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形势与政策要点

2015形势与政策要点

2015形势与政策要点
2015形势与政策要点

“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的桥梁

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一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一带一路”与中国经济常态相互推动外部

对外开放的需要

1.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责任所在

1.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

2.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内部

巨大商机

1.中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2.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

使命所在

1.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2.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共建原则

1.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2.坚持开放合作

3.坚持和谐包容

4.坚持市场运作

5.坚持互利共赢

(四)“一带一路”战略的框架思路

秉持四大理念: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第二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文明的再度交汇

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个以古丝绸之路核心地段或者说枢纽地段作为基础而划分的经济带,包括中国和中亚5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

中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条经济带以横亘亚欧的现代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为纽带,囊括沿线主要国家,但不包含欧盟28国。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广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上不同的是,它将欧盟28国涵盖其中,由总数超过50个的国家支撑。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未来方向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点

1.中亚和西亚方向不稳定因素: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伊拉克反政府武装

2.欧洲方向不稳定因素乌克兰危机伊朗核问题

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两大力量的结合

a.中欧是在努力重新崛起。

b.中国正稳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c.欧洲一体化也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人民追求持久和平繁荣的梦想。

4.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两大市场的相融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面临的挑战

1.关注制度化建设的水平处理好两个平衡“主权让渡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平衡

和缺乏主导国与推进制度建设之间的平衡关系

2.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建成,需要消解人为的障碍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策)

1、加强政策沟通

2、加强道路联通

3、加强贸易畅通

4、加强货币流通

5、加强民心相通

第三部分:搭建海上丝绸之路平台

(一)极具历史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

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古代“海丝”的起点城市——中国福建泉州,就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交流探讨。

(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挑战

第一,新时期中国周边矛盾突出,对顺利推进新海上丝绸之路具有负面影响。第二,缺乏政治互信阻碍新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周边海上新秩序的构建者

第三,弘扬中华文明增强软实力面临的挑战

第四,提供公共产品应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关怀度和细腻心,否则将影响构想的实施

(三)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策

利用区域机制搭建战略平台

第四部分:“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

(一)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

1、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

2、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与欧盟各国

3、实现国家间战略协作的有效平台——与俄方

4、承载丝路精神的文明载体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谋划

1、对外开放的新深化

2、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3、互利合作的新拓展

(三)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战略纽带

1.创造战略机遇的中国智慧

2、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3、推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道义

中国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第一部分:我国环境领域的系列问题

(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PM2.5引发关注,雾霾天气遍布全国

2.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3.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红线

4.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

5.环境风险不断凸显

(二)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1.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2.产业重型化短时期难以根本改变。

3.资源能源过度消耗。

4.消费模式不可持续。

5.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刚性约束难以回避。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第二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环保出路

(一)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GDP唯上的政绩观

2.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

3.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现象的长期存在

4.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出路

1.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2.严格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

3.强化环境执法。

4.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性作用。

5.实行谨慎原则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第三部分:解读新环境保护法

1.明确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3.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4.首次明确“保护优先”的原则

5.呵护公众健康

6.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7.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8.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责任

9.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

10.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

11.排污须取得许可证

12.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

13.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村治理

14.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5.“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

16.情节严重者将被行政拘留

第四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青年学生对当前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与担当?

1、学好新环保法,当好宣传员

2、增强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

3、加强监督力度,共建和谐社会

4、重在学习创新,延长地球生命

当前经济形势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一、世界经济情况概述

1.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回顾

a.经济复苏缓慢增速分化加剧

b .就业总体改善但表现各异

c.物价稳中有降通缩风险上升

d.贸易低速增长

e.公共债务保持稳定总体可控

2.2015年世界经济展望

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

美国经济(三大挑战):

一是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尚不强劲

二是随着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长期利率将持续上升,这将增加投融资成本、制

约房地产销售活动

三是债务上限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财政风险依然存在。

欧元区经济:支撑欧元区经济温和回升的因素

一是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计划的实施以及经济结构改革的推进;

二是受低利率政策和较低通胀水平的影响,欧元贬值,欧元区出口回升,内部消费增长明显;

三是整个欧元区各国政府开支削减;

四是德国强大的国内消费和企业支出。

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

首相安倍晋三大力推行,包含积极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用以抗击长达近20年的通货紧缩及经济低迷。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

2014年,新兴经济体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各经济体表现将呈明显的差异化态势。

3.世界经济难以快速增长的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发达经济体并未出现全面复苏

第二,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

第三,地缘政治风险明显上升,加大经济复苏难度

第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稳中有降,市场需求尚未强势回升

二、2014年我国经济的基本情况

1.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实现预期调控目标

2.消费出口基本稳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3.物价水平稳中趋降,房地产价格出现调整

4.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

5.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企业效益并不理想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需求结构出现积极变化。

三是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

四是区域结构继续改善。

五是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三、我国仍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

1.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制度红利

2015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

2.推进新型城镇化将会释放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3.区域差距使得我国经济回旋余地较大

4.我国新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5.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具备运用空间

四、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周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二)、产能过剩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三)、财政金融风险在上升

(四)、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五)、就业质量不高

(六)、企业进入去库存阶段

五、2015年我国经济将呈稳中缓降态势

1.投资增长呈放缓态势

2.消费增长基本稳定

3.进出口增速将略有加快

4.物价水平继续保持分化态势

5.经济增速将呈现稳中缓降态势

六、准确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新常态提出的背景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

(三)、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四)、投资增长呈放缓态势

七、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如何理解稳增长的重要任务

一是经济增长预期调控目标可能会下调至7%

二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三是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2.如何理解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会议将区域、城乡以及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3.如何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

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加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

4.如何理解啃硬骨头改革措施落地

敢于啃硬骨头

5.如何理解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

全球热点问题解读

第一部分聚焦全国两会(国内)

第一什么是“两会”

人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政协委员的构成

政协委员由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分属34个界别。

两会召开的意义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第二2015年两会热点解读

收入分配

1.收入分配的不均、不合理广受诟病

2.行业差距过大

3.普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差距过大

4.区域差距过大

反腐倡廉

1.被调查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已逾100名

2.“巡视”成为党内监督常态化的代名词

3.“不敢腐”的氛围进一步强化

4.反腐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养老、教育、住房话题降温改革成效初显

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一带一路”成新热点折射人民改革期待

第二部分国际关系演变新动向(国际)

第一2014年国际关系博弈

1 美欧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的碰撞

乌克兰危机:深层次原因是乌克兰选择与欧洲一体化,还是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一体化的矛盾。

乌克兰动荡原因分析:

内忧:

(一)经济困境是乱局根源

(二)社会动荡与腐败丛生

(三)政治混乱,派系众多

(四)外交东西摇摆

拥抱欧洲,却对俄罗斯的依赖性很强

外患:乌克兰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中方立场与中乌关系弃权也是一种态度

乌克兰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一)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二)坚定立场,不为噪音所惑。要进一步坚决主张不干涉内政原则。既不干涉别国内政,同时也坚决反对别国干涉自己的内政。

(三)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在乌克兰的利益。

(四)不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选边靠站。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中国发展同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均无不利影响。

(五)有所作为,劝和促谈。积极发挥大国作用,进一步明确表示劝和促谈的态度,坚定政治解决的方向不变。

(六)处理好民族问题,坚决防止外来干涉。

2 极端恐怖势力冲击中东地区格局

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的新威胁

1.凝聚共识,摒弃双重标准

2.协调一致,发挥联合国主导作用

3.多措并举,有针对性地推进国际反恐斗争

4.强化国际反恐合作,尤其是大国间的协调合作

3 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

4 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

第二国际关系体系面临新变革

1.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出现新突破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关键国际经济机构中影响上升

2.区域和跨区域机制蓬勃发展

3.国际规则之争空前激烈

第三部分2015年国际局势展望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解读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及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

中华文化的根源于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

1、以人为本

2、以德为本

3、以民为本

4、以合为本

三、明确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

2.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四、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对比之下的特点

1.“责任先于自由”。

2.“义务先于权利”。

3.“群体高于个人”。

4.“和谐高于冲突”。

5.“不患寡而患不均,

五、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第二,在具体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3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六、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历史文化中了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

2、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打造中国精神力量。

3、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

4、学习优秀思想文化,提高领导智慧素养。

5、传播优秀和谐文化,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有扬弃的继承。

2、坚持创造性转化。

3、加强挖掘和阐发。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提出的背景

(一)中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突破

1. 破除计划经济迷信

2. 破除民粹主义迷信

3. 破除绝对平均主义怪圈

4. 抛弃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5. 拨开“一大二公”的迷雾

6. 破除“唯经济中心论”

(二)发展之问后的迷茫

1. GDP主义仍然盛行

2. 利益集团勾结

3. 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现象频出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

第二阶段: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

第三阶段: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

第二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阶段:科学发展观

第四阶段:十八大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背景

1、改革遇到的两大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

2、中国的现状:发展遇到诸多难题

(1)中国经济社会“高血压”问题

“三高”: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

(2)突破利益藩篱问题

(3)制度天花板问题

(4)社会流动性问题

(5)特权问题

(6)腐败高发易发问题

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5)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7)深化国防军队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过程回顾:

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年-1997年)

第二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1997年到2012年)

第三阶段: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1)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3)推进依法治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四中全会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的法制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基本前提--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贯彻中国特色法治理论

(3)建设中国的法治体系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的基本解读

一是内容无死角

二是主体全覆盖

三是劲头不松懈

2、具体措施

(1)思想上从严,强调“一个信仰、两个理想”

(2)组织上从严,强调从严执行组织纪律

(3)作风上从严,强调狠抓“四风”建设

(4)反腐倡廉建设从严

(5)制度建设从严,确保执行上的严肃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潍坊科技学院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2015年3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绩。该课的特点是重要、特殊、难度大,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新举措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读(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认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2) 明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3) 了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把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2)难点: 明确落实创建“五个好”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五带头”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卓越案例 ——从经济特区创立30周年说开去(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扩版。 (2)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3)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

(1)重点: 探讨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 (2)难点: 明确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坚持“四个结合”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讲给地球降温的良药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生活”(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气候变暖带来的新问题与“低碳经济”的问世。 (2)发展“低碳经济”:世界的行动和中国的努力。 (3)“低碳生活”新时尚与大学校园里的“低碳”风。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 (2)难点: 践行“低碳”风。 第四讲教育改革再出发 ——时代推展出来的新一轮教育改革(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看新一轮教育改革。 (2)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和系统推进。 (3)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战略性部署。 (2)难点: 大力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 第五讲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 ——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上)(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头。 (2)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回升。 (3)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带来可喜变化。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5) 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模板

《形势与政策》论文 学号:1503140214 班级:机电1521 任课教师:张彬 时间: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内容提要: 关键词:世界经济环境,经济、2016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提醒,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世界银行也预测,面对多项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在2016—2017年将只有“小幅度改善” 总体判断复苏乏力态势难改 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复苏乏力态势。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增长率不高现象并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下滑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方向不一致,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外汇与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变化和自然灾变等,都可能对世界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干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201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仅为3.0%左右。 全球物价形势也将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总需求不足,是2015年主要国家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美联储加息不仅抑制本国需求扩张,而且将降低欧元区、日本和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局面仍将持续,经济金融风险加大还将进一步抑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扩张。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还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当然,巴西和俄罗斯等少部分新兴经济体处于物价高涨和GDP负增长并存的滞胀阶段,这些国家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调整,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物价和经济增长同时稳定的局面。 全球贸易低增长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曾于2010年—2011年间恢复到20%左右。2012年开始,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急剧下跌,2012年—2014年间,基本保持在3%左右。2015年全球贸易低迷状况进一步恶化,全球货物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全球贸易低迷主要因为全球需求不旺、世界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制造业转向主要依靠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扩张趋势放慢,国际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这几个因素在2016年仍将继续抑制国际贸易增长。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将提高贸易保护和竞争性汇率贬值的风险。同时,也应看到,在全球贸易增长下降的情况下,服务贸易增长趋势可能得到加强。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等12个国家签署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意味着区域贸易谈判和新型国际贸易规则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不过,由于该协定最早于2017年生效,它对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的正面效果极其有限。 国际直接投资将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将更为活跃。国际直接投资至今没有恢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高峰。2015年全球并购活动开始增加,国际直接投资有企稳趋势。2016年国际直接投资仍将继续稳定增长,但难有大幅扩张。与此同时,跨境资本流

形势与政策讲义2015(同名42339)

形势与政策讲义2015(同名42339)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讲:就业形势 第二讲:就业材料准备 第三讲:求职面试技术 第四讲:就业礼仪与安全 第一讲:就业形势 一、我国就业总体形势 关于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形势,中央的判断是: 1.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的 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测算,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2.当前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群体上

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另外还有,期望和实际现实不符、就业时一味最求稳定和高收入、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等等。 四、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 增加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在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对毕业生实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答案

一:为何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答:抗日战争则是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毛泽东同志说: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与侵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空前觉醒、空前团结,为民族前途和命运而抗争的意识空前增强。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198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没有与诸强平等对话的资格。这种状况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着抗战的展开和胜利而得以提高。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一历史契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初步废除了各国由对华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成为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显著提高。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加快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步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自觉地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反对专制统治结合起来,把积极抗日与推进民主进步运动结合起来,把为中国人民谋民族解放与谋社会解放结合起来。政治力量的消长和人心的向背,直接影响了战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进而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抗日战争胜利后只用了4年时间,中国共产党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争取到了最光明的前途。 二:作为当代大学生,你是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谈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 答:一、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企业要勇于创新。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创新不仅是“不进则退”,而且是“慢进也退”,再大再强的企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最终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在新常态下,面临的环境会越来越复杂,遭遇的变化会越来越多,企业必须要让变革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在管理体制、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把握转瞬即逝的新机遇,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改革开放的实践一再证明:经济的繁荣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政府管理部门要勇于“自我革命”,进一步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也就是要真正还权于市场,充分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要积极落实创业创新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和市场分析指导,从而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每一个创造的梦想成为现实,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形势与政策_国际形势备课讲稿

形势与政策_国际形势

中国与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

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政府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今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形势与政策讲义2015

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讲:就业形势 第二讲:就业材料准备 第三讲:求职面试技术 第四讲:就业礼仪与安全 第一讲:就业形势 一、我国就业总体形势 关于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形势,中央的判断是: 1.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的 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测算,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2.当前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群体上 我国人口超过13亿,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就业所面临的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决定了就业问题之复杂,就业工作任务之艰巨,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 二、就业难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较多,既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也与用人单位、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有关。 第一,就业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所有制单位执行不一。公务员或央企、国企的正式职工收入是有保障的,工作体面又享有高福利、高保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仅能够吸纳10%的大学生。 第二,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脱节 高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脱节是导致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扩招后,学科专业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未来经济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预期,专业结构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加剧了专业建设的失衡并引发了结构性矛盾。 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三、用人单位招聘不规范 1、用人单位在招聘中盲目追求高端人才,导致无序竞争。 一些用人单位在确定招聘员工的条件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坚持极端的用人观念,制定不切实际的选人标准。同时,由于高校所提供的各类人才越来越充足,致使用人单位选材时的第一标准“文凭标准”也水涨船高,导致严重的学历“挤占”现象。不管企业是否需要,均追求高学历毕业生,加剧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无序竞争。例如有的企业对媒体吹嘘,他们那里的门卫都是本科生。 2,用人单位片面强调招聘的专业对口度。 用人单位常常希望通过专业对口度的要求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但这种做法,使得许多本来素质很好的大学毕业生应聘时常因专业不对口而遭拒绝。其实,大学提供的教育仅仅是将来工作的一个基础,技能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才是选材的根本。大学毕业生可塑性强,其技能会在实践中产生质的飞跃,并会给单位带来良好效益。但很多用人单位不能明白这一点,人为地设置了招聘的障碍,也给大学生带来种种困惑。 3,一些用人单位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会以节约招聘和用工成本为重要的招聘依据,这是导致用人单位大多愿意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人才的原因。经济疲软会导致更多的企业急功近利,选择招聘和使用有经验人士,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更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去培养。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小企业中比较普遍,在大型国有企业中也比较突出。企业在招聘中考虑用工成本本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用人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所有企业都不承担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那么企业将会在未来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

形势与政策论文

篇一:2016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2016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第1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16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 第2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B卷)

1、简答题 1、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答: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 前景。 2、谈一谈两会十大热点 答:热点一:新一届政府首交“答卷” 全面深化改革“起跑”; 热点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热点三:反腐败持续发力,作风建设常态化; 热点四:破解“十面霾伏”,消除“心肺之患”; 热点五: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不让乡愁变忧愁; 热点六: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保体系; 热点七:上学、看病、住房,老难题期待新举措; 热点八:守护“舌尖安全”,落实“四严”要求; 热点九:收入分配改革再发力,贫富鸿沟逐步缩小; 热点十:化解就业难题,营造创业环境。 3.简述当今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及新动向。 答:形势:自2007年至今,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世界经济总体仍在低速复苏,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动向:1、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加速复苏,经济指标有所改善。2、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 的政策风险。3、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发达国家以再工业 化为核心,以绿色增长和智能增长为基本方向,以新能源技术和新一 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将由外部需求拉动转向内需推动 为主,发达国家仍占竞争优势。 4.简述当今世界安全形势的新看点 答:美国:“再平衡战略”有大作为; 叙利亚:不排除动用化学武器武可能性; 阿富汗:国家重建存在诸多变数与不确定因素; 乌克兰:欧盟、俄罗斯与美国角逐,国家面临全面分裂; 南亚与非洲:局部地区动荡隐患难以根本消除。

《形势与政策》 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复习提纲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及其内涵是? “十三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理念 ①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摆在全区发 展的核心位置,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开放式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②协调发展。坚持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处理 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兼顾产城、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推进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涵养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④开放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 区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开放口岸服务功能,发展壮大外向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⑤共享发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各方面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乡区域共同繁荣、人民共同富裕。 二、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 2016年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要树立“大农业”“大粮食”观,在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对外质量水平。 二是强化农业技术装备和条件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要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 三是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继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业生产风险防范水平。要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强化农业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 五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政策,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市场流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 六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金融保险创新,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农业法治建设。 四、国家指引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意见?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式与政策论文 ———由当今国际形势浅谈中美关系 学院名称: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名称:统计学 提交日期:2015年12月

形式与政策论文 ———由当今国际形势浅谈中美关系通过上周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一、《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二、认清国际形势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 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 三、浅谈中美关系 1.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

2015年形势与政策答案1

二、判断题(共12 道,每题3 分) 1. 日军的“三光”政策是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2. 巴以冲突已呈现解决的迹象。 √(正确答案:W)(您提交的答案:W) 3分 3.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伏击战、麻雀战,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并与正面战场相互策应,构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和青春的激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互联网+”创业的大军。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5. 韩非子曾说:“民无信无以立。”()。 √(正确答案:W)(您提交的答案:W) 3分 6. 构建诚信是一项持久战。只有坚持,才能取得胜利()。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7. 中东地区贫困人口多且贫富分化严重,每天生活费低于2 美元的人口占1∕5,人口出生率大大超出世界平均水平,青年人口占总人口60%,失业率全球最高。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8. 现在的互联网很像带来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电能。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新的DNA,与各行各业结合之后,能够赋予后者以新的力量和再生的能力。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9.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关系,不是“减去”(替代),而是“+”上。 √(正确答案:R)(您提交的答案:R) 3分 10. 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和逼蒋抗日方针的重大胜利,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创造

最新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本四篇精选

学习形势与政策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这个学期的课较少使我们感觉意犹未尽,但我的收获却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现在很敏感和热门的话题上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是我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对问题的见解也更加客观。 这学期的形势政策课涉及到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老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述和丰富多彩的素材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真正思维活跃的人的不凡表现力,形势政策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解当今局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大发展早以成为决定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又是受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我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受到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利用形势与政策的导向作用,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方向,让其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和能力。 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从理论上讲,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城乡要一体化发展。 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支柱产业,农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个基本区域。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样,工业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撑和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如果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割裂开来,使它们失去相互联系,形成两个封闭的体系,那么农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就会遇到极大障碍,农业和农村就发展不好;工业和城市的健康发展也会遇到极大困难,工业和城市也发展不好。也就是说,城乡分割,城市和农村都发展不好。只有城乡一体,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业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5年形势与政策部分考试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转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奴役和掠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生死较量中,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复兴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契机 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跌入历史的低谷。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最大、伤痛最深,将中华民族一步步推向亡国灭种的境地。 吞并中国,将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是近代以来日本的既定战略。为达此目的,从明治维新开始的70余年间,日本穷兵黩武,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华战争。1874年,日本侵犯中国领土台湾,随后,又将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强行并入日本版图。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通过甲午战争吞并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领土后,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和京津一带等地区驻军的侵略权益,为扩大侵华战争构筑了前沿阵地。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自“九一八事变”起,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累累罪行。政治上炮制伪“满洲国”肢解中国,培植汪精卫等傀儡政权“以华制华”,对中国东北及其他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军事上实施法西斯暴行,发动细菌战、化学战,实行“三光”政策,制造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惨案,肆意残杀中国人民;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疯狂掠夺中国的各种战略物资;文化上蓄意摧残中国民族文化,在占领区实施奴化教育,培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答案2015年尔雅公选课

满分100分 我的总分(本文档答案总分):97分。 一、单选题(题数:35,共50.0 分) 1 ()中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第67号公约,承诺2000年底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A、 1995年 B、 1996年 C、 1997年 D、 1998年 我的答案:C 2 粮食安全涉及到的方面有()。 A、 粮食生产环境安全 B、 生态安全 C、 粮食质量安全 D、 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D 3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三个阶段中体制机制建设包括()。 A、 管理机制 B、 服务机制 C、 公益性机制 D、 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D 4 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作价入股”更具备的优势不包括()。

A、 行政村内所有农民的所有土地都折算股份入股 B、 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决算和收入分配 C、 更具有综合性和正式性 D、 针对铁定项目所需要的集体建设用地二设置 我的答案:D 5 地沟油治理政策的出台划定了地沟油治理的重要领域,其中不包括()。 A、 学校食堂 B、 火锅店 C、 酒店 D、 小餐馆 我的答案:C 6 家庭医生的推进路径不包括()。 A、 去医院化 B、 服务体系依旧 C、 家庭医生工作室 D、 按人头预付 我的答案:B 7 1986年《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在()以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转让土地。 A、 14年 B、 15年

C、 16年 D、 17年 我的答案:B 8 现在国内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种类有()。 A、 三鹿奶粉 B、 瘦肉精 C、 染色馒头 D、 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D 9 市政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力度,打击非法收运餐厨垃圾行为属于以下哪种政策工具性质?() A、 服务供给 B、 服务需求 C、 价格补贴 D、 行为监管 我的答案:D 10 “集中住宅,节约用地”是哪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特征?() A、 出租或出让流转模式 B、 宅基地置换流转模式 C、 集体所有土地的征地留地模式 D、 集体土地使用权参与项目合作

形势与政策实践调查报告

2015-2016第二学期形式与政策实践调查报告书 调 查 报 告 书

班级: 联系人: 目录 原因依据及调查方式 1 数据整理及分析 2 调查报告11 附件一:调查问卷样卷18 附件二:制作小组名单19

原因依据及调查方式

。 调查问卷原因依据 随着大学生的成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更强,他们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激昂,对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有较高认同感,崇尚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和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人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新时期社会存在的折射,但归根到底离不开其成长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离不开学生自我主观因素的影响。 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汇、激荡的环境中,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明显增多,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思想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准确判断形势,认真分析和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尤其是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实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