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谈这个话题,还是从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说开去。据调查显示:有56个国家12万民众评估全球20个主要国家,中国国家形象位居世界第五,中国连续3次在世界民众的心目中以客观的正面形象出现。但日本国家形象却从2007年起继续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评估高出了中国多达15个百分点!

前六名分别为:第一名:日本 77%;第二名:德国 72%;第三名:新加坡71% ;第四名:美国64%;第五名:中国 62% ;第六名:英国59%.

其实,早在200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全球态度项目”调查报告,显示16个调查国家中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认为中国形象好于日本。其他14个国家对日本的好感度要高于中国。

但历史遗留问题与领土争端,总是左右着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正面评价,或用千万个理由去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国人的伤害,但是别的国家却不是这样的看待。毕竟,历史不是当代日本的全部。

事实上,如今的日本跟过去的日本是有很大区别的。日本国家形象能“世界三连冠”有其存在的理由。

一、战后日本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对外经济援助国,是日本国家形象名列世界第一的最主要原因

1.日本过去一直是中国最大援助国,谁也无法否定这是个事实。自1979年以来,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国:

中国的外来援助中有66.9%来自日本。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了总额约达27000亿日元(约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开发援助;从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中国电气化铁路约4600公里的改造、中国470个大型港口泊位中约60个等等均由日元贷款建成.

日本人认为政府重点受援国定为中国,其理由不仅仅是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也为维护日本自身的安全和繁荣着想,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安定繁荣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希望中国更加开放和社会安定。

1979年大平首相访华时,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平即表明了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从此以后就实施了政府开发援助。当然这的确存在日本国的谢罪心理。

不过,自小泉内阁在靖国神社问题遭至中国批评以及中国自身经济实力做大后,日本减缓了对中国经济援助步伐,转而扶植印度等国家。

2.日本在东南亚日圆外交,成果斐然。东盟各国,除富庶的文莱,均受到日本的经济援助,大多是无偿援助。越南受到日本的援助居东盟之最;

3.印度替代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受援国,扶贫开发是重要的投资领域,当然不排除日本的战

略考量;

4.对阿拉伯世界与非洲拉美地区广撒金钱,取得广泛称赞。

有人问:美国不也在实行对外经济援助且是最大海外援助国,为什么没有成为形象第一呢?原因是,美国没有跳出意识形态,从来没有支援过中国和越南。因为美国有一条〈海外援助法〉,规定不可支援社会主义国家。就算朝鲜,有,也是被逼迫的,是个例外。

再说,日本对外经援总额比美国对外经援总额还要多,据世界第1位!

二、日本的经济实力及其高度重视科研的态度,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好评。

一堆堆数字,让我们大跌眼镜:

1.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6%,其一次能源消费仅占世界的5.3%;日本的GDP 大量投资于科研。日本科技研究开发投入的经费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比德国、英国、法国3国的总和还要多。1990年以来,日本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的研究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每万人劳动人口的研究人员数为全球之最。

2.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达到这个水平的国家还有韩国、瑞典、英国、法国、加拿大、阿根廷和意大利;日本中等教育入学率为99.5%,居世界第一,基础教育的扎实发展,造就了平均文化素质高的日本国民,成为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日本取得这个成绩是多年努力的结果,早在1911年,6年义务教育的就学率便达到98%;

3.日本的大学教育在亚洲名列前茅。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公布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排名亚洲第一的是日本东京大学,全球排名为第17位。北京大学第36位,清华大学则第40位。

另据统计,在日本,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50%!!

4.在财富方面,日本也有诸多世界第一。截至2008年底,日本持有的净海外资产总额连续18年居世界第一!

三、日本人打造的廉洁高效政府,在全球获得良好的口碑

日本是世界上较为廉洁的国家之一。今年2月,“透明国际”发布的《2008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中,日本处于最清廉的前20个国家之列。此条,暂且不表.

四、日本人整体团结的国民素质,确实值得中国人虚心学习

日本人对武德精髓的领悟,据说是对汉唐军事风范的理解而来的,并不是盲目照搬。日本人认为汉唐两代是中华文明的辉煌期,其成功经验很多,但对日本适用的最根本的就是“以诚立国,明耻教战”。如他们崇尚飞将军李广宁可自刎谢罪也不用钱赎命的耻精神。敬佩唐太宗与死囚间的诚信之举(贞观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允许全国在押390名死囚回家省亲后再斩,死囚们无一背信)。

明治维新时武士阶层能够集体平静地接受被削去士族地位,也是效仿初唐将领们为改革让路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团结精神!!

以“个”生存的中国人,把老祖宗的干劲给遗忘了,却让以“群”生存的日本人领悟了精髓,安不悲哉?

五、日本国民良好的礼仪和公德,极大程度地化解了单一历史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家形象的好坏根本取决于国民的表现。

日本人崇尚文明礼貌,见面问语鞠躬互敬的民族形象,一直得到世界认可。

撰写这篇文章,笔者最后声明:本人从不做媚日派,更何况本人向来对日本侵华的那段历史,深为仇恨。就事论事,日本存在着中国人虚心求教的地方何其多耶!

解读日本,吾辈一日三叹兮!

知耻而后起,只有这样的强劲对手,更能让中国取得长足的进步!难道不是吗?

我们,深思!深思!深思!

x

向我的友邻推荐小组话题: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摘要: 谈这个话题,还是从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说开去。据调查显示... 推荐语: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第一部分: 2015年调查说明及主要发现 2016年1月至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Lightspeed GMI合作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涵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 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大洋洲(澳大利亚)、 非洲(南非)等不同区域的公民。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

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通过Lightspeed GMI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并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受访者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访者最为期待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为首选城市。 第二部分: 国家整体形象及影响力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 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达到6.2分,相比2014年高出了0.3分,中国形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分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好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总体打分为5.5分,而发展中国家则达到了6.9分。

分年龄来看,年轻群体(18-35岁),中年群体(36-50岁)和老年群体(51-65岁)对中国印象的打分分别为6.6、6.1和5.6分,年轻群体对中国有更好的印象。 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13134404.html, 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 来源:《对外传播》2018年第02期 为准确把握全球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情况,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自2011年起连续开展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国家形象自主调研品牌,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5月至6月,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6—2017)在全球22个国家同步开展,调查对象国在2015年调查覆盖的G20全部成员国(欧盟除外)基础上,新增西班牙、荷兰、智利3国,受访者达11000人。调查内容在延续往年常规话题基础上,新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合作机制、全球治理表现、中医药与中餐文化体验等热点话题,调查规模和议题的广度深度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2016年以来海外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认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精选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共覆盖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智利)、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南非)等世界主要区域的22个国家。 定量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遵循定量研究方法,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采用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平均答题时长16-28分钟。为保证每个国家抽样的代表性,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同时兼顾人口分布平衡性因素(性别、年龄、居住区域分布等)。最终受访者样本共计11000个,每个国家500个样本,覆盖18—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科学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通过L i g h t s p e e d Research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收集,通过高质量的样本库、科学的抽样手段和多样化的答题形式,从各个环节保障调查数据的严谨性和可靠性。通过安排分批多次样本,控制发送节奏,确保覆盖不同日期和时间段。支持多种终端设备,便于受访者用熟悉的设备在自己觉得舒适的地点自助完成访问。在答题过程中,系统设置了卡片滑动、拖动旗标、以图标代替文字等多样化题型来提高受访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以保证数据质量。

日本国家形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11991648 李林 商业文化与国家形象评价 以中国大学生日本国家形象评价为例 一引言 形象是作为人或事物形态的再生产或模仿,将没有具体表现的一般事物的精神现象, 通过传播媒介形成对人,机关,国家及其它事物的一般性概念。形象也被认为是一种含有个 人偏见和主观意见。其实形象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一般性观念。 国家形象是将形象的概念投射到国家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人们对一个国家和该国家的国民形成的含有普遍性的观念。国家形象是联想到一个国家时的记忆属性的集合,是综合一个国家的各种密切相连的形象所产生的总体形象。负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们对这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所有相关信息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带有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敌对性、排斥性和刻板印象;而正面的国家形象则往往使人愿意用更理解、更亲和、更接纳的方式对待该国及其民众的信息和行为。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 中国和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这份报告了解一下,中国大学生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以及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些路径。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要检验的命题 工业产品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 文化产品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 历史教育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 (2)方法:使用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变量的操作化,工业产品评价,文化产品评价,历史教育量表,国家形象量表,检验变量,控制变量,因子分析 三数据分析 1 样本的基本变量

调查中男的有529人,女的有471人,共有1000人参与调查。 被调查着中大部分人学历是本科。 2 在上述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被调查的1000人中,缺失人数为15人,在未缺失个案中,有479人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为“很差”,所占有效比例为48.6%,有380人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为“差”,所占有效比例为38.6%,有119人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为“一般”,所占比例为12.1%,而对日本有好印象的人只有7个,所占比例比较小。总体来说,人们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不好。 其中有4人都日本的国家形象很好,他们可能是哈日族。哈日族热衷崇拜、复制日本流行文化的青少年族群,这群人从生活、娱乐、思想上,大量地从日本文化中吸取养分。现在不论在台湾、香港,还是在大陆,都有相当数量的哈日族。 可靠性分析:

日本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过程

日本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过程 崔聃魏曌(电子科技大学611731) 摘要:日本在多重灾害后仍展现出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这得益于二战后日本“苦修内功”和“对外推广”,这两个重塑正 面国家形象的基本着力点,与日本谋求长远发展和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密切相关。 Abstract:Japan after multiple disasters still unfolded the positive positive national image,this benefit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Japan “the self-torture internal strength ”and “the foreign promotion ” ,is remoulds the positive national image two basic points of application,this seek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status strategy with Japan is closely related. 关键词:日本国家形象 Keyword:Japanese country image 作者简介:崔聃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魏曌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83/87【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9-0019-01 政治 对外开放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在地震、海啸、核危机,以及 其他继发灾害的多重打击下,日本仍然展现出井然有序、信息公开、积极应对的整体形象,有媒体认为“灾后表现是日本最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其实,对于日本的国家形象,世界各国褒贬不一。从一个声名狼藉的二战战败国,经过几十年的战后重建,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科技强国、环保国家、发达国家的 正面形象,同时也背负着否定二战侵略历史、 参拜靖国神社等负面问题的阴影,其国家形象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根据评价一国国家 形象的综合性、 多数性、普遍性原则,综合日本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以及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来看,日本的国家形象应该是正面上占优势的。日本对其国家形象进行塑造的努 力主要可以分为 “苦修内功”和“积极对外推广”两个方面,这与日本谋求长远发展和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密切相关。 一、苦修内功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和资源实力作为基础,是很难形成在 世界范围内的软实力的。 日本对国家形象所进行的塑造,是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先决条件的。 战后日本在很短时间内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实行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道路,国民经济很快就得以恢复,并进入到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成为最早、且惟一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东方国家。日本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故然有美国全方位扶持和战时对亚洲国家的资料掠夺作为基础,但客观分析可知,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突显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的地位,以及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材的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些策略在日本经济腾飞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日本后来赢得世界科技强国的国家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它着重对发展科学技术的投资。日本科技由完全移植、模仿到个别改良、综合改革,到技术产品国产化,是日本技术发 展的一大特色。 其科研机构的种类、分布范围、结构设置、人才密集程度,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使得日本的科技水平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另一方面看,生产力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早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注意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技术人材。国民教育的扎实普及,造就了平均文化素质高的日本国民,为日本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加了砝码。 此外,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十分重视在职教育和终身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轮训和研修,提高职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理论技术知识。日本企业特有的“终身雇佣制”、“年功系列工资制”以及资本家为笼络工人而灌输的家族意识、群体观念,使日本工人比较安 心工作,比较愿意钻研新技术。这支拥有较高教育程度和熟练技术 水准的劳动力队伍,使日本能较充分地吸收、 消化和发展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迅速摆脱经济上、技术上的落后面貌,跳跃式地赶上或超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积极对外推广 日本对国家形象的外部塑造和推广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是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展海外经济援助,争取国际认同,提升国家形象。日本通过对外经济援助的方式将资金输送到世界各国,也潜移默化的让自己的政治主张被受援国接受,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日圆外交”、在印度的扶贫开发、在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 拉美地区的经济援助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为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使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模糊了对日本的“侵略者”印象,代之以“富裕、爱好和平”的新国家形象。日本本国也以ODA为“国际贡献的支柱”,希望借此树立“富国有德”的形象。 其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恐怖主义、人口、难民、毒品等全球性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些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是日本塑造正面国家形象的另一个突破口。 在环境问题上。日本以其丰富的环保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同各国的环保合作,在国际社会推行环境外交,借解决全球问题树立和平的国家形象,为政治大国地位铺路。 最后,日本的输出文化对其国家形象起了巨大塑造作用。日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借助大众传媒的形式,将其多样的文化形式在全球进行传播。文化的影响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受众思想深处,爱屋及乌的效果常常会遍及到文化主体的其他方面。卡拉OK、动漫、日本文学作品、日本料理、日式建筑、和服、柔道、剑道、插花等日本文化形式的传播对日本国家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塑造作用。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岛国,然而在其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形象的设计上,日本却能扬长辟短,在发展的各个重 要时期,较深刻、 较实际、较长远地认识到自身条件及国际体系状况,进而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做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是中国在发展崛起过程中应该向日本借鉴的。 参考文献:[1]管文虎.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王众一,朴光海.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 19--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主持人: 如何处理好公共外交中国际形象塑造时道与术的关系? 嘉宾: 在重视传播技术的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则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误区 需宣传形象更要传播价值观 胡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我们现在非常重视的是“术”,这不是坏事。但是在重视传播技术的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则可能会陷入更大的误区。传播只是一种手段,而人的建设才是价值核心。 我举一个例子,中国在美国时报广场的宣传片中出现许多名人,像姚明、李嘉诚、袁隆平、杨利伟等,这个宣传本身是很有影响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宣传最后的效果究竟怎样?在如今国外对中国崛起十分敏感的情况下,这样的宣传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加重“中国威胁论”的传播。 第二个例子,当年中国共产党请斯诺到延安,《西行漫记》向全世界展示了当时的延安和中共,是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案例。我觉得中国人的形象塑造,关键也在一个道,这用当今的术语来讲就是一种价值观——要让外界觉得中国的崛起是不威胁人的,是能够与别人和平共处的。 主持人: 中国现代公共外交着力点应该在哪? 嘉宾: 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抑或中国人的形象,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内,讲好中国的故事 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尊重 郝雨凡:30年前中美建交时,双方彼此了解并不多,但是大家都往好的方向看对方。但经历了30年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的交流后,双方猜疑反而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如果说过去日本人是俯视中国的,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平视甚至仰视中国了,不仅是美国、

日本,这种心态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在这个大背景下,外国媒体、学者,甚至是普通公众,突然开始关注中国。 但我们发现,中国自我感觉的形象和外国人所认识的中国形象似乎是有差别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国外对中国的报道主线基本上是比较正面的,最近这几年才稍微有一点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些报道也在折射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该反省,做好中国公共外交,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抑或中国人的形象,着力点应该放在国内,讲好中国的故事。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比如说改善中国政府的形象,国内公共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公正、弱势群体。 主持人: 在塑造中国人新形象时,精英群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嘉宾: 精英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还体现着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和国家的公民素质 出访官员更应展现气魄涵养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研究员):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形象好感度下滑的今天,社会精英的主体意识和引导作用极为重要。 社会精英是对外交往程度、能见度和认知度方面的“三高”人群,其言行构成中国人国际形象的主体,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中具有导向作用。社会精英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还体现着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和国家的公民素质。要建立中国人新形象,需要精英群体通过发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作用。 武克刚(云南省政协常委):如今,普通老百姓出去旅游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已经逐步改进了。但作为社会精英人士的部分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却成为了破坏中国人形象的代表,一些代表团甚至把国内养成的坏习惯带到国外,肆意炫耀。所以,我们出访的官员应该展现出中国普通民众的那种勤劳、勇敢、朴素以及大国公民的气魄与涵养,这样,中国人的新形象才会得到提高。 主持人: 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嘉宾: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调查调研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全球形象国家 中国外文局发布了《201X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调查共覆盖了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国家的民众: 英国、巴西和俄罗斯。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 与201X年相比,中国形象正被愈来愈多的受访者所认可。中国整体形象得分相比往年高出了0.8分。在海外的8个国家中,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形象的打分最高,为 7.6分;而日本民众的打分最低,仅为 3.4分。 中国整体形象: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 整体来看,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形象认同率最高的描写是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占46%的比例;但是与此同时,45%的受访者也会以为中国事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 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情势 关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情势,20%的受访者以为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37%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20%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进进低速发展阶段;18%的人以为具有不确定性;只有6%的人以为中国经济会走向衰退。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为看好。

国内治理被以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至于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受访者以为排在首位的是打击国内***、社会不公等题目,其次是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中国家则把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国内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看做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题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具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 在9个国家的领导人中,习近平以70%的认知度位列第四。着名度排在前三的领导人顺次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 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能力遭到广泛认可 不论是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处理能力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进行调查的9个国家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国内、国际事务处理能力认可度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1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执政党形象: 权利集中、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执政党的共同印象是:权利集中、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组织周密的。除此以外,发达国家还有较多受访者以为中国执政党是贪腐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则会以为中国执政党是得到民众支持的。中国受访者对国家执政党固然也存在着贪腐严重的印象,但是中国受访者一样以为我们的执政党有着较强的自我束缚和净化能力。 中国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有较高的认可度

日本国家形象

日本国家形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11991648 李林 商业文化与国家形象评价 以中国大学生日本国家形象评价为例 一引言 形象是作为人或事物形态的再生产或模仿,将没有具体表现的一般事物的精神现象, 通过传播媒介形成对人,机关,国家及其它事物的一般性概念。形象也被认为是一种含有个 人偏见和主观意见。其实形象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一般性观念。 国家形象是将形象的概念投射到国家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人们对一个国家和该国家的国民形成的含有普遍性的观念。国家形象是联想到一个国家时的记忆属性的集合,是综合一个国家的各种密切相连的形象所产生的总体形象。负面的国家形象,会使人们对这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所有相关信息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带有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敌对性、排斥性和刻板印象;而正面的国家形象则往往使人愿意用更理解、更亲和、更接纳的方式对待该国及其民众的信息和行为。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其实就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 中国和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这份报告了解一下,中国大学生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以及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些路径。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要检验的命题

工业产品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 文化产品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 历史教育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分析 (2)方法:使用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变量的操作化,工业产品评价,文化产品评价,历史教育量表,国家形象量表,检验变量,控制变量,因子分析 三数据分析 1 样本的基本变量 调查中男的有529人,女的有471人,共有1000人参与调查。

被调查着中大部分人学历是本科。 2 中国大学生日本国家形象评价 日本国家形象评价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很差479 47.9 48.6 48.6 差380 38.0 38.6 87.2 一般119 11.9 12.1 99.3 好 3 .3 .3 99.6 很好 4 .4 .4 100.0 合计985 98.5 100.0 缺失系统15 1.5 合计1000 100.0 在上述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被调查的1000人中,缺失人数为15人,在未缺失个案中,有479人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为“很差”,所占有效比例为48.6%,有380人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为“差”,所占有效比例为38.6%,有119人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为“一般”,所占比例为12.1%,而对日本有好印象的人只有7个,所占比例比较小。总体来说,人们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不好。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 作者:御剑 一、形象与国家形象 《现代汉语辞典》对形象的解释是“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以及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见以往的“形象”一词固有的含义着重于事务的形态、面貌,即外在的东西。但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有关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表述:形象——事物内在与外显诸要素的总和,通过一定形式的信息中介之作用,在公众心目中引起的感知、看法与评论;它体现公众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反映公众对该事物认同、喜爱和支持的程度。[1]同样从认识主体出发,西方学者科特勒(PhilipKotler)对形象做出了如下解释:“形象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或印象”。 在国内学者中,最早进行国家形象研究的是中国新闻学院的徐小鸽教授,他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北京广播学院的杨伟芬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李寿源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管文虎教授提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段鹏教授认为:“国家形象应定义为某一国家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和军事实力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里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国家形象是存在于对外传播或国际传播中外部社会公众对某一国家的认识和把握,是外部公众作为主体感受某一国家客体而形成的复合体” 综上所述:现在学界对国家形象的定义上不统一,分歧主要存在于:有些学者认为国家形象应从外部公众即国际层面来定义,而有些学者认为,国家形

BBC全球国家形象调查

BBC全球国家形象调查:德国最受欢迎中国排第九 Germany is the most positively viewed nation in the world in this year's annual Country Ratings Poll for the BBC World Service.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今年进行的年度国家排名调查显示,德国是目前上全世界最受好评的国家。 More than 26,000 people were surveyed internationally for the poll.They were asked to rate 16 countri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on whether their influence in the world was "mainly positive" or "mainly negative". 全球超过26000人参与了调查投票。这些人被要求对16个国家以及欧盟进行排名,看它们对世界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Germany came out top, with 59% rating it positively. Iran was once again the most negatively viewed. Global views of Europe's biggest country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2013, according to the poll. 德国排名第一,59%的人认为它的影响是积极的。而伊朗再一次被认为产生最消极影响。根据投票结果,2013年,全世界对于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看法有了明显改进。 It was conducted for the BBC by GlobeScan and PIPA, who conducted face-to-fac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s with randomly selected people in 25

徐翀:近十年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徐翀:近十年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随着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的目光再次聚集在了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古国身上,不断增长的实力以及日益凸显的影响力使中国以全方位的姿态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俄罗斯民众对华的基本态度如何? 他们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 他们眼里的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本文将结合俄罗斯三家主流民意调查机构近十年来的数据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俄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俄罗斯民众对华的基本态度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基本态度会影响其对该事物进一步判断的方向和视角,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亦是如此,其对华基本态度对全面认知中国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从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来看,俄民众更多的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中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并不深入,相当一部分观点还只是停留在最表层和对过去事物的了解上。大部分俄民众提到中国首先会想起中国的商品和市场、众多的人口、国家的迅猛发展、质量低劣的商品和廉价的劳动力等方面,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更缺乏人文等深层次领域的分析。可以说,俄罗斯

民众对当今的中国缺少深入具体的了解。 其次,从俄民众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来看,俄民众与中国人接触较少。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 ( Фонд“Общественное мнение”,以下简称基金会) 2007年8 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仅有26% 的受访者曾有机会与中国人进行过接触。在此基础上,基金会又向受访者提出: “总体来说,您对中国人是有好感,还是反感?”在全部受访者中,有50%的人对中国人持有正面印象,有23% 的人持有负面印象,有27%的人觉得难以回答( 详见图1) 。 图1 总体来说,您对中国人是持着带有好感的正面印象还是带有反感的负面印象? 注: 图数据引自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网站,08. 02. 2007,Опрос населения,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http: / /bd. fom. ru /report /cat /inter_pol /count_/china /d070624 虽然只有26%的受访者曾与中国人有过接触,但半数受访者对中国人持带有好感的正面印象,可见当今中国人在俄罗斯民众眼中的整体形象并不差。然而,对受访人群进行细化分析后可发现,在未曾与中国人接触过的民众中,对中国人持有正面印象的比例仅为47%,另有高达31%的受访者对中国人的认知是模糊的,正是由于缺乏民众间的直接接触才造成了这种认知上的模糊,可见加强两国间的人文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