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大猜想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大猜想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大猜想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大猜想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大猜想

来源:国脉物联网作者:杨霖2011-01-14 10:36:34

内容摘要:2010 年曾被人誉为“中国物联网元年”,在这片百舸争流万箭待发的领域,每一天都在突破和进取,每一天都在诞生传奇和奇迹。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憧憬着物联网作为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希望产业,将更加稳健迅速的发展,成为2011年最“给力”的新兴产业。

2010 年曾被人誉为“中国物联网元年”,在这片百舸争流万箭待发的领域,每一天都在突破和进取,每一天都在诞生传奇和奇迹。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憧憬着物联网作为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希望产业,将更加稳健迅速的发展,成为2011年最“给力”的新兴产业。

十大猜想NO.1:政府仍然是物联网产业的呐喊者与领跑者

从"感知中国"到"智慧城市",从物联网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列入"十二五"规划,国家政府一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十二五"规划指出,在下一个五年中,国家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研发的培育力度,争取在"十二五"末期把我国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国家。因此,2011年我国物联网将从建立产业协作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建设物联网发展的组织领导保障和加快物联网立法等四个方面来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支持。因此,国脉物联网认为,2011年,国家意志与政府力量仍然是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各部委的物联网工作举措及地方政府都将给力物联网发展,并将逐渐规范行业乱象。

十大猜想NO.2:物联网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领域,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将会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它带来的市场利润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大约有1亿PC使用量,而物联网终端需求量远大于此,10亿量级的信

息设备、30亿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级的微处理器和万亿以上的传感器需求,仅从终端潜在需求的角度即可看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远大约当前互联网。而且,随着物联网市场商业盈利模式渐渐清晰,将形成一个初步完整物联网产业市场链条,同时,2011年三大运营商将更加渴望通过物联网业务网罗高端消费群体。由此,国脉物联网预计2011年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将有可能突破3000亿。

十大猜想NO.3:隐私与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物联网话语主流

在欧美,政策被看作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大多数技术都存在一些风险,因此需要制定一些政策来规避这些风险,这样才能够确保物联网的健康发展。2009年,欧美的相关机构便制定了系列物联网行动计划,把接下来几年里的政策制定工作任务做了部署:第一点是关于隐私方面,隐私是欧美人生活中最看重的权利之一,物联网的发展将对这个权利带来一定的损害。第二点是关于安全:比如在你的电脑系统当中如果存在一些数据的损失,或者出现病毒,这些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风险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最后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就是标准制定。

十大猜想NO.4:网络通信及智能芯片企业成为产业魁首

2010物联网进入我国"十二五"规划,并被列入未来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物联网产业将在我国有获得长足发展。

虽然,我国在物联网产业具有国际同发优势,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物联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未来三到五年应该是物联网产业基础环节支持商的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在201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中涌现的一些方案集成型企业将最终因为无法获得充足的技术和网络支持而导致应用案例效果不佳,市场反响冷淡,最终重新进入蛰伏期。取而代之的是将是一些致力于通信网络技术和智能芯片技术的企业将成为整个产业的领头羊。

十大猜想NO.5:物联网应用将集中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经历一年的舆论发酵和自身发展,物联网产业也或多或少涌现出了不少应用案例(成熟与否尚且不论)。从2010年整个产业案例(示范项目)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由政府机构投资和牵头的应用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相对于其他领域更高。虽然在工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领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物联网"应用。但是,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目前的运营成本还是普通企业和个人所无法承受的,因此要想将这种应用规模化推广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认为,未来物联网发展将以城市应用为突破口。2011年,随着各地智慧城市规划出台和部分发达城市的示范作用,随之带来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将呈井喷状态。此外,在工业生产领域(大型企业)将率先上马大的物联网项目。

十大猜想NO.6:智能手机仍将在物联网产品领域独领风骚

2010年初,海尔发布了世界首台物联网冰箱,带动了我国家电产业物联网产品的一波小高潮。但动辄上万的物联网家电价码,在2010年除了赚足眼球以外,在销量上的数字略显难堪。我们可以明显地观察到,2010年下半年,海尔、小天鹅等家电巨头并没有乘胜追击推出一系列"智"产品,市场反应也许并未达到预期。

随着2010年10月IPhone4高调进入中国,短短2个月在中国便销售了70W 台,还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借助IPhone4和成熟的WCDMA网络,联通公司一跃成为3G时代最大的赢家。为了应对联通的入侵,移动联合联想进入国产智能手机市场。一场智能终端大战将会愈演愈烈,相信在2011年智能手机终端依旧将成为物联网产品中最耀眼的明星。所谓"互联网手机"最终的演变趋势是"物联网手机"。

十大猜想NO.7:物联网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值得期待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

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作为其中重要内容被多次提及。这意味着,物联网行业将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下,各类研发机构和物联网企业将加大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研发速度,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同时,物联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比如射频技术、分布式计算、传感器、嵌入式智能、无线传输及实时数据交换和互联网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并在相关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的新颖之处在于利用这些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建立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从而完成远程实时数据交换与控制,方便人们生产生活。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及各类解决方案的完善,物联网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将会逐步实现。

十大猜想NO.8:能源企业可能成为物联网投资主体

2010年5月19日,中国首支物联网基金在上海成立,这也标志这民间资金开始涌向物联网产业。2009年底,由于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不够清晰,市场潜力并不明显,让各投资商对此举旗不定。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电网2010年初提出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中,提出将向物联网产业投资,车联网最近也获得巨额资金支持。可以遇见2011年物联网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将有三个渠道:政府、大型国企和民间基金机构,其中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能源企业因为受低碳概念影响将会成为投资的主体。

十大猜想NO.9:智慧城市将成为物联网的载体与试验场

虽然物联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依然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物联网的应用推广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清晰的规划、没有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因此,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寻找规模化应用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陆续制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和方案,城市应用将是未来3-5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预计在2011年,以宁波、无锡、浙江等发达城市为代表的发达城市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新兴智慧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感知网络和无线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方面主要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以及人口和土地资源、城市交通和综合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新兴智慧产业主要是物联网基础产业、智能电网、智慧家居、智慧农业,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各类现代服务业。

十大猜想NO.10:2011将是物联网标准建设最有成效的一年

从物联网概念出现以来,产业标准缺失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也是人们讨论物联网发展时乐此不疲的话题。受技术、政策和利益等多方面影响,一年多来,物联网标准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善。各个企业、研究机构之间依然我行我素地执行着各自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标准化工作组,寻求标准化突破,同时欧美国家也在加紧抢占标准化高地,加上国际电联、ISO等国际化组织参与,2011年将是物联网标准制定最有成效的一年,同时也将是话语权争夺上最为混乱的一年。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物联网模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物联网模组概述 (11) 一、无线模组的定义 (11) 二、无线模组的分类 (12) 三、模组是上游芯片和下游终端的关键结合点 (13) 第二节我国物联网模组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5)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5)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7) 三、部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行业政策 (19)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2) 第三节物联网发展初期,产业链上游模组率先受益 (22) 一、万物互联时代开启投资新风口 (22) 二、物联网模组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上游率先受益 (23) 第四节技术带动模组发展,4G和NB-IOT成为主流 (25) 一、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和特点 (25) 二、技术演进带动模组发展 (26) (一)模组演变过程:技术迭代推动模组逐级过渡替代 (27) (二)4G/5G模组长期共存是模组破局关键 (28) (三)蜂窝模组:4G模组及NB-IOT模组将成为主流 (28) 三、LPWAN (29) (一)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0) (二)LPWAN:应用场景 (31) (三)LPWAN模组:NB-IOT商用化,模组厂商产品升级 (33) 第五节深耕细分行业需求,模组厂商模式需升级 (34) 一、模组的产业链 (35) 二、上游标准化芯片 (35) (一)海外寡头垄断集中度高 (35) (二)上游标准化芯片:主流厂商均已具备量产能力 (36) (三)上游标准化芯片:价格趋低利好模组厂商 (37) 三、下游多样化终端 (38) (一)分散化需求,模组厂商定制差异化产品 (39) (二)下游多样化终端:需求巨大,推动模组规模级别放量 (40) (三)下游多样化终端:需求巨大,推动模组规模级别放量 (41)

关于国内物联网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国内物联网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仍将继续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在项目审批、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8.9%。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0%,市场前景巨大。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1、发达国家把握物联网发展契机,积极进行产业战略布局 继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以来,美国逐步将物联网的发展和重塑美国制造优势计划结合起来以期重新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德国联邦政府在《高技术战略2020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工业4.0理念。韩国政府则预见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持续推动融合创新。

2、物联网应用稳步发展,市场化机制正逐步形成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总体来看,全球物联网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物联网在行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广泛深入,在公共市场的应用开始显现,M2M(机器与机器通信)、车联网、智能电网是近两年全球发展较快的重点应用领域。 M2M(MachinetoMachine)是率先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内在驱动力的应用。M2M市场非常活跃,发展非常迅猛。到2013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1.9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8%。目前,全球已有428家移动运营商提供M2M服务,在安防、汽车、工业检测、自动化、医疗和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增长非常快。 车联网是市场化潜力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车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服务,正在成为汽车工业信息化提速的突破口。。全球车载信息服务市场非常活跃,成规模的厂商多达数百家,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化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如通用的安吉星(OnStar)、丰田的 G-book。截至2013年年底,安吉星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660万的用户。2014年1月份,雪佛兰、AT&T和OnStar宣布密切合作,通过AT&T的4GLTE网络,由OnStar为雪佛兰汽车提供基于HTML5的应用程序商店服务,包括音乐、天气、新闻、汽车健康检测等多项内容。 全球智能电网应用进入发展高峰期。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已超过7.6亿只,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 域集聚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2012-02-08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举措,分析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933亿元(不含应用层)。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图1 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数据库 2011,08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

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4 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 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物联网通过与其它 ICT 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 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
系列内容主要阐述 2014 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分为以下章节: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和趋势 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 良好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

进。与此同时,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 要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仍将继续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在 项目审批、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物联网产业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物联 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 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人力成本、 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2012 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3650 亿元,较 上年增长了 38.9%。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到 2015 年,我国物联 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75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30%,市场前景巨大。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1、发达国家把握物联网发展契机,积极进行产业战略布局
继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以来,美国逐步将物联网的发展和重塑美国制造 优势计划结合起来以期重新占领制造业制高点。
欧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联网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
德国联邦政府在《高技术战略 2020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工业 4.0 理念。
韩国政府则预见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 前景,持续推动融合创新。
2、物联网应用稳步发展,市场化机制正逐步形成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2012-02-08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举措,分析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933亿元(不含应用层)。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图1 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数据库 2011,08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

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城市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因此,目前国内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城市,基本都为信息产业强市,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吻合。 图2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图谱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即“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臵、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架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 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全面的感知能力和实现低功耗、小型化。主要技术有二维码、RFID、GPS/ 北斗导航等。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网络层的关键在于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主要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2G/3G/4G、LPWAN、LTE-M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人、组织或其他系统)的接口,是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它把物联网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应用层的关键在于行业需求融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商业模式等。主要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各行业应用技术等。 三层架构的比较 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物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物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目前,在我国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领域都有初步的应用,如交通、城市管理、电网、石油天然气生产和运输、医疗和教育等。 一、我国物联网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好的基础 1.处于起步阶段,有一定基础,但基础不够坚实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国家之一,但大部分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行业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应用物联网的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受制于人,研发、生产薄弱且集中在低端。二是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存在中间强两头弱的局面。即网络层和应用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较小,少数领域居前列;传感器、传感芯片等感知技术及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2.企业和地方主导,缺少高层整体规划 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体系框架和路线尚不明确,重点不够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较高,但各自为政,缺少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 部署。地方的动作快于中央部委,如,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发展物联网的规划,打造区域物联网产业链;多个城市要建设智慧城市,与IBM签订了框架协议;许多地方政府投资巨资建立各种超级计算中心和计算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都制定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并开展示范,但以电网公司为主,缺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3.体制机制和政策是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体制机制导致行业壁垒和资源难以共享。一是基础设施的部门分割。二是信息内容的部门分割,导致信息不能共享。如,智能交通中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的信息系统分割;电子政务中各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等。三是缺少配套政策,影响效率。如,若无电价改革配套,用户没有节约用电积极性,智能电网的效率难以发挥。四是投资主体的分割。如,目前我国电网主干网是国有电网公司投资,但局域网则有三个投资主体,即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和大用户,电网公司负责局域网的运营管理,其他投资者的投资与收益相分离,没有智能化投资的积极性。 4.缺乏真实的成本效益分析,投资效果不确定 从国际经验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成本效益分析为依据,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为目的。而我国各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都是建设和使用部门自己评价,缺乏真实数据支撑的成本效益分析,许多项目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而不是通过智能化提高效率。如,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计算中心,但是没有需求,造成设备闲置。目前,我国物联网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包括全部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成本和效益,而较少重点考察智能化部分带来的增量成本和收益。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摘要 如今,物联网的发展作为一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发展高度。我国物联网还处在初始阶段,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我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我国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探索,掌握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链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政策,产业链 Abstract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s a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industry. But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is still in initial stage,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a lot of difficulties China. In order to avoid things pure speculation,China has become the developed country technology marketplace,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make feasible policy,break the bottleneck industry at present,grasp the initiative in the later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sis,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policy and the future,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network,policy,industry chain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 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 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 近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出现新的演变趋势: 一是产业发展“强者愈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同时,这些地区依托发达的经济环境与雄厚的地方财力,建设了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这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发展方向,并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大范围社会应用。得益于产业与应用相互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未来优势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国内物联网领域的资源要素也将进一步向这些地区汇聚集中。优势地区在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产业分布“多点开花”,热点地区将不断蓬勃涌现。物联网产业广泛的内涵以及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使得其能够在具备先发优势的地区之外,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除前文所述的重点省市之外,包括天津、昆明、宁波在内的众多国内城市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此外,四川双流县、河北固安县、山东微山县等众多县级城市,也纷纷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三是产业演变“合纵连横”,区域分工将进一步明晰显现。虽然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但RFID与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相关软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几大产品领域的产业分布已经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国内各重点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也已初步显现。随着未来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整合也将随之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格局也将进一步显现。总体来看,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将分别在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等几个层面确定各自的优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物联网的网络层能够可靠传递数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1 月,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 万亿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 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 连接数突破17 亿个。无线通信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得到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上述政策支持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无线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创造新的产品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无线通信模块所使用的远程通信技术依赖电信运营商网络,近程通信技术依赖蓝

牙、WiFi、红外数据传输、ZigBee、NFC 等。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以满足物联网应用服务多元化的数据传输需求,如4G 通信技术拥有比2G、3G 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宽的覆盖领域,4G 通信模块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使得更加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可能,行业应用更加成熟;同时,原先已经使用2G 及3G 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也有产品更新迭代使用 4G 的新需求。 (3)物联网应用涉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麦肯锡咨询的预测,到2025 年最主要的9 个物联网应用领域为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消费支付、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慧办公、智能物流、资源环境,9 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9-11.1 万亿美元。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物联网层级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将进入爆发期。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相关政策

全面支持我国物联网的发展 ——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就《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2011年4月8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对专项资金的目的、资金来源及性质、宏观管理要求、资金管理原则、支持范围与方式、专项资金的申请与审核,以及监督检查等 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便于社会各界和有关企业更好地认识物联网,了解这项工作,近日,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什么是物联网,它有何特征? 答: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由于物没有能够标识的“身份证”,因此物与信息是分离的,难以进行管理和跟踪。物联网时代就是要使所有物都有自己的“身份证”,通过感知和识读对数据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实现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即物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可以查询。 我们可以对物联网做出如下定义: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物联网都拥有自身独特的技术和产业特征,具有创新性强、产业链条长、幅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基本特点,是不同于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技术产业领域。物联网通常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包括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网络通信传输、中间件、应用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物联网产业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为主的感知制造业,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传感器网络设备制造以及机器到机器(M2M)网络设备制造等为主的基础网络制造业,和提供网络传输、信息处理以及运营服务等的应用服务业等。 问:物联网与互联网有何区别?  答: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 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物联网则不同,它是以有效的应用为主,主要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同时,物联网目前更多地是依赖于“无线网络”技术,各种短距离和长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 互联网着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解决的是人与人的信息沟通问题;物联 网则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解决的是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和决策

2019-2020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

“2019-2020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

大道至简。要想突破迷思,需要使用金字塔原理对物联网概念从整体到细节进行breakdown;最顶层的breakdown到如下的三个环节: 三个环节可做繁复的细分,但简单而言: 端 = 传感器或表计等感知设备 + 通讯终端(或二者的耦合和集成) 管 = 通讯(网络) 云 = 数据处理(数据平台、分析、应用)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使用传感器和测量等感知技术提取各行各业,个人海量终端数据(端),通过通讯技术把这些数据传输(管)到数据中心和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云);再通过通讯技术(管)把数据分析的指令和远程操作,返回到终端实现各种专业应用和操作(端)。

三个环节的现状和相互逻辑关系,从整体而言为: 端:传感器和计量等物联网感知层设备的历史由来已久,这些技术在互联网、物联网名词来临之前就早已存在,其中不乏百年老店!比如仪表行业的SENSUS,ELSTER,GE等;传感器技术也是如此,虽说传感器技术也会一直迭代演进,但其并非依赖于物联网时代的来临而存在,其技术迭代也只是常态。

管:通讯技术目前出现非常差异化的特点。绝大多数人对通讯的了解来自移动通讯和运营商网络,移动通讯技术在30年左右的发展中迅速发展到目前的5G技术,但目前非常不同的态势是:234G 技术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一个简单清晰的路径:“更快(速率),更宽(带宽),更高(频谱)”,而5G的来临再也不可能统一到如此清晰明了的发展旗帜之下了!从下图可以看出对通讯技术的要求差异化到何种程度,这使得5G或未来通讯技术会是一个集合,而非单个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其他差异化的通讯技术标准(比如英国剑桥的Weightless)和非通讯标准的技术(比如Sigfox,LoRa等),各自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很难靠一个技术或标准满足所有要求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是信息化应用的新模式,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图表 1:2010年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参与者产业定位和规模从物联网的产业来讲,物联网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产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0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摘自《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 ITU的物联网产业白皮书给出一个物联网总体的三层架构图,即物联网可以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从具体产业链的角度,物联网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基础,形成若干个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解决方案。

图表 2:国际物联网应用主要领域 序号应用领域应用场景 1 公共安全监测环境的不稳定性,根据情况及时发出预警, 2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测监控及预警, 3 加强对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控、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 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全流程过程监测和控 制 4 对建筑工地、矿山开采、水灾火警等现场的信息采集、分 析和处理 5 监察执法管理的现场信息监测 6 智能司法管理 7 城市运行管 城市网格、部件监控管理,如井盖等 理 8 城市水、电、燃气、热力等重点设施和地下管线实施监控

26 医疗电子档案管理 27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 28 文化智能文化创意园 29 文化监管 30 文物、古树、文化古迹保护 图表 3:物联网应用场景举例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各环节除运营商外,厂商整体综合实力均较弱。目前产业联盟是产业链主要的合作形式,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扮演集成商和服务商角色,通过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产业链下游渗透。 图表 4:产业链合作形式 国内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起步阶段,定位比较专,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技术水平低,多为代工,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针对于M2M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更多是在专注领域稳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大规模普及,因此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并纷纷研究相关技术,制定技术标准。 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 感知中国"中心。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 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11 摘抄3snews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5月9日 巨大的应用空间,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如今,物联网概念经过三四年的培育,市场越炒越热,但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值得深思。 多项政策出台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5000亿 作为为数不多的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已经框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蓝图。《指导意见》指出,抓住机遇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对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导意见》实施之日,就是打响我国物联网产业驶入快车道起跑枪之时,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 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 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为1933亿元,预计到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896亿元。而国联证券的研究数据也显示,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并且会在随后较短时间内达到万亿元规模。 以2011年数据为例,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接近2600亿人民币,主要分布在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有利有弊,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 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跟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关于物联网相关政策的发布,让物联网成为了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初步明确了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确保了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但是这些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贪大求全的做法可能导致拔苗助长,同时,地方产业各自为政,也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发展。 从技术环境来看,我国每年对物联网产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物联网专利申请也逐年递增,企业综合集成能力较强。但实际上,对物联网核心技术如传感器、核心芯片等还有待突破,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隐患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此外,缺乏统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指引,以及标准发展滞后于应用发展的困境,产业链薄弱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物联网的产业化与工程化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

中国物联网发展概况

中国物联网发展概况 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也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1.物联网的涵义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1]。 欧盟的定义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2]。 编辑本段变化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其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1月17日,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