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外模块

红外模块

红外模块
红外模块

红外模块

首先讲一讲什么是红外线。我们知道,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广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数据传输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 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红外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的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 40m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

下面我们以红外遥控数据解码为例进行说明。

1 红外线编码

红外线编码是数据传输和家用电器遥控常用的一种通讯方法,其实质是一种脉宽调制的串行通讯。家电遥控中常用的红外线编码电路有μPD6121G型HT6 22型和7461型等。红外线通讯的发送部分主要是把待发送的数据转换成一定格式的脉冲,然后驱动红外发光管向外发送数据。接收部分则是完成红外线的接收、放大、解调,还原成同步发射格式相同(但高、低电位刚好相反的脉冲信号。这些工作通常由一体化的接收头来完成,主要输出TTL兼容电平。最后通过解码把脉冲信号转换成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图1是一个红外线遥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示出该红外遥控系统的编码格式。图中,μPD6121G遥控器的二进制“0”由0.56ms的间隔加0.565ms的脉冲表示;二进制“1”由0.56ms的间隔加1.68 5ms的脉冲表示。每次发送的32二进制码可分成两部分,其中前16位是遥控器辨识码,主要用于区别不同遥控器,后16位是操作码。这两个部分的后8位都是前8位的反码,用作数据校验。每帧数据以9ms的间隔加4.5ms的脉冲作为数据头。

2硬件实现

图3是该系统的工作时序图,图中,一个下降沿到下一个下降沿之间刚好是一个脉冲加一个间隙的时间,这样,根据编码规则,这个时间长度所对应的信号关系如下:

数据头的时间:Th=9+4.5=13.5ms

数据“0”的时间:T0=0.565+0.56=1.125ms

数据“1”的时间:T1=1.685+0.56=2.245ms

要补充的是当键盘按下长达108ms时,发射端开始发送连续信号,与单次发送一样,只是header信号是由9ms的间隔加2.5ms的脉冲组成的。

图5是电路图,

图5

3 软件编程

基于外部中断和计时器来实现红外编码的软件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最简51单片机红外遥控解码程序(C)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14233133.html,/

用单片机进行红外遥控解码,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是很麻烦的一个问题。从书中和网上找到的一些这方面的程序,运行往往是无法通过。即使能用的程序也是显得复杂而长。

下面介绍本人自编的红外遥控解码的C51程序,自认为是可能是史上最简的。此程序是针对uPD6121系列的遥控器的取码程序,解码值在Im[2]中,当I rOK=1时解码有效。

/*红外遥控解码针对uPD6121系列的遥控器*/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 x80,0x90};

//共阳数码管段码表 "0" "1" "2" "3" "4" "5" "6" "7" "8" "9"

unchar code choice[]={0xfe,0xfd,0xfb};

//选择亮起的数码管

unchar wei[3];//三个数码管显示的数字

unsigned char Im[]={0x00,0x00,0x00,0x00};

/*解码存储数组,前两位为遥控识别码,第三位为数据码,第四位为数据码的反码*/

unsigned int T=0,Cont=0;//全局变量计数器长度和接收到的数据位数

unsigned char IROK=0;//数据有效标记位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延时函数

{

while(i--);

}

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dat) //显示函数

{

unsigned char i;

wei[0]=dat/100;

wei[1]=dat%100/10;

wei[2]=dat%10;

for(i=0;i<3;i++)

{

P2=choice[i];

P0=wei[i];

delay(90);

P0=0xff;

}

}

//外部中断解码程序

void intersvr1(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T=TH0*256+TL0;//提取中断时间间隔时长

TH0=0; TL0=0; //定时中断重新置零

if((T>2145)&&(T<2545)) Im[Cont/8]=(Im[Cont/8]<<1)|1;

else if((T>925)&&(T<1325)) Im[Cont/8]=Im[Cont/8]<<1; //取码else if((T>13300&&T<13700)||(T>11300&&T<11370)) //找到启始码

Cont=0;

return;

}

else return;//干扰

Cont++;

if(Cont==32&&Im[2]==~Im[3]) IROK=1; else IROK=0; //取码完成后判断读码是否正确

}

/*主程序*/

void main(void)

{

EA=1; //开启总中断

TMOD=0x01;//计数器0采取方式1计数(16位)

TH0=0;TL0=0;//设置初值

IT0=1;//设置外部中断0 为下降沿触发

ET0=0;//我们只用计时不必开启时间中断

EX0=1;//开启外部中断0

TR0=1;//开启计数器

while(1)//显示解码结果

{

if(IROK==1)

Display(Im[2]);

IROK=0;

}

}

}

小结:

这里我们只是以红外遥控的解码为例简单的介绍了以下,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提到。如果大家用AT89S52的话,它比一般的51多带有timer2定时计数器,其中带有捕获功能只需对其设置就可以解码,比较节省芯片资源。我们只是讲了遥控的解码,要想实现用红外通信还需要红外发射部分,这就要和串口通信结合起来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应的资料。我也是从网上找的资源给大家讲的,感谢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也希望大家利用网络主发动学习(这可能是最为重要的O(∩_∩)O呵呵~)。

红外线使用方法(加上测试)

红外线使用方法 Copyright 2013keybob 在基于HOLTEK的多功能饮水机设计中,我们采用1838红外接收头1 #include int RECV_PIN = 11; IRrecvirrecv(RECV_PIN); decode_results results; void setup() { Serial.begin(9600); irrecv.enableIRIn(); // Start the receiver } void loop() { if (irrecv.decode(&results)) { Serial.println(results.value, HEX); irrecv.resume(); // Receive the next value } } 1红外接收头内部放大器的增益很大,很容易引起干扰,因此在接收头的供电脚上须加上滤波电容,一般在22uf以上。有的厂家建议在供电脚和电源之间接入330欧电阻,进一步降低电源干扰。

FFA25D FFFFFFFF FF629D FFFFFFFF FFE21D FFFFFFFF FF22DD FFFFFFFF FF02FD FFFFFFFF FFC23D FFFFFFFF FFE01F FFFFFFFF FFA857 FFFFFFFF FF906F FFFFFFFF FF6897 FFFFFFFF FF9867 FFFFFFFF FFB04F FFFFFFFF

FF30CF FFFFFFFF FF18E7 FFFFFFFF FF7A85 FFFFFFFF FF10EF FFFFFFFF FF38C7 FFFFFFFF FF5AA5 FFFFFFFF FF42BD FFFFFFFF FFFFFFFF FF4AB5 FF52AD FFFFFFFF

红外光谱测试条件

红外光谱分析采用Nicolet Impact 410 型红外光谱仪,样品的结构及骨架振动采用KBr 支撑片,在400-4000 cm-1范围内记录样品的骨架振动红外吸收峰。 吡啶FT-IR 分析:首先将压成自支撑薄片的样品(~20 mg)装入原位红外样品池中,在200 ℃,10-4mmHg 高真空条件下处理0.5 h 以活化样品,降温至室温。将吡啶引入真空系统中。吸附0.5 h 后,抽真空至10-4mmHg 清除吸附后余气,再利用Nicolet-Impact 410 型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扫描,测定吡啶吸附态的红外光谱。 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Nexus 67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测试分辨率为4cm-1,扫描次数为32次,测试范围为400-4000cm-1。 红外光谱制样方法: 1、用玛瑙研钵将KBr固体研成极细的粉末,放入玻璃小盒内,放到100℃烘箱里保存,以防KBr粉末潮解; 2、称取0.2g KBr粉末和2-4mg样品(无机材料),放入研钵内研磨,将二者充分混合; 3、用药匙加适量样品至压片磨具中,用圆柱体铁棒旋转压实。套上空心圈及顶盖; 4、讲磨具放到压片机上,拧到上方转盘固定,拧紧下方螺旋钮; 5、摆动右侧长臂,至压力为8-9MPa,等待30s即可取出。 注意事项: 1、KBr粉末不用时,最好放入烘箱中,否则易潮解; 2、若样品为有机物,则加入样品量1mg即可; 3、样品量过多会造成出现宽峰的情况,此时数据无效; 4、KBr粉末潮解后,压片以后容易粘在磨具上,无法取下导致压片失败; 5、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压片破裂,视破裂程度也可能进行红外测定(中间未破损即可测量)。红外光谱测试方法: 测试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64次,测试范围400-4000cm-1 点测量快捷键,改文件名和保存路径; 改变设置:OPTIC→Aperture Setting→1.5mm(狭缝设置) OPTIC→preamp Gain→Ref(放大倍数) Check signal:1万以上(若低于1万有可能液氮量不够,补充液氮即可) Basic→Background Signal Channel(采背景,大概60s,此时不放置样品) Background→Save Background 装样品,点Sample Signal Channel 选中点,可变换颜色,点---校准峰 保存:选中图(变换颜色按钮),File→Save as→名称→路径 Mode→Data point table(保存以后为DPH文件,大小为69k)

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

学校统一编号 学院名称: 队长姓名: 队员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红外光通信装置(F题) 摘要 由于红外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成本比较低,所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等,但由于红外光的特殊性,使它的传输距离有限,而且传输时需要将发射端与接收端对齐。本文设计了一个利用红外光作为传输方式的通信装置。首先将声音信号收集到,将其放大之后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红外光进行传输,利用另一端的红外光接收装置将发射端发射的光信号接收到,经过解调转换成声音信号,然后输出。在传输的过程中同时传输由发射端热敏电阻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并在接收端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出来。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STC12C5616AD单片机进行控制。 关键字:单片机红外光智能控制发射极接收极

目录 一、题目分析 (3) 1.1计划任务 (3) 二、系统设计 (3) 2.1方案比较 (3) 2.1.1方案一 (3) 2.1.2方案二 (3) 2.2方案论证 (4) 2.2.1方案的优点 (4) 2.2.2方案的缺点 (4) 三、单元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4) 3.1各个单元模块的分析 (4) 3.1.1.音频接收模块 (4) 3.1.2.红外发射模块 (4) 3.1.3 通信通道 (5) 3.1.4 红外接收装置 (5) 3.2特殊元器件的介绍 (5) 四、方案设计 (8) 4.1电路仿真 (8) 4.2流程图 (8) 五、系统测试 (9) 5.1系统功能 (9) 5.1.1实现功能 (9) 5.1.2与设计要求的比较 (10) 5.2指标参数 (10) 六、设计总结 (10) 七、参考文献 (10) 八、附录 (11) 附录1:元器件列表 (11) 附录2:仪器设备 (11) 附录3:系统原理图 (12)

红外检测模块

红外检测模块 红外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由红外发射管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红外光经检测面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从而检测到物体。在红外检测模块设计制作过程中,关键要考虑其检测距离、灵敏度和工作稳定性(受日光的影响)等问题。 方案一: 红外线不经任何调制,直接发射,接受电路采用运放整形电路。电路如图1。 图 1 红外发射接受电路 该电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因其发射的红外线未经调制,其检测距离近,特别易受日光影响,对环境要求比较高。 方案二: 发射的红外经过调制,接受电路采用锁相环型。电路如图2。 图2 红外测速及液面检测电路 锁相电路的振荡信号由LM567的⑤脚输出,送至Q6放大,驱动红外线发射管发出方波信号。集成电路uA741、红外接收管D1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红外线接收电路,红外线接收管D1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转变成本身阻值的变化,经

电阻R38、电容C29耦合到uA741的②脚,由uA741进行放大。当探测到物体时,LED绿灯亮。 在红外发射与接收中要考虑到发射元件与接收元件都存在着方向性。因此存在着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传感器可获得最大的灵敏度。另外,还存在着一个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的范围,如图3所示。 图3 红外发射与接收元件的方向性 利用LM567⑤脚脉冲信号驱动红外发光管,除了利用锁相环路解码器LM567提高检测灵敏度并消除太阳光等背景光的干扰外,还能使红外发光管在平均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比直流驱动方式增加一倍的发射功率。在红外探测器前端加红外滤光片可去除可见光,使红外光通过,进一步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该电路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工作频率的同步自动跟踪,即红外发射部分不设专门的脉冲发生电路,而直接从接收部分的检测电路引入脉冲(实为LM567的锁相中心频率信号),既简化了线路和调试工作,又防止了周围环境变化和元件参数改变造成的收、发频率不一致,使电路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该探测器在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U-YK04解码接收模块规格说明书

AU-YK04解码接收模块规格说明书 产品型号:AU-YK04 产品名称:5伏高频超再生四路解码接收模块 一、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V):DC5V 静态电流(mA): 4.5MA 调制方式:调幅(OOK) 工作温度: -10℃~+70℃ 接收灵敏度(dBm):-105DB

工作频率(MHz):315、433.92MHz(266-433MHZ频率段可任选) 编码方式:焊盘编码(固定码) 工作方式:M4(点动:按住不松手就输出,一松手就停止输出)、L4(互锁:四路同时只能有一路输出)、T4(自锁:四路相互独立输出、互不影响,按一下输出再按一下停止输出) 尺寸(LWH):40*22*7mm 二、产品特点: 超再生接收模块采用LC振荡电路,内含放大整形,输出的数据信号为解码后的高电平信号,使用极为方便,并且价格低廉,所以被广泛使用。带四路解码输出(同时也可改为六路点动或互锁输出),使用方便;频点调试容易,供货周期短;产品质量一致性好,性价比高。 接收模块有较宽的接收带宽,一般为±10MHz,出厂时一般调在315MHz或433.92MHZ(如有特殊要求可调整频率,频率的调整范围为266MHz~433MHz。)。接收模块一般采用DC5V供电,如有特殊要求可调整电压范围。 三、脚位及使用说明: 接收模块一共有八个外部接口,上面有英文表示。“5V”表示接电源正极,“ D0、D1、D2、D3”表示输出,“GND”表示接电源负极,“ANT”表示接天线端。

使用前要接上50欧姆1/4波长的天线,并且天线应该是直的,以达到最佳的接收效果,波长=光速/频率。 四、应用环境(应用领域) 无线遥控开关、遥控插座、数据传输、遥控玩具、防盗报警主机、车库门、卷闸门、道闸门、伸缩门等门控业及其遥控音响领域等。 五、自选配件 与公司发射系列、遥控器系列产品配套使用。 六、备注 VCC电压要与模块工作电压一致,且要做好电源滤波; 天线对模块的接收效果影响很大,最好接1/4波长的天线,一般采用50欧姆单芯导线,天线的长度315M的约为23cm,433M的约为17cm; 天线位置对模块接收效果亦有影响,安装时,天线尽可能伸直,远离屏蔽体,高压,及干扰源的地方; 使用时接收频率、解码方式应与发射匹配。

几种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测定

几种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红外光谱的理论知识,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操作; 2、初步掌握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3、初步学习根据红外光谱图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 二、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时,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等,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 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 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根据谱带的位置、峰形及强度,对待测样品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在化合物分子中,具有相同化学键的原子基团,其基本振动频率吸收峰(简称基频峰)基本上出现在同一频率区域内。但同一类型原子基团,在不同化合物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有所不同,使基频峰频率发生一定移动。因此,掌握各种原子基团基频蜂的频率及其位移规律,就可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来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的原子基团及其在分子结构中的相对位置。红外光谱中吸收谱带的位置与分子中组成化学键的原子之间的振动频率有关。每个化合物有着彼此不相同的谱图,通过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化合物的结构。 衰减全反射(ATR)装置是将红外光照射在有较高折射率的晶体上,光穿过晶体折射到样品表面一定深度后,反射回表面;当样品的折射率小于晶体的折射率,入射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即可产生全反射现象,收集此时的反射光,可获得样品的衰减全反射光谱。此方法特别适合于材料分析,如塑料、橡胶、纸张等,也可用于液体和固体粉末样品的检测。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TENSOR27 FT-IR红外光谱仪;透射(TR)装置,衰减全反射(ATR)装置等。 2、样品:聚乙烯(PE)薄膜, 聚苯乙烯薄膜,无水乙醇,苯甲酸。 四、实验步骤 (一)透射法(TR)测试 1.安装透射装置。 2. 打开OPUS软件,点击高级测量选项,检查测量参数,选择MIR_TR.XPM。 3.检查信号,保存峰位。 4.在高级测量中输入文件名(即样品名称)和文件存放路径。 5.再在基本测量里输入样品描述和形态。 6.用TR装置,盖上盖子,先测量背景单通道光谱(注意不同样品,应选择适宜的参照物为背景)。 7.再将样品(聚乙烯或聚苯乙烯)模具卡装在样品架上,盖上盖子,测定样品单通道光谱。 8.扫谱结束后,取出压片模具、试样架等,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二)衰减全反射法(A TR)测试 1.安装衰减全反射装置。 2. 打开OPUS软件,点击高级测量选项,检查测量参数,选择MIR_ATR.XPM。 3.检查信号,保存峰位。 4.在高级测量中输入文件名(即样品名称)和文件存放路径。 5.再在基本测量里输入样品描述和形态。

红外线测温仪原理及应用

红外线测温仪原理及应用 摘要:测量温度的方法有很多种,温度计大致可以分为接触式测温仪表和非接触式测温仪表两类。其中接触式的有我们熟悉的液体式温度计,热电偶式温度计和 热电阻式温度计等等。 关键词:红外线测温辐射光纤 众所周知,温度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尤其在热工测量过程中,温度的精准程度往往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一个精确度高的测温仪器在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就温度测量工具中的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一些介绍。 一,红外测温的理论原理 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的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μm~100μm的红外线。他最大的特点是在给定的温度和波长下,物体发射的辐射能有一个最大值,这种物质称为黑体,并设定他的反射系数为1,其他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λT)与绝对温度T之间满足普朗克定。说明在绝对温度T下,波长λ处单位面积上黑体的辐射功率为P(λT)。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得到图1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1)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辐射能量越强。这是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单波段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2)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向左),并且满足维恩位移定理,峰值处的波长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虚线为处峰值连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为什么高温测温仪多工作在短波处,低温测温仪多工作在长波处。 (3)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变化率,短波处比长波处大,即短波处工作的测温仪相对信噪比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测温仪应尽量选择工作在峰值波长处,特别是低温小目标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

红外遥控学习模块在空调控制的应用说明电脑RS232口控制红外遥控

红外遥控学习模块在空调控制的应用说明 电脑RS232口控制红外遥控学习模块控制空调典型应用电路: 电路说明 1. 该电路与电脑主机配合总共可以对最多28个红外遥控按键进行学习和发射. 2. 可以控制3路红外发射管同时发射,安装在不同的3个方向. 3. 为了能更好控制空调,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应采用亿成光电的金属外壳红外接收头PIC-331LM如下图

红外接收头购买联系方式: 亿成光电 深圳赛格广场二楼2108室 电话: 83681812 83681792 联系人: 马惠贞 4. 红外发射管采用亿光电子的IR333,如果需要大角度的可以选用正负40度的. 5. 模块晶振必须采用11.0592MHz 6. +5v直流供电 7. 有指示灯显示,绿灯是发射和学习指示,红灯是错误指示 在正式应用时最好加上指示灯.

红外遥控学习模块参考图: 以上图片仅供参考,产品以实物为准 模块具有8个引脚,定义如下 1.X2: 接晶振一端,晶振必须用11.0592M 2.X1: 接晶振另一端 3.CI/B: 控制指令输入端,也作模块内部忙状态指示 一个控制指令由双字节组成,即控制指令本码和控制指令反码,波特率9600, N81格式 格式如下:

每一位的时间要比较精确,为104uS左右,否则命令接收将不可靠!控制指令反码是控制指令本码求反,控制指令本码与控制指令反码之间时间间隔必须大于2ms小于100ms. 支持以下56条指令 0x00—0x1b对应28路红外控制指令 0x80—0x9b对应28路红外学习指令 不在此范围的指令一律为无效命令 在不送指令时此引脚也作模块内部忙标志,若为低电平表示模块忙,主机不能发命令 注意: 主机在模块忙时发命令由于此引脚为低电平模块也收不到,直到模块忙完主机才能发新的命令 建议:两个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00ms,保证被控设备有足够时间处理 4.+5: 接5V直流电源,电源范围4.6—5.5v,纹波<20mv 5. ERR: 错误提示,为高电平表示没有错误,低电平有错误 在以下任何情况下会显示错误, 命令接收错误 收到了指令码但没收到指令反码 无效命令 红外学习错误 此引脚的错误提示状态会持续到下一次接收到了正确的命令或红外学习正确了

315m无线发射接收模块

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315M无线发射模块参数介绍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 (3)频率稳定度:±75KHZ (4)发射功率:≤500MW (5)静态电流:≤0.1UA

(6)发射电流:3~50MA (7)工作电压:DC 3~12V 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当发射电压为3V 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 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一半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开发时注意。 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数据电平应接近数据模块的实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 发射模块最好能垂直安装在主板的边缘,应离开周围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模块的传输距离与调制信号频率及幅度,发射电压及电池容量,发射天线,接收机的灵敏度,收发环境有关。一般在开阔区最大发射距离约800米,在有障碍的情况下,距离会缩短,由于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和反射会形成一些死区及不稳定区域,不同的收发环境会有不同的收发距离。

红外线学习软件使用说明

红外线学习:我们常用的红外摇控器,这些摇控器发出红外码可以控制电器,而我们通过本控制器对这些红外码进行学习到控制器芯片保存,以后将用保存到芯片的红外码来模似摇控器进行发送红外码,使得空调、电器达到了与摇控器控制时一样的效果。控制器通过连接DCS系统、中控主机、PLC、等控制器,或软件上平板APP、IOS、PC软件等进行物连网控制。 上图为:红外学习电脑操作界面 启动软件时注意事项:1路红外模块需要安装USB驱动程序,为CH340。 型号为:IR102RSF(为1 路红外转发,IR802RS(为8路红外转发) IR102RSF(为1 路红外转发):1首先将USB插入控制器,不需要接入12V或24V电源,RS485通迅线可以不接。2,将USB另外一端插入电脑。1,2项无顺序。3红外工作电源指示灯亮RUN3秒一闪,DATA不亮,TX、RX不亮。4启动PC红外学习软件。以上第4步如果先打开软件,再将红外学习模块接入USB,将会通迅不成功,所以第4项顺序不能反过来,PC软件通迅成功,TX,RX将快速闪动表示通迅发送与接收正常。

IR802RS(为8路红外转发): 1首先将9-24V电源对控制器供电,2,将USB转RS485接入电脑上的USB接口,和8路红外学习模块RS485通迅接口,1,2项无顺序。3红外工作电源指示灯亮,4启动PC红外学习软件。以上第4步如果先打开软件,再插入USB转RS485连到红外模块,将会通迅不成功,所以第4项顺序不能反过来。 软件启动后,并与控制器正常通迅状态:会在中间下方显示“准备就绪”和不断与模块进行通迅,而上面的这些数据只是握手通迅的数据,并不是读红外数据。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主从红外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2009-11-17 21:24出处:中华电子网作者:刘永春、王秀碧、陈彬【我要评论】[导读]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解调和译码后恢复出原二进制数字信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PIC18F248的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主要设计了红外接口电路以及主机和从机通信软件流程。 1、引言 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在空中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由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解调和译码后恢复出原二进制数字信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PIC18F248的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主要设计了红外接口电路以及主机和从机通信软件流程。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在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中,主机及从机的红外发射电路相同,红外线的载波频率都为38KHz,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是主机发射,从机接收;或者从机发射,主机接收。 2.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红外发射器电路主要由单片机,驱动管Q1和Q2、红外发射管D1等组成,电路如下: 红外发射器工作原理为:单片机通过I/O端口控制整个发射过程。其中,红外载波信号采用频率为38KHz的方波,由PIC18F248的CCP模块的PWM功能实现,并由CCP1端口传输到三极管T2的基极。待发送到数据由单片机的TX端口以串行方式送出并驱动三极管Q1,当TX为“0”时使Q1管导通,通过Q2管采用脉宽调制(PWM)方式调制成38KHz的载波信号,并由红外发射管D1以光脉冲的形式向外发送。当TX为“1”时使Q1管截止,Q2管也截止,连接Q1和Q2的两个上拉电阻R1和R3把三极管的基极拉成高电平,分别保证两个三极管可靠截止,红外发射管D1不发射红外光。因此通过待发送数据的“0”或“1”就可控制调制后两个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调制PWM的占空比。比如若传送数据的波特率为1200bps,则每个数位“0”就对应32个载波脉冲调制信号。红外发射管D1采用TSAL6200红外发射二极管,其实现将电信号转变成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它发射一种时断时续的高频红外脉冲信号,由于脉冲串时间长度是恒定的,根据脉冲串之间的间隔大小就可以确定传输的数据是“0”还是“1”。 2.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红外接收电路主要采用Vishay公司的专用红外接收模块HS0038B。接收电路及

无线遥控发射接收模块

无线遥控发射接收模块 这是一种目前用途非常广泛的200米四键遥控模块,常用于报警器设防、车库门遥控、摩托车、汽车的防盗报警等,这类用途要求遥控器的遥控距离并不远,一般50米足够了,但要求:遥控模块价格低廉,发射机手柄体积小巧、外观精致,耗电尽可能省,工作稳定可靠。 这里提供的发射机体积非常小巧,体积只有58x38x8毫米,采用桃木花纹的优质塑料外壳,带保险盖,防止误碰按键,天线拉出时长13厘米,遥控器只有20克。 产品名称: 200米四键遥控模块价格:20元/个 外形尺寸: 58x38.5x13毫米发射功率:20毫瓦工作电流: 14毫安 工作电压:12V A27报警器专用电池 图为发射器外形,面板上有A、B、C、D四位操 纵按键及一个发射指示灯。发射机内部采用进口 声表谐振器稳频,频率一致性非常好,稳定度极 高,工作频率315MHZ频率稳定度优于10-5, 使用中无需调整频点,特别适合多发一收等无线 电遥控系统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低价位无 线电遥控模块一般仍采用LC振荡器,稳定度及 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当温度 变化或者震动后也很难保证已调试好的频点不 会发生偏移,造成发射距离缩短。 图中两发射器效果一样,只是外表不同

这是发射机等效电路图 1000米四键遥控模块——价格:35元/个 手持式微型无线编码遥控模块的使用距离一般为50~100m,对某些需要四五百米甚至更远操作距离的应用场合,这类遥控模块便显得无能为力。

这里介绍一种800米四通道遥控接收模块,它的特点是:发射器内部采用了声表面谐振稳频技术,可靠性达到工业级水准,空旷地实测有效距离可达1000m,是目前性能较好,距离较远的遥控产品。

红外光谱仪验证方案

第1 页共4 页1主题内容 本方案规定了FTIR—8300红外光谱仪的验证方案及实施。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FTIR—8300红外光谱仪的到货后的首次验证。 3职责 工程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安装确认。 QC仪器验证责任人:参与安装确认,并负责功能试验及适用性试验。 验证协调员:组织协调验证工作的开展,并根据验证情况,出具验证报告。 4内容 4.1简介 本仪器为日本岛津制作所生产,该公司生产科学仪器及材料试验的工厂均已取得ISO9001认证,产品在国内及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该仪器型号为FTIR—8300,它以MS—Windows 为基础,操作简便,数据处理功能齐全,并可进行光谱图库检索,可用于定性及定量测试。 我公司现主要用于西药原料、中间体或成品的定性分析。因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故依据我公司验证管理程序(1205·001)及GMP要求,制定本方案对该仪器进行验证,以保证应其能满足使用要求。制定依据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P19页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999年1月编《药品检验仪器检定规程》P12页。 4.2安装确认 4.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专人妥善保管。并记录设备档案编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4.2.3仪器应置于平稳的工作台上,安放处无强振动源,无强光直射。室内应清洁,无腐蚀性气 体,无强电磁场干扰。室温15~30℃;相对湿度≤65%;供电电源:电压为AC(220±22)V,频率为(50±1)Hz。安装及安装环境其他方面也应符合GMP要求及仪器供应商要求。 4.2.4 是否建立相应的仪器使用SOP、维护保养SOP等文件。 4.2.5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并记录培训人员名单。 4.2.6维修服务单位 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人:电话: 4.2.7仪器校验情况 4.2.8安装确认结论 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4.3运行确认 4.3.1功能试验(应在开机预热稳定后进行) 4.3.1.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运行仪器各项功能,要求每种功能至少运行一次,各项功能均应能正常运行,无误操作或死机等异常现象。

GPS卫星定位接收模块.

GPS卫星定位接收模块 GPS卫星定位模块是开发GPS相关产品的必备器件,站长在开发GPS产品中也逐步熟悉这类器件,GPS模块一般由美国、日本、台湾生产。其中台湾生产的模块价格比较便宜,性价比很高,所以被广泛应用。这里可以作为产品供货,并交流开发心得。 产品1:台湾HOLUX公司推出的SIRF第三代高灵敏度超小型GPS接收模块GR-87(含GPS天线及转接线,开发产品专用附送详细GPS 开发资料) 这是最新推出的产品,采用SiRF第三代芯片,主要是定位灵敏度大大提高,例如在汽车上应用时,只要靠近车窗就能较好工作,使用更方便,定位也 更准确。

清单: 1。台湾产GPS模块一个,体积25x23x5毫米 2。GPS磁性接收天线一根(馈线3米长,SMA接口) 3。GPS天线转接线一根(MMCX转SMA接口) 4。GPS输出彩虹软线一根 5。资料光盘一张(包含:GPS模块的PDF文档、电子地图软件、GPS数据格式定义、串口数据监控软件、典型51单片机接收GPS模块数据的源程序等) 备注:TTL电平数据输出,每秒一次GPS全功能数据,4800通讯波特率。

1. 使用SiRF第三代低耗电量(LP),高效能晶片,大大降低耗电量。 2. 快速定位及追踪 12 颗卫星的能力。 3. 晶片内建1920 次/ 频率硬体, 提高接收传送搜寻卫星讯号。 4. 内建WASS/EGNOS解调器。 5. 可支援美国海岸部队塔台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修正讯号。 6. 低耗电量。 7. 内部有多次充电式备份电池。 8. 支援NMEA0183 v2.2 标准信号格式及SiRF二位元编码。 9. 超强定位运算程式, 在户外任何环境, 皆可提供优越导航效果。 开发经验交流: 1。GPS模块的12通道是什么含义?

红外光谱法测定样品方法

一、红外光谱法测定样品方法 红外光谱的试样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一般应要求: 1. 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或符合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 2. 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3. 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 二、制样的方法 1. 气体样品 气态样品可在玻璃气槽内进行测定,它的两端粘有红外透光的NaCl或KBr窗片。先将气槽抽真空,再将试样注入。 2. 液体和溶液试样 (1)液体池法 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2)液膜法 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液膜。对于一些吸收很强的液体,当用调整厚度的方法仍然得不到满意的谱图时,可用适当的溶剂配成稀溶液进行测定。一些固体也可以溶液的形式进行测定。常用的红外光谱溶剂应在所测光谱区内本身没有强烈的吸收,不侵蚀盐窗,对试样没有强烈的溶剂化效应等。 3. 固体试样 (1)压片法 将1~2mg试样与200mg纯KBr研细均匀,置于模具中,用(5~10)′107Pa压力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试样和KBr都应经干燥处理,研磨到粒度小于2微米,以免散射光影响。 (2)石蜡糊法 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研细,与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混合,调成糊状,夹在盐片中测定。

(3)薄膜法 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后涂制或压制成膜。也可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测定。当样品量特别少或样品面积特别小时,采用光束聚光器,并配有微量液体池、微量固体池和微量气体池,采用全反射系统或用带有卤化碱透镜的反射系统进行测量。 仪器操作 1. 样品准备(固体样品) 取样品约0.5mg在红外灯下充分研磨,再加入干燥KBr粉末约50mg,继续研磨至混合均匀。 2. 模具准备 将干燥器中保存的简易模具取出,确认模具洁净。若其表面不洁净,可用棉花沾少许无水乙醇轻轻擦拭(绝对不可用力,以免模具表面被划伤),然后在红外灯下干燥。 3. 制片方法 将试样与纯KBr混合粉末置于模具中,用(5~10)′107Pa压力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试样和KBr都应经干燥处理,研磨到粒度小于2微米,以免散射光影响。 样品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测试样品一定要干燥,干燥不充分的样品可以在红外灯下烘烤1小时左右。样品研磨要充分,否则会损伤模具。 2. 所有用具应保持干燥、清洁;使用前可以用脱脂棉蘸酒精小心擦拭。 3. 压片过程应在红外灯照射下进行。 4.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模具表面干燥、清洁;防止药品腐蚀模具(KBr对模具表面腐蚀很严重) 5. 易吸水和潮解的样品不宜用压片法。 6. KBr在粉末状态下极易吸水、潮解,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定期在干燥箱中110℃或在真空烘箱中恒温干燥2小时。

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1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总结报告 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的使用到电器设备中,但各种型号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使得检测成为难题,因此智能的红外遥控器检测装置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在该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电路以单片机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器为核心技术,具体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和PC机间的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流水灯模块组成。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利用红外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软件编程将接收信号存储、处理、比较,并将数据处理送至数码管显示模块。总之,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实际调试,可以实现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功能。根据比较接收信号的不同,在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流水灯电路上显示相应的按键数字或闪烁变化功能,并可实现单片机及PC机之间的通信功能,使得控制信号能在PC机上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接收器HS0038 解码串口调试

设计任务 结合单片机最小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和转发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收结果。 1、实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2、当遥控器按下数字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键值。如按下数字键1,则在数码管上显示 号码01。 3、当遥控器按下音量△及音量▽时,用两位数码的周围段实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流 水灯功能。(为使得音量的增减清晰显示,试验中在单片机的P1口外接一排流水灯,具体功能的实现见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 运用串口调试助手,在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 当遥控器按下频道△及频道▽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加1或减1后的数值。 一、系统方案比较和论证 1、方案比较和选择 为了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红外解码部分是核心,红外解码是指将遥控发射器所产生的红外遥控编码脉冲所对应的键值翻译出来的过程。下面将系统方案做一论证,通常有硬件解码和软件解码两种方案。 方案一:此方案中,使用专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设置控制信号,然后将信号送到专用的解码芯片中进行解码,解码后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查表判断这个信号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当确认是何种信号后,启动子程序,然后进行查询。每次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传到解码器中,解码器解码完毕后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再通过查表确定这些数值并进行相应功能的控制。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方案一设计原理图 方案二:此方案中,采用普通的家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控制信号,然后把这个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单片机中,利用单片机对这个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完成后查表确定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启动子程序,进行相应的显示数字等功能。然后查询,重复上述流程。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无线发射和接收模块

TX2/RX2 五功能遥控器 概述 TX2/RX2 是一对用于遥控玩具汽车的 CMOS 电路 玩具汽车向前 向后 左转 右转和加速功能 有五种控制功能 即控制 特点 ! ! 工作电压范围 外接元件少 2.2 5V ! ! ! 标准振荡频率 128KHz TX2 具有静态电流低 自动切断电源等功能 RX2 内置 3.6V 稳压二极管,外接串联电阻降压 可提高工作电压范围 引脚排列

引脚说明 TX2 RX2 若该引脚接地 若该引脚接地

功能框图 TX2 TEST OSCI OSCO 振荡电路时序产生电路POSC RIGHT LEFT TURBO FORWARD BACKW ARD 锁 存 器 编 码 电 路输出控制 电路 PC SO SC RX2 OSCI OSCO 振荡电路时序产生电路 SI解码电路计数器VI1PLA VO1 VI2 VO2 LDB RDB 控制 逻辑 锁 存 器 RIGHT LEFT TURBO BACKW ARD FORWARD

极限值 说明 上述参数绝对不允许超出 否则器件将受到 永久性 损坏 也不能在临界条件下长时间工作 否则即使 不损坏器件 也会影响器 件的可靠性 电参数 TX2 VDD == 4V,, FOSSC = 1128KHHZ, 除非另有 说明 TAA = 255 C RX2 00 (VDD == 4V,, FOSSC = 128KHHZ, 除非另有 说明 TA = 25 C)) 0.3V 5.0V GND-0.2V VDD+0.2V 10 60 25 125

工作原理 TX2 电路把按键信息编成特殊的串行数字编码 经外围线路高频调制发 射出去 RX2 接收经外围线路解调的编码信号 经内部的解码电路送出相应的 控制信号去控制玩具汽车的运行 编码方 法 串行码格式 一帧为 n+4 个脉冲 起始码+功能码 起始码 4 个 W2 功能码 其中 W2 为 500H Z 频宽比为 3/4 W1 为 1KH Z 频宽比为 1/2 n 个 W1 功能码 由 n 个 W1 脉 冲组成 n 的不同 数值分别表 示不同的 功能 详述如下 n 4 W2 10 W1 16 W1 22 W1

红外线切割机操作与使用

红外线切割机操作与使用 (一)试运行前的准备 1、对整个外部连接、紧固件,特别是在运输中拆分过的零部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已连接紧固好; 2、各减速机、主轴箱、传动部位、移动部位、齿轮啮合部位、四导柱接触部位等都要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3、确保两边梁齿轮与齿条啮合良好。 (二)通电检查 1、接通电源; 2、检查各指示灯是否正常; 3、检查急停按钮是否可靠有效; 4、检查各个限位行程开关是否可靠、有效; 5、检查各电动机旋向是否正确; 6、检查各个操作按钮、旋钮是否正确、可靠、有效; 7、检查液压泵站能否正常工作; 8、检查各换向阀是否安全、可靠、有效; 9、检查导柱升降油缸、转向油缸、台车翻转油缸是否正常工作,翻板旋转角度是否正常有效; 10、检查全部电器油路、机械传动、按顺序步骤单个手动测试完毕无误后、须经联动空载运行2-4小时,检测整机是否运转自如,有无卡滞现象;

11、整机空载试运行确定安全可靠之后,再检测PLC各程序参数是否正确,将所设的参数通过文本输入PLC,检查显示屏能否显示出来并正确有效。 力普机械红外线中切机 (三)操作说明 1、数据显示器的使用(位于传动机构控制操作柜左上方) (1)裁切长度(mm) 刀片自降刀裁切完毕后,刀片抬刀且纵向移动至下一裁切位置的位移量,既裁切下石块的纵向长度; (2)块数 整块毛板纵向走刀需裁切下的石块数量 (3)刀片厚度

根据毛板材质、厚薄已选择的刀锯具体厚度,控制系统将自动加入的刀片厚度,计算出准确的裁切刀长度; (4)台板角度(0o或90o) (5)横梁纵向计数 比对裁切长度,每裁切完一块,刀架抬刀归位后,进行下一块裁切横梁的位移量,所显示的位移量应等于裁切长度数值加上刀厚度的数值; (6)所切规格 显示当前所裁切毛板的实际宽度; (7)已切数量 自动显示工作过程中已裁切的石块的数量; (8)加工对象(厚板、薄板) 当选择的是薄板,则程序将在已设好的降到位置一次走刀完成裁切;当选择的是厚板,须输入左进刀降刀量、右进刀降刀量,显示单位以进刀时间秒计数,则程序将控制刀架在垂直降刀下限位范围内往复走直至完成裁切; (9)裁切完成后的归位 每裁切完毕,选择横梁及刀架的归位方式;自动归位———横梁、刀架自动回归至已设定的起始位置;手动归位限位开关设定位置刀架自动回归到已设定的起始位置; (10)资料清零 需重新建立资料数据,点击此处,可删除原有全部数据,建立新

红外接收头生产过程

红外接收头生产过程 红外线接收模块,又叫红外线接收头,简称接收头,英文名称:Infrared receive module,缩写IRM。由IC 、PD、支架等主要原材料组成,而将各种原材料组装起来,形成接收头成品,类似于这种类型的工厂有个名称叫“封装厂”,如珠海市万州科技有限公司。 整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4个环节,分别是,固晶、邦定、封装(压模)、后处理(后工序)。各工序都有不同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固晶工序又叫DIE BOND,就是将芯片(IC、PD)固定到支架上面。本工序所使用的材料有IC、PD、支架、银胶,IC是接收头的处理元件,主要由硅晶和电路组成,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器件、主要功能有滤波、整形、解码、放大等功能。PD是光敏二极管,主要功能是接收光信号。 支架是接收头的引脚部分,将IC功能脚外接,固定芯片等作用。银胶的组成主要是银粉和环氧树脂以及其他的原料,主要作用是导电和固定。 支架,我们公司主要用到的支架分两种,一种是带屏蔽的支架,另外是不带屏蔽的支架。 . 银胶,属于高温固化银胶,理论固化温度是170度1小时,因考虑支架的因素,现在执行150度2小时的固化条件。 焊线介绍 焊线工序又叫WIRE BOND,是将IC和PD各功能点用金线连起来,本工序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是金线。本工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品质量,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封装介绍 封装工序是固定外形的,我们公司现有三种封装模式两种外形,一种是灌胶鼻梁型,二是模压球形,三是灌胶球形。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主要以灌胶鼻梁进行生产。该工序是产品成形关键,一经封装,就不容许再进行返工,所以在封装之前应对固焊工序进行严格的检验。 主要用到的材料有液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04色素、08色素等。 颜料04的滤光范围是830-1050,08色素的滤光范围是750-1150,范围越宽,接收头的接收灵敏度越好,但抗干扰越差,滤光范围越窄,抗干扰越好,但接收效果会稍差,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对该两种色素进行不同比例的搭配,以满足客户要求。 后处理 主要有装壳、焊壳、冲筋、测试、二切、包装等环节,除装壳是根据客户要求作业之外,其他都必须要完成。目前的测试只是单纯对接收距离进行测试,其他参数没有进行检测,有一定风险性,正在进行改善。高危工序是冲筋工序,切记要按照作业指导进行检查和作业。本工序涉及到的模具都是简单的冲筋模具,重点关注模具的公差范围。 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铁壳,铁壳的原料是0.3mm马口铁,这种不需要电镀,但裸露的存放时间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个月,另外还有普通0.3mm的铁材,需要进行镀锡,这种工艺的存放时间很长也不会生锈,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普通的铁壳均用马口铁制成。 可靠性试验要求 可靠性试验主要有冷、热、冷热循环、电老化、镀锡等另外有的客户还要做电击试验。 冷冻试验的条件是-25度、-45度,一般存放1个小时左右再进行测试,或在试验温度下进行测试,批量测试时,不用在试验温度下测试,可以上机台测试。试验温度下测试适用于试样或抽检。 热试验,试验条件灌胶产品是140-150度,模压150-160度,一般采用整体测试,在高温箱内的带机器测试问题一般在75-80度,还要兼顾其他材料的耐温特性。 冷热循环,主要是对产品进行冷热冲击,骤冷骤热来检测产品胶体、焊接等对其耐荷性,这是判断产品优劣的关键试验项目。 电老化试验是对接收头进行超过48小时的通电,主要检测焊线工序的可靠性,通常有些虚焊、或其他的存在隐患的焊接不良品是经不住考验的。 镀锡实验,是对接收头进行模拟客户现场使用条件进行的实验,来验证产品对焊接条件的适应性。常规实验条件是280度10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