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与生活科技

自然与生活科技

自然与生活科技
自然与生活科技

﹙一﹚四年級上學期之學習目標

1.熱心參與研討,發揮小組合作精神,將月亮觀測紀錄轉錄在方位仰角座標圖中,觀察一天當中月亮位置變化的情形。

2.察覺一天之中,月亮在空中會由東向西移動,耐心觀測與記錄。

3.察覺一天之中,月亮在空中仰角的變化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並耐心觀測與記錄。

4.長期耐心的觀察和記錄,歸納出月相變化是有規律性的,其週期大約是30天。

5.月亮表面的明暗花紋可辦認出上弦月和下弦月的不同。

6.進行水中生物的養殖活動,以探討水中生物的生存條件,及其他值得觀察的事項。

7.由「水產養殖要打氣的事件」,推論空氣可溶於水,供水中生物呼吸。

8.以魚為例,觀察牠的呼吸動作,再查資料求證。

9.觀察並驗證水生植物的通氣構造。

10.由人的游泳經驗,推論水中動、植物應具有適合於水中游動及生活的體形,並查證之。

11.觀察浮水植物葉片上能佇立動物(蛙、鳥)之現象,推論其浮力可能是來自體內含有空氣,再設計實驗驗證之。

12.觀察水池模型(水族箱),提出由斜上方看,池水的深度看起來比較淺。

13.分組設計實驗以證明「由斜上方看,池水的深度會變淺」的推論。

14.以水中硬幣的「水入錢出」實驗,證實由斜上方看,慢慢加水可使池底看起來漸漸上浮。

15.以手電筒的燈光實作光在水面發生的折射現象,來解釋「「水入錢出」和「池水深淺」的現象,並藉此察覺並重視戲水的安全問題。

16.依據通路的原則,透過細心的操作,推理出燈泡的連接方式有串聯、並聯兩種;並察覺連接的方式不同,燈泡的亮度也會不同。

17.認識各種電池,了解電池簡單的作用原理,並能做好回收工作。

18.利用測電裝置和通路原理來分辨導電和不能導電的物體。

19.自製以燈泡發光的手提式燈籠,以加強電路認識。

(二)四年級上學期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各單元內涵分析

科技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经典

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人类发展至今科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地副作用,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之前的关系,并寻找破解二者相互掣肘的方法与途径成为了我们人类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为我们带来这方面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科技发展生态环境自然 从人类诞生以来直至2000年之前,人类科技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人们利用科技进行生产也仅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因此人类对于自然未能施加更多的影响,人们对于自然知之甚少,甚至对未知的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在自然中人类一直属于从属的地位。 然而自然天生就是一个耐心而循序善诱的导师,人类通过在自然中的活动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劳动技能,促进了自己身心与智力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科技的升级换代,从远古的蒙昧时代到一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从石器时代到古代的青铜时代,再到充斥着铁器的冷兵器时代,无一不是人类科技与环境的交融产生的结果,尤其是冷兵器结束之后的近现代,人类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也正是这一段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深度,而自然也从以前的纯粹的客观自然慢慢转化成了客观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综合体,并且人化自然的范围和程度都逐渐扩大,所有的这一切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人类的科技的发展与自然及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保障了人们在自然中的生存安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的生活内容,因此人们一般认为科技对于无论是人类生活还是自然生态都起到的是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事情不能想当然,不能只看一面,当我们翻开人类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我们会发现科技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人类一方面利用科技的发展成果,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者自然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当人类发现生态环境的失衡以后,又会利用科技来对生态进行修复,并由此发展出了许多生态科技。 下面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科技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口爆炸问题在全球生态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

康桥国际学校自然与生活科技第四册3及2节角落学习1选择1

康橋國際學校自然與生活科技第四冊1-3及3-2節角落學習 一、選擇 1.()哪一項為鉀與水反應的反應式? (A)2Na+2H2O→2NaOH+H2 (B)2H2O2→2H2O+O2 (C)CaO+H2O→Ca(OH) 2 (D)2K+2H2O→2KOH+H2。 《答案》D 詳解:鉀的元素符號為K,水的化學式為H2O。兩者在一起反應後會產生H2,另產生鹼性物質KOH。 2.()有關化學式的寫法,下列何者錯誤?(A)氧化物中的氧 寫在右邊(B)(C)正、負原 子的價數必須相等(D)有機化合物碳、氫、氧的排列 順序中,碳排在最左邊。 《答案》B 詳解:(B)金屬化合物中金屬放左邊。 3.()將下列四種物質配製成相同濃度的水溶液,再用相同的 導電裝置測試,則哪一種溶液的導電效果最差?(A) 醋酸(B)氫氧化鈉(C)硝酸鉀(D)硫酸。 《答案》A 詳解:醋酸為弱電解質,因此其水溶液的導電效果最差。 4.()下列粒子中,何者不是原子團?(A)OH-(B)NH4+ (C)NO3-(D)H2 《答案》D 詳解:原子團帶有電荷,因此只有H2O不屬於原子團。 5.()「電離說」與「原子說」中所提及「原子不可分割」的 說法有所矛盾,因此在當時一直存在著一些質疑,直到 哪一個事件發生後,才讓當時的人具體了解電離說? (A)同位素的發現(B)電子的發現(C)原子量的訂定 (D)莫耳數的提出。 《答案》B 詳解:電子的發現,才讓科學家得以完美的解釋「電離說」。 6.()下列哪一個離子是原子失去兩個電子所形成的? (A)Na+(B)Br-(C)Mg2+(D)S2-。 《答案》C 詳解:鎂原子失去2個電子,會帶2個正電荷。 7.()有關化學反應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化學反應 式表示實際發生的化學反應,不能憑空杜撰(B)用 「→」表示化學反應的方向(C)化學反應式即化學式 (D)化學反應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原子數目必須相 等。 《答案》C 詳解:化學反應式簡稱反應式,用以表示化學反應過程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種類、數量關係及反應條件。 8.()電解質溶解於水中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負離子 和正離子的數目不一定相等(B)(C) 溶液可導電(D)通電時,負離子向負極移動。 《答案》D 詳解:通電時,負離子向正極移動。 9.()關於化學反應式的寫法原則,以下何者錯誤?(A)「→」 表示反應進行方向(B) 以「+」連接(C)反應式左、右的分子數目相同(D) 必須加上係數平衡才算完成。 《答案》C 詳解:左、右兩邊的原子數目要相同,分子數目不一定要相同。 10.()電解質水溶液中,應含有什麼離子?(A)僅有正離子 (B)僅有負離子(C)不含有離子(D)正、負離子皆有。《答案》D 詳解:電解質溶於水後,會同時解離出正、負離子。 11.()下列何圖可以表示某種非電解質溶於水的情形? (A)(B)(C) (D) 《答案》B 12.()下列化學式何者正確?(A)硫酸銨:(NH2)2SO4(B)葡 萄糖:C12H22O11(C)硝酸鉀:K2NO3(D)碳酸:H2CO3。 《答案》D 詳解:(A)硫酸銨:(NH4)2SO4;(B)葡萄糖:C6H12O6;(C)硝酸鉀:KNO3。 13.()在電解質水溶液中,正離子的總個數與負離子的總個數 關係為何?(A)正離子的總個數較多(B)負離子的 總個數較多(C)正、負離子的總個數相同(D)不一 定,有可能正離子的總個數多,也可能負離子的總個數 多。 《答案》D 詳解:電解質水溶液呈電中性,故正、負離子總電量相等,但不代表正、負離子的總個數一樣多。 14.()電解質溶於水後能導電的原因為下列何者?(A)含有可 移動的自由電子(B)在水中產生可移動的正、負離子 (C)原子本身活動力強(D)分子的移動非常自由。 《答案》B 詳解:電解質溶於水後之所以能夠導電,乃是因為其在水中產生可以自由移動的正、負離子所致。 15.()在一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所含的原子種類與生成物所 含原子種類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反應物 較多(B)生成物較多(C)一樣多(D)資料不足,無法 比較。 《答案》C 詳解:化學反應僅是原子的重新排列組合,因此反應前後的原子數目一樣多。 16.()一化學反應式: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若已知反應物中有鈣原子20個,則完全反應後,生成 物中有多少個鈣原子?(A)10個(B)20個(C)30個 (D)40個。 《答案》B 詳解:化學反應僅是原子的重新排列組合,因此反應前後的原子數目一樣多。 17.()附圖為稀鹽酸倒入水槽後通電的裝置示意圖,試問下列 敘述何者錯誤?(A)燈泡會發亮(B)稀鹽酸藉由 (C)溶液中的氫離子游向 正極(D)此實驗可證明HCl為電解質。 《答案》C 詳解:正離子會游向負極,負離子會游向正極,而氫離子為正離子。 18.()關於氯原子(Cl)變成氯離子(Cl-)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氯原子失去1個質子變成氯離子(B)氯原子失去1 個電子變成氯離子(C)氯原子得到1個質子變成氯離 子(D)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變成氯離子。 《答案》D 詳解:氯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目總和會比核內質子數目總和多1,因此會帶1個負電。 19.()若氯化氫(HCl)在水溶液中解離出400個氫離子,則水溶 液中應含有多少個氯離子?(A)100(B)200(C)400 (D)800。 《答案》C 詳解:氫離子帶1個正電荷、氯離子帶1個負電荷,因水溶液呈 1

人与自然、社会、科技的关系

从辨证法解读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科学、社会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根据19 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所揭示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它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 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而在我的印象中,真理与灼见必须是简洁的,通用的,能代表全人类,能用于全宇宙。自然辩证法思想虽然由西方哲学家提出,但中国自古以来蕴含自然辨证思想的理论或史实更值得我们思考。比如老庄之学,对于自然是十分推崇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论及社会关系,比如西汉时期《礼记》提到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比如古代科学观中提出的“天人合一,以道驭技”,于是借此机会查阅了一些资料,颇有所获。 无论是古代朴实自然观,还是近代机械自然观到今天的辨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看来应比科学、社会更优先讨论,它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总体认识观点,包括在自然界中如何生存和演化,在实践中更新与发展。我想历朝历代有暴君奸臣,有饥荒而毁人伦,但新帝祭天,百姓祈雨的行为里自是含了一层“天意”。这体现古代自然辩证法中十分明显的猜测思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即自然观里包含一层臆测的成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深入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与变化细节,带上神秘主义色彩乃至有些举动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些难以理解。不过任何事物一分为二来看,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还是有其博大精深的一面。《易经》中提出的阴阳八卦理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卦是对自然中世界的本原物质的分类,对应天地雷,火风泽,水山这八种元素.从易经的名字出发,本义就是讲变易,承认自然界是发展和变化的。否极泰来,泰不是有得无失,而是失小得大。否不是有失无得,而是失去多的得到少的。正如自然界中地势的平稳与起伏,是往复转化的,做的好,由难转易,由危转安,做的不好,顺利也可以转化为困难。道家的说法就更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想中最深层次的思想莫过于“道”,即老子所谓的“大道自然”。道家哲学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哲学, 其最高范畴就是“道”道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道”为中心,主张“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管理者应遵循自然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是本体论与价值观范畴的核心概念,“道”的哲学含义是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老子将“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 若以太极解读老子的“道”,则可以描述为: 《太极图说》表述的是“太极”乃宇宙的本原, 人和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而形成, 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又叫无极。如若延伸老子的太极思维, 便可以想象出由太极图演化为零空图。零空图隐去相生相克的一对阴阳鱼, 成为空筐的结构图。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古代工程建筑里面也能很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例子,比如四川成都的都江堰。甚至有学者在论文中提到“都江堰法则”,称其是自然主义法则的明珠, 是人类真正把握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行动纲领, 是“大道自然”“天人合一”观点的具体体现。都江堰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可谓全球最伟大的“生态工程”。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我想庄子的名言———“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辨证思想观念很好的概括。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觉得中国古代突出的特点是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建立在中国古代

物理科技与生活

物理科技,生活之展望 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为什么两个人击掌都会有痛感?为什么电饭煲调节到保温模式可以维持一定温度?为什么温度计会随着温度上升而上升?为什么声控灯在有声响的时候就会亮起?大家看到这些问题一定会觉得就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因此,我们只有学好物理并且正确运用,才能更好的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也许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们的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物理学也存在于我们身边。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比如我们可以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把软尺拉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答案在验证后显然是偏小的。再比如,白炽灯为什么用了很长时候玻璃表面会有一层黑色的物质?那么学会物理后,我们也会知道那是由于钨丝的升华作用而遇到玻璃冷凝而成。我们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行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大家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我们对于身边物理要正确的应用,细心的去研究。物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离开物理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法想像。 而且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由物理学孕育出的新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入20世纪以来,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表现得日益明显和复杂,以至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根源——物理学原理。物理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因而物理学中的新发现常常会推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反之,其他学科中的进步亦会激励物理学家作更深入的研究。由此物理学进入军事领域,是理所当然的。

国民小学自然与生活科技主题探讨系列

国民小学自然与生活科技主题探讨系列 和光玩遊戲日常生活中,我們脫離不了光,它豐富了我們的世界。、本議題主要是讓兒童從生活經驗中發現光的現象,並藉由光的遊戲和簡單的實驗,利用日常生活小東西來認識“光“,進而主動探索光的基本原理及用途。 設計者:台中縣新平國小黃俊豪老師 一、模組結構及使用說明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二)活動項目一覽表 (三)主題探討活動 (四)各活動科學智能一覽表 (五)學習成就評量 二、模組之系列教學活動 (一)光在哪裡?(觀察與發現)(了解為什麼可以看得見東西及察覺光是直線進行的) (二)鏡子遊戲(實驗與探索)(察覺光的反射現象) (三)光的魔法遊戲(實驗與探索)(探索光的折射現象)(四)我是光魔術師(經驗分享與概念統整)(探索光的色散現象,自製萬花筒、潛望鏡、針孔相機、彩色陀螺等)使用說明

(一)本模組可囊括低、中、高年級三個階段,建議低年級可以選擇第(一)大項活動進行,中年級可以選擇第 (一)、 (二)、 (三)、 (四)項活動進行,高年級模組正在發展中。 (二)建議光學玩具DIY,自製萬花筒、潛望鏡…、,可於中年級實施;針孔相機、彩色陀螺等則可列入高年級。 (三)本模組開始之研發向度偏向中年級,目前高年級內容尚在研發中。 (四)為了讓學生能自行建構出光的概念,因此在每個實驗出現前,老師應先提問,利用拋出的問題盡量誘導學生自行想出實驗方法或解決問題。模組之教學概要圖和光玩遊戲在黑暗中看得清東西嗎?如果在黑暗中照鏡子,手電筒要朝向哪裡,才看得清楚呢?馬路上貼有一塊塊的反光器「貓眼」到底有什麼功用呢?你知道潛望鏡可以幫助你觀察高高的圍牆外的世界嗎?萬花筒怎麼會出現千變萬化的圖案呢?對著哈哈鏡,我看到奇怪的我?走到郊外,原本欣賞的水面美麗倒影,因為突來的一陣風或下雨,水中倒影就模糊不清了!這些現象,到底和光有什麼關係呢?觀察情境察覺問題沒有光,我們真的就看不見東西了嗎?

自然与科技作文

自然与科技作文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面韧,一面钝。小编收集了自然与科技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自然与科技 打开电脑,刷刷网页,不时地翻看一下手机——这是很多城市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人们在车水马龙间流连忘返,享受着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也迷惑于复杂的人事关系。当然,在夜里,人们也会偶尔在路上驻足,欣赏一下那轮明月,寻找夜空中尚存的几颗星。 生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可遏止的趋势,或许这出于人类无法摆脱的生存恐惧。大自然是伟大的,她孕育了人类,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食粮和环境,却同时让人类在她的威力面前永远显得如此渺小。地震、洪水、干旱、暴雨……通过科技,人类不断改造着自然,希望能借此保护自己。科技不仅帮助人们面对灾害,它更使得人们不断摆脱自然加诸在自己身上的束缚,可以让人不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学习世界各地的知识,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繁杂跨洋的工作。我们的想念也不再是数月不能抵达的传书,而是一通普普通通的电话,一次简简单单的视频,甚至是一场说走就走的飞行。 但是,这样快捷便利的生活,容易让我们以为,我们已经把自然攥在了手心,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除了百年不遇的地震、洪水、海啸,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惧怕的了。但是即便是侥幸躲过了那些巨大的灾害,面对污浊的空气、黯淡的天空、充满毒性的日常食物和频发的交通案件,人们早该清楚自己做过了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回过头来珍惜自然的美丽。可惜,多数人的反应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保住自己的安全,甚至寻找美丽的“世外桃源”去度假。当一切看上去唾手可得,人们反而对世界愈加冷漠了。这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 我并不想否定现代生活。如果要我离开这喧闹纷扰、雾霾萦绕的城市生活,一生放马牧羊,我承认我既无那种能力,亦没有此意愿。科技并不是自然的对立面,它不过是个工具。造成环境

高雄市正兴国民中学九十七学年度八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课程.

高雄市正興國民中學九十七學年度八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計畫 第二學期 (一)學習目標: 1. 了解「反應速率」之意義和化學平衡的概念以及影響正逆反應方向的化學平衡之因素。 2. 能認識並區分電解質與非電解質,了解酸鹼鹽的定義、變化、特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並能了解pH 值的定義及其數值大小與氫離子濃度(不涉及計算)酸鹼程度間的關係。 3. 知道氧化作用就是物質與氧化合,而還原作用就是物質失去氧,且可由蒐集資料中了解金屬冶煉過程中的氧化還原 作用,並探討金屬與非金屬氧化物之水溶液的酸鹼性。 4. 了解碳氫氧化合物的結構與特性,認識日常有機生活用品的特性及用途,並知道與食物相關的科技。 5. 知道力的作用形式可分為接觸力與超距力,且可探討影響摩擦力的因素。並能由實驗觀測知道液體壓力及帕斯卡原 理,由測量知道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其所排開的液體重。 6. 了解產生靜電的方法有摩擦起電、靜電感應、感應起電、接觸起電。 7. 了解電池在串聯與並聯時的總電壓與電池電壓之間的關係。 8. 了解燈泡在串聯與並聯時的總電流與流經泡電流之間的關係。 9. 了解電阻及歐姆定律的意義。 10. 了解人造材料之特性、用途以及於日常生活上的應用。 (二)課程架構: (三)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四節 (四)課程內涵:

次間題單元學習目標相對應能力指標六大議題 方 法 技第七章:製造科技的世界 ? 7-1製造科技概說 ⑴7-1-1 了解製造科技與生活的關係。 7-1-2知道製造科技系統的架構及研究與發展。 6- 4-2-1 、6-4-2-2 、 7- 4-0-1 、7-4-0-3 、 8- 4-0-5 ◎生活科技生涯 1-3-2、2-3-2、 3-3-1 、3-3-2 、 3-3-3 、3-3-4 家政 3-4-4、3-4-5 資訊 5-4-2 兩性 3-4-7 動 進 行 -二-2/15 I 2/21 第一章:反 應速率和化 學平衡 ? 1-2溫度 對反應速率 的影響 (2) ? 1-3催化 劑對反應速 率的影 響(1) ◎生活科技 第七章:製 造科技的世 界 ? 7-1製造科 技概說 (1) 1-2-1透過反應速率的介紹,使學生能探討化學 反應速率的意義,以及了解不同的化學反應有不 同之反應速率。 1-2-2透過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使學生能利 用實驗驗證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以 及利用粒子的觀點作解釋。 1-3-1透過反應速率的介紹,使學生能探討化學 反應速率的意義,以及了解不同的化學反應有不 同之反應速率。 1-3-2透過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使學生能 認識催化劑及其應用,以及說明日常生活中催化 劑之角色。 ◎生活科技 7-1-1 了解製造科技與生活的關係。 7-1-2知道製造科技系統的架構及研究與發展。 1-4-1-3 、1-4-4-3 、 1-4-4-4 、1-4-5-1 、 1- 4-5-2 、2-4-4-2 、 2- 4-4-4 、2-4-4-5、 3- 4-0-2 、3-4-0-5 、 5- 4-1-1 、6-4-2-1 、 6- 4-2-2 、6-4-3-1 、 6- 4-5-1 、7-4-0-3 、 7- 4-0-4 、7-4-0-5 ◎生活科技 2-4-8-3 、4-4-2-2 、 5- 4-1-1、6-4-1-1 、 6- 4-2-1、6-4-2-2 、 7- 4-0-1、7-4-0-3 、 8- 4-0-5 生涯 3-3-2、3-3-3、 3-3-4 家政 3-4-4、3-4-5 資訊 5-4-2 兩性 3-4-7 ◎生活科技生涯 1-3-2、2-3-2、 3-3-1 、3-3-2 、 3-3-3 、3-3-4 家政 3-4-4、3-4-5 資訊 5-4-2 兩性 3-4-7 討 論 、 口 語 評 量 、 活 動 進 行 三2/22 I 2/28 第一章:反 應速率和 化學平衡? 1-3催化 劑對反應 速率的影 響(1) ? 1-4化學 平衡⑵ ◎生活科 技 第七章:製 造科技的世 界 ? 7-1製造 科技概說 1-3-1透過反應速率的介紹,使學生能探討化學 反應速率的意義,以及了解不同的化學反應有不 同之反應速率。 1-3-2透過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使學生能 認識催化劑及其應用,以及說明日常生活中催化 劑之角色。 1-4-1透過化學平衡的介紹,使學生能由蒸發與 凝結之物理變化平衡,進入化學平衡,以及介紹 可逆反應與濃度影響平衡,並說明濃度、壓力、 溫度如何影響平衡。 ◎生活科技 7-1-1 了解製造科技與生活的關係。 7-1-2知道製造科技系統的架構及研究與發展。 1- 4-4-3 、1-4-4-4、 2- 4-4-2 、2-4-4-4、 2- 4-4-5 、2-4-7-2 、 3- 4-0-1 、3-4-0-2 、 3-4-0-5 、5-4-1-1 、6- 4-2-1 、6-4-3-1 、 6- 4-2-2 、6-4-4-1 、 7- 4-0-1 、7-4-0-3 、 7-4-0-4 、7-4-0-5 、7- 4-0-6 ◎生活科技 2-4-8-3 、4-4-2-2、 5- 4-1-1 、6-4- 1-1 、 6- 4-2-1 、6-4- 2-2 、 7- 4-0-1 、7-4- 生涯 3-3-2、3-3-3、 3-3-4 家政 2- 4-5、3-4-4、 3- 4-5 資訊 5-4-2 兩性 3-4-7 ◎生活科技生涯 1-3-2、2-3-2、 3-3-1 、3-3-2 、 3-3-3 、3-3-4 家 政 討 論 、 口 語 評 量 、 活 動 進 行

100学年度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国二上单元主题

100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二上單元主題

˙波的傳播(波動是能量傳播的一種方式、力學 波:需要靠介質的震動來傳播、彈簧波的橫波 波峰、 (中)知道光的直線進行與反射 (中)光有折射現象以及彩虹產生 (高)凸透鏡與凹透鏡的特色及近視眼與 遠是眼鏡片應用

˙熱對物質的影響(大多數會熱脹冷縮,0~4℃的水溫度升高時體積則會縮小、冰受熱時間與溫度關係圖、物質的三態變化)

˙原子的世界(分子、原子、原子說)˙元素與週期表

100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國二下單元主題

2. 酸、鹼、鹽 ˙認識電解質(電解質解離說) 電解質: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後水溶液可以導電;反之為非電解質。 ˙溶液與離子(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帶電的粒子、帶電的原子團稱為根、所有正離 子所帶的總電量和所有負離子所帶的總電 量相同(電中性)、離子在溶液中可以移 動:溶液通電時,正離子往負極移動、負 離子往正極移動。) ˙常見的酸與鹼(強、弱酸鹼;鹽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鈉、氨、氧化鈣) ˙酸鹼的濃度(常用濃度表示法:體積百分濃度、容積莫耳濃度、酸鹼性以pH 質表示、 酸鹼指示劑) ˙酸與鹼的反應(酸鹼中和、鹽類:氯化鈉、 硫酸鈣、碳酸鈣、碳酸鈉、碳酸氫鈉) ˙延伸閱讀(阿瑞尼斯:電離說) ˙教學百寶箱(阿瑞尼斯酸鹼定義、布忍司 特˙羅瑞的酸鹼定義、路易士的酸鹼定 義、酸鹼滴定及滴定曲線、滴定技巧及討 論) ● 電離說:電解質在水中會 自動解離成帶正電的正 離子和帶負電的負離子 ˙指示劑 ˙金屬和鹽酸作用也會產生鹽類:Mg +2HCl →MgCl 2+H 2 3. 氧化與還原 ˙氧化反應(元素的燃燒、金屬對氧的活性 ) ˙氧化與還原反應(失去氧與得到氧、氧化劑與還原劑;金屬的冶煉;生活中的氧化還原:鐵生鏽、呼吸時氧氣與體內葡萄糖反應、漂白劑漂白衣物、抗氧化劑) ˙延伸閱讀(拉瓦節:解開燃燒的奧秘 ‘燃燒氧化說”) ˙教學百寶箱(元素對氧的活性順序、煉鐵作業流程、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 鉀鈉鈣鎂鋁,碳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

科技、人与自然

科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姓名:孙健 专业:食品科学 学号:20100000832008

1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成就,批判吸取了前人思想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辩证法,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继续发展的广阔道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自然辩证法是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2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在人类眼中,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质疑。科学技术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人类奇迹的同时也制造了对自然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破坏。正如阿尔温·托夫勒描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物质手段,不仅能够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问题,从未有过开采矿山如此凶猛,挖得大地满目疮皮……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显然,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与科技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分不开。在科技时代,技术的不当运用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力量,成为种种危机的根源。因此,如何消除科技时代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答的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 3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在近代科技革命轰轰烈烈展开之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以犀利的眼光洞察出了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弊端。他们在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科学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并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的力量”

自然与人类科技文明1

自然与人类科技文明 [摘要]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改造者。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不断的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改造自然、创造自然。本文主要就自然的发展历程、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好科技文明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出发,向大家作简要说明。 [关键词]自然、人类、科技 第一章自然的发展历程 纵观整个历史,自然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远古时期,远古时期的人们长期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受自然的约束比较明显,时常是有了这顿没有下顿,为了食物生源地的抢夺更是相互厮杀。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对于生物无知的乱采滥捕,无可避免的出现了自然资源匮乏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农牧业时期,绝大部分的狩猎者逐渐转变为农民和牧民。人类不仅由简单的利用生物资源,扩大到利用气候、水利和土地资源,而且更是由简单的利用自然资源到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可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大大提高和扩大了利用、改造和创造自然的能力。人类不仅利用生物、气候、水力、土地等自然资源,而且也大量地利用矿产资源、能源等,大大丰富了物质资源生产种类。 第四个阶段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从物质中脱离出来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人与自然通过科技不断融合。 第二章科技文明的发展历程 翻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最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莫过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了。正如《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马克思所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其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其实我国春秋末期就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我国的冶铁技术开始出现。自两汉而后,从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到近代,通过世界各国文化科技的融合、推新,我国的科技文明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两弹一星、神州七号等,无不展示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提到:“我最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2]显然这是非常恰当的。而此时世界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电灯、蒸汽机等都是其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证者。 第三章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影响 凡事有具有双面性,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影响也不例外。 首先是科技文明对自然的正影响。康德说:“如果没有人类,整个世界将会 [1] 马克思.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 人民出版社. 1978 [2] 李约瑟. 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 上海: 科技出版社. 1956.65-85

教学活动2 领域名称自然与生活科技主题名称自然界的组成与特性子题

教學活動2 領域名稱 自然與生活科技 主題名稱 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 子題名稱 地球上的生物 能力指標 1-3-4-1,1-3-5-5,2-3-2-2,2-3-2-4 教學時間 共 80 分鐘 先備知識 (單元名稱) 生活中常見的昆蟲 相關主題 (單元名稱) 發現身邊的小宇宙 教學目標 1.從影片觀賞中欣賞生物之美。 2.瞭解生物之間的共生共利的關係。 3.說出陸生及水生動物形態及其運動方式。 4.知道水生動物具有適合水中生活的特殊構造。 5.由欣賞影片體會生活中動物、植物、石頭、山川的變化。 教學步驟 ■引起動機 播放【小宇宙】影片 兩位生物學家Claude Nuridany和Marie Perennou,也是這部紀錄片子的導演兼攝影,花費了15年的時間,在法國一處荒地,實地觀察,研究、記錄。人類認為無用的荒地,實際上充滿著無限生機,沒人施肥照顧的植物青翠盎然,身居其中的昆蟲動物不計其數,整個草原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只要觀賞影片,就可直接從每一個畫面體會到自然界的美麗、可愛,及真實生命的過程。 ■發展活動(影片導覽) 1.錐頭螳螂:長相怪異,頭上頂著一根長柄,身體也有很多突起,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像個小丑。遠遠看像一根枯枝,可以欺騙敵人,獵取食物不容易被發現。 2.深山鍬形蟲:牠看起來像是雄赳赳的武士,幼蟲以枯木為食,成蟲吸取樹幹上的汁液,當然也以樹幹當作舞台,利用兩根粗大的大顎,戰勝的一方通常贏得美人歸。 3.姬雙尾蝶:姬雙尾蝶幼蟲剛孵化出來,第一餐正享用媽媽為牠留下的食物卵殼。牠的頭部有六根突出的犄角,末端帶有紅色,奇特的外型對敵人有赫阻作用。 4.水黽:一生與水面為家,中腳與後腳長滿了不沾水的細毛,所以可以看見牠在水面上滑行,一副輕鬆自在的樣子,牠的腳可以感應水波,利用這一個特性,捕食落水昆蟲,當然也利用這一個特性追求異性。牠的身體散發一股醬油的味道,所以俗稱「水豆油」。 5.蚊子:蚊子身上配有二氧化碳及熱感應器,有了這兩樣專業配備,使獵

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

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 ——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润物之细雨,如拍岸之惊涛,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忙碌的街道上,一个电话飞去,交代要办的事情;在电脑前,轻轻的点击鼠标,搜索想要的信息;在百度上,浏览国内外的新闻……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量子论、相对论和其他科技进展以我们都无法想象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一、医学领域内的科技进步对人类生命的影响 人类寿命的大幅度延长得益20世纪医学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人到七十古来稀”,这是100年前人类寿命的真实写照。1900年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仅为45岁,而今天这一数字已提高到66岁。联合国人口署更是把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定为“85岁以上”。婴儿出生不久就要被接种疫苗,1921年起就进行人体试种的这种菌苗,赶走了结核病的阴影;患者走进医院,拍一张X光片就能够准确诊断病因;科技发展使计划生育成为可能:1960年,世界第一枚避孕药丸在美国投放市场,大大缓解了世界人口压力。 青霉素、乙肝疫苗、心脏起搏器、人工器官、避孕药、器官移植、人造器官、显微外科、心电检测、超声波诊断、核磁共振诊断、断层扫描成像(CT)……这些今天看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本世纪的重大医学成就,使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得到保障。 我国科学家在上海构建的转基因牛、羊,使人类看到了“动物药厂”的曙光。试管婴儿、克隆羊的问世,使人类生命之火越燃越旺。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技进步导致粮食增长,改变了农业结构,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过上了温饱乃至富裕的日子。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人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提到温饱问题,我们自然会想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棵自然植株,引发了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六、七十年代,他在海南一株野生稻上开始的杂交水稻试验,改写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水稻耕作的历史,消除饥荒对生命的威胁,为解决全人类的“口粮”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也成功地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 三、生物学领域的科技对人类生命的影响 无论是医学,还是农业,它们的诸多进展缘于人类认识和把握生命奥秘的程度。一百年前,孟德尔最先总结得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而在35年前,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标志着人工合成生命时代的开始。虽然中国本土至今没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这却是公认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1953年,呈双螺旋上升的DNA结构的发现,使年轻的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不由兴奋异常:“我们已经发现生命的秘密。”人们从此清楚,无论是小如细菌,还是庞大如鲸,生命遗传的主宰就是DNA。而20世纪末才开始并有中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把所有基因的位置、结构、功能和作用方式弄清楚,变成一本“生命的百科全书”,有了这本“天书”,人类的生、老、病、死之谜将可望得到破解,并进一步得到控制。

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生态危机的例子随处可见,发人深省。通过学习,查阅文献,总结了一些学习所得。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的梳理,到现在科技时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现状以及成因,最后落到要走可持续发展,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而对自身而言,重要的是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关键词: 人自然科学技术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在古代、近代和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先进生产力的技术形态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与之相应,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古代的原始和谐阶段;近现代的不协调阶段;将来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阶段。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利用科学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人类利用科学在更深入地走入自然的时候,不得不面对自然界带给人类社会带的种种问题,如人口爆炸、能源危机、资源匾乏、环境污染、化学废料、臭氧层漏洞等等。 第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是自然的产物,当第一个手拿石器的原始人跌跌撞撞的试图站立起来的时候,人与自然分离的过程就开始了。刚刚脱离母体的人类,只能抓住自然之母的直接馈赠,从总体上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在热带地区,生存方式以采集为主。在寒冷地区,由于植被稀少,生存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从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依附关系看,人与自然无疑具有统一关系。在这种原始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自然界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导方面,而人在其中只是处于一个顺从、被动的方面。随着畜力的使用和金属犁的发明,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社会进入到农业社会。灌溉的普遍使用使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有所减弱,人们开始有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随着食物供给的逐渐充裕,村落的集镇化、城市化初露端倪。城市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食物、燃料和建筑材料,为此,大片的森林、草原被开垦,自然环境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负面影响还是局部的、可恢复的。从总体上讲,农业文明就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条件或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水利、风力、畜力),它对自然不能实行根本性的改造,自然较少受到深度破坏,人与自然处在低水平的平衡关系之中。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自此,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代替,以牲畜为动力的马车,犁耙和以风动力的帆船被以煤、室友为动力的火车、汽车、轮船所取代。在工业社会,人类对矿产进行大规模开采,冶炼、合成,凭借机器实行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工业社会中的农业生产同样是工业化的,大量使用机械、农药、花费和塑料地膜,等等。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以往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同时,它也极大的增强了人类的自信心。

高市光华国小九十七年度上学期三学年自然与生活科技第一

高市光華國小九十八學年度上學期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一單元平時考 三年 ___班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題2分)對的打○,錯的打× ()1.大部分植物的莖長在地下,上面連接著根,而且根上會長花和葉子。 ()2.有些植物的汁液有毒,所以觸摸植物後必須必須要洗手才能拿東西食用。 ()3.所有植物的種子都不能食用。 ()4.晚上時,植物會釋放新鮮的空氣,所以在森林裡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5.有些植物的莖分枝很多,從地面就會分出許多枝條,例如月橘。 ()6.所有植物的根一定都是長在地下,在地面上是看不到的。 ()7.植物開花、結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繁殖下一代。 ()8.植物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無不依賴它。()9.不同的植物葉子從莖上長出來的方式也會不太一樣。 ()10.因為植物的根可以緊緊抓住泥土,所以植物不容易被水沖走。 ()11.植物的莖有分草本莖和木本莖兩大類,它們都是淡褐色的。 ()12.通常一朵花,顏色最美且最引人注意的部分是花萼。 ()13.植物的果實具有保護種子的功能。 ()14.可以利用大樹的莖製成各式各樣的家具。 ()15.所有的植物到了冬天,葉子都會掉光,剩下枝條度過寒冬。 二、選擇題:(每題2分) ()1.觀察菩提樹的葉子時,看見葉子上有一條一條的紋路,我們稱為○1葉紋○2葉脈○3葉緣○4葉線。 ()2.哪種植物的根是細細的,看起來像是鬍鬚○1菠菜○2芥菜○3蒜○4小白菜。 ()3.葉子可向外伸展,是靠植物的哪個部位來支撐○1根○2莖○3花○4果實。 ()4.小明洗青椒時,剝開青椒看見裡面有一粒粒的顆粒,這些是什麼○1種子○2果實○3花粉○4球莖。 ()5.植物的花快要凋謝時,可觀察到哪種現象○1花瓣由綠轉紅○2花瓣會枯萎掉下○3從每一片花瓣中長出果實○4從花粉長出一粒粒種子。 ()6.植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下列哪一種不是植物在生活中的應用○1媽媽繫的絲巾○2弟弟穿的純棉襪子○3姐姐吃的草莓冰○4奶奶泡的梅子醋。 ()7.「羊蹄甲的葉子長得好像蝴蝶!」這句話是形容葉子的哪種特徵○1葉緣○2葉脈○3葉色○4葉形。 ()8.植物的果實是由花朵的哪一部分發育而成○1雌蕊○2雄蕊○3花瓣○4花萼。 ()9.哪一種家裡用的物品是利用植物製成○1天然氣○2樟腦丸○3玻璃杯○4牙刷。 ()10.包粽子時是利用植物的哪一個部位來做為包糯米的材料○1葉子○2樹皮○3花瓣○4莖。 ()11.哪種植物的果實裡只有一粒種子○1番茄○2檸檬○3葡萄○4芒果。 ()12.哪種植物長大後具有又高又粗壯的莖○1蟛蜞菊○2玫瑰○3黑板樹○4牽牛花。 ()13.關於花的敘述哪個才是正確的○1花朵的氣味都相同○2一棵植物一次只開一朵花○3每種植物開花季節不太相同○4每種花都可以食用。 ()14.觀察植物的莖,哪種方式是錯誤○1嘗嘗莖的味道○2測量莖的粗細○3看看莖的外表○4輕摸莖是否粗糙。 ()15.下列哪一種植物我們是吃它的果實○1甘薯○2竹筍○3芋頭○4番石榴。 三、活用題:40分 1. 仔細觀察下列植物的根,屬於鬚根的請打ˇ,屬於軸根的請打○。4%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科技方面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一、科技上的启示 蝴蝶 五彩的蝴蝶颜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翊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稗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然无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甲虫 甲虫自卫时,可喷射出具有恶臭的高温液体“炮弹”,以迷惑、刺激和惊吓敌害。科学家将其解剖后发现甲虫体内有3个小室,分别储有二元酚溶液、双氧水和生物

酶。二元酚和双氧水流到第三小室与生物酶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瞬间就成为100℃的毒液,并迅速射出。这种原理目前已应用于军事技术中。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为了战争的需要,据此机理制造出了一种功率极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发动机,安装在飞航式导弹上,使之飞行速度加快,安全稳定,命中率提高,英国伦敦在受其轰炸时损失惨重。美国军事专家受甲虫喷射原理的启发研制出了先进的二元化武器。这种武器将两种或多种能产生毒剂的化学物质分装在两个隔开的容器中,炮弹发射后隔膜破裂,两种毒剂中间体在弹体飞行的8—10秒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在到达目标的瞬间生成致命的毒剂以杀伤敌人。它们易于生产、储存、运输,安全且不易失效。萤火虫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光能,且转化效率达100%,而普通电灯的发光效率只有6%。人们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的冷光源可将发光效率提高十几倍,大大节约了能量。另外,根据甲虫的视动反应机制研制成功的空对地速度计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事业中。 蜻蜓 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此外,蜻蜓的飞行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为了研究滑翔飞行和碰撞的空气动力学以及其飞行的效率,一个四叶驱动,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