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

1.本试题分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共100分。时间:45分钟。

2.书法抄写分四等。一等奖6—5分,二等奖4—3分,三等奖2—1分,四等0分。

惬( )意:解释:

分道扬镳( ):解释:

攒( )聚:解释:

恍惚( )( )解释:

2、根据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那清脆如弹拔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者,应为;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

(2)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富含哲理的诗句

是:,。

(3)黄河远上白云间,。

3、古诗文中,歌颂四季的诗歌很多,试找出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4分)

春:。

夏:。

秋:。

冬:。

二、阅读点津(共35分)

(一)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1)这段文字从觉来写泉水,写得有声有色,其中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2分)

(2)作者先写声响,然后由声响琢磨出是哪一类泉水在怎样的环境中发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把顺序颠倒过来可以不可以?谈一下你的看法。(4分)

(二)

狼虎谷是个可怕的地名,可它却是泰山东麓、莱芜西南一块美丽的谷地,现在是莱芜市圣井乡的祥沟村。海拔600多米的草谷顶、虎山和像旗杆一样矗起的旗山,从东南、南、西三面环绕着这块谷地,一条季节河从中流过。古代这里是森林,有虎狼活动,故称狼虎谷。公元884年6月17日,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于此地,被统治者的虎狼吞噬,留下一个悲壮的故事,狼虎谷从此载入史册,声名远播。

历时10年、转战半个中国、一度占领长安城的黄巢起义军,是在粮食匮乏、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一路退到狼虎谷的。最盛时百万大军,到这里只剩下亲故数人。面对追兵,黄巢知道大势已去。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想讨伐奸臣贼子未成而失败。我自杀后你可取我的首级献给

朝廷,或许他们会饶你一命。”他壮烈地自刎,林言割下他的头颅,又残忍地杀了其他几位亲属,妄想用亲属的头颅向敌人乞命,可是,刽子手没有开恩,立斩林言的头,将他和黄巢的头一起献给了朝廷。()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这悲壮惨烈的一幕就发生在狼虎谷。村头一棵高大的三人合抱的唐代槐树,据说是黄巢拴马处,黄巢就在树下自杀。一千一百多年来,人民一直把这棵浸润了黄巢鲜血的槐树视为神树,没人砍伐它,孩子也不爬树,连赶集的人摆摊都离它一段路。无限的精神力量保护了这棵树,连大炼钢铁时都没被砍掉。一千多年来它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英雄的鲜血,滋润了唐槐的千年生机。

当地农民直到今天还记住黄巢自杀前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发间留下这样一个传说:黄巢看见一老妪在舀水喝,心中不忍,上前一步,用手中长枪在河岸旁边连捣了三个洞,清泉立即汩汩地流淌出来。这传说中的“一步三井”今天还在。这显然是为覆土遮盖的三个天然泉眼,被关心人民疾苦的黄巢用枪捣通了。想当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时,曾对欢迎的百姓说:“黄巢起兵,本为百姓,不像李姓皇朝不爱你们。汝曹但安无恐。”狼虎谷的“一步三井”,铭记着黄巢义军“本为百姓”的一贯主张。民间传说,包含着历史真实的颗粒。

当地农民告诉我,每当朔风四起,狼虎谷就回旋着呼啸的大音响。村头的那棵唐槐的摇曳声,初淅沥似飒飒,忽奔腾而澎湃,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如金铁皆鸣,。这是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它倾诉农民的苦难、反抗和失败的教训,也铭记着人民的业绩。同行的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对我说:“黄巢是我们山东的一条好汉。”黄巢起事于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最后又壮烈牺牲在自己的故乡。他反抗到底,始终没有投降。统治者曾把狼虎谷的这个小村庄命名为“降寇村”。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村”,()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汽车远离了狼虎谷的群山,我依然能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2分)

①亲故:

②汝曹: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①()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②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村”,()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3)“祥沟村”史称狼虎谷并被载入史册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为什么一千多年来的唐槐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2分)

(5)从什么事例可看出黄巢起义军“本为百姓”?(2分)

(6)作者所说的狼虎谷的回声包括哪几种声音?(2分)

(7)文章末尾说,“我依然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其中的“历史回声”包含哪些内容?(3分)

(8)下面这首诗是黄巢的《题菊花》,请回答诗中包含了黄巢的什么思想?(3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三)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④。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⑤曰:“我辈⑥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⑦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人名。②值:适逢。③胡贼:胡人。贼,强盗,对入侵者的贬称。

④郡:城。⑤相谓:互相说话,即对同伙说。⑥我辈:我们⑦班军: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此处指撤回部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远看:

②子可去子:

③败义以求生败:

④贼既至既:

2、选出下列“以”字的正确答案,把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2分)

A.因为

B.连词“而”

C.用

D.已经

①败义以求生()②成,将以攻宋()

③固以怪之矣()④徒以有先生也()

3、解释下列句中的“止”字。(2分)

①尔敢独止止:

②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

4、胡贼“遂班军而还”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说):(3分)

三、迁移延伸(共50分)

“路”,在《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人们往来通行的地方。”大地上的路有种种:有野花野草镶嵌的田间小路,有人来车往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有蜿蜒远伸的铁路,等等;人的一生也像一条路,人们在走着各自的路,有时可能风雨泥泞,有时可能平直坦荡,一路欢歌……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题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

1.本试题分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共100分。时间:45分钟。

2.书法抄写分四等。一等奖6—5分,二等奖4—3分,三等奖2—1分,四等0分。

怅惘:

万籁俱寂:

浮想联翩:

望而生畏:

玲珑剔透:

2、《鼎湖山听泉》的作者是,当代作家。(1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