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刻认识双语教育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双语教育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双语教育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地域辽阔,是我国多个民族聚居的区域。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仍相对滞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加快新疆教育发展尤其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育是一大亮点。在全疆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民汉合校,扎实推进“双语”教学,既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又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和现实需要。

“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思想。当今世界已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已成为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语言是科技文化沟通的主要工具和桥梁,语言不通,就不能交流与沟通。我国有56个民族,语言种类繁多,各民族要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和交流,各个民族都要努力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在新疆,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语言的交流不可或缺,汉族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也要学习汉语,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国语,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世界上语言种类不会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广泛开展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需要努力掌握语言这个交流的工具。假如少数民族不懂汉语,不要说掌握尖端技术,就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都要译制后晚看两个半小时。何况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得到得越早越快,经济发展就越好越快,否则发展就越滞后,经济就越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新疆推广民汉合校,实施“双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施“双语”教育是中央、自治区为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新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采取的重大措施。

实施“双语”教育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的繁荣和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

局。多年来稳定和发展一直是新疆工作的主题。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市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通过它不仅可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而且可以取得外界新知识,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经济知识。信息闭塞,而且语言障碍又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要想缩小新疆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必须消除语言障碍。

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疆人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而实施“双语”教育,各级党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负有重要职责。我们的各民族同胞只有具备“双语”能力,才能在更加广泛的领域生活、工作,才能在社会交往中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活工作环境,才能启迪各民族同胞的聪明才智,加快新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新疆各民族长期患难与共,在开发建设新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本民族独特文化的同时,共同创造了新疆文化。少数民族与汉族来往密切,对汉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也越来越熟悉。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中,也更多地接受了汉文化传统的影响。各民族在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交流、语言互动是一种历史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双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知识爆炸、信息技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今天,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的提高,对于增强改革开放的竞争意识,扬弃新疆传统文化中的那些落后、保守、阻滞新疆前进步伐的消极因素、改善少数民族民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双语”教育是一项利民便民的民心民生工程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各种观念、思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对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影响力。怎样才能让新疆走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改进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研究,重要的是找到这一时代与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契合点。于是,推广民汉合校,实施“双语”教育,混合编班不仅给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丰富的、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使其很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民汉合校,实施“双语”教育,混合编班还可使各族教师、学生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通过上课学习、课间求教、课后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亲睦感情。在共同生活中,互相体贴,

互相谦让,互相理解;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团结共同进步。

随着经济大变革、商品大流通、人员大流动,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少数民族要走向世界,必须先走向全国。而走向全国必须通过语言关。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所说:“少数民族青年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求学求职等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关系到每个少数民族家庭、每个少数民族青年切身利益的大事。同时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意义重大。”目前,新疆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人才特别是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双语”人才需求日益强烈,但因语言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能力,实际上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相对于汉族群众遍布全国各地的灵活就业,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上自由度很低。同时也要看到,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培养和重用少数民族干部及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能适应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一批优秀、高层次、高素质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及学者、专家和高科技人才,无一不是“民汉兼通”或者通晓多语,无一不是受益于双语或多语教育。这一切充分说明,“双语”教育作为一项民生民心工程,培养更多精通“双语”、有更广阔视野的人才,不但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意味着新疆少数民族群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通过“双语”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就可以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能力,向科技要就业。为此,要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潮流与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学习“双语”的必要性,要从民族进步、发展与繁荣的战略视角去认识学习“双语”的重要性,要加强学好“双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学习“双语”与明天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联系起来,与实现理想和目标联系起来,与就业、生存,与发展、安身立命联系起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双语”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语言的作用十分重要,语言不通就不能交流。我国有56个民族,语言种类繁多,为了加强交流,各民族都要努力克服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实现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广泛开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都需要我们努力掌握语言这个交流工具。在新疆推进“双语”教育,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共同发展、繁

荣和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双语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金钥匙”。大力推进“双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实现“民汉兼通”,是加强民族间的交流、沟通和团结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各民族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我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程的重要途径。“双语”学习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媒介,沟通的桥梁,情感的纽带。学习“双语”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民族团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双语”学习已不再是单纯掌握语言工具的问题,而是事关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双语”教育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双语”教育是民汉学生从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团结互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汉语,尽早达到“民汉兼通”,可以从小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小培育起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不断开阔少数民族学生视野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修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双语”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人的素质提升是缩小一切差距的根本,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只有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民族发展历史,才能加深对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生成对祖国的认同。“双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双语”教育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语言环境、学习环境,最根本的是,团结、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双语”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经济投入,创新“双语”教育模式。加强对“双语”师资力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他们送往内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使祖国的主流文化对他们有所影响,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教育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各类“双语”专业人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