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简答)

统计学(简答)

统计学(简答)
统计学(简答)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

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例如我们要研究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总体则是开发区范围内的所有工业企业,总体单位则是每一个工业企业。

●什么是统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不同的含义。其中,统计学是指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实践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实际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前者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的,只能用文字表示;后者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如成绩、工资。

●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有什么区别?

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的;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一是二者反映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相对单位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总体而言;二是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回答,而质量指标则都是用数值表现的。

●简述并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区别与联系

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

某种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在于: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综合性,而标志则不具有综合性;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则并不都具有可量性。统计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在于:标志是指标的计算基础,没有标志就没有指标,指标的数值是通过对标志值的汇总而得到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的关系如何?

数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数量指标是质量指标的计算基础,质量指标是数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是数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国家统计的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国家统计兼有信息、咨询、监督三种系统的职能。三种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其中信息职能是咨询、监督职能的基础;咨询职能是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监督职能是在信息和监督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

按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和问卷调查。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时限、调查的组织工作等六项内容。

●简述并举例说明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不同

答: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例如:对大型煤矿的产量及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对所研究的总体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借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它们不同有:(1)选取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是是根据重点单位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来确定;而典型调查中调查单位是在对总

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

的;(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

是掌握基本情况;而典型调查是用于分析

研究并推断总体。(3)推断总体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不同。重点调查不能用来推断总

体,而典型调查虽然可以推断总体,但由

于是有意识地选取单位,所以难以保证可

靠性和准确性。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区

别?

重点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调查的一种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典

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在调查

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

进行调查的一种统计调查组织方式。抽样

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

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的一种调查方式。三者都属于非全面调查,

其区别在于:第一,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

不同,重点调查的调查单位是客观存在的;

典型调查的单位则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

地选择出来的;而抽样调查的调查单位则

是按照随机的原则在总体是抽取的,不含

有任何主观意识。第二,调查的目的不同,

重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总体的基本情

况;典型调查是为了对总体进行典型推断

和典型事例分析;而抽样调查的目的则主

要是为了推断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简述抽样调查的特点和优越性

特点:(1)用部分推断总体(2)抽样调查

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出来(3)抽样调查的

误差在事先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4)抽样

调查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

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作用:(1)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很难解决

的的问题。(2)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

(3)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的

控制(4)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简述并举例说明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

关系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

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

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

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

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

者。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概念不是固定不

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

变换。

填报单位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

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

时一致,如对工业企业普查,有时不一致,

如对企业设备进行调查。

●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

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

系: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总体和个体

的关系:调查对象是调查目的所决定的是

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

位就是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承

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是

调查对象组成要素。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

变化二者可以互相转化;2)调查对象与填

报单位的关系: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

调查资料的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组成要素。

3)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关系:调查单位和

报告单位都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调查

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

的:有时是一致的例:全国人口调查中,

调查对象是全国总人口,调查单位是人,

填报单位是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

报单位不一致;而全国住户调查中,全部

住户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户,填报单

位是户,这时调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

致;(又例如:在对某种工业企业设备使

用情况调查中,调查对象是全部该种设备,

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填报单位是每家

工业企业,这时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

致;而在对工业企业现况调查中,全部工

业企业是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每家工业

企业,填报单位是每家工业企业,这时调

查研究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

●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

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如何正确选择分

组标志?

统计分组是指按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现象总

体的内在特点,把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

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一种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

选择分组标志,这是因为选择什么样的分

组标志就有什么样的分组和分组体系,它

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统计任务的完成和目的

的实现。分组标志一经确定,就突出了总

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而掩盖了总体

在其它标志下的差异。分组标志的选择,

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在对现象进行

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及

反映现象内在联系的标志来作为分组的标

志。

●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

些分类?

统计分组是指按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现象总

体的内在特点,把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

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一种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

的不同,可以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

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以

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

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因素?

统计分布就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

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排列。形成总体中各

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其实质是把总体

的全部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

形成的数列,所以又称分配数列或分布数

列。

统计分布由两个构成要素所组成:总体按

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次数。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分

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变量分组有哪几种?各自的运用条件是

什么?

变量分组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之

分,在组距式分组中又有等距式分组和不

等距式分组两种形式。对于离散型变量来

说,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较小,可采用

单项式分组;如果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很大,

变量值的项数又很多,就要采用组距式分

组。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只能采用组距

式分组。在进行组距式分组的时候,如果

标志值的变动比较均匀的话,可采用等距

式分组;如果标志值的变动很不均匀的话,

则要采用不等距式分组。

●组数和组距的关系如何?等距分组和不

等距分组的运用条件是什么?

组数和组距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一般来

说,组距小,组数必然多;组距大,组数

必然少。反之亦然。在标志值变动比较均

匀的情况下,宜采用等距式分组;在标志

值变动很不均匀时,宜采用不等距分组。

●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哪些分类?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

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

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

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按反映时间状况

的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在统计分组在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的单

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

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统计分布包

括两个要素:一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

二是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

●什么是变量分组?按变量分组的目的是

什么?

变量分组就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变

量分组选择反映总体单位数量差异的数量

标志作为分组标志,目的是通过各组在数

量上的差异来区分各组不同的类型和性

质。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如何区

别?

总体单位总量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的指

标,在一个特定总体中只能存在一个单位

总量;而总体标志总量则是说明总体综合

数量特征的指标,在一个特定的总体中可

以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量。二者之间随研

究目的的不同可以相互转换。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如何区别?

时期指标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

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属于连续发生的

现象,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有经济意义,

其数值的大小同时期的长短成正比关系。

时点指标所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

时刻上所处的水平,现象本身不是连续发

生的,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无意义,其数

值的大小同时间间隔长短没有关系。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的特点和作用如

何?

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

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

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具体地表明

现象的规模和水平。其作用:一是具体表

明现象的规模和水平,二是计算价值指标

的基础。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单位计算的

总量指标,价值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

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它的主要

作用在于综合表明总物量在不同时间的变

动程度。

●统计中常用的相对指标有几种?各有什

么作用?

常用的相对指标有六种:

结构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总体的内部

构成,从而认识事物各个部分的特殊性质

及其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比例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总体内部各

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比较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同类现象在

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强度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现象的强度、

密度和普遍程度。

动态相对指标,主要用于说明现象在时间

上的发展变化动态。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主要用于检查和监督

计划的执行情况。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区别何

在?

强度相对指标同其它相对指标比较起来,

其区别在于:用以进行对比的分子、分母

指标的性质不同;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不

同(一般用复名数表示);有些强度相对指

标的分子分母互换有正、逆指标之分;作

用不同。

●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

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结构相对指标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

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

占总体总量的比重,用于说明总体内部结

构的综合指标。其特点是:

(1)用于对比的分子分母是同质总体内的

部分数与总体总数之间的关系;(2)计算

结果一般用成数或百分数表示;

(3)各组比重之和等于是100%;(4)分子

分母不能互换。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

的相对指标。其特点是:

(1)用以对比的分子分母是同一总体内的

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用于对

比的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

指标或平均指标;(3)计算结果可以用百分

比表示,也可以用比例的形式表示;(4)分

子分母可以互换。

如:男女学生各占比重分别为60%、40%,

是结构相对指标; 男女学生比例为60:40

是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特点?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

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其特点是:

⑴用于对比的分子分母指标不属于同一总

体;

⑵用于对比的指标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

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⑶计算结果一般以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⑷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算术平均数同强度相对数的区别是什

么?

算术平均数同强度相对数比较,最大的区

别在于算术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的标志总

量与总体总量之间的关系,分子依附于分

母,分母是分子的承担者,而强度相对指

标则没有这种严格的要求,用以对比的两

个总量指标不要求是同一总体的;其次,

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分母不能互换,而强度

相对指标的分子分则可以互换,且有正、

反指标之分。

●什么是权数?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权

数的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

是一样的?举例说明。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是各组标志

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

重。在计算平均数时由于各组次数的多少

或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的大小对平均

数的大小有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

将其理解为权数。其作用主要在于权衡平

均数的大小。

在分组数列的条件下,当各组权数相等时,

比如计算某厂工人平均工资,当各组工人

数完全相同时,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

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的相同的。

●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

度的绝对指标,由于它与平均指标有相同

的计量单位,所以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

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还同标志值水平的

高低有关。因此,为了排除标志值水平高

低的影响,有必要计算变异系数指标(变

异指标与平均指标之比),以对比分析不同

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为什么要计算变异系数?

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

度的绝对指标,由于它与平均指标有相同

的计量单位,所以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

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还同标志值水平的

高低有关。因此,为了排除标志值水平高

低的影响,有必要计算变异系数指标(变

异指标与平均指标之比),以对比分析不同

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什么是平均指标?它的特点和作用如

何?

1

平均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它的特点在于它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其作用是:

⑴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⑵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的发展水平;

⑶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它的意义在于它把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抽象化了。其作用是:

⑴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

⑵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

⑶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什么是总量指标?它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作用如何?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其作用是:

⑴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⑵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

⑶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什么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基本特点?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特点是:

⑴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

⑵抽样推断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

⑶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⑷抽样推断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的。

●什么是抽样误差?为什么它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计算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单位的结构,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由于思想、作风、技术等原因产生的误差,一般来讲是可以防止和尽可能避免的;抽样误差则是由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引起的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的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主要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抽样方法;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误差是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主要依据,所以要计算它。

●参数估计的优良标准是什么?

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参数和统计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参数是由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或属性决定的反映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全及指标;统计量是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属性决定的样本指标。

参数和统计量之间的区别在于参数是唯一的确定的量,而统计量是随机的,是随样本的不同而不同的随机变量。

参数和统计量之间的联系在于样本来自于总体,总体是样本的母体;统计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做为总体参数的代表值;统计量和参数的结构是一致的。

●什么是概率度?什么是置信度?二者的关系如何?

抽样误差的概率度是测量估计可靠程度的一个参数;置信度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抽样误差的范围越大,则概率保证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点估计是以样本指标的实际值(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直接作为相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区间估计则是根据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要求,利用实际抽样资料,指出总体被估计值的上限和下限,即指出总体参数可能存在的区间范围。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以样本指标作为估计的基础。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的区别在于,点估计没有考虑和涉及抽样误差,直接以样本统计量代替总体参数,而区间估计则是在计算出的抽样误差的基础上指出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从概率度t、抽样误差范围Δ和抽样平均误差μ的关系式Δ= tμ中可以看出,当平均误差μ一定时,允许的误差范围越大,则概率保证程度也越大,当抽样误差范围一定时,平均误差μ越小,则概率保证程度越大。

●什么是相关关系?它与函数关系有什么不同?

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因素标志的每个数值都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与之对应。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不同表现在: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对应值是随机的,

而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的对应值是确定

的;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y =

f (x)表现,而相关关系则不能。

●什么是相关关系?分为哪几类?如何判

断相关密切程度?

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

在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因素标志的每个数

值都可能有若干个结果标志的数值与之对

应。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分,有完全相关、

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

有正相关和负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

少分,有单相关和复相关。判断相关关系

密切程度的标准为:

(1)当|r|=1时,两变量完全线性相关,

表现为确定的函数关系。

(2)当0<|r|< 1时,表示两变量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线性相关。|r|的数值越大,

越接近于1 ,表示两变量的直线相关程度

越高;反之|r|的数值越小,越接近于0,

表示两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程度越低。通

常的判断标准是:|r|< 0.3称为微弱相

关,0.3 <|r|< 0.5称为低度相关,0.5

<|r|< 0.8称为显著相关,0.8<|r|<1

称为高度相关。

(3)当r>0时,表示两变量为正相关,

当r<0时,表示两变量为负相关。

●什么是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举例

说明。

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一致

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如广告费增加与商

品销售额上升之间的关系;因素标志与结

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相反的相关关系为

负相关,如商品价格上扬与商品销售量减

少之间的关系;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

量变动互不影响的关系为零相关,如工人

的出勤率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系数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利用相关

系数来判别现象的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

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

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与±1之间,

当r为正时表示正相关;当r为负时表示

负相关;当r为0时表示不相关;当r为

±1时表示完全相关。(具体标准同45题)

●简述相关分析的含义及相关的种类。

答:相关分析就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

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研

究二元总体和多元总体的重要方法。分类

有:(1)按相关的程度分类有完全相关、

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三种;(2)按相关的

方向分类有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3)按

相关的数学形式分类有线性相关和非线性

相关两种;(4)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分类有

一元相关和多元相关。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

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则是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关系的形态,

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用以近似表达

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为:

(1)相关分析既研究因果关系,也研究共

变关系;回归分析只研究因果关系。

(2)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

改变两变量的地位不影响相关系数的数

值;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的地位是不能

随意改变的。

(3)相关分析中的两个变量可以都是随机

的;回归分析中只有因变量是随机的。

(4)相关分析能确切地说明变量之间的相

关方向和相关的密切程度,但不能说明变

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

析则只能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相关

的具体表现形式,但不能说明变量之间的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

(1)二者都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统

计分析方法。

(2)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

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应以相

关分析为基础。

●拟合回归方程yC =a + bx有什么要求?

回归方程中参数a、b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拟合回归方程的要求是找出合适的参数a、

b,使y与yC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参数a

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参数b称为回归系数,

表示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

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因素时

期的要求。

答:在统计指数编制中,能使不同度量单

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

份额这一媒介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一

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

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

素;而在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

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如何确定同度量因

素所属时期?

同度量因素是指能够使不同度量单位的复

杂现象总体转化为数量上可以加总,并客

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

额或比重的因素。

同度量因素的时期,要根据编制指数的具

体任务和指数式的现实经济内容来确定。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

数量指标应固定在报告期;编制数量指标

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应固

定在基期。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平均指数是综合指

数的变形?为什么又要强调平均指数是计

算总指数的一种独立形式?

平均指数做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存在的条

件: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在p0q0这个特

定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在

p1q1这个特定权数条件下。平均数指数只

有在这样特定的权数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综

合指数的变形存在。离开了这个特定的权

数平均数指数就不是综合指数的变形,而

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指数计算形式了。

●在一般情况下编制综合指数,对数量指

标指数要以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对质量指标指数要以计算期数量指标为同

度量因素,原因何在?而这种同度量因素

所属时期的确定方法,又不能机械地加以

应用,又是什么理由?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要考虑指数式组成的现实经济内

容,另一方面要考虑保持指数体系的严格

关系,以利于进行因素分析。对于质量指

标指数的编制来说,我们关心的是同现实

实际成果相联系的质量指标的变动,而不

是同以往时期相联系的质量指标的变动,

既要计算质量指标的变动程度,也要计算

在计算期条件下由于质量指标变动的绝对

影响值。对于数量指数的编制来说,主要

是考虑同质量指标指数相对应,以保持指

数体系的严格关系,借以进行因素分析。

上述的指数分析中的同度量因素的确定方

法,主要立足于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具

有普遍的应用意义,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原

则,仅仅是指数分析方法中的一而已,所

以不能机械地加以应用。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有何区别和联

系?

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区别在于:一是

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前者是先综合后对

比,后者是先对比后综合;二是应用条件

不同,前者必须使用全面材料,后者则没

有严格的要求;三是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不同,前者不仅能对复杂现象的总体变动

方向和程度进行测定,而且可以进行因素

分析,以测定在总的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

响方向和程度;后者一般只用于测定现象

总体变动的方向和程度,一般不进行因素

分析。

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联系在于在一定

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存在着变形关

系,即平均数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

形形式使用。

●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有何区别?

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区别在于:

一是平均数指数是对个体指数的加权平

均,而平均指标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平

均指标对比;二是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

有变形关系,而平均指标指数则没有;三

是平均数指数反映的是总量指标的变动方

向和程度,而平均指标指数反映的是平均

指标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什么是动态数列?它的意义何在?编制

动态数列应注意哪些基本要求?

动态数列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

的一系列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

后形成的数列。其意义在于它是计算动态

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变化方向和速度,

预测现象发展趋势的基础。

编制动态数列时应在保证各指标数值可比

的前提下做到:时间长短前后一致、总体

范围统一、计算方法统一、经济内容统一。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

点?

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总量的

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称为时期数列;由反

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的时点指标构

成的数列称为时点数列。二者的不同点在

于:

(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

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个指标值不具有连

续统计的特点;

(2)时期数列中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

点,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值不能相加;

(3)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

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中的

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

关系。

●进行动态水平和速度分析分别运用哪些

指标?

进行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主要有发展

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数列速度

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

均增长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如

何?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的关系如

何?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

如何?

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由于对比基期的不同有定基发展速度与环

比发展速度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

展速度;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

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

于比较的基础不同有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

长量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逐期增

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

几何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1即为平均增

长速度。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与联

系?

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之间的联系表现

在二者都是对个别现象的数量差异进行抽

象化,概括出一般水平。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于:一是计算依据不同,前者依据的是

时间数列,后者依据的是分配数列;二是

抽象化的内容不同,前者抽象的是某种现

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后者抽象的是现

象在同一时间不同总体单位上的差异;三

是前者是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一

般水平,后者反映的是现象在一定历史条

件下的一般水平。

●在动态数列分析中,为什么要注意速度

指标同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

现象发展水平分析是发展速度分析的基

础,速度分析是水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

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能从多个角度对现象

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以求得更加深刻的认

识。第一,要注意把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同隐藏在其后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第二,

要注意把平均速度指标与动态数列的水平

指标结合起来;第三,在进行长时期的动

态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各时期的具体情况

进行分段分析,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说明

总平均速度。

●什么是动态数列?构成要素是什么?与

变量数列的区别有哪些?

动态数列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

的一系列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

列后形成的数列。其构成要素,一是反映

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

指标值变化的数列。同反映现象总体单位

数分布状态的分配数列比较起来,二者的

区别在于:前者是静态数列,后者是动态

数列;前者反映的是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

后者反映的是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变

化;前者的构成要素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

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后者的构成

要素是时间顺序和各时间上的指标值。

●说明求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方法的特

点。

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的发展水

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

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

实际水平;推算最末一年的定基发展速度

和实际资料的定基发展速度一致。方程式

法侧重于考察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

按这种方法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

全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与全期各年实际

资料总数一样;而推算的各年定基发展速

度的总和与实际资料的定基发展速度的总

和也是一致的。

●作为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

数量方面有哪些特点?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特点有:

社会性、总体性和变异性。

●调查误差有哪些种类?调查资料的检查

是检查哪一类误差?

统计调查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两种。调查资料的检查主要是对登记性误

差进行检查,即审核和订正发生在调查过

程中的登记性误差。

●简述统计指数的分类?

按反映的对象分有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总

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按所表

明的指标性质分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

标指数;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分有定基指数

和环比指数。

●应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统计指数的作用?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

态;分析现象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

响程度;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

2

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

析。

3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最新统计学选择题简答题及论述题资料

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绪论 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与素质统计、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劳动效率与劳动效益统计;劳动定额统计;劳动报酬统计;人工成本统计;劳动技能开发与鉴定统计;劳动关系统计;劳动者社会保障统计。 相对指标两种表现形式有:有名数和无名数(系数或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相对指标的种类: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又称密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 试述简单总体总量指数多因素分析原理:答:简单总体的指标均分解为两个因素的乘积,其中一个为质量指标,另一个为数量指标。如果简单总体的某个指标可分解为多个因素的乘积,其基本原理与两因素的情形相同,同样是质量指标做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数量指标做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所不同的是对多个因素的排序有严格的要求。以三因素为例,三个因素分别为a,b,c。这三个指标的排序规则是a相对于b和c为质量指标。b相对于a 为数量指标但相对于c为质量指标:c相对于a和b均为数量指标。则此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为a1b1c1/a0b0c0=a1b1c1/a0b1c1*a0b1c1/a0b0c1*a0b0c1/a0b0c0。相应的绝对数等式为a1b1c1-a0b0c0=(a1b1c1-a0b1c1)+(a0b1c1-a0b0c1)+(a0b0c1-a0b0c0)多因素分析的对象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平均指标。 综合指数编制的思路:是将不能直接相加的不同类事物的指标统一一座“桥梁”过度为可以相加的指标。通过相加得到一个综合性的总量指标,将这一得到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前一时期为对比期,成为基期,后一时期欲研究分析时期,成为报告期,最后得到的动态相对数就是综合指数。 第二章 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属性结构:性别、年龄、学历、民族 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属性结构:职业、等级、岗位、工期。 (以上答题的时候要写企业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 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综合评价:(特点、原则、程序、方法) 综合评价的特点:数量化、综合性、模糊性、动态性; 综合评价的原则:数量分析原则、整体分析原则、模糊灰色原则、最优分析原则 综合评价的程序(按顺序):选择综合评价的对象和范围,选择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体系,选择指标体系的权重关系,评估和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素质综合评价的方法:由上述综合评价的四个阶段可知,在明确评估对象、选择指标体系和权重关系之后,我们还需要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普遍采用的方法有简单加权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 第三章 时间配置包含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加班加点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必须支付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 非劳动时间配置分为:必须支付的时间(个人生活必须的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社会活动的时间和闲暇时间) 日历时间 制度公休时间制度工作时间 实际公休时间加班加点 时间 出勤时间缺勤时间制度内实 际劳动时 间 停工时间非生产时 间 停工被利 用时间 停工损失 时间 全部实际劳动时间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间不能预料到什么值的变量。 2.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5.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 6.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 7.概率: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8.观测值: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 9.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统计量:样本的那些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 第二章统计图表 1.统计表:是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整理、归类、排列、填写在内的一种表格形式。一般由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组成。 2.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称为数值轴。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组成。 3.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4.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5.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1)求全距 (2)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分组组距 (4)登记次数 (5)计算次数 6.分组次数分布的意义: (1)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2)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7.相对次数分布表: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8.累加次数分布表: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最后一组的累加次数等于总次数。 9.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统计学简答题重点

统计学简答题重点1 劳动效益统计的意义? 提高劳动效益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有利于降低企业劳动消耗 有利于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 有利于认识企业劳动活动的规律性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2 劳动效益评价体系与原则? 企业劳动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相一致原则 直接劳动效益与间接劳动效益统一原则 内部劳动效益与外部效益统一原则 长期劳动效益与短期劳动效益统一原则 价值与使用价值统一原则 3企业劳动效率统计研究的基本任务? 计算劳动效率水平 计算劳动效率增长速度 横向比较,找出制约的原因 各影响及影响程度,分析发展趋势 分析变动影响的因素,提高劳动效率的最佳途径 4 商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主要指标? 实物劳动生产率 价值劳动生产率 每万元商品销售额占的业务人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 售货员的劳动效率

5 劳动效率统计的意义? 提高全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劳动效率来体现 改善劳动条件,增加企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劳动效率确定劳动力及发展速度 劳动效率的变化反映技术培训效果 为提高劳动效率提供数据 是考核和评价业绩最主要的指标 是确定劳动报酬、制订劳动定额的依据 6 对经标准的劳动定额,采用的方法 技术测定的劳动定额 按定额标准制定的劳动定额 同行业先进的劳动定额 历史最高水平的劳动定额 7 劳动定额统计的重要性? 劳动定额统计是合理劳动的重要依据 是调动生产积极性的手段 是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条件 是全面经济效益核算分析的手段 8劳动定额统计的任务 统计和核算实耗工时与完成定额工时 统计、检查、分析与评定完成情况及指标 统计与分析现行劳动定额水平 统计与分析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情况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

简答题 l.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 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 (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3)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分类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 (5)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 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2.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数据分为哪几类数据?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0表示。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唯一性。众数主要用于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 e表示,也不受极端值影响。它将全部数据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数据比中位数大,一部分比中位数小。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它易受极端值影响,数学性质优良。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 4.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自填式 2.面访式 3.电话式 此外收集数据的方法还有观察式,即调查人员通过直接观测的方法获取信息。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统计学简答题

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因为任何社会经济总体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是产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客观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使用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同时,从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认识来讲,一个统计指标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用相互联系的一套指标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经济总体及其运动过程,因此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2.简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 标志和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第二,标志有只能用文字说明的品质标志和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联系:第一,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第二,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变的,则说明总体的指标和反映总体单位的标志之间存在着变化关系。 3.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统计设计是定性工作,为以后的定量工作做准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都是定量工作过程,是向社会实际搜集大量统计资料以及对调查来的原始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工作过程;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资料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目的,是定性认识。统计工作过程是一个由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认识过程。 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内容,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确定调查方法;6)确定调查组织和实施计划。 5.统计工作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 任何一种调查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从而具有各自的应用条件;同时,整个社会经济由有多方面多部门组成的,条件情况十分复杂,要搜集到各种统计资料,只依靠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统计工作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运用不同的调查方式方法。 6.什么是分组标志?进行统计分组应如何选择分组标志? 分组标志是作为分组的标准或依据的特征。正确的分组标志是实现统计研究目的的前提。选择分组标志时应注意:(1)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选择不同的分组标志(2)选择一定历史条件下最能反映现象本质差别及内在联系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3)分组标志的选择要随着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7.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如何设置?为什么? 应重叠设置。因为连续型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以取无限个数值,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如果组限不重叠设置,就会使一部分变量值无组可归。 8.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但它们在几个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的标志总量是否占据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抽样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单位中抽选出来的。典型单位是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出来的;(2)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抽样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上的典型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和推断同类事物;(3)推断总体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误差既不知道又不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统计学重点

简答 1、抽样框是包含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框架。主要有三种形式:名单抽样框;区域抽样框;时间表抽样框。 2、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定义为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误差的平方为抽样方差;一定概率下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 3、必要抽样数目因素影响(1)总体方差(或总体标准差)(2)允许误差范围(3)置信度(4)抽样方法(5)抽样组织形式 4、估计量:样本指标又称样本统计量与或估计量。 标准为: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5、点估计常用的方法有哪两种?其基本思想是什么?一是矩估计法。其基本思想是:由于样本来源于总体,样本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总体矩,而且由大数定律可知,样本矩依概率收敛与总体矩。因此,只要总体x的k阶原点矩存在,就可用样本矩作为相应总体矩的估计量,用样本矩的函数作为总体矩的函数的估计量。 二是极大似然估计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总体分不函数形式已知,但又未知参数,未知参数可以取很多值,在未知参数的一切可能取值中选一个使样本观测值出现的概率为最大的参数作为估计量。 6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7,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 答:参数指的就是某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量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 8数据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其中定类是分类数据,定序是顺序数据,定距和定比是数值型数据。 常用的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9.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它是通过检验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影响。表面上看,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同,但本质上他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例如,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等。10,一组数据的分布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太。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项某一中心靠拢的倾向,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数据的离散程度反映了各变量值远离其中新的程度,数据的偏态和峰太是测度数据分布形状的两个重要指标。, 11离散系数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的。因为在比较相关的.两组数据的差异时,方差和标准差是以均值为中心计算的,因而有时直接比较方差是不准确的,需要剔除均值大小不等的影响,计算并比较离散系数。他是从相对的角度观察差异和离散系数的,在比较相关事务的差异程度时,较之直接比较标准差要好。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1、确定目的和任务;2、确定对象和单位;3、确定内容,拟定调查表;4、确定时间和期限;5、确定方法;6、确定组织和计划。 2.统计调查误差哪有几种?如何防止或尽量减少调查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登记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防止和减少登记误差,应制定周密的调查方案,并抓好调查方案的实施工作,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防止代表性误差,关键在于调查单位的选取。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中应加强选取单位前的研究,在抽样调查中则要严格遵守随机抽样原则,以便选出的调查单位对总体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3.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如何设置?为 什么? 答: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重叠设置。因为连续型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以取无限个数值,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如果组限不重叠设置,就会使一部分变量值无阻可归。 4.简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答: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的起点,是实行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是计算其它形式的统计指标的基础。 5.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有何区别? 答: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中单位数的总和,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某项指标值之和,二者是从同一总体的俩个方面来看的,它们的含义和作用都不相同。但二者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和总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指标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属于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总体单位总量,属于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为总体标志总量。 6.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答:1、时期指标数值可以连续计数,即通过连续登记获得数据,每个数据都说明了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即每隔一定时间登记一次,每个数据都表示现象在某一时点上达到的水平。2、性质相同的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相加后说明较长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量;时点指标数值一般相加后没意义。3、同类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7.平均指标有何作用? 答:平均指标的作用有:1、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的一般水平;2、可以对比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变化;3、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