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品中考考点细化

思品中考考点细化

思品中考考点细化
思品中考考点细化

思想品德考点细化

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1)青春期一般指10—19岁。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这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但是,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为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是很重要的。

(4)调控心理矛盾的方法: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例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等。

(5)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精神。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1)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类:喜、怒、哀、惧(注意:不是喜、怒、哀、乐)。但并不是说情绪只有四类,在这四类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

(2)情绪的作用:情绪犹如双刃合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是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控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

(3)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4)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合理发泄法(哭泣渲泄、运动渲泄、倾诉渲泄、运动渲泄)、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心理换位;学会升华)。(七年级上册P67页)

(5)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3、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态度。(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1)人生难免有挫折,人生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

(2)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3)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④会自我疏导(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

(4)挫折和逆境对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态度应对。

4、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七年上册第五课)

(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

外在美与内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4)认识自我的途径: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5)悦纳自己,就是欣然地接受自己。赔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要做到:客观地评价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

5、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生动和精彩。

(2)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6、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1)人的生命独特性:①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②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

(2)怎样做到珍爱生命?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②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③延伸生命的价值。

7、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1)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2)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

(3)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4)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8、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1)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怎样尊重他人?①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②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已及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③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3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要赢得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4)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5)自尊的重要性:①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自尊激发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②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9、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七年级下册第二、三、四课)

(1)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区分自信、自负、自卑。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3)如何增强自信?①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②增强信心与实力。实力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③要树立民族自信心,这样才有意义和价值。

(4)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5)自立的重要性:①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②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开始,在父母和老师帮助下,自觉地储备

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6)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①最基本的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也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7)自强精神的意义:①自强,进取的动力。②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③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如何培养自强精神;①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10、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1)好奇心强是好事,因为好奇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新生事物的兴趣。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好奇心强也容易导致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青少年要杜绝对不良事物的好奇心,以免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3)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避免盲目从众。

(4)从众心理有两重性: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对“从众”的心理或行为,要具体总是具体分析,不能凡事“从众”或“反从众”,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1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选择。

(1)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要判断是非善恶,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对长辈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原则地一概顺从。

(3)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面对社会流行事物,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12、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则。(七下7) (1)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1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1)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3对未成年特殊保护的原因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4)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是家庭保护(处于基础地位)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和司法保护。

(5)家庭保护的内容: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5)学校保护的内容: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6)社会保护的内容: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如净化网络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

(7)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臵工作等。

14、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将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又统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又称为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3)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即应受到刑罚处罚。

(4)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5、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七年级下册第7课)

(1)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即是犯罪行为。

(2)犯罪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3)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16、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1)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但不是必定会违法犯罪。

(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家庭原因:缺乏家庭保护,家教不严,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方法单一、粗暴,家庭生活不和睦,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学校原因: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社会原因:缺乏社会保护,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个人原因:身心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道德水平低,是非、法制观念淡薄,自制力差,没有调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绪,没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没有正确对待好奇心和从众心理,贪图享受,交友不慎,无心向学,具有不良行为等。

(4)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第一、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人。第二、重视道德修养,做个有道德的人。第三、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第四、谨慎交友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17、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1)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向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进行咨询,寻求帮助。

(2)维护权益的途径: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即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有效的手段。

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

18、体会父母为扶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八年级上册第1课)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②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③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2)如何孝敬父母?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的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②孝敬父母的表现: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如要付出时间、感情、体力,甚至委屈自己。③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3)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19、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家庭美德的意识与能力。(八上2课)

(1)正确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①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的出现是正常的、自然的,是青少年渴望独立、

渴望尽快成熟的表现;②我们与父母的矛盾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3)与父母平等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4)与父母交往的艺术:①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②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③帮助父母,有行动感到亲人;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5)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6)如何克服逆反心理?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学会与父母积极沟通。

(7)对于逆反心理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20、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八上第3课)

(1)闭锁心理的表现:①与他人交往时,容易出现紧张、拘谨乃至尴尬的心理状态,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

之外。②对人有很深的戒备,只要求对方无条件地开放和接纳,而自己却没

有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作出回应。

(2)闭锁心理的危害:使自己陷入孤立,容易导致自我封闭,妨碍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3)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①重要性: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美好。友谊带给我们快乐、支持和信心。

②如何交往?A、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我们才能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B、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C、我们还要慎交朋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4)怎样克服闭锁心理?①要认识到闭锁心理的危害,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敞开自己的心扉。

②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对老师、同态度友好,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2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八上第3课)

(1)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重要意义:①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②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③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使男生成长为男子汉,女生成长为好姑娘。

(2)男女同学正确交往的方式: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22、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八上第4课)

(1)老师工作的重要性。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与老师沟通的方法。①尊重与信任老师,理解与体谅老师,关心和帮助老师,和老师做朋友。②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③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老师的尊重;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

23、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八上第7课)

(1)礼貌的重要性: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3)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的学习、观察和思考。

(4)礼仪的重要性:①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②自觉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

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③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④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2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八上8)(1)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①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②竞争中需要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③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④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是统一的,两者都重要,不能说竞争比合作更重要,也不能说合作比合作更重要。

25、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八上第10课)

(1)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2)诚实的复杂性。

①正确把握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A、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但诚实不等于无所顾忌地、不适当地说出一切,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也应该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这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

B、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②理解“善意的谎言”: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恰恰是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诚信的核心是善。

(3)诚信的要求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③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④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4)诚信的重要性: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③只有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应付产生信任危机。

26、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八上第9课)

(1)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2)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的原因: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得到理解,差异就会成

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3)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4)人们之间需要宽容的原因: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差异,需要得到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②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③善于宽容,利人利已,宽容能使对方从中

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④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与满足;⑤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无意中伤害别人或受到他人无意之中的伤害,需要得到他人的宽容或宽容他人。

(5)宽容的要求

①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折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②宽容要讲究策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对待家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③我们不仅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既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7、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八上第9课)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忽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

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待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3)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8、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八上第5课)

(1)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

(2)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各种文化的差异不可能消除。如果这些文化上的

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主张各国文化想到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4)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9、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权利。

(3)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4)如何自觉履行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5)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是有区别的。公民与人民的不同。

(6)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7)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但社会主义道德谴责的行为,不一定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0、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八下第6课)

(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告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4)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3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1)创建新集体:①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②各尽报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③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离不开个人而存在,个人也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3)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有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八下第3、4、5课)

(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意志完全由公民自己支配。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4)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因为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因此,轻生或自残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5)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6)人格尊严权体现为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给他人取侮辱性绰号不是侵犯姓名权,而是侵犯名誉权,也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7)当我们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3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八下第7课)

(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2)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3)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4、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1)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公民将自己的财产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遗赠。

(3)在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4)我们在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本着注重情义、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35、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1)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2)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3)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4)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犯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36、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八下8课)(1)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等。

(3)当侵权行为发生后,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4)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有: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7、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八下第10课)

(1)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如果没有正义的制度,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3)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4)能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简单发说,凡是符合道德、符合法律的行为都是正义行行,相反,凡是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

38、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八下第9课)

(1)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哪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2)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3)当不公平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4)公平的重要性:①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②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39、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传统美德的特征: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3)中华文明能历久弥新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6)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宣传、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②要以批判地继承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说好普通话,写好汉字。

(7)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认同感?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②民族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40、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感受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2)学习压力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加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止步不前。

(3)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4)考试焦虑的影响: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拢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克服考试过度焦虑:①树立正确考试观念;②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③增强自身实力。(6)正确认识考试: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是选拔学生的较公平的标准。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7)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难度过大;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

41、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1)责任是指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承担责任的意义:①对个人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②每个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才能顺利进行,社会才会井然有序、平安和谐,合作才能继续,事业才会成功。负责任才能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才能铸造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

(3)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奉献精神。

42、懂得承担责任可能要付出代价。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承担责任的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的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3)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我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4)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承认错误是负责任的表现;②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自觉承担责任,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③认识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自觉承担起这些责任;④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关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主动承担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43、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1)参与社会主义公益活动的意义:①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备的素质。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以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以奉献中得以提升。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途径,有助于我们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质,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

(2)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①作为中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②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可以成为我们服务社会的起点。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4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种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1)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根本活动准则,任何人都要遵守宪法。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母法”是指宪法,“子法”是指普通法律。

(4)中学生怎样树立宪法意识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45、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①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实现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46、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途径和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要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利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④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47、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

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我们国家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8、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49、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这种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有经济。

(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非公有经济的政策是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家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0、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3)我国人民怎样当家作主?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主义秩序的各项权力。

(4)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51、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现阶段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大概是2020年,即是建党100年的奋斗目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或者说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2、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

(1)我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我国教育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整体水平大大提高,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但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53、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①我国科技、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缩小这一差距;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发展我国经的必然要求;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④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建议

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走自主创新的道路;②全面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改

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继结合;③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大科技投入;

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①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4)怎样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①要刻苦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②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的所发现、有所

创造;③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④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⑤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科技竞赛等活动。

(5)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54、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现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人口的其它特点有: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为什么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直接的关系;③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④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55、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1)自然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造成资源紧缺的原因有哪些?

①人口众多给我的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②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③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不够强。

56、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理解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理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2)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3)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什么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①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②保护好环境才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③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臵。加快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④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57、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1)公民如何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②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落实节能、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乱丢垃圾等。

58、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我国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9、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公民个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该的义务,应该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大力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③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永不做破坏民族团结的事情。

(2)国家或政府部门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0、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1)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有所作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5)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62、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就是我国建国100年目标。

(2)共同理想实现的时间大概是二十一世纪中叶即大概是2050年,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或者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讲义人教版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讲义 考点一承担社会责任,立志成才 说明:1、每个考点均由三部分组成:复习提示(介绍考点主要内容及在本考点复习中应注意的方法等)、考点呈现(考点呈现是重庆市本年度中考内容的原版呈现)、考点解读(详细解读本考点涉及的教材原始知识,并将重点内容用下划线标注,以便学生重点掌握) 2、每个考点均配置一套过关检测题,按照重庆中考命题理念、模式命制,原则上均选用本年度的时政素材编制,对本考点进行中考模式训练和检测。 3、为了确保使用质量和效果,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仔细斟酌,从考点解读的语言使用(要考虑到不同版本的教材语言)、过关检测题的素材选用(既要考虑选用的素材的典型性、又要考虑材料的语言组织,还要考虑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答题的规范等因素),到过关检测题的排版、字体选用、符号选用、答题位置、分值设置等,做到精心编制、精心修改、确认(作者确认、板块初定、总稿终定)。 【复习提示】 1.本考点主要包括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共同理想并通过艰苦奋斗,立志报效祖国等知识。 2.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自身思想、行为实际进行反思,要结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全国两会等时政热重点。 【考点呈现】Ⅰ.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C) 【考点解读】一.正确认识责任 1.责任的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这种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①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 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②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承担着 不同的责任。即: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二.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要求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然付出代价。①回报,有有形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 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②代价不仅意味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 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2.承担责任的意义与不承担责任的危害:①积极承担责任能改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能铸就高尚的民族精神,能促进个人自由和进步,获得信任,自尊、才干和利益。②不承担责任会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使个人的尊严、名誉和利益遭受损失。 3.积极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应该做到:①主动关心爱护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服从集 体安排,为集体建设出力;②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相互团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③发 扬集体的优良作风,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九年级政治中考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有事例)知识点分析

中考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首先,要注意审题。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填人题后括号”。单项选择一般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也就是说,不选的项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项,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单项选择要求应选项准确、客观,表述无歧义。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人题后括号”。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三是审问题,单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前提、中心内容。关键、说到底、根本点、本质、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问法,选择时才会目的明确。 其次,要认真分析选项。分析选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二是要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关系。(l)要分析题干与题肢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必然的联系则选,没有必然的联系则不选;(2)分析题肢是否符合题干在条件、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即外延是否相等,如果符合要求则选,不符合要求则不选;(3)看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如果是直接联系则选,如果是间接联系,则属于二级引申,不选。 再次,要分析不选的情况。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排除法的关键是确定不选项的情况。常见的不选情况有:错误的选项不选,如关键字词错误、关系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等;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不选,如与材料无关、答非所问、供选题肢过宽、供选题肢过窄等。 例1.(单项选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GDP由2004年世界排名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但是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依然位于世界100位以后。产生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人口总量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技巧:试题以我国GDP总量和人均GDP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即把握这种巨大反差的内涵,试题中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指GDP总量大,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低,位于世界100位以后。因此,产生反差的原因是我国人口总量大。 例 2.(多项选择)从 2004年起,我国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这种做法() A.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 C.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D.是新形势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BCD 解题技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呢?我国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就是新形势下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试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所学内容,认真分析材料。本题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与共同富裕没有必然联系,故不选A,其他三项都符合要求。 例3.(多项选择)“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这一名言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荣辱观的启示是() A.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 B.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 C.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 D.辛勤劳动,远离好逸恶劳

重庆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知识点归纳)

重庆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 道德篇 考点一: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B) 1.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的核心:善。 2.你是如何认识诚信的?(为什么要讲诚信?)或者(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坚持诚实,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2)诚实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个人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也是自身道德的一种升华。 (3)诚实守信是交友之道,为人之道 (4)诚实守信既是尊重别人,又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方式。 3、当今社会中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1)表现:明星代言问题商品、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不守时、不守约等。 (2)危害:①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③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④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4、如何做一个到诚实守信的人? (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2)坚持实事求是,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3)言而有信,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 (4)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诚实守信;例如①守时;②兑现承诺;③要诚实不说谎,不抄袭等。 5. 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2)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4)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6.请谈谈你对生活中诚信复杂性的认识 (1)人应该诚实,但不等于无所顾忌、不适当地说出一切。(2)诚实拒绝谎言,但不排除必要的沉默,我们有权保留自己的隐私。(3)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7.如何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提建议) (1)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建立健全诚信监督体系,增加违信成本(2)社会:要加强监督,营造诚信氛围。(3)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依法诚信经营。(4)公民(个人):应该树立诚信意识,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诚实守信。例如①守时;②兑现承诺;③要诚实不说谎,不抄袭;敢于同不诚信的行为作斗争。

江苏省泰州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

泰州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 七年级上册(苏人版) 考点1.懂得悦纳自己,学会化解青春期烦恼 1.悦纳自己的重要性: (1)悦纳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成熟的体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 (2)悦纳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 2.化解青春期烦恼的方法: (1)敞开心扉,学会大胆倾诉和求助。 (2)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3)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 考点2.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努力实现梦想 1.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1)从多方面了解自己。 (2)认真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3)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4)看到自己的发展。 2.实现梦想的方法: (1)有坚持梦想的执著精神和顽强毅力。 (2)有不懈奋斗的刻苦精神与创新精神。 (3)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果敢行动。 (4)规划当下,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考点3.知道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学会调节情绪 1.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促进、增力作用,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削弱、减力作用,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2.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倾诉法、转移法、换位法、自我宽慰法等。 考点4.懂得坚强意志的力量及其培养方法 1.坚强意志的力量:坚强意志能激发人的潜能,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2.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 (1)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志向。 (2)形成分阶段目标。 (3)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考点5.了解挫折对人的影响,正确面对挫折 1.挫折对人的影响:挫折是把双刃剑。或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或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挫折。 2.正确面对挫折:注意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控制,迎难而上,理智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 考点6.正确把握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1.从众心理的影响:

2019-2020年中考政治考点分析人教新课标版.docx

2019-2020 年中考政治考点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板块 序号 考点内容及测试水平 2008 2009 2010 1 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珍视集体的团结,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 (B)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 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与表扬, 2 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B) 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宽容和尊重, 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 8. 奥运火炬传 10. 世博文化 3 ( B ) 4. 和谐车厢 交往,尊重他们的的文化和习俗。 递 道德部 分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 15( 2)社会责 3.十大杰出青 4 ( C ) 任感 年 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 5 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B)

法律部 分 14( 1)哪些保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1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 2)体现哪些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C)知识 ( 3)自我保护2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10. 重庆保障 5. 城乡义务教 行受教育的义务。( B)民工子女教育育免费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 15. ( 1)生命 3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 康、生命和权利。( C) 健康权 4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 5. 姓名权和肖 6. 《罚跪》漫的人格尊严。( B)像权画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7. 创新奖的智 5. 合法财产收5益权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C)力成果权 12. 继承权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11. 漫画:消14. 三鹿奶粉: 6费、生产、销为什么?积极( C) 售等作用 7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B) 8.40 多项法 规制定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9. 穿好防护衣 8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作斗争,保( C)护) 9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14 权利、注13. 漫画《新举 享有的监督权利。( C)意、渠道。报途径》

泰州市中考思品考点解读试行稿

泰州市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试行稿) 七年级上册 考点1.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实事求是,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 2.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考点2.知道自信和自卑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自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自信是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 (2)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 2.自卑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会导致消极情感,总是和失败相伴。 考点3.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他人人格,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认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他人人格的前提。 3.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只有尊重他人人格,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考点4.正确认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1.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1)宽容待人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使人相互信任亲近。 (2)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2.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1)宽容不是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也不是麻木不仁,熟视无睹。 (2)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严格是爱,纵容是害。 (3)依法维权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 考点5.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及发挥集体力量的基本要求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的集体使个人享受快乐,催人奋进,乐观自信,成长成功。 (2)集体也离不开个人。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江苏省南京市政治中考考点及其解读:九年级1

2015——2016初三政治下学期教学案1 班级姓名 一、知识复习: 考点31:做负责任的公民(应用九全第一课、第二课) 1、责任的含义及产生 (1)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不同的承担着不同的。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只有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3、增强责任意识:(对谁负责) ①首先要对负责。我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②要对负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③要对负责。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④要对负责。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⑤要对负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胸怀天下,报效祖国。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要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4、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具体做法) ①要信守承诺。慎重、坚决履行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②要勇担过错。要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③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要学会。反思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考点32: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应用,九全第二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离不开,个人也只有依靠才能有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个关系: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关爱集体要做到: (1)自觉维护集体的,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团结的集体才

2017思想品德中考考纲解读

(二)考纲解读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青春期的烦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不大愿意和爸妈谈心,有心事宁愿找好朋友聊,不喜欢爸妈的管教;②开始关心自己在班里受不受欢迎了,希望引起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的注意;③盼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有安全保障的小天地;④希望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和长辈平等地倾谈。 (2)怎样克服青春期烦恼?(方法、建议) 答:①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不沉迷网络,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多运动,多做好事;②努力充实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和文明的举止:③从生活小事做起,善于发现,敢于实践,从平凡中感受伟大。 (3)怎样调控好心理冲动?(四方面方法) 答:①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②自己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如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③加强道德、法制学习,增强对他人的责任意识;④学会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正常的友谊关系。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情绪的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最基本的情绪分为:喜、怒、哀、惧。 (2)情绪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答:情绪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①积极影响:情绪可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②消极影响: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因此,我们要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3)青少年调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②注意转移法、心理换位法;③合理发泄法;烦恼时找朋友倾诉,去运动场跑步;痛苦的时候可以在合适的场合哭一场,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让自己快点走出来;悲伤的时候多与家人朋友在一起;④升华法。 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学习压力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答: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的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2)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了解压力,不是消除压力) 答:①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②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自觉适度加压,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3)考试焦虑的影响? 答:①适度的焦虑体现了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②过度的焦虑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③要克服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4)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克服考试焦虑? 答: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③要增强自身实力。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④拟订具体的复习计划,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 考点5.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1)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为什么): 答:全面认识评价自己,有利于悦纳自我,有利于悦纳他人,有利于完善自我,有利于身心健康。 (2)我们怎样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答:①用全面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上七、风度、谈吐;又要认识到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习、心理、道德、能力等。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缺点和

中考政治 考点知识解读

备战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知识解读(法律知识三)考点三、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生命健康的权利。(C) 【对应教材】八年级下第三课 【考点解读】 (一)公民的人身权利P 24--25 1.地位:在公民权利(即人权)中,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 ①含义:人格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②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分类:A物质性——生命健康权 B精神性——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④特点:人格权与生命相伴,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不可与人身分离。 ⑤意义:人格权是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 (2)身份权:身份权是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荣誉权和亲属权(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二)生命健康权P

26--32 1.含义: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 2.内容: 生命健康权包括:①生命权——公民第一位的重要人身权利。 ②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3.地位:(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1)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失去,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4.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为法律所不容,情节严重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依法进行自卫,有权请求法律保护,其他公民有权制止侵害行为。 (3)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5.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1)原因: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其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汤元一中思想品德中考考点分析及应对策略.doc

思想品德中考考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从2009年开始我们的中考由佳木斯、鹤岗、七台河、伊春和双鸭山五市地联合出题。五市地优势互补,使2009年和2010年的屮考试港都能较好地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凸显自主探究,倡导核心价值,呈现出新课改的评价理念,做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正确分析2009年和2010年的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对我们做好2011年的备考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两年的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等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与考试说明基本一致。2009年沿袭Z前的题型风格,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别占40%和60%,其屮单项选择题(20分),不定项选择题(20分),简答题(25分),实践探究题(10分),分析说明题(10分),政治小论文(15分);2010年依据考试说叨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别占40%和60%,其中单项选择题(20分),不定项选择题(20分),简答题(30分),实践探究题(15分),分析说明题(15分)。难度约0.70左右。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两年屮考里考点的分布情况: 时事政治部分: 教材知识部分:

注:其余问题归为教材知识点衍生的综合实践题,2009年约占17分,2010年约占27分。 卜?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两年来的“高频考点”:

其中2009年的31题和2010年的26题均为网络建设问题,2009年的30题和2010 年的30题均为资源环境问题,2009年的32题和2010年的31题均以建国六十年为背景考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原因,2009年的28题(神七问天)和2010年的29题(上海世博)均以本年度中最值得中国人自豪的时事为背景考察相关的知识点。 我又随机抽察了其他几个省市的中考题,发现每套试卷都出现的考点有:统一、环境资源、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原因,受教育、宪法、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建议权、消费者权利、师生关系等考点也频频出现。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两年的试卷的?睦征: 2009年和2010年的思想品徳试卷落实了思想品徳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了学科说明的基本要求,渗透着对学科教学价值和时代生活的深刻理解,试题类型灵活多样,比较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对于推动课程改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时代性: 1. 选材时效性强,材料鲜活可感。如国庆庆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屮小学校校园安全建设、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双百”人物评选、食甜安全法的实施、神七成功发射、三鹿奶粉事件、低碳生活、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免除学杂费等均成了试题背景。 2. 主题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符合时代潮流。如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社会公平、践行低碳理念、民主监督的作用、民生的改进、民主法治的发展等话题均成了试题主题。 2009年的试卷中设置了10道单项选择题、2道不定项选择题和1小道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时事的掌握。可以说,这13道题考查了一年来国内外的时政大事,涉及政治、经济、体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占总分值的15%。以材料作为切入的其他试题中,有12道题采用了一年来的时政大事作背景材料,占总分值的69%,全港涉及到时事的题目共有84分;2010年的试卷中设置了10道单项选择题、1道不定项选择题和2小道简答题,考查学生对时事的掌握。可以说,这13道题考查了一年来国内外的时政大事,涉及政治、经济、体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占总分值的15%。以材料作为切入的其他试题中,有11道题采用了一年來的时政大事作背景材料,占总分值的70%,全卷涉及到时事的题目共有85分。 整张试卷多侧血地传递了时代的气息,反映了时代生活。这样做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考生在理解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社会的发展,思考自己

2017杭州中考思品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2017杭州中考思品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首先从总体变化来讲: 1.考试范围:新增1处。 《思想品德》部分:新增3个单元内容,删除1处,内容变化1处。《历史与社会》部分:考试内容与要求由2016年的42条变为40条。考点新增3处,表述变化有20处,内容变化2处,合并4处、删除6处。 2.考试要求:删除1处,表述变化2处。 3.试卷结构:新增1处(判断题)。 思想品德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知道青少年身边存在的各种侵害,明确青少年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和加强自我保护的原因;懂得青少年该如何保护自己。(新增) 解读: 此考点的增加是为了教会未成年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侵害时学会保护自己,在备考中应多注重复习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等相关知识。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懂得以开放的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各国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新增) 解读: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例如:G20峰会的成功举办,里约奥运上的中国元素等。在备考中要加强文化交流方面的学习,注重相关热点积累,做中外友好往来的使者。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1.正确认识公平问题:理解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理解公平的差异性(内容变化)和相对性;能正确分析社会生活中公平与不公平现象。 2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二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的关明确维护正义的要知道有正义感的行为要求。(删除) 解读: 1.公平考点中由社会性变为差异性变化是说明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公平现象,元元认为:在备考中应多关注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国家采取的措施。 2.正义考点删除,在备考中不必作为重点考点复习。 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1.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实现该目标中起到的作用。(新增) 解读: 此考点的增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所做出的具体规划,在备考中应将此考点与热点结合复习,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与社会2017年大纲要求是: 1.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并能按照面积大小排序(表述变化、顺序调整。 2016年大纲要求是: 2.在图上掌握七大洲、四大洋,描述它们的分布情况,并能按照面积大小排序。 解读: 本考点2017年要求“运用”,较去年难度增大,学习时应更深入一些,并且在2016年的基础上调序、整合,更为看重。

中考政治试卷分析和备考策略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6年青海中考思品试卷分析和2017年备考策略 一、2016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特点 总体而言,整套试题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在坚持教育价值立意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试卷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巧妙地将教材、生活、热点融为一体,集教育性、生活性、综合性于一体,既重视了考查基础知识,又突出了知识的运用价值,侧重了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高度统一。 (一)尊重学生认知特点,重视考查基础知识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而且,作为初中生,他们的分析能力也尚未达到一定高度,这些就决定了任何地方的思想品德中考都绕不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套试题直接考查了民族精神的核心、维护公平的重要性、消费者的权利、经济活动的原则、消费者维权途径、我国的资源国情、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共23分,占思品总分的38.3%,这些都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 (二)突出知识的运用价值,侧重能力考查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近年来,虽然国家倡导降低中高考的难度,但这并不排斥对能力的考查,而且能力立意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在本套试卷中,能力题高达33分,占思品总分的55%,通过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表达,展现了学科内容的深刻内涵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三)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气息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之所在。本套试题关注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以社会热点新闻为背景材料,关注国家、社会发展,传递时代气息,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屠呦呦获奖、中国制造、互联网+、精准扶贫、天价菜单、旅游文明、校园暴力等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学会恰当运用教材知识,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重大时政现象。 (四)注重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 弘扬正能量,是思想品德中考基于选拔功能之上的另一重要功能。本套试题问题的设置着眼于引导考生对身边社会事件、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在问题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贯彻整套试题,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和反思中升华品格。如第2题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和第9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第8题和第10题的“中国制造”以及第12题的“互联网+”等,不仅有利于引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第5题的“应对校园暴力”、第11题的“天价菜单”、第12题的第2小问的“网络安全”、第13题的“保护隐私”等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维权意识和能力,增强法治观念。 二、2017年中考备考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复习方法是制胜的法宝。九年级思品中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想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读”“熟”“串”“精”“专”“新”。 (一)注重四“读”,“熟”悉考点和答题格式 立足于书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读书要做到“四读”,即读标题(包括课、节、框、目标题),读概念,读原理,读引言和结论。读标题,可以大致了解教材的知识框架结构,脉络体系;读概念,可以掌握科学理论机体的细胞;读原理,可以掌握关键知识;读引言和结论,可以理清教材的精髓和落脚点。此外,《课程标准》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考生也要仔细研读,明确中考的要求,把握能力要求,理解更新的中考改革

中考思想品德基础考点解析八年级

中考思想品德考点解读 七年级(约10%) 1、怎样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 ① 珍爱自已的生命; ② 肯定自已的价值、珍爱自已的生命,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③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做出贡献,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 让生命焕发光彩,通队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2、青少年应该怎样保护自已? ① 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② 要依靠自已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③ 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最有效的救助方法。如: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时,要将损失降到最小,保护最大的合法权益。 ④ 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3、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为什么要有坚强的意志?) 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① 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 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 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4、怎样磨砺坚强意志?(方法?)

① 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② 磨砺坚强意志,要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 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已。 ④ 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锻炼自已。 5、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①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它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最主要的特征)、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6、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是怎样的? ⑴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②违反的法律不 同③应受到的惩罚不同 ⑵ 二者的联系是:①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②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仍的鸿沟。 7、我们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①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②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已健康发展。 8、青少年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人;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完整版)浙江省台州市2016年中考社会思品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考试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 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6年1月16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北京正式开业。 该金融机构是 A.世界发展银行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亚洲开发银行 D.世界投资银行 【答案】B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 A.物理学奖 B.化学奖 C.文学奖 D.生理学(医学)奖 【答案】D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回答3~4题。3.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 A.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B.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日 C.全民国家安全法制日 D.全民国家安全活动日 【答案】A 4.我国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是因为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②国家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存亡 ③国家安全是公民个人安全的重要保障④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直击】思想品德(考点35)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①不符合题意,④表达错误。故选B。5.2016年2月,演艺明星傅某因吸毒、容留他人吸毒被北京警方带走。这一案例的警示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答案】D 【考点直击】思想品德(考点13) 6.为了探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国务院决定在台州设立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江西中考政治分析评论题标题角度汇总(考场速查-标注清楚)

江西中考政治分析评论题标题及角度 标题Ⅰ 一、品德 《珍爱生命,勇担责任》、《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珍爱生命,热爱生命》 《珍爱生命,自救自护》 《学雷锋树新风,弘扬社会正能量》、《与人为善,奉献社会》 《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团结就是力量》《竞争合作求双赢》《奋力团结,成就大家风范》 二、法律 《推进依宪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宣誓捍卫宪法尊严》 《完善宪法内容,弘扬宪法精神》《良法善治并举,推进依法治国》 《踏上依法治国新征程》《推进法治进程,维护公平正义》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强化责任意识,保护青少年健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方共同努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护航花季成长》《应对校园暴力,各方共同努力》 《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共同的责任》《净化消费环境,捍卫消费尊严》

三、国情与责任 政治: 《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民主中国》 《科学民主决策,构建和谐社会》《聚焦全国两会,决胜全面小康》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统一》《促进团结,反对分裂》《民族团结一家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厉害了,我的国!》《点赞中国》《“强起来”的新时代主旋律》 《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坚守承诺,展现大国担当》 《建设新时代,争当新青年》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经济: 《弘扬丝路精神,实现跨越发展》《一带一路求合作,互联互通促发展》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现代化》 《创新合作促发展,对外开放有担当》 文化: 《发展科教事业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建设科技强国》 《为新时代创新发展汇聚更多优秀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新四大发明,引领中国创造》《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20年中考政治 考点知识解读(法律知识一) 人教新课标版

备战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考点知识解读(法律知识一) 考点一、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对应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八、九课和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考点解读】 (一)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七年级下册:第八课P103—P107) 1.未成年人的含义: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非法侵害。 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护未成年人设置的四道防线 (1)家庭保护 ①含义/要求: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②意义: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2)学校保护 ①要求: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②内容: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③意义:未成年人有很长时间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的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 (3)社会保护 ①含义/要求: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②内容: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 (4)司法保护 ①含义/要求: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②措施: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 (二)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七年级上册:第8-9课P82--97) 1.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2.辨别身边的诱惑,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面对领奖台的诱惑:要认识到我们渴望成功和荣誉,想得到鲜花和掌声,是很正常的心理,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2)面对金钱的诱惑:关键在于要通过合法的手段、正当的途径去获取金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