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草莓白粉病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草莓白粉病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爱华植保之村上信草莓苗期的三大病害控制难度较大。尤其是草莓白粉病,在生产上属于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尤其在保护地中,温度高,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草莓白粉病更易发生,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生产。在草莓苗期、培育期和移栽期,主要以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发生最为普遍,如果防治不及时,往往会使草莓苗全部被毁,现重点将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和控制技术作一探讨: 一、被害叶片在叶被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叶缘萎缩、枯焦。果实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并干枯;大果染病则果面上形成白色粉状物,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受害严重时会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绝收。 二、发病规律:在气温20度以下,湿度在60%以上时发病较重,过分干旱也易发生。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病菌可随秧苗传播,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新的植株。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草莓白粉病防治重点在于预防,发病严重后防治效果有限。 三、防治方法:1、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2、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移栽时深沟高畦,浇水要浇小水或者滴灌。3、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增施磷钾,每亩施脉素特1-2公斤。苗床喷耐普9和抗多乐,强壮植株,增加抗病力。移栽后冲施福根。4、发病初期:用攻阻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宝,或世泽加绿亨8号加纽萃钙硼,或扫粉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宝,或赚实加丁子香芹酚加升隆靓庄,或星绽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宝喷雾。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爱华植保之村上信)

草莓各个生长阶段及管理

草莓各个生长阶段及管理 1.萌芽和开始生长期: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去年秋季生长的根继续延伸,随着地温升高,逐渐发出新根。 2.现蕾期。地上部生长约一个月后出现花蕾。当新茎长出3片叶,而第四片叶未长出时,花序就在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显露,之后花序梗伸长,露出整个花序。 3.开花和结果期:从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需15天左右。由开花到果实成熟又需30天左右。花期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 一般持续20天左右。 4.旺盛生长期: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先是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发生,形成新的幼株。5.花芽分化期:草莓经过旺盛生长期之后,在外界低温(日平均低温15~20℃)和短日照(10~12小时)的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开始,标志着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6.休眠期:花芽形成后,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日照缩短,草莓进入休眠期,表现为叶柄短、叶片少,叶面积小,叶片发生的角度由原来的直立、斜生,发展到与地面平行,呈匍匐生长,全株矮化呈莲座状,生长极其缓慢。1、定植、缓苗期: 定植到长出根系定义为定植期,一般需要5-7天,直到长出三片新叶可以称作缓苗期,一般需要21天,草莓定植时,如带老叶定植,则需要草莓叶面喷水保湿;如不带老叶定植,无须叶片喷水,只需地面洒水保持棚室湿度即可。整个定植期和缓苗期,草莓不耐强光,所以最好覆盖遮阳网。 缓苗期草莓根系不强,没有布满整个基质中,所以一定要保证整个基质湿润,少量多次灌溉以保证所有草莓根系都接触到充足的水肥利于缓苗。 3周之后,绝大多数草莓有三片叶子长出,此时慢慢撤掉遮阳网,如遇到高温强光仍需覆盖遮阳网,早晚或者非强光天撤掉遮阳网,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 主要病害 1.1草莓白粉病 1.1.1 症状主要危害叶、花、果梗、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加重,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感染此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1.1.2 发病规律白粉病以病菌残体在地上或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目光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菌残留、种苗携带病菌和其他传播途径而引发危害。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延。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该病尤其在温室内发病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1.1.3 防治方法采用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喷20%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4%多麦可1000倍液、50%醚菌酯3000倍液。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1.2 草莓灰霉病 1.2.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受害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最后全果变软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花、叶、茎受害后,患处呈褐色至深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湿度高时,病部亦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 1.2.2 发病规律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18-20℃、高湿条件下,该菌大量繁殖。病原菌在受害植物组织中越冬,孢子广泛飞散于空气中传播。气温20℃左右、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畦上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繁茂等持续多湿环境,容易导致灰霉病大发生。

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当植物进入生长季节的巅峰之际,白粉病也在绿植叶面全面现身,侵袭人们心爱的花草树木,轻则使植物叶片泛灰,重则皱缩变黑,花芽焦脱,让管理者束手无策,心焦扫兴。 白粉病因为会在很多种植物上发生,所以对植物们来说,也是一个首先要防治的病症,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白粉病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并且最容易染上、分布植物种类最为广泛的一种病症,所以它对植物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不但会影响到植物的观赏效果,还会造成植物的植株枯死等。对白粉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非药物防治和药物防治两种方式,药物预防防治为主。 白粉病分布及危害 白粉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害,常见于各个地区。杨、柳、核、栋、采、核桃、抱恫、桑、朴、核、椿、橡胶、苹果、梨、桃、玫瑰、丁香等许多树种的苗木和大树都可受到白粉病涅染,但白粉病大多侵害阔叶树种。一般对苗木影响很大,有些白粉病发生严重时也可引起苗本叶片早镕、枯焦,甚至全株枯死,或严重影响生长。白粉病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由麦类白粉菌引起。常见的白粉病有:草坪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紫薇白粉病、月季白粉病,菊花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桃树白粉病等。 白粉病症状 各种白粉病在症状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病害主要发生在叶上,有时也危害嫩枝和幼茎。先是在叶面或叶背形成灰白色粉末状圆形斑点(是病菌的分生抱子和菌丝),斑点逐渐扩大有时可延及全叶。生长季节后期,在粉斑上开始形成黄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雍壳),小粒点由黄而黑,被害叶片通常会出现枯死斑。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 白粉病无公害防治 1.预防和对抗白粉病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具有抵抗力的植物品种,尤其是那些容易招惹白粉病的植物,在种植之前,最好先研究清楚是否是抗白粉病的品种。 2.要避免过度施肥,因为肥料促生软茎,有利于白粉病的发展。 3.荫闭的地点都比较潮湿,病菌容易繁殖,因此不要在那里种植容易染白粉病的植物。 4.彻底清扫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

浅谈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难点与对策(一)

浅谈草莓白粉病防治的难点与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点;对策论文摘要白粉病常发于草莓上,可致严重减产,病菌喜湿耐旱,防治难、防治效果差,易产生抗药性,药物防治时易产生药害。就其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白粉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其病原为Sphaerothecamacularisf.sp.Fragariae,属专性寄生菌,为害叶片、叶柄、花及果。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病部变褐色、硬化,着色不均,其表面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白粉病菌在植物体表外生长、繁殖,为害方式是其菌丝形成球状或指头状吸器,伸入植物体表面细胞,吸取植物营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而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白粉病菌不同寻常的特点是喜湿却又耐旱,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减产幅度可达50%左右。 1发生特点 一是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感染发病。二是适温范围广。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才受到抑制,不能萌发再侵染。三是侵入、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白色粉状物)经风吹雨溅传播到叶、花、果实上以后,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或有机械伤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菌丝,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表现为白色丝状物增多、增厚,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四是喜湿又耐旱,与湿度基本呈正相关。草莓白粉病菌是真菌中耐旱性较强的一类,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仅为25%,湿度越大,越利于发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是80%~90%。五是与品种抗病性及其单体的抵抗力呈反相关。丰香、幸香和章姬等易感病,赛娃、千禧、红颊、明宝、益香等抗性较强;施氮肥过多、长势嫩绿时发生重;植株生长受到过分抑制时也易发病。 2防治难点与对策 2.1盖棚前空气湿度不大时也发病 (1)现象。2008年10月中旬,长丰县雨水不多,只是气温先降后升,很多莓农反映正在田间生长(尚未盖棚)的草莓突发白粉病,病状多在叶背面,而且病株率相当高(个别田块病株率达50%左右),发展流行速度很快。 (2)原因分析。经过询问和调查发现,发病草莓长势嫩绿,肥料尤其是氮肥过多,钾肥较少,部分草莓田施行了漫水浇灌,地表湿度大,因草莓栽后不久叶紧覆地面叶下湿度大,而病状多在叶背面。调查发现,附近相同品种不发病的田块土壤较干,地下水位较低。 (3)对策。深沟高畦(畦沟深不少于25cm、围沟深不少于40cm),排水降湿,降低地下水位。杜绝漫灌,有条件的采用膜下滴灌。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硅肥。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关键是要注意预防,培育壮苗。栽植时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磷肥用量,但也要防止肥料过多产生盐害。 2.2病没治好,草莓苗萎缩不长 (1)现象。施药多次后白粉病菌仍很多,此起彼伏,草莓植株萎缩黄瘦。 (2)原因分析。发生白粉病后,莓农表现较为急躁,而农药经销者错误推荐,超量、同时使用多种农药喷施,其中多数属三唑类杀菌剂,有抑制植株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的作用,导致草莓植株萎缩;同时因病菌吸取植株营养而致营养不良,故而表现瘦弱。 (3)对策。避免3次以上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注意用量和浓度,不要按高限量用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时要同时配用碧护等生长调节剂。

白粉病简介

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特别是在今年的南方地区,白粉病的暴发让许多农民朋友和农资经销商头疼.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暴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当前,国内在白粉病上登记的单剂有粉锈宁、醚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26个品种,复配品种有109个。这些药剂的不断推出至少说明了两点:(1)白粉病防治史是一个药剂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历史,抗性发展快使许多优秀的杀菌剂丧失应用价值。(2)说明这许多药剂都有各自局限性,没有哪一个是为广大经销商和农民朋友所普遍接受和在各种作物上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太高。对中国农民来说难以接受。 我公司经过全面深入地市场调查研究,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的最新专利成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白粉病防治剂乙嘧酚磺酸酯与晴菌唑完美组合,成功地解决了白粉病抗性问题.经过长期大量地多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为目前最优秀的白粉病专业防治剂.效果超过了目前常用的乙嘧酚.醚菌酯等国内及进口产品. 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主要特点: (1) 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故耐雨水冲刷。施药后持效期长,具有用量少、高效、低毒、对白粉病有特效等优点,因此取代了乙嘧酚和二甲嘧酚等农药(2)高效全新化合物组合、全新作用机理、保护内吸治疗铲除、专治白粉病,推荐剂量下防效达到98%以上。 (3)对作物高度安全,能促进作物生长,不存在其他产品引起的抑制生长发育、叶片果实畸形、结实率下降、药害等各种安全问题。本品对娇嫩的草莓依然安全。 (4)经济投入产出比高,进口产品质量,低于进口的价格. 药效优良 经二年五地山东、江西、湖南、北京、浙江试验,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显著,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施,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对黄瓜生长安全,从2008年开始,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上海、浙江、海南、云南、广东、东北等地,在各种作物及花卉上进行了示范推广,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对于防治蔬菜、水果和花卉白粉病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 在武汉,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6%和98.12%。在浙江等地,80%

草莓花芽分化的条件与诱导

草莓花芽分化的条件与诱导 一、花芽分化的条件 1. 日照长短与温度草莓在高温、长日照的夏季,以抽生匍匐茎的营养生长为主。从晚夏到初秋,当气温降到25℃以下,植株感受到日照长度不断缩短的条件下,茎顶生长点便开始由营养生长转向花芽分化的生殖生长。气温高于25℃,即便满足短日照条件,草莓的花芽形成也会受到阻碍;气温在15~25℃范围内,只要日照不超过13.5个小时,均能起到诱导花芽分化的效果,不过随着温度升高,花芽分化所需的天数会延长;若温度降到4~15℃,则不论日照长短如何,花芽分化都能顺利进行;当气温下降到4℃以下,植株为了抵御低温而被迫进入休眠,生长速度极度缓慢,花芽形成停止。2、氮素营养和碳水化合物营养植株体内氮素浓度低下,有促进草莓花芽分化的效果。但是,苗期施肥中断过早,则会有花芽分化延迟的现象,这是由于氮肥严重缺乏,植株处于完全饥饿的状态下,包括叶片展开等所有植物生长现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尽管生理层面上有花芽分化的可能,但茎顶分裂组织的细胞分裂速度非常缓慢,形态学上的花芽分化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因此,为了促进草莓苗整齐、良好地进入花芽分化,叶柄中的硝态氮浓度应控制在100mg/L(硝态氮占叶柄干物重约0.01%)以内,外观上草莓新生第三叶看上去有点缺氮,但又没有到黄化的程度。草莓幼苗期根系少,叶片占的比例高,碳水化合物不足,碳、氮比率(C/N)低,植株倾向于营养生长;随着苗龄延长,根系、根茎不断充实,碳水化合物不断积累,碳、氮比率逐步增大, 苗的幼嫩性随之消失,花芽分化得以顺利进行。 二、花芽分化诱导 1、低温黑暗处理低温黑暗处理,是将苗放入温度设定在15℃、完全没有光照的冷库内,连续处理2周,以促进草莓花芽分化的一种方法。除了利用商业用大型冷藏库外,还可以利用果实预冷库或防空洞进行处理。处理期间几乎不用任何管理,是一种比较省事的诱导花芽分化技术,但处理效果取决于苗的氮素营养水平、苗龄、处理开始时期、处理温度及处理天数等因素。草莓叶柄中硝态氮浓度低于1000mg/kg的情况下,浓度越低,花芽分化的进程越快,诱导花芽分化的株百分率也越高。以苗龄50天以上的处理效果为好,苗龄太短的小苗,贮藏养分少,处理后期生长点部位营养不良,处理有效株率低。处理时间以定植前的8月中下旬开始。过早,虽然诱导生长点向花芽分化方向发展,若处理后花芽未能达到一定的发育阶段,定植到大田后遇到高温条件,则还能使植株重新转回到营养生长状态。处理温度以10~15℃效果好。处理天数一般控制在15天左右。天数过长,即使花芽分化良好的植株,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光照,体内贮藏养分消耗较大,定植后开花日反而延迟,顶花序的小花数也显著减少。 2、低温短日照处理与低温黑暗处理相比,低温短日照处理苗体的养分消耗少,在诱导花芽分化的同时,也有利于花芽的顺利发育,定植后也有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为了提高设施利用率,可采用小型营养钵育苗或联体穴盘育苗,以增加处理苗数。此外,在育苗大棚内直接装配空调机制冷,棚顶覆盖能随时开闭的高密度遮光网进行短日照处理,可以大幅度降低设施费用和人工处理成本。8月上中旬开始,每天下午5时至次日上午9时,将苗移入既能控温又能避光的专用设施内,接受10~15℃的低温短日照处理,白天移到设施外进行浇水并接受太阳光照。保持昼夜平均温度在20℃

白粉病冶疗

白粉病冶疗: 1中草药黄柏、苦参、花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和蒲公英中加水至将其淹没,沸煮15~5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将药渣淹没,沸煮15~50分钟。如此反复三次后将所获药液混匀、冷却,冷藏于2~4℃备用。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适用范围广,不仅对花卉、树木、水果、蔬菜,而且对小麦、油菜等均有特效。由于其系用无毒的中草药制成,故无毒、副作用,对人畜无害,是一种纯净的绿色药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供治疗植物白粉病用。 2植物得了白粉病用奥力克—速净比较有效。主治靶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5 0倍以上使用无药害,有杀菌、复壮的作用;无抗药性,能连续使用,累积效果显著。(1)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2)预防:A、轻微发病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一次。[1] B、病情严重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之后采取预防方案用药。 3月季白粉病治疗用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1比1500倍液体喷洒(夏天早上喷;冬天中午喷),每周3次。连用3周(雨天不能喷)。月季白粉病白粉病月季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该病发生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枯死花能开放或花姿整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白粉病危害月季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表面布满白色粉层白粉病典型特征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寄主表面发育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桶形5至10串生主要菌丝感病植株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展开便布满白粉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幼嫩组织上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白粉病般温暖、干燥或潮湿环境易发病降雨则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减弱植物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植株本身抗御了自界栽培技术杂菌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②.药剂防治:白粉病月季常见病所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至4度石硫合剂消灭芽鳞内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防治效粉锈宁残效期达20至25天喷药受

草莓花芽分化期控旺4招

草莓花芽分化期控旺4招 九月中旬,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完成了草莓的移栽和缓苗。这时候平衡好草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正值草莓花芽分化期,应该合理控制营养生长,避免生长过旺造成开花延迟或者花数减少、产量降低的情况。 先判断草莓是否出现旺长。 叶片薄而发黄,植株长得高而弱,茎秆细长,这就是徒长苗,也就是旺长的标志。 1、控水控肥

这一点也是所有措施中最核心的一点,草莓移栽后旺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肥水过量。定植前已经施入了大量的基肥,这时候如果不控制水分,造成植株对氮素的大量吸收,其结果必然是旺长。所以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水分,减少速效氮肥。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也有利于平衡生长,对控旺有一定帮助。 2、中耕划锄 草莓长到4-6片叶时可以滑锄,起到断根的作用。一方面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另一方面除草松土过程中的断根可以减少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促进花芽分化。 为了防止锄坏植株,先用锄头或二齿钩浅划一遍,第二天再用锄将划出土块推细锄松。要注意小心操作,防止将根部划动、划出或锄坏,又要防止不细致严密,失去中耕效果。划锄顺带除去杂草,防止杂草争夺土地养分。

3、药剂控旺 控旺药剂就是之前说过的三唑类药剂,比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等等等,咪鲜胺过量也会有抑制作用。药剂控旺要注意安全,量轻了,没效果。量重了,严重影响植株生长,这时候又需要喷施赤霉素来解决。使用不太安全。我的建议是有经验的可以适量用药剂控,没有经验的就尽量不用。 咪鲜胺移栽后不超过25ml一桶水。

用药过量,草莓生长受到抑制 来源:一起学习草莓种植套路 4、现蕾期不要控旺过度 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由于用药过量,控旺过度了,草莓可能会出现生长迟缓的现象,反而会影响开花结果,所以建议现蕾期尽量不要用药控旺,或者控旺减少剂量,防止生长不良。如果出现控旺过度的现象,可以用适量赤霉素解决。 草莓出现旺长都是有原因的,要么是温度和湿度,要么是肥水控制,找到原因再对症下药,控旺优先选择控水控肥和中耕划锄,没效果再用药剂控旺,少量多次勤用, 尽量避免控旺过量。

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因素

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因素 我们盆栽草莓,除了可观赏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收获到美味可口的成熟果实,而想要草莓顺利结果,花芽的发育形成与分化是关键。只有当盆栽草莓成功形成了花芽,才能进一步开花结果。而形成花芽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对草莓的结果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那么,有哪些呢? 草莓花芽的形成与分化,往往受到所选品种及生长状况、光照、温度、营养与生长调节剂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所以,小编就这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分析。 一、小苗质量 草莓小苗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花芽的形成与分化,尤其是影响着花芽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小苗发育得好的话,分化出来的花芽数量就多,质量也会更高。而且,草莓小苗的叶片数量往往也影响着花芽分化的时间、速度和开花的数量。正常情况下,需要确保具有4片以上的叶子,因为少于4片叶子的小苗,其生长时间较短,养分积蓄比较少,往往对花芽的分化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草莓的苗龄也会对开花的诱导存在一定影响,因为其往往是感受温度与日照作用的重要因素,对花芽的分化与形成过程影响比较大。通常株龄越大,长势较弱,形成花芽的时间比较滞后,甚至无法顺利促进花芽的而形成。 草莓幼株一般在秋季的9月上旬进行上盆定植,通常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时分实施,因为上盆定植的时间往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花芽的形成与分化。 二、栽培管理 作为盆栽草莓,科学合理地采取栽培管理方法,将对植株后期花芽的形成和分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常可以从育苗过程、上盆定植、盆土配制、水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上来合理调控花芽分化的进程。 育苗阶段一般需要避免强光直射,可接收光线较弱的短日照,同时适当下调温度,这样可促进虎牙的分化;而适当进行修根剪根处理,控制氮元素的摄入,不仅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同时也能让花芽的形成显得更加整齐一些。 三、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的多少,往往制约着花芽形成。尤其是在花芽分化期内,碳水化合物充足、氮元素适量,碳氮配比高的话,将在很大程度上更利于促进花芽的形成;如果碳氮配比比较低的话,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迟滞花芽的分化。 相对而言,生长健壮的株苗比长势较弱的株苗在花芽分化方面会更早,但绽放小花的数量也会相应地增多,主要是由于氮元素摄入过多,造成植株生长过于旺盛,从而出现不抑制花芽分化的现象。而长势比较中庸的株苗反而更利于促进花芽的分化。可以通过对植株进行修根处理,适当控制生长,这样可加速形成花芽的分化。 四、环境因素 影响盆栽草莓花芽分化和发育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和光照,这两个条件适宜的话,将能加速草莓花芽的形成与分化。通常花芽分化的最佳温度在10-20℃之间,能保持环境平均温度在15℃最好;而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往往会抑制或停止出现花芽分化现象。同时花芽的分化过程,需要确保每天光照时间在10-12个小时为宜。 不过,花芽的分化与发育条件往往不尽相同,甚至还可能存在较大的反差。花芽分化需要经历低温和短日照过程,而花芽的发育则需要经历高温和长日照过程,后者需要在2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接收不低于12小时的光照时间。而在花芽正常分化之后,我们就需要及时调整温度和光照,让环境更利于促进花芽的发育成长。 五、生长调节剂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白粉病 1 危害症状:玫瑰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嫩叶染病初发病时叶上生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后变成淡灰色,有时叶色变为紫红色。新叶皱缩畸形,以后叶片皱缩、扭曲。成叶染病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粉状霉斑,后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叶柄、新梢染病节间短缩、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回枯,病部表面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萼、花瓣、花梗畸形,病重者不能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1. 1 选择抗病品种月季各品种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抗性差异, 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品种的抗性。卡罗拉、俏佳人、雪山、瑞普索迪、黑魔术、芬德拉、维西利亚、纳欧米等品种, 对主要病害的综合抗性表现较好。 1. 2 使用健壮种苗, 做好消毒措施引进种苗时, 严格植物检疫, 防止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并特别注意是否携带月季根癌病, 使用健壮无病种苗。定植前20 d, 对定植用的土壤用福尔马林( 1 :50) 浇灌, 覆盖薄膜7 d 后掀开, 自然风干。定植前, 将种苗的根与根颈处浸入500~ 1000 万单位的链霉素溶液中30min 或1% 硫酸铜溶液中5min, 清水冲洗后定植, 防止月季根癌病发生。 棚内温湿度调控:棚内温湿度管理对促进月季良好生长和减轻病 虫害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月季性喜温暖, 其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2~ 24℃, 高温会造成暂时萎蔫和影响月季生长发育, 相对湿度以

65% ~ 70% 为宜, 湿度小于40% 时会影响花色或引起花瓣枯焦。大棚内周年日均温在2. 3~ 26. 6 ℃时, 主要病虫害均可危害, 而棚内 湿度大时均有利于主要病害严重发生, 综合月季生长需要和控制病 虫害, 应采取控温降湿的策略, 尽量将温度控制在15~ 25 ℃, 相对湿度为60%~ 80%。 1.3调节环境小气候。根据白粉病发病的先决条件,人为的调节田间小气候:一是确保玫瑰生长环境通风流畅,温室或保护地栽培可在确保温度能满足玫瑰生长的前提下,把棚脚吊高20~50cm,以棚的下风头为佳,否则易感染白粉病;二是保持田间湿度,适度浇水,避免过湿过旱,能起到防治和控制白粉病的蔓延扩散的作用。 ①大棚温室栽培的月季终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生在3~5 月、9~11 月(因各地气候不同有异);②施氮肥过多,土壤缺钙或缺钾肥时,易发病; 1.4月季白粉病分级标准: 0 级) ) ) 叶片无病斑; 1 级) ) ) 有1~ 2 个叶片发病, 菌丝稀薄; 2 级) ) ) 有3~ 4 个叶片发病, 菌丝量中等, 有一些孢子; 3 级) ) ) 有5~ 6 个叶片发病, 菌丝较厚, 有较多的孢子; 4 级) ) ) 有7 个以上叶片发病, 孢子堆很大, 产生大量孢子。 1.5药剂防治: 早春发芽前, 可用50%硫悬浮剂500 倍液、高脂膜50 倍液, 每隔2 周喷洒一次, 预防月季白粉病的发生; 在生长季节, 发病初期应立即喷药, 药后7~ 10 d再喷一次, 如温室内相对湿度较大,

草莓的设施栽培研究概况

草莓的设施栽培研究概况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果类植物的设施栽培技术发展迅速,而通过设施栽培面积最广、反季市场销量最大的果类植物当属草莓。草莓酸甜多汁、营养丰富,以其兼具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备受人们喜爱。随着反季节销售水果的经济效益扩大化,草莓的设施栽培技术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本文将从草莓设施栽培的国内外应用概况、其设施栽培的技术要点、栽培管理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草莓的设施栽培研究概况。 关键词:草莓;设施栽培;研究进展;技术要点;栽培管理 1前言背景 1.1草莓简介 草莓是蔷薇科植物,食用的草莓是该种植物的花托膨大了的浆果,其真正的果实是花托表面那些细小的颗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露地栽培的草莓在每年夏季5-6月间果实成熟。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换掉植株。而且,草莓的果实不易保存,沾水易烂,无法像苹果、橙子等水果那样长期保存,只能鲜食。为保证每个季节都有草莓供应市场,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其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变得重要起来。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野生草莓,并一直沿袭至今。我国的大果草莓栽培始于1915年,但过去未受到重视,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草莓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中国草莓生产面积约70000公顷,面积居世界第1位,其中主要产地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四川、安徽、新疆、北京等地区发展也很快[1]。重点草莓产区有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该省草莓设施栽培面积占该省果树设施栽培面积的60%以上,已达18000多公顷,同时,华北地区河北省满城县的设施草莓,也已发展成为四季生产的全国知名的草莓基地县[2]。另外还有山东烟台、上海郊区、四川双流、江苏连云港等地区。

草莓白粉病防治技术

草莓白粉病危害严重,用这一招就能控制住这几年由于大棚草莓连年种植,使的草莓的病害爆发逐年加重。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高温高湿天气下草莓最容易出现的“根腐病”防治方案,那么今儿咱们就说说这慢慢降下来的温度,在低温的情况草莓极易爆发的病害——草莓白粉病。 草莓的白粉病是个低温高湿型的病害,一般在年后气温回升之后会呈爆发状,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概率较高。白粉病在草莓的各个生长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花梗和果实这些部位,而在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发病严重时,整座温室50%的草莓叶片和果实都有可能染病,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应。 白粉病的致病病菌是低等真菌,但治疗起来却十分棘手,通常都治不断根。说到这里会有朋友有疑问,不是说白粉病是个低温高湿型的病害吗?为啥年后气温回升了才会爆发?是,白粉病是低温高湿型的病害,但像冬季气温十度以下或者零下几度也远远达不到白粉病发生的温度限。因此,年后气温回升,达到了白粉病发生的温度限,病害才会呈现爆发态。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栽培模式,白粉病发生的时间也有些许差异。尤其是在12月至翌年2月是危害严重期。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草莓白粉病如何识别 草莓白粉病如何判断识别呢?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观察受害部位是否有白色粉状物,一般染病的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可能会产生白色接近圆形的星状小粉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不断地扩大,并且向四周扩展,成为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点,并且吧吧病斑上有白

色的粉状物,发病最为严重的时候,大量的病斑会连接成片,整片叶子上会布满白粉,叶片的边缘会卷曲变形,最后,整个叶片呈汤匙的样子。 草莓白粉病发生特点 (1)该病在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感染发病。 (2)适温范围广。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如若抑制需是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病菌才能不再萌发和侵染。 (3)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草莓的生长中,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经风吹雨溅会传播到叶、花、果实上,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病菌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的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 (4)喜湿耐旱,与湿度基本呈正相关。在真菌中,草莓白粉病菌是耐旱性比较强的一类,其发生的最低湿度仅为25%,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病,空气湿度80%-90%为最适宜。 (5)与品种抗病性及其单体的抵抗力呈反相关。章姬、丰香和幸香等容易感染病,红颊、明宝、赛娃、千禧、益香等抗性较强;在过多施氮肥、长势嫩绿时病情发生重;过分抑制植株生长时也易发病。 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方案 1、种植抗病品种 不同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不同,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种植。

怎样医治月季花白粉病

怎样医治月季花白粉病 白粉病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在叶片的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怎样医治月季花白粉病呢?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近年来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下面就来看一看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吧!

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病条件 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以京411为主栽品种,高肥麦田搭配种植京冬8号、京冬6号、中麦9号,中肥及水浇条件差的种植京437、京核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的品种,稻茬麦及晚播麦田可选用京411、京冬8号、京双18等。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 4、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 5、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克。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克。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克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克加磷酸二氢钾150克。

草莓白粉病防治杀菌剂

草莓植株矮小,茎叶果实接近地面,为多种病害完成滋生浸染循环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草莓一种极其容易感染病害的植物。受害的植株一般占总植株的20%左右,严重的超过50%。 草莓常见的有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微生物病害。 如何解决草莓病害是个很大的难题,因为草莓果实比较柔弱,且很多时候喷完杀菌剂后不久就会食用,所以要求杀菌剂效力高,且不能有毒性,不能有异味。 德国Oxytech/奥克泰士高效、快速控制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 Oxytech/奥克泰士一种高效、生态的农用杀菌剂,达到灭菌剂等级(杀菌率大于99.999%),一种药剂全面杀灭真菌、细菌、病毒等所有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奥克泰士是无色无味、透明液体,用水稀释后喷洒到植株、大棚环境和空气中,能够快速、持久的将大棚内部病原微生物控制在极低的水平,有效防治病害发生。 一.奥克泰士的特点: 1.高效杀菌,杀局率超过99.999%,这是传统杀菌所无法达到的效用。 2.广谱杀菌,奥克泰士采用两相微动核心技术,一种产品就可以可杀灭真菌、 细菌、病毒等所有类型微生物病害。 3.无耐药性,奥克泰士拥有独特的作用原理,不会产生耐药性,可以长期持续 使用,无需担心效用递减。 4.无毒性无残留,生态环保,作用后分解为水和氧气,对植物没有任何毒性和 残留。 5.奥克泰士为食品级,对操作人员没有任何健康危害,对蜜蜂、捕食螨、蚯蚓 等有益生物体无毒害作用 6.适用于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各种农作物。 7.奥克泰士是德国进口,拥有核心技术和工艺,具有广阔和稳定的未来发展。 二.新型农业杀菌剂——德国Oxytech/奥克泰士 德国Oxytech/奥克泰士以“高效生态安全”为核心技术和理念,通过两相复合型作用,一种产品全面解决和预防农作物微生物病害,提供从种子、种植过程直至收获采摘全方位的保护。

有机方法治疗白粉病

有机方法治疗白粉病 配制方法: A 1、一份牛奶兑九份水;或1L中加入30g 奶粉 2、放在喷雾器中混合,喷施全株,包括叶背。 3、每周两次,白粉病问题就解决了。 B 牛奶面粉:16公升之水加脱脂牛奶半杯,面粉3杯制成之喷雾剂,对蚜虫及璊类之成虫和卵 有防治效果,但叶片下表面应注意喷到。 ... 食醋:用于防治白粉病及其它一些病害并有 驱虫效果。一般稀释倍数约30~50倍,视作物种类和气温而定。 白粉虱用吡虫啉、高锰、蚜虱绝均特效 小虫子,用阿维菌素、除尽,特效, 碳酸氢钾对付白粉病也很厉害,大家不妨试试,纯有机的方法,经过欧洲认证的 碳酸氢钾8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既有药效又有肥效,要喷均匀,多点也无妨,要吃放心的食品,就要施用有机农药 找了一个小喷壶,用牛奶(就是普通的瓶装牛奶)和水1:10的比例掺兑好,先把犯病严重的叶子掰掉,然后往植株和叶子上喷稀释的牛奶,尽量全部喷到。之后每隔3-5天喷一次。一段时间后发觉效果还是比较显着的,白粉病不但控制住了,而且已经减少到很少了,植株又开始开花结果了。(如图)我就此法用在初起白粉病的枸杞树上,效果更明显,只用了一次就已经根除。 喷施白酒稀释液防治蔬菜白粉病 日本静冈县一位农民根据自己多年种植蔬菜的实践,总结出一种利用白酒稀释液喷洒蔬菜病株,防治蔬菜白粉病的方法。 首先,取35度的白酒(即含酒精浓度为35度)若干毫升,按11000倍的比例,对白酒原液对水稀释。然后,灌入手动喷雾器中,对病株进行喷洒。喷洒用量以白色锈状物被冲洗干净为准。这种防治效果很明显,一旦病株上的锈状物被冲洗掉之后,白粉病再也不会发生。 这一防治措施已被其家乡人们广泛用于南瓜、茄子、黄瓜等蔬菜生产中,获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还有像草莓之类的对药剂敏感的作物,喷洒白酒稀释液是最为合适的,它不仅是防治剂,而且还是一种营养保护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