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0章循环系统

第10章循环系统

第10章循环系统
第10章循环系统

第十章循环系统一、A型题

1.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的质膜小泡的主要作用是

A.分泌产物

B.贮存物质

C.传递信息

D.物质转运

E.质膜储备

2.血管内皮下层含有以下成分,哪一项除外

A.少许平滑肌纤维

B.少许营养血管

C.少量胶原纤维

D.少量弹性纤维

E.基质

3.大动脉最主要的特点是

A.管径粗

B.管壁厚

C.有弹性

D.营养血管多

E.神经末梢多

4.动脉中膜内不含有

A.成纤维细胞

B.平滑肌

C.营养血管

D.胶原纤维

E.弹性纤维

5.与大动脉功能密切相关的结构成分的

A.内弹性膜

B.外弹性膜

C.中膜的弹性膜

D.平滑肌

E.胶原纤维

6.血窦存在于

A.肝

B.脾

C.骨髓

D.某些内分泌腺

E.以上都有

7.有孔毛细血管存在于

B.中枢神经系统

C.肺

D.胃肠粘膜

E.以上均对

8.周细胞存在于

A.小动脉内皮与基膜间

B.微动脉内皮和基膜间

C.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间

D.毛细血管基膜外

E.毛细淋巴管内皮和基膜间

9.与动脉相比,静脉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三层膜分界明显

B.血容量比动脉大

C.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D.血液回流主要靠管道内的压力差

E.管壁结构差异较大

10.心脏房室束及其分支位于

A.内皮下层

B.心内膜下层

C.心肌层浅部

D.心肌层深部

E.心外膜

11.心脏窦房结位于

A.右心室心外膜

B.左心房心内膜下层

C.左心房心外膜

D.右心房心内膜下层

E.右心房心外膜

12.关于蒲肯野纤维以下哪一项是错误是

A.是特殊的心肌纤维

B.无闰盘

C.与房室结相连

D.含肌原纤维较少

E.比一般心肌纤维短而粗

13.以下哪一种组织或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较稀疏

A.骨骼肌

B.心肌

C.脑

D.肌腱

E.腺

A.内皮凸入褶叠而成,见于全部静脉

B.内皮凸入褶叠而成,见于中静脉和大静脉

C.内膜凸入褶叠而成,见于全部静脉

D.内膜凸入褶叠而成,仅见于大静脉

E.内膜凸入褶叠而成,见于中静脉和大静脉

二、X型题

1.小动脉

A.管径在0.3mm以下

B.管壁可分三层

C.有几层环行平滑肌

D.可有内弹性膜

E.有外弹性膜

2.动脉管壁的结构和功能

A.大动脉的弹性使血流保持连续性

B.中动脉管壁舒缩可调节各器官血流量

C.小动脉舒缩影响血流外周阻力和血压变化

D.中间微动脉介于小动脉和微动脉之间

E.微动脉起控制微循环总闸门的作用

3.毛细血管

A.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B.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膜均有孔

C.窦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

D.白细胞可穿过内皮进入结缔组织

E.红细胞可穿过内皮细胞孔

4.血管内皮细胞

A.腔面有胞质突起

B.胞质内有质膜小泡

C.不含内质网等细胞器

D.能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E.有物质转化和代谢功能

5.微动脉

A.小动脉的分支

B.可见内弹性膜

C.中膜有1-2层平滑肌

D.可见外弹性膜

E.是微循环血管的起始

6.大静脉

A.内膜最,有平滑肌

B.中膜薄,平滑肌少

C.外膜薄,无平滑肌

D.无内、外弹性膜

E.有静脉瓣

7.血窦结构特点

A.管腔大而不规则

B.内皮细胞之间间隙小

C.内皮细胞多有孔

D.基膜不连续或无

E.有一层环行平滑肌

8.心脏

A.心内膜内无血管和神经

B.心内膜下层较为疏松的结缔组织

C.心房和心室的心肌纤维相互连接

D.心外膜厚,常见脂肪组织

E.心肌纤维有内分泌功能

9.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

A.内分泌腺

B.脑和脊髓

C.胃肠粘膜

D.肺

E.肌组织

三、填空题

1.中动脉又称______,中膜主要由______构成。

2.紧接毛细血管的静脉称______,它的特性是______大,______内的该血管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

3.中静脉的特点之一是中膜内______少,大静脉的特点之一是外膜内有较多______。

4.微循环是指由______到______之间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的______。5.心传导系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细胞组成。

6.心肌纤维分泌的主要肽类物质称_____,它有很强的______作用。

四、判断题

1.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分泌某些调节因子和物质转换等重要生理功能。

2.体内所有血管的内皮细胞都是扁平的。

3.血管壁各层内均有成纤维细胞。

4.淋巴管系统内的淋巴最终均导入静脉内。

5.动脉和静脉壁内的营养血管分布于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内。

6.动脉数量比静脉多,管腔也较大,故动脉血容量较静脉的大。

7.心脏壁内的血管分支分布于心外膜、心肌膜和心内膜三层内。

8.心室肌纤维较心房肌纤维粗而长,心房肌纤维含分泌颗粒较心室肌纤维的多。

9.心传导系统的细胞均属特殊心肌纤维。

答案

一、A型题

1.D

2.B

3.C

4.A

5.C

6.E

7.D

8.C

9.A

10.B

11.E

12.B

13.D

14.E

二、X型题

1.BCD

2.ABCE

3.ACD

4.ABDE

5.ACE

6.BDE

7.ACD

8.BDE

9.BDE

三、填空题

1.肌性动脉,平滑肌

2.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通透性,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

3.平滑肌,纵行平滑肌

4.微动脉,微静脉,基本功能单位

5.起搏细胞,移行细胞,蒲肯野细胞

6.心房利钠多肽(心钠素),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血压

四、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5.错误6.错误7.正确8.正确9.正确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病理学绪论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结局和规转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一、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教育地位 2.临床诊治地位 3.doctor’s doctor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 第三节疾病概论 一、疾病的相关概念 1.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二、疾病的共同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 2、因果交替 3、局部与整体 三、死亡 1、死亡:临床上传统判定死亡的标志是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 2、脑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其判断标准有:①无自主呼吸;②不可逆性昏迷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一、萎缩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2、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生理性萎缩: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逐渐萎缩,称之为退化。例如青春期后胸腺萎缩、老年性卵巢、子宫、睾丸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是指病理状态下发生的萎缩,可表现为全身性萎缩或局部性萎缩。按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3)失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 二、肥大 肥大:是指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一)类型及原因 从性质上,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1、生理性肥大:是指生理状态下应激高兴奋状态,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增强

第5章循环系统

第五章循环系统 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心脏右前斜位片主要观察() A、左心房、肺动脉主干和右心室 B、左心室、主动脉弓的全貌 C、右心房、主动脉 D、气管分叉 E、以上全不是 2、心脏左前斜位片主要观察() A、右房 B、左右室、房,左主支气管,左肺动脉 C、右无名静脉 D、相反搏动点 E、以上全不是 3、指出测量后前位心胸比值划线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胸廓最大横径是右膈顶平面,两侧肋骨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 B、心右侧横径是右心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的垂直距离 C、胸廓最大横径是胸廓内缘最宽处的最大距离 D、心左侧横径是左心缘最突出点至胸廓中线的垂直距离 E、左右侧心横径相加为心横径,除以胸廓最大横径,其比值为心胸比值 4、复杂心及大血管畸形最佳的X线检查方法是() A、高千伏摄影 B、远达X线摄影 C、记波摄影 D、胸部后前位摄影 E、心血管造影 5、在侧位胸片上,心后下缘与食管前间隙狭窄或者消失,提示() A、左房大 B、左室大 C、右房大 D、右室大 E、右心衰竭 6、后前位心及大血管平片左心房增大的征象不会有() A、心底部出现双重阴影 B、左心缘出现左心耳弓,故有四个弓 C、右心缘出现双心房(双心缘)影 D、左主支管下压而气管分叉角度小 E、降主动脉左移 7、指出右心房增大在心、大血管X线平片表现错误之处() A、左前斜位右房段延长,超过心前缘长度一半 B、左侧位压迫食管变窄、移位 C、左前斜位右房段膨隆、并与右室成角 D、后前位右房段向右膨隆,最突出点位置较高 E、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突出

8、左心室增大在心、大血管X线平片(各位置)的表现,错误的是() A、右前斜位60度照片示心前间隙变窄 B、后前位示心尖左下延伸、反搏点上移 C、后前位左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张 D、左前斜位60度左室仍与脊柱重叠 E、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变窄、消失 9、右心房增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后前位,右侧第二弓增大,右心膈角锐利 B、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突出或(和)延长 C、右前斜位,心后缘下部向后突出 D、右房增大常发生在房缺 E、右房增大多为室缺所致 10、主动脉型心脏主要反应在哪一房室增大() A、左心房增大 B、左心室增大 C、右心房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双心房增大 11、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心病的主要X线征象为() A、心脏普大 B、左右房大 C、左室大 D、右室大 E、心腰凹陷 12、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流量减少的先天性心脏病为() A、动脉导管未闭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征 E、肺动脉瓣狭窄 13、肺淤血主要的X线征象是哪一项?() A、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缩小或正常 B、肺血管轻度增粗,边缘清晰 C、肺门阴影正常 D、肺野透过度增加 E、以上全不是 14、急性肺水肿时,典型X线征象应为() A、肺门舞蹈征 B、两肺纹理增粗 C、两肺门蝴蝶形阴影 D、肺透明度增加 E、以上全不是 15、指出不属于肺循环改变的肺部病变是() A、肺充血 B、肺淤血(含肺水肿) C、肺出血 D、肺血减少

【实用】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疾病编码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I00-I99〕1、意性风湿热 I00风湿热,未提及心脏受累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或亚急性 I01风湿热伴有心脏受累 I01. 0 急性风湿性心包炎 I01. 1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I01.2 急性风湿性心肌炎 I05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I05. 0 二尖瓣狭窄 I05.2 二尖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或反流 I06.0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I06. 1 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I06.2 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 I07.0 风湿性三尖瓣疾病 I07. 0 三尖瓣狭窄 I07. 0 三尖瓣关闭不全 I09. 2 慢性风湿性心包炎 I09.9 风湿性:心力衰竭

2、高血压(I10-I15) I10原发性高血压 I11高血压心脏病 I11. 0 高血压心脏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I11.9 高血压心脏病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I12高血压肾脏病不包括:继发性高血压 I120 高血压肾脏病伴有肾衰竭 高血压肾衰竭 I12.9 高血压肾脏病不伴有肾衰竭 高血压肾脏病NOS I13.0 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I13. 1 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肾衰竭 I13. 2 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同时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衰竭 I15 继发性高血压 I15. 0 肾性高血压 I15. 1 继发于其他肾疾患的高血压 I15. 2 继发于内分泌疾患的高血压 I15.8 其他继发性高血压

3、缺血性心脏病(I20-I25) I20心绞痛 I20. 0 不稳定性心绞痛 I20. 8 劳力性心绞痛 I20.9 缺血性胸痛 I21急性心肌梗死 I21.0 前壁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 I21. 1 下壁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 I21.2 其他部位的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 I21.4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I25.1 陈旧性心肌梗死 I25. 5 缺血性心肌病 I25.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胂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 I26肺栓塞 I27其他肺源性心脏病 I27. 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I27. 9 未特指的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心病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第10章 循环系统

第十章循环系统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血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心壁的组 织结构,掌握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 分布和功能;熟悉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 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熟悉微循环的定义和 基本组成成分;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心瓣膜的功能意义及静脉壁的结构特点。 二、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 1.心血管系统包括、、 和;而循环系统,除此之外, 还包括。 2.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 )和( ) 组成。3.在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和基膜的 结构特点,可将毛细血管分为( )、( )和( ) 三种类型。 4.基膜完整的毛细血管是( )和( )。 5. 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吞饮 小泡最多,后者的作用是。 6.与动脉管壁相比,静脉壁的膜 和膜较薄,膜较厚,有些静 脉管腔内还可见,其作用 是。 7.中动脉管壁的中膜富含,呈 分布,故又称动脉。 8.大动脉的内皮下层,中膜有 40~70层,故又称动脉。 9.与伴行动脉相比,静脉管壁, 管腔,形状,三层分 界。 10.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有三 种类型的细胞.( )、( )和( ) 。 (二) 、单选题 1.内皮外无基膜的毛细血管是( ) A.肌组织的毛细血管 B. 肝血窦 C.胃肠粘膜的毛细血管 D.脾血窦 E. 肾血管球 2.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因素,哪项错 误( ) A.内皮细胞的吞饮能力 B. 内皮细胞是否有小孔 C.内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的多少 D. 基膜有无及厚薄 E. 细胞间隙的宽窄和有无特殊连接 3.毛细血管易于进行物质交换的原因哪 项错误( ) A.管壁薄 B.分布广 C. 分支连成网,表面积大 D.血流较动脉快 E. 与周围组织细胞相距较近 4.关于有孔毛细血管的分布,哪项错误 ( ) A.胃肠粘膜 B.甲状腺 C. 肌组织 D.肾血管球 E. 甲状旁腺 5.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的分布,哪项错误 ( ) A.肾血管球 B.脑组织 C. 结缔组织

内科学(第七版)循环系统疾病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壁内膜。而动静脉瘘、动脉瘘(如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缩窄处的感染虽属动脉内膜炎,但临床与病理均类似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①中毒症状明显;②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③感染迁移多见;④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①中毒症状轻;②病程数周至数月;③感染迁移少见;④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又可分为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第一节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病因】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病原微生物的65%和25%。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等所致。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牛链球菌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他细菌较少见。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少见致病微生物。 【发病机制】 (一)亚急性 至少占据2/3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血流动力学因素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赘生物常位于血流从高压腔经病变瓣口

或先天缺损至低压腔产生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房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室面和室间隔缺损的间隔右心室侧,可能与这些处于湍流下部位的压力下降内膜灌注减少,有利于微生物沉积和生长有关。高速射流冲击心脏或大血管内膜处可致局部损伤,如二尖瓣反流面对的左心房壁、主动脉反流面对的二尖瓣前叶有关腱索和乳头肌,未闭动脉导管射流面对的肺动脉壁的内皮损伤,并易于感染。本病在压差小的部位,如房间隔缺损和大室间隔缺损或血流缓慢时,如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时少见,瓣膜狭窄时较关闭不全少见。 约3/4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有基础心脏病。随着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的下降,风湿性瓣膜病的心内膜炎发生率也随之下降。由于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二尖瓣脱垂和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的诊断率提高,以及风湿性瓣膜病心内膜炎发病率的下降,近年来,非风湿性瓣膜病的心内膜炎发病率有所升高。 2.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实验研究证实,当内膜的内皮受损暴露其下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时,血小板在该处聚集,形成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成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称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无菌性赘生物偶见于正常瓣膜,但最常见于湍流区、瘢痕处(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后)和心外因素所致内膜受损区。 3.短暂性菌血症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如手术、器械操作等)常导致暂时』生菌血症;口腔组织创伤常致草绿色链球菌菌血症;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创伤和感染常引起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葡萄球菌菌血症见于皮肤和远离心脏部位的感染。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即可发生。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此取决于①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

第10章循环系统

第10 章循环系统 一、选择题(单选题) 1?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结构特征哪项错误?E A内皮细胞是连续的B胞质内含吞饮小泡多C相邻细胞间有10-2Onm的间隙D 内皮间隙常有紧密连接圭寸闭E内皮基底面有薄层不连续基膜 2?有孔毛细血管与连续毛细血管的主要区别是E A内皮细胞为连续的E内皮细胞薄,有许多小孔C基膜薄而连续 D胞质内含吞饮小泡E内皮外周细胞少 3?关于血窦的结构特点哪项错误?E A腔大壁薄E形状不规则C内皮细胞间有较大间隙 D基膜可为不连续的E内皮细胞有吞噬功能 4.心传导系统是E A 交感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 B 副交感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 C肽能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D躯体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 E 特殊的心肌纤维 5.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D A胰岛B肾小体C肝脏D肌肉E胃肠粘膜 6.下列哪个器官无血窦?A A淋巴结B脾脏C肝脏D肾上腺E骨髓 7.在整个循环管道的管壁内恒定存在的结构是 E A内弹性膜B成纤维细胞C平滑肌细胞D内皮和基膜E内皮8?有孔毛细血管分布于E

A肺B结缔组织C肌组织D中枢神经E胰岛 8.毛细血管横断面的一般结构是C A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外膜细胞。 B 1?2层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外有周细胞。 C 1?3个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基膜与内皮细胞间有周细胞。 D 1?3 个内皮细胞附在基膜上,外包有卫星细胞。 E 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相间排列,附着于基膜上。 9.下列哪些部位的毛细血管无基膜?B A心肌B肝血窦C胃肠粘膜D脾血窦E肾血管球 10.无毛细血管分布的组织是B A 骨骼肌 B 软骨组织 C 平滑肌 D 肌腱 E 韧带 11.毛细血管丰富的组织是B A平滑肌B心肌C硬脑膜D肌腱E骨组织 12.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E A内皮、中膜、外膜E内膜、中膜、外膜C内弹性膜、中膜、外膜D内皮、内弹性膜、外膜E内膜、中膜、外弹性膜 13.关于动脉内弹性膜的特征哪项错误?C A为内膜与中膜的分界E横断面常呈波浪状C为胶原蛋白组成 D其上有许多小孔E中动脉的内弹性膜较发达 14?中动脉的内膜组成依次为A 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E内皮、内膜下层、内弹性膜

第五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五章血液循环与运动 一、是非题: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时,致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2、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主要是在真毛细血管完成。 ()3、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引起骨骼肌血管扩张。 ()4、运动开始时,由于迷走神经活动增加,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致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多。 ()5、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1/2 ()6、动-静脉短路主要分布在皮肤,起调节体温的作用,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7、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故又称交感缩血管纤维。 ()8、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除冠状动脉外所有血管舒张,外周阻力明显增加,血压升高。()9、当血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加强、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减弱,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 ()10、非运动员,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是,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心室充盈期缩短,心室充盈量减少,使搏出量减少一半以上,结果反而使心输出量下降。 二、选择题: ()1、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为 A、50~70次/分 B、60~80次/分 C、60~100次/分 D、70~100次/分 E、65~85次/分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表现为 A、静息时心率较慢 B、平常心率较快 C、心律不齐 D、阵发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心动过缓 ()3、耐力运动员,进行剧烈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为安静时的 A、3~4倍 B、5~6倍 C、5~7倍 D、7~8倍 E、2~3倍 ()4、心指数等于 A、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心率/体表面积 C、体表面积×心率/心输出量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5、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心肺压力感受器

病理学重点整理

填充 1.组织细胞的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3.坏死组织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纤维包裹、钙化和囊肿形成) 4.皮肤的创伤愈合可分为(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5.较长时间的淤血可引起:(1)淤血性水肿(2)淤血性出血(3)组织萎缩、变性或坏死(4)淤血性硬化 6.血栓的类型包括(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7.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损伤(2)血流状态改变(3)血液凝固性增加 8.炎症基本的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9.肿瘤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实质)(间质) 10.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1.肿瘤的转移包括:(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12.胃溃疡的特点为:由里至外,内向外分为四层——(1)渗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层 13.肾盂肾炎的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 08 考填充 14.肾病高血压的成因:(钠水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肾分泌扩血管物质减少) 名解 1.淤血(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组织血管内血量增 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2.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内有各种异 常物质或是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并伴有功能的低下。 3.玻璃样变性: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红染、均质、半透明状的蛋白性物质,称为玻璃样变。 4.坏死:活体内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坏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其代谢完全停止,功能全部丧失。 5.坏疽: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较大范围的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 6.机化:(*08 考名解)坏死组织不能完全吸收溶解和分离排出,由肉芽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疤痕的过程。 7.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化为相同性质的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8.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成纤维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各种炎症细胞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9.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棕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这种吞 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衰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10.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1.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份凝集或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12.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在某处血管腔的过程,程为栓塞。 13.水肿: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14.缺氧: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致形态结构都可能发 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15.炎症:是机体在致炎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16.蜂窝织炎: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组织学与胚胎学》同步练习题——循环系统(含答案,人卫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同步练习题——循环系统(含答 案,人卫版) 第八章循环系统、概念题起搏细胞移行细胞 3 .束细胞(Purkinje 纤维) 瓣膜特殊心房颗粒周细胞填空题10 .循环系统由 肌性动脉9外周阻力血管部分组成。 11 心血管系统由 组成。 12 .心壁的层次由内向外分 13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 14 动脉按管径大小可分为 中中动脉具有典型结构,管壁由 组成。 15 .中动脉又称,中膜主要由 组成。 16 .静脉管壁的特点之一是中膜内少,大静脉的特点之一是外膜内有较多的

17 . 连续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 ___________ 形成一层连续的内皮,内皮外有____________ 。 18 .血窦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电镜下可见___________ 间有较大的间隙,_____________ 有窗孔,___________ 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甚至没有。 19 .连续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 完成,有孔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 完成;窦状毛细血 管的物质交换是通过 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 完成。 20 .微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之间的微细 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的 _____________ 。 21 . 微循环的总闸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分闸门是 三、单项选择题22 .心壁的结构特点是A .心外膜表面是单层立方上皮 B .心房、心室肌相连为一体 C .心内膜、心外膜均为浆膜 D .三层内均有Purkinje 纤维 E .心肌纤维间的 毛细血管丰富23 .对心肌膜的错误论述是 A .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 B .心肌纤维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 C .心房、心室肌互不连通D .心房、心 室的心肌膜厚度相近 E .心肌纤维的血液循环丰富24 .参与心壁中膜构成的主要结构是 A.平滑肌 B .弹性纤维 C .心肌纤维 D . Purkinje 纤维 E .肌原纤维25 .含分泌颗粒最多的心 肌纤维位于A .心传导系统 B .右心室C .左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绪论 病理学 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转归,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研究方法 1.人体病理学研究: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 2.实验病理学研究: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观察方法:大体观察、镜下观察等 第一章、疾病概论 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病理过程 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生物学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诱因是疾病发生条件之一 危险因素 当某些疾病的病因、条件还分不清楚时,可笼统的将促进该疾病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 疾病的过程: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主要标志: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脑死亡 定义: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自主呼吸停止是其首要指征。 指征: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3、瞳孔放大或固定;4、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视听、角膜、恶心反射等);5、脑电波消失;6、脑血管灌流停止。 意义:1.脑死亡一旦确定,就意味着在法律上已经具备死亡的合法依据,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以及家 属的精神压力。 2.脑死亡者的脑以外器官在一定时间内仍有血液供应,能提供最新鲜的器官移植材 料,以挽救其他患者。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适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组织胚胎学 第八章 循环系统

第八章循环系统 一、心壁的微细结构 心壁从内向外依次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组成(图8-1)。 图8-1 心壁结构仿真图 1.心内膜(endocardium)是一层光滑的薄膜,与血管内膜相续。心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流动。内皮下层(subendothelial layer)可分2层:内层薄,为细密结缔组织,含有少量平滑肌纤维;外层靠近心肌膜,也称心内膜下层(subendocardial layer),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含小血管和神经。心室的心内膜下层含有心传导系统的分支。 2.心肌膜(myocardium)为心壁最厚的一层,由心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心室肌层较心房肌层厚,左心室肌层最厚。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均附着于纤维环。心肌纤维集合成束,呈螺旋状环绕,大致可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和外斜行。 心房肌纤维比心室肌纤维短而细,电镜下可见部分心房肌纤维内有分泌颗粒,称心房特殊颗粒,含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又称心钠素,有较强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3.心外膜(epicardium)为心壁外的浆膜,属心包膜脏层。表面为间皮,间皮深面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等。 4.心瓣膜(cardiac valve)位于房室口和动脉口处,为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薄片状的结构。心瓣膜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与纤维环相连。其功能是阻止心房和心室舒缩时血液倒流(图8-2)。 5.心传导系统的细胞心传导系统的细胞有3种。 (1)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简称P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中心。体积小,胞质内细胞器和肌原纤维均较少,糖原较多,染色浅淡。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2)移行细胞(transitional cell):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周边及房室束,细胞结构介于起搏细胞与心肌纤维之间,比普通心肌纤维细而短,肌原纤维增多,肌质网较发达。主要功能是传导冲动。

循环系统试题

第九章循环系统 一、自测试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内皮细胞得特征结构就是() A、发达得高尔基体 B、细胞间10-20nm得间隙 C、丰富得紧密连接 D、W—P小体 E、丰富得质膜小泡 2.关于内皮细胞得结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细胞衣 B、紧密连接 C、吞饮小泡 D、微管成束 E、W—P小体 3、内皮细胞内W—P小体得功能就是( ) A、分泌作用 B、物质转运 C、吞噬功能 D、止血凝血 E、传递信息 4.关于W—P小体得结构与功能,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A、多条平行细管 B、内皮细胞特殊得细胞器 C、合成与储存凝血因子 D、合成与储存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E、与止血凝血功能有关 5。内、外弹性膜最明显得血管就是( ) A、大动脉

C、小动脉 D、中静脉 E、大静脉 6.关于中动脉得结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A、内弹性膜明显 B、三层结构明显 C、环行平滑肌较多 D、内皮下层明显 E、外弹性膜明显 7.导致老年人血管硬化增加得因素不包括() A、平滑肌减少 B、内膜钙化 C、血管壁增厚 D、弹性膜减少 E、脂类物质沉积 8.以下称为肌性动脉得就是( ) A大动脉 B.中等动脉 C、主动脉 D微动脉 E.肺动脉 9.以下称为弹性动脉得就是( ) A 微动脉 B中等动脉 C、小动脉 A、大动脉 B、肾动脉 10.称为外周阻力血管得就是( ) A.大动脉

C.股动脉 D。肺动脉 E.小动脉 11.中等动脉中膜得主要成分就是( ) A。胶原纤维 B。平滑肌纤维 C。弹性纤维 D。网状纤维 E.弹性膜 12。以下哪种血管管壁不具有营养血管(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 E。微动脉 13.以下哪种管壁得中膜与外膜厚度大致相等(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 E.心脏 14。毛细血管得构成就是( ) A、内膜、中膜与外膜 B、内皮、基膜与1~2层平滑肌 C、内皮与基膜 D、内皮、基膜与少量周细胞 E、内膜与外膜 15.毛细血管管壁中具有分化能力得细胞就是( ) A、周细胞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七章复习重点——炎症

7、炎症 名称来由:原意表示患病部位发热,好似火焰燃烧。 公元前38年,古罗马蔡里萨斯(Celsus)提出患病(体表)部位症状:发红、肿胀、发热和疼痛。以后伽伦(Dalen)附加第五个症状:官能障碍 命名法:器官名称+“炎” 概念: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图) 一、炎症的原因 ⒈生物性因子: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寄生虫(最常见) ⒉物理性因子:紫外线、烧伤、放射线等造成组织损伤后均可引起炎症反应。 ⒊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松节油等的损伤可导致炎症。内源性化学物质,如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也常引起炎症。 ⒋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免疫反应所造成的组织损害而引起各种类型的免疫反应性炎症。如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可引起致敏动物的局部炎症。 二、病理变化 (一)、变质 定义:炎症局部组织的变性和坏死 ⒈形态变化:⑴实质: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⑵间质:胶原纤维肿胀、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毛细血管损害。 ⒉代谢变化:⑴分解代谢↑→H+↑→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不利于白细胞活动 ⑵组织内渗透压↑ ⒊炎症介质形成和释放:血管扩张,通透性↑ 炎症介质 概念: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参与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作用:血管扩张,通透性↑,趋化作用,发热,疼痛及组织损伤等。 种类:细胞源性和血浆源性。 出液中含盐类和小分子蛋白,也称浆液)。 损伤严重时,大分子的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也能渗出,纤维蛋白原在坏死组织释放的组织因子作用下转变为纤维素。

⒈血流动力学改变 ⑴局部组织缺血:微动脉短暂收缩使局部组织缺血,持续几秒至几分钟不等(局部交感N兴奋)。 ⑵动脉性充血:其后微循环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血容量增多-动脉性充血(炎性充血)。是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标志,持续时间不等,长的可达几小时。 ⑶淤血:随着炎症的发展,由于炎症介质的作用,血管进一步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管内血浆渗出,造成血液浓缩,血流变慢(淤血),此时轴流加宽,白细胞靠边并附壁,阻碍血液流动;同时由于渗出液对血管壁的压迫,血流进一步减慢,最终发展为血流停滞。 ⒉血液成分的渗出(血管通透性增加) ⑴液体渗出 机理: A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内皮细胞间隙增宽,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受损,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多。 B 组织渗透压升高:在炎症局部由于动脉性充血转变为淤血,使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坏死崩解,离子浓度升高,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使分子浓度升高,导致局部组织渗透压升高。 ⑵细胞渗出 机理 A 白细胞靠边、附壁和游出:充血→淤血+通透性↑→WBC壁立→阿米巴样运动→WBC游出 B 趋化作用:游出血管的WBC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趋化作用。阳性趋化物(或趋化因子) C 吞噬作用是指白细胞游出到达炎症灶之后,吞噬和消化病原以及组织崩解碎片的过程。 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称为吞噬细胞,动物体的吞噬细胞主要有小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两种。 吞噬异物的过程基本相同,包括识别和粘着,吞入,杀伤降解三个阶段。 ⑴有利: ①稀释毒素,带走有害物质,减轻损害。 ②带来抗体,补体等杀菌物质和营养物质。 ③渗出的纤维素,有利于WBC吞噬和组织修复。 ④渗出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可刺激体产生免疫

(整理)习题-5-循环系统

第五章血液循环 试题 [A型题] 1.心室肌细胞的O相去极化是由于: A.Cl-内流而产生 B.Ca2+内流而产生 C.Na+内流而产生 D. K+内流而产生 E.K+外流而产生 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 A.C1—内流而产生 B.Ca2+内流而产生 C. Na+内流而产生 D. K+内流而产生 E.K+外流而产生 3.自律细胞是指: A.心房肌 B.心室肌 C.窦房结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D.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 E.A和B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个时期跨膜电位的变化有:①去极过程;②平台期;③复极;④1期复极;⑤静息期。其顺序应为: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⑤②③ D.①⑤②③④ E.①④②③⑤ 5.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O期除去速度不同 B.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 D.3期复极速度不同 E.4期自动去极化

6.区分心肌快.慢反应自律细胞的主要根据: 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B.4期缓慢去极速度 C.平台期持续时间 D.静息电位水平 E.阈电位水平 7.在刺激时间固定条件下,若增大刺激强度,心肌的反应是: A. 动作电位振幅增大 B.完全强直收缩 C.全或无反应 D.增强收缩力量 E.不完全强直收缩 8.下面关于心肌Ca2+通道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慢 B.专一性较差,Na+和Ca2+都可通过 C. 通透性很高 D.在去极化到一40mV时被激活 E.能被Mn2+阻断 9.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产生有效不应期的原因是: A.Na+通道已基本上复活,处于可被激活的正常备用状态 B.Na+通道开放能力已达到最大限度 C.Na+通道完全失活或刚刚开始复活 D. Na+通道开放能力已恢复正常 E.Na+通道开放已逐渐复活,但其开放能力尚未恢复正常 10.当血钾浓度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A.逐步升高 B.逐步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E. 基本不变 11.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 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较低 B.房室结传导延搁 C. 心肌的不应期较长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高血压: 2.低血压: 3.先天性心脏病: 4.差异性青紫: 5.肺门舞蹈症: 6.艾森曼格综合征: 二、填空题 1.7小儿收缩压为年龄×0.26+10.6kpa,如以毫米汞柱表示则相当于,舒张压为收缩压的。 2.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心病除室间隔缺损外还有 、、。3.小儿生后,卵圆孔在解剖上大多闭合,动脉导管多在生后天闭合。 4.根据心脏左右两侧及大血管间有无分流和分流情况,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类,即型、 型和型。 5.在先心病中,当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 时即出现青紫。 6.目前认为,对新生儿唯一可使用药物防治的先心病是。 7.先心病者左右房室的大小多发生改变,房间隔缺损可有增大,而动脉导管未闭则可有 增大。 8.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心脏杂音特点是于 闻及粗糙的连续性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矩期与舒张期。 9.法洛联症的畸形括、 、和,其最主要的畸形是和。10.如法洛四联症同时还伴有,则称为法洛五联症。 11.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中除风湿性心脏炎外,还有 、、和。12.风湿性全心炎包括、 和。 13.风湿性心内膜炎时二尖瓣受累多见,其杂音在急性期后可以恢复,若仍有收缩期杂音,可诊断为,一年后仍有舒张期杂音,可诊断为。 14.风湿性心肌炎常需与、 和相鉴别。15.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临床上分为 型,型和 型。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 16.风湿热活动静止以上时间,又发生风湿活动表现称为复发。 17.法洛四联症因红经胞增多,血液粘度高,血流变慢,可引起。 三、判断题(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号,错的打“×”号) 1.胎儿时期的血液循环只有大循环,几乎无小循环。() 2.小儿心脏听诊常可听到窦性心律不齐,P2>A2,较易听到第三心音,这些都属生理性。() 3.先心病的心脏杂音响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可根据杂音的响度来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4.房间隔缺损患儿的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而法洛四联症的肺动脉第二音减低。() 5.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患儿的胸部X线检查,都可出现肺门舞蹈。() 6.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患儿的肺部呈充血状态,因此都易患呼吸道感染。() 7.法洛四联症中,如肺动脉狭窄不严重,临床上也可无青紫出现。() 8.主动脉缩窄患儿的桡动脉搏动弱,而股动脉搏动强。() 9.妊娠6个月时母亲感染风疹病毒者,其胎儿容易发生心血管畸形。() 10.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一样,都易继发呼吸道感染。() 11.风湿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因此可从患儿的病变组织中找到链球菌。() 12.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风湿热,要持续用药到4~8周。() 四、最佳选择题 (一)A1型题 1.正常胎儿的血循环中下列哪一部位的血氧含量最高

5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五章循环系统一、A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第题下列哪一项是左心室增大最常见的原因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动脉导管未闭 D、室间隔缺损E、以上都是标准答案:E您的答案: 2第题心脏摄影的基本位置为A、前后位B、后前位C、左侧斜位D、右侧斜位E、左侧位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3第题二尖瓣狭窄心影表现为A、靴形 B、球形C、梨形D、烧瓶形 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 4第题左侧位心脏照片上,心后缘与食管前的间隙消失,提示A、左房扩大 B、右房扩大C、左室扩大D、右室扩大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5第题右前斜位心脏照片上,心前缘自上而下为A、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右心室漏斗部、左心室B、上腔静脉、主肺动脉干、右心室漏斗部、左心室C、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干、右心室漏斗部、左心室D、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干、左心室漏斗部、左心室E、上腔静脉、主肺动脉于、左心室漏斗部、左心室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6第题左房增大在心脏正位片上的诊断依据为

A、肺淤血 B、心脏呈"二尖瓣型" C、心脏呈"主动脉型" D、右心缘"双弧征" E、左心耳凸出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7第题在肺源性心脏病中,下列哪一项征象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A、肺动脉圆锥凸出B、右下肺动脉干增粗C、肺门残根征D、右心室重度增大 E、肺淤血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 8第题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累及A、肌部室间隔B、乳头肌 C、左心房 D、左室肌 E、腱索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 9第题检查左心房最有效的方法为A、左前斜位加食管吞钡B、右前斜位加食管吞钡C、后前位 D、右侧位 E、右前斜位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10第题当肺静脉压力大于3.33kPa(25mmHg)时,不应出现下列哪一项表现A、少量胸腔积液B、Kerley A线 C、Kerley B线D、两肺门不对称,右肺门小于左肺门E、肺纹理模糊和增粗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 11第题关于心脏和大血管的摄片检查错误的是下列哪一项A、能了解心内变化B、资料能保存供复查时参考C、可作会诊使用,可供仔细观察与测量D、可以初步观察心脏形态,估计各房室大小和肺循环异常的类型 E、不能了解动态变化和测算血流动力学情况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 12第题 X线表现肺门增大模糊,

病理学复习题之炎症

No1 一、单选题 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 A.物理性因子心 B.化学性因子 C.生物性因子 D.机械性因子 E.免疫性因子 2.流行性乙型脑炎引起患者智力低下是由于 A.脑内炎细胞浸润 B.脑内胶质细胞增生 C.脑内血管扩张 D.脑水肿 E.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3.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出现的血管变化是 A. 血管扩张 B. 血流缓慢 C. 血流加快 D. 血管收缩 E. 血流停滞 4.不符合炎症渗出液的描述是 A. 液体浑浊 B. 液体比重高 C. 液体静置后凝固 D. 液体内蛋白含量高 E. 液体内不含细胞 5.不符合白细胞渗出的描述是 A.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促进粘附分子的表达 B.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游出 C.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不同 D.白细胞渗出是被动过程 E.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 6.寄生虫感染时,病灶内最多见的炎症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嗜碱粒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粒细胞 7.不符合嗜酸粒细胞的描 述是 A. 来源于骨髓 B. 运动能力弱 C. 无吞噬功能 D. 见于寄生虫病及过敏 性疾病 E. 见于某些部位的亚急 性或慢性炎症 8. 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 A. 巨噬细胞 B. 血管内皮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E. 嗜酸粒细胞 9.不符合缓激肽的描述是 A.可由体液释放 B.可引起细动脉扩张 C.可引起内皮细胞收缩 D.可引起发热 E.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 加 10.可导致迅速死亡的炎症 性疾病是 A. 菌血症 B. 淋巴结结核 C. 毒血症出现中毒性休 克 D.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E. 伤寒 11.符合脓毒败血症的描述 是 A. 白喉风患者出现中毒 性心肌炎 B. 血培养细菌阳性,无 全身中毒症状 C. 血液中病毒检查阳性 D. 全身中毒症状,血培 养细菌阳性 E. 全身器官有多发性脓 肿,血培养细菌阳性 12.不属于炎症淋巴道播散 的引起的疾病是 A.化脓性淋巴结炎 B.急性淋巴管炎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腰椎结核 E.颈部淋巴结结核 13.男性,5岁,左腿烫伤后 红肿、疼痛,数小时后起水 疱。其病变为 A.出血性炎 B.变质性炎 C.炎性水肿 D.炎性积液 E.蜂窝织炎 14.女性,25岁。患风湿病 5年。听诊可以听到心包摩 擦音。心包腔的渗出物的主 要成分为 A.淋巴细胞 B.纤维素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红血球 15.男性,30岁,颈部红肿 8天,检查时,发现颈部皮 肤红肿区约6×5cm,表面 可见多个脓头,压痛明显。 病变符合 A.疖 B.痈 C.蜂窝织炎 D.淋巴管炎 E.皮肤结核病 16.肛门周围深部脓肿可发 生 A.溃疡 B.空洞 C.炎性息肉 D.瘘管 E.糜烂 17.男性,47岁,慢性腹泻, 脓血便7年,临床诊断为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