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4

教育学4

教育学4
教育学4

《教育学》练习题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师

2.教师专业化

二、辨析题

1.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2.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宏观途径和微观途径

三、填空题

1.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他用自己的知识、品德、才能和人格为一定社会(或阶级)培育新人,是人类思想、道德、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人。

2.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劳动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特别是和的分离,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本条件。

3.学校教育涵盖了人生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三个阶段:、和青年期。

4.小学儿童与学前儿童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他们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成为以为主导活动的“小学生”,

5.有些心理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少年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6.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7.教师职业是以教育教学为职责、以为使命的职业。

8.《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承担改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良好师生的关系的特点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对话合作、。

10.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是维护学生人身权中的权利。

四、单项选择题

1.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三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A.准备阶段

B.求生存阶段

C. 调整阶段

D. 成熟阶段

2.教师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这侵犯了学生的()。

A受尊重的权利 B. 安全的权利 C. 受教育的权利 D. 生存的权利

3.教师把学生赶出教室,不让上课,这侵犯了学生的()。

A受尊重的权利 B. 安全的权利 C. 受教育的权利 D. 生存的权利

4.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情感、有意志、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教师既要按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反映了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复杂性

5.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条件千变万化,在教师的工作中,没有一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现成模式。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使用,只能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这反映了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复杂性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充分反映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必须面向未来。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复杂性

7.“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反映了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复杂性

8.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属于()。

A. 教学设计能力

B. 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

C. 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D. 教育教学机智.

五、多项选择题

1.教师的劳动特点有()。

A. 复杂性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2.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个体的专业化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教育信念

B.知识、能力

C.专业态度和动机

D.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

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A.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

B.师范教育阶段的影响因素

C.任教后的影响因素

D.个人的气质因素

4.教师的权利有()。

A.教育教学权

B.生存权和发展权

C.参与管理权

D.受教育权

5.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现,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6.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

A. 教学设计能力

B. 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

C. 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D. 教育教学机智

7.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二是教师富有()的倾向性。

A. 热心和同情心

B. 激励和想象

C.意志

D.兴趣

8.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有()。

A. 民主平等

B. 对话合作

C. 尊师爱生

D. 教学相长

六、判断题

1.教师专业发展要受到教师个人的、社会的、学校的以及文化的等多个层面的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

2.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

()

3.少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4.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

5.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中起导向作用的部分,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

6.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7.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8.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具有转换功能的“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

9.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10.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11.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要“言教”,也要“身教”。()

12.“学者就是是良师”。()

13.儿童是一种“小大人”,他们与成人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14.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15.师生关系不仅表现为师生之间的静态关系,而且还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往。()

1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

17.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18.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9.有知识有道德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20.教师的工作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因此不需要创造性。()

七、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师的义务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4.简述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5.学生的权利主要有哪些?

6.学生的义务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8.班集体建设应做好哪几方面工作?

9.简述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八、观点评析题

1.有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始终应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教师对学生必须严加管束,才能使学生按社会的要求发展。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有人提出,教师的工作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只需要机械重复就行了。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

3.学生的学习与其他人的学习是一样的。

4.班主任应安排青年教师担任,因为他们精力旺盛。

九、材料分析题

1.师爱启动心灵

每个学生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教师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只细腻各异的钥匙,架设起一座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有这样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在三年级的下学期,我们班从别的学校转来了一名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好,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不仅上课不遵守纪律,而且老师说他也不服,跟老师对着干。该生与其他同学的隔阂也越来越大,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与同学吵架。后来,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只要是老师一说他,开门就走,还经常不上课,去电子游戏厅,甚至天天都不写作业。

针对他的情况,刚开始,我就严厉地训斥他,找他的家长,可是一点儿成效也没有。后来,我发现这种严厉的训斥并不起作用,他虽然不说话,表面上好像承认了错误,可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错误,更不会去改。于是,我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降低难度,作业单独给他少留一点儿,并且及时给他讲解,再与家长密切配合,慢慢的他作业都能交上来了。有进步时及时地表扬他,帮他树立在同学面前的威信。通过与其谈心交流思想,我了解到他父亲经常打他,于是,他在学校就随意打同学,终于找到了原因。先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慢慢的他不打同学了,也和其他的同学关系融洽了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他能安稳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了,有了不小的进步。

请运用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2.有一次,在上课时,班里有几名男生利用空余时间玩四驱车。这几名男生平时纪律观念差,自我意识强。当课结束时,我并没有指名道姓批评,而是事后把这几名学生找到办公室,他们很紧张,认为准挨训,可我避而不谈,而是告诉他们,学校举办四驱车竞赛,我打算以你们为骨干,组建代表队,他们先是一愣,继而喜形于色。看到师生间的隔阂消除了,我说:科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有适当的时间、场合。比如,在球场穿背心短裤是

美的,假如接待客人也做此装束,还美吗?制作模型也是如此……当时,这几名同学马上承认了错误。后来这几名同学的纪律明显进步,学习也认真勤奋起来。

请运用有关学生观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案例。

十、论述题

1.试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2.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学生。

3.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

《教育学》参考答案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也即不可替代性程度不断增强。二是教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

二、辨析题

1.

教师的劳动具有通过个体劳动的形式体现集体创造结果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形式是个体的,无论是进行备课、讲课、课外指导,还是与学生交谈、进行家访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等,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别人不可能完全代替;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成果又是集体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位教师的个体劳动能独立完成的,可能受某一位教师的影响较大,但很难说完全是哪一个教师的功劳,他不仅是不同科目、不同学习阶段许多教师共同教育影响的结果,而且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

2.

从宏观的角度看,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指教师个体进入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纵向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师范教育,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在这一阶段个体习得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发展师范专业新年和敬业精神,完成教育实习;二是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我国主要是由各级师范院校进行短期的系统培训工作,旨在向新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三是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是为在职教师提供适合个体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采用“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是教师自我教育,这是教师专业化的自我建构阶段,是专业理想明确、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从微观的角度看,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些具体的、实践性的方法途径,集中在教室的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阶段,概括起来有种途径:一是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理解课程中所包含的诸多“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二是促进教师的自我理解,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套个人化的或情境依赖性很强的教育观念,通常不为教师本人所意识到,但是却实实在在对教师的日常专业行为有着缄默而深刻的指引作用;三是开展“听—说—评”课活动,是我国中小学普遍的一种专业活动方式,能有效提供教师自我反思的动力和反思依据;四是建构教师专业社群,不仅可以为新入职的教师提供资源丰富而具生命力量的专业发展氛围,而且可以在有效的校内专业互动过程中促进教师普遍的专业发展;五是发展学校本位的课程,由于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之“专业性”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在学校的层面上参与课程发展,乃是最重要也最有实质性价值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六是从事学校本位的教育科研,能够使教师超越“经验做法”或“习惯做法”,达到更为理智的水平,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

三、填空题

1.专业劳动者中介

2.脑力劳动体力劳动

3.童年期少年期

4.学习

5.“心理断乳期”

6.帮助少年起飞”

7.教书育人

8专业人员

9.教学相长

10.受尊重

四、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A

6.B

7.C

8.A

五、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

4.ABC

5.ABCD

6.ABCD

7.AB

8.ABCD

六、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七、简答题

1.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以教育教学为职责、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职业

2.

教师的义务和教师的权利是相对应的,教师义务同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公民,必须履行社会义务,如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民族尊严等;二是作为具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条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履行的义务主要有:第一,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义务;第二,从事教育活动的义务;第三,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权利的义务;第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等四个方面。

3.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4.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紧张的学习和升学或择业的心理压力可能带来身体的疾病,尤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为此,学校要注意提高学生自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对今后人生道路做出正确自主选择的重要条件。为此,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这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从认识方面看,高中生可能出现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青年也存在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

5.

(1)生存的权利

(2)人身权

①受尊重的权利

②安全的权利

③受教育的权利

6.

学生的义务是指学生依照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参加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义务,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依学生就读学校的类别和学生年龄的不同,学生的具体义务各有差别。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基本义务作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学生有履行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的规定的义务。

7.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引导学生学好功课

(3)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4)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5)处理班级日常工作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8.

(1)确立班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

(2)有计划地开展班集体活动

(3)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4)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的班风和传统

(5)形成班集体的纪律

9.

(1)内容知识,即各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

(2)实质知识,即一个学科领域的主要诠释架构与概念架构;

(3)章法知识,即一个学科领域里新知识被引入的方式及研究者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究的标准或思考方式等;

(4)有关学科的信念;

(5 有关学科的发展——最新的发展、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八、观点评析题

1.

此观点错误。

因为,学生是人。(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2.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育条件千变万化,在教师的工作中,没有一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现成模式。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使用,只能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备课就是创造过程中的“设计”阶段,在课堂里的讲授就是创造活动的实施阶段。此外,在教学中,面对一个班级中几十个正在成长变化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做到敏锐地觉察情况的变化,适时机智地改变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3.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4.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坚定的教育信念

(3)热爱学生

(4)较强的组织能力

(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6)善于待人接物

九、材料分析题

1.

【答案要点】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以下内容:

①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案例中的教师从爱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经过耐心教育,终于取得了成效。

2.

【答案要点】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后进生因为学习不好或不守纪律,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是这些孩子往往又是机灵、活跃、反应灵敏、动手能力很强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否则必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转化工作的难度。

十、论述题

1.

【答案要点】

(1)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

①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观

②树立面向学生的学生观

③树立主动、开放的教育活动观

(2)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3)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与良好的文化素养

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②良好的文化素养

(4)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2.

【答案要点】

正确地看待学生,需认识学生的本质属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理想的学生观内涵,并有效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之中,才能明确教育的价值取向。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①学生是人

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①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③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3.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

(3)民主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

(4)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理念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B.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 C.导向作用、推动作用、评价作用 D.推动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家长的期望 B.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要求 C.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D.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学习目标 6.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7.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8.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可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9.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0.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是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1.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2.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属于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4.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体育

福师2012秋《教育学》在线作业一答案.doc4

福师《教育学》在线作业一答案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____ A. 是同时的 B. 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 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 说不清楚 正确答案:C 2.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____ A. 认识活动 B. 教师教的活动 C. 学生学的活动 D. 课堂活动 正确答案:A 3.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C 4.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__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 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 要看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C 5. ()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A. 课程实施 B. 课程评价 C. 课程教学 D. 课堂反馈 正确答案:B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正确答案:B 7. 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 课程大纲 B. 课程安排 C. 课程计划 D. 课程实施

正确答案:D 8.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正确答案:C 9. 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 遗传素质 B. 环境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学校因素 正确答案:A 10.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C 11. 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____ A. 赫尔巴特 B. 瓦o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正确答案:B 12.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__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 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B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____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正确答案:A 14. ()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A. 1965

中南大学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3)答案 一、简答题: 1.教育学和政治学的人性假设有何不同? 现代政治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霸政学都是以性恶论为人性预设的。霍布斯说,“人对人是狼”,所以国家应该像大海怪利维坦一样强大,这样才能遏制人的自私、偏狭和复仇怒火,维护和平和公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凡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家,都持人性恶的观点。因为法制要保障的是不触犯做人的底线,它必须假设人人都有可能触犯这条底线。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人就是恶人,因此在法家看来,人性是恶的。人人都那么善良,还用得着制定法律和制度对人的行为严加防范吗? 教育学则不同,它是以性善论为人性预设的。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保障人不触犯做人的底线,而是要将人培养成为善良的、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他不是将恶人改造成善人,而是要顺应人的天性,成就美好的人生。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可以很高,教育的目标可以很高,但最终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并不要求达到标准一致的全面发展,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因此,教育首先假定人人都具有美好的潜质,人人都具有可教育性,通过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总之政治家用冷峻的眼光看人,总是在提防个人对社会构成破坏;教育家则用善良的眼光看人,总是运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和思想资源让每一个人的善良本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政治是充满着暴力的。教育是充满着爱意的。“仁者爱人”,爱是人的本性,教育是发展人的本性的活动,也是源于人的本性的活动。 2.简述自主、自由和自在的关系。 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能承担起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能为社会尽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它是一个成年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性。 自由是能自主的人必然要追求的更高的目标。自由就是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就是创造。自由就是创造,创造得越多,传统对人的束缚就越少,人所获得的自由就越多。自由决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而是创造更符合人性要求的新生活。能自主而后能自由,自由内含了自主。没有自主的自由叫放任。无立世之才能,无为人之准则,心无主宰,放任自流,必将自取灭亡。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在。佛教谓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自在就是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里,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只有懂得道义的君子才能做一个自在的人。懂得道义有两重含义,一指懂得传统,是一个自主的人;一指有创造力,是一个自由的人。自在是建立在自主和自由的基础上的。 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只有真正做好了学问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在的人。不懂得传统,不能独立于世,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就连作为生物体而存在都有困难,还谈什么作为人而存在呢? 3.简述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谐教育是完善人的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完善亲和力应从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和谐教育。 人与天和。天即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中的灵长。人的欲望和渴求追根到底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满足的。人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人与人和。人之不和,各私其利。欲望和渴求是人的本性,欲望和渴求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增长。道德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法制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畏惧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利益。爱人者爱于人,损人者损于人。 情与理和。当人体验到某种欲望和渴求时,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当人判断被某种情感所驱动的行为是否符合人与天和、人与人和的原则,应怎样行动时,就产生了相应的理性。教育既要激发人的情感,又要培植人的理性,使情感的生命源泉沿着理性的河道奔流不息。 欲与力和。人之痛苦,莫过于欲望强烈而力所不及。教育要增强人满足欲求的能力,而不是要压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1-4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 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2: 从2001 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请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角度来谈其所做的评价改革。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3: 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 ,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 兵来将挡水来土囤任何问题都是有办法用最好的方式解决但忌怒其实你的问题并非原谅 与不原谅那么简单你太低头别人会更不尊敬你而你太强硬又会更矛盾 老师也是社会一员必须处理社会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与心情!做为老师不该看不惯世事看不惯学生只要能有容忍的心态就不会有你所发生的事了 心胸宽广学识渊博处事圆通为人钢柔并济没有人会不尊敬你的 案例4: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便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

《教育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 一、填空题 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课程。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本体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 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结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教学艺术。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智育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这种课程就是______学科课程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素质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条教学原则是___因材施教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教学模式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教学评价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卫生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课程计划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创新____教育。 16. 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__班级__教学。 17.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统称为___教学方法__。 18. 在教育研究中,表示研究方法、资料、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__信度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D ) A.一般因素 B.基本因素 C.组成因素 D.构成要素 2. 狭义的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C ) A.传授方法 B.传授手段 C.传授进程 D.传授技术 3. 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就是 ( C ) A.课堂作业 B.课外作业 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

《教育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课堂管理: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角度对课堂管理做出描述: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课堂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常规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秩序的管理、课堂活动管理。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为主来安排的课程。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⑴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这种活动。⑵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要比动物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信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⑶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5、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6、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的教育和熏陶下,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根据年龄分期,社会化分为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和**社会化。根据社会化的内容划分,它包括童年社会化和基本社会化。 7、教育美育:教育美育指的是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的资源。8、教育的有限性: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学校能够有效地协调与社会、家庭的影响,发挥共同的育人作用。四是教育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9、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通常是以单一的、典型的个体为具体研究,通过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并施行一些积极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 10、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积极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简答题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目的概述教案 一、教学时间安排: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的应然性与应然性的意义; 3、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然性教育目的与实然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的换分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蜜粉的活动与建筑师的活动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1、涵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从内涵上讲,教育目的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页脚内容1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每个人对自身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能够给每个人带来什么的一种预设。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从形态上分,教育目的可分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之间,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教育目的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它具有行政性和法规性的权威,主要规定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 (4)教育目的的特性 教育目的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渗透着目的确定者对于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和高层次的要求。同时,应然教育目的指向的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未来性和理性。比如说,杜威提到,为即将到来的民主社会培养民主的人。他正是看到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提倡民主主义教育。实然的教育目的往往具有适应性、现实性。是在应然教育目的指引下,教育依据自身的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提出的一种适应社会要求的活动导向。比如说,在目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认为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逐级深入到更高水平的学校。他所追求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顺利深入更高一级学校。 抽象性: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群体发展的一般的和概括性的要求,而非针对某个个体具体的要求。 页脚内容2

(完整版)山香版教育学第四章教师和学生

第四章教师和学生(特别重要) 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非常重要) 一.教师的概念 1.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2.教师的根本任务(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性质 (一)教师职业性质 1.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地位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2.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 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二)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书) 2.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里宁(育人) 3.人类潜能的开发者(开发潜能) 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三)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 “学在官府”、“以吏为师”、“以僧为师”——没有专门的教师 2.职业化阶段 私学 3.专门化阶段:量 师范教育机构:世界:法国 我国:清末,上海-盛宣怀-“南洋公学” 4. 专业化阶段:质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 1995你那,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 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理解后的选择题) 管理类型:强硬专断、仁慈专断、放任自流、民主管理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 6.“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教师应该反思自己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和创造性 (二).连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 (三).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间长、见效慢 间接性:教师通过学生对社会起作用 (四).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的表现(多): 性质、对象、任务、过程、手段 创造性的表现: 1. 因材施教 2. 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3. 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 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定向能力,是教师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作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及时、恰当、有效的措施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2016年春《教育学》在线作业1.第1题 下面哪位教育学家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A.洛克 B.卢梭 C.蒙台梭利 D.裴斯泰洛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A.培养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培养四有公民 C.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D.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维果茨基 D.洛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 A.教学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一般而言,中等难度的题目应占: A.30% B.40% C.50% D.6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课程是按什么标准分划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A.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 B.课程的存在方式 C.课程设置形式 D.课程实施方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标志着封建传统学制的结束,实行新的学制的开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地方政府拥有制定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分配教育资源、制定地方教育法规等权利属于哪种教育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D.地方集权制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 A.智育 B.管理 C.教学 D.德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1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手段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教育理论备考试题库 教育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60小题) 1.“教学相长”一语出自___________。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道德经》 2.卢梭的人性观是___________。 A. 性善论 B. 性恶论 C. 性不善不恶论 D. 善恶兼有论 3.《教育漫话》一书是___________的着作。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4.___________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A. 教育评价 B. 教育目的 C. 教育体制 D. 教育方法 5.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_。 A. 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方法 6.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___________ A. 个人本位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目的论 C. 神学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7.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教学法是___________。 A. 快乐教学法 B. “纲要信号教学法” C. “掌握学习”教学法 D. 导学式教学法 8.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 式___________。 A. 小班教学 B. 复式教学 C. 班级授课 D. 分组教学 9.1902年清政府仿照日本的学制颁布了___________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新学制 D. 壬子癸卯学制 10.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 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目的

教育学教育目的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2、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教育的功能()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3、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A、直接育美功能 B、间接育德、促智、健体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4、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达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 A、陈述式 B、列举式 C、概括式 D、二维图标式

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1]

《教育学》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1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2)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 (3)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4)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教育学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 、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科学本位论D 、个人本位论 4、“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 占优势的基础上” ,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 6、()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7、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8、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养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 想境界 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1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 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素质教育运动 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1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 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 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 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学作业1(1-3)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3) 一、简答题: 1.教育学和政治学的人性假设有何不同? 现代政治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霸政学都是以性恶论为人性预设的。霍布斯说,“人对人是狼”,所以国家应该像大海怪利维坦一样强大,这样才能遏制人的自私、偏狭和复仇怒火,维护和平和公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凡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家,都持人性恶的观点。因为法制要保障的是不触犯做人的底线,它必须假设人人都有可能触犯这条底线。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人就是恶人,因此在法家看来,人性是恶的。人人都那么善良,还用得着制定法律和制度对人的行为严加防范吗? 教育学则不同,它是以性善论为人性预设的。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保障人不触犯做人的底线,而是要将人培养成为善良的、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他不是将恶人改造成善人,而是要顺应人的天性,成就美好的人生。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可以很高,教育的目标可以很高,但最终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并不要求达到标准一致的全面发展,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因此,教育首先假定人人都具有美好的潜质,人人都具有可教育性,通过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总之政治家用冷峻的眼光看人,总是在提防个人对社会构成破坏;教育家则用善良的眼光看人,总是运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和思想资源让每一个人的善良本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政治是充满着暴力的。教育是充满着爱意的。“仁者爱人”,爱是人的本性,教育是发展人的本性的活动,也是源于人的本性的活动。 2.简述自主、自由和自在的关系。 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能承担起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能为社会尽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它是一个成年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性。 自由是能自主的人必然要追求的更高的目标。自由就是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就是创造。自由就是创造,创造得越多,传统对人的束缚就越少,人所获得的自由就越多。自由决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而是创造更符合人性要求的新生活。能自主而后能自由,自由内含了自主。没有自主的自由叫放任。无立世之才能,无为人之准则,心无主宰,放任自流,必将自取灭亡。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在。佛教谓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自在就是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里,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只有懂得道义的君子才能做一个自在的人。懂得道义有两重含义,一指懂得传统,是一个自主的人;一指有创造力,是一个自由的人。自在是建立在自主和自由的基础上的。 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只有真正做好了学问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在的人。不懂得传统,不能独立于世,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就连作为生物体而存在都有困难,还谈什么作为人而存在呢? 3.简述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谐教育是完善人的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完善亲和力应从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和谐教育。 人与天和。天即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中的灵长。人的欲望和渴求追根到底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满足的。人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人与人和。人之不和,各私其利。欲望和渴求是人的本性,欲望和渴求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增长。道德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法制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畏惧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利益。爱人者爱于人,损人者损于人。 情与理和。当人体验到某种欲望和渴求时,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当人判断被某种情感所驱动的行为是否符合人与天和、人与人和的原则,应怎样行动时,就产生了相应的理性。教育既要激发人的情感,又要培植人的理性,使情感的生命源泉沿着理性的河道奔流不息。 欲与力和。人之痛苦,莫过于欲望强烈而力所不及。教育要增强人满足欲求的能力,而不是要压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4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ADBBDD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 性格养成的条件。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榜样,家 庭教育时刻影响着学前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代 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 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①、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②、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③、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 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 展服务。 3.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4.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答:(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 学适应不良;(3)现在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5.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答:各国幼小衔接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 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 三、论述题 1.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