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_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_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_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_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

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

历史课程的编制,要依据历史学科的宗旨和性质,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要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逐步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的演进。在建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要着重突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了解具体的历史情节和境况,从而更好地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逐渐生成理性的历史认识。

历史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的实施,课程内容标准的制定既要明确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教学具有基本的规范,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学实施留有拓展的空间,以便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历史课程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

历史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前言阐述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论述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总目标,并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规定了应达到的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点”要精选,切勿过多,以便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内容标准中的各个课题中设有若干层次的要求,首先列出“学习要点”,对学习内容做了基本规范,是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列出“学习提示”,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重点认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一些课题中还列有“学习延伸”,是建议教学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学习要点”和“学习提示”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延伸”是对教学拓展的建议,在具体实施时可酌情处理。

在内容标准中,还安排了若干活动课,提出活动课的主题及目的,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情况采取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在内容标准的最后,列有“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提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

实施建议是为有效地执行《标准》而对教学实施、学习评价、教材编写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以供参考。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各板块的学习内容应适于学校的学年及学期教学计划,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

了解历史的时序、地域定位,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认识历史的常用概念,如背景、原因、性质、特征、结果、影响,以及延续、变化、发展、进步等,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对历史进行思考和阐释。

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如文字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合理的历史想象。

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

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知历史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历史,形成历史表象,经过归纳、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异同、联系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判断和计算历史年代及分期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初步掌握解释和回答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分析周全、推论得当、用词准确。

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相影响与融合,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了解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从历史的演变中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自觉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初步认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古老的神话传说间接反映了那段没有文字的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夏朝没有文字,但被后来的古文献一再提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度渐趋瓦解。铁农具和牛耕开始推广,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七雄先后实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创行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东汉的版图、寿命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融合。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果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农业技术领先世界,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天文学、数学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状态,但很快也因暴政而覆亡。唐初统治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中外交流活跃,国力达到顶峰。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结束了这种盛世景象。

北宋统一后强化中央集权,消除了汉族社会的割据因素。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由于强化集权带来的弊端,加上外部环境的压力,北宋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北宋覆亡后,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

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版图广阔,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明朝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北方蒙古族的威胁,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明朝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旧固守传统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封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人口膨胀和吏治腐败都成为统治的巨大隐患。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衰亡的边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增强了解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1.北京人

学习要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学习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延伸: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文明的曙光

学习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

学习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先民的传说

学习要点:炎黄部落联盟;尧、舜、禹的传说。

学习提示: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痕迹。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要点:“家天下”;夏、商、周三代更替;西周分封制。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5.青铜器和甲骨文

学习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征。

学习提示: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6.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要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诸侯争霸。

学习提示:知道西周的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学习要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8.百家争鸣局面

学习要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百家争鸣”使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

学习延伸: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9.秦统一中国

学习要点:秦灭六国;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学习提示:知道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的区别。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学习要点:都江堰工程;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学习提示: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要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提示:理解秦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因果关系。

12.西汉的建立

学习要点: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

学习提示: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要点:独尊儒术;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西汉强盛与“大一统”的关系。

14.“丝绸之路”

学习要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提示: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15.东汉的兴亡

学习要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学习要点:造纸术;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古代中医学的成就。

17.三国鼎立

学习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学习提示:了解古代以少胜多战役中的智慧。

学习延伸:了解三国的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学习要点:西晋的兴亡;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学习要点:《齐民要术》;祖冲之;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

学习提示: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日常生活中的农历知识。

21.活动课

主题:让我们一齐来感受历史

目的:知道各种事物都有自身的历史;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学习要点:隋的统一;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举选官的意义。

学习延伸:分析隋朝速亡的原因。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要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学习提示: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习延伸:了解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

24.盛唐气象

学习要点:唐前期的经济繁荣;社会风尚;唐诗。

学习提示:了解盛唐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学习要点: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提示:了解鉴真、玄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要点:安史之乱;唐朝灭亡。

学习提示: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7.北宋的政治

学习要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

学习提示: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原因。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要点:契丹族与党项族;宋与辽、西夏的战和。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要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偏安。

学习提示: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30.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要点:水稻种植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学习提示:初步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1.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习要点:成吉思汗崛起;夏、金和南宋的灭亡;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习提示:理解游牧民族在古代战争中的优势。

32.元朝的统一

学习要点:宣政院管辖西藏;京杭大运河。

学习提示: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学习延伸: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要点: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的流行。

学习提示:了解市井文化生活的丰富。

学习延伸:从《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东京的社会风貌。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要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

学习提示: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5.明朝的统治

学习要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学习提示: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八股取士”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要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提示:知道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斗争。

学习延伸:了解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要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和《西游记》。

学习提示:知道明代重要科技著作的巨大成就及影响。

学习延伸:了解古代人民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

38.明朝的灭亡

学习要点:吏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学习提示:初步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习要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巩固西北边疆。

学习提示:理解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学习要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提示:了解康熙皇帝反对沙俄侵略、巩固国家疆域的贡献。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闭关锁国的危害。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要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学习提示:了解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吏治腐败是激化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学习要点:《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昆曲与京剧。

学习提示: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44.活动课

主题: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

目的: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晚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为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反抗本国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斗争。同时,西方的侵略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充分暴露出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处于落后的地位。因此,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另一历史任务。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取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和平建国的新机遇。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发动了新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政权,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近代中国遭受过的深重苦难是外国列强入侵和国内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造成的;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1.林则徐禁烟

学习要点:英国政府庇护鸦片走私;林则徐禁烟。

学习提示:认识林则徐禁烟的正义性。

学习延伸:知道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殖民扩张的趋势。

2.鸦片战争

学习要点:战争的爆发;关天培等人的抗战;《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理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3.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要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不平等条约。学习提示:了解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为。

4.太平天国

学习要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学习提示: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洋务运动

学习要点:李鸿章等“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延伸: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6.中日甲午战争

学习要点:黄海海战和辽东陆战;《马关条约》签订;瓜分高潮。

学习提示: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人民觉醒的巨大刺激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爱国官兵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7.戊戌变法

学习要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百日维新。

学习提示:理解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8.抗击八国联军

学习要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提示:初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习要点: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学习提示:了解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三民主义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10.辛亥革命

学习要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学习提示:理解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习延伸:了解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要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临时约法》。

学习提示:理解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意义。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学习要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统治。

学习提示:了解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的局面。

13.新文化运动

学习要点:陈独秀、胡适与《新青年》;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文学革命。

学习提示: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4.五四运动

学习要点:巴黎和会的失败与北京学生游行;工商各界支持;上海工商学联合行动。学习提示:理解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要点: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

学习提示: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6.北伐战争

学习要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学习提示:理解国共合作是推进国民革命的重要条件。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要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提示:了解民族资本发展所受到的阻碍。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要点:鲁迅、齐白石、聂耳;《大公报》、《解放日报》;商务印书馆、生活书店。学习提示:了解大众传媒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要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学习提示:理解井冈山道路的伟大战略意义。

20.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要点:红军的失利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北。

学习提示:了解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

学习延伸:理解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学习要点: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西安事变。

学习提示:理解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要点:日本全面侵华与国共再度合作;淞沪战役与南京大屠杀。

学习提示:了解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抗战的意志和力量。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要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学习提示:了解抗战前期在正面战场上爱国将士的浴血奋战。

学习延伸: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支持的作用。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要点: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学习提示:理解敌后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地位。

学习延伸: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要点:全民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学习提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26.内战爆发

学习要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学习提示: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要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七届二中全会。

学习提示:理解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

学习延伸: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

28.活动课

主题:了解家乡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建筑物、纪念馆等历史遗迹。

目的:感受近代中国对外抗争,追求独立、民主、富强的民族精神。

三、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恢复经济、社会改造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政权。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8年以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于求成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全局性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民族团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知道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要点:政协会议;开国大典。

学习提示: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学习延伸: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巩固新政权

学习要点:恢复经济和社会改造;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抗

美援朝。

学习提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和驾驭建国初期复杂局势的能力。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要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学习提示: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4.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要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

学习提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在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的原因。

5.建设成就和奋斗精神

学习要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为人民服务的社会风尚。

学习提示: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社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6.“文化大革命”

学习要点:全国动乱;粉碎“四人帮”。

学习提示:了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指导下造成的严重灾难。7.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学习要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

期。

8.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学习要点: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提示:了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9.改善国计民生

学习要点: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

学习提示: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10.科教兴国

学习要点:两弹一星与航天技术;杂交水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11.维护民族团结

学习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12.祖国和平统一

学习要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提示: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学习延伸: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1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要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重返联合国;全方位外交。

学习提示:理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习要点: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15.活动课

主题: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目的:通过调查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四、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

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公元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在地平线上浮现。

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形成了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带答案的)

陕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和的需要。 2、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的指导下,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4、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发展 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结合的呈现方式。“”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6、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7、历史教学要以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选项中其中属于评价的基本方法的是(): ①历史习作、②历史调查、③纸笔测验、④历史制作、⑤学生观察、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是课程的灵魂。 A、课程内容 B、课程理念 C、课程目标 D、课程结构 3、下列各原则中不属于历史教学评价原则的是()。 A、全面性原则 B、广泛性原则 C、综合性 D、多样性原则 4、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A、能力 B、人文 C、科学 D、人格 5、历史()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 A、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D、人物 6、下列不是自主学习包括的含义的是()。 A、主动性 B、独立性 C、自控性 D、交往性 7、()是历史任务的提出和传播者,是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A、杰出人物 B、历史人物 C、科学人物 D、英雄人物 三、简答:(共47分) 1、初中历史课程分为哪几个学习板块?(8分)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 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拓展国际视野,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 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二、课程基本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 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 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 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2.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在学习内容的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4.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内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三、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配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

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言、、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C)A.教学建议 B.评价建议 C.课程目标 2、下列不属于历史课程特性的一项是(B )。 A、思想性 B、逻辑性 C、人文性 3、历史新课标旨在培育具有( C )核心价值观的公民。 A、社会主义 B、资本主义 C、爱国主义 4、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C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③重要的历史概念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阐明”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 B )层次要求 A、识记B、理解C、运用D、功能 3、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等行为动词的 7、充分体现( A )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A、育人为本 B、普及历史常识 C、教学方式的创新 8、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 B )有着重要作用 A、科学素养 B、人文素养 C、道德素养 9、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 B )和现代化。 A、单一化 B、多样化 C、简单化 D、复杂化 10、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C ) A、发展变革 B、改革开放 C、改革创新 1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核心是( A ) A、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B、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C、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核心 12、历史课堂上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B)教学方式的实践。 A、合作法 B、探究式 C、讨论法 13、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 A )条件。 A、基础 B、特定 C、保障 14、教师在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C )的差异,要真正使评价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A、学习能力 B、整体 C、个体 15、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B)能力。 A、学习 B、实践 C、表达 16、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等。是考查学生( A )的能力的方式。 A、收集和处理信息 B、历史学习结果 C、历史常识 17、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评价的主体的(B),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相互结合。 A、单一化 B、多元化 C、形式化 18、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A) A、历史教科书 B、教学图册 C、教师教学用书 19、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这体现了培养学生的( C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

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7) 一、成长中的我 (7)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10)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1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9) 一、教学建议 (19) 二、评价建议 (21) 三、教材编写建议 (21)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23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追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话、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夏商周时期 (4)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5)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6)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7)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8)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9)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 (10)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1)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2)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3)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4)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5)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6)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7)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8)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5、隋唐时期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基本理念 (6) 三、课程设计思路 (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一、知识与能力 (7) 二、过程与方法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 一、中国古代史 (9) 1.北京人 (10) 2.文明的曙光 (10) 3.先民的传说 (10)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0) 5.青铜器和甲骨文 (10) 6.动荡的春秋时期 (10)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11) 8.百家争鸣局面 (11) 9.秦统一中国 (11)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11)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11) 12.西汉的建立 (11)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1) 14.“丝绸之路” (11) 15.东汉的兴亡 (11)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11) 17.三国鼎立 (11)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2)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2) 21.活动课 (12)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12)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2) 24.盛唐气象 (12)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12)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 27.北宋的政治 (12)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2)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 35.明朝的统治 (13)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13)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3) 38.明朝的灭亡 (13)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4)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4)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14) 44.活动课 (14) 二、中国近代史 (14) 1.林则徐禁烟 (15) 2.鸦片战争 (15)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4.太平天国 (15) 5.洋务运动 (15) 6.中日甲午战争 (16) 7.戊戌变法 (16) 8.抗击八国联军 (16)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6) 10.辛亥革命 (16)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16)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6) 13.新文化运动 (16) 14.五四运动 (16)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16) 16.北伐战争 (16)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7)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 20.工农红军长征 (17)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7)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7)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17)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17)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26.内战爆发 (17)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 28.活动课 (18) 三、中国现代史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