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第四单元“天人对话)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教学设计

编写:杨特团

[单元教学要点]
1.理解《与朱元思书》借景抒情的写法,郦道元《三峡》的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黄山记》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联系本单元诗文的景物描写,理解《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中阐述的观点。
2.通过诵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品味、评点各篇诗文中的佳句妙词奇笔。体味各篇诗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领会作者在议论或写景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个性。
3.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读文章,想画面”的想象能力。欣赏某幅风景名画、摄影佳作,写一篇抒发真趣实感的习作。
4.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举办诵读比赛,丰富语文第二课堂。

7 与朱元思书
一.教学目标
1.应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及所阐述的观点和道理。
2.应理解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3.应掌握文中的常见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既写出了景物特点,又表现出作者主观感觉,甚至想像、幻觉的词句.
三.教学难点
1.重点文言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检查关键词语掌握情况,并解释这些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示例
本文可以这么导入: 中国古典山水游记,写山水之动态者不胜枚举,但是大都集中在水本身之奔流。能赋于静态的树木和山石以动态,使之有积极的灵性者,可能是比较后出的吴均了。《梁书?吴均传》说吴均 “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 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均最有名的,也就是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吴均(469-521),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 人。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播放朗读录音,请学生圈下生字生词
教师简析课文。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参考〗
a.这篇文章是吴均向朱元思述说富春江及其沿岸山川之美的一封信。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读后使人神往,就好

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似的。
b.本文可分为三个层次:开头至“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至结尾。
(四)学习课文.
1.全班朗读课文
2.分别请两位学生口译这篇课文。
3.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两位学生口译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4.教师总结、订正学生口译。
〖教学参考〗烟雾都消散尽了,天和山的颜色一个样。我乘船在江流中飘荡,任意地东西转移。自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中,山水的奇异,天下独一无二。江水都是淡青色的,上千丈深,却清澈见底。游动着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好像在奔驰。江两岸的高山,长满了树木,看上去使人感到寒意。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伸展,仿佛在比谁能钻得高,谁能伸得远,笔直地向上,形成了千百座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泠泠地发出清越的响声。好鸟相向和鸣,嘤嘤地唱出和谐的声韵。蝉接连不断地高歌,猿长久地叫个不停。为名为利像鸢鸟那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他那利禄功名之心;奔波劳碌要经营人间事业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空中遮蔽着,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看到从空隙中照射下来的阳光
〖重点词语〗风烟、共色、俱、许、独绝、缥碧、直视无碍、寒树、负势、相鸣、戾天、息、犹、交映
(五)讲析第一层。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后,圈下重点字词。
3.师生交流本段内容。
4.小结:
〖教学参考〗这是文章的总起,概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先叙述夏秋之际江上烟消雾散之后天山一碧的景色。然后再说自己放舟江流随着长江飘浮荡漾时的轻松愉快、悠然自得的情况。最后说出旅行所经过的地点是富春江的一段,并对江行所见的“奇山异水”大为赞美。“天下独绝”四个字,先对那里的山川形胜作概括的评价,下边再作具体的叙述
〖重点词语〗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用于数词后,表约计的数量。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六)讲析第二层。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后,圈下重点字词,口译本段。
3.师生交流本段内容。
4.小结:
〖教学参考〗这一层以简练传神的笔法描绘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
写出了富春江江水之美。“缥碧”是江的颜色。“千丈”是江的深度。“见底”二字,述说江水的通明清澈,但是这还不够,接着又写具体的情况:“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进一步充实“清澈”的内容,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鱼”、“石”的前面加上定语“游”和“细”,意在表明“直视无碍”的是包括动的和静而微小的东西。可是富春江的水也不是平静死板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描绘了江水的动态。这一段交代了第一段所说的“异水”天下独绝。
〖重点词语〗①缥碧:青白色 ②急湍:急流的水 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很清楚,毫无障碍。
(七)讲析第三层。
1.指名朗读。
2.学生齐读后,结合重点字词口译本段。
3.师生交流本段学习体会。
4.小结:
〖教学参考〗这一层以细腻笔法详细描绘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富春江两岸群山的秀丽。“负势竞上……千百成峰”,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夹岸层峦迭嶂越来越高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蝉转,猿叫,山中这些声音多么动听。“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个分句不仅叙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发生的感想,同时也在极力形容景物吸引人的力量。最后一句写山中的晦明变化。“横柯上蔽”和“疏条交映”是对“在昼犹昏”和“有时见日”的原因的解释,都是从实地观察得来的。这一段交代了第一段所说的“奇山”天下独绝。
〖重点词语〗①寒树:令人感到寒冷之树 ②负势:凭依形势 ③相鸣:相向和鸣。④戾天:到天上 ⑤息:平息 ⑥犹:好象,如同 ⑦交映:互相掩映。
(八)师生合作探究:
1.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所写出的光和色的特点,说明此句是近景还是远景?
〖教学参考〗这是远景。它写出了光的“明净”的特点,正如此才可能极目远眺;又写出了色的“浅淡纯净”,这样,淡蓝的远山就融进了蔚蓝的天空中,形成了“天山共色”的美景。这也是远景的特点,色彩会由深变浅,由浓变淡,由杂多变单一,显出一种澄明轻柔之美。当然又不是绝对的透明,否则山色与天色就还能分清,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透明。
2.最后四句中哪些句子更有力表现了林木的遮天蔽日?
〖教学参考〗关键句为“有时见日”。正是有时能见到太阳(阳光)才显出林木遮天蔽日。这叫反衬手法,譬如以动衬静更显静,以静衬动更显动,“万绿丛中一点红”,正是红绿互衬更显红绿。
也可认为关键句为“在昼犹昏”,这叫效果手法(也是间接描写),遮天蔽日产生的效果。前头“有时见日”也是效果手法,遮天蔽日带来的效果。关于效果手法的好处,本单元余光中的《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有详述。另,此段林木遮天应是富春江某段之景,否则就无法看到“夹岸高

山”“千百成峰”的情景了,自然也给人又入一佳境的信步观景之感。
3.找出文中既写出了景物特点,又表现出作者主观感觉,甚至想像、幻觉的词句,举例加以说明。
〖教学参考〗这些句子如:天山共色;任意东西;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在昼犹昏,等等。急流自然不是奔马,这是想像,但像飞箭、奔马的想像并不奇特,而说高山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竞相伸展,互比高低(互相轩邈)等等,就非常有特色了。这完全是因为夹岸两边的山势过于险峻逼近,峰峰直指天空的特点带来的非常主观化的感觉、想像、幻觉。否则,人的视觉怎能看到山在“向上”“伸展”地运动? 山又怎能像人那样互比高低?山本来就“千百成峰”,怎会是“争高直指”的结果?然而正是这样的主观感觉,这样的拟人化,才更为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两岸山势的特点。此外,窥谷忘反,也是主观感觉,因为也可能或因心境不佳,或因见多不怪,或因另有看法等等而窥谷即返。至于鸢飞戾天、经纶世务两句的借题发挥更是主观化的表达了。
4.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教学参考〗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甚,超过,胜过。甚箭,即甚于箭;于,介词,引入比较的对象;甚箭即和飞箭(速度)比超过了飞箭;任意,文言词意为随意,凭己心意,即随心所欲之意;东西,并不一定实指,而是说任船所至,这正是主观心情、感觉与山水景物特点结合的写照;箭和奔,其形容急流的速度也不言自明;夹,两岸山势高峻,中间溪谷深幽,方能形成夹合之势;寒,这说明山势之高,所生皆为耐寒林木;俱净、共色、直、碍、竞、争、横、有时等等都是。
5.品味本文用简洁的笔墨勾画事物的特点和字词深邃的表现力。
〖教学参考〗
①本文先总写富春江景色,接着写异水(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入手),最后写奇山(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用简洁的笔墨勾画了事物的特点。
②皆生寒树中的“寒”字,既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又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负势竟上”中的“负”字和“争高直指”中的“争”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 予了他们以生命和动感。
〖教学建议〗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尤其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能不充分,因此,教师不必过分深入,关键是引导学生锻炼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九)本课小结:
〖教学参考〗这篇文章描写富春江上山水之美,它不仅写出山水秀丽的一面,也写出山水雄奇的一面;它不仅写静态,也写动态。在语言上

,它用了不少的对偶句,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等等。就像“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也可以算是对偶句。六朝的骈文,用对偶句的往往堆砌很多典故。这篇几乎不用典故(只有“鸢飞戾天”一语可以算用典),也不会有意地堆砌词藻,所以读起来只觉得清新自然,觉得富春江上的山光水色,宛然如在目前。骈文写得这样自然流畅,应该算是格调高的优秀的作品了。

板书设计:
①异水:缥碧清澈;急湍猛浪

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
(听觉、视觉)
②奇山:夹岸高山;泉石好鸟;蝉鸣猿啸

望峰息心;窥谷忘返

(十)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二、三、四。
8 三 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结构的工整巧妙。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抓住特征,运用多重正衬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的异同。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检查关键词语掌握情况,并解释这些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重点词语〗①阙:通“缺”,缺口。②曦:阳光,这里指太阳。③嶂:像屏障似的高山。④襄:冲上。⑤自非:如果。⑥阻绝:断。⑦或:有时。⑧虽:即使。⑨良:实在。⑩久绝:消失。
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示例
三峡是长江上游江流最凶险的地方,山陡水急,气象万千,描述它的情状确是很不容易。可是郦道元却能够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用一百几十个字就画出它的形态,传出它的神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性的写景散文,看看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否很值得我们来借鉴。
(三)学习新课
1.简介作者。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少年随父在青州,游历青州山水甚多。仕至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治政威猛峻刻,为权豪所惮。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朝廷遣道元为关右大使,途中为萧所害。道元性好学,历览奇书。今传所撰《水经注》四十卷。本书广征博引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并以游历名地山川,实地考察的见闻为《水经》作

注,不仅介绍了一千二百五十多条河流,描绘出各地壮丽山川,还记述了许多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土人情。文笔简洁精美,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代游记作家如柳宗元等,无不受其影响。
2.播放朗读录音,请学生注意朗读中的语句停顿,圈下生字生词。
3.教师范读后学生朗读(小组读、个人读),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4.学生再次自由诵读,读通读顺课文,然后齐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对关键句划出节奏。
〖教学参考〗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请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补充。
〖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一带,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中断的地方也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住了,如果不是中午和夜半,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夏天水涨,漫上丘陵,顺流和逆流的船都不能通行了。偶尔皇帝有命令必须火速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或者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浪花雪白,深潭碧绿,曲折的清流里,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像。陡峭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空的泉水和瀑布在山崖间飞流冲荡,山高水清,草木繁茂,真是有无限趣味。每逢雨后新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冷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叫,连续不断,腔调凄凉而怪异,在空旷的山谷间迴旋荡漾,悲哀啼啭,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歌唱:“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眼泪就沾湿衣裳。
(四)解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明确:山、水)
2.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
〖教学参考〗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五)合作探究
1.理解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问: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
〖教学参考〗水;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分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2.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
〖教学参考〗吴文主要写自己的观感,郦文立足于写实性说明。两者都注重写动态的景,写感性的效果,吴文更为突出。
两文的区别:
1.文体及主要表现手法不同。《与朱元思书》是游记小品,文学散文,描写为主,细描、白描、衬托、比喻、拟人、夸张等各种手法交织;主要写自己的观感,既有纪实的一面,写出了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表达自己主观感觉,乃至想像、幻觉以及借景抒情的一面。《三峡》是说明性散文,采用了描写、叙述、衬托、典型化等多种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某种主观感受、情调,文学笔调浓郁,但总的立足于说明三峡巫峡段的峡谷地貌特征及不同季节的自然特点。
2.主观感觉的多寡、呈现不一。《与朱元思书》的主观感觉、想像多处可见,乃至有幻觉,又都与客观化的描写融为一体,因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水,尤其是夹岸高山的特点。《三峡》也包含了对夏水的惊叹、对清荣峻茂春冬之景的赞美、对秋景凄清的咀嚼等激赏情致、主观感受,但除“良多趣味”一句外,其他都隐蔽得多,文字更呈现为客观写实。好处是更具真实感;但如没有其他手法,像“绝巘多生怪柏”一句就不如前者的高山描写。
3.素材组织与篇章结构各异。《三峡》的突出手法是典型化。三峡可记可写的东西太多,但作者大胆取舍,夹岸高山主要突出隐天蔽日,夏天只记发大水,春冬都讲生机勃勃的美景,秋天专说清肃秋象,并且除春冬景外,分别以“不见曦月”“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高猿长啸”等典型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应地,《三峡》结构工整巧妙,先总说地貌特征,后分述四季之景;而两者又关系紧密,若无七百里连绵的高山深谷,决无夏水奔腾赛过千里马的壮观感,也难以产生哀转久绝的效果。而吴文似乎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信手拈来;素材组织和结构布局都给人开头说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那样的随心所欲感。其好处是给人出于真情实感,不事雕琢,自然成文之感;给人目之所及皆为美景,游踪所及皆成文章的感觉。如开篇两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突兀而起,破空而来,仿佛作者初到富春江眼门一亮,天清地朗,心旷神怡,脱口而出。又如结尾,按一般的章法,已卒章显志,理应打住,可又再来遮天蔽日四句,这就少了“有意为文”,而多了随机趣味。其实,本文看似随意为文,实则暗含章法,总的都是围绕“奇山异水”写的;再看全文,开头几句是总说,总的感觉,接着写水,再接着写高山,接着又专写美妙的听觉,再接着借景

抒情,最后补叙一笔,暗合“窥谷忘反”之意。
4.衬托用法各有所长。吴文主要是妙用反衬。一是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晰可见)反衬江水之不可见,江水似无(故直视无碍),可见江水之清。二是正、反衬结合,即以正衬“在昼犹昏”和反衬“有时见日”,两次反衬遮天蔽日,堪称经典。郦文主要是多重正衬。一例是以隐天蔽日衬托七百里略无阙处的重岩叠嶂的无比壮观,再以亭午时分才见日月衬托隐天蔽日(即七百里一线天)。又一例是夏水段,即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衬托船速之快,又以船速之快衬托出夏水之急。再一例即秋景段,先以晴初霜旦之气候作“林寒涧肃”的背景,再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凄厉猿声烘托这峡谷气氛,又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婉转悲凉渔歌再次烘托;渲染得千百年后的读者仍为之动容,清寒肃穆之气仍觉挥之不去,萦绕在侧。
5.描写、叙述各有妙用。吴文有很好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细节描写;还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句的以叙述笔法、拟人手法写静物,化静为动的妙笔。郦文写猿啼的十六字四分句,全句是叙事,每一分句也是叙述框架,但叙述中带出特点鲜明的描写(即白描),因而每一分句和全句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上述五点,第1点为总说,学生能大体说到此点即可,其余四点能说出一、二点更好。当然,也可就事论事,就两文写到的相似景物,如夹岸高山、清水急流、流泉啼猿、遮天蔽日等等进行具体比较;这样回答较简单,但重复之处可能较多,理性的认识也不如上述醒豁。也可两者结合,在就事论事比较的基础上再如上述所答总结出几点理性的区别。
3.请学生围绕“抓住特征介绍景物”的方法说一说身边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小组交流。
(六)尝试当堂背诵(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
(七)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二、三。
3.预习《黄山记》。

附:板书设计

夏天:奔放
三峡的水 春冬:清幽
晴初霜旦:凄婉


比较?探究
黄山记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领会作者在写景中渗透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写法上突出的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本文与其他游记写法有什么不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听写生字词:
前拥后簇 毫不悭吝 胜境 海上蓬莱 丹崖贴金 笙管齐鸣
2.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

有的可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示例
一般散文,常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敏锐的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而典型的事例,表现一个深刻的大主题,例如冰心的《小桔灯》。而《黄山记》却一反常俗,从浩瀚的宇宙入手,抓住雄伟壮观的黄山全景描写,在广阔的背景中抒情,以此赞颂神奇的大自然,赞颂伟大的劳动者,赞颂伟大的劳动者,赞颂伟大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宏大,以大题材反映大主题。如果说,“小中见大”的构思给人的感觉是秀美细腻,有阴柔之美。那么《黄山记》 “以大见大”的手法给人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简介。
徐迟(1949-1996),报告文学家、诗人。浙江吴兴人。193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次年完成诗集《二十岁人》,从而进入文坛。出版有诗集《最强音》,散文集《美文集》,小说特写集《狂欢之夜》等。
新中国成立后,徐迟先后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写下大量特写、诗歌,结集为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著有诗集《美丽?神奇?丰富》、《战争?和平?进步》、《共和国的歌》,报告文学《祁连山下》等。粉碎“四人帮”后,创作发表了《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报告文学,率先在文学领域中为知识分子、科学家树碑立传。他的作品不仅有诗的语言和节奏,还有诗的想象和意境,文字生动华美,感情奔放,在报告文学领域独树一帜。
2.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同桌交流,教师提问。
〖教学参考〗
(1)全文的总起,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
(2)写登天都峰的过程。
(3)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紧扣第一部分的“奇”。
(四)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细读课文,思考:本部分写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拨、指导:总说一句是“大手笔”。立足宇宙大视野,以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想像编造出大自然创造黄山胜景的过程,化静止介绍为生机勃勃的展示。句式简洁而有气势,数字表述与恢弘场面一致,不时有奇句和诗意盎然句错杂其间。把个人的独得之感与状写景物结合起来,抓住黄山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写景时每用奇笔。把地理上的风景召唤到纸上来,作动态的演出,使景物是立体的呈现。联想丰富也是突出的特点。作者娴熟自如地交替运用这些联想方式,思绪飞扬,无所不至。详见练习三解答。
2.学生再次自由诵读,然后齐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划出关键句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3.师生交流本段学习体会。
4.小结: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第三部分作铺垫。
(五)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部分和前一部分有何联系?
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拨、指导:第二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呼应第一部分黄山“奇、险”的特点。
2.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然后齐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划出关键句。
3.师生交流本段学习体会。
4.小结:写登天都峰的过程。
(六)本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
1.预习第三部分。
2.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部分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拨、指导:
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2.学生再次自由诵读,然后齐读。老师和同学一起划出关键句。思考:第三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景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呢?
师生交流,教师明确: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小结。这部分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
(三)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参考〗
1.总特点:色彩浓烈,语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干脆利落,气势宏大,奔腾豪放。
2.本文多用短句和排偶句。
分析:本文多数单句、分句都极其简短,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长句,作者也将其分开成几段,以使其节奏明快,段落不分,采用类似骈体文的排偶句式,读来有一种

奔腾直泻、不可阻遏的磅礴气势。
(四)分小组合作探究。
1.探讨《黄山记》第一部分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参考〗
①立足宇宙大视野,场面宏大又写得举重若轻。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气势磅礴,烘托了“险”字。在记游之前介绍了黄山概貌做为全文的总起,暗写“险”、“奇”二字,平添一种磅礴的大气。
②写游山经过时,突破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地去写的惯例,选择最能突出黄山特色的几种景物重点描写,以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想像编造出大自然创造黄山胜景的过程,化静止介绍为生机勃勃的展示,句式简洁而有气势,数字表述与恢弘场面一致,不时有奇句和诗意盎然句错杂其间。
2.说说本文与《与朱元思书》《三峡》在写法有什么异同?
〖教学参考〗①三文都注重在动态中写景,感性的效果使文中的景物更富表现力。如《与朱元思书》对夹岸高山、遮天蔽日、水清见底的描写,以及《三峡》关于夏水急流、隐天蔽日的间接描写,本文则化静为动地介绍黄山。②三文均调动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写景,本文则还有内部感觉。③本文还写出了丰富宽广的色彩感。
(五)本文小结。
〖教学参考〗
《黄山记》把握黄山奇秀的景观特色,以超脱的思路,从宏观,从历史,从想像,从实际游历各个方面予以表现,贯穿其中的是作者面对黄山雄姿奇景所迸发的钦敬慕仰之情,从而跳出就山写山的局限,成就了一篇独出机杼的佳作。
写作手法上,《黄山记》把记游放到结构的第二部分,最后一部分写黄山奇景则难以看到具体的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而文章开头则是从宏观的、历史的高度着笔,其写作顺序与传统的游记就相差甚远了。
全篇极胜富丽堂皇的词语,表现宏大的景观,处处显得极致,处处又能峰回路转,反复渲染,一唱三叹,有如油画,多层油彩叠加;又如交响乐,多声部的交响。同时,作者在大全景式的渲染赞叹之中,不时插入叙事,如个人的好奇感和出行,和採药人、气象工作者的交谈等等。打破了大全景式的渲染,以免其陷入单调。
《黄山记》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融为一体。引证广泛,材料丰富,脉络分明,严谨有度。作者将丰富的材料借抒情议论,把它们联缀成篇。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
2.预习余秋雨《三峡》。


比较?探究
三 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关于三峡景观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2、比较本文与郦道元《三峡》在写作目的和表达方法的不同。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关于

三峡景观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教学难点】
从写作目的和表达方法上,比较本文与郦道元《三峡》的不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郦道元的《三峡》用极俭省的文字,描述三峡情状,曲尽其妙,令人动容。沿着这个路子写三峡的文章有很多,但也有别种选择的。今天,我们学习当代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的同名散文,就不是以三峡壮丽的自然形貌取悦读者,而是借助诗的想象和散文的智慧,把三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水乳交融地结合成全新的艺术形象,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在自然景观中注入深刻的人文性内涵。
(二)熟悉课文,把握整体
1、教师范读课文,或指名三位学生各朗读一个部分。
2、梳理:作者主要由哪些自然景物引起对于历史文化的人文思考?
文章共三部分,脉络清晰。
第一部分:自然景物:白帝城
历史文化:封建权势者与诗人们的两种声音、两番神貌
这一部分写白帝城,由李白的诗句、《白帝托孤》的乐曲和故事串成。“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 一语道出诗人与山水的亲密关系:真正的诗人,是在湍急的水和险峻的山这间以一叶扁舟把酒临风,沉着而激动地吟出心中精神与感动的人,如李白在白帝城悄然登舟,当时无用,却被传记千年。而那些驰骋一时的战将与战事则随滔滔江水滚滚东去。三峡,是真正的诗歌的摇篮,有那《早发白帝城》为证,有李白为证。
第二部分:自然景物:神女峰
历史文化:残缺的神话
这部分写神女峰。如果说三峡的汹涌奇险是力量、是激情、是阳刚,那么神女峰的安静与神女峰的传说则带着神秘美好陪伴着这力量、这激情、这阳刚。无以为报,三峡只有以湍急的浪与呼啸的风作为无言的答谢。李白等诗人执著游吟出没于险山恶水间,找寻这样那样的美,神女峰的美好与独耸千年的落寞也被诗人用锐利的眼与澎湃的情浅浅吟出。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一脉相连,足迹的转移带来感情的波浪思绪的火花,诗是唯一的出路。三峡,是属于真正的诗人的,古往今来,没有变更过。
第三部分:自然景物:王昭君、屈原故里
历史文化:叛逆与不安分
这一部分已出三峡,但作者并未平静,万千思绪,随着王昭君、屈原激激荡荡涌上心头。王昭君的惊人行动,“疏通了一条思绪般的险峻通道”;问天索地的屈原,让汨罗江“也搅起了思绪的波涛”!信守中庸、安分守己的民族,怎么看待这种叛逆与不安分?旅程就要结束了,作者的思索却刚刚开始。
3、小结:
全文没有直接写景之处,只是

以三峡游踪为线索,编织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多次凸现三峡的文化含义,诗人、奇山异水、神女、昭君、屈原,三峡几乎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见证者。在作者笔下,三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风景,更含有极具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作者心中的一块圣地,一个无从替代的意象。
(三)比较探究
1、比较本文与郦道元、李白诗文的主要异同点。
共同处都写到了三峡山水的奇伟。
郦文意在写实说明,重点描写三峡隐天蔽日的地貌特征和四季景观的主要特色。
李诗的重点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遇赦东返时无比轻快的心情。
余文主要在阐发由三峡的文化景观、自然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民族精神方面的思考。包括对诗情、和平、壮美、柔美、冲击世俗的无畏精神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种精神萎缩现象的批判和忧虑。实际是文化寻根。
2、本文中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a、主要是利用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点,通过联想、想象、明喻、暗喻等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它们沟通起来。如把江流滔滔声比喻为不绝的争辩声。
b、主要运用了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如以刘备们的马蹄代替战马、战火、战争。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第3小题。
2、你对文中哪些思考深刻的语句有感触?选择一处,写一写感想。
3、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相关练习。


拓展阅读
诗词九首
[教学建议]
一.这几篇文章可以安排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可以只要求围绕“阅读练习?探究”一、二进行准备。课堂讨论交流,教师讲评。
二.《三峡》这一课,可组织学生和郦道元的《三峡》简单作比较即可。
三.关于《诗词十一首》,教师可重点抓住诵读。
通过诵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品味、评点各篇诗文中的佳句妙词奇笔。体味各篇诗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领会作者在议论或写景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个性。
(一). 饮酒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入仕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不久解职归。后来还担任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义熙元年(405),为彭泽令。以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决计弃官归隐,此后长期过着躬耕陇亩的生活。
陶渊明志行高洁,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归隐后接近农民,参予农活,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所写田园诗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

景,内容真切,感情深厚。他的咏怀诗寄托其不得施展的抱负,悲愤豪放。陶诗质朴自然而又韵味隽永,极富审美价值。他开启了诗歌史上的田园诗派,对入唐以后的诗歌影响深远。有《陶渊明集》。
2.课文简析
诗写诗人隐居后悠闲自得的生活和恬静舒适的心情,言外也透露出他对官场争名逐利的生活的厌恶。前四句写隐居的处境和心情。居住在“人境”却“无车马喧”,这是什么缘故?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揭示了这个矛盾是怎么统一的。那就是心境淡泊宁静,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远离喧嚣的尘俗的纠缠。“心远地偏”,揭示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后六句描绘隐居后自己的精神与自然景色的浑然契合和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的人生意趣。“采菊”二句,一向为人们所激赏。其妙处在于写出了无意看山,只是在一俯一仰之间、漫不经心之际,南山扑入眼帘,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悠然见”是心与物遇、怡然自得的情趣。“山气”二句进一步写望山所见,寄寓身世之感。飞鸟日出而出、日夕而返的自然图景引发诗人由仕而隐的联想,也给诗人以委顺自然的启迪。“真意”二字是全篇题旨所在,也是点睛之笔。诗人既已悟得“真意”也就无需多说,留给读者去细细品味。通篇写景、抒情、说理浑然融合。
(二)过故人庄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赴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曾漫游东南各地。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辟为从事。不久辞归,病卒。孟浩然生当“开元盛世”,常徘徊于求仕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而以布衣终其一生。诗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要描写对象,多表现隐居的闲适、羁旅的愁思,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一向与王维并称“王、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有《孟浩然集》。
2.课文简析
结构形式自然。诗紧扣《过故人庄》这个题目,从应邀赴约一直写到留下后约告别,一路写来,如叙家常,纯任自然。虽然是律诗,其一气流转、运笔自如,却似朴质古淡的古体诗。
语言质朴,于平淡中见深情,意境浑然天成。诗用的都是寻常字面,朴实无华,语不惊人,几乎“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唐诗杂论》),却每一句都富有醇厚的诗意,传达出深挚、亲切的感情。首联点题,平平道来,不作任何渲染,就写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次联写所见故人庄的风光,一近一远,如在目前,既突出了田风光令人亲切的特点,又可想见诗人的顾盼神情。三联写与故人把酒倾谈的情景。气氛平和,心情舒畅,话题只涉及桑麻农事,足见主客襟怀之淡泊,情

趣之投合。末联写告别时预约后期,照应开篇应邀往访,表现了友情的深厚融洽和对田园风光、情趣的留恋,出语真率,毫不客套造作。全诗是寄至味于淡泊的高超艺术修养的表现。
对仗工稳,却活泼天然,毫无雕琢痕迹。绿树“合”,一个“合”字,突出了环境的清幽,诗人的欣然自悦;青山“斜”,一个“斜”字,写出了远山的蜿蜒逶迤,也流露出诗人由衷的欣赏和爱慕。下字准确传神,又似信手拈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面”、“话”等动词都是口头语,看似下得漫不经心,实则字字都与抒写情怀相关。“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耐人寻味。
(三).独坐敬亭山
课文简析
李白在失意孤独的时候,总能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最知心、最亲密的朋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变得愉快。这首诗的题目标明“独坐”,就已透露出他上敬亭山时的孤独之感。前两句写眼前景物,但又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借景物兴起自己心中的情感。“众鸟”都飞尽了,连“孤云”也不肯多停留,悠闲地飘走了。没有正面刻画山,却从侧面映衬出敬亭山的寂寞和孤傲的品格。后两句直接抒情。尽管“众鸟”和“孤云”都背弃我而去,敬亭山却和我相互欣赏,彼此心心相印。诗以奇妙的想像把亭山拟人化,写出山的多情。“相”“两”的同义重复,突出了我与山相知之深。“只有”不是嫌太少,而是投身自然,与之相亲相近感受的快意和满足。
(四).望岳
课文简析
这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作品。诗歌叙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昂扬进取的情怀。诗歌语言警拔,情感激越,气魄宏大。
开篇两句自问自答,表现出泰山的高大让初次见到的诗人惊奇不已。“齐鲁青未了”五字描绘出泰山苍翠浑茫,巍然绵亘,突兀眼前的总印象。因为是远望,山势看不真切,突出的只是一派望不尽的山色。三、四两句写近望的山势,以夸张的语言赞美泰山的雄奇。“钟”、“割”二字匠心独运,化静为动。“钟”字写尽泰山的得天独厚,出类拔萃;“割”字衬托出泰山昂首天外的高峻。五、六两句笔墨有意宕开,不直接写山,却借“层云”和“归鸟”作映衬。山高大,才有层云缭绕、环抱;谷幽深,才要用尽目力凝视飞鸟投林。“荡胸”、“决眦”写出诗人为泰山的雄伟、神奇所陶醉,写出诗人胸襟的浩荡、眼界的开阔。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豪情。“会当”、“凌”,表现了诗人满怀信心的情状,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气概。尚未登山已想象登顶所见景象,这是透过一层的写

法。以众山与泰山作对比,更见泰山的高大和诗人所追求的境界的高远。
(五).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作者简介
刘长卿(?-790?),字文房,宜州(今安徽宣城)人,其家久寓长安。约于天宝后期登进士第。安史乱起,避地江东。曾任长洲尉、殿中侍御史、转运使判官等职,两度遭贬,官终随州刺史。诗工各体,尤善五律,自诩“五言长城”。多写宦游失意的感慨和山水风光、隐逸闲情,也有反映离乱的篇什。诗风冲淡含蓄,清雅洗炼。有《刘随州文集》。
2.课文简析
这首诗写寒冬日暮投宿山中人家的感受。
诗歌写出一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山村图景,从中透露出诗人对山中人家生活艰难的同情,也触发了诗人自己对旅途艰辛的感受。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六).滁州西涧
1.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任侠使气,以三卫郎事玄宗。安史乱后始悔而折节读书。后由比部员外郎为滁州、江州刺史,改左司郎中。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诗以

山水田园诗著名,风格恬淡简远,“韵高而气清”(张戒《岁寒堂诗话》)。安史乱后所写反映社会乱离、民生疾苦的诗,情真意切。
2.课文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雨中景物的诗。前两句泛写暮春景物。花时已过,眼前只剩下一片绿阴幽草了。这种幽静的景色,反引起了别有会心的诗人的怜爱。所以说“独怜幽草”,由于独怜,所以闲行游赏。这时,虽然春光将逝,但还有黄鹂在深深的树阴中歌唱,愿春暂留。这两句是雨前见闻,而点出“涧边”,已为即将来到的春潮、春雨蓄势。
后两句特写傍晚雨中景物。薄暮时分,闲行雨中,而忽见西涧之中,春潮上涨。春潮来势本急,再加雨水,就更显得迅猛了。时已晚,潮又大,还加上下雨,原来就很荒僻的渡口,哪里还会有人经过呢?而在风吹雨打,潮水冲击之下,小小渡船既无人管,自然也就横在渡口了。这两句是雨中见闻。野渡雨景,历历在目。
全诗有动有静,有色有声,形象非常丰富而优美。
(七).江雪
课文简析
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寒江独钓的山水画,却曲折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的处境,以及他的心情和性格。前两句描写风雪严寒的景象。诗人不直接写,而是着力渲染山间原野“鸟飞绝”、“人踪灭”的死寂景象,衬托出雪的世界逼人的严寒。加上“千山”、“万径”的夸张,似乎风雪严寒已经充满天地之间。这个生机肃杀的世界正是诗人所处严酷、险恶的政治环境的写照。后两句刻画渔翁形象。“孤舟”“独钓”,可见其心情孤独、寂寞;然而不畏严寒,敢于顶风抗雪在江面上垂钓,又表现出诗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性格。渔翁的顽强、孤独,正是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刚毅不屈和不甘寂寞而又无法摆脱孤独的情怀的寄托。
(八).题李凝幽居
1.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幽都(今北京)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元和间,在洛阳以诗谒韩愈,为愈所赏识,遂携之入京,返俗应进士举,然屡试不第。作诗嘲讽权贵,为权贵所嫉,号为举场“十恶”。文宗朝曾任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参军,卒于官。作诗以苦吟著名。曾因觅“秋风吹渭水”句而唐突京兆尹,又因吟“僧敲月下门”,“推”“敲”未定冲撞了韩愈,传为诗坛佳话。所作善写荒凉冷落之景和愁苦幽独之情,诗境清奇苦涩,且与孟郊齐名,故苏轼称“郊寒岛瘦”。又与姚合齐名,称“姚贾”。长于五律,善于炼字琢句而不善谋篇。对晚唐五代及宋影响较大。有《长江集》。
2.课文简析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

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掠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九)西江月?遣兴
课文简析
这首词大约是辛弃疾后期闲居瓢泉时所作。词人一生立志报国,希望亲上前线杀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可是这志向一直未能实现,却被两次罢官,前后该有多少愤慨、多少忧愁?辛弃疾在这里完全舍弃了传统写法,却说没有工夫发愁。明明是闲居,怎么会没有工夫?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表面上好象是词人否定一切古书,把古人都骂倒了。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实际上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岂不是说明古书上的

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词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
下片则完全是描绘一次酒后醉态。先交代一句:时间发生在“昨夜”地点是在“松边”。这次醉后竟与松树对话,问松树自己醉得如何,这是醉态之一。以松树为友,可见知音极少。自己醉后摇晃,却以为松树摆动;明是自己扶着松树站起来,却说松树要扶他。这是醉态之二。最后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走开。表现独立不倚的倔强性格,这时醉态之三。这些醉态写得非常逼真,可谓维妙维肖。但这不拘形迹的醉态,实际上也都是表现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题目曰“遣兴”,也说明这是抒写情怀。词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
此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风格。


拓展阅读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教学目标】
1.应理解作者阐述的观点,学习赏析文章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2.应能结合课文观点,联系实际阅读,品评作品,鉴赏文章。
【教学重点】
1.文章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还有哪些具体的观点?
2.文章的表达还有何特色?
【教学难点】
1.文章最为鲜明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2.透过本文,理解余先生的文学观点和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测试
1.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重点字词:
感性 新颖 葳蕤 平庸 警策 冉冉 奇笔 俯瞰 逊色 空前
感性淡薄 气竭力衰 感性恣纵 应该富有感性 敏锐的感官经验 写景的上策是叙事,再静的景也要把它写动 描写感性的后果(效果) 奇笔 色调领域更宽 夺目的色感与光感
2.请学生交流预习体会,并谈谈自己对余先生的了解。
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
(二)导入示例
本文可以这么导入: 游记是余光中散文书写中的一项重要成绩,从《左手的缪思》到《日不落家》,计有四十六篇之多。除了游记体之外,并有中国传统游记的论述四篇,显见余光中对游记的偏爱。论述与创作并驾齐驱,可见他试图透过知性的论述去思考游记的本质,而尝试在这两者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之下建构他游记的书写风格。那么余光中对中国山水游记有哪些论述和思考呢?一起来学习第八课《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三)学习课文
1.理清作者思路。播放朗读录音,请学生找出本文的主要的观点。
[教学参考]:本文总的观点和最主要的观点就是文章第一段说的,游记“应该富有感性”;“所谓‘感性’,就是敏锐的

感官经验”,“是指它在写景叙事上强调感官经验,务求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
2.课堂研讨:文章除了主要的观点外,还有哪些具体的观点?
[教学参考]:
最主要观点即总观点:富有感性。在这“应该富有感性”的总观点下,文章交错提出了五个具体观点:调动多种感官;写动态的景;写感性的效果;丰富宽广精细绚丽的色彩感;奇笔妙句使叙事的感性更为鲜明。
(这第5点可不要求学生答到,总观点和前四点都能说到最好,但总观点至少要能说到。表述时用文中语句说出大意即可。)
3.学习课文第一个观点,提问:本部分余先生是如何阐述这个重要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调动多种感官,或叫五官开放。这是承接总观点中提到的“感官经验”而首先提出的,说“视觉经验之外还要表现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文章后面接着举出王质东林荷花溪谷游记的例子,评点道:“这真是了不起的写景,视觉、嗅觉、听觉,不但交织,而且生动。”并且是嗅觉经验“视觉化,触觉化了”。又举麻革《游龙山记》一段文字,评点说“真是视听并茂”。
4. 学习课文第二个观点,提问:本部分余先生是如何阐述这个重要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有动感,写动态的景。这是在强调感性时说得最多的。首先是文中的大部分例子,如王质、麻革、徐霞客、姚鼐、钱邦芑等人游记中的七、八个引例都与这动感有关,并且大部分以动感的强弱程度评价其高下。其次,关于动感,文章主要在说“写景的上策是叙事,再静的景也要把它写动,山水才有生命。”更具体说是“多用动词,和电影一样。”(注意,文中几次用电影加以形象的说明)。也就是写出一个过程,有了过程,就有了动感,景就活起来,给人的感官刺激就越强,越有鲜明深刻的印象。文中举到了三种例子。一种是动静皆可的,如“如珠走镜”,既可写成星映水面的静景,又可写成“如珠走镜”且“不可收拾”的动景;而动景就给人鲜明、强烈得多的“光感”印象,而且连星星的闪闪烁烁和水面起伏不定一并带出了。另一种是本来只是静景,如深夜里山的黑影,按理是典型的“再静不过的景”,但文中所举“森森欲下搏人”例,变成了动态的景;如此,夜越深黑影越高大恐怖(山越高且近),好像要倒下来的感觉就非常突出了。再一种是本来就有过程也用了动词的动景,但若过程更为具体,变化更为明显,也就是文中说的“更有动感,更像电影”,其效果自然更为传神;文中所举“迟速若与客俱”胜过“山月随人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