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古汉语复习要点:

题型:1写简体字 2选择题3解释加点词义

4简答题

5应用题

一、寫出下列所對應的簡體字

1.懼()

2.麵()

3.劃()

4.傷()

5.邊()

6.執()

7.黨()

8.獲()

9.懸()

10.艷()

11.遷()

12.藝()

13.達()

14.聽()

15.竊()

16.盡()

17.禮()

18.巖()

19.礎()

20.叢()

21.實()

22.竊()

23.藥()

24.衛()

25.黨()

26.檯()

27.寶()

28.賢()

29.傑()30.颱()

31.穫()

32.衝()

33.襖()

34.護()

35.嚴()

36.雜()

37.歷()

38.動()

39.歸()

40.濟()

41.構()

42.環()

43.歲()

44.轡()

45.觀()

46.獲()

47.擊()

48.際()

49.積()

50.艱()

51.薦()

52.巖()

53.寵()

54.揀()

55.願()

56.濾()

57.豈()

58.蠻()

59.徵()

50.屨()

61.礙()

62.襖()

63.罷()

64.辦()

65.勳()

66.寶()

67.報()

68.備()

69.筆()

70.畢()

71.邊()

72.雜()

73.憂()

74.墊()

75.鹽()

76.凍()

77.動()

78.鬬()

79.獨()

80.隊()

81擺()

82.厲()

83.層()

84.攙()

85.處()

86.澤()

87.瘡()

88.辭()

89.叢()

90.擔()

91.豐()

92.藝()

93.蓋()

94.幹()

95.鞏()

96.衆()

97.檔()

98.黨()

99.導()

100.燈()

101.竊()

102.嘗()

103.禦()

104.塵()

105.葉()

106.懲()

107.遲()

108.鍾()

109.醜()

110.鄧()

111.構()

112.穀()

113.櫃()

114.號()

115.轟()

116.護()

117.纖()

118.畫()

119.懷()

120.歡()

121.憑()

122.竅()

123.鬱()

124.確()

125.擾()126.勢()127.曬()128.傑()129.襪()130.網()

亟:屡次

33、老臣賤息舒琪最少,不肖。

息:儿子

34、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35、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王:统治

子:以……为子

36、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賊:杀害

37、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如:至于

38、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驟:多次;

賊:杀

39、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味道

40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如:或者

41、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津:渡口

42、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

給:使足

43、子路、冉有見於孔子。

見:拜见

44、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列:职位

45、孟嘗君就國于薛。

就:走向

46、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問:聘问

47、從左右,皆肘之。

肘:用肘撞

48、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揜:掩

49、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繕:修理

50、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

當:面对;

忝:使受辱

51、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揭:高举

過:拜访

52、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與:推举,通“举”

5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胖:身体安康

54、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

方:方圆

55、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如:到……去

56、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綏:安抚

57、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58、歸孔子豚。

歸:馈赠。通假字,通馈

59、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著:揭露;

刑:法则,以……为法则。

60、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味道

61、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

歲:收成;

先:使……先

62、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以:率领

63、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

暴:晒

64、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城:城墙

65、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

屬:正巧

66、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揭:高举

過:拜访

6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或者

68、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風:吹风

69、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

措:搁置

70、韓厥執縶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

奉:捧,通假字

71、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王:统治

72、公賜之食,食舍肉。

舍:放一边

73、赦之,以勸事君者。

勸:勉励

74、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

子:以……为子

75、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就:成

76、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與:等待

77、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伐:夸耀

78、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完:修城;

具:准备

7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誅:谴责

80、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城:城墙

81、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羹:带汁的肉食

82、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

險:难走的路

83、右援枹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

從:跟从

84、射其左,越于車下。

越:坠85、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即:接近,走向

86、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

存:养活

87、孟嘗君顧謂馮諼曰……。

顧:回头

88、封書謝孟嘗君。

謝:道歉

89、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

益:稍微

90、求,無乃爾是過與?

過:责备

91、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親: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父母亲

92、以著其義,以考其信。

著:彰显;

考:成全

93、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

埶:今作势,势力、权力

94、楚子屈完如師,次於召陵。

次:驻札

95、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镇守

96、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

約:套

97、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講:提倡

9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辭:借口、说辞

99、願無伐善,無施勞。

伐:夸耀;

施:彰显,表白

100、哀鰥寡,卹孤獨。

卹:顾念,顾惜

10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

患:担心

102、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征:远行

復:回来

103、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免:使脱身

104、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勤:疲劳,辛苦

105、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

給:供给,使足

105、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走:跑

107、姜氏何厭之有?

厭:满足

108、不虞君之涉吾地。

不虞:不料

109、懲惡勸善。

勸:鼓励

110、反袂拭面,涕沾袍。

涕:眼泪

111、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

絕:停止

112、綦毋張喪車

喪:丢失113、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斃:倒下

114、矯命以責賜諸民

責:债务。通假字,债

115、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纖:

介:

116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驟:多次

賊:杀害

117.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諫:谏止

118、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脩:通“修”,培养;讲:讲习,研究

119、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让:争;哂:笑

簡答題

1、歷史詞彙消失的原因是什麽?

(1)客观事物消失;(2)人们意识改变;(3)词汇内部的调整

2、詞義引申與詞義更替有何不同?

引申义产生后不排除旧的意义,词义更替后排出旧的意义。

3、文字學原則的部首與檢字法原則的部首有何區別?

文字学的部首属于六书体系,检字法的部首脱离了六书体系。

4、古今漢語判斷句有何不同?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有判断词“是”,古代汉语则没有,一般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判断。

5、古代漢語中有哪些類型的被動句?

古今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结构标志,一类有结构标志。没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只能通过上下文意去了解主语的被动性质。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形式:一、用“于(于)字的被动句式二、用“见”或“见……于……”的被动句式三、用“为”或“为……所……”表被动四、用“被”字的被动句式;“被”也可以和“所”合起来使用,构成“被……所……”式被动式,

6、“六書四體兩用說”的具體內容是什麽?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两用:转注、假借

7、古今詞義的發展演變有哪幾種情況?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变化、词义轻重)

8、古代漢語被動句有哪幾種類型?

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所……;见……于……)

9、探求漢字本義的方法有哪些?請舉例簡要說明。

探求本义的方法:通过文字字形参照文献资料探求本义;归纳词语引申系列探求本义。

10、古漢語賓語前置句常見的有哪些類型?

宾语前置的类型有: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用“之”、“是”等結構助詞構成賓語前置;無形式標誌的賓語前置。

11、什麽是“隸變”?隶变是指由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字型变圆形为方形,线条变弧线为直线,笔画变繁杂为简省。

12、古今字產生的原因是什麽?文字记录词时有分工精密化的要求。

13、詞義引申的方式有哪幾種?连锁式引申,辐射式引申,(连锁、辐射)交叉式引申

14、漢字的意符和部首有什麽區別?

意符是相对于声符而言的,表示意义范畴;部首是相对于所统辖的字而言的,表示检字范围。

15、什麽是“渾言”?“析言”?“浑言”是泛指义,“析言”是特指义。

16、漢語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哪幾種?答:音序、部首(偏旁)、号码

17、如何分析詞的本義?答(1)分析字形结构;(2)证之于古文献

18、異體字的主要特徵是什麽?答:只有写法(字形)不一样,其它完全一样

19、《說文解字》貢獻表現在哪些方面?答、(1)古汉语的形音义赖以保存;(2)“六书“的原理得以阐明;(3)创建了540部首;(4)创立了字典式的体例

20、“隸變”在漢字發展史上有何重大意義?答: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隶变后,汉字结构基本固定下来。

21、詞義擴大指的是什麽?答:词的意义范围较原来所指有所增加。

22、歷史詞彙為什麼會消亡?答:因为事物消失了、人们的认识改变了、词汇内部的调整。

23、什麽是偏義復詞?答:组成复音词的两个音素,只有一个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外一个因素只是陪衬。

24、“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王”的活用依據是什麽?答:用“而”连接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5、“見……于……”的被動句中,“見”和“于”有什麽語法作用?

答:见,帮助表示被动;于,引入施事者。

26、漢語的字典辭書有哪幾種注音方法?

27、答: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拼音字母(写出3种即可)

27、“范增數目項王。”“目”活用為動詞的依據是什麽?

答:(两个名词连用)、副词(数)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8、古漢語同義複音詞與單純複音詞有何區別?答:同义复音词的两个音节是独立的语素,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是一个语素,不可以拆开理解

29古代漢語如何表示否定判斷?答:使用“非+谓语+也”的形式

30、“寡人欲相甘茂”,“相”活用為動詞的依據是什麽?答:能愿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1、詞義引申與詞義更替有何不同?

答:引申義產生后不排除舊的意義,詞義更替后排出舊的意義。

32、古代漢語人稱代詞單數、複數有何特點?答:古代漢語代詞單複數同形。

33、與現代漢語比較,古代漢語代詞有什麽不同?

答:(1)古代漢語有特指代詞(者、所)和無定指代詞(或、莫)(2)古代漢語的代詞用了與現代漢語不一樣書寫形式(3)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還不完備

34、古代漢語代詞的哪些類別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答:古代漢語的特指代詞(者、所)和無定指代詞(莫、或)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35、漢語的字典辭書有哪幾種注音方法?

36、答:直音法、讀若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拼音字母

應用題

(1)分析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

答:远,形容词移动用法,觉得远。

2、方今唯秦雄天下。

答: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称雄。

3、左右欲刃相如。

答:刃,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刀杀。

4、天下雲集而響應。

答:云、响,名词作状语,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

(2)簡要分析下列各句的語法特點

1、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答:莫之繼: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2、姜氏何厭之有?

答:何厭之有:宾语前置句:用“之”复指的宾语前置句

3、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

答:是以:宾语前置句: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4、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答:语之故: 双宾语句

5、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

伤于矢:被动句:用“于”引出施事(主动)者

(3)分析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

答: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垫高。

2、豕人立而啼。

答:人,名词作状语,像人一样。

3、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

答: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空缺。4、從左右,皆肘之。

答:肘,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肘捣。

5、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答:贱,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贱。

(4)寫出下列漢字的聲符與形符

1、邨:形符聲符

2、疆:形符聲符

3、旗:形符聲符

4、鼻:形符聲符

5、雕:形符聲符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並寫出相應的本字、今字和正字

1、在埶者去,衆以爲殃。答:埶,后来写作势。

2、韓厥俛定其右。答:俛,同俯

3、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答:时,通伺;涂,通途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答:莫,后来写作暮

(6)根據以下例句,歸納説明古代漢語的被动表示法有哪些類型

(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2)吾老矣,不能用也。(3)然則有美堯、舜、禹、湯、武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4)父母宗族,皆為戮沒。(5)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6)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君。(7)先則制人,後則為人所制。(8)亮子被蘇峻害。

答:1、用“于”字引出施事(主动)者 / 谓语+ 于+施事(主动)者2、用“为”字引出施事(主动)者 /于+ 施事(主动)者+谓语3、用“见”表被动 / 见+谓语4、用“被”表被动 / 被+谓语5、无标志,用语意表达被动 / 意念被动句

(7)閱讀下面短文:

楚狂接輿躬耕以食。其妻之市未返。楚王使使者齎金百鎰,造門,曰:“大王使臣奉金百鎰,願請先生治河南。”接輿笑而不應。使者遂不得辭而去。妻從市而來,曰:“先生少而為義,豈將老而遺之哉?門外車軼何其深也!”接輿曰:“今者王使使者齎金百鎰,欲使我治河南。”其妻曰:“豈許之乎?”曰:“未也。”妻曰:“君使不從,非忠也。從之,是遺義也。不如去之。”乃夫負釜甑,妻戴經器,變易姓字,莫知其所之。

1、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楚狂接輿躬耕以食。答:楚狂接舆自己耕种并收获粮食。

(2)楚王使使者齎金百鎰,造門,曰:答:楚王派遣使者送黄金百镒给他,来到门口,说:

(3)其妻曰:“豈許之乎?”答:他的妻子说:“难道答应他们了吗?”

(4)門外車軼何其深也!答:门外的车辙怎么那么深啊!

(5)莫知其所之。答: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2、說說短文中的“之”,各有何義

答:(1)岂将老而遗之哉:指“义”(2)岂许之乎:指“使者”(3)从之:使者转述大王的话(4)不如去之:这里(5)其妻之市、莫知所之:到……去

(8)分析下列字形,並指出本義

【示例】鳥:畫象鳥的形狀,象形字,長尾鳥。本:從木、一在其下,指事字,本義是樹根。

信:從人、從言,會義字,本義是言語真實。江:從水,工聲形聲字,本義是河流名,長江。

(1)引:从弓、丨,会意,拉开弓。(2)馬:象形,一种动物(3)及:从人、手,会意,(被)赶上。(4)末:从木,一在其上,指事字,树梢。(5)鼻:从自,畀声,形声字,鼻子。

(9)簡要分析下列各句的語法特點

1、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答:為之駕:双宾语句。为,谓语;之,间宾;驾,直接宾语.

2、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答:賈:名词作状语。贾:像商人一样.

3、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答:肉骨:名词使动用法。肉,使……长肉.

4、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答:城郭溝池以爲固:介词宾语前置。“城郭沟池”是介词“以”的宾语。

5、既來之,則安之。答:安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10)閱讀短文

1、標點並翻譯下面短文:

齊景公謂子貢曰子誰師曰臣師仲尼公曰仲尼賢乎對曰賢公曰其賢何若

對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賢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對曰今謂天高無少長愚智皆知高高幾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賢而不知其奚若

2、找出文中特殊句式並簡要分析。

3、答:子谁师?谁,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其賢何若?何若,怎么样。和,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公曰:“子知其賢,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奚若,怎么样。和,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11)簡要分析下列各句的語法特點

1、賢哉,回也!

答:倒装句。谓语在前,主语在后。

2、先君之好是繼。

答:宾语前置句。用代词“是”复指。

3、是非君子之言也。

答:判断句。是,指示代词作主语。

4、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答:被动句。用“见”帮助表示被动,用“于”引入施事(主动)者

5、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答:宾语与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12)找出下列句中有活用的詞,並指出屬於哪一種活用(每點1分,共10分)

1、侶魚蝦而友麋鹿。答:侣、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朋友把…当做伴侣、朋友

2、張倉嘗德王陵,及倉貴,常父事王陵。

3、答:德,名词活用为动词,有恩德;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父亲一样。

3、魯仲連義不帝秦。答:义,名词作状语,根据正义;帝,名词意动用法,尊……为帝。

4、不蠶而衣。答:蚕、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养蚕、穿衣。

5、甘其服,美其食。答:甘、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甘、美。

(13)分析下列字形,並指出其本義

【示例】鳥:畫象鳥的形狀,象形字,長尾鳥。本:從木、一在其下,指事字,本義是樹根。

信:從人、從言,會義字,本義是言語真實。江:從水,工聲形聲字,本義是河流名,長江。

1、兵:从斤从廾,会意,武器。

2、刃:从刀丶,指事,刀口。

3、發:从弓癹声,形声,本义是箭离弦射

出。4、魚:象形,水中生物5、驚:从马,敬声,形声字,马受惊。

(14)簡要分析下列各句的語法特點

1、父母唯其疾之憂。

答:唯其疾之忧:唯……之……,宾语前置格式,用代词之复指。

2、子曰:“學而時習之……”

答: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答:变于夷者:被动句。

4、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答:饔飧,名词活用做动词

5、《詩》曰“孝子不匱,永賜爾類”,其是之謂乎!答:是之谓:宾语前置句,用代词之复指。

(15)分析下列形聲字的構字要素

1、邨:屯,声符;邑,形符

2、鼻:畀,声符;自,形符

3、風:凡,声符;虫,形符

4、徒:徒:土,声符;辵,形符

5、凳:登,声符;几,形符

(16)簡要分析下列各句的語法特點

1、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答:又谁敢怨: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答:判断句。主语+谓语+也

3、通者常制人,窮者治於人。答:穷者治于人:被动句。介词“于”引入施事(主动)者

4、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

答:为之箪食与肉:双宾语句。之,间接宾语;箪食与肉,直接宾语

5、城郭溝池以爲固。答:并与前置句。城郭沟池,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17)指出下列各句中“理”的詞義,並按詞義引申的先後順序重新排列各題序號

1、移風易俗,理亂解紛。《魏書》

治理;

2、鄭人謂玉未理者璞。《戰國策·秦策三》

按玉的纹理)治玉;

3、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

条理4、《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周易》

道理

5、知分理之可相別異。《說文敘》

一般事物之纹理

排列顺序:2-5-3-4-1

(18)簡要分析下列各句的語法特點

1、父母唯其疾之憂。答:唯……之……,宾语前置格式。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其疾”

2、(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谓也。答:宾语前置句。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虞虢”

3、治人者食人,治於人者食於人。答,治于人者食于人,被动句。介词“于”引入施事(主动)者

5、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答:智,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19)閱讀下面短文:

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

易①位。”王勃然②變乎③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④定,然⑤

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1、將上文譯成現代漢語(10分)

2、解釋下列各詞的詞義,如果是虛詞則指出詞性或用法(5分)

①易:改换②然:词尾,......的样子③乎:介词,于④色:脸色⑤然:这样(20)閱讀下面短文: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

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1、將上文譯成現代漢語

2、分類歸納出“之”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并解釋“之”的詞義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尔墓之木拱矣2)远主备之、郑必知之、蹇叔哭之曰、公使谓之曰(3)师之所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21)閱讀下面文章:

魯仲連適①游趙,會②秦圍趙。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矣?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百萬之眾之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去。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尊秦,今其人在是。勝也③何敢言事!”魯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④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⑤君責而歸之。”平原君曰:“勝請為紹介而見之于先生。”

1、將文譯成現代漢語(10分)

2、解釋下列詞語(5分)

(1)適、會,副詞,正巧。(2)也,語氣詞,謂語主語后,表示頓宕。(3)乃,副詞,才。(22)閱讀下面短文:

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1、將上文譯成現代漢語(10分)

2、分類歸納出“之”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并解釋“之”的詞義(5分)

答:(1)介詞,位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平之作《離騷》(2)的人之始也、人之本也

(3)代詞,他們讒人間之

(23)閱讀下面短文: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窺其夫。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1、將上文譯成現代漢語(10分)

2、分別指出下列各詞的詞性、詞義、用法(5分)

答:(1)然子之意自以為足。

以為:以,介詞,把;為,動詞,作為。以之為,把……當做……

(2)晏子薦以為大夫。

以為:以,介詞,把;為,動詞,作為。以之為,把……當做……

(3)妾是以求去。

是以:是,指示代詞,這;以,介詞,因為。是以,因此。

古代汉语(郭赐良版本)考研复习资料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 1、字母 字母就是表示古代声母的代表字。 2、五音 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3、清浊 从发音方法来分,清音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4、阴声韵 阴声韵,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韵,如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5、阳声韵 阳声韵,简称阳声,指以鼻音[-m][-n][-?]收尾的韵,如表中的侵寝沁韵、真轸震韵和东董送韵。 6、白话 古白话指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7、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文言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第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8、六书 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许慎对六书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0、四体二用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是对六书的分类情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11、古无轻唇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12、古无舌上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与练习题(适合王力版教材)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C、通释全章大意。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 21、常见古书术语: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六书造字法 六书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汉字的四大造字法 简介: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六书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还有不够完善周密的地方。但它仍然不失为了解汉字的最好的纲要。可以说?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是构字方式的一种文字。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門?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会意字

概述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 也。?类指事类,谊同义,同挥,指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 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 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 假借字 简介假借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 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 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 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作??,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就借语音相同的??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6)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 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制,严邑也。 B 是皆秦之罪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 贾逵 B 郑玄C许慎D 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A 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 副词“已经”D 而已、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 小国寡民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 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宋人有酤酒者。 6、泾以渭浊,湜湜其止。 7、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 自:北:眉:上:莫:吠:雲:三:其:霜: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第十四节、几种修辞表达方式 1、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叫用典。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种用法的好处是含蓄,增强表现力。缺点是时间过久,后人难于理解;有时随意割裂拼凑,以至形成一种生造的畸形词语。 2、委婉:不把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这就是委婉。古书中常见的委婉手法有:(1 )使用谦敬语。如对己表谦的有“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谷﹑寡人”等谦称来代替第一人称。对人(特别是皇上)用“左右﹑足下﹑先生﹑执事﹑陛下”来代替第二人称。(2 )避讳语。就是对要说的事加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如“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3 )迂回语。本来想说甲事,却偏要说乙事,转弯抹角,话中有话。这就是迂回语。在外交辞令上多使用。 3、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做并提。如“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句中“耳目聪明” 形式上是一个主谓结构,其实是“耳聪”“目明”两个主谓结构分承而来。这种方式可以使行文紧凑,但在内容表达上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4、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或必个词语,换言之,同一个或几个词语在组合搭配的关系上是兼管着两个相连的词或词组。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共用。如:“今君有区区之辞,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中“拊爱”和“子”这两个动词共用“民”这个宾语。 5、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睛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复合偏义。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只有“异”义,“同”不表义。 6、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三个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用权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方法叫做互文见义,(简称互文、互言﹑互备﹑互体﹑参互)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烟雾和月色笼罩着寒凉的江水和沙滩。 第十五节、古书的注解 1、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大致类型有:(1)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2)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3)集解(集注﹑集释)体:在同一本古书下洪各家注释。 2、《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又叫《释文》),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3、古书注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解释词义(2)串讲文意(3)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句子 治国何患?何谓也?(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又何马之能知也。(以上是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判断句:此黎丘丈人之智也。是必夫奇鬼也。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 2 、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 流山川。3 、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 2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 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 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 2 、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 3 、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 断句。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为之驾。(双宾语) 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宾语前置)。 4 、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1 、寡人将谁朝而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千里之马至者三:数量词作谓语。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 乎?(“见”表被动的助动词,整句是被动句。)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示目的的判断句。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谓语。“者”字结构表示“的次数”作主语。 5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被动句。 6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双宾语。6 、大王来何操(疑代宾语前置) 7 、吾为若德。(双宾语)。 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4859215.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異體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______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斷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____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______。 9.“莫”的本義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分,共20題,共20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 7.賊民之主,不忠。 賊: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 9.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 10.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其友。過: 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 1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 14.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誠: 1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茍: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 1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 19.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 20.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1分,20題,共20分) 1.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2.制,嚴邑也。 3.虢,虞之表也。 4.吾乃梁人也。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6.百乘,顯使也。 7.郤克傷於矢。 8.君能補過,袞不廢也。 9.故不能推車而及。 10.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11.君何患焉? 12.許子奚爲不自識? 1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14.姜氏何厭之有? 15.“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16.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17.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18.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19.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2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並解釋詞義(每題2分,10題,共20分) 1.晉靈公不君。 2.從左右,皆肘之。

古代汉语部分整理

鄭伯克段于鄢 要點提示 一、文字 【通假字】 1.莊公寤生。(寤—啎) 2.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3.若闕地及泉。(闕—掘) 【古今字】1.謂之京城大叔。(大—太)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3.姜氏何厭之有。(厭—饜,注:義通) 【異體字】1.佗邑唯命。(佗—他)2.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三—三)3.多行不義,必自斃。(斃—獘)4.無庸,將自及。(庸—用)5.遂寘姜氏於城潁。(寘—置)6.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錫—賜) 二、词汇 【古今異義詞】1.多行不義,必自斃。(斃:倒臺)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貳:兩屬)3.厚將得衆。(厚:領土廣大)4.大叔完聚。(完:修葺)5.繕甲兵。(兵:武器)6.夫人將啓之。(啓:打開城門)7.未嘗君之羹。(羹:帶汁的肉)8.愛其母,施及莊公。(施:延伸、影響)【古今同形異構詞語】1.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相見:見我)2.大叔又收貳以爲己邑(以爲:“以”是介詞,賓語“之”省略,“爲”是動詞,作爲) 三、语法 【句式】 [一]判斷句: 1.制,巖邑也。(主語:制,謂語:巖邑) 2.國之害也。{主語:此(省略),謂語:國之害} 3.潁考叔爲潁谷封人。(主語:潁考叔,謂語:爲潁谷封人) 4.潁考叔,純孝也。{主語:潁考叔,謂語:純孝(之人)} [二]被動句: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蔓草是被除的物件,此爲不帶形式標誌的被動句) [三]賓語前置句: 1.姜氏何厭之有?(何厭,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複指提到動詞“有”之前) 2.敢問何謂也?(何,前置賓語,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故提到動詞“謂”之前) 3.君何患焉?(何,前置賓語,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故提到動詞“患”之前) 4.其是之謂乎?(是,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復指提到動詞“謂”之前) [四]雙賓語句: 1.謂之京城大叔。(之,間接賓語,京城大叔,直接賓語) 2.不如早爲之所。(之,間接賓語,所,直接賓語) 3.公賜之食。(之,間接賓語,食,直接賓語) 4.公語之故,且告之悔。(之,間接賓語,故、悔,直接賓語) [五]習慣句式: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猶……況……,先退一步,然後再進一步申說) 2.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若之何,對他怎麽辦) 【詞類活用】 1.莊公寤生,驚姜氏。(驚,用如使動,意爲“使……受驚”) 2.愛共叔段,欲立之。(立,用如使動,意爲“使……立”) 3.夫人將啓之。(啓,爲動用法,意爲“爲……開門”) 4.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隧,名詞用如動詞,意爲“挖隧道”) 【重要虛詞】 1.公弗許。(弗,一般性的否定副詞,只能否定及物動詞,且動詞後不能帶賓語)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既而,是時間副詞“既”和連詞“而”的結合,表示某事過後不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 1.“六书”名称最早见于 [ ] A.《左传》 B.《汉书》 C.《周礼》 D.《说文解字》 2.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其基础是 [ ] A.先秦口语 B.两汉口语 C.先秦书面语 D.两汉书面语 3. 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释的大型工具书是 [ ] A.《康熙字典》 B.《经籍籑诂》 C.《辞源》 D.《词诠》 4.列出“六书”细目,并且下了定义,做出了界说的是 [ ] A.《周礼注》 B.《汉书》 C.《左传》 D.《说文解字》 5.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是 [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尔雅》 D.《正字通》 6.《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 ]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朱又曰目 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衬体象形字的一组是 [ ] A.页须瓜果 B.犬牢本州 C.夕末刃文 D.聿眉曰目 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 A.亦降甘下 B.犬信本州 C.牧末刃及 D.敝寇逐取 10.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 ] A.宀 B.厂 C.示 D.邑 11.下列为古今字的一组是 [ ] A.泪淚 B.早蚤 C.後后 D.责债 1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中“煖”是“暖”的异体字,其结构上的差别是 [ ]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13.下列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寶宝 B.村邨 C.无毋 D.竟境 14.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推行的规范化字体是 [ ] A.小篆 B.楷书 C.大篆 D.隶书 15.被称为古汉字与今汉字分水岭的是 [ ] A.楷书 B.隶书 C.大篆 D.小篆 16.“缤纷”一词是 [ ] A.叠韵联绵词 B.双声联绵词 C.双声叠韵联绵词 D.音译外来词 17.下列四句中有偏义复词的是 [ ] A.苟富贵,无相忘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从左右,皆肘之 D.无羽毛以御寒暑 18.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 A.色:臉色—颜色 B.汤:开水—菜汤 C.狱:案件—监狱 D.子:子女—儿子 1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莫”的詞性是 [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20.下面各句,“之”是结构助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 ]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3一、填空: 1、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⑴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 多按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⑵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再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⑶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 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3、《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等主持。 4、《汉语大字典》由徐中舒、李格非、赵振铎等主编,全书共八卷,收单字56000字,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汉语大词典》由罗竹风主编,1986年出版第一卷,全书共十二卷,5000万余字,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 5、《新华字典》目前最常见的字典。现代汉语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古汉语常用字3700多个,收难字2600多个。在释义中重视词义的概括性和各个意义之间的内部联系,注释简单易懂。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7、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8、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全书106卷,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9、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知识点汇总情况_古代汉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上册)通论知识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①上古汉语:先两汉到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先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3古汉语书面语的两大分支: ①文言系统:文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系统。 ②白话系统:白话是六朝以来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含古白话﹙中古汉语﹚和近代白话﹙近代汉语﹚。二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1古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言。因为: ①文言是汉语书面语的源头,全面认识汉语书面语必从文言开始。 ②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多用文言写成的,传承古代文化,必须从掌握文言入手。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 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 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附: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 1汉初到东晋末: 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

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 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清代: 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淇《助字辨略》、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第一单元:文字、词汇、工具书 ●笫一节文字 一什么是文字: 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 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 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 二汉字的性质: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 古书注解 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一、填空: 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10、清代王引之 《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 列(上、下平声各15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11、近人张相《诗 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 笔划多少为序。笔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 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12、古代汉语以单音 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五种依次排列。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B、加上词头词 尾。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1 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辨别本义。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 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纠正。的分水岭。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16、押韵分为三种: 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5、《辞源》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 押韵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 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17、《诗经》押韵 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 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 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 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