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与免疫学 习题 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 习题 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  习题 参考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  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抗体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B ,抗原)

2.(重链,轻链,二硫键,四肽链)

3.(可变区,超变区,恒定区)

4.(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5.(IgM,IgE )

6.(V L, C L )

7.(二聚体,五聚体) 8.(IgG,SIgA,IgM)

三.名词解释题。

1.抗体: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3.单克隆抗体(MAb):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4.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抗体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通过Ig Fc段与NK细胞和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上述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破坏作用,简称ADCC效应。

5.调理作用:IgG类抗体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通过Ig 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的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吞噬的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四.判断改错题。

1.(×)既有益也有害

2.(√)

3. (×)两个Fab片段和一个Fc片段

五.简答题。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Ig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呈“Y”字形)。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区域、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称为V区,其余部分称为C区(其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

2.简述IgG分子的结构域组成及各结构域分别有何功能。

答:IgG分子的H链的结构域有VH、CH1、CH2、CH3,L链的结构域有VL、CL。各结构域的功能为:VH和VL是IgG与抗原结合的部位;CH和CL是Ig的遗传标志所在;IgG的CH2是与补体结合的部位;IgG的CH3可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六.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答:(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4)穿过胎盘:IgG可穿

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答: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Ig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JgD的H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VH、CH1、CH2、CH3;IgM、IgE的 H 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区。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 与CH1上具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IgG的CH2、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的结合部位,IgG的CH3可与某些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结合。

第三章补体系统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2.(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

3.(肝细胞,巨噬细胞)

4.(形成MAC)

5.(免疫复合物)

6.(C1q,C1r,C1s )

7.(C1,C3) 8.( C1q ) 9.(C4b2b,C4b2b3b,C3bBb,C3bnBb) 10.( MBL )

三.名词解释题。

1.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2.补体经典途径: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1、C4、C2、C3、C5~C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3.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 ~ C9组成。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四.判断改错题。

1.(√)

2.(×)C3最高

3.(×)补体有两面性

五.简答题。

1.简述补体膜攻击复合物(MAC)的组成及其靶细胞溶解的效应机制。

答:MAC由C5b-8复合物与12-15个C9分子组成(C5b-9),其溶解靶细胞的效应机制是:MAC在靶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的跨膜通道,小分子可自由透过细胞膜,而大分子不易逸出,导致渗透压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2.简述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答:(1)概念: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2)补体系统由30多种成分构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a.固有成分:存在于体液中、参与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C1~C9、MBL、B因子、D因子。b.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包括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膜辅助因子等。c.补体受体:包括CR1~CR5、C3aR、C4aR、CaR等。

六.问答题。

1.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区别点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

激活物IgG1-3或IgM与Ag复

合物

脂多糖、酵母多糖、凝

聚的IgA和IgG4

MBL

参与成分C1-C9 C3,C5-C9,B、P、D C2-C9 C3转化酶C4b2b C3bBb C4b2b

C3转化酶C4b2b3b C3bnBb C4b2b3b 所需离子Ca2+、Mg2+Mg2+Ca2+

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在感

染后期发作用

参与非特性免疫,在感

染初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性免疫,在

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2.试述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是:①溶解细菌、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补体被激活以后,通过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靶细胞溶解。②调理作用;C3b、C4b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最终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增强。③免疫黏附;免疫粘附作用是指C3b或C4b一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另一端与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结合,形成较大聚合物,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清除。④炎症介质作用:a、C3a和C5a,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使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的作用;b、C3a和C5a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吸引具有相应受体的吞噬细胞向补体激活的炎症区域游走和聚集,增强炎症反应。⑤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补体活化产物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四章细胞因子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旁分泌,自分泌 ,内分泌)

2.(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的T细胞,NK细胞)

3.( MHC )

4.(胞膜结合型,可溶性)

5.(TNF-α, TNF-β, 淋巴毒素)

三.名词解释题。

1.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杀伤靶细胞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生物学活性。

2.干扰素:由Mo-MΦ、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此外还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IFN-α/β也称为I型干扰素,IFN-γ也称为II型干扰素。

四.判断改错题。

1.(√)

2. (√)

五.简答题。

1.简述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答:①细胞因子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15~30kD)的分泌性糖蛋白;②天然的细胞因子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③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可为双体或三体形式;④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也无MHC限制性;⑤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效应,极微量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⑥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多源性和多向性;⑦细胞因子作用时具有多效性、重叠性以及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⑧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及内分泌形式在局部或远处发挥作用。

2.简述细胞因子的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答: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1、IL-2、IL-5、IFN等。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如: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 (A,B,C,DP,DQ,DR)

2.(MHCⅡ类抗原,MHCⅠ类抗原)

3.(抗原肽结合区)

4.(抗原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样区)

5.(H-2复合体,17, HLA复合体,6 )

6.(α链,β-2m, 6 ,15 )

7.(α1 ,α2, 8-12 ,α1,β1,13 -17)

8.(内源性抗原肽,CD4+Th,外源性抗原肽,CD8+CTL) 9.(MHC-I类,MHC-II类)

三.名词解释题。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四.判断改错题。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

2.(×)CD4

3.(√)

五.简答题。

1.MHC编码产物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答:(1)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1)经典的MHC I、II类分子分别提呈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分别给CD8+CTL和CD4+Th细胞识别,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这是MHC 分子的最主要功能。2)约束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如HLA-I类分子对CTL识别和杀伤靶细胞起限制作用;HLA-II类分子对Th与APC之间的相互作用起限制作用。3)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选择及分化。4)决定个体对疾病易感性的差异。5)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2)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1)经典III类基因编码的补体成分参与炎症反应、杀伤病原体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生。2)非经典I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可调节NK细胞和部分杀伤细胞的活性。3)炎症相关基因产物参与启动和调控炎症反应,并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

第六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骨髓,胸腺,骨髓,胸腺)

3.(淋巴结,脾,黏膜免疫系统)

4.(抗原, BCR)

5.(B7,CD28 )

6.(mIgM , mIgM , mIgD)

7.(C3d受体, EB)

8.(浆细胞)

9.(稳定TCR结构,传导T细胞活化信号) 10.( CD28,B7 ) 11.( 穿孔素,颗粒酶、FasL )

12.(功能性TCR的表达,自身MHC限制性,自身免疫耐受)

13.(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14.(MHCⅡ类分子,MHCⅠ类分子,B7(CD80,CD86),CD40,LFA-3(CD58))

15.(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16.(B7分子(CD80))

17.(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B细胞)18.(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9.(MHCⅠ类分子途径,MHCⅡ类分子途径,非经典的抗原提呈途径,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途径) 20.(内源性,外源性)

三.名词解释题。

1.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2.B细胞抗原受体:是镶嵌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mIg),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的抗原分子。BCR通常与Igα、Igβ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B细胞表面。

3.浆细胞: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在 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4.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的分子结构,通常与CD3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大多数T细胞的TCR由α和β肽链组成,少数T 细胞的TCR由γ和δ肽链组成。

5.TCR-CD3:由TCR与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表达于T细胞表面。其中,TCR的作用是能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CD3分子的功能是传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6.Tc细胞:即杀伤性 T 细胞,表达CD8分子,识别抗原受MHC I类分子限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7.抗原提呈: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再与TCR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四.判断改错题。

1.(√)

2.(×)骨髓

3.(√)

4.(×)活化的B细胞

五.简答题。

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答:中枢免疫器官由骨髓和胸腺组成,其主要功能为: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其中,骨髓的主要功能为:(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主要功能为:(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3)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2.简述巨噬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答:巨噬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1)表达多种表面受体,摄取抗原。(2)产生多种酶类和生物活性产物(杀菌物质),加工处理抗原。(3)表达MHC Ⅰ类、Ⅱ类分子,B7分子、CD54等黏附分子,提呈抗原。

3.简述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答: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1)活化的B细胞才有提呈抗原作用;(2)主要通过BCR特异性识别和摄取抗原;(3)能有效摄取可溶性抗原。

六.问答题。

1.比较MHCⅠ类分子途径和MHCⅡ类分子途径提呈抗原的特点。

MHCⅠ类分子途径MHCⅡ类分子途径抗原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抗原降解的胞内位置胞质蛋白酶体内体、溶酶体

抗原与MHC分子结合部位内质网溶酶体及内体中MⅡC

提呈抗原多肽的MHC分子MHCⅠ类分子MHCⅡ类分子伴侣分子TAP,钙联素Ii链,钙联素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所有有核细胞专职APC 识别和应答细胞CD8+T细胞(主要是CTL)CD4+T细胞(主要是Th)

2.CD8+杀伤性T细胞是怎样破坏靶细胞的?

答:CD8+杀伤性T细胞(CTL)通过TCR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在协同刺激分子等参与下,与靶细胞紧密接触,通过两种机制杀伤靶细胞:①细胞裂解:活化后的CTL通过颗粒胞吐释放穿孔素,后者插入靶细胞膜内形成空心管道出现小孔,水分通过小孔进入细胞浆,靶细胞胀裂而死亡。②细胞凋亡:活化后的CTL通过颗粒胞吐释放颗粒酶(丝氨酸蛋白酶),后者进入靶细胞,通过一系列酶的级联反应,最终激活靶细胞内源型DNA内切酶而导致靶细胞凋亡;活化后的CTL大量表达FasL(配体),与靶细胞表面Fas(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酶的级联反应,最终激活靶细胞内源型DNA内切酶而导致靶细胞凋亡。

3.T细胞表面有哪些重要膜分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T细胞表面的重要膜分子及其功能是:①TCR-CD3复合物:TCR特异性识别由MHC 分子提呈的抗原肽,CD3稳定TCR结构和转导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②CD4和CD8分子:能分别与MHC-Ⅱ类和MHC-Ⅰ类分子的非多态区结合,既加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又参与抗原刺激TCR-CD3信号转导,还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成熟及分化;③协同刺激分子:主要有CD28、LFA-1、LFA-2(CD2)、CD40L等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提供T细胞的活化的第二信号;④结合丝裂原的膜分子:主要有PHA、ConA、PWM等丝裂原的受体,丝裂原与相应受体结合可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

第七章免疫应答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1

3

`

14

`

15

B E D D

C B E E B

D C A D D D

二.填空题。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

2.(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3.(MHCⅡ类,MHCⅠ类)

4.(B7分子(CD80))

5.( 浆细胞 )

6.(CD5 , B-1细胞,B-2细胞)

7.( CD21, CD19 )

8.( mIgM,Igα/Igβ)

三.名词解释题。

1.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的分子结构,通常与CD3

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大多数T细胞的TCR由α和β肽链组成,少数T

细胞的TCR由γ和δ肽链组成。

2.Tc细胞:即杀伤性 T 细胞,表达CD8分子,识别抗原受MHC I类分子限制。主要功能是

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3.B细胞抗原受体:是镶嵌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mIg),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

的抗原分子。BCR通常与Igα、Igβ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B细胞表面。成熟B细

胞可以同时表达mIgM和mIgD。

4.浆细胞:是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在 IL-2、4、5、6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

形成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5.初次应答:B细胞在初次接受TD抗原的刺激所产生的应答过程称为初次应答。初次应答

产生的抗体浓度通常较低,并主要是IgM类抗体,亲和力较低。

6.再次应答:当B细胞第二次接受相同的TD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应答过程为再次应答,又

称回忆应答。与初次应答相比,产生再次应答所需的抗原剂量小,抗体浓度高,持续时间长,主要为IgG类抗体,且亲和力高。

四.判断改错题。

1.(×)体液免疫应答

2.(√)

3.(√)

4.(×)不需要

五.简答题。

1.简述CD4+Th(Th1、Th2)细胞的效应功能。

答: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1)激活、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抗胞内感染病原体;(2)促进Th1、Th2、CTL和NK等细胞的活化、增殖,辅助B细胞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3)活化中性粒细胞。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1)辅助体液免疫应答,促进B细胞产生

抗体;2)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及抗寄生虫感染。

2.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中,与初次应答比较,再次应答有何特点?

答:①潜伏期短:约为初次应答的一半;②抗体浓度高:增加快,到平台期快,平台高;

③抗体持续时间长:平台期和下降期时间长;④所需抗原剂量小;⑤主要为高亲和力IgG(初

次应答主要为低亲和力IgM)。

3.试述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中,B细胞与Th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1)B细胞对Th的作用:B细胞作为APC,提呈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给Th 细胞,并通过B7-CD28作用提供Th活化的第二信号。(2)Th辅助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活化的Th细胞表达CD40L,与B细胞上CD40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h 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和Ig的产生。

4.试述抗体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主要方式。

答:①中和作用:抗体与病毒或胞内菌的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或胞内菌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或胞内菌与靶细胞结合;此外,抗体还可以中和相应细菌外毒素的毒性。②调理作用:抗体通过Fab段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其Fc段又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将病原体带至吞噬细胞表面,使之易被吞噬清除。③抗体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形成病原体-抗体-补体复合物,再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使病原体易被吞噬清除。

六.问答题。

1.CD8+杀伤性T细胞破坏靶细胞的机制是什么?

答:CD8+杀伤性T细胞破坏靶细胞的机制有2种:细胞裂解和细胞调亡。⑴细胞裂解:CD8+杀伤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后,通过颗粒胞吐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膜上出现大量小孔,膜内外渗透压不同,水分进入胞浆,靶细胞胀裂而死;⑵细胞调亡:有2种不同机制:①Tc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可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通过Fas 分子胞内段的死亡结构域激活caspase,在激活一系列caspase,引起死亡信号的逐级转导,最终激活内源性DNA内切酶,使核小体断裂,并导致细胞结构毁损,细胞死亡;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的颗粒酶,可借助穿孔素构筑的小孔穿越细胞膜,激活另一个caspase10,引发caspase级联反应,使靶细胞调亡。

第八章超敏反应

二.填空题。

1.(速发,细胞毒(细胞溶解),免疫复合物(血管炎),迟发)

2.(72,抗Rh+抗体/ Rh+抗血清 )

3.(IgM ,IgG )

4.(青霉噻唑醛酸,青霉烯酸 )

5.(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6.(可溶性,IgG ,IgM ,中性粒细胞)

7.(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8.(免疫复合物(IC),补体,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血小板)

三.名词解释题。

1.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类风湿因子:自身变性的IgG分子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自身变性IgG的自身抗体

称为类风湿因子。这类自身抗体以IgM为主,也可以是IgG或IgA类抗体。

3.血清病:是一种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性超敏反应。一般发生于初次大量注射抗毒

素血清后1~2周。以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为其临床特征。

病程短,有自限性。

四.判断改错题。

1.(×)速发型变态反应

2.(√)

3.(√)

4.(×)IV型超敏反应

五.简答题。

1.试述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答:抗原→→机体→→产生IgE→→IgE结合到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Fc

受体上(形成致敏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抗原与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毛血细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Ⅰ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①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②呼吸道过敏症(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③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④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等)。

2.试述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答:靶细胞表面(半)抗原→→机体→→产生IgG、IgM→→抗体与靶细胞上抗原结合

→→①激活补体: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调理作用②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ADCC作用→→

溶解、吞噬、破坏靶细胞。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①输血反应;②新生儿溶血症;③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④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药物过敏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粒细

胞减少症、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⑤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⑥甲状腺功能亢进。

3.试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答: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抗原→→机体→→产生IgG、IgM、IgA→→当相同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抗原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摸→→激

活补体系统,产生C3a、C5a、C3b→→①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

胺→→血管内皮间隙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②中性粒细胞浸润→→吞噬IC,

释放溶酶体酶→→局部组织损伤。③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凝血系统活化→→血

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局部充血、出血、缺血。Ⅲ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①局部免疫

复合物病(Arthus反应、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②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

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六.问答题。

1.脱敏注射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答:在注射抗血清时,如遇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时间(20~30分钟)、连续多次的注射方法,称为脱敏注射。这是因为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与有限数量的致敏靶细胞膜表面的IgE结合后,靶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积累效应。在短时间内多次小剂量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颗粒,在短时间内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大剂量注射抗血清时,不会发生超敏反应,从而达到暂时脱敏的目的。

2.试述青霉素引发全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原则。

答:发生机制:青霉素为半抗原,本身并无免疫原性,初次进入机体后,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和青霉素烯酸与组织蛋白结合则构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并以Fc段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Fc受体,而使机体致敏。当青霉素致敏的个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结合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上,刺激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防治原则:①寻找变应原,避免接触。可通过询问过敏史和皮肤试验来确定变应原;皮试阳性者可改换药物;②作好急救准备,如准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随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第九章免疫学应用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

2.(高度特异性,高效性,底物)

3.(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

4.(电解质及,温度, 酸碱度)

5.( 疫苗 )

6.(免疫缺陷者,孕妇)

7.(特异性抗体,细胞) 8.(体液, 细胞,黏膜局部) 9.(安全,有效, 实用)

三.名词解释题。

1.凝集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2.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在载体颗粒表面,再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反应出现凝集的现象。

3.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后,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4.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已知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酶反应后的底物颜色,检测相应抗原或抗体含量。

5.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6.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的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7.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人群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8.亚单位疫苗: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是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四.判断改错题。

1. (√)

2. (×)人工主动免疫

3. (√)

4.(×)既有好处也有害

五.简答题。

1.比较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的异同。

答: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的相同之处:都是经典的抗原抗体反应,均需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在一定pH,一定温度下才能形成可见反应。不同点:① 参与抗原的物理性质不同:沉淀反应为可溶性抗原,凝集反应为颗粒性抗原。② 可见反应产物不同:沉淀反应为出现沉淀物,凝集反应为出现凝集块。

2.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答: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基和抗体分子表面的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结构的互补性,抗原抗体相互结合,在适宜条件下,出现可见反应。主要特点有:(1)抗原抗体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基和抗体分子的超变区决定的,抗原抗体之间的互补程度越高,亲和力越高。(2)抗原抗

体的结合为非共价键的可逆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以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抗体性质不发生改变。(3)抗原和抗体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比例适宜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反应。(4)适宜的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能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紧密接触,增加分子间引力,促进分子聚合。

3.简述常用的人工免疫制剂。

答: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疫苗,其中灭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类毒素是用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制成,这些人工免疫制剂主要用于传染病的预防。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和单抗制剂。常用的抗毒素有破伤风抗毒素和白喉抗毒素,用于破伤风和白喉的紧急预防和治疗。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从大量混合血浆或胎盘血中分离制成的免疫球蛋白浓缩剂,用于常见传染病的短期预防。细胞因子制剂和单抗制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自考2018 年 7 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 02864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是() A. Rh 抗原B. AFP C.HLA D.精子抗原 2.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A. H-2 B.HLA C.SLA D . DLA 3.补体活化替代途径中C3 的转化酶是 () A. C4b2a B. C4b2a3b C.C3bBb D. C3bnBb 4.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较,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A.潜伏期延长B.主要为 IgG 类抗体,产生迅速 C.抗体产生的量低D.抗体持续时间短 5.新生儿溶血症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6.属于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的是() A.胎盘球蛋白B.抗病毒血清 C.内毒素D.类毒素 1

7.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且仅存在于某种特定肿瘤表面的物质称为() A.肿瘤抗原 B.肿瘤特异性抗原 C.肿瘤相关抗原D.癌胚抗原 8.上呼吸道发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出现肾小球肾炎,其原因之一是该菌携带有() A.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 C.超抗原D.肿瘤抗原 9.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A. C2a B.C4b C.C5a D. C3b 10.主要由 T 细胞产生且能刺激T 细胞生长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 IL-1 B .IL-2 C.IL-6 D . TNF 11.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A.糖尿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关节炎D.多发性硬化 12. X- 性联锁先天性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 A.体液免疫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病 C.补体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 13.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是() A.厘米 B.毫米 C.微米 D.纳米 14.用于细菌动力检查的培养基是() A.基础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D.固体培养基 15.猩红热的常见病原体是() 2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就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与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就是: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 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与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Paul Ehrich D.Kitosato 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 Jenner C.Robert Koch D.Antony Van 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就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就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 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就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就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就是: 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就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就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精选范文

C h a p10:细菌学概论1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是: E A. 荚膜 B. 繁殖体 C. 中介体 D. 鞭毛 E. 芽孢 2有关鞭毛的描述正确的是:E A.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B.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以上均是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C A. 真菌 B. 螺旋体 C. 支原 D. 衣原体 E. 革兰氏阴性菌 4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E A.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B. 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C.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D. 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E. 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5关于细菌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 杀灭芽胞是判断灭菌彻底的指标之一 B. 抵抗力强 C. 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D. 是细菌的繁殖器官 E. 在体外营养不良时易形成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B A. 脂多糖 B. 磷壁酸 C. 肽聚糖 D. 胆固醇 E. 几丁质 7细菌的繁殖方式是:E A. 以上都不是 B. 有丝分裂 C. 复制 D. 孢子生殖 E. 二分裂 8关于大肠埃希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错误的是: D A. 外膜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磷壁酸 E. 脂多糖 9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A A. 德国的柯霍 B. 英国的李斯特 C. 荷兰的列文虎克 D.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E. 法国的巴斯德 10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A A. 分钟 B. 秒 C. 小时 D. 周 E. 天 11下列哪种细菌具有异染颗粒?E

微生物与免疫学练习题(题库)

医学微生物概述 一、填空题 l、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三大类。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 二、最佳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噬菌体B.细菌C.支原体D.真菌E.放线菌 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E.立克次体 4.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作为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和三种。 3.菌体有一个弯曲的叫、有多个弯曲叫。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和。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5.细胞质含有、和等有形成分。 6.异染颗粒可用来进行。 7.荚膜是构成的重要因素,鞭毛是细菌的器官。 8.菌毛有和两种,与致病有关的是,可传递遗传物质的菌毛是。 9.临床上常以杀灭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10.G+菌肽聚糖的结构由、和组成三维网状结构。 11.革兰染色的步骤分、、、四步。 12.革兰染色阳性菌呈色,阴性菌呈色。 二、最佳选择题 1.细菌个体微小,通常以什么为测量单位( ) A.μm B.nm C.Cm D.pm E.mm 2.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芽胞E.核质 3.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 A.肽聚糖B.磷壁酸C.脂蛋白D.外膜E.脂多糖 4.维持细菌故有外形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核质E.芽胞 5.溶菌酶的杀菌机制是( ) A.竞争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B.与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C.裂解肽聚糖的β1.4糖苷键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 6.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杀菌的机制是( )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免疫学习题及答案

免疫学部分 一、概述 【A型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耐受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 【X型题】 1.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表现为 A.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B.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 C.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细胞 D.诱导组织细胞突变 E.防止肿瘤发生 二、抗原 【A型题】 1.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 A.<10kD B.< 9kD C.=10kD D.>10kD E.>100kD 2.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3.TD-Ag得名,是因为它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 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5.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6.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E.不同种属之间 7.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 A.自身耐受的终止 B.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 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 D.免疫应答被抑制 E.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 8.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5(大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试题(5)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 A 型题(每小题1分) 1.下列有关G+细菌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较厚 B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菌的外形 C主要成分是粘肽 D 与细胞膜一起完成体内外物质交换 E构成细菌的外毒素 2.有关芽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B根据芽胞的形状、位置、大小有助于鉴别细菌 C 在适宜条件下,一个芽胞可发芽生成两个细菌 D临床上常以是否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 E芽胞具有复杂的多层膜状结构,体内含吡啶二羧酸 3.病原性细菌生长繁殖一般不需要:( ) A 营养物质 B 适宜的PH C 适宜的温度 D 适宜的气体 E光线 4.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身传染:( ) A带菌状态 B菌血症 C败血症 D 毒血症 E 脓毒血症 5.下列哪项不属于先天性免疫:( ) A 母体IgG通过胎盘输入给胎儿 B 补体系统 C血脑屏障 D胎盘屏障E 吞噬细胞 6.新生儿脐带中哪类Ig含量增高,提示胚胎期有感染:( ) A IgG B IgA C IgM D IgE E IgD 7.检查结核杆菌适宜采用哪种染色方法:( ) A 革兰氏染色 B 抗酸染色 C 姬姆萨氏染色 D 奈瑟氏染色 E镀银染色 8.产生淋巴因子的主要细胞是:( ) A 肥大C B NK-C C 致敏T淋巴C D 浆C E B-C 9.下列哪些物质与Ⅱ型变态反应中靶C溶解破坏无关:( ) A补体溶解作用 B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C巨噬细胞的吞噬消化 DK-细胞破坏作用 E需IgG、IgM参与 10.引起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下述哪种抗原:( ) A红细胞血型抗原 B肿癌相关抗原 C动物免疫血清 D组织相容性抗原 E自身抗原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讲课教案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的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和固体培养基应用的奠基人是: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 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 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胞杆菌的科学家是:A.Louis Pasteur B.Robert Koch C.Paul Ehrich D.Kitosato 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的科学家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 Jenner C.Robert Koch D.Antony Van 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的细菌成份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的细菌结构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损害细胞膜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在线..

1.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经外毒素脱毒制成 B 只能中和外毒素 C 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关于TI-Ag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辅助 B 只有B细胞表位 C 不引起细胞免疫 D 可引起再次应答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下列大分子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A 蛋白质 B 多糖 C 核酸 D 类脂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关于TD-Ag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的辅助 B 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C 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D 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 分子量大小 B 表位性质 C 结构复杂性 D 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对SIgA的错误描述是() A 是黏膜局部抗体 B 其SP能保护SIgA不被蛋白酶水解 C 初乳中含量最丰富 D 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 出生时即具有 B 反应迅速 C 特异性 D 无记忆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新生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的Ig是() A IgG B IgM C SIgA D IgD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A 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系 B 与相应抗体结合 C 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结合 D 与MHC结合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1.免疫稳定功能失调易发生()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2.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 A 通过遗传获得 B 特异性 C 反应缓慢 D 有记忆性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卷

一、A型题B内毒素的毒性弱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包括:C外毒素可以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 A 沙眼衣原体 B 立克次体D内毒素可以用甲醛处理成类毒素 C 支原体 D 细菌 E 病毒E外毒素不耐热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14、人类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 细胞壁B细胞膜C荚膜A 胸腺 B 腔上囊 C 骨髓 D 脾脏D细胞质E核质E 淋巴结 3、杀菌力最强的酒精浓度是:15、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抗体: A 50%~60% B 70~75% C 80~90%A 抗毒素 B 病原微生物C 类毒素 D 95% E 65~75% 4、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的重要指标是: A 溶血素 B 血浆凝固酶 C 杀白细胞素 D 甘露醇试验 E 透明质酸酶 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 IgA B IgM C IgG D IgD E IgE 6、灭菌时的主要指标是能否杀灭细菌的哪种结 构: A细胞壁 B 细胞膜 C 荚膜D芽孢E菌毛 7、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条件不包括:

A 营养物质 B 适宜的温度 C 光线 D 适宜的酸碱度 E 必要的气体 8、介导细胞免疫的是: A T细胞 B NK细胞C巨噬细胞 D B细胞E中性粒细胞 9、与外毒素有相同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 抗毒素B细菌素 C 类毒素 D抗生素E干扰素 10、下列哪种疾病患病后容易形成带菌状态: A 伤寒 B 痢疾 C 霍乱 D 破伤 风 E 以上均不是 1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 大分子物质 B 表位 C 自身物质 D 同种异体物质 E 异种物质 12、结核杆菌入侵人体的途径包括: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损伤皮肤 D 损伤粘膜 E 以上都是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毒素的毒性强D 青霉素E外毒素 16、下列哪一种细菌产生的肠毒素可导致患者出现米泔水样便: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试题5(大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试题(5)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 A型题 (每小题1分) 1.下列有关G+细菌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较厚 B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菌的外形 C主要成分是粘肽 D与细胞膜一起完成体内外物质交换 E构成细菌的外毒素 2.有关芽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是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B根据芽胞的形状、位置、大小有助于鉴别细菌 C在适宜条件下,一个芽胞可发芽生成两个细菌 D临床上常以是否杀死芽?胞作为灭菌的指标 E芽胞具有复杂的多层膜状结构,体内含吡啶二羧酸 3.病原性细菌生长繁殖一般不需要:( ) A营养物质 B适宜的PH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的气体 E光线 4.下列哪项不属于全身传染:( ) A带菌状态 B菌血症 C败血症 D毒血症 E脓毒血症 5.下列哪项不属于先天性免疫:( ) A母体IgG通过胎盘输入给胎儿 B补体系统 C血脑屏障 D胎盘屏障 E吞噬细胞 6.新生儿脐带中哪类Ig含量增高,提示胚胎期有感染:( ) A IgG B IgA C IgM D IgE E IgD 7.检查结核杆菌适宜采用哪种染色方法:( ) A革兰氏染色 B抗酸染色 C姬姆萨氏染色 D奈瑟氏染色 E镀银染色 8.产生淋巴因子的主要细胞是:( ) A 肥大C B NK-C C 致敏T淋巴C D 浆C E B-C 9.下列哪些物质与Ⅱ型变态反应中靶C溶解破坏无关:( ) A补体溶解作用 B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C巨噬细胞的吞噬消化 DK-细胞破坏作用 E需IgG、IgM参与 10.引起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下述哪种抗原:( ) A红细胞血型抗原 B肿癌相关抗原 C动物免疫血清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参考答案

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D ) 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抗肿瘤 C.抗致病菌生长 D.产生干扰素 E.提供营养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 2.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 B )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降解核酸 参考:教材169页尾行 3.可在细菌间传递DNA的物质是( E ) A.鞭毛 B.中介体 C.荚膜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参考:教材174页2。性菌毛 4.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E ) A.荚膜 B.菌毛 C.侵袭性酶 D. 毒素 E. 毒力 参考:教材192页,第三节细菌的毒力物质 5. .决定痢疾杆菌侵袭力的首要因素是( D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 D.菌毛 E.肠毒素 参考:教材252页,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6.湿热灭菌法中杀菌效果最彻底的是( D )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参考:教材201页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7.可用于分离脑膜炎球菌的培养基是( B )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沙氏培养基 D.双糖培养基 E.碱性平板 参考:教材240页一、脑膜炎奈瑟菌2。培养特性

8.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可引起全身感染的肠道致病菌是( A ) A. 伤寒杆菌 B. 志贺痢疾杆菌 C. 大肠杆菌 D.霍乱弧菌 E.肠炎杆菌参考:教材198页3)内毒素血症 9.不引起毒血症的毒素是( B ) A.葡萄球菌肠毒素 B.霍乱肠毒素 C.志贺毒素 D.白喉毒素 E.破伤风痉挛毒素 参考:教材198页2)毒血症 10.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C )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无芽胞厌氧菌 D.白色念珠菌 E.沙门菌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正常菌群 11.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不包括( C ) A.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判断卡介苗接种效果 C.诊断Ⅳ型超敏反应? D.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 E.判断细胞免疫功能 参考:教材269页(三)结核菌素试验 12.引起败血症的细菌除外( A ) A.白喉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杆菌 参考:教材198页4)败血症 13.一般不入血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 ) A. 白喉杆菌 B. 大肠杆菌 C. 绿脓杆菌 D. 变形杆菌 E. 产气荚膜杆菌 参考:教材198页4)败血症 14. 与结核杆菌致病性有关的物质是( D ) A.外毒素 B.侵袭性酶 C.菌体表面构造 D.细胞壁类脂 E.内毒素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题时选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20 小题*3=60) 1. 免疫是指( ) A 抗感染的作用 B 清除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 C 抗肿瘤作用 D 清除一切抗原异物的作用 E 移植物被排斥的作用 2 半抗原是( ) A异种抗原B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C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D化学结构简单的物质E分子量大的物质 3 类毒素具有的特征为( ) A. 有毒性和免疫原性B 有免疫原性C. 无毒性 D 无免疫原性、无毒性 E 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4. 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 A 组织相容性抗原 B 移植抗原 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E. 半抗原 5 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是( ) A. Fc 段段段段区 6 能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B 细胞细胞C. 浆细胞D. 巨噬细胞细胞 7. 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lgM 8. 在人类胎儿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E 9. 免疫应答的全过程包括( ) A.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B.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 C.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D.记忆阶段和效应阶段 E.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10. 下述哪项不是细胞免疫现象( )

A.迟发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病 C.抗肿瘤免疫 D. 移植排斥反应 E. 对细胞内致病菌的抗感染作用 11. 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细胞细胞C.巨噬细胞 D. 单核细胞细胞 12. 机体抗感染的第—道防线是( ) A. 血脑屏障 B. 皮肤粘膜屏障 C. 胎盘屏障 D. 吞噬细胞 E. 补体 13. 下述哪项不是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A. 溶菌作用 B. 免疫粘附作用 C. 中和外毒索作用 D. 趋化作用 E. 中和病毒作用 14. 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 A. 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肥大细胞 细胞细胞 15. 具致病作用的细菌的代谢产物是( ) A、毒素 B、热原质 C、侵袭性酶 D、色素 E、A+B+C 16. 免疫应答是指 A、免疫应答是B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B、免疫应答是T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C、免疫应答是机体准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维持自身稳定的过程 D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准确识别病原微生物、发挥抗感染的过程 E、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 17. 抗原的异物性是指( ) A(外来物质B(异种物质C.异体物质 D(胚胎期淋巴细胞未曾接触过的物质E(隐蔽的自身物质 18. 病原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严重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叫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 一、填空题 1.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发挥——功能、——功能和——功能。 2.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反应——;而发生肿瘤是由于——功能缺陷。 3.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物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4.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变性细胞的功能称为。该项功能失调可引起——。 5.医学免疫学的起源学科是——。 二、名词解释 1.免疫 三、问答题 1.简述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2.免疫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正常或失常表现出何种生物学效应?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过强,免疫监视 3.自己,非己 4.免疫自稳功能,自身免疫病 5.微生物学 二、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 三、问答题 1.基础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抗原物质的种类和特点。(3)免疫应答的过程、规律和特点。(4)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 2.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效应: (1)免疫防御:是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功能正常可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损 害,即抗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有两种情况: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出现超敏反应;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免疫缺陷)会导致反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机能。功能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 衰老、变性的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抗原异物,对自身成分耐受与保护。功能紊乱或失调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即认己为敌,失去了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而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 (3)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 功能正常可防止肿瘤产生;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或病毒感染不能及时清除,造成病毒持续性感染。 第一章免疫器官 一、填空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2.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3.人类周围免疫器官包括——、——和——。 4.骨髓是——分化成熟场所;胸腺是——分化成熟场所。 5.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是——、——和——。 6.淋巴结中的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区,而T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结的——。 二、A型选择题 1.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D.脾 E.淋巴结 2.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脾 E.淋巴结 3.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 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4.周围免疫器官的功能不包括( )。 A.接受抗原刺激 B.产生免疫应答 C.过滤和清除病原微生物 D.造血及产生免疫细胞 E.过滤血液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微生物与免疫学 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抗体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B ,抗原 ) 2、(重链,轻链,二硫键,四肽链) 3、(可变区, 超变区,恒定区) 4、(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5、(IgM,IgE ) 6、(V L , C L ) 7、(二聚体,五聚体) 8、(IgG,SIgA,IgM) 三、名词解释题。 1、抗体:就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g):就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与膜型两类。 3、单克隆抗体(MAb):就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4、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抗体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通过Ig Fc段与NK细胞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上述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破坏作用,简称ADCC效应。 5、调理作用:IgG类抗体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通过Ig 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的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吞噬的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四、判断改错题。 1、( × ) 既有益也有害 2、( √ ) 3、 ( × )两个Fab片段与一个Fc片段 五、简答题。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答:Ig就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与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呈“Y”字形)。在重链近N端的1/4或1/5区域、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称为V区,其余部分称为C区(其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 2、简述IgG分子的结构域组成及各结构域分别有何功能。 答:IgG分子的H链的结构域有VH、CH1、CH2、CH3,L链的结构域有VL、CL。各结构域的功能为:VH与VL就是IgG与抗原结合的部位;CH与CL就是Ig的遗传标志所在;IgG的CH2就是与补体结合的部位;IgG的CH3可与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 六、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答:(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就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2)激活补体:IgG(IgG1、IgG2与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4)穿过胎盘: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期末试题(17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B )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 B ) B.μm 3、G+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是:( D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肽聚糖 4、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是:( A )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5、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C.成分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6、细菌的繁殖形式是:( D )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D )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 8、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C )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 9、关于类毒素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细菌崩解后释放出的毒素 B.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C.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D.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制成 10、下列哪种方法能最有效杀死芽胞( C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间歇灭菌法1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体和动物皮肤及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不致病,其中致病的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黄色葡萄球菌 12、乙型链球菌所致疾病是:( D ) A、支气管炎 B、肺炎 C、疖 D、扁桃体炎 13、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B )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 14、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D ) A、蜂窝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5、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中毒性疾病是( A ) A、猩红热 B、淋巴管炎 C、丹毒 D、咽峡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BCD ) A.支原体 B.螺旋体 C.立克次体 D.放线菌 E.真菌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BDE ) A.肽聚糖 B.荚膜 C.脂多糖 D.鞭毛 E.菌毛 —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ABCE ) A.脂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磷壁酸 E.肽聚糖 4.与医学关系密切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 A.热原质 B.外毒素 C.抗生素 D.内毒素 E.吲哚 5.属于细菌侵袭性的物质有:( ACE ) A.荚膜 B.细菌素 C.菌毛 D.热原质 E.透明质酸 6.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那些:( ABC ) A、形态变异 B、毒力变异 C、耐药性变异 D、基因变异 E、生长特性变异 7、以下可以用于皮肤消毒的消毒剂是:( ABC ) A、2%红汞 B、%高锰酸钾 C、70-75%乙醇 D、10-20%漂白粉 8.引起化脓性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有( ABC )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

【A型题】 1。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 2.下列哪项不就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得特点: A.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B。非细胞内寄生 C.有核仁、核膜 D。无完整得细胞器 E.对抗生素敏感 3.细菌染色法与固体培养基应用得奠基人就是: A.Antony Van Leeuwenhoek B。Louis Pasteur C。RobertKoch D。Dmitrii Ivanowski E.EdwardJenner 4。首先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与炭疽芽胞杆菌得科学家就是:A.Louis Pasteur B.RobertKoch C。Paul Ehrich D.KitosatoShibasaburo E.Joseph Lister 5.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引起有机物得发酵与腐败得科学家就是: A。Louis Pasteur B.EdwardJenner C.RobertKoch D.AntonyVanLeeuwenhoek E。Alexander Fleming 6。有关微生物得描述,正确得就是 A.体形小于1mm得生物 B.单细胞得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得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得生物 E.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得微小生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使细菌细胞壁坚韧得细菌成份就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E。外膜 2.有“拟线粒体”之称得细菌结构就是: A。核质 B。质粒 C.细胞膜 D.中介体 E.细胞质 3.细菌在适宜得生长条件培养多长时间形态比较典型?A。1~4h B.4~8h C.8~18h D。18~24h E.24~36h 4.与细菌革兰染色性有关得结构就是: A。细胞壁 B。核质 C。细胞质 D。细胞膜 E.质粒 5。下列关于菌毛得论述错误得就是: A。与细菌运动有关 B。比鞭毛短 C.与致病性有关 D.与基因转移有关 E。具抗原性 6.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得成分就是:A。磷壁酸 B.LPS C.外膜 D.肽聚糖 E。脂蛋白 7.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得主要依据就是: A。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B.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C。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细胞壁 E。对抗生素敏感 8.溶菌酶溶菌作用得机制就是: A.切断β—1,4—糖苷键 B。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得联结 C.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D.干扰细菌蛋白质得合成 E。损害细胞膜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MIC概念 答:MIC即最低抑菌浓度,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药物的最低浓度。 2、MIC的检测方法 答:连续稀释法,包括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和固体连续稀释法 +琼脂扩散法 3、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有哪些用途? 答: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活菌计数法、酚系数测定法 4、体外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答:①试验菌:标准菌株、临床菌株 ②培养基:质量的统一 ③抗菌药物:对试验的影响和避免影响的方法(溶解、pH、杂质、及时中止杀菌效应等) ④对照试验:试验菌对照、已知药物对照、溶剂及稀释液对照 1、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有哪些项目? 答: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口服药及外用药的微生物学检查 2、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应怎样进行? 答:加灭活剂、微孔滤膜、稀释法、离心沉淀 3、如何测定药物中的细菌总数? 答:琼脂倾注平皿计数法:稀释药物→取一定量稀释液和55℃琼脂混匀→37 ℃24-48小时→计数平板内菌落

4、大肠埃希菌的检验要点 答:1、革兰阴性杆菌;2、EMB平板上黑色有金属光泽菌落;3、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产酸产气、IMViC试验:++-- 5、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要点 答:1、葡萄串状排列革兰阳性球菌;2、金黄色色素;3、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 1、药物生产过程中如何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药物? 答:①加强药品生产管理:药物生产中的GMP ②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③使用合格的防腐剂 ④合理包装和保存等 2、为什么要实施GMP制度? 答:减少药品生产中存在的,而成品检验又不能完全防止的危险。 3、药物变质的表现有哪些? 答:①有病原微生物存在 ②有微生物毒性代谢物存在 ③有可观察到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微生物总数超标 ⑤无菌制剂有菌 4、影响药物变质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污染量 ②营养因素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时选一个最准确的答案。(20小题*3=60) 1.免疫是指( ) A抗感染的作用 B清除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 C抗肿瘤作用 D清除一切抗原异物的作用 E移植物被排斥的作用 2半抗原是 ( ) A异种抗原 B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 C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D化学结构简单的物质 E分子量大的物质 3类毒素具有的特征为( ) A. 有毒性和免疫原性 B有免疫原性 C. 无毒性 D无免疫原性、无毒性 E有免疫原性、无毒性 4.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 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E.半抗原 5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是( ) A.Fc段 B.Fab段 C.CH1段 D.CH2段 E.CL区 6能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7.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lgM B.IgA C.IgD D.IgE E.lgG 8.在人类胎儿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 ) A. IgE B.IgM C.IgG D.IgA E.IgD 9.免疫应答的全过程包括( ) A.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B.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 C.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D.记忆阶段和效应阶段 E.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10.下述哪项不是细胞免疫现象( ) A.迟发型超敏反应 B.免疫复合物病 C.抗肿瘤免疫 D.移植排斥反应 E.对细胞内致病菌的抗感染作用 11.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A.K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单核细胞 E.Tc细胞 12.机体抗感染的第—道防线是( ) A.血脑屏障 B.皮肤粘膜屏障 C.胎盘屏障 D.吞噬细胞 E.补体 13.下述哪项不是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 A. 溶菌作用 B.免疫粘附作用 C.中和外毒索作用 D.趋化作用 E.中和病毒作用 14.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肥大细胞 D.K细胞 E.NK细胞 15.具致病作用的细菌的代谢产物是() A、毒素 B、热原质 C、侵袭性酶 D、色素 E、A+B+C 16.免疫应答是指 A、免疫应答是B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B、免疫应答是T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分化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C、免疫应答是机体准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维持自身稳定的过程 D、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准确识别病原微生物、发挥抗感染的过程 E、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对Ag分子的识别,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