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观察物体点评

观察物体点评

观察物体点评

《观察物体》点评

《观察物体》一课,感触颇深。我们感到高兴。通过听这节课,能感觉到杨老师对教材挖掘得比较深,目标的确定,练习的设计,重难点等方面都处理得都比较得当。

首先引入部分从呈现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一下子将学生的思想笼络到观察物体这个方向上来,可以说是短小精悍,直奔主题,给新课学习余留下充足的时间。

新课从观察自制学具开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观察活动中,然后发表看法,体会到在固定位置观察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最少一个面。这个结论出示的时间比较短,可以让学生在重复一遍,然后让学生再观察验证一下,加深印象。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到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从学生的观察活动到巩固练习,教师的引导都做得非常好。接着学习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这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要难得多,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要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才能确定正确答案。这是本节的重难点,是否可以增加一些合作交流活动,既能破解难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整堂课结构完整,步骤合理,每一环节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一首诗让人创意很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不足之处:在语言的叙述上应该更精练严谨一些,在提问和下结论的时候语速可以适当放慢一些,让学生听明白。学生的参

与性有点欠缺,整节课堂气氛应再活跃一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合作活动。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朱老师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所以本节课中朱老师精心、巧妙设计以观察“小熊”的方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经过多次的磨课和试课,评课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本节课教学的一开始朱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从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从猜谜语出示后,再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朱老师选择了以小熊为素材,让学生观察不同方位的小熊,并说说自己所站的位置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以四人小组看看桌子上小象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会盯着小象。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朱老师让学生用“我站在小象的,看到小象的。”在语言上也提醒孩子,在观察物体时,要全面的观察,如有分辨不出左右时,用模仿小象的动作,来分辨。今天课堂,朱老师的语言很淡定,例如:在揭示小熊玩具时,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这是什么?学生一致回答,是小熊。直接进入主题,你们在小熊的哪里?老师在小熊的哪里?再后来请两位学生上台来分别站在小熊的左右两侧,出示课件,问,哪位同学看到的图与课件上的哪一副图是一致的,学生纷纷举起手,请几位学生分别说出谁站在小熊的哪一面。这时,用小熊的的右手举着,左手放着,这样让孩子好分辨出左右面;最后,把小熊的两手都放下来,让学生分辨,这样会比较有难度,这时,学生必须要知道小熊的左右手的方位,否则就不知道你所占的是小熊的哪一面。接下来的环节,以四人小组看看桌子上小象的物体,分别站在小象的四个方位,把你所观察到的小象,“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小象的哪个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这样就像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观察物体(三)-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说课材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观察物体(三)-复习课》名师教学设 计

单元复习课观察物体(三)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4页.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根据给出的从一个(两个、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在摆拼的过程中,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2.能根据摆的几何组合体,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复习重难点 能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观察物体(三)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2~P4内容,回顾本单元知识学习历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学习本单元的关键在哪里? (二)课堂设计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观察物体复习课) 1.创设情境,复习基础知识

(1)一个图形从正面看,它的形状图是,你能用你手中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 图形吗? ①生独立思考并摆出图形。 ②展示各种摆法,交流摆的方法。 ③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引导小结: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有多种摆法。(板书)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点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可以有多种摆法。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这个图形从左边看到的形状图是,现在你还能摆出这个图形吗? ①生独立思考并摆出图形。 ②展示各种摆法,交流摆的方法。 ③明白第一次摆的有些合适,不合适的需要调整。 【设计意图:让生体会有些摆法适合,有些摆法不符合题意,需要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你的这个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样子的,请在你的方格纸上画出来。 ①生观察并画图。 ②同桌互相订正。 (4)这个图形从上面看,它的形状图和从正面看到的是一样的,你还能摆出来吗? ①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后,合作摆出图形。 ②全班展示摆法,交流摆的方法。

五年级观察物体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体会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观察物体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试验、分析、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物体的观念,体会从单一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结果是不全面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渗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做事原则,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5、德育渗透: 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二、说教法: 1、教法的选择: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公开课《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公开课《观察物体》课 堂 实录及评课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P38 例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2、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流程师:看看它是谁?(课件展示从储钱罐、电视机的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不同形状的图片。)生1、2……:储钱罐的上面、电视机的侧面师:对,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各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版书课题:观察物体)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准备好的小药箱,注

意:人动箱不动,你看到了小药箱的那些面呢! 生: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形状角度一样吗?看到的形状一样 这些不同的形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让我们再仔细观察小药箱吧!师:一次观察一个面,并在每个面上用一个字注明。如:看 到上面就标个“上”字。 生1、2、3……:汇报(上面、下面、左面师:不错!刚才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老师也观察了小药箱的每个面,猜猜老师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课件出示。完成P38 填一填。(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师:(根据课件图片进行面的相对性教学):当你看到写有 小药箱”三个字的正面时会想到(生:(背面、后面、反面)师:看到上面会想到(生:(底面、下面)师:看到左面会想到(生:(右面)师:在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些什么?生:我发现每两个相邻面共一条边(一条棱)。有这样的棱8 条,这样的相邻面8 组

《观察物体(二)》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到几何体的形状。 答案:左面、正面、上面 解析:从正面看到的是列数和层数,从左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层数,从上面看到的是行数与列数。本题中几何体有2行、3列、1层,从正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列1层,故第二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为2行3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第三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从左面看到的图像应为2行1层,故第一幅图是从左面看到的。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到几何体的形状,并能够分清左、右两方向看到的图形形状的差别。 答案:上面、正面、右面、左面 解析:此问题的判断方法同1题。几何体有3行、3列、2层,从正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列2层,故结合实际判断第二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行3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第一幅图是从上面看到的;从左、右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行2层,故第三、四幅图是从左、右面看到的。这里还要注意分清左、右方向,原图的最后一行的层数作为从左面看左起第一列的层数和从右面看右起第一列的层数,故发现第三幅图应为从右面看,第四幅图应为从左面看。 3.

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那么,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到几何体的形状。 答案:上面、左面或右面、正面、后面。 解析:此问题的判断方法同1题。几何体有1行、2列、3层。从正面看到的图像应为2列3层,故结合实际判断“大象”是从正面看到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为1行2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小羊”是从上面看到的;从左、右面看到的图像应为1行3层,故第“公鸡”是从左或右面看到的。这里还要注意分清正面和背面的差别,由于“老虎”看到的和看到的图形正好相反“大象”,故此“老虎”是从背面看到的。 4.如图: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考查目的:能从不同方向正确观察到几何体的形状。 答案:左面和右面或正面和背面、上面 解析:几何体有3行、3列、1层。从正面和背面看到的图像均为应为3列1层,故结合实际判断从正面和背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左、右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行1层,故从左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图像应为3行3列,通过对照原图发现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刘雪梅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刘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作为一个新手,能把这堂课上得这么成功,真是难能可贵,从故事导入新课,到观察恐龙讲授例题,从组织小组观察玩具,到猜一猜小兔手里抱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智慧岛大量的练习到精炼的小结,整堂课的环节清晰,而且过渡语设计的自然顺畅,所以环环相扣,语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玩猜一猜的游戏的时候,刘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在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时候,要求学生“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玩具的哪个位置?看到了玩具的什么”……里面的“做客、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而且刘老师语速不紧不慢,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又通过猜猜小兔子手里抱着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

《观察物体》说课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由2-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将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物体的观察奠定基础。本课教材中例题先出示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分别摆成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想做做”第1、2两题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而得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形状,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⒈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⒉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根据本课特点,我以相邻两位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把全班分为若干组。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位学生准备6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及若干个正方形纸片。 说教法、学法《观察物体》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个学习领域里的内容。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

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情引入。(2)正确观察,探究新知3)操作练习,巩固深化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我先组织学生拿出3个小正方体,用面对面的方式摆成一个物体。学生任意摆一摆,然后进行观察,并同桌交流: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视图。再组织学生每人用3个小正方体摆出一个一字排开的物体。然后让学生拿出第4个小正方体,添摆成一个新的物体,学生任意添摆,小组进行交流,再全班反馈。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摆出将第4个小正方体添加在前面的物体,小组合作摆出符合要求的三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即教材主题图中的三个物体。同时教师媒体出示这三个物体的模型。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学习活动,不仅复习和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的观察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二、正确观察,探究新知 1、教师组织学生从正面观察自己摆的这三个物体,并用正方形纸片摆出看到的视图,比比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反馈,汇报时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你是怎样观察的?(2)视图形状是否相同?(3)视图形状

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二)优秀教案

《观察物体(二)》教案设计 设计提要: “观察物体”重在“观察”。本课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观察物体”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本课让学生经历了观察一猜想一推理一验证的过程,意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三,本课中大胆使用了摄像机这一现代化工具,恰倒好处地解决了学生“有观察难表达”的问题。 教案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观察物体(二)° 教案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 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案重难点: 1、教案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的较复杂的物体时所看到 的不同形状。 2、教案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时,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教案准备:摄像机、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教案过程: 一、揭示课题,层层推进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2、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3、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你们都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吗? 师:我们已经在桌子上放了两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右两边的同学还是只看到了一个正方形呢? 应变预设: 这样的简单的遮挡现象是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同学应该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还有人不清楚,可以适当给予提示,让他们明白,这是由于遮挡的缘故。 4、观察三个正方体 师:(再添加一个正方体,如下图)请同学们再加上一个正方体,继续观察,

第1课时《观察物体(三)》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三) 中原区伏牛路第二小学孙小慧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页的例1和例2以及课后做一做。 观察物体(三)是在二年级观察物体(一)和四年级观察物体(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空间观念的又一次提升,也为第三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应放手于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并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以锻炼,空间观念得以发展。 (二)核心能力 在拼摆小正方体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验证的过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积累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习重点 根据从一个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位置关系和形状的立体图形。 (五)学习难点 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观察物体(三)》名师教学课件、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课前复习

(1)右边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2,这两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例题做准备,同时认识到同一个物体,观察角度不一样,观察到的图形也不一样】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出示课前复习(2) ,这两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图形? 师:请问这两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只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同学们很难确定究竟摆的什么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观察物体”,即怎样通过看到的图形,还原图形本来的样子。(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出示例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图形。 ①理解题意,初步想象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得到了哪些关键信息? 引导小结:四个一样的小正方体、从正面看、看到的形状。 师:闭上眼睛,你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②操作实践、验证 师:请你把刚才想象到的立体图形,用我们的学具(四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把它摆出来。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说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学法指导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猴,为什么同一玩具猴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一年级组教师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选择《观察物体》同课异构。纵观一年级的这3节比武课,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倾听的习惯这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听课的感想。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 观察物体一课,教材编写者帮学生选择的学习材料是小朋友的存钱罐。从该玩具的前后面与侧面观察到的样子不一样。有的老师建议用规则的长方体的粉笔箱,这样就地取材,便于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其特殊性,平视的时候,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相同的。选用不同的学习材料,观察到的结论是不相同的。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做到数学知识的科学准确呢?我们不妨这样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平视观察(只观察一个面),看到的样子可能不一样。 二、学生能力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力的发展与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需要所有科任教师通力合作。不分年级,不分科目,朝夕努力。倾听是低年级培养孩子的重要学习习惯之一,而本课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今天我着重说说

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本课中的体现。 首先说观察能力。本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现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要做到如下四点:①观察的角度——平视。视平线与物体的最高点保持一致,学生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这样观察的目的是考虑到孩子年龄小的特点,尽量让观察结果简单可述。一(1)班的李老师,把放学具的板凳托起来,与孩子的视线等高,这样保证观察方法的示范性。②这节课应该让孩子在观察时,有意识的渗透有序观察。在一(3)班的课堂中,当孩子观察本班同学的照片时,孩子观察到的结果是零零散散的。老师应该引导孩子,我们学习方位前后左右,那么我们可以按方位有序观察,有序陈述。③如何引导学生小结观察结论,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把前面与后面观察到的结果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右面观察的结果又有什么区别?④观察物体的目的最终是发展学生的空间感。观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向空间感提升,要发挥想象的作用。李老师就是这样做得,在例题学习时先观察说结果。在练习时反之,先猜想,再模拟观察验证结论。这样让观察插上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空间感。只有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再来说说倾听习惯形成的5个标志:①眼睛注视发言人; ②能择关键词做倾听笔记;③能复述别人的发言内容;④能

观察物体二练习题

观察物体二练习题 一、填空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 在上面的图中,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 那么,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是从()看的。 4.如图: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5.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 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四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①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 )。 ②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③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④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二、选择 1.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2.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①(1)(2)(4)②(2)(3)(4)③(1)(3)(4)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①(1)(4)②(2)(3)③(1)(2) 4.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①正面②上面③左面 5.认真观察下图,数一数。(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计数) 上面的几何体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①5个②6个③7个 三、解答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考查目的:通过立体图形的计数,考查学生对遮挡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答案:(1)4个(2)5个(3)4个(4)5个 解析:此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对被遮挡的小正方体的计数,四个小问题中只有第一个在第2行、第1列、第1层有一个小正方体被遮挡住了,其余三题均无遮挡问题,可直接计数。所以图(1)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图(2)是由5个正方体摆成,图(3)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图(4)是由5个正方体摆成. 3.如图: 上面的几何体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 ……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这节课最主要就是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威尼小熊这个形象。一开始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不同方向看到的也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复习观察物体(二) 一、复习内容 教材P13—P16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形状,能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二维图形,摆出几何组合体。 2.通过观察、想象、猜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二维图形,摆出几何组合体 四、配套资源 《观察物体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观察物体复习课》随堂测评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布置复习任务:回忆梳理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共同梳理知识。 (1)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组合体。

典型题目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交流后得出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个几何体的形状。 典型题目2:仔细观察,填一填。 (1)(2)(3) 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三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①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 ②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③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④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交流后得出结论: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观察物体》说课稿

《观察物体》说课稿 石横镇中心小学王金玲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80页信息窗2的《观察物体》。 【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是能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正确辨认从上面、右面和正面等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的形状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想象、推理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上面、右面和正面等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正确辨认从上面、右面和正面等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多个正方体。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说学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上我采用让学生观察图片、感知观察角度、判断观察范围和搭一搭等学习方法。 【说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古诗激趣,提问会背《题西林壁》这首诗吗?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诗中告诉学生:同一个物体或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它,得到的结果不一样。所以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

2011年度最新小学语文示范课评课稿

2011年度最新小学语文示范课评课 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白塔小学 辛勤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

观察物体(二)教学方案

《观察物体(二)》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 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相应课件 一、看图导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呢?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同组三名同学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生:小华从上面、正面、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课堂练习: 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看摆一摆动画资源,拼摆正方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听课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王正方 听了杜小江老师的《观察物体》这节课,我觉得有很多亮点值的我学习,现总结如下: 1、教师注重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教师在本课的设计上颇具匠心,她在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综合分析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够接受的难易程度,对部分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第一部分,出示学生喜爱的灰太狼,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初步体会到观察一个物体,观察者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第二部分,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新知。第三部分,在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申到观察小猫玩具。让学生理解因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与被观察者完全相反,所以出现“面对面,而方向相反”的现象。辨认左、右两边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第五部分,课至尾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讨论公共汽车门应在汽车的哪一个侧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得到科学地运用。最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物体的方法是“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连一连”, 2、教师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本课的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例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2 新人教版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幻灯片、玩具小熊、水杯,长方体盒子。 教学过程: 一、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从家里带来一个盒子,孩子们看看它是什么形状? 师:老师需要三名同学上台来帮老师一个忙,谁愿意? 学生活动:将长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让三名学生分别站在长方体盒子的不同面,把各自观察到的盒子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师:(吃惊状),咦?这三名同学观察的都是老师带来的这一个盒子,为什么画出来的形状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抛出疑问,引发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生:因为刚刚三名同学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小熊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小熊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小熊。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 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小熊的()面,我看到了小熊的()”。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熊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小熊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四个面的小熊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上下认识上面、下面感知物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