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辨证法

自然辨证法

自然辨证法
自然辨证法

2010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要及期末考试题型

教学参考书:《自然辩证法概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2004年5月第一版;《自然辩证法概论》,云南省教育厅组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版9月第一版

一.绪论

(一)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

(1)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2)内容: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3)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综合学科,它区别于各门具体学科,具有哲学学科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

(4)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第一前提是自然,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全体理科研究生作为学位必修课的第一个理由,因为“自然”是各门学科研究的共同对象,每一门学科研究的都是自然的一个特殊层面或自然的一种特定的物质运动形式或存在演化的方式,而“自然”是一切形态和层次的多样性统一,是具有最大共性的最高抽象。

“自然-自然界-自然观-自然哲学-自然科学

(1)自然:“自然”隐含着“事物在其自身的权利中具有生长、组织和运动的天性(principle)”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说:“自然的意思,其一是指生长着的事物的生成,其二是指生长着的事物所从出的内在的东西,其三是指天然物体原初的运动之根源,它就在物体的自身中。”自然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否定的。

(2)自然界:[1]自然界是指自身表现为具有不断生长的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一与多的统一;“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存在与非存在的同一)[2]自然界是指各种物质系统相互联系的总体。[3]自然界是指各门自然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对象总体。

(3)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是对自然界总图景的把握。浓缩为观点(抽象思维);展开为画面(形象思维)。

(4)自然哲学:古代自然科学刚刚处在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之前,一切有关自然知识差不多都包含在一种从整体上对自然界进行思辩研究的普遍性命题的学说之中。古希腊自然哲学力图从整体上来认识和看待自然界,从自然界本身中寻找自然现象存在的根据和变化的原因,力图从具体物质运动变化的多样性中寻找自然界的统一。

(5)自然科学:简言之,就是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为手段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

(二)思考题

1.学习自然辩证法与本专业研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省编教材绪论第三节)

二.自然观

(一)基本概念

1.自然观:(1)概述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是对自然界总图景的把握。浓缩为观点(抽象思维);展开为画面(形象思维)。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自然观以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为基础,并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发现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自然观。(2)自然观的基本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以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2.古代朴素自然观:由某种或某几种感性实体运动变化勾画的自然图景

⑴思想方法:对千差万别的自然现象追本索源,寻找“变中之不变”,作为自然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

⑵特点:从感觉的直观出发,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与规律作抽象的思辩,从自然界的某种或某几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中,在某种特殊的结构中来寻求自然界的统一,并以此来勾画自然界的总画面。具有质朴性、思辩性、猜测性。

⑶自发辩证法的思想:构成世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看到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方面,并把他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看作自然发展的动力。

⑷局限性:不能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多样性统一的具体机制、过程和细节。这正好是后来科学认识产生所要追求的的认识前提。

3.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天堂地狱图的自然图景

代表形态:经院哲学、目的论、地心说

经院哲学(繁琐哲学):采用思辩逻辑来论证神学自然观并使之系统化。

目的论:世界万物在始动者的推动下运动而服从于造物主的目的。

地心说:这是统治人类思想达1500年之久的一种关于太阳系的几何

表示法。它认为大地是球形,居于宇宙(太阳系)的中心不动,天体

绕地球旋转,这是最早的被神圣化了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4.形而上学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及其历史局限性

(1)核心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

(2)特点: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内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形成的原因:当时自然科学的总体水平不高,各门科学

的发展没有超出力学的水平。自然科学规律与作为自然观的哲学理念

之间有特殊与一般的区别,规律具有层次性,不能简单外推。当时自

然科学尚处于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经验科学阶段,因此,经常需要

把事物从总体联系中割裂来,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看不到事

物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特别是其运动,变化,发展的内根本

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当时自然科学主要采用的是分析与归纳

的方法,忽视综合与演绎的方法,因此重视的是个别与特殊,忽视整

体与普遍。

5.辩证唯物自然观:

(1))核心观点:自然界是客观实在物质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并不是

从来如此、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有其起源、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

程。

(2)特点:以经验和理论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的图画。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来说也能够指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

(3)形成的原因: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得自然科学由“分门别类地收集材料的经验科学”上升为“对各类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做统一理解的整理材料的理论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由以积累现象和知识为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达到记录,分类,分析,归纳等经验方法扩展为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对不同领域进行比较(达尔文进化论主要的方法),提出科学假说(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等皆始于假说),通过演绎,提出理论和理论体系的理论思维的方法。因此,自然科学本身的辨证性质与形而上学自然观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天文,地质,物理,化学,生物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在主张“自然界绝对不变”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冲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尤其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充分揭示了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辩证法,它表明:过去被看作是孤立的,割裂的现象,现在被看作是统一的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过去被当作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现在被证明是逐一形成的,它们不仅在空间上展示出多样性,而且在时间上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和转化的历史。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辨证性质。这时,正如恩格斯所说:“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熔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6.系统自然观

(1))核心观点:所有的物质形态都处于系统之中。自然界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属性,自然界物质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层次结构组成的,层次结构在时空中的生成、联结和转化是无限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表现为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层次结构之间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与信息传递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亦即物质、能量、信息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统一性。

(2)系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按照与整体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与事件来思考世界的方式,用集成的性质与关系的集合体来思考世界的方式就形成了系统的观点。系统思维方式是根据概念、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系统模型,着重从整体上去揭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与传统的思维方式比较,系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是:①认识的对象具有开放性、组织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②认识的基本出发点是整体性、非加和性、协调性,在系统水平上考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层次、结构。③研究方法的横向性、综合性、模型化、数量化、信息化。④解决问题的多目标性和最优化。

(3)形成:恩格斯在19世纪后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时就已深刻指出,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清晰的图景。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认为: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系统自然观体现了物质、系统、层次、运动、时空、演化、的内在统一。

7.生态自然观——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1))核心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2)重要观点: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由人类构成的社会圈是自然界圈层分化分化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受动性(遵循自然规律)与能动性(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变革自然)的辩证统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要警惕自然的报复。

(3)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①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无知的危机和人类对自身制约无力的危机),人类以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自居,在对自然的统治、征服、控制、掠夺、的狂热欲望支配下,只考虑自然界满足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合目的性),无视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符合、自然规律、法则(合规律性)。②生态危机是社会问题的危机。反映了短期的局部利益与长远的全局利益的冲突,发展与代价的冲突,国际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冲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废料和公害;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和债务也不断以粗放的方式加剧对自然的开发力度,最贫穷人群往往生活在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③生态危机是传统发展观的危机。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自然资源是低价或无价的,可以无偿利用,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①生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提供了哲学基础。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质。③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物质生产层面上,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在社会制度层面上,生态文明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约束人的行为,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机构。在思想观念层面上,生态文明以生态化思想作为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核心。④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部门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二)思考题:

1.自然观的更替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最关键性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2.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的代表形态的特色、总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总特点是什么?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背景和哲学认识论原因是什么?

5.怎样理解“随着自然科学一系列新的伟大发现,形而上学自然观

的动摇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6.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怎样创立的?这种自然观有哪些新

特点?它的创立有哪些重要意义?

7.掌握系统思维方式与树立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8.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的基本特征

⑴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以实验为手段对自然的探索。”或“科学是系统化的实证的知识体系”。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给科学下一个完备的定义,可是人们又发现没有一个定义可以完全令人满意,后来渐渐感觉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无法用一个定义来完全把握的。因此,按照贝尔纳的观点:科学不能用一个定义来诠释,它可以取做若

干主要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反映科学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本质。例如:“科学是一种体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一种主要的观念来源。”等等。科学本质形象的无限变化,正好说明了科学的博大精深与生机无限。

⑵现试将科学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特征一:科学是对客观现象的一般性、共性与规律性作系统的理论表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以不同的方式、运用不同的观念来揭示物质运动的本质规律,体现了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统一。

特征二:科学的功能是描述,解释和预见客观世界的过程和现象。科学力图对客观现象的变化与发展作出统一性与预测性(数量化的、因果性的)解释。

特征三:科学是人类对整个客观世界(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的探索与认识。它既表现为追求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真理)的过程,又表现为理论化、系统化实证性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的知识体系。

特征四:从静态的角度看,科学就是人们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观察与实验,严格的逻辑推理,所得到的关于客观世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动态的角度看,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新的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新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特征五:科学是人们对未知世界或领域的探索,因此,超越常规与出人预料的方法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多重要科学成果的获得,开始并不是出自预定的计划和功利目的,而是出自对大自然持久的好奇心。在当前的大科学时代,“科学是一种社会化地组织起来探求自然规律的活动。”

特征六:科学是构成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态度的最重的思想观念来源。

例如,宇宙观、人生观、生死观…等等。

特征七: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特征八:科学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科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特征九:科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在现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科学的精神规范。

特征十:科学有着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方式的思维规范、行为规范、价值规范与社会规范。

2.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目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统一体。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最重要的表现是:忠于事实,忠于真理。

(1)“权威的手不能抹掉真理,而真理的手可以抹掉权威。”科学与民主是相伴而行的。科学反对任何垄断专制,提倡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或单凭个人主观臆断。在科学中,没有任何概念与原理是先验必然合理的。对科学成果接受与排斥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与观察和实验相一致。

(2)、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有一定的条件与适用范围。因此,科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科学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精神。

(3)、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群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4)、凡事先问一个为什么?在未经确定的实验条件下的多次重复和实践反复检验之前,不轻易下结论。

(5)、科学的目的是求真,而伪科学的目的是求利。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他们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解剖自己。

3.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表现在掌握一定的科学的知识与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相应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能正确理解与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

4.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提倡大科学时代的协作互助,同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抄袭剽窃。

5.科学层次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科学原理→科学思想→思想模型

经验事实:(1)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如数字、图像等)。

(2)对观察与实验所得结果的表述。

科学事实: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确证的经验事实。

科学事实应该是对个别存在的陈述。(如,铀具有放射性。)

科学事实应该可以复核和重现。

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

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和新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

科学概念:它是科学思维的细胞,是在科学认识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是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概念的主要特征是: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可变动性。

科学符号:符号是人类实践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创造与使用符号的活动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大标志。符号是一定的可感知的物质对象,它在储存、传递另一类对象的信息方面充当另一类对象的代替物。任何符号都是物质形式与含义(授义)的统一。符号,由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人类的语言文字)向人工语言符号系统(科学语言系统)发展。科学符号(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用以表示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表示事物之间特定的关系与运动变化规律,具有单义性、无歧义性与明确性。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数学和数理逻辑符号语言为蓝本形式化语言;第三阶段是能被计算机识别的形式化语言。

科学原理:对物质运动某一特定的层次和领域普遍规律的集中反映。每一个科学体系都由一些科学原理作为其构成的理论硬核。例如,牛顿三定理、质能关系式,……等等。

科学思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指导性观念,它决定着全部科研过程中的出发点与归宿,规定着全部科研过程中的科学观点与科学方法的具体统一。例如,“宇宙和谐”、“物质不灭”、“还原论”、“整体论”等科学思想。

7、思想模型: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广义地说,也包括数学模型。如,层子模型、弯曲时空模型、板块构造模型…等。

(二)科学的发展

1.科学形态的更替:

⑴小科学与大科学:在科学史上,小科学是指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那一时期。

所谓的小科学,就是指能够依靠自己的资金、技艺和兴趣自由选题进行研究

的时代。小科学也就是“以认识自然为最高宗旨的,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

大科学是“以改造自然为最高宗旨的,仿照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加以管理的社会化的科学。”大科学的主要特点是: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昂贵的仪器设备。从科学发明到实际运用的时间日益缩短。重视开发,把知识尽快变成财富。具有千百万科学大军,使科学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

⑵潜科学与显科学:所谓潜科学,就是孕育中的科学,或者“科学发育的胚胎阶段。”作为科学思想火花或创造性智慧潜流的潜科学具有模糊性、反常性、易变性与高度的创造性。所谓显科学,则是指那些由世所公认的定律、原则、理论和学说所组成的体系。

⑶前科学-常规科学-后科学:前科学是一些表象的理论,是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科学规范的多重态(不同的研究者持有来自不同研究角度的理论)的科学。

常规科学是具有确定的科学规范与原理体系的稳定的科学形态。后科学是智力

化常数极高的科学,或者说是数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程度极高的科学。

2.科学发展的趋势

(1)在科学高度分化与综合基础上的整体化趋势:在古代,人们主要直观地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科学尚未从包罗万象的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具有原始的综合性质。在近代,科学发生了急剧的分化,分门别类的研究不但使得各门学科相继得以确立,而且还在各自的领域里进一步分化出众多的分枝学科。18世纪下半叶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理论科学时期,综合的势头又开始在某些局部出现。20世纪以后,科学分化与综合的趋势都明显加快。由于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研究越来越精细,这样就促成了分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从而充分地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内在统一,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综合创造了条件。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在学科方面,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的不断兴起为各门学科的沟通与联接架起了桥梁,各门学科研究的传统界限正在不断消失,自然科学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日益清晰。在理论方面,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研究成果汇合的基础上,自然规律的内在一致性正逐步趋于明朗,科学理论终将在整体图景的高层次上实现理论大综合,从而统一地对自然现象与过程做出说明。

(2)数学化趋势: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是探索自然奥秘,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是真正地发展了。由于自然科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各种物质客体及其运动形式都具有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与逻辑关系,这就为数学在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研究中的运用以及科学的数学化提供了客观依据。数学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提供分析与计算方法,提供推理工具与抽象能力。随

着数学本身与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进步,各种自然现象都终将得到数学的说明。

(3)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趋势:不少国家已经纷纷建立了“科学—工业综合体”,当前,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这种趋势尤为突出。

3.科学发展的性质

不平衡性:

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门学科的发展不是齐头并进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些学科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些学科的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在每一时期总会出现一门或几门带头学科。带头学科的不断更替,充分体现了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科学的高峰先后出现于不同的国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指科学中心的转移。古代最早的科学中心在古埃及,后来转移到古希腊。近代以后科学中心为意大利(15、16世纪)~英国(17世纪中叶)~法国(18世纪中叶)~德国(19世纪下半叶)美国(20世纪)。

阶段性:科学的发展表现为量变的积累过程与质变的革命过程之间的相互交替,因此,呈现出阶段性。历史上的科学革命如:16世纪的哥白尼革命、17世纪的牛顿革命、18世纪的拉瓦锡革命、19世纪的达尔文革命、20世纪的爱因斯坦革命,等等。这些革命都使科学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加速度性:古代科学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只形成了少数几门学科。近代科学仅用了500年的时间,却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20世纪不到100年的时间,现代科学就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果,甚至比以往世代所有的总合还要多得多。正如恩格斯早已指出的那样:科学的发展“是与以其出发点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前人留下的科学成果越多,科学的进展就越快。

4.科学发展的动力学系统

科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是科学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外在因素则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社会条件。二者共同构成科学发展的动力学系统。

微观层次上: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是贯穿整个科学发展过程始终的基本矛盾。一方面,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它为科学理论的创立积累经验材料,推动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同时它又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准。另一方面,科学理论源于实验事实,又高于实验事实,它可以反过来指导科学实验。表现为:科学实验的目的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概括、总结,也必须借助于理论的作用。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表现为二者之间的“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动态过程。中观层次上: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表现为: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在科学内部,经常有许多科学家对同一对象展开研究,而他们完全可能因为采用的方法,依据的理论或掌握的事实材料不同而作出不同的理论概括,形成不同的学派、理论与观点进而相互争论。这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制定“百家争鸣”科学方针的理论依据。

宏观层次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矛盾。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的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具有无限多样性统一的物质世界,就其多样性而言,反映它的有多种学科。因为每一门学科都是分析与研究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者某一个相互关联与转化的物质运动序列的,所以,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就其统一性而言,各门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联系性与各门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矛盾。例如,生物进化论与热力学第定律之间的矛盾。

5.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1、社会实践:为科学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来源和检验

的途径。

2、社会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目的、组织、规划、奖惩与保障。

3、社会意识:为科学工作者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提供精神与价值的导向。

(三)科学方法论

1.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规律性的理论,它既要研究一般方法中单个方法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又要研究这些方法在整体上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按照普遍性的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各门自然科学中分别采用的特殊方法。

(2)各门自然科学中普遍采用的一般方法。

(3)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采用更加抽象的范畴来思维的哲学方法。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属于第二个层次。

2.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整体结构

1.程序:选题获取科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验证建立理论

选题(问题-科学问题-选题原则-课题构思-开题报告)获取科学事实(观察-实验)进行思维加工(方法-(1)逻辑思维:A。形式逻辑B。数理逻辑(2)非逻辑思维A。形象思维B。直觉思维(3)创造性思维)验证((1)观察、实验检验+(2)逻辑检验)建立理论(假说-理论-理论体系-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2.选题

(1)问题—已知与未知的结合体。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历史上,凡是思想活跃,学术繁荣的时期,必定也是问题层出不穷的时期。问题的不断解决与不断再生,正是表示科学的前沿正在不断由已知向未知推进。

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其内涵的深度是不同的。例:

遗传学:血液融合种质染色体基因基因组物质结构基因组信息结构

发现问题需要掌握“已知”与“未知”两方面的知识。

老子:“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张载:“知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存在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例如:

(1)新的观察、实验结果与原有的理论的矛盾。

(2)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

(3)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

(4)社会需要与现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2)发现问题的能力:合理的怀疑性-多疑善思

张载:“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黄宗羲:“小疑则小捂,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3)科学问题: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之分,并不是看提出什么问题,而是看怎样提出问题。

形成科学问题的要点:

第一,必需对构成该问题的各要素做一番透彻的分析。进而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运用科学术语的逻辑关系去正确地揭示客观对象的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

第二,必需对反映和表示这些事物与现象的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科学模型的

意义有明确的认识与界定,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科学的范畴系统去将问题表述

为科学问题。

第三、必需对问题的求解目标、应答域,展开的步骤可能的解决途径,预先做一番构思与论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的手段与指标及解决问题的前景包含在科学问题的形成与表述中。

正确地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

(4)选题决策的原则;

第一、需要性原则:社会需要与科学需要。

社会需要包含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的需要等等。科学需要包含开拓科学领域的需要、更新科学理论的需要、改进科学方法的需要等等。

第二、创新性原则:指向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运用创新)创新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的主要表现有:①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如拉瓦锡(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2991734.html,voisier)用“氧化”的概念代替了“燃素”的概念,爱因斯坦(A.Einstein)的相对论突破了牛顿理论;②方法上的创新,如巴斯德(L.Pasteur)设计了曲颈瓶试验证明了生命不能自然发生的问题,斐索(A.P.L.Fizeau)改进了测量光速的方法首次解决了在短距离内测量光速的难题;③应用上的创新,如李斯特(J.J.Lister)运用了巴斯德关于微生物的发现提出了手术中的消毒

措施,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第三、科学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与事实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使之成为可以在科学逻辑和科学实践上加以论证和检验的课题。

第四、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需要性原则是前提,创新性原则是灵魂,科学性原则是基础,可行性原则是保证。

开题报告内容示例:

题目:必须是对一个科学问题的逻辑表述

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项研究处于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构思:理论依据、事实依据、创新点、切入点、技术路线、步骤安排

条件:文献资料、前期准备、负责人及课题组实力、设备情况

申请:经费及使用安排,计划进度,其它条件。

4.课题构思:“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明确核心内容,拟定总体设想,抓住问题关键,确定需要研究的未知因素,提出探知未知因素的主要方法。进而规划整个研究的总体构思和研究的阶段目标步骤。

(2)确定研究手段,构思实验方法和装置(对于理论性课题,要确定采用的数学工具,拟出体现研究对象本质特征的数学模型,对于实验性课题,要在对实验对象分析的基础上,构思出实验原理,设计或决定实验装置,选定能具有体现实验对象典型性或代表性的实验材料-例如:孟德尔实验采用豌豆,摩尔根实验用果蝇;吴健雄实验采用C60,等等。还要确定实验类型-析因、对照、模拟、)

(3)设想研究过程,预期研究成果。

(4)程序框图:

理论研究:理论目标情报资料总体设想理论分析提出假说逻辑证明

定理/预见科学论文(观察与实验检验)

实验研究:实验目标情报资料总体设想实验原理装置设计实验观测

/数据定理/预见实验报告/科学论文(观察与实验检验)

技术研究:技术目标情报资料总体设想技术原理结构设计试验测试

技术分析技术样品/图纸资料/报告论文(技术鉴定/推广运用)

意义:课题的形成与构思,可以反映出主持人是否高明干练、训练有素,这绝非纸上谈兵之辈所能为之,因此必须精通各种研究方法,并且不断从各方面进行修养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才干。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原理》一书中曾深刻指出:“对事物进行科学研究有两个基本的或最终的目的:预见和效益。”

有预见,才能为未来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有效益,才能使研究成果造福人类。

3.在劳动中。也就是说判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要依靠实验的方法,并借助于理论思维,才能弥补单纯观察的不足。”

Ⅱ实验:

(1)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的地控制、干涉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外界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去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2)实验方法的优点:自然将其奥秘隐藏着,实验是拷问自然,突破观察的局限,在有意识地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更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揭示自然的奥秘。

(3)实验方法的作用是:

第一,使对象简化和纯化。

第二,强化实验对象,使之处于某种极限状态中,更有利于揭示新的自然规律。

第三,比较经济、可靠。特别是模拟实验能避免危险,减小损失。

(4)实验方法的类型;

定性实验:判定某因素是否存在,某些因素之间是否有关系。

定量实验:用以测定某种对象的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之间的经验公式。

结构分析实验:用以确定某种对象的物质构象、空间排布。

析因实验:由已知结果寻找原因。

理想实验:是一种在思想中塑造的关于对象变化的理想过程,或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超越客观实验条件的限制,在更加纯粹和极端化的情况下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由此说明理论,

检验理论,发现问题。

4.进行思维加工

途径:经验事实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符号科学思想思想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主要方法:(1)逻辑思维方法(2)非逻辑思维方法(3)创造性思维方法。

(1)逻辑思维方法:形式逻辑方法、辩证逻辑方法、数理逻辑方法

形式逻辑方法:以自然语言和科学术语为基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将客观事物的稳定性(非矛盾性)变化规律反映为认识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

辩证逻辑方法:在着力于把握客观事物的非稳定性(矛盾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用辩证法的观点与范畴来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状况。

数理逻辑方法:用一套表意符号(人工语言符号)来表达思维的逻辑结构和规律,从而把对思维的研究转化为对符号的研究,摆脱自然语言的局限,清除歧义,将思维过程与数学推理演绎相结合,使思维更加严格和精确。

(2)非逻辑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形象思维方法:通过意象、联想的方法来揭示对象的本质与规律。

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科学概念,而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生动的形象,例如,自然的图景,对象的画面等等。逻辑思维的过程是形成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而形象思维的过程是运用意象进行想象或联想,通过意象之间的对比关系来把握事物。

形象思维方法的特点是:

第一,在整体上、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规律,运用右脑半球的功能,是乎“看”到了隐藏在事物深层的本质规律。

第二,在意象中能随意地组合、再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在理想实验的方法中能突破客观局限。

第三,“劳动过程的结果在开始时就已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直觉思维:一种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局限而在潜意识中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一种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非语词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的特征:(1)认识的突发性:如阿基米德想到金冠的鉴别方法。

(2)认识过程中的突变性: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3)认识成果的突破性:如能量子概念的提出、相对论创立。

(3)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合,调动一切思维形式,在思维中达到多种规定性的统一。

5.验证

逻辑判定:

(1)理论的自洽性——内部无矛盾性、外部无矛盾性、逻辑简单性。

(2)理论的完备性——理论自身的完备与具有相应的覆盖度。

实践检验: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相符合。

6.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Ⅰ科学假说

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提出一种假定性的推测与说明,它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形式。

Ⅱ科学假说的来源:

(1)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提出猜测性说明。

(2)将某一理论推广到原适用范围之外时,对未知规律做出推测。

(3)为解决新旧事实、新旧理论之间的矛盾时,提出猜测性说明。

Ⅲ科学假说的特征:

(4)科学性: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前提。

(5)假定性:在资料不足,认识不完备情况下的假定。

(6)易变性:对同一现象可以有不同的假说,随科学实践的发展而修正、

变化更新。

科学理论

Ⅰ科学理论:经过科学实践检验的、由一系列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

Ⅱ科学理论的特征:

(1)客观真理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普适性: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因而普适于该领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预见该领域的现象。(3)系统性:概念与原理及其论证之间由内在的逻辑推演而形成体系。

(4)逻辑性:科学理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亦即合乎逻辑。理论中的范畴与规律应该是一个一个可以依次推导出来的,有着一定包容关系的逻辑体系。

Ⅲ建立理论的方法:

(5)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起整个理论体系。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几何原本》,从23个定义、5条公设、5条公理出发,推出467个命题。

(6)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用逻辑体系再现历史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性。

(7)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成逻辑体系起点的概念是比较简单、贫乏、抽象(规定性少的),随着逻辑的展开,概念的规定性越来越复杂、具体和丰富,最后把事物的各种联系在思维中完整地复现出来,即把事物作为整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达到思维的具体。这就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二)思考题

1.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如何正确理解科学的客观真理性?

3.科学研究的程序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4.结合本人所学专业试举一例说明科学怎样“描述,解释和预见

客观世界的过程和现象”?

5.怎样理解“从动态的角度看,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了的真

理,而在于探索新的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产生新知识

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

6.举例说明“科学是构成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态度的最重的思想观念来源”。

7.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和求真贵确”的理解。

8.什么是科学道德?科学道德与科学创新的关系怎样?

9.经验事实与科学事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事实在科学研究过

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10.怎样理解理解科学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11.“问题”与“科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12.什么是科学创新?它有哪些表现形式?

13.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14.如果在你的科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事实的不一致,你准备怎么办?

15.对你自己或别人的研究成果,如何进行验证或反驳?

16.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四.技术观与技术法论

(一)技术的本质特征

1.技术概念的演化

①在希腊文中,技术的原意是指技巧与能力,如我国古代的“百工技艺”之说。②18世纪50年代,法国百科全书学派的狄德罗提出:“技术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技术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目的,借助工具,给自然赋予特定形式的活动。

③在现代,关于技术概念的表述很多,但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

Ⅰ“技术是客体”:就是把技术看成人造物(生产体系中劳动手段的总和,人工创造的人类活动手段的总和。)。

Ⅱ“技术是过程”:就是把技术看成发明、设计、制造的活动过程,或者生产与使用的过程。

Ⅲ“技术是知识”:就是把技术看成“为按照人类的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来控制、改造与创造自然与社会事物的过程中受科学方法制约的知识总合。”

Ⅳ“技术是意志”:就是强调技术过程的控制有赖于人类的目的、意向、愿望与选择。“我们的技术追求包含为照我

们的愿望与梦想而创造客观所提供的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技术的概念,既有物质要素说,也有精神要素说,既有静态的观点,也有动态的观点。

④现代技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与作为物质客体的工具和机器系

统相联系,而且与作为主体特征的知识和方法相联系,同时还与自然、社会、人,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材料、能源、社会分工/社会协同,等相联系。

《不列颠百科全书》把1879年10月21日定为现代技术的诞生日,因为在这一

天,爱迪生在他创立的技术研究实验室中成功地进行了电照明实验。

⑤狭义的技术定义:

戴沙沃:“技术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有目的的形式加工,从而使理念得到实现。”

麦基:“技术与科学、艺术、宗教和体育一样,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制造物质产品和改造物质对象的,以扩大人类可能性范围为目的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利用自然资源的,讲究方法的,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并且由其实践者的精神状态来说明的活动。”

罗波尔:从一般系统论的原则出发,技术涉及三个方面:“自然方面——科学、工程学、生态学”;个人与人类方面——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方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应该有一种跨学科的方法,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

米切姆:(从功能的角度定义技术),作为对象的技术:装置、工具、机器;作为知识的技术:技能、规则、理论;作为过程的技术:发明、设计、制造、使用;

作为意志和观念的技术:目的、需要、设想、评价。

综上所述:技术是在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最终起改造世界作用的一切工具和方法。

⑥广义的技术定义:技术扩展到任何讲究方法的有效活动。

技术的本质特征:

第一.技术起源于人类最本质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它既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杠杆。

第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第三.技术是客观的物质因素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i.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ii.技术是人类改造、控制和利用自然的一种动态的过程。

3.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①技术的多重因素决定了给它下一个完备的定义时,缺乏一个公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②技术的基本范畴是劳动过程,而不是人类自身的生活行为过程。③技术的目的是掌握、利用、控制、改造纯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技术的过程是人类的意志向客观世界转移(即主体客体化的过程)。马克思将人类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作为技术定义的基本前提。④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在掌握、利用、控制、改造纯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合,这体现了技术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⑤技术的本质也体现了它的双重属性:其自然性质表现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其社会属性则表现在,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运用都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总之,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从改善人类生存的外部条件到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再到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在物种关系与生产关系上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技术的发展

1.劳动工具发展的主要阶段:“简单的工具,复合的工具,手工操作的复合工具,由自然力开动的这些工具;机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

2.技术发展的阶段:蒙昧时代的采集、捕捞、狩猎的原始技术→农业社会的手工技术→工业社会的机器技术→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

3.人类历史上意义重大的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在取火技术的推动下①使人类能够用火照明、取暖、熟食(促进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转化→促进人脑的发育、结构完善,同时使原来不能食用的植物根、茎、等也能食用,开辟和扩大了食物空间)②推动了冶炼技术的发展→烧制陶器、冶炼金属,使人类创造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人工自然物③使人类能够渡过严寒的冬季,越过两次冰川期,能够驱赶野兽、过上定居生活,扩大了社会圈的范围。

第二次技术革命:在有了金属工具之后,掌握了农业栽培技术和畜牧引种驯化技术,使人类进入了能够生产粮食的

新阶段,使人类能够由迁徙不定游牧生活转变为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创造了村庄、城市、等人工自然物。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机械技术为起点,以动力技术为内容的革命,发明了蒸汽机、革新了纺织机,出现了电力设备,从而形成了机器体系这样的人工自然物。

第四次技术革命:以微电子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控制技术革命,创造了放大人类智力的人工自然物。使人类的解放由体到脑,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都人工智能化了。

第五次技术革命:人工合成胰岛素→试管婴儿→克隆羊→人造生命

机械→物理→化学→思维→生命

4.技术革命与社会进步: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兴起了纺织、冶金、煤炭、机械、和交通运输业,形成了农业与工业并存的产业结构,社会形态也随之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农业—工业混合型社会”。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即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又将近代“工业社会”推进到“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前期。

5.21世纪高技术发展前沿: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微电子与光电子结合,多媒体与宽带网络结合,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结合,超级并行计算机与虚拟现实结合,认知脑科学与智能计算结合。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将形成功能化、复合化、环境友好、可再生材料、纳米材料等,并与先进的制造技术结合形成智能、柔性、虚拟的制造体系。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特别是后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将给农业、食品和医药带来新的革命性变化。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洁净技术、可再生技术的发展将使能源性质向洁净、高效、安全、可再生、可储存、可分配性发展。

环保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绿色技术的发展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发生重大的影响。

航天技术的发展将促进人类由I型文明(以利用地球自身资源为主)向II型文明(以利用地外天体资源为主)发展,海洋技术的发展将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与资源利用,实现“蓝色革命”。

5、行将涌来的新技术浪潮:

后个人电脑时代。由于可集电脑运算、上网、看录相、打电话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信息处理器的流行,人们就从个人电脑时代进入了后个人电脑时代。

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使无污染交通成为可能。

以电脑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规化基础的精确农业。

虚拟助手技术的运用。

电脑化医疗保健。

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高智能机器人问世。

(三)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

1.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过程(研究与开发),以“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和“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运用而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为核心。一般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为—开发研究”三个环节。(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技术理论,即形成人工自然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技术理论与方法,设计制造出工艺和产品,把新工艺和产品运用于社会经济。)

2.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

①课题规划。它包括对社会需求的调查而提出技术目的,并对技术发展后果作出预测、评估等环节。

②方案的构思与设计。这是把技术知识物化为实际需要的技术装置或其它物质技术成果的中间环节,既是把技术原理付诸实现的过程,也是对技术原理检验和选择的过程。这个阶段渗透着技术分析、经济分析、法律分析、宜人分析、生态分析等因素,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往往是在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进行优化选择。

③试验与实施。根据技术设计提供的详细图纸和技术文件所进行的产品研制、小批量生产、技术鉴定和正式投产等环节的工作。

3.技术方法的特点:

①目的性与客观性。目的性反映了技术方法的应用是以达到创造人工自然的目的为前提和归宿的。同是技术方法必须符合客观因果性,如果背离,技术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

②功利性与折中性。功利性决定了技术方法的评价以“有效”和“无效”为标准,折中性决定技术方案的选择和实

施要根据具体运用条件进行适当的折中。

③多样性与专用性。为实现同一技术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或方法,以便从中选优,对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和或不同的技术问题,以及不同的技术人员会有专门使用的方法。

④社会性与综合性。技术具有社会属性,同时要对科学研究中所舍去的各种偶然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4.技术的预测与评估:①预测是通过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来计算或预报未来的某些事件或情况。(提出课题任务→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确定预测方法→评定预测结果→交付决策使用)②预测的基本方法:ⅰ,直观型预测(靠经验、直觉和综合分析)→ⅱ,探索型预测,(假定未来仍按过去的趋势发展,由现在推定未来)ⅲ,规范型预测,(根据未来的需要,从未来回溯到现在)ⅳ,反馈型预测(结合多种方法形成反馈系统)③技术评估的特点:系统性、多学科性、广泛性、可操作性、动态持续性。④技术评估的程序:调查研究→寻找影响→影响分析→排除容忍性影响→制定改良方案→综合评价

(四)技术价值与技术社会观

1.技术价值是技术对人与社会的作用与意义的评价,反映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属性之间的关系。技术价值归根结底来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技术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技术属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

2.技术的自然价值表明,技术在存在意义,进步指向、活动形式、实施方法和评价标准都要以技术的需要和尺度为标准进行价值判断,要按照技术的自然规律办事,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与文化环境。技术的社会价值是在技术的自然价值基础上实现的,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3.技术价值论:

①技术价值中立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含任何价值判断)

②技术负荷价值论(技术是负荷价值的,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

③技术折中论(技术在一方面是中立的,无价值的,但在另一方面却是有价值负荷的,例如机器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它的使用却是有价值负荷的)

④技术批判理论(技术价值存在于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作用的斗争场景之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从技术对人与社会的作用与意义上来看待技术价值问题,从而从技术的二重性的辨证关系来理解技术的实质。

4.技术伦理:①技术发展的目的性(造福或危害人类?为全人类服务或为部分人?能否在终极意义上促进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对此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都有不同的回答——德国技术伦理学家汉斯提出《责任伦理》)②技术负面效应问题③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善的技术有利于人类)④高技术与传统伦理的冲突(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5.技术社会观:①技术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需要和社会交往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社会环境对技术极其发展有正、负面的作用。②技术决定论主张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的命运。(硬技术决定论、软技术决定论、技术自主论、媒介决定论、技术统治论、“非意识形态论”、科学技术意识论、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③社会决定论,强调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否认技术对社会的反作用。

(五)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1.技术创新的由来:①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从经济学角度,把创新看成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创新的五种表现形式: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工艺过程、新市场、新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来源,新的组织方法。

②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应用相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③知识创新包括基础科学创新与技术科学创新,其中“知识”包括自然、社会、人文、技术知识,也包括明言知识(书本上的)和潜知识(观念、思想、经验);知识创新不仅包括科学研究中的知识生产和创造新的知识,还指技术开发中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将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转化引入到经济过程中,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的过程。2.技术创新的特点:创造性(重组生产要素、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行机制、更新观念、创造环境)效益性(经济、社会、生态)风险性(技术不成熟-资源与能力不足-市场变化-创新决策失策)、周期性(从发明到创新的转化周期-从进入到退出市场的寿命周期-被广泛采用模仿的扩散周期)、集群性(技术创新集群)、系统性(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

3.技术创新的机制:国家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反映国家竞争力;企业层次是是企业相应的组织结构。技术创新

的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市场开发);市场拉动模式(市场需要——销售信息反馈——研究与开发——生产的模式与实现);技术与市场互动模式;一体化创新模式(各因素同时并行,相互联系为一体化);系统网络创新模式(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非政府机构形成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企业激励。

4.高技术,从经济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应用先进复杂的方法和工艺制造产品的技术,它表现出高增长率、高研究开发费用、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等特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可理解为根据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成果而创造出的新技术。从社会的角度,可理解为体现社会最新价值目标和最新生活方式的新技术。综上所述,可以将高技术界定为:“建立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技术或技术群。一般认为,高技术的认定标准是:研究开发费用占总产出或总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全部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产品的技术水平、设备水平和工艺水平。”。高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主要是指以高技术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的高技术创新过程。

思考题:

1.技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怎样?

2.怎样理解技术的本质?

3.怎样理解技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怎样看待技术评价的各种不同观点?

5.现代技术认识有哪些基本特征?

6.技术认识的一般过程怎样?

7.技术方法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与运行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1.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本身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建制(与社会制度基本同义,主要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阐明本制度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行为规范(关于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组织系统(制度与规范的载体,包括组织首脑、职能部门、组织成员)、物质支撑(基础保障,包括实体性保障和象征性保障,如太极图阴阳鱼作为玻尔思想的表征)等四大要素。

2.贝尔纳在1954年出版的《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以几十万计的男女在着方面工作”,从而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职业。

3.科学家作为社会角色的出现

①1644年开始,英国一批崇尚培根实验哲学的的人物开始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问题,这一活动最终导致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科学家组织——英国皇家学会在1660年宣布成立并于1662年获得英王的特许状。皇家学会的成立宣告了科学活动和科学家角色在英国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在皇家学会的早期会员中有牛顿、波义尔、胡克、哈维。虽然这些人当时都位于社会上层,并不需要依靠从事科学活动来维持生计,从现代职业的观点看来属于业余科学家。

②法国在1666年建立了作为科学家专门学术机构的巴黎科学院,科学院院士仅限于少数专职从事科学活动的高级精英人物,但是可以从国家获得丰厚的年薪,还配有助手。这是科学家作为社会角色出现的重要一步。

③19世纪的德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和企业建立的工业研究实验室为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提供了职业的岗位,使科学家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种新型的角色。

④1834年英国哲学家惠威尔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成立大会上首先提出了“科学家”SCIENTIST 这个词,以区别于“太广泛、太崇高的”哲学家PHILOSOPHER

这个传统的词汇。⑤以美国为例,现代科学家社会角色的确立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大学教学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主要是系的建立和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训练了大批高素质的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加入到科学家的队伍中。第二,是企业中建立的工业研究实验室大量涌现,成了吸收科学家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重要机构,并产生出工业科学家。第三是国家直属科研机构的兴起,聚集了大批既进行基础研究也进行应用研究的科学家。

4.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①科学技术体制化以职业化为核心,包括科技投入体制(生产性投入)、研究结构比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科技法律调整和科技管理体制。②科技投入体制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商品阶段的投入不足,真正的高技术风险投资严重缺乏。研究结构比例中以“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处理三者关系。在科技法律调整中,科技政策法律化,加强立法和执法。科技管理体制从具体项目管理向间接服务管理转变,在体制上根本解决科研机构重复设置,力量分散、科技与经济脱节等问题。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1.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是由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等级体系。学术职位承认是有形的社会承认,学术声望承认(知名度)是无形的社会承认。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是一个金字塔式结构。美国学者朱特曼提供过一个数字:相对于美国的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3名美国院士,2400名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2600名小有成就的科学家,4300名国家基金会认定的科学家和6800名在人口普查时自称的科学家。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的金字塔式结构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不平等性。

2.科学技术界的互动:学习、交流、合作与竞争,冲突。

3.科学技术界的社会组织:实体性组织:①社团:成立于1560年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自然秘密协会是全世界最早的科学社团,1660的英国皇家学会一直延续至今,是历史最悠久也是最负盛名的科学社团。现在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已不计其数。②科学技术的学术阵地:学术会议、学术期刊(1750年10种,1800年100种,19世纪中叶1000种,20世纪初10000种,平均50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了50多个国家发行的3500种重要的科技期刊,能够提供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学术文献)、国际互联网。③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是大学与专科院校。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1158年创立的波仑亚大学,它起初是一个以讲授罗马法而著名的讲学中心,后来由学生和教师组织成一个大学(行会)。仿照波仑亚大学的模式,欧洲出现了巴黎大学(1160年)、牛津大学(1167年)、剑桥大学(1209年)、帕多瓦大学(1222年)、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阿雷佐大学(1209年)、里斯本大学(1290年),1747年法国的道路桥梁学院,1794年法国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

非实体性组织:①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科学共同体突破了地域范围的限制,强调科学家群体所具有的特殊的体制目标、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其任务是在科学范式的指导下,根据共同的实践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研究。所以,科学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是科学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科学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依据,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与解体与新旧科学范式的更替密切相关。“无形学院”,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交流中,任何一个大学科都有由很多小规模的优秀同行,构成的“无形学院”,其成员通过互送未定稿,通讯等迅捷的非正式合作与交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高产团体。科学共同体是相对稳定的学术交流系统,无形学院是相对松散的迅捷的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系统。

(三)科学技术的目标体制和社会规范

1.科学的体制目标也就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

⑴爱因斯坦把从事科学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予他们以超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的特殊娱乐,在这种娱乐中能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第二类人之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第三类人兼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动机。消极的动机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枷锁,积极的动机是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简化和容易领悟的世界图景,渴望看到一种先定的和谐,这种渴望是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即从事科学的动机,不是为了金钱和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追求客观知识本身,即,为知识而知识的一种非功利的目的。(2)默顿认为科学的体制目标是“扩展正确无误的知识。”也就是要求科学家作出独创性的贡献,从而不断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的知识存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毫不关心,科学家也确实会常常带着某种运用的意图去从事研究。但是,归根到底,科学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及这种知识在进一步认识自然中的作用。科学的这个体制目标,对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规范极为重要。⑵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技术的体制目标是功利的,是要利用科学发现进行技术发明,并运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就是要利用知识来谋利。⑶科学与技术的体制目标不同,因此对二者的活动极其成果评价的依据也不同。对科学评价的标准是是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注重科学发现的优先权;技术评价的标准却是经济性,重在技术发明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2.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⑴科学的社会规范: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①公有主义(communisn)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科学家的知识产权仅限于根据这些发现对知识的贡献来量度、承认和评价。科学发现要及时得到承认和适当的评价,就必须尽快完全公开发现以取得优先权。

②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规范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理论与观察和实验一致,与已经证实知识相容,而与国家、种族、阶级、宗教、年龄等社会属性因素无关。③无私利性(disinterestdness) 规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私利,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而不是其它,科学家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来接受或拒绝一种科学思想或观点,也不应该以任何方式从自己的研究中谋取私利。④独创性(originality)规范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公布新的数据,论证新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学说。独创性是科学进步的发动机,科学论文的审稿人首先要排除纯粹的模仿研究和显然已被反复利用的材料。⑤有条理的怀疑主义(skepticism) 规范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它要求所有的科学知识,不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都

要经过仔细的检验;无论是哪个科学家作出的贡献都不能未经检验而被接受,科学家对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都应该采取合理的怀疑态度。它能帮助科学家发展创新精神,也是实现科学体制的目标即“扩展正确无误的知识”的必然要求。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体制化及其意义?

2.怎样理解技术的本质?

3.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4.科学社会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1.科技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⑴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近代以来,在两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历史时代:第一次是18世纪末的工业科学技术革命,在英国开始了世界历史上的工业化过程,它把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开始了世界历史上的信息化过程,它把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

⑵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门户,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世界历史的现代化是从工业化开始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一百多年的曲折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①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毛泽东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头等重要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②1953——1957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确立,70年代“两弹一星”成功发射。③毛泽东讲了“四个现代化”,80年代后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邓小平提出事关中国现代化的两项战略措施:一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二是改革开放。)

⑶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1992年十四大提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的推动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7年十五大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2.现代科技革命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

(1).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出发点:⑴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特点(科学理论创新——技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⑵科技发展的现状(工业化程度差距大、科技进步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低)⑶人均资源相对短缺

(2).我国科技发展战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推进全社会科技进步体制的形成,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主干的科技发展战略。(第一层次: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发展研究。第二层次:创造新知识的技术开发研究。第三层次:从事科学知识上的重要突破的基础科学研究。)

(3).国家创新体系。指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关政府部门所构成的科学技术创新的网络系统,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运用系统。⑴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指出:穷国与富国的差别不仅在于资本,而且在于知识。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政策,以缩小他们与富国之间的知识差距。有鉴于此,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战略重点及时调整为重视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创新体系。⑵国家创新体系是以“研究与发展”为轴心运转的。研发强度反映国家支持力度,

研发内在需求和有效供给取决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研发类型与部门分布反映科技资源的配置状况,加上科技奖励、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诸方面的制度化建设。

3.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

(1).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⑴20世纪50—80年代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⑵信息技术技术革命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①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信息业为主导。②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③消费结构由硬化转向软化。⑶就业结构中信息业的就业人口大大超过广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

(2).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的复杂巨系统,它包括人

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必须是相互协调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结构优化的、动态平衡的系统。

(3).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

⑴新型工业化不同于传统工业化

①加强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促进,不仅要用硬指标(物耗、能耗、人员数量),而且要用硬指标(科技含量)来衡量经济发展,力求通过科学发展观、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尽量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把教育现代化放在现代化的优先地位。

⑵新型工业化要以信息化为主导发展以主导技术为基础的主导产业。围绕信息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充分考虑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⑶新型工业化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必须加速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手段,以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的道路。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科技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4.怎样理解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5.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6.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本学期期末考试的基本要求:(卷面100分,占总成绩70%)

1.教材内容与课堂讲授互相参考,着重掌握基本原理,结合各专业学科实际。

2.基本原理范围:

绪论、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与运行、在以上各部分中抽查最基本的、第一层面的学习情况。

3.题型:

甲.客观题:考察基本概念

(1)单项选择题(填入正确答案的代码,每小题1分,15小题,共15分)

(2)不定项选择题(填入正确答案的代码,每小题2分,15小题,共30分)

乙.主观题:考察基本观点

(1)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论述题:(考察理论的综合运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求有理有据,层次清楚。1 题,共25分)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完整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绪论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自然的方法论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1、系统科学: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 统的科学。 2、系统思维方式: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 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 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3、系统: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4、孤立系统:与环境隔绝的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5、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6、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7、系统的动态性:自然系统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8、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 素的简单地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即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另一方面,处于系统整体中的组成要 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异于它们在孤立状态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9、自然系统的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 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10、自然系统的结构:自然系统的诸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 方式或秩序。 11、自然系统的功能: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12、演化: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状态 13、进化:具有一种特定方向的演化,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 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14、可逆过程: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 境也回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15、不可逆过程: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后,不能回复,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16、序: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 17、有序: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呈现有规则的排列,系统的变化过程有明显的周期性,系统的行为 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等。 18、无序: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及系统变化的无规则性 19、有序度: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了系统的一 定的秩序,即有序度。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生课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门课程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如何运用哲学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也使我们知道怎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对于在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以辩证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看待。面对生活我们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乐观积极的生活。也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辩证发展创新 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is course has a vital role in our future study and research. It not only makes us learn how to us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but also makes us know how scientific attitude is a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should have.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of dialect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vision to look at. In the face of life, we should take the righ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orld outlook to positive life. Als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to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and natural harmony. Key words:Natural dialectics Philosophy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Inn ovation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做出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

自然辩证法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以电气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前景为例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上课地点: 完成时间:2014年4月7日

摘要 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是以电工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工程技术。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论不仅的电气工程发现和发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渗透到了电气工程实践,对电气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无形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学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前景进行分析和阐述,找到自然辩证法在其中的一些应用,以引起电气工程从业者对自然辩证法的重视,并给出一些电气工程技术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然辩证法;科学认识论;科学假说;电力系统

目录 引言 (1) 一、自然辩证法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气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前景 (2) (一)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分析 (2) (二) 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电气工程发展前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自然辨证法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举例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科学认识论与电生磁、磁生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科学假说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技术预测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5) (四) 工程过程论与电力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技术创新发展与电力新能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9)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版)知识交流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2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6.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1.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2.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4.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 5.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6.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论文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科技改变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从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开始,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20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显示出新兴科技无比恢宏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具体地说:作为自然观,自然辩证法要根据各门自然科学的丰富内容,阐明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层次结构和基本属性,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揭示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辩证过程,从而概括出整个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描绘出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图景。作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要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阐明自然科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它包括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分类和作用,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等。作为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既要从“战术”方面进行研究,又要从“战略”方面进行研究,既要研究观察、实验、科学抽象以及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等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又要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方法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同时还要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新发展

自然辩证法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自然辩证法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 2014.11.14

浅析自然辩证法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控制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通过运用数学、计算机、电子通讯等技术,对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一门学科。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和控制系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控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自然辩证法主要观点以及其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作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控制工程应用 【正文】 控制工程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程系统,通过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理论和方法。控制工程研究的是运动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运动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论方面,运用各种先进的数学工具来描述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应用层次方面,将理论研究成果与网络、计算机以及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新型的控制器或者控制系统。这些都是人们对控制规律进行探索和总结的过程,因此控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是时刻相联系的。 一、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它是研究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哲学,同时它又是探索、改造自然途径的方法论,根据所发现的自然科学理论创造处能完成既定任务或者改造自然的具体方法理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包括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自然观概述

2018自然辩证法书后思考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源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做限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挤不动的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吧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移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注意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各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自然生态馆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与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学院机电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号SX1605133 姓名张区委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 2016年12月12日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技术发展的作用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庞大,作为科学技术变化、发展最高理论概括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辨证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动的反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科技术日益社会化、体系化和复杂化都使得科学技术必须纳入到哲学的视域中考察,哲学也就是自然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

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改造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改造中的应用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时刻面对、而又难获其解的难题。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受大量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趋紧张。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将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专业,来阐述环境改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然环境植树造林关系和谐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1]。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功,批判吸取了前人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的辩证法。学习和运用自然辩政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被我们人日益破坏的环境,人与自然才能更好地和 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以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为例:它虽然为国家的电力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由于它的修建使区域环境状况和河流水文情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泥沙淤积、库岸崩塌、土地盐碱化、水质恶化等.近期,科学家们清空发现水库的修建还可能诱发地震等等。 还有我国乱砍乱伐树木的现象尤为严重。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土地沙漠化;泥土松动更容易发生土崩;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时,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的可能。 三、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改造中的运用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如何落实新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在说明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据此分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人类必须意识到,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命运已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 我么每天都面临着因为自己对环境的不加爱护而引发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分为许多种类,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这些简单的词语引发的自然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 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从自身出发,我是学园林专业的,所以,针对我国乱砍乱伐树木的现象,我们提倡植树造林,因为植树造林的益处是很大的: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姓名:徐小剑学号:M060111109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在1875 到1876 年间, 恩格斯撰写了著名的论文——《自然辩证法导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最重要、最完整的一篇论文,它集中体现了全书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通过最近对《自然辩证法导言》的阅读,使我对该门课程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必将成为我今后探索科学真理中的指导思想。 一、主用内容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他在导言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原始星云到星球,从无机物到生命的产生、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并根据物质运动不灭原理,论证了宇宙无限发展过程,阐明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而且,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的发展的方向。 二、总体印象和认识 通过这次阅读导言,加深了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认识,我深刻的体会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互相影响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提供实实在在的舞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为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理论的支持。而且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远远超过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加需要将自然辩证思想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并且当前我们推动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马原 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写于1873-1883年并于1885-1886年作了个别补充的一部著作,包括两个计划草案,十篇论文,169段札记,共有181部分。书中通过写辩证法在数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念,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总结了过去的自然科学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科学发展进行了预测。 在【总计划草案】中,写到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主要规律是量和质的转化——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相互转化——由矛盾引起的发展,或否定的否定——发展的螺旋形式。关于各门科学及其辩证内容的简要叙述: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的无限出现在现实中;天体力学——现在被看作一个过程——力学:出发点是惯性,而惯性只是运动不灭的反面表现;物理学——分子运动的相互转化;化学:理论,能量;生物学:达尔文主义,必然性和偶然性。 辩证法不仅在社会生活和人类思维中起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要符合辩证法规律的,如果不正确学习辩证法,科学家就会走入迷途。在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同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碎的并且大部分已经无结果地消失了的发现相反,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现代科学,和整个近代史一样,随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而迅速崛起。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达芬奇、布鲁诺、哥白尼、牛顿、临耐、拉瓦锡、达尔文……自然科学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最初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材料,加以分析总结。然而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断的旋转下去,活着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为这个僵化的自然观打开了缺口。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的。地质学的发展,发现了骨骼化石,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只有在我们的地球年代不足以作为量度单位的时间内才能完成它的轨道,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生物的生命的时间,正如生命和自我意识在其中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非常狭小短促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百万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造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无数的有机物一定产生和灭亡,然

自然辩证法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 结构工程2011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对象性关系,我将通过它来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阐述前面所指的对象性关系。 我的专业是结构工程,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成为一名基础设施的建造者,换句话说,我的任务是设计建筑物并实现它的存在。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与纽带,建造者和建筑物分别作为主体与客体,通过生产劳动把它们联系起来。在这里,人指的就是我,即建造者;自然指的就是我所设计的建筑物。我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建筑物的大体框架与模型,然后以脑力劳动的方式设计出图纸,再通过体力劳动来把它建造起来,形成一个生产劳动的周期。 同时,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对于我们结构工程师来说,设计一幢建筑物的结构是出自于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之后通过挖地基,浇筑钢筋混凝土,保养成形等等一系列活动,从原有的平地上竖起一幢高楼,使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这是人类能动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当我们将要把自己在结构设计方面所具有的想象力付诸于现实中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一系列想法是要被各项条文规范所限制的,而且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是要被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以及建造用途等等所制约,这便是受动性的体现。 在建筑外观设计领域中,建筑师们往往会出于突破传统观念去设计建筑物的外观,因此创新的作品层出不穷,这便对我们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外观,而结构工程师考虑的则是建筑的安全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认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对于我们来说,突破了传统观念的建筑表面上可能会违背力学常识,但是随着现代土木工程中施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一些在过去不可能实现的工程变成了可能,最典型的就阿联酋的迪拜塔,迪拜塔在2009年1月17

浅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企业管理,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本文通过阐述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进而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系统观、辨证观和科学观组成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在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揭示管理企业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企业展的内在自然规律,促进企业管理的系统化和优化,进而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企业管理辩证唯物主义

引言 自然辩证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是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来确立研究对象,包括在这一关系中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作为中介的科学与技术,以及人与社会和自然地关系。这些研究对象与企业管理理论显然是有交叉的。企业管理研究的是人们通过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生产出产品,然后进行销售,从而获取利润。与自然辩证法类似,企业管理研究的也是客体——资源,主体——人,中介——技术(包括管理、生产工艺等等方面),以及人与资源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当然也会涉及到与自然和社会这些方面。自然辩证法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系统观、辩证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以及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可以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自然辩证法以现代全新的自然观作为思想基础内在地蕴涵了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它一方面要求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之间横向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求当代人与其子孙后代之间纵向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为我们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具体的思路,自然辩证法客观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与作用,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反科技浪潮,制定积极稳妥的科技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它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 二、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至今,整个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了。从公司

(自然辩证法)1第一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第一篇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总的认识的观点。它的形成和发展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古代朴素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20世纪以来相继出现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章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本章结合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阐述自然观发展的各种历史形态及其演替,重点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及其重大意义。 【案例与讨论】 1、原子论思想 自泰勒斯提出“万物缘于水”这个命题以来,自然哲学家们都相继发展了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的理论。早期的人们都把自然现象归于某种单一的自然物质,如水、火、气等,这种作法虽然完成了对自然界的统一解释,但并不令人信服。人们都知道,自然界中既有水,也有火。但常言说得好,水火不相容,它们分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为什么水本质上就是火或者反过来火本质上就是水呢?如此看来,用单一的自然物质作为自然界统一的基础是行不通的。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将“多”统一为“一”是不大容易的,特别是在现象的层次上,更是不能服人。由于“多”和“一”的矛盾不能解决,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不能牢固建立,科学的大发展就不可能。 原子论者留基伯(活跃在公元前440年左右)、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1)是爱奥尼亚人,前者生于米利都,后者生于希腊北部的阿布德拉,他们提出了科学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原子论的思想。原子论主张,世界是统一的,自然现象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但统一不是在宏观的层次上进行的,不是将一些自然物归结为另一些自然物,而是将宏观的东西归结为微观的东西,这些微观的东西就是原子。 把一个物体一分为二,它变得更小,但仍然是一个物体,它还可以被一分为二。这个过程是否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呢?原子论者说,不能。分割过程进行到最后,必然会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原子。所谓原子,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不可再分割的东西。原子太小,我们看不见,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世界的共同基础是原子。 为什么世界上诸种事物会彼此不一样呢?原子论回答说,这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在形状、大小、数量上不一样。这个回答看似平常,但非同一般。我们知道,世界上丰富多彩的事物之所以难于统一,原因在于,它们看起来彼此有质的区别,原子论把这些质的区别还原成一些量上的差异,就使统一的自然界可以用数的科学来描述。我们知道数学在今天对于自然科学是必不可少的,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有原子论这样的思想基础。 原子论在希腊时代还只是思辨的产物,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论,不是科学理论,原子论者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本人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作为一种杰出的科学思想,原子论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近代科学重新复兴了原子论,并在实验基础上构造了物质世界的原子结构。今天,“原子”不再是一种哲学的思辨,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 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

自然辩证法在电器智能化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在电器智能化中的应用 作者: 作者学号: 作者所在学院、专业:电气学院电气工程专业 论文评语: 【优秀】论文选题符合本课程要求,作者能够很好地结合专业实际对论题展开分析论述,逻辑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参考文献规范,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教师签字: 【良好】论文选题符合本课程要求,作者能够结合专业实际对论题展开论述,逻辑结构比较严谨,论证比较合理,参考文献比较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教师签字: 【中等】论文选题符合符合该课程要求,有些段落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语言比较流畅,论证具有一些合理性,标注了相对规范的参考文献。教师签字: 【及格】论文选题基本符合本课程要求,个别内容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资料较丰富,语言比较流畅,表明作者在论文上下了一些功夫,标注了参考文献。教师签字: 【不及格】论文选题基本符合课程要求,论文中资料比较多,但剽窃现象比较严重,治学态度不严谨,逻辑结构混乱,标注不规范,写作不认真。教师签字:

自然辩证法在电器智能化中的应用 引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表达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由于我的研究方向是基于EtherCAT的综合智能保护,因此,在本文中我就结合自己所学过的自然辨证的知识和电器智能化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自然辩证法在电器智能化中的应用,分析一下技术创新发展与电器智能化的出现、技术预测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之间的关系、科学假说与智能家居的出现,进而说明自然辩证法在电器智能化以及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电器智能化的简介 电器智能化是传统电器学科、现代传感器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通信及网络技术等多门类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结果,是电器学科的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电器是用于完成电路监测,并根据不同的运行状态与要求,实现电路接通或分断操作的设备,如电压、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接触器、各类继电器等开关电器及其成套设备,主要用于电力传输与分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业及民用用电设备、保护及控制等场合。 电器智能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向开关电器领域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电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器智能化使现代的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经济、高效,是电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1 电器智能化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电子电器及装置。由于包括晶闸管在内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效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