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在他的《哥达纲领批判》(即1875年5月5日给白拉克的信,这封信直到1891年才在《新时代》第9年卷第1册上发表,有俄文单行本)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最详尽的说明。在这篇出色的著作中,批判拉萨尔主义的论战部分可以说是遮盖了正面论述的部分,即遮盖了对共产主义发展和国家消亡之间的联系的分析。

1.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如果把马克思在1875年5月5日给白拉克的信同我们在前面研究过的恩格斯在1875年3月28日给倍倍尔的信粗略地对照一下,也许会觉得马克思比恩格斯带有浓厚得多的“国家派”色彩,也许会觉得这两位著作家对国家的看法有很大差别。

恩格斯建议倍倍尔根本抛弃关于国家的废话,把国家一词从纲领中完全去掉而用“公团”一词来代替;恩格斯甚至宣布公社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而马克思却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这就是说,似乎他认为就是在共产主义下也还需要国家。

但这种看法是根本不对的。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国家和国家消亡问题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上面所引的马克思的话指的正是正在消亡的国家制度。

很清楚,确定未来的“消亡”的日期,这是无从谈起的,何况它显然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仿佛存在差别,是因为他们研究的题目不同,要解决的任务不同。恩格斯的任务是要清楚地、尖锐地、概括地向倍倍尔指明,当时流行的(也是拉萨尔颇为赞同的)关于国家问题的偏见是十分荒谬的。而马克思只是在论述另一个题目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时,顺便提到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究竟根据什么材料可以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呢?

这里所根据的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象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马克思首先扫除了哥达纲领在国家同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造成的糊涂观念。

他写道:“……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或多或少地由于每个国度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而改变了形态,或多或少地有了发展。‘现代国家’却随国境而异。它在普鲁士德

意志帝国同在瑞士不一样,在英国同在美国不一样。所以,‘现代国家’是一种虚构。

但是,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建立在资本主义多少已经发展了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所以,它们具有某些根本的共同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谈‘现代国家制度’,而未来就不同了,到那时‘现代国家制度’现在的根基即资产阶级社会已经消亡了。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家制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换句话说,那时有哪些同现在的国家职能相类似的社会职能保留下来呢?这个问题只能科学地回答;否则,即使你把‘人民’和‘国家’这两个词联接一千次,也丝毫不会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马克思这样讥笑了关于“人民国家”的一切空话以后,就来提出问题,并且好象是告诫说:要对这个问题作出科学的解答,只有依靠确实肯定了的科学材料。

由整个发展论和全部科学十分正确地肯定了的首要的一点,也是从前被空想主义者所忘记、现在又被害怕社会主义革命的现代机会主义者所忘记的那一点,就是在历史上必然会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或特殊阶段。

2.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马克思继续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这个结论是马克思根据他对无产阶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根据关于这个社会发展情况的材料以及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利益不可调和的材料所得出的。

从前,问题的提法是这样的:无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解放,应当推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革命专政。

现在,问题的提法已有些不同了:从向着共产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非经过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不可,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这个专政和民主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看到,《共产党宣言》是干脆把“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和“争得民主”这两个概念并列在一起的。根据上述一切,可以更准确地断定民主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是怎样变化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它最顺利的发展条件下,比较完全的民主制度就是民主共和制。但是这种民主制度始终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狭窄框子的限制,因此它实质上始终是少数人的即只是有产阶级的、只是富人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始终与古希腊共和国的自由即奴隶主的自由大致相同。由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条件,现代的雇佣奴隶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结果都“无暇过问民主”,“无暇过问政治”,大多数居民在通常的平静的局势下都被排斥在社会政

治生活之外。

德国可以说是证实这一论断的最明显的例子,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宪法规定的合法性保持得惊人地长久和稳定,几乎有半世纪之久(1871-1914年),而在这个时期内,同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相比,德国社会民主党又做了多得多的工作来“利用合法性”,来使工人参加党的比例达到举世未有的高度。

这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看到的有政治觉悟的积极的雇佣奴隶所占的最大的百分比究竟是多少呢?1500万雇佣工人中有100万是社会民主党党员!1500万雇佣工人中有300万是工会会员!

极少数人享受民主,富人享受民主,──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如果仔细地考察一下资本主义民主的结构,那么无论在选举权的一些“微小的”(似乎是微小的)细节上(居住年限、妇女被排斥等等),或是在代表机构的办事手续上,或是在行使集会权的实际障碍上(公共建筑物不准“叫化子”使用!),或是在纯粹资本主义的办报原则上,等等,到处都可以看到对民主制度的重重限制。用来对付穷人的这些限制、例外、排斥、阻碍,看起来似乎是很微小的,特别是在那些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贫困、从来没有接近过被压迫阶级群众的生活的人(这种人在资产阶级的政论家和政治家中,如果不占百分之九十九,也得占十分之九)看起来是很微小的,但是这些限制加在一起,就把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

马克思正好抓住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这一实质,他在分析公社的经验时说:这就是容许被压迫者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压迫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镇压他们!

但是从这种必然是狭隘的、暗中排斥穷人的、因而也是彻头彻尾虚伪骗人的资本主义民主向前发展,并不象自由派教授和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是简单地、直线地、平稳地走向“日益彻底的民主”。不是的。向前发展,即向共产主义发展,必须经过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走别的道路,因为再没有其他人也没有其他道路能够粉碎剥削者资本家的反抗。

而无产阶级专政,即被压迫者先锋队组织成为统治阶级来镇压压迫者,不能仅仅只是扩大民主。除了把民主制度大规模地扩大,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的而不是富人的民主制度之外,无产阶级专政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措施。为了使人类从雇佣奴隶制下面解放出来,我们必须镇压这些人,必须用强力粉碎他们的反抗,──显然,凡是实行镇压和使用暴力的地方,也就没有自由,没有民主。

读者总还记得,恩格斯在给倍倍尔的信中很好地阐明了这一点,他说:“无产阶级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

人民这个大多数享有民主,对人民的剥削者、压迫者实行强力镇压,即把他们排斥于民主之外,──这就是民主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改变了的形态。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当资本家已经消失,当阶级已经不存在(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同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有可能谈自由”。只有在那个时候,真正完全的、真正没有任何例外的民主才有可能,才会实现。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民主才开始消亡,道理很简单:人们既然摆脱了资本主义奴隶制,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制所造成的无数残暴、野蛮、荒谬和丑恶的现象,也就会逐渐习惯于遵守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而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强制,不需要服从,不需要所谓国家这种实行强制的特殊机构。

“国家消亡”这个说法选得非常恰当,因为它既表明了过程的渐进性,又表明了过程的自发性。只有习惯才能够发生而且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作用,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周围千百万次地看到,如果没有剥削,如果根本没有令人气愤、引起抗议和起义而使镇压成为必要的现象,那么人们是多么容易习惯于遵守他们所必需的公共生活规则。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将第一次提供人民享受的、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同时对少数人即剥削者实行必要的镇压。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全的民主,而民主愈完全,它也就愈迅速地成为不需要的东西,愈迅速地自行消亡。

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下存在的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而且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镇压的特殊机器。很明显,剥削者少数要能有系统地镇压被剥削者多数,就必须实行极凶狠极残酷的镇压,就必须造成大量的流血,而人类在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下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其次,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镇压还是必要的,但这已经是被剥削者多数对剥削者少数的镇压。实行镇压的特殊机构,特殊机器,即“国家”,还是必要的,但这已经是过渡性质的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因为由昨天还是雇佣奴隶的多数人去镇压剥削者少数人,相对来说,还是一件很容易、很简单和很自然的事情,所流的血会比镇压奴隶、农奴和雇佣工人起义流的少得多,人类为此而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而且在实行镇压的同时,还把民主扩展到绝大多数居民身上,以致对实行镇压的特殊机器的需要就开始消失。自然,剥削者没有极复杂的实行镇压的机器就镇压不住人民,但是人民镇压剥削者却只需要有很简单的“机器”,即几乎可以不要“机器”,不要特殊的机构,而只需要有简单的武装群众的组织(如工兵代表苏维埃,──我们先在这里提一下)。

最后,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够完全不需要国家,因为没有人需要加以镇压了,──这里所谓“没有人”是指阶级而言,是指对某一部分居民进行有系统的斗争而言。我们不是空想主义者,我们丝毫也不否认个别人采取极端行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样也不否认有镇压这种行动的必要性。但是,第一,做这件事情用不着什么实行镇压的特殊机器,特殊机构,武装的人民自己会来做这项工作,

而且做起来非常简单容易,就象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群文明人强行拉开打架的人或制止虐待妇女一样。第二,我们知道,产生违反公共生活规则的极端行动的根本社会原因是群众受剥削和群众贫困。这个主要原因一消除,极端行动就必然开始“消亡”。虽然我们不知道消亡的速度和过程怎样,但是,我们知道这种行动一定会消亡。而这种行动一消亡,国家也就随之消亡。

关于这个未来,马克思并没有陷入空想,他只是较详细地确定了现在所能确定的东西,即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间的差别。

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详细地驳斥了拉萨尔关于劳动者在社会主义下将领取“不折不扣的”或“全部的劳动产品”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从整个社会的全部社会劳动中,必须扣除后备基金、扩大生产的基金和机器“磨损”的补偿等等,然后从消费品中还要扣除用作管理费用以及用于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等的基金。

马克思不象拉萨尔那样说些含糊不清的笼统的话(“全部劳动产品归劳动者”),而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怎样管理的问题作了冷静的估计。马克思具体地分析了这种没有资本主义存在的社会的生活条件,他说:

“我们这里所说的〈在分析工人党的纲领时〉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就是这个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在各方面还带着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

生产资料已经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它们已归全社会所有。社会的每个成员完成一定份额的社会必要劳动,就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完成了多少劳动量。他根据这张凭证从消费品的社会储存中领取相应数量的产品。这样,扣除了用作社会基金的那部分劳动量,每个劳动者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

似乎“平等”就实现了。

但是,当拉萨尔把这样的社会制度(通常叫做社会主义,而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说成是“公平的分配”,说成是“每人有获得同等劳动产品的平等的权利”的时候,他是错误的,于是马克思对他的错误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说:这里确实有“平等的权利”,但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这个“资产阶级权利”同任何权利一样,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任何权利都是把同一标准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即应用在事实上各不相同、各不同等的人身上,因而“平等的权利”就是破坏平等,就是不公平。的确,每个人付出与别人同等份额的社会劳动,就能领取同等份额的社会产品(作了上述各项扣除之后)。

然而各个人是不同等的:有的强些,有的弱些;有的结了婚,有的没有结婚,有的子女多些,有的子女少些,如此等等。

马克思总结说:“……因此,在提供的劳动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基金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如此等等。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

可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但是人剥削人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已经不能把工厂、机器、土地等生产资料攫为私有了。马克思通过驳斥拉萨尔泛谈一般“平等”和“公平”的含糊不清的小资产阶级言论,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说明这个社会最初只能消灭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一“不公平”现象,却不能立即消灭另一不公平现象:“按劳动”(而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

庸俗的经济学家,包括资产阶级教授,包括“我们的”杜冈在内,经常谴责社会主义者,说他们忘记了人与人的不平等,说他们“幻想”消灭这种不平等。我们看到,这种谴责只能证明资产阶级思想家先生们的极端无知。

马克思不仅极其准确地估计到了人们不可避免的不平等,而且还估计到:仅仅把生产资料转归全社会公有(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还不能消除分配方面的缺点和“资产阶级权利”的不平等,只要产品“按劳动”分配,“资产阶级权利”就会继续通行。

马克思继续说道:“……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权利”没有完全取消,而只是部分地取消,只是在已经实现的经济变革的限度内取消,即只是在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取消。“资产阶级权利”承认生产资料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社会主义则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在这个范围内,也只是在这个范围内,“资产阶级权利”才不存在了。

但是它在它的另一部分却依然存在,依然是社会各个成员间分配产品和分配劳动的调节者(决定者)。“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社会主义原则已经实现了;“对等量劳动给予等量产品”这个社会主义原则也已经实现了。但是,这还不是共产主义,还没有消除对不同等的人的不等量(事实上是不等量的)劳动给予等量产品的“资产阶级权利”。

马克思说,这是一个“弊病”,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如果不愿陷入空想主义,那就不能认为,在推翻资本主义之后,人们立即就能学会不要任何权利准则而为社会劳动,况且资本主义的废除不能立即为这种变更创造经济前提。

可是,除了“资产阶级权利”以外,没有其他准则。所以就这一点说,还需要有国家在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

国家正在消亡,因为资本家已经没有了,阶级已经没有了,因而也就没有什么阶级可以镇压了。

但是,国家还没有完全消亡,因为还要保卫那个确认事实上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要使国家完全消亡,必须有完全的共产主义。

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马克思接着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只是现在我们才可以充分地认识到,恩格斯无情地讥笑那种把“自由”和“国家”这两个名词连在一起的荒谬见解,是多么正确。还有国家的时候就没有自由。到有自由的时候就不会有国家了。

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就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那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因而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也就消失,而这个根源光靠把生产资料转为公有财产,光靠剥夺资本家,是决不能立刻消除的。

这种剥夺会使生产力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目前已经在令人难以置信地阻碍这种发展,而在现代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此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因此,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

当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时,也就是说,当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极大地提高,以致他们能够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劳动的时候,国家才会完全消亡。那时,就会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超出这种使人象夏洛克那样冷酷地斤斤计较,不愿比别人多做半小时工作,不愿比别人少得一点报酬的狭隘眼界。那时,分配产品就无需社会规定每人应当领取的产品数量;每人将“按需”自由地取用。

从资产阶级的观点看来,很容易把这样的社会制度说成是“纯粹的乌托邦”,并冷嘲热讽地说社会主义者许诺每个人都有权利向社会领取任何数量的巧克力糖、汽车、钢琴等等,而对每个公民的劳动不加任何监督。就是今天,大多数资产阶级“学者”也还在用这样的嘲讽来搪塞,他们这样做只是暴露他们愚昧无知和替资本主义进行自私的辩护。

说他们愚昧无知,是因为没有一个社会主义者想到过要“许诺”共产主义高级发展阶段的到来,而伟大的社会主义者在预见这个阶段将会到来时所设想的前提,既不是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也不是现在的庸人,这种庸人正如波米亚洛夫

斯基作品中的神学校学生一样,很会“无缘无故地”糟蹋社会财富的储存和提出不能实现的要求。

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到来以前,社会主义者要求社会和国家对劳动量和消费量实行极严格的监督,不过这种监督应当从剥夺资本家和由工人监督资本家开始,并且不是由官吏的国家而是由武装工人的国家来实行。

说资产阶级思想家(和他们的走卒,如策列铁里先生、切尔诺夫先生之流)替资本主义进行自私的辩护,正是因为他们一味争论和空谈遥远的未来,而不谈目前政治上的迫切问题:剥夺资本家,把全体公民变为一个大“辛迪加”即整个国家的工作者和职员,并使这整个辛迪加的全部工作完全服从真正民主的国家,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国家。

其实,当博学的教授,以及附和教授的庸人和策列铁里先生、切尔诺夫先生之流谈到荒诞的乌托邦,谈到布尔什维克的蛊惑人心的许诺,谈到“实施”社会主义不可能做到的时候,他们指的正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但是无论是谁都不仅没有许诺过,而且连想也没有想到过“实施”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因为这根本无法“实施”。

这里我们也就接触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科学上的差别问题,这个问题在上面引用的恩格斯说“社会民主党人”这个名称不正确的一段话里已经谈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之间的差别在政治上说将来也许很大,但现在在资本主义下来着重谈论它就很可笑了,把这个差别提到首要地位的也许只有个别无政府主义者(在克鲁泡特金之流、格拉弗、科尔纳利森和其他无政府主义“大师”们已经“象普列汉诺夫那样”变成了社会沙文主义者,或者如少数没有丧失廉耻和良心的无政府主义者之一格耶所说,变成了无政府主义卫国战士以后,如果无政府主义者当中还有人丝毫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的话)。

但是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在科学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它称作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公有财产,那么“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记这还不是完全的共产主义。马克思的这些解释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他在这里也彻底地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即发展学说,把共产主义看成是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马克思没有经院式地臆造和“虚构”种种定义,没有从事毫无意义的字面上的争论(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而是分析了可以称为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成熟程度的两个阶段的东西。

在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在经济上还不可能完全成熟,完全摆脱资本主义的传统或痕迹。由此就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保留着“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既然在消费品的分配方面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那当然一定要有资产阶级国家,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强制人们遵守权利准则的机构,权利也就等于零。

可见,在共产主义下,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权利,甚至还

会保留资产阶级国家,──但没有资产阶级!

这好象是奇谈怪论,或只是一种玩弄聪明的辩证把戏,那些没有花过一点功夫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极其深刻的内容的人,就常常这样来谴责马克思主义。

其实,无论在自然界或在社会中,实际生活随时随地都使我们看到新事物中有旧的残余。马克思并不是随便把一小块“资产阶级”权利塞到共产主义中去,而是抓住了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社会里那种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不可避免的东西。

在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以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民主具有巨大的意义。但是民主决不是不可逾越的极限,它只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和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的阶段之一。

民主意味着平等。很明显,如果把平等正确地理解为消灭阶级,那么无产阶级争取平等的斗争以及平等的口号就具有极伟大的意义。但是,民主仅仅意味着形式上的平等。一旦社会全体成员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平等即劳动平等、工资平等实现以后,在人类面前不可避免地立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要更进一步,从形式上的平等进到事实上的平等,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至于人类会经过哪些阶段,通过哪些实际措施达到这个最高目的,那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可是,必须认识到:通常的资产阶级观念,即把社会主义看成一种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东西的这种观念,是非常荒谬的;实际上,只是从社会主义实现时起,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才会开始出现迅速的、真正的、确实是群众性的即有大多数居民参加然后有全体居民参加的前进运动。

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而这一点又会产生如下的结果:民主在其发展的某个阶段首先把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使他们有可能去打碎、彻底摧毁、彻底铲除资产阶级的(哪怕是共和派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即常备军、警察和官吏,代之以武装的工人群众(然后是人民普遍参加民兵)这样一种更民主的机器,但这仍然是国家机器。

在这里,“量转化为质”,因为这样高度的民主制度,是同越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框子、开始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相联系的。如果真是所有的人都参加国家管理,那么资本主义就不能支持下去。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为真是“所有的人”能够参加国家管理创造了前提。这种前提就是:在一些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已经做到的人人都识字,其次是千百万工人已经在邮局、铁路、大工厂、大商业企业、银行业等等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的机构里“受了训练并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

在这种经济前提下,完全有可能在推翻了资本家和官吏之后,在一天之内立刻着手由武装的工人、普遍武装的人民代表他们去监督生产和分配,计算劳动和产品。(不要把监督和计算的问题同具有科学知识的工程师和农艺师等等的问题

混为一谈,这些先生今天在资本家的支配下工作,明天在武装工人的支配下会更好地工作。)

计算和监督,──这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常地运转所必需的主要条件。在这里,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用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要他们在正确遵守劳动标准的条件下同等地劳动,同等地领取报酬。对这些事情的计算和监督已被资本主义简化到了极点,而成为非常简单、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能胜任的手续──进行监察和登记,算算加减乘除和发发有关的字据。

当大多数人对资本家(这时已成为职员)和保留着资本主义恶习的知识分子先生们开始独立进行和到处进行这种计算即这种监督的时候,这种监督就会成为真正包罗万象的、普遍的和全民的监督,对它就绝对无法逃避、“无处躲藏”了。

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

但是,无产阶级在战胜资本家和推翻剥削者以后在全社会推行的这种“工厂”纪律,决不是我们的理想,也决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为了彻底肃清社会上资本主义剥削制造成的卑鄙丑恶现象和为了继续前进所必需的一个阶段。

当社会全体成员或者哪怕是大多数成员自己学会了管理国家,自己掌握了这个事业,对极少数资本家、想保留资本主义恶习的先生们和深深受到资本主义腐蚀的工人们“调整好”监督的时候,对任何管理的需要就开始消失。民主愈完全,它成为多余的东西的时候就愈接近。由武装工人组成的、“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的“国家”愈民主,则任何国家就会愈迅速地开始消亡。

因为当所有的人都学会了管理,都来实际地独立地管理社会生产,对寄生虫、老爷、骗子等等“资本主义传统的保持者”独立地进行计算和监督的时候,逃避这种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就必然会成为极难得逞的、极罕见的例外,可能还会受到极迅速极严厉的惩罚(因为武装工人是重实际的人,而不是重感情的知识分子;他们未必会让人跟自己开玩笑),以致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就会很快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了。

到那时候,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它的高级阶段的大门就会敞开,国家也就随之完全消亡。

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 章节重点总结 表格版 【呕心沥血

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需求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一章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市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供给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需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供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均 基本类型性 Ed1 不变衡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价性性基本类型①E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 无关系格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 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 A>B;A<B;AB②可传递性 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中国古代历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国家 居然是它

中国古代历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国家居然是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和国家兴衰是历史的周期性现象。如果要问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个朝代存活时间最长,那么周朝敢称第二,无人敢言第一。在历史上,周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而东周则被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自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周朝共计存在为790年。 总的来说,周朝近八百年的历史,已经是中国历朝历代之最了。不过,却有两个诸侯国实在太厉害了,其存活时间竟然超出了千年之久。其中,一个是薛国,存活时间大约为1500年左右,另一个是越国,顽强生存了1800年之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和国家兴衰是历史的周期性现象 薛国 薛国 在夏朝的大禹在位的时候,薛国的先祖奚仲被册封为车正,负责夏朝的道路管理工作。后来,这奚仲也是挺有本事的,竟然发明了车这种运输工具,一下子就提高了夏朝的交通运输水平。夏禹非常高兴,就将今山东省滕州市地区的薛

地赏赐给奚仲,后者领着侯爵正式建立了薛国。薛为任姓古国,帝俊(喾)后裔,也有人史学家认为黄帝系统颛顼的后裔。从夏朝初年到商朝末年,薛国陪着两个朝代度过一千载春秋。等到西周初年的时候,周武王分封诸侯,任姓后裔畛再次被赐封在薛地,爵位还是侯爵。约公元前418年,齐国乘机将任姓薛国占领,为田氏邑。约公元前321年(周显王十八年),齐愍王封田婴(号靖郭君)于薛称薛公。并建造高耸的薛国城池,立宗庙。由此任姓薛国演变为田氏薛邑。 至此,薛国灭亡,薛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传64世国君,历经1500多年。 越国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和薛国一样,越国的建立也和治水的大禹存在直接关系。大禹曾登上会稽山会盟天下的各大诸侯。在大禹去世后,其子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当国君传到少康的时候,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除了越国外,杞国、缯国、褒国等都是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绍兴、金华周边地区,并定都在会稽,也即今天的绍兴地区。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后的勾践吞并吴国。在坐拥吴越之地后,勾践率兵渡过淮河,北上中原,和当时的齐国、晋国等诸侯在徐州会盟。不过,自勾践去世后,因为继承人纠纷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人类社会从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性环节。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作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作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中国学术界对经济基础概念的内容有着不同理解,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有人认为经济基础应包括生产力,只有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才能使上层建筑的各种现象得到完整的说明,就是说,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另外一

些同志认为,经济基础只包括生产关系,只有把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两个概念区别开来,才有利于分析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2)关于生产关系总和概念,一种意见认为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样理解才能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既包括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又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样理解才能全面分析社会形态的矛盾和变革。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1)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2)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二者的关系:(1)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任何国家的上层建筑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大全

基础各种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 5、预期

中级经济基础讲义 第五章

2014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五章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掌握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掌握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帕累托改进: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帕累托改进是动态过程,而帕累托最优状态是静态。 【例题1·单选题】(2007年)如果既定的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种资源重新配置被称为( )。 A.一般均衡状态 B.帕累托改进 C.瓦尔拉斯均衡 D.帕累托最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最关键的“资源重新配置”,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例题2·单选题】(2010年)具有经济效率特征的资源配置状态是( )。 A.市场处于寡头垄断的状态 B.市场处于垄断竞争的状态 C.市场存在外部影响的状态 D.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为经济效率。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 熟悉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这些条件很难具备,因此,帕累托最优很难实现。 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例题·多选题】经济社会中,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 )。 A.信息是完全的 B.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C.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E.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例题·多选题】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对称 E.价格波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2017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习题(第三章)

2017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习题(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总可变成本曲线是()。 A、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 C、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D、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2、短期成本曲线中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是()。 A、总可变成本曲线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C、总成本曲线 D、总固定成本曲线 3、生产就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下列属于企业“投入”的是()。 A、信息服务 B、金融服务 C、企业制造品 D、企业家才能 4、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是()。 A、市场份额最大化 B、销售收入最大化 C、实现利润最大化 D、企业规模最大化 5、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A、追求利润最大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 D、交易成本的节约 6、关于成本的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B、隐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成本 C、经济利润是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7、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元和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是()元。 A、150 B、200 C、350 D、550 8、分析企业短期行为过程中,当企业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之后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就会出现劳动相对过剩,而资本不足的情况,此时边际产量是()。 A、递减的 B、递增的

C、先增后减的 D、先减后增的 9、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称为()。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最大产量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11、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时间 B、消费者偏好 C、商品的用途 D、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报酬先减后增 E、规模报酬先增后减 2、关于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增加 B、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下降 C、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 D、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E、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3、关于成本曲线的正确表述有()。 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的曲线 E、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 A、土地 B、服务 C、资本 D、劳动 E、企业家才能

古代国家名字

古代国家名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古代国家名字 齐国、楚国、、韩国、、魏国、秦国,、、、、,国,结匈国,,,,,载国,贯匈国,交胫国,不死民国,歧舌国,三首国,,,,,,,纪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平、,鲁、吴、越、宋、郑、鄫、邾(邹)、莒、吕、许、虢、虞、州、、杞、莱、萧、徐、舒、纪、谭、管、蔡、郧、蒋、芮、沈、曹、霍、庸、权、谢、巴、息、郤、邢、祝、鄣、聂、陈、薛、巩、叶、项、卫、滕、江、葛、戴、宿、遂、、炎、鄅、毕、申、罗、邓、绞、唐、刘、黄、厉(随)、蓼、鄀、肥、鼓、中山、鄟、祝其、姒、蓐、耿、苏、冀、诸、共、井、缙、杨、邘、皖、邿、须句、郜、弦、郕、梁、向、凡、谷、赖、牟、柏、颛臾、焦、茅、滑、巢、雍、顿、黎、费、郇、胙、夔、郐、应、介、鄾、任、邳、胡、代、彭、苴、鱼、鱿、轸、扈、荀、桐、极、贾、祭、毛、根牟、甲父、绚、翨阳,有穷、道、微、柳、丰、六、瑕、姜、观、大庭、骀、岐、箕、莘、逼、倪,,灌头国,,载国,,歧舌国,,一臂国,国,,,,,,,肃慎国,,,,,,,,国,博父国,拘缨国,歧踵国,,,,,,,,里耳国,,北雊国,,,,匈奴国,开题国,列人国,流黄封氐国,国,国,貊国,,,蟜国,阘非国,环狗国,魅国,,林氐国,盖国,巨,,国,列阳国,姑射国,大蟹国,陵鱼国,鯾鱼国,墩端国,玺唤国,,竖沙国,居繇国,月支国,韩雁国,始鸠国,,彭,聂阳国,,靖人国,蒍国,中容国,司幽国,嬴土国,国,盖余国,困民国,有易国,摇民国,熏民国,女和月母国,季禺国,卵民国,盈民国,,载民国,蜮民国,焦饶国,伯服国,鼬姓国,昆吾部落,,菌人国,淑士国,白氏国,长胫国,,国,国,沃民国,寒荒国,寿麻国,盖,互人国,胡不与国,叔歜国,,始州国,詹耳国,,继无民国,中煸国,赖丘国,苗民国,牛黎国,天毒国,壑市国,汜叶国,国,司彘国,禺中国,列襄国,盐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精心整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掌握这一概念要注意: (一)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二者在质上是相同的。(二)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是一切生产关系。如目前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三)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指个别的生产关系。 二、什么是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 (一)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二)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三)二者的关系:1、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任何国家的上层建筑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总之,二者本质上属于社会的思想关系(即社会意识),前者被称为是后者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 三、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如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就是因为经济基础(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造成的。出现了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也就进入了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了政治上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封建国家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更替也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作为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以重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服务的方向上看,它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 2、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3、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它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是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三)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方法论意义: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它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四、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 (一)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2、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整个社会基本结构,故这两对基本矛盾规定了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3、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联系,便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

经济基础知识-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 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往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无差异曲线 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 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基本性质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掌握这一概念要注意: (一)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二者在质上是相同的。(二)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是一切生产关系。如目前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三)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不是指个别的生产关系。 二、什么是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一)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二)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三)二者的关系:1、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任何国家的上层建筑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总之,二者本质上属于社会的思想关系(即社会意识),前者被称为是后者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 三、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如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就是因为经济基础(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造成的。出现了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也就进入了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了政治上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封建国家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更替也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作为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以重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从服务的方向上看,它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 2、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3、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它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是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三)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方法论意义: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它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四、两对基本矛盾的关系。 (一)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钢铁厂来说,只有炼钢工人和炼钢炉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生产出钢,这说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 A、本源需求 B、独立需求 C、复合需求 D、主观需求 2、边际物质产品(MPP)表示的是()。 A、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B、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C、每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D、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3、边际物质产品乘以边际收益得到的是()。 A、边际产品价值 B、边际要素成本 C、平均要素成本 D、边际收益产品 4、若某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边际要素成本时,该生产者的正确做法是()。 A、使用更多的生产要素 B、减少生产要素的使用 C、对生产要素的使用保持不变 D、视该生产者的生产规模而定 5、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 A、一条水平线 B、一条垂直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 D、向右上方倾斜的 6、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 A、劳动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和 B、劳动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差 C、劳动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D、劳动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 比 7、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A、水平线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 D、先向右上方倾斜,再向后弯曲 8、工资增加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 A、劳动供给减少 B、劳动供给增加 C、闲暇时间减少 D、劳动供给人数增加 9、关于劳动供给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劳动供给减少 B、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劳动供给增加 C、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时,减少闲暇增加劳动可以增加总效用 D、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能用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后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能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有()。 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B、生产者在产品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C、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D、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E、消费品市场供给状态 2、关于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其要素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B、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价格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C、要素价格为常数 D、要素供给曲线为MFC=AFC=W1 E、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3、在劳动的供给问题上,消费者的效用来自()。

2016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章节知识点-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2016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缺一不可)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核心)、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需求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化,价格高,需求少,反之;特殊:钻石价格与需求量不是呈反方向变动,呈正方向变动,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普通食物上涨,购买量增加。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与供给变动正方向)、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主要是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供给规律:供给量和市价正方向关系变化,市价高,供给量大。 7、均衡价格:1)最高限价,均衡价格之下,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影响:市场短缺,后果:变相涨价措施:行政措施分配措施适合:短期局部地区试行,不适合长期化。2)保护价格分析,均衡价格之上,目的: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和支持产业,影响:市场过剩,后果:变相降价措施:政府收购适合:粮食等少数农产品。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1、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2、弧形弹性和需求量变化大场合。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当需求交叉弹性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互补品 11、需求收入弹性:①Ey=1 ②Ey>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y<1必需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y =0完全⑤E<0低档品

浅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我国建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论文 教学实践环节 论文题目:浅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中国建设的影响 年级、专业: 20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1002040 完成时间: 2012/5/5 成绩: 指导教师王 福建.福州.学院

内容摘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两者自身内部及彼此之间的协调与和谐,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可通过先进的上层建筑,即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社会管理方法等来逐步改造不科学不合理的传统经济利益关系,从而体现社会上层建筑公正、平等、民主和正义的本质,推动全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合;进步发展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相反,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大的反作用。这一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二、上层建筑在当代发展的新特征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专家命题预 测试卷1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 D.劳动工具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C.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量、供求关系和货币价值等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两者兼得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 A.参与制 B.代理制 C.委托制 D.国有化 正确答案:A,

经济基础第一章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单选题 1.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和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总销售收入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C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D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2.从坐标图上看,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上方位移的因素是() A技术进步B需求交叉弹性发生变化C该商品价格提高D消费者收入增加 3.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产品价格B消费者收入C生产成本D生产者预期 4.若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2,则表明() A甲产品和乙产品都属于生活必需品B甲产品和乙产品是替代品 C甲产品和乙产品都属于低档品D甲产品和乙产品是互补品 5.假设一定时间内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增加了30%,由此导致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下降了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商品属于() A低档品B高档品C边际商品D必需品 6.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销售量绘制某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在坐标图上表现为() 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7.下列属于需求构成要素的是() A消费者偏好、商品价格B商品价格、支付能力 C商品价格、购买欲望D支付能力、购买欲望 8.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6,当价格为每台36元时,其销售量为1200台。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下降1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是()台 A 1052 B 1186 C 1204 D 1308 9.当某种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并且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时,政府一般可以采取的干预方式是() A限制进口B实施保护价格C实施最高限价D 增加政府库存 10.政府对部分食品实施最低限价政策会造成的现象是() A刺激消费B出现市场短缺 C 变相涨价D产品供应过剩 11.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 A消费者偏好B该商品的成本 C 消费者的收入D该商品自身的价格 12.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按照点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 0.4 B 0.67 C 1.5 D 2.00 13.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标准是() A需求收入弹性大小B需求价格弹性大小C需求交叉弹性大小D供给价格弹性大小 14.假设某人的收入增加1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5%,则该种商品属于() A低档品B高档品C边际商品D必需品 15.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那么可以判断出() A X和Y是替代品 B X和Y是互补品 C X和Y是高档品 D X和Y是低下品 16.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实施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取消农业税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17.假设一定时间内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增加了15%,由此导致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2%,这在一定程度

文明古国灭亡的范文

文明古国灭亡的范文 中国文明与其它三个文明古国的区别及优势 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中国文明这四大文明。 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区别: 在四大东方文明古国中,每一个国家的统治政权都是以父传子这样的形式代代相传。不把政权外送,只掌握在本族或者同一血缘关系的人手中。 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禹等就先后活动于黄河流域。启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经商、西周、春秋四个阶段,我国的奴隶制度经历了1600年的独立的延续、发展期,这是别的文明古国所根本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奴隶制在公元前476年的结束,我国的历史也就于公元前475年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比西欧

于476年才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早了一千年。我国于公元前221年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而西欧的英法则在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君主国的道路,比我国晚了1600多年。 我们的民族是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古代史上,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代东方文明又是以古代中国文明为代表、为核心和主体的,也许可以说没有古代中国文明的古代东方文明不能称之为古代东方文明。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把古代中国文明泛称为古代东方文明。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代表着古代东方文明的发展,亦是世界人民 ___前进和发展,它具有世界意义。 政治方面,中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而其他的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但是远没有中国高度。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古埃及长 期处于政教共理国家的状态,宗教集团的权力很大几乎威胁到法老的统治;而古巴比伦是类似于任命总督管理各城邦的状态,只有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集权的程度比较高;而古印度除了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形成过程及系统论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形成过程及系统论证 赵家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于这一原理孕育、形成和逐步臻于完善的过程,对于为什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系统论证,对于这一适用于阶级社会的原理是否也适用于无阶级社会以及从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等 问题,理论界却很少有人涉及,这几个问题可以说至今仍是理论上的空白点。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作些历史考察和理论论证,抛砖引玉,与理论界的同仁共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一 马克思在1843年夏天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的“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虽然还没有完全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还没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甚至没有转向一般唯物主义,但毕竟已经接近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开辟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终于发现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且逐步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作了准确完整的表述。马克思在1844 年4~8月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进一步接近于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 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说:“这种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p298马克思在这里虽然尚未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概念,但他所讲的“物质的、直接感性的私有财产”、“生产和消费”等概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济基础的含义,而他所讲的宗教、国家、法、道德、艺术等等,几乎包括了他以后所讲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主要 内容。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以不十分确切的术语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进一步接近于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时隔不久,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9~11月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更加接近于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已经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前夜。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或接近提出与经济基础概念处于同一序列的两个基本概念,即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布鲁诺?鲍威尔时指出“: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就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产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2]p191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指的是自然科学,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指的是工业,他们把自然科学和工业以及物质生产本身看作是生产方式的内容,尽管当时尚未对生产方式概念作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