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主义与自由读后感

资本主义与自由读后感

资本主义与自由读后感
资本主义与自由读后感

读书报告

——《资本主义与自由》小议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作为自由主义的旗手,反对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在市场中只应该作为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员,除此之外,政府不应该过多的干预经济,因为政府的干预总是滞后的,而滞后的干预只能导致更大的危机。

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首先论证了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相互之间的关系,即“经济安排在促进自由社会方面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安排中的自由本身在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被理解是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经济自由本身是一个目的。其次,经济自由也是达到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而达到经济自由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市场协调。因此,最好的经济体制便是市场机制。但是,自由市场的存在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地,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市场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

以此为依据,弗里德曼认为当时的美国对市场的干预缺乏限制,过度的干预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的干预,而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机

构。尽管货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极为重大,但是鉴于当时商品本位已经远远偏离了不需要政府干预的简单方式,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机构是自由主义者较优的选择。

弗里德曼认为,一个稳定的货币机构之所以是重要的是因为这样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也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弗里德曼主张货币规则应该由随机应变的政策变化为一个稳定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抑制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虽然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美英等国从凯恩斯主

义的影响中走了出来,但是,货币政策并没有很好的证明控制货币是简单易行的,稳定的货币增长率会导致货币流通的不稳定,引起了急剧的经济衰退。

我个人认为,真正稳定的货币机构是很难存在的,即便它能存在,它的存在只能引起市场的不稳定。货币本身便是政府对市场最大的干预。在抛弃了金本位之后,美元的背后不再有支持物,它的价值只是政府所赋予的,而不是美元本身所拥有的。因此,我认为为了稳定货币,应该恢复金本位。在拥有黄金作为背后的支持之后,国家之间才会有一个稳定的汇率,而货币本身也真正成为了一种商品,有利于对货币供求更好的分析。

除了货币政策以外,弗里德曼还概述了教育在经济自由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弗里德曼认为,正是因为教育与职业执

照对人的局限导致了经济的不自由,人们不能自愿的改变行业。据此,弗里德曼提出教育私有化的观点,利用教育凭证来改善穷人的教育。

以上便是我对《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的理解。我认为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只能存在于当时,现今需要一个新的经济理论替代新自由主义从而推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弗里德曼认为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参与市场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政府只是作为裁判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过松与过紧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以此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读《专业主义》有感

读《专业主义》有感 利用三天时间拜读了大前研一先生的《专业主义》一书,这本书对于我这样刚刚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人来说,还是稍显晦涩的,有些地方不能理解的十分透彻,但是,我还是想把我理解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 在读《专业主义》之前,我理解的专家,就是在某个行业或是某个领域比较精通且有所建树的人,但是,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前研一先生笔下的专家,应该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的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的人”,而不是我理解的仅仅是在某一领域精通且小有成就的人,那样的人,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专业技术人员”。 另外,作者的“顾客至上”理论,也是前人在诠释专家时所没有提及过的,仔细想来,各行各业,无论商人、学生、公司职员、医生护士还是科学家,都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而独立存在,他们存在的价值最终都是服务于社会上的其他人。比如医生,他们存在的价值是治病救人,那病人就是他们的顾客;同样的,教师的顾客是学生,商人的顾客是消费者,职员的顾客是老板等等。“顾客至上"这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离开了顾客,也就无所谓企业了,这就要求专家在从事任何工作的时候,要始终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弄清楚究竟谁是自己的顾客,并为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专家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在对”顾客至上"这一真理阐释之后,紧接着作者关于授权做了细致的讨论。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认为我在这个公司干得不错,为这个公司带来了一些效益,我就应该被授予一定的权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升职”,但是,如果追问一下,

《我的生活与工作》读后感

《我的生活与工作》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之暇通读了一遍《我的生活与工作》,感触良多。应该说亨利·福特先生彻底改变了全世界千百万人们的生活,是他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个人交通便利。亨利·福特的一生无疑是传奇而令人瞩目的。《福布斯》杂志2005年公布的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亨利·福特名列榜首。其推选理由为:“亨利·福特推出的廉价、高度统一的T型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以及美国的城市面貌。他所创立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则为现代商业带来革命。” 也有人这样评价:当他来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的时代,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世界。----这个人就是享利·福特。 而我通过阅读此书,发现生活与生活手段之间的矛盾,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问题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在那个年代福特已经认识到产品服务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于产品服务,“除非尽最大努力地听取抱怨和建议,否则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取得进步。如果服务中有什么缺陷的话,必须马上进行认真调查。”对于社会责任,“如果一个工业组织要履行它的全部职能的话,它应该是一般社会的缩影,对它的雇员尽到自己的责任。”“一家企业意味着很多人的生活来源,不能够随意践踏。‘杀死’一家企业是犯罪,因为很多的人把自己的劳动投入到这家企业,他们把它当作是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是他们生活的来源。” 对于员工工资,“很多公司老板认为……尽可能少地给工人工资……。这种标准和习惯完全一无是处,它们必须被废除。总有一天它们会被彻底废除的,否则,我们就无法消灭贫穷。我们进行改革,并不只是因为我们想支付更高的工资和认为我们能支付更高的工资。我们支付这些工资是希望企业能奠立在一个更长久的基础之上。我们不是在分发什么东西,我们是在为未来而建设。一家支付低工资的企业总是不稳固的”联系到我国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确实有产业结构提升的原因,另一方面“血汗工厂”通过靠低工资维持企业运转的运营办法已难以为继,劳动者用脚投票,显示了福特的话早已言之在先。而且“降低工资只能意味着降低购买力和抑制国内市场。如果工业管理如此糟糕,以致无法给予与它相关的人们一份好生活,那工业有什么好处?再没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因

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一)

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一) 引言 传统的历史学家已表现出对使人类行为得以发生的制度的兴趣,他们的许多著作中包括了对人们与这些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检验。另一方面,经济史学家(尤其是“新”派史学家)则将他们的努力集中于用经济上的理性行为来解释过去的事件,制度被视为既定的,那些更为传统的史学家的“考古”癖有时会受到蔑视。或许是由于他们对长期变迁的关注,传统的史学家已承认,制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有关(一种对它们来讲是很显然的相互关系,不过经济学家只是逐步领略到的)。许多史学著作往往热衷于对政治、军事和社会制度的演进与发展的研究,正如这些复杂的制度已随历史而演进的一样,已形成的这些复杂的经济制度为这一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得以生存和实现的框架提供了一部分内容,尽管历史片断往往从一些理论形式中吸取教训,但遗憾的是,用于帮助理解制度变迁现象的理论却很少。在缺乏这些理论的情况下,历史学家只能局限于记叙、归类与描述,而愿意承认这一局限的历史学家却很少。 如果史学家对经济发展进程的解释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具有洞见力,其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归于由经济学家所提供的因果结构的蓝图。最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常常不是根植于明确的前题所得出的充分的逻辑推演,而是基于鲜明的直觉知识。这一直觉之所以能成功地在某些方面超越数学,并不在于历史学家盲目地拒绝拜倒在科学的祭坛下,而

在于事实上他能够利用的理论常常说明能力很差,是与事实完全不相干的,而且在历史长河中表明了一些逻辑错误。直到“更好的’理论被创造出来以前,没有人会责备他仅仅依赖于过去对他十分有用的直觉知识。 不过,这些理论是不可能从一些象牙塔似的理论家的前额中生长成熟的,能够预言未来和解释过去的理论更有可能从那些关注于逻辑的理论家与解释过去的历史学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点滴与片断中形成。在对解释经济演进过程的理论的探索中,学者们必须不断地从理论到事实,再回到理论。 本书是对美国经济史的理性历程的“逐日”记叙,这一历程计划要描述已产生的现行经济制度结构的发展进程,该描述又是第一次(非常粗略地)试图为建立一个专门的、相关的和逻辑的关于这些制度的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理论框架提供基础。本书是对美国历史中发生的制度变迁原因的研究,它尤其关注经济组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只不过是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一理论在有些观点上是很薄弱的,而且有时的解释是惊人的简单。不过,本书确实代表了向着一个有用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第一步,它确实对美国的经济经验提供了一些新的解释。 既然本书是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而作。它在写作历史时可能偏离了模型和理论的作用,尽管这样做在技术上是不准确的。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将交替使用“模型”与“理论”两词,它们将既指一系列假定相关

弗里德曼货币理论和凯恩斯主义主张的不同

弗里德曼货币理论和凯恩斯主义主张的不同: 弗里德曼探讨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采取了与凯恩斯不同的方法,他不再具体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而将货币作为构成财富资产的一种,通过影响人们选择资产的种类来保存财富的因素来研究货币需求的,实际上是资产需求理论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应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是债券,股票,商品的替代品,货币需求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及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预期回报率的函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列入了货币需求范围,因此,不仅商品交易规模与其价格水平影响货币需求,而且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思想,凯恩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性理论:即政府可以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产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为何凯恩斯与弗里德曼得到不同的政策主张 弗里德曼是典型的货币主义学派者,在货币政策上,弗里德曼提出居民的持久收入是影响其货币去求的主要因素,并认为居民持久收入是不变的,所以货币需求也是相对不变的,所以得出货币供给(即货币政策)也应该是稳定的,相对不变的。坚持市场经济具有内在自动稳定性的信条,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自然趋势,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的失误。相信由私人经济行为决定的资源配置与名义收入的短期变动无关。但凯恩斯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最大,而利率是时刻变动的,所以认为货币政策也应该采取“相机抉择”,随时变动。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强调政府的大规模干预。相信由私人经济行为 决定的资源配置与名义收入的短期变动无关。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的挑战:在他的自传中,弗里德曼曾描述1941至43年为罗斯福新政工作时,“当时我是一个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随着时间过去,弗里德曼对于经济政策的看法也逐渐转变,他在芝大成立货币及银行研究小组,借着经济史论家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的协助,发表影响深的《美国货币史》鸿文。他在书中挑战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抨击他们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及通胀的重要性。 弗里德曼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同时书中进一步提出了自己严格而简单的货币政策规范:为防止通胀,美国货币当局应将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控制在3%~5%,使他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相 一致,如果实行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只会引起经济更大的波动。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的赞赏者与批评者均指出,弗里德曼的世界观本质上颇为简单: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专业主义读后感

专业主义读后感 《专业主义》读后感 《专业主义》作者大前研一对专业进行了全新诠释,业是一种业绩和成果,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业,专就是把这业作为目的、目标、宗旨!那么在企业里权力就是专,就是为业服务的,也就是一种责任。 权力是一种责任,为顾客创造满意的价值。那么企业的顾客是谁?是我们的供应商、我们渠道商、我们的消费者。那我们的这些顾客需要的满意价值是什么呢?供应商需要的是诚信的合作,相对优势的合作;渠道商需要的是诚信的合作,良好的服务,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的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是诚信的合作,优质的产品,价格低廉。所以我们手里的权利就是尽一切努力在自由竞争市场中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价值创造。 权力是一种责任,为老板股东回报满意价值。老板、股东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所有者或投资者,那么他们需要满意价值就是有持续竞争力的稳定团队、打造知名品牌、及最大投资回报。所以我们手里的权利就是打造精益化、标准化、持续化战斗力的团队,从而创立品牌,以致带来最大价值回报。 权力是一种责任,为下属员工提供满意的价值。员工就是我们企业里一起工作的同事,他们需要的满意的价值就是最高的收入、愉快工作的环境氛围、成长的空间及平台。所以我们手里的权力就是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提高效率,获得高收入;创造一个生活、工作的优良环境,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互动的开心空间;规划、帮助员工成长。提供更多更高的平台。正如大前研一所讲的公式: 100X =自己的工作,对待下属我们要因材施教,要做教练型管理者,要识别下属目前的能力,即通过培养可达到的能力来授权和培养。其实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不只是自己创造多少业绩,而是能培养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业绩,就像世界名牌大学一样,之所以称之为名牌是因为培养了无数的元首、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 曾经有人问:如果你作为总经理,权利在手,你对谁负责,毫无疑问是对顾客、老板股东、员工负责,这三者必须达到有效平衡,才能把有限资源发挥更大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 关于工作的读后感一 《优秀员工这样工作》读后感 胡海杰 在学院组织的读书主题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邢桂平所著的《优秀员 工这样工作》。 该书分为三部分,从职业理念、职业策略、职业精神三个方面给予现 代职场人士最实用且全面的指导, 主要分为三方面第一, 正确的工作理念, 可树立正确的职场心态,开创一种高效、乐业工作的新局面;第二,高效 工作的途径,可获取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策略,从而打破身心疲惫的工 作状态,以最短的时间创造最高的效率;第三,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可 拥有乐业精神,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该书每个章节均从实例展示、 点评分析、 行动指南三个板块进行讲述, 使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取更便捷、更实用的工作指南,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有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同在一个单位、同样的学历,为什么 有的人总是业绩更好、进步更快、更能够获得领导的信任?为什么总有一 部分人比别人优秀?优秀有什么特质?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乃 至领导者?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发现无

论在什么岗位,也不管是什么单位和专业,优秀的工作者总是有着某些共 同的特质,这些特质与他们从事的工作无关,完全体现在个人的工作态度 上。 因此,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一、要乐于承担更多的责任 工作就是责任。 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到最 好。 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 从中感受到价值。 当你对自己的工作和单位负责的时候,你就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做 到最好。 当你完成使命的同时,就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 一个优秀的员工,总是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担责任。 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也会努力做好。 事情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 脸和厌恶地作。 但如何去做,完全在于自己,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有一位名人说过,世上没有鄙微的工作,只有鄙微的态度。 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自己。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作成的雕像,是美是丑、可爱还可憎,都 由他自己决定的。

法律稻草人的读后感

法律稻草人的读后感 法律稻草人的读后感应该如何写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法律稻草人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稻草人的读后感【1】最近读张建伟老师的《法律稻草人》,充分感受了一位法律学者和法学思想的魅力。 张建伟老师自述曾经爱好文学,后因为老师一句话:学文学将来多半是要做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于是选择了法学。但是通读全书,不难看出他是一位颇有文学修养的法律学者。 “法律稻草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文学向往的法律学者的生活想象力。作者说:“在不尊重法律的社会,法律只能吓鸟,不正像个稻草人?” 这是自法大毕业后,读过为数不多的法律书籍之一本,却唤起了我对法律有点沉睡的热爱。记得高中时代,曾经一心要学习法律,在高考完觉得北大法律系恐怕无望,毅然选择了一所法学专业院校,迄今并不后悔,法学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各种阴差阳错,毕业后竟然从事了与法律行业关系并不太大的职业。虽然学着喜欢自己的行业,但不免遗憾! 读完此书,透过张老师的短文,不难得出:让法律沦为稻草人的,一是执法者没能秉公执法,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二是权利受侵害者远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利的信心和恒心。人们会“求助于司法,又同时通过疏通关系去破坏、

规避法制”,每个人都希望法律不便自己时,自己是个例外。 张老师书中推介了基本自己喜爱的法律读物:《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作者台湾陈长文、罗志强;《看不见的法律》作者美国迈克尔.瑞斯曼;《专业主义》作者日本大前研一;《虽然他们是无辜的》作者美国两位学者;《学术责任》美国唐纳得.肯尼迪。我想应该值得一读!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儿岛惟谦法官令我印象深刻,此人并非著作等身的法律学者,因为没有世人熟知的法律著作或法律观点,但在大津案中对司法独立的坚定捍卫,足以不朽! 而透过张老师的个人随笔,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正直法律学者的形象,联想起近来盛传的高校考博凭关系,砸金钱现象,我想断不能在张老师身上出现,否则还怎么敢相信一个人? 法律稻草人的读后感【2】未读此书时,我对法律稻草人这样一个书名十分好奇,法律和稻草人能有什么关系?作者在书的自序中就对法律稻草人的概念进行了阐释,读后犹如是给了我当头一棒,正如书中所言:在一个不尊重法律的社会,法律只能吓鸟,不正像个稻草人?在法律只是稻草人的社会,没有人相信,法律的正当程序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好办法。人们遇到麻烦即使求助于司法,也对司法心存疑虑,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明君、贤相和清官身上,但又不太相信自己真有遇上他们的好运气。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过,“要是你懂得如伺思考和安排你的生活,你就完成了一项最伟大的工作。”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工作与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以前因为“没有时间”而一直推迟的计划和梦想呢? 阿拉?拉金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书中对为什么要掌握时间,掌握时间所得到的回报以及掌握时间的方法做出了一个较系统、明确的讲述,使读者懂得要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两件最伟大的礼物:时间以及如何利用时间的能力。看完这本书,主要体会如下: 一、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我们经常会感到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经常感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每天都在忙碌的状态里。这是因为没有把一天的事情好好地安排妥当,没有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好。如何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从每一天开始,每个月开始,每年开始。从而珍惜生命赋予我们的时间,同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二、掌握好时间就能够轻松的掌控自己的生活。掌握好时间可以不必让你总是神经紧绷,好像总觉得有事要做,但不知道如何开展,也不会让你总是精神松懈,就好像对什么事漠不关心,抱无谓的态度,甚至是过于懒惰。这种掌控感不仅可以使你更好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还可以让你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灵活,更加富有主动性,从而可以更合理的安排

自己的生活。 三、掌控时间首先要学会进行规划。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经常感觉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觉得工作负担过重,让自己疲惫不堪,精神紧张,感觉永远不能放松一样。”其实控制始于规划,规划的本质是将未来带到现在,这样你就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对未来产生控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次序,再确立工作次序。 四、要想合理的应用时间首先要学会放松。如果你可以利用工作排序把工作安排得好,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放松自己,理清头绪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并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乐趣,避免了对工作所产生的厌倦情绪。总之就是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一个良好的轨道内循环。 五、什么时候应该追求完美,什么时候不?在处理那些具有重要价值或是对自己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时,确实应该追求完美,但如果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上太过于追求完美,显然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事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你大量的时间,并使你脱离原来的计划,甚至没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可能有更好的收获,所以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要集中精力处理那些重要而复杂的事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价值不高的活动上。当然,这并不是做事不讲究细节,而是说要将有限的工作时间放在相对重要的工作上,不要舍本求末,抓小放大,选择得不偿失。 当然在这本书中所罗列的远远不止以上所概括的这几条,里面还讲

银翅 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读后感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 “宗族与文化意识、文化无意识”“乡村精英乡村治理”“基督教发展、社会资本”“农村准组合家族研究” 银翅的由来:入冬的一天晚上,月明星稀,我从黄村山岗农家做客出来,站在高高的泥土路上,吸一口清凉的空气。眼望橄榄状的山谷,看到黄村农家门前、道边晾着白木耳的竹草席还未收起,上面密布的白木耳层和月光交相映照,狭长的一片又一片,像无数舒展的银色翅膀。“昔日的金翼消失了,幸运的银翅又降落在这同一块土地上,”———庄孔韶在《银翅》中感性地写道。 作者发现了在人类学中一直被忽略的军人角色,这使我得到一个“汉堡包”——有军人卷人的中国乡镇县社会的层位结构之论述。 作者将轮值(父母为轴心,赡养费、口粮、零用钱)、反哺(父母尚有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只每月给父母零用钱)、和联邦(父母为中心的远距离反哺家族)三类家族合称为中国式准-组合家族。(p330)吃住、耕种、信仰、种群关系上。均等和均衡。农村家族新类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 中国第一部道教史的作者傅勤家写道:“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尘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耶!”(《中国道教史》)。 P249西周盛世的国学内容: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周礼师氏》。 宗族与自我实现:p279狭隘的宗族团体抚育了族人的自我,反之,族人之自我又紧密依赖于族群所世代内化的亲属制度准则、传统理念与宗法精神,其世俗的表现之一便是宗族行为。这一行为集中表达了每一族人竭力透过对族内外社会关系的关切,从而实现宗族精神的发展,并推进中国式的自我实现。 分析宗族过分注重其功能性因素,忽视了上升到理念层次,缺少与高层次文化的关联。 P281古今文化关联性的反观法:以田野工作为基础,力求寻找高层与基层、精英与大众文化层思想、制度和行为方式的内在联系,寻找千百年来灌输的传统家族理念和民间家族生活的内在联系。 文化直觉思维 P282政治和教育力量一直是干预和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和生活方式的有效力量。 中国人宇宙观:阴阳五行说和天人合一观。

第二讲自由与发展

研究生发展经济学讲义二教学大纲: 第二讲自由与发展 本讲以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为基本阅读材料,重点研究民主、自由与发展的关系,发展过程里一些重大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其制定方法。这些研究属于规范性研究,对进一步进行的所谓实证性研究具有端正研究方向,提供路径的意义。 本书的逻辑思路是:(1)现代经济发展没有政府的参与是不可能的,社会保障体系总要由政府出面才能建立起来;(2)政府主持下制定、推行的公共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3)合适的公共政策必须尽可能符合全体国民的意愿,才能有效动员国民的积极性、主动性;(4)只有在政治自由、政治民主的情况下,政府才能制定出体现全体国民意愿的公共政策;(5)因此,经济发展与自由密切相关,以自由看待发展具有逻辑上、理论上、经验上的合理性。 本书论证、澄清了以下一些重要的问题:第一,造成贫困的表面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获得收入的能力,而最关键问题在于个人缺乏某种基本的自由。 第二,社会保障、社会应急制度、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基本的社会公平,也是国民得到基本自由的保障。这与发展阶段无关,也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的国民的价值观无关,即自由、民主对人类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第三,社会保障、社会应急制度、体系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第四,强调社会保障、社会应急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培植社会弱势群体的可行能力,保证他们的基本自由。责任以自由为条件。 第五,承认人类理性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大部分是由那些自私自利动机的个人,通过有意识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无意识产生的结果。 第六,反对因为认识到自由可以衍生出某种对社会发展来说是有意义的能力而尊重自由的观点,应该尊重自由本身及其固有的价值。 第七,和上述第六议论相似,在强调人力资本培植方面,社会不应该仅仅关注人力资本对提高发展质量、速度的意义,而应该关注人力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第八,发展并不应该聚焦于人均产出的增长,而应该更多地聚焦于人的实质性自由的增长。实质性自由的增长不仅体现在发展结果方面,更重要地体现在发展过程方面,即积极参与发展过程的机会的更加均等。 之所以提出“以自由看待发展”这一命题,和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观念一样,森在强调人的

《专业主义》读后感

我理解的专业主义 读大前研一《专业主义》有感 读到这本书,完全是个偶然。今年5月30日,我被组织部青干科抽调过去当今年选调生面试考场工作人员。由于从早上六点开始一直到下午六点多面试结束,所有人员手机及其它通讯设备都被没收,因此一天下来,在候考场当工作人员的我只能找其他方式打发一天时间。面试是在一个中学进行的,现在中学的教室条件都很好,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的图书阅览区,我本来打算找本小说看看的。但突然发现一本叫《专业主义》的书,我和另一名工作人员感叹现在的中学生看的书竟然这么专业。好奇之余,我便拿下来看了一下。接下来,我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耗在这本书上了。第二天便立马网购了此书细细阅读。 本书作者大前研一开篇就向我们抛出了一个棉里藏针式的问题,你够专业吗,你算得上专家吗?接着大前先生对专家进行了定义,即真正的专家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全部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们才把他们称为专家。定义了专家的概念后,他又具体论述专家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即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的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每一章都坚持做到,不仅讲明白为什么需要这种能力,更主要的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训练这种能力,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前先生是煞费苦心的。读完这本书,我对专业主义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于顾客 大前研一一直强调真正的专家是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具有真正的全局眼光,清楚顾客对公司未来的意义和价值,应该获得怎样的服务,并为此努力。结合窗口的工作,我的理解是,努力让顾客获得满意的服务,同时要使这种服务在我局的可承诺能力之内。所以专家不允许“妥协”,但要找到共赢的路还需一番苦功。 二、关于授权 大前研一先生关于授权的观点也很精彩,授权者应该在认清下属的能力和技能并考虑到此人今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权限范围。说白了,你授权一个人就要想清楚如果此人不能适当运用此权利的后果,不能事后责怪,而前期毫无心理准备。授权其实也是对下属进行投资,下属的成长会带来单位更高速的成长。 三、关于职业精神 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仅仅是爱这么简单吗?工作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一种事业?比如专家,是为了招摇撞骗或是造福人类?在21世纪这个充满变量的环境中,你一不留神会把自己淘汰!而专家绝不认为自己的本领是绝对的,而是需要不断学习。这非常对,我也经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多看到一点就以为自己是专家,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努力才能保持我的优势。 四、关于预见的能力 大前研一强调专家要有预见能力,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未来,这样才能先行一步。为此真正的专家要享受变化。甚至不怕失败,执着探索。能把握未来趋势的人是非常厉害的。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呢这是职场中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的。如果不能首先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很可能永远与成功无缘。 公司如战场,职场如战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要想纵横职场,“驾驭”工作,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在自己对工作产生消极应付的时候,请务必冷静下来,认真反问一下自己:“我在为谁工作”,然后努力去做。上述中心思想是《我在为谁工作》此书提出的,这是一本反思性职员自助自励的书刊,本人非常有幸的读到此书,感想颇多,欲与大家共分享。 一、为薪水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看一个人对待薪水的态度,就可知道他的心放在何处。一个人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挣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能真正获得的更多东西却不是装在信封中的钞票。 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做混碗饭吃的一件差事,我们肯定不去重视、喜欢它。如果我们将之视作深化、拓宽我们自身阅历的一种途径,工作在我们眼中就会成为最愉快的事情。事物往往从它的反面达成,今天,我们若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没有为他人、为事业彻底付出的心态,如果不想让别人得到好结果,那么,我们自己也不会得到任何好结果的。现代社会,单凭几个人无法成功。成功源于团队力量,成功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力量也许是促进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力量,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帮助老板的事业成功,老板也为我们创造成功舞台的机遇。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当我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尾随而至。我们也将成为人们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为此获得更丰厚的酬劳。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二、回顾我们的工作,在拔打和接收电话时,应该特别注意语气,体现出我们的素质与水平。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使对方感到温暖亲切。尤其是使用敬语、谦语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电话中的语调己经传递出了我们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也许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冷淡和鲁莽,就会吓走了一个潜在的客户。

读书笔记--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读书笔记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硕5065班 3115065007王雪 一、书籍简介 历史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还在于种种社会制度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连结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话语中,才能理解过去。将制度整合到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分析中去,是改进二者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给出一种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的纲要,在探讨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本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迁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其分析的重点在于明确厘定制度的含义,弄清制度与组织的区别是什么,并厘清制度是如何影响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的。 二、作者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 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萨州坎布里奇 年先后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学位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 由于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 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曾任《经济史杂志》副主编、美国经济史学

三、读书笔记 制度分析方法论的基石是人类行为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1)人类行为理论 人类行为理论认为制度是为了降低人们在互动中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不确定性源于人类互动过程中个人所拥有的有关他人行为的信息的不完全性。个人计算能力的局限则是由组织及利用信息的心智能力决定的。人的心智能力和辨识环境时的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便演化出了旨在简化处理过程的规则和程序,由此形成的制度框架通过结构化人们的互动,限制了行为人的选择集合。 (2)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包括:衡量交换物之价值的成本、保护权利的成本以及监管和实施契约之间的成本。这些衡量与实施成本是社会、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来源。 生产成本是转型成本与交易费用的加总。信息的非对称性,一方隐瞒信息而获益,进行逆向选择,而陷入两难境地。制度为交换提供结构,它(与所用的技术一起)决定了交易费用和转型成本。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协调和生产问题,取决于参与者的动机(效用函数),环境的复杂程度以及参与者辨识与规范环境(衡量与实施)的能力。 制度包括了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和实施。 非正式约束包括行事准则、行为规范、惯例。非正式约束是为了协调重复出现进行的人类的互动,社会规范左右了选择,而不是正式规则(绅士决斗)。文化渗透带来连续性、非正式约束成为长期社会变迁连续性的来源。从文化中衍生出来的非正式约束不会立即对正式规则的变化做出反应,因而,已经改变了的正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

5分钟学习世界经济学家干货 1.卡尔?马克思 (1)国家:德国。 (2)主要著作:《资本论》 (3)经典语录: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2.亚当?斯密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国富论》 (3)经典语录: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3. 大卫?李嘉图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经典语录: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 (3)经典语录:和其他任何人一样,经济学家必须关注人类的终极目标。 5. 琼?罗宾逊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3)经典语录: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6.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经典语录:要想达到既定的就业量,必须存在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7. 保罗?萨缪尔森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经济学》 (3)经典语录: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8. 约瑟夫?熊彼特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 (3)经典语录: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

才。 9.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著作:《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 (3)经典语录: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 (3)经典语录: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11. 约翰?纳什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纳什博弈论文文集》 (3)经典语录:理性的思想阻碍了一个人与宇宙的接近。

营销革命读书笔记

《原著读书笔记》 指导书 一、学习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管理学名著是管理学知识的典范之作,是管理思想的精华。通过管理学名著的阅读,学生获得与管理大师们的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学习大师们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相关管理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提升管理素养。 二、学习时间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20周 2014年7月7日——7月14日 准备时间:2014年6月11日 三、学习的具体内容及安排 学生分成5人为一个小组,在指定书目中任选三本阅读,每两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必须记录每个人的交流发言(包括阅读情况介绍和读后心得)并提交。 四、学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原则上,学生必须在推荐书籍(见附件1)中挑选,如需另选,必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 五、实习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写两篇读书笔记,每篇字数在5000字左右。读书笔记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小组交流发言(每小组一份即可); (2)所阅读名著总体介绍以及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3)读后心得体会,该部分字数在3000左右 2.写读书心得的注意事项: (1)要重点突出。认真阅读一本名著以后,值得写的感想、体会肯定很多,

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取舍。有的可以围绕着原文的主题与中心来写,有的也可以围绕原文的某个层次的内容来写,把笔墨集中在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千万不能“感”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2)要联系实际。读书心得的“得”是因“读”而发的,如何“发”,就不得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社会实际、现实生活等。这一点也正是读书心得区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当然,联系实际不要漫无边际,要有的放矢;同时,联系实际又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自然,合情合理。 3.读书笔记装订说明:见附件 (1)封面 (2)摘要 (3)目录 (4)正文 ①书目:写出选读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年月、写出本书的内容摘要; ②全书提要:介绍该书作者、著书的时代背景、书的章节构成、主要内容; ③心得体会 六、学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根据两篇读书笔记(50%)及个人发言情况(50%)进行考核 附件1:管理学原著书目 附件2:《原著读书笔记》封面及装订顺序

《我的岗位我负责 我的工作请放心》读后感

“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读后感 昨天,我曾羡慕那些有着自己的岗位的成功人士,也曾努力寻找过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如鱼得的秘诀,可唯一能够找出的只有他们坚定的目光中透出的那份自信。而今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自然心里多了一份牵挂,肩上也多了一份责任。带着这份牵挂,带着这份责任,我努力寻找自己想要的那份自信。 “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我会在不经意间默念上几遍,而每念过一遍,心里的那份牵挂,肩上的那份责任都会变得沉重一点。尤其是我所在的行业和岗位,既要注重项目的日常管理,也要提高申报的质量,还要做好日常的科技管理,也就意味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立足本职工作,勇于创新,积极优化工作方法。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和顽强拼搏的使命感,是支撑我做好工作点点滴滴的信念,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使得我不懈追求。 面对成功,面对明天,我们每个人无需美丽动听的语言,无需任何自喜的动作去表现。不求我们皆功名利禄,只需我们尽心尽责,做到无愧于那份鞠躬尽瘁,因为成功也只是一种伟大的平凡,也只是一种成熟的见证。对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 在工作、生活中,我始终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两学一做”,坚决执行党在新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始终与技术中心党小组保持一致,自觉抵制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尤其对自己的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应履行的义务,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有了进一步的明了和定位,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自己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激发和升华。 二、立足本职工作,勇于创新,积极优化工作方法 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知识等,学习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水平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中,切实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进一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不断总结学习各级政府的资助文件,并结合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完成省科技厅、省工信委、区市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山东经济 2000年第4期(总第99期)   【理论学习与探讨】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韩 晶 诺斯(North)是美国新经济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制度变迁理论主要体现在《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一书中。他在该书中强调:技术的革新或改进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如果人类没有持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构建把技术改进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诺斯曾明确指出:“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际和知识技术存量的增长速度。人类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形成以及组织人类活动的规则的执行体制是经济史的核心。”① 一、制度变迁的定义和动因 什么是制度及其变迁?诺斯说:“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他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②或者说:“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他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的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③可见,诺斯将制度区分为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前者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④,后者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⑤诺斯认为经济增长和现代所有权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增长的起源可以远远追溯到前几个世纪所有权结构的确立过程。所有权与制度结构的变迁是说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子。“变迁”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⑥ 据诺斯分析,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但由于一些制度因素的作用,使这些潜在的外部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或变更旧有制度安排)的形成,从而出现了制度的变迁。诺斯具体分析这些因素:(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中的规模经济的要求,有效的经济组织的产出需要企业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是它资本供给量的决定性因素,所有企业不能够等额地增加资本和技术,组织有必要变迁,如有限责任公司能够取代合伙制,是因为它能为创新者获取内涵于规模经济中的利润提供了制度条件。(2)外部性内在化的困难。外在性即有些成本或收益对决策单位是外在的。如企业做出的决策没有承担内涵于决策中的所有成本。消费单位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该单位的消费,而且取决于其他单位的消费。诺斯认为当排他很困难时,要组织私人方面的市场将外部性内在化是有成本的,而通过政府的强制安排既可能增加社会的总收益,又可能降低成本。(3)对风险的厌恶。诺斯断言大多数人都是风险的厌恶者。如果有能克服风险倾向的制度被创新,总利润将会增加。如保险业专业化增加了成本,但组织创新仍有利可图。(4)市场的不完善。传统古典经济学假定所有市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版)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板) 十大经济学名著: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导读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庇古《福利经济学》 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萨缪尔林《经济分析基础》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经典名著 《经济论》(色诺芬)——最早提出“经济”概念 《赋税论》(威廉·配第)——西方最早的赋税理论专著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托马斯·孟)——重商主义的“圣经” 《布阿吉尔贝尔选集》(皮埃尔·勒,布阿吉尔贝尔)——重农主义的先声 《休谟经济论文选》(大卫·休谟)——货币数量论的早期范本 《商业性质概论》(理查德·坎蒂隆)——经济学说史上的首部纯理论专著 《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首次图解的宏观经济学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重农学派的巅峰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创建了经济学科学体系 《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人口学的奠基之作 《政治经济学概论》(让·巴蒂斯特·萨伊)——供应学派的理论先导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经济学史的第二座高峰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蒙、西斯蒙第)——首次系统论述经济危机 《孤立国》(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第一部区位理论名著 《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理查德·琼斯)——地租理论的经典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历史学派第一部理论专著 《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古典经济学的“终结篇” 《经济和谐论》(克洛德弗雷德里克·巴师夏)——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帜 《资本论》(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国民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尔)——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基石 《政治经济学理论》(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数理经济学派的开山之作 《纯粹经济学要义》(莱昂·瓦尔拉斯)——般均衡理论的“发源地

《成名的想象》读后感1500字

《成名的想象》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成名的想象》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成名的想象》读后感1500字: 文章探讨了从“成名的想象”这个角度切入,新闻从业者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构筑话语实践,而专业主义又是怎样在中国的话语实践中被建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成名的想象,另一个是专业主义。 何为成名的想象?文中提及,专业成名的想象是集体的活动,新闻从业者的选择为其带来名望,在受到集体认可过程中影响更多的从业者将其发扬光大,从而使这种精神理念在集体中被建构,因此我认为通俗而言,成名的想象即特定历史时期新闻从业者的形象定位和期待。 至于专业主义,其所涉及到的诸如新闻职业伦理,专业操守等概念的定义并非本文讨论的重点,新闻从业者对专业主义的理念也有一定认知,问题和重点在于专业主义并非教条,而需要由实践所实现,然而实践的土壤,即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其包含的各个领域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张力和矛盾,因此专业主义的建构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这才是值得被讨论的话题。 在明确了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知道,成名的想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达,文章提及了三种传统的成名的想象:中国知

识分子以办报启迪民心、针砭时政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喉舌媒体”的传统;源自西方却被“本土化”了的独立商业媒体的传统,而这三种传统也构成了社会转型期,使其在正式的场域成名,从而更多服从于宣传体制。另一方指新闻从业者将宣传体制的要素吸纳到他们实践过程和话语中,实现自身追求的新闻理念,例如借由邓小平讲话和改革方针,推动央视节目改革。组织、行业及体制内外的互动影响行业者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当新闻从业者感到他们所属的组织无法提供实现专业理念的空间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市场,政治,和行业本身所造成的角色多重性与期待给从业者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宣传模式代替专业主义在中国成为体制内权利控制的模式,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专业理念与宣传体制的冲突愈发明显,由此导致从业者选择沉默,游击或者逃离。 于是《成名的想象》指出,专业主义在话语实践中只能具有碎片和局域的呈现,并指出在这个变革时期(2000年初),新闻专业主义的模式应与市场力量的结盟,但同时要警惕完全的市场倾向,保持新闻话语所应当具有的理性和批判精神。 十几年后的今日,传统媒体式微,依托网络而兴起的新媒体迅猛发展,传媒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全新的新闻媒体从业者:“自媒体人”,他们的存在实现了公众话语权的下移,时代的变化使得社会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然而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文章中所提到三股力量对媒体自主的压力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来自从业者本身参差不齐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标准形成了一种新的力量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