品的需求,在订单履行过程的早期充分了解华为向客户做出的承诺以确保 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并能够及时交付。 3、采购需求履行 生产采购和行政采购负责日常采购运作以及与供应商和内 部客户的沟通、及时处理采购请求和解决双方的问题从而提高供应商的表现和内部客户满意度。同时华为也关注于不断提高采购履行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让采购执行人员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地参与物料族采购策略的制定。华为采购组织结构简图 4、华为的采购、供应商管理核心价值观 理解:努力争取全面了解华为公司和供应商的能力、要求和需要;积极阐明华为公司和供应商的观点,促进各层面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诚信和团队精神:

华为生产计划手册—研发物料采购系统.

计划手册 (V 2.0) 计调业务管理部

前言 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 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红举编写,全书由唐建国进行统稿。同时,在计划手册的编撰过程中,刘志彬作做了大量组织和标准化工作。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针对进入计划系统不久的员工,编写目标是“我们的手册应该做得非常细,一个新的计划员在指导下按照手册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当然研发计划、市场计划、备件计划、产品调度等同事们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收获。 生产计划至今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管理学科,可供编写者参考的资料较少,也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以便今后改进。 目录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宁波理工学院 《供应链管理》 选修课程期末大作业 题 目: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组员姓名及学号: 任课老师: 葛洪磊 完成时间: 2014.5.25

目录 1.供应链及其管理的概念 (4) 2公司背景 (5) 2.1发展历程 (5) 2.2宜家的机构组织 (6) 2.3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7) 3华为案例分析 (7) 3.1内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7) 3.2.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8) 3.3华为公司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果 (9) 4. 华为国际市场分销状况 (9) 5.华为前阶段在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 (12) 6.同类型企业的供应管理 (13) 6.1.中兴通讯介绍 (13) 6.2.中兴全球供应链机遇与挑战研讨 (13) 6.3.供应链全周期管理 (16) 7.华为的ISC供应链管理体系 (18) 7.1华为供应链的调整 (18) 7.2华为供应链变革存在的挑战 (19)

引言 目前,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竞争已由产品竞争逐渐转移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其优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出众表现,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跨国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刚刚起步,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优秀跨国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了供应链绩效、控制了隐形的运营费用,使拓展后的供应链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运行模式。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使得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整个世界作为资源配置的大舞台,生产资本向全球流动以及由它所带动的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跨国经营的企业为了通过国际性运营得到最大收益,就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把合适的国家变成它的产品生产线,结果是导致竞争的全球化。如果跨国公司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战略调整,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供应链协同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实施有效的跨国供应链管理(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GSCM)对于赢得这场全球化竞争至关重要。

华为的发展计划对我们的启示

华为的启示 ----读《以客户为中心》有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 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注册资本2.1万元。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4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位。2015年全年收入较前一年增加35.3%,至人民币3,900亿元(约合601亿美元)。2016年5月,华为起诉三星侵犯移动通信及手机知识产权,打响了中国企业向国外大牌企业宣示自己权利的一枪。 华为现在可以说火的是大红大紫,享誉国内外,华为的成功,不仅是其领袖任正非的成功,更是全体奋斗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华为缔造的神话更让国外各界大惊失色,一个起步低微、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怎么能用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就打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呢!华为果然是一个成功有为的中华企业,它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用一种领袖的气质感染着无数的中国企业和无数的想要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它的种种精神令人钦佩,其生存哲学更是让人仰止。作为银行人的我们,其生存哲学就好像是为在不断前行中的我们打下的标语,而这标语其实早就更应该深深的烙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那么这句标语是什么呢----为客户服务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在面对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这句话不仅对于我们,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可谓是一剂猛药。药效虽猛,但只有敢于尝试者,敢于自我创新者,才能深得其利。而华为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用二十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不断的验证着这一真理,直到今天...... 说到华为就不得不提到华为著名的胜利之本----“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也是支撑华为走到今天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却又合璧一处,均着力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企业长期关注客户利益。因为客户是永远存在的,你要把它当成自己的魂一般去珍视守候,客户在,魂在,企业基业长青。我们的一切行动也都归结到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的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就跟人饿了就要吃饭一样,没有客户企业自然会饿死;以奋斗者为本,其实也是以客户为中心。让努力的人、做的好的人去为客

华为采购

华为的采购实践 作为管理网络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先者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了建立国际竞争力,不惜高价从知名的跨国公司IBM请来顾问帮助建立起自己的采购系统,以求更好发展。 1、华为采购组织结构 基于物料族的组织结构 华为采购部建立了物料专家团(CEG),各CEG负责采购某一类或一族的物料满足业务部门、地区市场的需要。按物料族进行采购运作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华为的采购杠杆。每个CEG都是一个跨部门的团队,通过统一的物料族策略、集中控制的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提高采购效率。 主动的组织——早期介入产品开发和市场投标 CEG和华为的技术和认证中心(T&QC)在华为研发和供应商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推动供应商早期参与华为的产品设计来取得双方的技术融合以及在成本、产品供应能力和功能方面的竞争优势。 华为的工程采购部(CSP)将和华为销售和行销一起积极地参与客户标书的制作。参与市场投标将使采购部了解到客户配套产品的需求,在订单履行过程的早期充分了解华为向客户做出的承诺以确保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并能够及时交付。 采购需求履行 生产采购和行政采购负责日常采购运作以及与供应商和内部客户的沟通、及时处理采购请求和解决双方的问题从而提高供应商的表现和内部客户满意度。同时华为也关注于不断提高采购履行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让采购执行人员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地参与物料族采购策略的制定。 2、华为的供应商选择及公平价值评定供应商选择的目标: 负责供应商选择的主体部门是采购部各物料专家团(CEG)。华为采购部在向外部供应商采购物品,服务和知识资产时,有责任为华为获取最佳的整体价值。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CEG有两个主要目标:1.选择最好的供应商、2.评定公平价值。 供应商选择流程: 华为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公平价值判断流程以确保华为选择最符合华为利益的供应商,采购获得最公平的价值,同时保证华为向所有供应商给予平等赢得华为生意的机会。该流程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开和诚信,并由以下机制保证: 1、采购集中控制——采购是公司内部唯一授权向供应商作出资金承诺,获得物品或服务的组织。除此以外的任何承诺都视为绕过行为,视为对公司政策的违背。 2、供应商选择团队——供应商选择将由相关专家团主任组建团队来进行,成员包括采购和内部客户的代表。小组的使命是制定RFQ/RFP,确定能够按照华为要求提供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现有合格供应商名单。这个团队管理供应商选择流程,参与评估供应商的回复以及选择供应商。 3、供应商反馈办公室——如果供应商在与华为的交往中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

《华为供应商指南》

《华为供应商指南》 华为采购组织结构 基于物料族的组织结构 华为采购部建立了物料专家团(Commodity Expert Groups,简称CEG),各CEG负责采购某一类/一族的物料满足业务部门、地区市场的需要。按物料族进行采购运作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我们的采购杠杆。每个CEG都是一个 跨部门的团队,通过统一的物料族策略、集中控制的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提高采购效率。 主动的组织――早期介入产品开发和市场投标 CEG和我们的技术和认证中心(Technology & Qualification Center,简称T&QC)在华为研发和供应商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推动供应商早期参与我们 的产品设计来取得双方的技术融合以及在成本、产品供应能力和功能方面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工程采购部(Customer Solution Procurement,简称CSP)将和华为 销售和行销一起积极地参与客户标书的制作。参与市场投标将使采购部了解到客户配套产品的需求,在订单履行过程的早期充分了解华为向客户做出的承诺以确保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并能够及时交付。 采购需求履行 生产采购和行政采购负责日常采购运作以及与供应商和内部客户的沟通、及 时处理采购请求和解决双方的问题从而提高供应商的表现和内部客户满意度。同时我们也关注于不断提高采购履行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让采购执行人员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地参与物料族采购策略的制定。 下面是华为采购组织结构简图:

供应商选择/公平价值评定 供应商选择的目标: 负责供应商选择的主体部门是采购部各物料专家团(CEG)。华为采购部在向外部供应商采购物品,服务和知识资产时,有责任为华为获取最佳的整体价值。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CEG有两个主要目标: ?选择最好的供应商 ?评定公平价值 供应商选择流程: 我们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公平价值判断流程以确保华为选择最符合华 为利益的供应商,采购获得最公平的价值,同时保证我们向所有供应商给予平等赢得华为生意的机会。该流程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开和诚信,并由以下机制保证: ?采购集中控制――采购是公司内部唯一授权向供应商作出资金承诺,获得物品和/或服务的组织。除此以外的任何承诺都视为绕过行为,视为对公司政策的违背。 ?供应商选择团队――供应商选择将由相关专家团主任组建团队来进行,成员包括采购和内部客户的代表。小组的使命是制定RFQ/RFP,确定能够按照华为要求提供所需产品或服务的现有合格供应商名单。这个团队管理供应商选择流程,参与评估供应商的回复以及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反馈办公室――如果供应商在与华为的交往中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有专门的帮助中心负责收集供应商的反馈和投诉。详情请参见供应商反馈办公室一节。 供应商绩效评估 华为采购部制定了供应商评估流程,定期向供应商提供反馈。该流程包括相关专家团正式的绩效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将从技术、质量、响应、交货、成本和合同条款履行这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流程的目的在于给双方提供开放沟通的渠道,以提升彼此的关系。同时,我们鼓励供应商向我们反馈,站在客户的角度他们如何评价华为。这些评估信息将用于改善彼此的业务关系,和改善华为内部的业务运作。 供应商认证 华为致力于向所有潜在供应商提供合理、平等的机会,让大家都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潜在供应商各种方式的垂询都将转给采购部门进行回复。 如果华为和供应商都有意开拓业务关系,华为采购部会要求潜在供应商完成 调查问卷。在接到调查问卷并进行评估后,华为将知会供应商评估结果。如果华为有兴趣和供应商进行合作我们将启动后续的认证步骤。后续认证可能需要和供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宁波理工学院 《供应链管理》 选修课程期末大作业 题 目: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组员姓名及学号:

任课老师:葛洪磊 完成时间:2014.5.25 目录 1.供应链及其管理的概念 (5) 2公司背景 (6) 2.1发展历程 (6) 2.2宜家的机构组织 (7) 2.3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8) 3华为案例分析 (8) 3.1内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8) 3.2.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9) 3.3华为公司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果 (10)

4. 华为国际市场分销状况 (11) 5.华为前阶段在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 (15) 6.同类型企业的供应管理 (16) 6.1.中兴通讯介绍 (16) 6.2.中兴全球供应链机遇与挑战研讨 (17) 6.3.供应链全周期管理 (20) 7.华为的ISC供应链管理体系 (22) 7.1华为供应链的调整 (22) 7.2华为供应链变革存在的挑战 (23) 引言 目前,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竞争已由产品竞争逐渐转移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其优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出众表现,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跨国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刚刚起步,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优秀

跨国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了供应链绩效、控制了隐形的运营费用,使拓展后的供应链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运行模式。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使得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整个世界作为资源配置的大舞台,生产资本向全球流动以及由它所带动的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跨国经营的企业为了通过国际性运营得到最大收益,就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把合适的国家变成它的产品生产线,结果是导致竞争的全球化。如果跨国公司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战略调整,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供应链协同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实施有效的跨国供应链管理(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对于赢得这场全球化竞争至关重要。

华为管理变革成功的启示

华为管理变革成功的启示 成功变革至少需要四个层面的组织保证 变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如果企业要实施变革、并希望把变革的目标落到实地,那就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至少要做四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任何变革都是企业一把手工程,企业的一把手要对整个变革做出承诺。 第二,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根据变革涉及的范围大小)。组织变革往往涉及企业多个部门,而且涉及的面很宽,程度也很深,有变革指导委员会或变革指导小组对于领导整个变革非常重要。 第三,如果变革项目比较大,有若干相关项目,且下面又包含若干子项目,那就需要成立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以便从更高层面协调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如果变革项目很小,那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可能就不必专门设立。 第四,变革项目组。任何变革项目都要有人做,企业的变革项目组,就是参加变革具体项目工作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跨部门,变革项目组是真正解决企业变革最后一公里的机构。 公司的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变革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变革工作的总体协调也是由变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它的任务大体上如下:负责项目或多项目管理,咨询合同、项目目标、进度、质量、风险以及项目预算、项目资源保证以及跟各相关方面的沟通、项目过程监控、专家及顾问的管理等。这些都是由变

革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的。公司变革项目组专门负责变革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实施,最重要的任务是承担项目最终的交付责任。 对于项目组来讲,它主要的任务是对项目目标的达成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流程、质量。另外,对变革的业务目标也要承担责任,因为所有的变革说到底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变革的结果能不能达到预期业务结果,要有人来负责任,要有人来具体落实,这个落实的部门就是变革项目组。 变革项目组还要确保解决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变化带来的问题,尽量减少变革对当前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 但仅仅把机构成立起来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机构需要作出决策,机构还要运作,有很多程序性的工作需要制度保证。比如,公司成立变革指导小组或变革指导委员会,它由哪些人来组成?决策的机制是什么?遇到重大变革问题怎么做决策?决策程序是什么样的?决策下来的结果,变革的结果怎么落实,都需要有正式的文档、制度、流程来保证。 还有一点与变革的组织保证也是有关系的。企业的变革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企业在进行变革的时候,它要关注咨询公司及其顾问团队与企业各个层级的沟通,尤其是做大项目的时候,沟通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很好的沟通才能使整个变革过程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变革的时机和节奏如何把握

华为用人之道的启示

华为用人之道对成都人才引进工作的启示1987年,44岁的任正非在深圳创建了华为;26年后,这位当年的“二道贩子”已经让华为立足于世界级电信制造企业之林;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 在华为总部考察学习期间,我便对于华为的用人之道产生了兴趣。返蓉后,便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华为基本法》和《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现将学习心得归纳如下: 一、华为的用人之道 (一)员工的培养 (1)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内部劳动市场,允许和鼓励员工换岗,让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和适应竞争,促进人才的有效配置和激活沉淀层。发掘员工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力。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实现公司人力资本增值目标。包括:管理者技能开发体系、新员工培训体系、用户培训体系、业务技术培训体系。 (2)有效的长短期激励机制。华为之所以能够吸引人才,一是因为这项事业的崇高性和辉煌远景,二是因为华为遵循“知本主义”,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在分配体制中能体现出知识劳动的价值。华为的股本结构是:30%的优秀员工集体控股,40%的骨干员工有分量地控股,10~20%的低级员工和新员工适当参股,而且员工持有的股份会根据其“才能、责任、贡献、工作态度与风险承诺”做出动态调整。“权力智慧化,知识资本化”,把精神追求与利益回报相结合,是华为文化的最大特征。

(3)多渠道培养人才。内部建立培训制度,年轻人每年有7%的时间接受培训,采取派出员工到国外考察学习、向著名大学提供贷学金、奖教金或特殊津贴等方式,建立长久多样的人才供应渠道。 (4)不惟学历,注重实际才干。华为不考理论,注重实际作业能力,干什么,考什么。有学历是优势,没学历也不用自卑。这种考核机制逼着所有的人都得奋力划船,争取进步。 (二)管理者的选拔 1.优秀管理者的三个衡量标准: (1)具有敬业精神,对工作是否认真,是否能持续不断地改进。 (2)具有献身精神,不能斤斤计较。 (3)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否能完全接受企业文化,担负起企业发展的重担。 2.选拔管理者的六大原则: (1)管理者要具备踏实的办事能力、强烈的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驭与管理能力。华为要求每个管理者都能够亲自动手做具体的事,那些找不到事做又不知如何下手的管理者,就会面临被精简的命运。在基层没有做好工作的,没有敬业精神的,是得不到提拔的,任何虚假数字、作风浮夸的管理者都会被降职、降薪。在华为,要求中高层管理者具备自我提高的能力,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管理者必须充分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自我批判能力。要关心部下,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能够和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朋友。对管理者而言,做员工真诚的朋友很重

华为采购认证管理与供应链 版本

华为采购认证管理与供应链 备注: ①采购管理委员会是华为总部的一级运营体系,和营销,财务等委员会是属于平级的。 ②这里所说的CEG(commodity expert group物料专家团)主要是负责华为终端这边sourcing的CEG,至于华为技术,华为3com等公司的CEG 不在此列。 ③T&QC(Technology & Qualification Center,技术和认证中心,简称T&QC)主要是是认证供应商和对供应商进行绩效管理,使供应商符合华为的要求。 ④此集成供应链管理部隶属于华为终端公司的一个下属部门。 ⑤采购履行部,主要负责具体的采购行为,对供应商进行下单,跟单及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解释:华为采购部建立了物料专家团(Commodity Expert Groups,简称CEG),各CEG负责采购某一类/一族的物料满足业务部门、地区市场的需要。

A;大公司一般都是sourcing和buyer分开,防止腐败,例如,中兴,华为等,真正有技术或供应商管理方面的采购是sourcing,而在HW又分为两块:CEG和T&QC,由他们进行供应商选择、认证、商务合同谈判后,然后在数据库系统里建立供应商的资料(ASL),剩下的就是buyer每日下单、跟单了,跟供应商催货。 B;华为的采购及供应链模式是完全向IBM学习来的,实行政治形式上的三权分立:行政(采购履行)、司法(T&QC)、立法(CEG),进行供应商开发和管理的时候并不是某一块去做,而是三方协调,相互协助,共同开发和管理供应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腐败。 C;华为的采购体系分为三层:专家团(CEG)、采购技术质量认证(T&QC)、采购履行(Buyer)。CEG是专门负责寻找潜在供应商和就采购价格进行谈判,也就是sourcing;T&QC主要就是认证供应商和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使供应商符合华为的要求;而采购履行(Buyer)就是负责根据CEG的指令下订单的,只是执行部门,所以还在供应链管理部里面,叫做采购履行。 D;由于前面两个涉及到和供应商的关系,但华为为了便于管理,专门把他们划出来,成立采购认证管理部,就比如中国的海关系统,它是一个国家垂直的管理模式,它的组织关系属于海关系统,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又必须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甚至向高级别的政府部门汇报。 E;采购认证管理部是一级部门,而供应链的采购是二级部门,且还要分到其下的三级部门。 关于团队: A;每个CEG有10-20人不等的人数组成,主要由各个物料小类的采购负责人组成,CEG有一名主任(相对于华为的高级经理了,级别很高的,都配有秘书)负责,向华为终端副总裁和采购管理认证部长汇报;下面各个小物料负责人为高级采购工程师,对外称呼采购商务经理,向CEG主任汇报工作;有的人负责的物料数量或种类比较多,可能下面会带数个采购工程师,对外称呼为采购商务主管,具体负责每个小物料类别的人不是很多,一般在10个人以下,大部分都是由一两个人完成。 B;T&QC 主要依据CEG的划分设置相应的团队和级别,对供应商进行认证,对外称呼一般为采购认证经理。 C;采购履行buyer,每个物料族有一位采购经理,一般下面都会带十多人的团队,下面一般有高级采购工程师,采购工程师的,一般对外称呼为采购主管,采购专员。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碰到来自华为的人说自己是采购经理的话,这个就是采购履行的了;如果说自己是采购认证经理,那么就是T&QC的人了;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采购商务经理,那么这个人就是CEG的人了,真正的sourcing。 关于招标: 华为的主要招标行为集中在每年的年中和年尾,由各个CEG带头,组织个方面的人,如:履行buyer、BO(business objects)、PO(PRODUCT ORDER)、TMG(行业标准)、TQC、R&D(成本核算方向)等组成团队共同进行招标,招标团队负责人一般为CEG主任。 如果有更新的数据我会更新此文档,也希望大家一起来完善。版本:1.0

249华为采购专家团运作制度

249华为采购专家团运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规范华为采购(含行政物品采购与服务采购)专家团的运作,明确职责,加强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贯彻专家团的民主决策、权威治理制度,提高效能,特制定本运作制度。 二、性质 本制度对专家团的设置、职能、运作及治理具有强制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范畴 本制度所涉及的范畴:华为采购总部所属所有的专家团及其相关秘书机构。 第二章运作细则 一、专家团组织制度 1、专家团分组: 依据行业或工艺(生产)相关性的特点,组建对应于不同行业

的、基于通用物品的物料族,覆盖华为公司100%的物料(注:后文所提及的“物料”均包括生产物料和行政物品与服务)需求;同时,依照公司研发、生产以及内部其他需求的特点,相应建立若干采购专家团,分生产物料专家团和行政物品(含服务)专家团两大类,专家团的分组将随公司的进展而作相应的调整。 2、专家团的组成: 一个典型的专家团是由一个全职的领导和若干兼职成员组成。由于所负责的物料治理跨度较大,能够适当增设1-2个全职工作人员协助其领导工作。每个团的常任成员规模应视其所治理的物料的具体情形而不同,但原则上应是短小精悍。专家团的成员是来自采购、研发、生产、品质、法律、商务等不同业务口、下属企业或不同地域的业务代表(或专家)。 3、专家团成员的产生: (1)可由公司各业务部门、下属企业举荐,提交采购总部审议,各专家团领导对相关的成员人选具有评议权,审议结果最终报公司总裁批准; (2)或由公司总裁直截了当任命; 新增成员的产生也遵循这一规则。 专家团专职的领导或成员经任命后,一样直属采购总部的行

政领导。兼职的成员,必须认真履行对专家团工作的承诺,积极参与专家团的业务,其与专家团相关的工作直属采购总部领导。公司各产品线的要紧负责人应视为相应专家团的因此委员,有责任为各专家团的物料选取决策作出奉献,推动研发器件选型的标准化,加强产品成本的操纵。 4、专家团成员的新增或更换: 认证中心/各专家团领导可依照业务需求情形,提出增加或减少各专家团人员规模的建议,报公司批准。当专家团成员因故不再担任与专家团相关的工作时,应按公司的规定完成交接或连续两个月后由新任成员承接。 专家团数目的增减,由采购总部依照公司与采购业务进展情形,提出有关建议,报公司审批。 5、专家团成员的资格审查: 对专家团成员进行资格审查,是为了确认入选专家团的人员是否胜任专家团的工作,保证专家团成员的素养和有效参与,确保专家团的有效运作,审查的要素如下: (1)对公司的组织、战略与进展、目标/使命、产品/运作、核心价值/文化以及采购业务等的明白得程度; (2)领导治理技巧:远见性、创新性、职权的运用、团队合作等:(3)沟通/和谐/谈判技能:人际间/跨团队的/业务间的沟通和谐、

华为组织变革的认知和启示

华为组织变革的认知和启示: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制? 华为的两大利润中心责任体系,并没有出现西方管理控制理论断言的责任不清和推卸责任问题,反而促进了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的合作。 一、华为组织结构的演变 1、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制 有一家国际咨询公司曾经给华为出过一个方案:按产品线实行功能封闭的运作。华为支付了顾问费,但这家咨询公司顾问撤走了以后,这个方案基本上被搁置起来了,没有实行。 任总不赞成在华为整个体系里设置事业部,因为华为的客户是集中的,技术是共享性很强的,所以要设置事业部,按研产销划开以后,就等于把客户资源割裂了,把研发的技术体系割裂了,这样华为的优势就没有了。对外方面,如果多个事业部面向同样的客户比如跨国运营商和国内运营商销售,客户会问:谁代表华为呢?另外,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谁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如果在事业部制下,移动只提供无线的方案,固网只提供固网的方案,业务软件只提供软件的方案,谁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因为华为的战略是聚焦的,所以事业部制这个体制、这个组织模式在华为的核心业务领域,是基本上被否定的。 2、组织设置就像“拧麻花” 按照P·F·德鲁克的理论,企业的业务单位应尽可能按照利润中心定位和运作。那么在产品线以及市场的区域销售组织对利润的责权不对等的情况下,怎么运作利润中心呢?这就成为华为组织机制设计上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华为的做法是,把市场体系按照区域这个主维度来划分销售组织,将区域销售组织定位成利润中心,按照利润中心来核算、来考核、来激励;把研发体系按照产品来划分产品开发组织,将产品线定位成利润中心,也是按照利润中心的方式来核算、来考核、来激励。通过连带责任,主要是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建立起着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经营单位的利润责任。销售组织分产品的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时也是产品体系分产品线的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产品线降低成本、快速向市场推出优质、满足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由此带来的利润、收入和现金流增长,同时也是对积极销售其产品的区域销售组织的绩效的贡献。 这种连带的利润中心责任体系,并没有出现西方管理控制理论断言的责任不清和推卸责任问题,反而促进了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的合作和共同将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做大。

华为组织变革认知和启示

华为组织变革的认知和启示: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 制? 华为的两大利润中心责任体系,并没有出现西方管理控制理论断言的责任不清和推卸责任问题,反而促进了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的合作。 一、华为组织结构的演变 1、华为为什么不设事业部制 有一家国际咨询公司曾经给华为出过一个方案:按产品线实行功能封闭的运作。华为支付了顾问费,但这家咨询公司顾问撤走了以后,这个方案基本上被搁置起来了,没有实行。 任总不赞成在华为整个体系里设置事业部,因为华为的客户是集中的,技术是共享性很强的,所以要设置事业部,按研产销划开以后,就等于把客户资源割裂了,把研发的技术体系割裂了,这样华为的优势就没有了。对外方面,如果多个事业部面向同样的客户比如跨国运营商和国运营商销售,客户会问:谁代表华为呢?另外,客户要的是解决方案,谁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如果在事业部制下,移动只提供无线的方案,固网只提供固网的方案,业务软件只提供软件的方案,谁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呢?因为华为的战略是聚焦的,所以事业部制这个体制、这个组织模式在华为的核心业务领域,是基本上被否定的。 2、组织设置就像“拧麻花” 按照P·F·德鲁克的理论,企业的业务单位应尽可能按照利润中心定位和运作。那么在产品线以及市场的区域销售组织对利润的责权不对等的情况下,怎么运作利润中心呢?这就成为华为组织机制设计上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华为的做法是,把市场体系按照区域这个主维度来划分销售组织,将区域销售组织定位成利润中心,按照利润中心来核算、来考核、来激励;把研发体系按照产品来划分产品开发组织,将产品线定位成利润中心,也是按照利润中心的方式来核算、来考核、来激励。通过连带责任,主要是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建立起着两大利润中心体系经营单位的利润责任。销售组织分产品的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时也是产品体系分产品线的收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产品线降低成本、快速向市场推出优质、满足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由此带来的利润、收入和现金流增长,同时也是对积极销售其产品的区域销售组织的绩效的贡献。

华为的员工分类给我们的启示

华为的员工分类给我们的启示 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分类,还是沿用传统国企的做法,人为地将员工分为干部和工人,干部又分为行政干部和技术干部,行政干部有级别高低之分,技术干部有技术职务高低之分,最低层次的就是工人,并以此来制定相对应的不同的薪酬模式。 华为是怎么做的呢? 华为从宏观层面,将员工分为三类,即:一类是普通劳动者,二类是一般奋斗者,三类是有成效奋斗者。 第一类,普通劳动者。华为对这类人,按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报酬规定,核定他们的薪资待遇,并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给他们稍微好一点的报酬。 第二类,一般奋斗者。华为认为,要允许一部分人不是积极的奋斗者,他们可以朝九晚五,按点上班,到点下班,对这类人可以给以理解。对这类人,企业有适合的岗位可以安排,如果没有适合的岗位,就可以辞退。只要他们输出的贡献,大于支付给他们的成本,他们可以在公司存在,并可以给这类人比社会稍高一点的报酬。 第三类,有成效奋斗者。对这类人,他们可以分享公司的剩余价值,分享剩余价值的方式,就是奖金与股票。这类人是事业的中坚,华为渴望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队伍。 华为关于三类人的划分,对其他企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允许各种类型的人存在。没必要让所有员工个个都成为优秀者,都成为商界精英。这一点告诉我们,在培训安排上,既要考虑

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因人而异;在选人用人上,应该坚持人岗匹配的原则。 第二,允许不愿奋斗的人存在。企业中的各种岗位,有的岗位是需要奋斗者的,有的岗位是不需要奋斗者的,企业可以让愿意奋斗的人到需要付出奋斗的岗位,也可以让不愿奋斗的人到不需要付出奋斗的岗位。 第三,是不是奋斗者是评价各级管理者的标准。要成为管理骨干,要成为技术骨干,没有其他的捷径,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已经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要维持住自己的位子,必须进行奋斗;要想担任更高的职务,更必须通过奋斗才能实现。 华为做法也带给我们带来几点启示: 第一,不要轻易地把人力都当成资源,如果一个人是资源,当然企业可以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开发,如果不是资源,企业就没有必要费力进行开发。企业的用人以适合自己、适合岗位为最好。 第二,薪酬分配要针对三类人进行分别设计,不管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制造企业,薪资待遇该高的一定要高,该低的一定要低。对第一类人,保持当地同类岗位的薪资水平就可以;对第二类人,可以给予比当地同类岗位稍高点的薪资待遇;对第三类人,必须考虑整个行业的情况来确定。 第三,要站在企业全局高度考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国企之所以搞不好,主要的问题就是用人的问题,陈旧的观念,老套的做法,干部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增不能降,这些问题,民企必须坚决避免。如果用了不该用的人,给了不该给的待遇,本来能够自由流动的人也不会离开了。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姓名:李书生 学号:Z 专业:自动化 华为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核心资源 一是企业文化:华为公司以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二是技术创新:华为公司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每年保证销售额的10%作为研究经费,华为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华为持之以恒的对标准和专利进行投入。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 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华为生产计划手册―研发物料采购系统

华为生产计划手册―研发物料采购系统 2、0)计调业务管理部前言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 的阶段性成果。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 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

经验写了出来。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 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 四、五章主要由褚小 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红举编写,全书由唐建国进行统稿。同时,在计划手册的编撰过程中,刘志彬作做了大量组织和标准化工作。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针对进入计划系统不久的员工,编写目标是“我们的手册应该做得非常细,一个新的计划员在指导下按照手册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当然研发计划、市场计划、备件计划、产品调度等同事们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收获。生产计划至今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管理学科,可供编写者参考的资料较少,也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以便今后改进。目录第一篇 计划基础知识第一章生产计划发展历程 第二章生产计划方法与理论简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