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参考答案

1、撰写说明:1999年,针对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中“常识”部分的思考练习,我曾拟过一个参考答案,原来只是个打印稿。本意仅仅是为了方便我自己辅导学员。后来,古汉语教研室的同仁都用我的这个参考答案作为辅导学员们的材料。陈焕良老师就建议我把稿子刊载在《刊授指导》(1999年第6期)上。一方面,教研室同仁都可以使用,用不着把我的打印稿复印来复印去,另一方面也给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古汉语的参考资料。在使用过程中,我的同事们陆续发现参考答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陈焕良老师和麦耘兄专门在陈老师的家里给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一年后,我根据他们的意见做了修订,修订稿就刊登在《刊授指导》2000年第6期上。就在这一年,郭锡良、李玲璞先生对教材做了大幅度的修订,先前我所做的参考答案也就变得不甚适用了。因此,针对新修订的教材(语文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我在原稿的基础上,对参考答案做了相应的修订。应该说,这份参考答案,执笔的虽然是我,实际上却是古汉语教研室同仁的集体成果。
2、体例说明:(1)本参考答案只提供“常识”部分的答案,而不提供课文后的“自学提示”答案。(2)这份参考答案的序次完全与教材一致:节次、页码均同于教材。(3)为节省篇幅计,原有题目不再重出,而只标明题次。(4)除题目中出现的词语或容易造成误解的词语外,答案均使用简化字,以方便学员阅读。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95页)
一、一般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有:1、部首笔画。例如:《说文解字》按部首编排,《康熙字典》先按部首,后按笔画编排。2、音序。例如古代的韵书,《新华字典》,等。3、号码。例如各类引得。
注音的方式有:直音(用同音字注音)、反切、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释义的方式有:直训(以词释词)、描写、义界(下定义)、譬况(比喻)。
二、1、1710年刊行。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收字四万七千多。注音采自各类韵书的反切,释义则是罗列旧注,附有小篆、古文等字形。按地支分集,按部首笔画编排。附有笔画索引。2、1986年版。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按部首编排。单字收五万六千左右。字形收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释音采用汉语拼音、反切、韵部。释义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次序分别列出义项。3、1979年版。北大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难字二千六百多

。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附有部首笔画
索引。4、1915年初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修订。商务印书馆出版。按地支分集,按部首笔画排列。收词十余万。主要收古语词。注音采反切、注音字母、汉语拼音。繁体字印排。5、1986-1994年出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十二卷,共收单字二万二千左右,词条约三十七万。6、1928年初版,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1965年出修订版。杨树达著。此书收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以及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解释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全书收字(词)五百多,分为十卷,按注音字母序次,书前附有部首目录检索,书后附汉语拼音索引。
三、中国第一部字典,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收罗许慎但是所见字九千三百余,按五百四十个部收首、分为十四卷编排。
四、1、“行”的本义是“道路”,念háng;在例句中是“做、推行”的意思,念xíng。2、“完”的本义是“完整、完好”;在例句中是“使完整、使完好”的意思。“兵”的本义是“兵器、武器”;在例句中就是“兵器、武器”的意思。3、“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在例句中是“信任、信服”的意思。4、“時”的本义是“季节”;在例句中就是“季节”的意思。“勝”的本义是“能承担、能胜任”;在例句中是“尽”的意思。5、“啗”的本义是“吃”;在例句中是“利诱、贿赂”的意思。6、“斯”的本义是“劈”;在例句中是“这、这样”的意思。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152-154页)
一、“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四体”: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性质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
二、汉字可以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独体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分。“合体字”则可以拆分为三个部分:“意(义)符”(或作“形符”)、“声符”或“指示性符号”。“象形”属于“独体字”,只有一个“意(义)符”,例如“大象”的“象”,就是一头象的形象。“指事”、“会意”和“形声”都属于“合体字”。它们可以用公式表示:指事=象形(意符)+指示性符号,例如“刃”;会意=象形(意符)+象形(意符)+……例如“休”,是两个象形(意符)的组合,“森”,是三个象形(意符)的组合;形声=象形(意符)+声符,例如“符”,
意符是“竹”,声符是“付”。从公式看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自身的构形上。当然,“指事”可以有两个“指示性符

号”,例如“刅”;“会意”可以由三个或以上的“象形(意符)”所构成,
例如“淼”和“茻”;“形声”字的声符有时也可能是个会意字、指示字或形声字,例如“淋”字的“林”,“笨”字的“本”,“鸿”字的“江”;其意符有时也是会意字、指示字或形声字,例如“韜”字的“韋”,“劒”字的“刃”,“量”字的“重”。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分析它们的结构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别。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区别有时并不明显,这表现在会意字的某个意符有时兼有表音的作用,例如“鉤”,就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句”既是意符,又是声符。
三、腋:形声,从肉夜声。朝:古文字属于会意(小篆属于形声,从舟得声),从艸从日从月,表示月亮还没有落下,太阳已升起。虎:象形,像老虎的样子。取:会意,从耳从又。受:会意(兼形声),从爪从舟从又。眉:象形,像眉毛在眼睛上的样子。遘:形声,从辵冓声。大:象形,像人伸展四肢站立的样子。夕:象形,像月亮的样子。亦:指事,从人从两丶,丶指示腋下。伐:会意,从人从戈,像用戈砍人的样子。中:象形,像测量日影的日晷的样子。莫:会意,从茻从日,表示太阳落在草丛中。行:象形,像通衢大道的样子。人:象形,像人侧立的样子。趾:形声,从足止声。雷:形声,从雨畾省声。車:象形,像车子的样子。問:形声,从口门声。甘:指事,从口从一,一指示口中有可口之物。和:形声,从口禾声。从:会意,从二人,表示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林:会意,从二木,表示多树的林子。下:指事,从一丨,丨指示在下。
四、逐:从辵从豕,像追赶猪的样子,表示“追逐”。
取:从耳从又,像获取耳朵的样子(古代战爭的礼俗),表示“获取”。及:从人从又,像用手(又)触及人的样子,表示“赶得上”。看:从手从目,像手搭凉棚观望的样子,表示“眺望”。即:从皀从卩,像一个人跪在食器旁的样子,表示“靠近”。伐:从人从戈,像用戈砍人的样子,表示“征伐”。戍:从人从戈,像人扛着戈的样子,表示“戍守”。戒:从廾从戈,像双手持戈的样子,表示“警戒”。並(竝):从二立,像两个人并肩站立的样子,表示“并立”。采:从爪从木,像用手在树上采摘的样子,表示“采集”。鳴:从鸟从口,表示鸟叫。北:从二人,像两人相背站立,表示“相背”。集:从木从雦省,像群鸟栖息在树上的样子,表示“聚集”。各:从口从夂(止的反写),像脚踏在某处的样子,表示到达。
五、哀:从

口衣声,内形外声。衷:从衣中声,外形内声。悶:从心门声,内形外声。閨:从门圭声,外形内声。錦:从帛金声,
右形左声。錫:从金易声,左形右声。篇:从竹扁声,上形下声。鴻:从鸟江声,右形左声。膏:从肉高声,下形上声。旂:从方斤声,左形右声。徒:从辵土声,左形右声。從:从辵从声,左形右声。雜:从衣集声,左形右声。盆:从皿分声,下形上声。基:从土其声,下形上声。勝:从力朕声,右形左声。務:从力矛夂声,右形左声。街:从行圭声,外形内声。累:从糸畾省声,下形上声。釜:从金夫声,下形上声。斧:从斤父声,下形上声。鳳:从鸟凡声,内形外声。藩:从艸潘声,上形下声。波:从水皮声,左形右声。群:从羊君声,右形左声。匪:从匚非声,外形内声。
六、淫:从水声,本义是“水多而浸”。瑞:从玉从耑,本义是“以玉为信”。犧:从牛羲声,本义是“牺牲”。適:从辵啇声,本义是“到……去”。譲:从言襄声,本义是“言语相责”。臭:从自从犬,本义是“嗅”。膏:从肉高声,本义是“脂肪”。制:从刀从未,本义是“裁剪”。餘:从食余声,本义是“剩余(的食物)”。概:从木既声,本义是“杚斗斛(一种用来刮平量具溢出粮食的用具)”。貫:从贝从毌,本义是“钱贝之贯(古代串联钱币的绳索)”。秒:从禾少声,本义是“禾芒”。偶:从人禺声,本义是“桐人(用桐木做的偶人)”。項:从页工声,本义是“脖子”。崩:从山朋声,本义是“山坍塌”。烈:从火列声,本义是“火势猛烈”。汝:从水女声,本义是“水名(一条河流的名称)”。派:从水

声,本义是“水脉”。弛:从弓也声,本义是“弓松弛”。蜡:从虫昔声(注意:不是蠟的简化字),本义是“水脉”。培:从土咅声,本义是“垒土”。界:从土介声,本义是“田界”。輸:从车俞声,本义是“用车运载”。隊:从阜声,本义是“下坠”。防:从阜方声,本义是“堤防”。息:从心从自自亦声,本义是“喘息”。
七、1、藍:从艸监声,一种植物。例句用如此,本义。2、觸:从角蜀声,本义是“用角抵”,例句用为“撞”,引申义。3、注:从水主声,水流。例句用为“流入”,引申义。4、和:从口禾声,本义为“附和、和唱”。例句用如此,本义。5、誅:从言朱声,本义为“声讨、责求”。
例句用如此,本义。6、醒:从酉星声,本义为“酒醒”。
例句用如此,本义。7、壊:从土褱声,本义为“败(毁坏)”。例句用如此,本义。8、徙:从辵

止声,本义为“迁徙”。例句用为“改、纠正”,引申义。9、維:从糸隹声,本义是“车盖上的绳子”。例句用为“纲、主绳”,引申义。10、服:从舟


,本义是“用”。例句用为“驯服”,引申义。11、弦:从弓玄声,本义是“弓上的弦”。在例句中,“弦”用为动词,意思是在木上装上弓弦,引申义。弧:从弓瓜声,本义是“木弓(即弓的半圆形木架子)”。在例句中,“弧”用为“弓”,引申义。12、逸:从辵从兔,本义为“兔子在奔跑”。例句中用为“跑”,引申义。13、暴:从日从出从米从廾,本义为“晒”,例句用其本义。14、鴻:从鸟江声,本义指“鸿雁”一类的动物。在例句中用其本义。繳:从糸敫声,本义是“用来系短箭的丝绳”。例句用其本义。
八、1.b。2.a。3.a。4.a、a。

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171-174页)
一、1、本字: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即“初文”。例如表示“黄昏”的“莫”。借字:即假借字。代替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借字。例如用做人称代词的“我”。2、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字的本义。例如“日”,像太阳的样子,用来表示“太阳”,这个意义就是“日”的本义。借义:通过假借而产生的意义。例如“其”,像簸箕的样子,原来指“箕”,后来借来做代词或语气词,就产生了“它”、“大概”等假借义。3、本无其字的假借:语言中某些有音无字的词借用同音字来表示称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即“假借”。例如借原来表示“多戈戟”的“我”和表示“簸箕”的“其”来做代词,就属于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假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原来已有的字称为“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或“通借”)。例如表示“早晨”意义的本来已有“早”字,却用了个“蚤”来替代它,这种情形就属于本有其字的假借。4、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解释及例子见上)。通假:即“本有其字的假借”(解释及例子见上)。5、后起本字:为假借义专门创制的后起字称为“后起本字”。例如借为语气词的“與(与)”,后来为“與(与)”的这个假借义专门造了个“歟(欤)”字。“歟(欤)”就属于“后起本字”。6、古今字:同一个字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统称为“古今字”。产生在前的称为“古字”,产生在后的称为“今字”。例如表示“黄昏”,原来写为“莫”,后来写为“暮”,“莫”和“暮”就是一对古今字。“莫”产生在前,属于“古

字”;“暮”产生在后,属于“今字”。7、异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例如“蟮”、“蟺”、“鱔”三字,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就属于异体字。8、繁简字:繁体字和简
化字合称“繁简字”。笔画未加以简化的文字称为“繁体字”;笔画简化的文字称为“简化字”。例如“門”,笔画未加以简化,属于“繁体字”;它加以简化成为“门”,就属于“简化字”。9、同形字:形体相同而意义读音不同的文字。例如“腊”,念xī,原指“干肉”。“臘”,念là,原指“祭祀百神”,简化为“腊”后,就变成了念xī的“腊”同形字了。10、同音替代字:以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替代某字而兼有表两个字功能的字。例如“后(君主)”和“後(先后)”,原来是两个不同的字,后来只用“后”一个字来表示“后”和“後”,那“后”就是“後”的同音替代字。
二、(具体举例参看上题)古今字和假借字:古今字指因产生时代不同而形体有異的文字,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假借字则指形同、音同而意义毫无根据关系的文字。异体字和假借字:在音同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意义方面存在差異。异体字互相的意义也相同,但假借字彼此之间的意义却毫无关系。异体字与古今字:在意义、语音相同而形体相異方面,异体字和古今字相一致。古今字的产生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但在使用上,今字通常取代了古字而占主导地位。异体字的产生虽然也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但其使用方面却有着共时性。换言之,在同一时期,所有的异体字都在被使用。繁简字与异体字:在意义、语音相同而形体相異方面,繁简字和异体字是一致的。繁简字的特点在于繁简上,繁体和简化之间存在相承性;虽然异体字也存在笔画繁简的特点,但它们主要的差異在于形体的不同,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相承性。
三、1.b。2.b。3.c。4.a。5.b。6.b。7.a。8.b。9.c。10.a。11.b。12.a。13.b。14.a。15.c。16.b。17.b、c、b。18.c。19.a、b。20.b、b、b。21.c。22.c。23.b(c)。24.c。25.c。26.c。27.c、b。28.c。29.b。30.c。

第四节 古今词义的異同(223-224页。为节省篇幅,此处只列出句中的古义,略去与今义的比较)
一、1、舉:发动;兴。去:离开。2、丈夫:成年男子。3、北:败(军)。4、幣:礼物。5、險:崎岖不平之地。6、驟:多次;数次。7、謗:公开指责。8、謝:道歉。9、婚姻:(儿女亲家)。10、講解:和解。11、官:官府。12、除:任命;提拔。坐:因为……罪或过错。
二、1、勤:辛劳。与“苦”连用。2、益:更加。与“愈”连

用。3、貨:财物。与“財”连用。4、乖:相反;违背。与“迕”连用。5、將:搀扶。与“扶”连用。6、濟:救;挽救。与“救”连用。

第五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235-236页)
一、一个词的本来意义(相对于引申义、比喻义而言)。
它是词义引申的起点,其他意义的派生源头,维系整个词义系统的枢纽。如何探求词的本义呢?可以有两种方法:1、考察词的书写形式。2、考察它在文献中的用例。例如:“誅”这个词,在词(字)形上,它从言朱声,表明它的本义与言语有关系。再考察下面的文例:“口诛笔伐”,可见“誅”的本义是“用言语责备;谴责”。
二、一个词由其本义推演而形成的意义,即: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方式:1、相似。2、相关。3、相因。
三、1、及:本义为“赶得上”,例句中引申为“等到”。2、行:本义是“道路”,例句引申为“行走”。3、誅:本义是“用言语责备;谴责”,例句引申为“杀”。4、降:本义是“由高往下;下降”,例句用其本义。
四、例句2用的是“亡”的本义,指“逃亡”。例句4用的是直接引申义,指“失去”。例句1、3用的是间接引申义,指“消亡;灭亡”。
五、1、例句①用的是本义,意思是“(回头)看”。例句②用的是引申义,意思是“顾念;顾惜”。2、例句①用的是引申义,指“天时”。例句②用的是本义,指“季节;时节”。3、例句①用的是假借义,指“停息”,这个意义后来写成“熄”。例句②用的是本义,指“叹息”。4、例句①用的是本义,意思是“看”。例句②用的是引申义。

第六节 同义词的辨析(247-248页)
一、同义词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1、范围广狭不同。例如“妇”和“女”,女性通称“女”(有时指未嫁的女子);“妇”指“已婚的女子”。2、形状情态不同。例如“寝”和“睡”,躺在床上睡叫“寝”;坐着打磕睡叫“睡”。3、程度深浅不同。例如“疾”和“病”,“疾”是“患病”;“病”是“患重病”。4、侧重的方面不同。例如“恭”和“敬”,“恭”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5、感情色彩不同。例如“杀”和“弒”,“杀”通指杀害,无褒贬色彩;“弒”指下(通常指臣、子)杀上(通常指君、父),有贬义色彩。6、语法功能不同。例如“往”和“適”,都有前往;前去的意义。但“往”通常作不及物动词,而“適”通常作及物动词,后面一般带宾语。
二、辨析同义词的主要根据和方法:1、考察它们在文献中的用例。2

、借助训诂著作中词义训释。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4、考察各自的反义词。5、考察各自的词形。
三、1、宫、室:都可以用来指“房屋、住宅”。但是,“宫”后来专指宫殿,“室”则指内室。两者范围广狭、侧重的方面不同。2、婦、女:“婦”指已婚女子,引申为媳
妇;泛指女性。“女”,妇女,引申为未婚女子、女儿。3、貧、窮:“貧”,没有钱财,与“富”相对;“窮”,阻塞不通,与“通”或“达”相对,引申为走投无路、不得志、生活窘迫。两者侧重的方面不同。4、賊、寇、盗、偷:“賊”本义是害人,引申为杀害,敌人的蔑称。“寇”指盗匪,引申为入侵者,侵犯,骚扰。“盗”指盗窃,引申为偷东西的人,强盗。“偷”本义指“苟且”,引申为刻薄,偷窃。四者本义不同,引申义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四、1、①填“襲”。无钟无鼓为襲。②填“伐”,有钟有鼓为伐。③填“侵”,不合理的进入。2、①填“去”,离开。②填“適”,前往;前去。③填“往”,走;到。3、①填“飢”,肚子饿。②填“饑”,年成不好,饥荒。③分别填“飢”和“餓”。“餓”:严重的饥饿。

第七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363-364页)
一、判断句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主语+者+谓语+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主语+者+谓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3、主语+谓语+也。例如:“陈胜,阳城人也。”4、主语+谓语。例如:“陈胜,阳城人。”5、主语+副词+谓语(+也)。例如:“陈胜乃阳城人(也)。”6、主语+为+宾语。例如:“陈胜为阳城人。”
二、(1)指示代词,作主语。(2)指示代词,作谓语。(3)指示代词,作宾语。(4)指示代词,作定语。(5)指示代词,作主语。(6)系词,和后面的表语“伪书”构成谓语,表判断。
三、古汉语的判断句有以下的表达功能:1、表类属关系。例如:“滕,小国也。”2、表等同关系。例如:“梁父即楚将项燕。”3、表示比喻。例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例如:“夫战,勇气也。”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例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第八节 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372页)
一、古汉语的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类型:1、“于”字句。例如:“郄克伤于矢。”
2、“为”字句。例如:“郄克为伤。”3、“为……所”句。例如:“郄克为矢所伤。”4、“见”字句。例如:“郄克见伤。”5、“被”字句。例如:“郄克伤于矢。”

、(1)两“於”字与“见”构成被动句,引出施动者。(2)表被动,引出施动者。(3)表被动,引出施动者。(4)表被动,引出施动者。(5)第一个“於”,介词,引出动作支配的对象。第二个“於”,介词,表比较,引出比较的对象。
三、(1)两个“见”都是动词,指“看见”。(2)动词,同“现”, 意思
是“表现”。(3)助动词,表被动。(4)助动词,表被动。
四、(1)动词,“披”的意思。(2)动词,“承受”、“蒙受”的意思。(3)动词,“披”的意思。(4)动词,“遭受”、“蒙受”的意思。(5)介词,引出施动者,表示被动。
五、(1)名词,指“处所”。(2)辅助性代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3)数词,表示约数。(4)助动词,和“为”联合构成被动句式。

第九节 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393-384页)
一、古汉语中没有动量词,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或放在动词前面作修饰语,例如:百战百胜;或放在“动词性成分+者”的后面作谓语,例如: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二、古汉语谓语前置的现象只见于:1、疑问句。例如:谁欤,哭者?2、感叹句。例如:快哉,此风!
三、(1)前置的宾语是“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2)前置的宾语是“曷”。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3)前置的宾语是“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的宾语是“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4)前置的宾语是“余”。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5)前置的宾语是“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6)前置的宾语是“何厭”,利用复指性代词“之”把动词宾语前置。(7)前置的宾语是“何古”,利用复指性代词“之”把动词宾语前置。(8)前置的宾语是“博愛”和“行而宜之”,均是利用复指性代词“之”把动词宾语前置。(9)前置的宾语是“余馬首”,利用复指性代词“是”把动词宾语前置。(10)前置的宾语是“是”,复指性代词的宾语前置。
四、(1)“以”的后面可以补出宾语“之”。(2)两个“射”字的前面可以补出主语“邴夏”;“越”的前面可以补出主语“其左”;“斃”的前面可以补出主语“其右”。(3)“使”的后面可以补出宾语“之”;“以”的前面可以补出主语“衞巫”,后面可以补出宾语“之”;“則”的前面可以补出主语“王”。(4)第一个“與”的后面可以补出宾语“之”。(5)“願”的前面可以补出主语“余、吾”之类;“以”的后面可以补出宾语“之”。


第十节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394-395页)
一、词类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其词性和基本功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就称为“古代汉语词类或用”。词类活用主要分为以下类型:1、(及物、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动词用法、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3、名词的动词用法、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作状语的用法。
二、使动用法: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
意思。意动用法: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宾语看作是什么的意思。前者是客观的结果,后者是主观的结果。这两种用法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加以判断、区别,。翻译时前者加“使”,后者加“觉得、认为”。
三、1、免:动词的使动用法。2、目:名词活用为动词。3、吳王:专有名词的意(使)动用法。4、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生: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6、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7、衣、冠:名词的动词用法。8、容:名词的动词用法。9、苦、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0、踵:名词的动词用法。11、船:名词用为副词,作状语。12、前:方位词(名词)用为动词。
四、1、兒:像小孩般地。2、箕畚:用箕畚……。3、兄:像兄长一样。4、山:在山上;谷:在山谷;膢臘:在十月、十二月;泽:在沼泽旁边。
五、1、①形容词,“年长”的意思,用为谓语。翻译:“(项伯和)您相比,谁稍年长呢?”②名词,令长、长官,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掌管”的意思,作谓语。翻译:
“天帝让我掌管百兽。”③动词,“成长”的意思,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成长”的意思。翻译:“其中要做的:慰问死了亲人的人家,探问患病的人,抚养失去父亲的孤儿,使幼儿们长大成人。”2、①形容词,指距离大,这里用为动词,“远离”的意思。翻译:“君子对于禽兽,看见它活生生的样子,就不忍心看着它死,……因为这个缘故,君子要原离厨房。”②形容词,指距离大,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远去”的意思。翻译:“(李广)也让侦察兵到远处去,因此不曾受到伤害。”③第一个“远”是形容词,指距离大;第二个“远”作动词用,“疏远”的意思。翻译:“而且,因为自己的国家(和汉)距离遥远,所以就(慢慢)与汉疏远了。”

第十一节代词(451-452页)
一、 类别语法功能语义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奚、胡、焉、安1、作主语;2、作宾语;3、作定语;4、作定语;5、(判断句)谓语;6、作状语。1、代人;2、代物;3、代处所:“哪里”4、原因:“为什么”、“怎样”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第二人称:女(汝

)、尔、若、而、乃。第三人称代词由部分指示代词兼任1、作主语;2、作宾语;3、作定语。代人。
指示代词:之、兹、其、夫、是、彼、斯、爾、若、然、焉、诸1、作主语;2、作宾语;3、作定语。这(些)、那(些)。没有近指、远指之分,也没有单、复数之分。
无定代词:或、莫只能充当主语“或”表肯定,表示有(些)人,有些东西;莫表否定,表示没有人,没有
东西。
辅助性代词:者、所作为辅助性代词,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与词或词组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指代人或物。


二、(1)翻译:沛公问:“(项伯和)您相比,谁稍年长呢?”“孰与”用来表比较。(2)翻译:陛下看我和萧何相比,谁更有才能呢?“孰与”用来表比较。(3)翻译:您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怎么样呢?“孰与”用来表比较。(4)翻译:认为天强大而思慕它,怎比得上像对待动物一样牧养它从而制服它呢?“孰与”用来表反诘。
三、(1)或。翻译: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从政呢?”(2)或。翻译:北方的学者,没有什么人能超过他。(3)莫。翻译:整个天下没有不是王的土地。整个大地的边鄙没有谁不是王的臣属。(4)莫。翻译:保护人民而成为王,没有谁能抗衡。(5)莫。翻译:国境之内,没有谁不对王有所要求。
四、(1)所佩玉玦:所+谓词性成分;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谓词性成分+者。翻译:把他佩戴的玉玦举起来,比划了多次。(2)所从坠:所+介词+谓词性成分。翻译: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3)所以为君市义:所+介词+谓词性成分。翻译:这就是我为您买“义”的方式。(4)所使之:所+谓词性成分。翻译:好吧,随便您差使他吧。(5)所杀大臣:所+谓词性成分。翻译:杀掉大臣,多仰仗吕后的势力。(6)曲者、直者、立者、卧者:谓词性成分+者。翻译:旁边都是大松树,弯曲的像车盖,笔直的像旗杆,站立着的像人,躺卧着的像虬龙。(7)可告愬者:谓词性成分+者。翻译:自己被关在监狱里,谁是可以听我倾诉的人呢?(8)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谓词性成分+者。翻译:那个就是知道行不通却偏偏去干的人吗?(9)兵者:名词性成分+者。翻译:那些武器,是用来禁止暴乱、消除祸害的。(10)所寡有:所+谓词性成分;吾家所寡有者:谓词性成分+者。翻译: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

第十二节 副词(466-467页)
一、相同点:都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同点:古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性谓语,现代汉语则不行。
二、(1

)不。(2)不。(3)不、不、不、不。(4)弗、不。(5)弗、弗。(6)无。(7)无(毋)、不。(8)勿。(9)毋。
三、 类别语法功能语义
时间副词:向(嚮、鄉)、即、已、业、尝、曾//方、适、正、会//行、将、且//俄、暂、故、常、雅、素作状语1、表过去时间;2、表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3、表将来时间;4、表动作行为时间的久暂。
范围副词:皆、尽、举、咸、毕、悉、具、凡、都
、共、率//但(亶)、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作状语1、表示总括;2、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
程度副词:最、至、极、绝、大、太、殊、特、尤、良、甚//少、略、微、稍、颇、//加、更、愈、益、弥、兹(滋)作状语1、表示程度高。2、表示程度不深、轻微。3、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深加重
情态副词:俱、並、閒(间)、微、窃、故、固//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数、亟、累、屡、仍、辄、每、復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3、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
语气副词:乃、即、必、定、诚、信、果//其、盖、殆//曾//其//岂、其、庸、巨(讵)、宁作状语1、表示确认的语气。2、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议论语气。3、表示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4、表示祈使语气。5、表示反诘语气。
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微//否大多作状语,“否”是个例外。“否”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是与谓语并用,或构成独词句1、一般的否定。“弗”通常修饰及物动词。2、用在祈使句中,表禁止。3、表情况没发生或动作还没进行。4、修饰名词性谓语。5、表假设性否定。
指代性副词:相、见作状语。用在及物动词前时,动词后面的宾语就不再出现。都具有指代宾语的作用1、“相”指代动作受事者一方,不包括动作施事者。2、“见”可译为“我”或“我自己”
谦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垂、蒙//敢、窃、忝、伏作状语1、表敬。2、表谦。


第十三节 介词和连词
一、古汉语介宾结构有以下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点:1、介词宾语有时可置于介词前。2、介词宾语有时可以省略。3、介宾结构(例如“于”、“以”之类的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现代汉语则常作状语。4、现代汉语中,介宾结构可作定语,古汉语则不行。
二、 介词用法
于(於、乎)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在句子中作补语或状语。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在句子中作

补语或状语。3、引进比较的对象。所组成的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
以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多可以译成“率领”。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所组成的介宾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成“凭着”、“依靠”、“按照”等。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成“把”,也可不译。5、引进
情况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所组成的介宾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成“因为”、“由于”。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因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等意思。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等意思。
为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4、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5、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句式。
与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


三、(1)介词,“用”的意思,引出宾语“三隅”,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2)名词,“原因”的意思,作宾语。(3)两个“以”都是介词,后面均省去了宾语,“凭借”的意思,作状语。(4)动词,“认为”的意思,作谓语。(5)介词,“率领”的意思,引出宾语“八千人”,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6)两个“以”
都是介词,均是“因为”的意思,引出宾语“物”和“己”,
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都作状语。(7)介词,“凭借……身份”的意思,引出宾语“校尉”,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9)两个“以”都是介词,引出宾语“行阵之节”和“击刺之术”,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均作补语。(10)两个“以”都是连词,“而且”、“并且”的意思,连接两个形容词。[注:此处题序有误,(9)应作(8),(10)应作(9)]
四、 连词用法
与1、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并列关系。2、有时也连接谓词性成分,表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或者”。3、连接分句和分句(通常需要与其他虚词配合),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

择。
且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可译为“又……又……”。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可译为“一边……一边……”。3、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况且”。4、用在偏句的主语后,说明另一事情程序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层进推论,“且”可译为“况且”。5、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以与前一分句相连
接,表示在两项中作一选择,多为疑问句式。“且”可译为“还是”。
以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并列关系。“以”可译为“又”。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来”,也可以不译。3、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以”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4、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行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以”可译为“来”
,也可以不译。5、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用法与“而”相当,可译可不译。
而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而”可译为“又”、“而且”、“因而”、“就”,有时也可不译。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4、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假设的,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不应或不易出现的。“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5、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必翻译。
则1、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以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两个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则”可以翻译为“那么就”。2、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表两者的出现在时间上是紧密相承的。“则”可以翻译为“就”。3、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不同。“则”可以翻译为“就”。4、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或表示后项的行为和情况与前项相反,或表示后项的行为和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的,或表示让步关系(有时与其他转折连词联用),“则”可分别译为“却

”、“反而”、“原来已经”、“固然”、“虽然”、“倒是”等。
虽、虽然主要连接两个分句,也可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表示对分句所说事实的承认,引起后一分句的转折。有时表示假设性的让步。
“虽然”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可译成“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然、然而、然则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然而”、“然则”都是指示代词“然”与
连词的连用,相当于“虽然如此,可是”、“既然如此,那就”的意思。


五、(1)而、而。(2)而(以)。(3)而。(4)而。(5)而。(6)且、且。(7)且。(8)且。(9)以。(10)以。(11)与。(12)与、而、宁、而。(13)而、而。(14)则。(15)则、则。(16)则。(17)则。(18)则。
六、(1)动词,“前往”的意思,作谓语。(2)指示代词,“这、这个”的意思,作定语。(3)指示代词,“这个”的意思,作宾语。(4)复指“何厭”的代词,把宾语前置。(5)均是连词,无义,连接定语和中心语。(6)连词,无义,连接主语和谓语。(7)连词,无义,连接主语和介宾结构。

第十四节 语气词(510-511页)
一、 语气词语境语气
也主要用在判断句末。有时用在疑问句或感叹句末表判断、确认的语气。
矣、已、耳(而已)叙述句,有时用在复句或描写句末。“矣”表陈述语气。“已”“ 耳(而已)”表限止语气。
乎、與(歟)、邪(耶)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反问句,等。表疑问语气。
哉、夫、兮感叹句表感叹语气。“哉”表一般的感叹。“夫”偏重于惋惜悲伤的语气。“兮”通常用于韵文。


二、一种语气词只能表示一种特定的语气,即语气词的单功能性(例略,具体例子参看本节练习三)。
三、(1)夫:句首语气词,表议论的开始。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的判断语气。(2)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的判断语气。(3)也:句末语气词,表反诘语气。(4)矣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语气重点在“哉”上,表感叹语气。(5)矣:句末语气词,表感叹的陈述语气。(6)矣:句末语气词,表揣测的陈述语气。(7)已:句末语气词,表限止性的陈述语气。(8)耳:句末语气词,表限止性的陈述语气。(9)也:用在分句末,表停顿。耳矣:句末语气词的连用,语气重点在“矣”上,表陈述语气。(10)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11)乎:句末语气词,表反诘语气。(12)與: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13)與、與:句

末语气词,表选择性的疑问语气。(14)耳:句末语气词,表限止性的陈述语气。邪:句末语气词,表反诘语气。(15)夫、夫: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的判断语气。(16)乎、乎:句末语气词,表带感叹的反诘语气。哉、哉: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17)也已矣:句末语气词的连用,语气重点在“矣”上,表陈述语气。

第十五节 几种修辞表达方式(562-563页)
一、委婉修辞的常用方式:谦敬、避讳、迂回。(
例略,具体例子参看本节练习五)
二、分承:把本来应该分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并成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块儿并提,但在意义上却仍然要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法就叫做“分承”,或“并提”。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或几个词语。这种修辞法就叫做“共用”。
(例略,具体例子参看本节练习五)
三、複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有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这种修辞法就叫做“複合偏义”。 (例略,具体例子参看本节练习五)
四、互文见义的特点:使用了“互文见义”修辞法的两个(或三个)语句,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错落有致,意义内容彼此隐含,互相渗透,交相呼应,互为补充。(例略,具体例子参看本节练习五)
五、①互文见义:实际上相当于“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②
“清浊”用了複合偏义的修辞法,实际上只是指“浊”。③共用:“知见之者”中的“知”是“狂夫”和“猛虎”两个主语的共用谓语。④互文见义:实际上相当于“将军都护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著”。⑤用典:“古者”以下都是用典。⑥分承:实际上是“掾曹参,主吏萧何”。⑦
互文见义:实际上相当于“鳏寡茕独不闻不见犬豕之食,牛马之衣。”⑧共用:“识人之多”和“见事之广”共用“皆欲”一个结构。

第十六节 古书的注解(577-578页)
一、章句:着重串讲和提示文章、文句、段落大意。传:阐述解释经文。注:解释书中字义。
二、音义的特点:注释字义字音。
三、疏(义疏、正义、疏义):疏通正文、正文与注文以及注文与注文的意义。与注和传(注和传的定义参本节一)的侧重点不同。
四、集注(集解、集释)的主要特点:各家对同一本古籍的不同注释的汇集。
五、谓:以广义释狭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谓之: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

间的差别,有时作一般性的解释。
六、使用“犹”这个训诂术语,一般是在同义互释时:以引申释本义,以今义释古义,以常义释非常义。(例略)
七、“貌”、“之貌”这种训诂术语的主要功用是解释形容词。(例略)
八、使用“辞也”、“词也”这种术语时,一般是用来解释虚词的。(例略)
九、之言(之为言):声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解释。言: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例略)
十、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这两类训诂术语的相同之处是:都用来说明
字音。不同之处是:前者用来说明通假;后者用来说明同音字。(例略)
十一、常用的校勘术语有“当为(当作)”、“衍”和“脱(敓、夺)”。“当为(当作)”用来纠正古书中的错字。“衍”用来指明古书中多出来的文字。“脱(敓、夺)”用来指明古书中脱落的文字。(例略)
十二、利用古注应注意四条原则:1、批判吸收。2、正确取舍。3、联系正文。4、融会贯通。
十三、①用“言”这个术语来说明“無庸”的言外之意。②用“曰”这个术语解释“曀”这个词。③用“曰”这个术语辨析“豵”和“豜”这两个同义词细微差别。④用“曰”这个术语辨析“堵”和“雉”这两个同义词细微差别。⑤用“为”这个术语辨析“圃”和“場”这两个同义词细微差别。⑥用“读为”这个术语说明“泮”是“畔”的通假字。

第十七节 古书的标点(589-590页)
一、标点古书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注意正确点断句子:1、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各自成立。2、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二)注意引语的有无和起讫。(三)注意句子的结构层次。
二、造成古书标点错误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1、词汇方面。2、语法方面。3、音韵方面。4、古代文化常识方面。
三、1、②是正确的。因为“所闻”指听到的事物,不可能作“皆叹惋”的主语。2、①是正确的。表明“禁火”的时间是在“祥符”年间,不能作“丁晋公主营复宫室”的状语。3、②是正确的。“耳目之用,均也”是一个完整的总括句,译①把它作分句,不大准确。
四、1、标点:故修禮者王,爲政者強,取民者安,聚斂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夫是之謂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則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荀子·王制》)翻译:所以,修治礼教的君主可以在天下称王,亲政的君主国家强盛,获得民心的君主国家安定,横征暴敛的君主却亡国。所以,在天

下称王的君主使百姓富足,在天下称霸的君主使士富足,只能维持生存的君主使卿大夫富足,亡国的君主使筐箧充足,使府库充实。筐箧充足了,府库充实了,但百姓贫困了。这就叫做上面漫溢而下面渗漏。(这样的国家)在内不能防守,对外不能攻战,那么,政权倾覆、国家灭亡的时刻就很快到来了。2、标点:諸將效首虜休,毕贺。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陣,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此在兵法,頋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
,置之死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爲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众将领献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完事后,都表示庆贺。顺便问韩信说:“兵法上说:‘(布阵)应右面背靠山陵,前面凭借水泽做障碍。’现在将军命令我们背水列阵,还说:‘击败赵军后聚餐。’我们都不服气。但是,竟然因此而打了胜仗。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在兵法上说过的,不过各位没有察觉罢了。兵法上不是这样说吗:‘陷入险地却能逃生,置身绝境却能活命’?况且,我平常不能抚慰军队将士。这就是通常说的驱赶集市上的人去作战一样,当时的情势非得把他们安置在险地绝境、让每个人都各自为战不可,要是给他们一条生路,就都逃走了,难道还能用他们作战吗?”

第十八节 古文今译(606-607页)
一、翻译的基本标准:信、达、雅。信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的表达要通顺、畅晓;雅指译文的语言要典雅。三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信和达是翻译最基本的要求。
二、古文今译的具体要求和方法:1、今译时每个句子中的各个字词都必须力求在译文中得到落实,能对译的应做到一一对译。只在古今无法对译的情况下才采用意译法。古代汉语的省略比现代汉语多,翻译的时候应把所省略的成分一一补足,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2、在句法结构和次序方面,应尽可能对照原文进行直译。凡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例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的词组结构及习惯格式,则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予以转换。3、对古文中所用修辞手段和古代文化专有名词,今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4、译文应忠实反映作品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三、1、②好,“下”、“道”、“间”这几个词翻译得准确。2、②好,“且夫”翻译得准确。3、②好,整段译

文准确,精练。
四、1、姜氏替共叔段请求京城作封邑,(郑伯)就让他居住在那里,(人们)都称他为“京城大叔”。2、军队将士的耳朵、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旗帜和战鼓上,随着旗帜战鼓发出的命令前进或后退。3、君子就讨厌(那种态度),不说自己贪心无厌,却一定要另找借口。4、宁愿让万物自生自灭,还不如利用万物而获得成功呢?5、因此,不推行优厚的奖赏,不运用严厉的刑罚,人民就会自己管理自己。6、如今滕国有储存谷米的仓廪,存放财物的府库,这是损害别人来奉养自己,又怎能叫做贤明呢?7、难道是我的相貌决定了封不成侯爵吗?还是本来
就是命运的安排?8、即使是怯弱的人,只要他追求道义,在什么地方不同样努力呢?
五、1、标点: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者。”晏子辭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於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識貴賤乎?”对曰:“既竊利之,敢不識乎?”公曰:“何貴何賤?”是時也,公繁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貴而屨賤。”公愀然改容。(《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翻译:景公想给晏子换房子,说:“您的房子靠近闹市,低下、狭窄、喧嚣而且尘土飞扬,不能居住。请换一个清爽、地势高的地方居住吧。”晏子推辞说:“您的旧臣一直在这儿容身,我本来还不够资格居住,现在对于我来说已经够奢侈的了。而且,小人物靠近闹市,早晚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这可是小人物谋利的地方啊。哪里能为搬迁而烦扰邻里呢?”景公笑着说:“您紧邻闹市,知道货物的贵贱吗?”晏子答道:“既然在这儿谋利,哪里会不知道呢?”景公问道:“什么贵什么便宜呢?”那时侯,景公频繁地用刑,闹市上有卖假肢的商贩。所以晏子回答说:“假肢贵,鞋子便宜。”景公不高兴地变了脸色。2、标点: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兽之走壙也。故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雀者,鸇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爲之驅矣。雖欲不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爲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终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孟子·离娄上》)翻译:孟

子说:“桀和纣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百姓;他们失去百姓,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给他们,替他们聚集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百姓归附仁政,正好比水向低流、野兽向旷野奔去一样。所以替深渊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树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替商汤、周武把百姓赶来的是夏桀和殷纣。现在天下如果有好仁的君主,那么其他诸侯都会替他把百姓赶来了。但是,今天那些希望统一天下的君王,犹如害了七年的病却要用三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如
果平时不积蓄,终身都得不到。如果无意于仁政,终身都会受忧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不过相率落水灭顶罢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第十九节 古今语音的异同(667页)
一、古韵和今韵的不同,首先可以通过古韵和今韵分部的差异去了解。例如,中古的韵书《广韵》把韵母分为206部,而现代汉语只分成35个韵母,可见古今韵母存在差异。其次可以通过古代诗歌压韵的情况去了解。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韵脚“流”和“楼”,在中古时代属于同一韵母,今天却分属于不同的韵母。此外,还可以通过考察叠韵连绵词古今读音的差异以探求古韵和今韵的不同。考察古音通假的现象,也是了解古今韵母不同的方法之一。
二、古今声母的不同,首先可以通过古声母和今声母划分的差异去了解。例如,中古有所谓36字母(即声母),现代汉语只有21个声母,可见古今声母存在差异。其次,可以利用双声连绵词古今读音的差异去了解。例如“匍伏”,古音双声,即同属一个声母,今天两字则分属不同的声母。此外,考察古音通假的现象,也是了解古今韵母不同的方法之一。
三、古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汉语虽然也有四个声调,但入声消失了,平声也一分为二。可见古今声调的不同。
四、吐蕃:tǔbō;阿房宫:ēpánggōng;番禺:pānyú;莫邪:mòyē;單于:chányú;可汗:kèhán;僕射:púyè。
五、所谓连绵词,就是一个词素,两个音节的词。连绵词连缀成义,拆分后各部分没有意义。例如“逍遥”、“逶迤”等。前者是叠韵连绵词,后者是双声连绵词。

第二十节 古音通假(673-674页)
一、该用本字的地方,却用了他字(通假字),从语音的角度看就叫做“古音通假”。古音通假主要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因此,应该根据先秦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