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对3#水泥磨后瓦发热抢修中的原因分析06.3.1

关于对3#水泥磨后瓦发热抢修中的原因分析06.3.1

关于对3#水泥磨后瓦发热抢修中的原因分析06.3.1
关于对3#水泥磨后瓦发热抢修中的原因分析06.3.1

3#水泥磨后瓦发热的经过、原因分析、

抢修中工作总结

生产办潘绍民整理、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3#水泥磨后瓦发热的经过、原因分析:

新疆屯河沙湾五宫水泥分公司新线日产1000t/d项目于2005年4月建成,我公司所订购朝阳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φ3.8×13m水泥磨机于05年4月26日开始生产水泥,2005年12月6日我车间在磨机的冬季检修中发现水泥磨机出料端中空轴(图号M1135.3-14,单重为10545kg,材质ZG230-450)751mm面膜瓦面有大量轴向裂纹,长度尺寸5-400mm不等,并沿圆周向展开面轴向均布。然后车间对磨机磨头中空轴进行检查发现磨机进料中空轴(图号M1135.3-2,单重为9847kg,材质ZG230-450)790mm瓦面上半圆周部位存在四条轴向200-400mm长裂纹。

经与朝阳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和去人,现朝重己经在破产阶段,不受理此事。为了确保我五宫公司生产任务完成,经与公司企管部沟通和现场查看开会同意;由唐红军和张明远到内地考察、订货、催货。现己经考查确定在沈阳水泥机械有限公司订货。

我五宫公司与沈阳水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12月22日由项目办所签订合同,购置加工Φ3.8×13米水泥磨进、出料端中空轴各一套;总重:20.95t,合同总价:36.6336万元。交货期60天,(包括中空轴每吨1.6万元、运费2.5万元、螺栓1.5064万元),全款发货。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已经于2005年12月26日预付60%款项(21.98016万元)。按照合同约定Φ3.8×13米水泥磨前、后端中空轴,于2006年2月23日(60 天加工周期)加工完毕,现供方计划于2006年2月20日加工完毕并发货在即,2006年3月2日夜上装车走。

并于2006年3月13日到达安装现场;中空轴经过我公司和天山机械厂安装队双方当面验收时,发现贵公司出料端中空轴表面和法兰外端面的黑漆经过清洗后存在铸造缺陷和多处焊补之处,缺陷位置见示意图(图1、图2),其中出料端中空轴瓦表面的缺陷较严重,四处尺寸面积较大,缺陷为凹下去缩孔没有加工上,且缩孔成片深度较深,详见图1。

出料端中空轴法兰外端面表面砂眼、气孔、缩孔、焊补之处大小不等,数量达30处,全部在外端法兰R处内,我公司对该出料中空轴缺陷也进行了拍照存档。鉴于铸造缺陷如此严重,请贵公司就此出料端中空轴质量缺陷给予书面答复,是否能保证我公司设备长期正常运行,详见图2。

1、经验收中空轴法兰固定螺栓M58×3×330mm,光杆处为φ64mm,后部方头为84×84mm。但是贵公司所供的固定螺栓为光杆处为φ71mm,后部方头为105×105mm,造成我公司安装时,工作量增大,延长了安装时间,贵公司是否验货和认真负责。

2、经验收中空轴法兰固定螺栓M58×3×330mm,光杆处为φ64mm,后部方头为84×84mm。但是贵公司所供的固定螺栓为光杆处为φ57mm的为18个,后部方头为105×105mm,造成我公司安装时不能用,重新找替代螺栓,造成我方工作量增大,延长了安装时间,贵公司是否验货和认真负责。

由新疆天山建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拆除、安装,现己经与新疆天山建材机械有限责公司签订了拆除、安装该磨机进、出料中空轴合同,总价为50000元正。计划时间15天完成,从2006年3月9日开始安装,于2006年3月23日安装完毕。来安装人员8人,总负责人蒋同喜,陈东,平时12小时工作日,配钻等24小时工作日。3月22日至3月23日白班紧固前、后中空轴法兰螺栓和护板螺栓及安装护板,割后瓦座地脚孔部分,夜班2-3点左右开机空车试车,第一次开机运行1:40分种停机,第二次开机运行1:20分停机,因磨尾油位低,缺油,第二天3月24日补充新油后,开机正常,运行8小时。

新疆天山建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装后所测数据:2006.3.26蒋同善

1、进料端中空轴所配φ57mm螺栓9件,配钻φ61-62mm螺栓27件。

中空轴与磨体止口间隙,用塞尺检测:左0.35mm—右0.55mm,上0.45mm--下0.45mm。

瓦接触角度为38度。

2、出料端中空轴所配φ57mm螺栓9件,配钻φ62mm螺栓27件。

中空轴与传动接管配钻为φ45mm,螺栓32件。

中空轴与磨体止口间隙,用塞尺检测:左0.65mm—右0.45mm,上0.5mm--下0.6mm。

瓦接触角度为40度。

3、用两块百分表检测中空轴径向偏摆(同心度)左1.04mm/0.84mm—右0.9mm/0.83mm,起点上1.05mm/1.2mm终点1.18mm/0.98mm--下1.27mm/0.93mm。

4、左、右瓦座划两四道线与瓦座底座连通,出料端瓦座向磨体平移5mm,瓦座下垫子抽出。

5、用水准仪测得两端中空轴顶面进料端比出料端高0.5mm。

2006年3月24-26日检查紧固中空轴所有螺栓和瓦地座,磨尾中空轴接盘与磨片联接轴接盘,拆除螺栓六车间,天山陈东负责找正后,唐选东负责用磁力钻绞孔,原来孔φ33mm=96个,绞孔为φ36mm,有8个孔为原来φ33mm孔,用φ32mm螺栓固定。磨尾中空轴接盘与磨片联接轴接盘上、下偏差5-7mm(径向)。

2006年3月26日夜班,开机空转后,主减速机6#轴承温度升高60℃跳闸,此时后瓦座尺寸为天山安装尺寸,27日联系重齿人员俞工3:00点到现场处理,要求检查轴承是否跑外园,内园,经协商轴承上做记号,把减速机接盘与磨片联接轴接盘甩开联接用吊葫芦拉开间

隙,开机转电机、减速机运转正常,2006年3月27日白班吊起割后瓦座地脚孔部分,安装拆除的减速机联轴器与扭力轴法兰的螺栓,有一个螺栓没有装上。联接好后开机后瓦发热停机,把后瓦座平行往筒体方向移动2mm后,开机不发热后瓦。

2006年3月28日白班停机加球30%,中班19:20分开机至夜班2:00磨机运行正常,1:30分磨机后瓦温度为51.7℃,2:30—9:30分磨机运行正常。3月29日白班停机后瓦座扩孔和加球50%,中班22:58分开机至夜班9:30分磨机运行正常。3月30日白班10:00后瓦座扩孔,抽瓦、检查、刮瓦,把后瓦座平行往筒体方向移动4mm后,开磨机后瓦温度为53.8℃—3月31日夜班磨机运行正常。3月31日白班10:26停机,把后瓦座平行往筒体方向移动5mm后开始磨机加球75%,中班18:16分开机运转,19:00后瓦温度为27℃,20:00为47℃,21:00为50℃,22:00为54.5℃,23:00为55.3℃,24:00为56.6℃,1:00为57.6℃,00:50为58℃停机,冷却后,2:30开机,3:00为46.8℃,4:00为52℃,4:06主减速机1#瓦温度高60℃,5#轴承温度高,后瓦温度为60℃。

4月1日白班10:30调整后瓦座天山来两人邓工,四人把后瓦座平行往减速机方向患2mm 退回原位尺寸。

1、邓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法兰端面(轴向)1=-15mm、2=30mm、3=10mm、4=50mm、

5=40mm、6=0mm。

2、邓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法兰经向1=4mm、2=12mm、3=15mm、4=30mm、5=29mm、

6=28mm、7=16mm、8=0mm。

3、邓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接管法兰端面(轴向)1=-6mm、2=-18mm、3=-21mm、4=-10mm、

5=-15mm、6=-0mm、7=0mm。

4、邓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法兰经向1=0mm、2=0mm、3=-5mm、4=17mm、5=27mm、

6=5mm、7=0mm、8=0mm。

17:15开机,后瓦温度逐步升高从27℃-47.1-57.3℃,夜班00:00停机后瓦温度高58℃,2:45分-4:30停机,主减速机1#瓦温度高60℃。

4月2日中班5:32分开机后瓦温度为28℃,19:30后瓦温度为45.2℃,开高压泵,8:06磨机跳闸,主减速机1#瓦60℃跳闸。

4月3日上午召开了相关人员会议,制定方案,同一思想,复核尺寸,刮瓦、合瓦、研瓦,微调后瓦座往筒体方向,下午开始找尺寸。白班12:10开机,后瓦温度为25.7℃,1:30后瓦温度为37.4℃,3:30后瓦温度为43.3℃,4:26停机后瓦温度为45℃,主减3#瓦温度为38.2℃,4#瓦温度为39.2℃,开始以张欣为主,天山小陈、张明远找后中空轴瓦面垂直径向与瓦座中心线,经找后中空轴瓦面垂直径向中心线与瓦座径向中心线,偏靠配电室为3mm,

偏靠水泥库为13mm,瓦座地脚孔扩割,配电室那边往后移动1mm,水泥库这边往列移动9mm,这样取掉了4mm,两条中心线重合。

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下料法兰经向1=5.6mm、2=6.9mm、3=8.3mm、4=9.1mm、5=8.65mm、6=7.4mm、7=6.6mm、8=5.0mm。径向编差为3.05mm。

4月3日中班6:45分开机后瓦温度为36.5℃,8:00后瓦温度为40.4℃,12:00后瓦温度为44.6℃,1:00后瓦温度为45.1℃,主减3#瓦温度为42.2℃,4#瓦温度为42.5℃,停机。24:10开机,后瓦温度为25.7℃,1:30后瓦温度为37.4℃。

4月4日夜班2:30分后瓦温度为41.2℃,3:30后瓦温度为43.3℃,主减3#瓦温度为37.3℃,4#瓦温度为38.8℃,停机。4:26停机后瓦45℃,淋油孔扩孔。6:45开机后瓦36.5℃,主减3#32.4℃, 4#32.9℃, 11:00白班后瓦44.3℃,主减3#40.5℃, 4#41.6℃,14:08停机主减瓦温高。15:05开机后瓦40℃。中班17:30后瓦15.5℃,主减3#46.6℃, 4#46.5℃,1:30后瓦48.2℃,主减3#49.3℃, 4#49.7℃,5#49℃。2:30后瓦48.3℃,主减3#51.4℃,4#51.2℃。3:30后瓦48.3℃,主减3#43.8℃, 4#46.4℃,主减瓦温高开始下降。

4月4日白班10:38停机复核磨尾尺寸:

1、蒋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法兰径向起头1=5.0mm、2=5.16mm、3=5.0mm、4=4.82mm、

5=4.3mm、6=4.9mm。7=5.17mm 8=4.9mm 复位4.7mm

2、蒋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法兰轴向 1=5.0mm、2=5.4mm、3=6.13mm、4=6.4mm、

5=6.10mm、6=5.75mm、7=5.6mm、8=5.45mm 复位5.18mm。

3、陈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接管法兰径向 1=5.0mm、2=3.86mm、3=2.72mm、4=2.59mm、

5=3.08mm、6=4.97mm、7=6mm、8=5.56mm 复位4.63mm。。

4、陈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中空轴法兰轴向 1=5.0mm、2=5.12mm、3=5.38mm、4=5.05mm、

5=5.27mm、6=5.59mm、7=5.12mm、8=5.62mm 复位5.56mm。

4月5日夜班1:30分后瓦温度为47℃,主减3#瓦温度为49.3℃,4#瓦温度为49.7℃,油温高44.5℃,供油压力0.45mpa,2:30主减3#瓦温度为51℃,4#瓦温度为51.2℃,3:30分主减3#瓦温度为44.4℃,4#瓦温度为46.7℃,油温高33℃,供油压力0.5mpa,9:30分后瓦温度为47.8℃,主减3#瓦温度为43.5℃,4#瓦温度为45℃。

4月5日白班测磨尾尺寸两次,紧固磨尾所有螺栓。

4月5日中班8:20开机后瓦温度为35.9℃, 9:30分后瓦温度为38.9℃,1:30分后瓦温度为49.7℃,夜班3:30分后瓦温度为50℃, 5:33主减8#瓦温度为58℃,停机。

4月6日白班清理主减速机和油站滤网,磨头回油管左边有接一根。

蒋工用百分表测磨尾出料接管法兰径向 1=5.06mm、2=2.75mm、3=2.1mm、4=2.24mm、5=2.02mm、

6=4.31mm、7=5.2mm、8=4.78mm 复位3.81mm。。

4月6日中班8:46开机,1:30后瓦温度为49.2℃,主减3#瓦温度为40.4℃,4#瓦温度为38.4℃,夜班2:30分后瓦温度为51℃,3:30分后瓦温度为52℃, 4:30分后瓦温度为52.1℃, 5:30主减8#瓦温度为53.4℃,6:30分后瓦温度为53.6℃, 7:30后瓦温度为54.3℃,主减3#瓦温度为39.4℃,11#瓦温度为39.5℃,12#瓦温度为40.4℃。8:30分后瓦温度为54.6℃,9:30后瓦温度为54.8℃。

4月7日白班10:10后瓦温度为54.9℃,主减3#瓦温度为42.7℃,11#瓦温度为40℃,12#瓦温度为40.8℃,11:00后瓦温度为55.2℃,11:46停机。处理磨尾外侧淋油孔。

2:20分开机后瓦温度为48℃,17:25后瓦温度为52.8℃,主减3#瓦温度为43.7℃,12#瓦温度为41.9℃,中班5:30后瓦温度为52.2℃,10:30后瓦温度为53.8℃。夜班1:30后瓦温度为45.8℃,主减3#瓦温度为43.3℃, 8:30后瓦温度为51.7℃。

4月8日白班9:00停机,刮瓦、合瓦,研瓦,中班6:43开机正常。

4月9日全天正常。

4月10日全天正常。白班1:30后瓦温度为42.4℃,主减3#瓦温度为43.4℃。

4月11日全天正常。4月11日白班14:42开机,15:03分4#主减瓦跳闸温高,17:30正常,中班停机加球100%。

4月12日14:40分开机----15:03分,15:03分4#主减瓦跳闸温高,清洗主减稀油站滤网,16:50正常,中班1:30正常。更换减速机油品。

4月13日夜班1:30分----白班10:00分正常,白班11:00分后瓦49.4℃,3#主减瓦43.7℃。

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

常见的输血反应与处理原则: 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撤下输血器注明“输血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过敏反应: 除按发热反应处理外,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有呼吸困难者,给高流量吸氧,喉头严重水肿,协助医生作气管切开。 3、溶血反应: 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和病员血标本,重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双侧腰部给予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碱化尿液,以增加血红蛋白溶解度,减少沉积,避免肾小管阻塞,遵医嘱静脉输碳酸氢钠;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血钾增高,酌情行血浆交换(严重贫血者先输同型血);严密观察血压、尿量、尿色的变化。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发生按急性肺水肿的原则处理,停止输血,酌情帮助病员端坐,四肢轮扎,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高流量输氧通过25-30%的酒精湿休后吸入,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遵医嘱应用镇静、镇痛、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 5、细菌污染反应: 一旦发现,除立即停止输血和通知医生外,应将剩余血送化验室,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休克先兆,配合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6、大量输血后反应: 防治原则:在连续输入几个单位库血时,应间隔输入新鲜血,大量输血达1000毫升以上,按医嘱静输入10%葡萄糖酸钙。 7、疾病感染反应: 对供血者应严格体检,优选供血者,凡有黄疸史、肝病、肝功能异常,或3-5年内患过疟疾,查血抗体阳性者等,均不能做献血员。严格各类器械消毒,认真执行无菌操作。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作者:方秀统丁立祥陈迎春姚琦张亘瑷沈煜 作者:方秀统丁立祥陈迎春姚琦张亘瑷沈煜 【关键词】髋部骨折;并发症;病死率 ;高龄老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7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男77例,女90例,年龄70~94岁,平均79.6岁。70~79岁组80例,80~89岁组54例,90~99岁组33例。陈旧性骨折7例,新鲜骨折160例。急诊手术78例,择期手术89例。手术方法:全髋置换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90例,pfn内固定60例。术前存在并存疾病145例,有一种并存疾病者43例(30.3%),有两种并存疾病40例(28.6%),有3种或3种以上并存疾病者62例(41.1%)。 1.2 资料收集方法复习所有167例病人的原始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价,分析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并向所有出院病人发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术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等。 1.4 结果 8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 2.17%,37例患者术后并发心脏事件,35例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患者并发术后谵妄,7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为2.99%。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死于心脏事件2例,肺栓塞1例;随访死亡患者2例,1例死于心脏事件,1例死于肺部感染。相对安全组30例(36.6%),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中度危险组30例(54.5%)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高度危险组27例(84.4%)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70~79岁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7例(3 3.6%),80~89岁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50.6%),90~99岁组术后并发症24例(7 4.4%)。相对安全组无死亡,中度危险组死亡1例,高度危险组死亡4例。70~79岁组死亡0例,80~89岁组死亡2例,90~99岁组死亡3例。 2 讨论 本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病情变化速度快,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易感染及营养不良;②多数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呈现骨质疏松,成为骨折容易发生的原因;③创伤暴力小,大部分诱因为跌倒所致;④术前健康状况与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关系密切,心脏事件、下肢深静脉血栓、谵妄、肺部感染、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肺栓塞、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常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脏事件是老年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手术患者术后死亡主要原因。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围术期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1〕。其原因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的冠状动脉循环最大储备量降低 ;②手术后患者内环境紊乱,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③术中体温降低可能产生血容量充足的假象;④由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不典型,尤其手术后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多为无痛性,心悸、烦躁和不明原因的不适感常被误为手术后躯体不适而不引起重视,增加病死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老年人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肺栓塞是引起手术患者术后死亡重要原因。老年人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心梗合并心房纤颤、外伤手术及下肢创伤、长期卧床、高血压、冠心病、术中扩髓。肺栓塞的血栓栓子大多数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血栓,术前应常规观察肢体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2〕。本资料中35例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术后11 d死于肺栓塞。术前有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 上海华山医院翁心华 中心躯体温度高于体温正常的日波动范围,通常认为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时即称为发热。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热程在2周以内的发热称为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病人热程短,多伴有明显的伴随症状,病因诊断一般不困难。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称为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是一组重要疾病,由于其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发现已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体温(口温)37.5~38.4℃持续4周以上者称长期低热,临床上也具有其特殊性。 一、发热的病理生理 (一)体温的调节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恒定,一般保持在37℃上下的窄范围内(36.2~37.2℃)。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和骨骼肌,在运动或疾病伴有发热时,骨骼肌更是产热的重要场所。机体的散热主要以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进行,据估计约90%的热量通过上述方式散失,人体主要的散热部位为皮肤。 机体具有两种控制体温的系统,一是所谓行为调节,一是自身调节(即反馈调节系统)。前者是有意识的活动;后者是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实现,其调节机构包括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感受器分为温觉感受器(兴奋时散热增加)和冷觉感受器(兴奋时产热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目前生理学上多采用调定点(set point)的学说来解释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调节的功能活动。该学说认为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存在着与恒温箱温度调节器相类似的调定点,此调定点的高低决定体温的水平。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时,调定点的冲动发放,调温指令抵达产热和散热器官,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的张力增加或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最终导致发热。 (二)致热原与发热的机制据现有的资料表明,除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甲状腺危象)、剧烈运动、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等情况导致的产热过多,或因广泛皮肤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所致的散热障碍造成的发热以及功能性低热外,其余原因所致的发热皆可能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致热原(pyrogens)是一类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微量物质即可引起发热。目前已知的致热原可概括为两类: 1、外源性致热原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原胆脘醇酮,又名尿睾酮),炎症的某些内源性因子、尿酸结晶、博来霉素

骨折术后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第一篇:基本知识篇 一、骨折的定义 骨折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多见于生活、工业、交通、站伤及运动中的意外事故,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拉力或积累劳损和骨骼疾病所引起。 二、骨折的分类 1.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 2.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3.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 三、骨折的病理生理 骨折后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涉及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后,机体立即开始修复,骨折的愈合是一个复杂而又连续的过程,基本经历三个期,即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板形成塑形期。 1 血肿炎症机化期:该过程大约在骨折后的2-3周完成。 2原始骨痂形成期:该过程约需4-8周。 3骨板形成塑形期:该过程约需8-12周。 四、骨折的临床表现 1.全身 (1)休克:主要由于骨折导致的大量出血和剧痛所致。常见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股骨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或伴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或合并内脏损伤的病人。

(2)疼痛:骨折及合并损伤处疼痛,在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 (3)发热:骨折病人的体温多在正常范围。在骨折合并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以及损伤组织的吸收可使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C。 2.局部 (1)骨折的一般表现 1)局部肿胀、瘀斑或出血:局部可见软组织出血、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饱;血肿浅表时,皮下出现瘀斑;开放性骨折时,可见骨折部位出血。 2)压痛:骨折部位有固定压痛。由骨长轴远端向近侧叩击和冲击时可诱发骨折部位的疼痛。 3)活动受限:骨折部位的肿胀和疼痛或完全性骨折,使肢体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受限。 (2)骨折特有体征:只要出现其中的一项,即可确诊。 1)畸形:骨折移位后,可发生受伤肢体外形改变,表现为肢体短缩、成角、弯曲等畸形。 2)反常活动:在肢体的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断端之间互相摩擦时所产生的轻微音响及感觉。 五.骨折的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在受伤小腿和前臂的掌侧和背侧,临床表现为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麻木,肤色苍白;肢体

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1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骨折的并发症一般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 骨折早期并发症 1、休克: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于成人,因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 滴进入破裂的静膜窝内,进入血液循环所致。引起肺部、脑部脂肪栓塞。肺栓塞表现: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等。脑栓塞表现为:意识障碍,如烦躁、昏迷、抽搐等。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①肝、脾破裂②肺损伤③膀胱、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等;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①重要血管损伤②周围神经损伤③脊髓损伤; 5、骨筋膜室综合征:多见于前臂内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或外包扎过紧等,迫使骨 筋膜室容积减小,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 骨折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体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 2、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 成褥疮; 3、下肢静脉血栓: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长期缺乏运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 态; 4、感染: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 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 5、损伤性骨化:多因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 理不当使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

6、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未能准确复位,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关节炎; 7、关节僵硬: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8、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也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 不良; 9、缺血性骨坏死: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所致; 10、缺血性肌痉挛: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结果。 2骨折并发症的预防 第一,对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必须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对观察到的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做到这些,诸如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栓塞、软组织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及脂肪检塞等一类并发症可能不会发生,即便出现,也可通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化解。 第二,对引起骨折的损伤机制和骨折的类型、状态有详尽细致的了解,那么术前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手术入路、固定方法乃至术后康复计划就言之凿凿,不容易出现偏差, 自然将并发症拒之门外。 第三,认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注重系统的技术培训及专业知识的更新,千万不能对新技术仅有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地匆匆用于临床实践,因为那样做没有不出乱子的。 第四,做到精心手术,正确操作,每一个步骤都要符合规范,术后要认真观察,时刻保持警惕,不让并发症的苗子在眼皮底下溜走。一经发现要及时处置,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3骨折并发症膳食治疗 丹参桃仁白薇粥 材料:桃仁10克 ?去皮尖,丹参15克,白薇10克,粳米50克。 制作:将桃仁研碎,与白薇、丹参同煎取汁去渣,与粳米同煮为粥,温服适量。 功能:有清热、凉血、化淤之功效。适用于损伤后淤血发热、大便干结等症。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静脉输血的并发症、预防处置 主讲人:谢海燕时间:2016-05-15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 ⑴由致热原引起,如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⑵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⑶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可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先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1°C,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伴有血压下降。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1~2小时即可缓解,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护理 ⑴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⑵处理:①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以自行缓解;②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发冷者注意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通知医生;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④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袋一并送检。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⑴患者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质易发生过敏反应。输入血液中的异体蛋白 质与患者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而使机体致敏。 ⑵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血者在采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 进食了可致敏的食物。 ⑶多次输血的患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 互作用而发生输血反应。 ⑷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一旦与相应的抗原 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输血时,其程度轻重不一,通常与症状出现的早晚有关。症状出现越早,反应越严重。 ⑴轻度反应:输血后出现皮肤痛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⑵中度反应: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口唇高度水肿。也可发生喉头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⑶重度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 3.护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 1999 年我国发热性疾病的研讨会将 FUO 定义为:发热持续 3 周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临床最常用的分类为感染性疾病、恶性疾病、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4类。 一、感染性疾病诊断: 1. 结核病 导致 FUO 的结核病占感染性疾病的 16.7-43.1%。典型的结核病诊断多不难,但临床上导致 FUO 的结核病常缺乏午后潮热、盗汗等典型表现,多以反复间断高热为主要特点,影像学、脑脊液、胸水等检查亦不典型,PPD 试验仅部分符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诊断性治疗等。引起 FUO 的常见结核感染类型为:肺结核合并感染、结核性胸膜炎、干酪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肺外结核等。 2.伤寒 造成伤寒病因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多数患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相对缓脉、脾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规范的药物治疗导致热型不规则、肥达氏反应阳性率低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肥达反应、骨髓培养等。肥达反应常在病程第 1 周末出现阳性,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 4-5 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 4 倍以上升高;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可达 90%以上,且阳性率受病程及抗生素的影响较小。 3.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引起 FUO 的常见病因。长期间断发热、新近出现的心脏病理性杂音、心脏瓣膜赘生物、抗菌药物治疗好转但病情易反复是其特

点。抗菌药物的不规范应用致使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血培养阳性率不高,而对于直径<2mm 的赘生物,常规心脏彩超很难检出,因此对于长期间断发热,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多次多部位采血以求获得细菌学证据,若临床表现倾向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常规脏彩超未发现瓣膜赘生物,可行经食道超声检查,其准确率可达 90.0%。 4.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多具有以下特征:(1)大多数病毒感染病程少于 2 周,但 EB 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IV 等病程可长于 3 周;(2)外周血白细胞多数不增高,CRP、ESR 仅轻度升高;(3)病毒感染后常出现多个靶器官损害。临床上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为 EB 病毒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多有以下特征:a.多见于器官移植、AIDS、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b. 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性间质性或肺泡性浸润、纤维化; c.双份血清病毒抗体呈 4 倍或以上增长时有助于诊断,体液、分泌物分离出病毒包涵体则可确诊。 5.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依靠经验性治疗才得以确诊。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G 实验、GM 实验,Odabasi 等发现 1-3,β-D-Glucan葡聚糖水平>60 pg/ ml 作为预测真菌感染的阳性界值,其敏感性为 97%, 特异性 93%;GM 实验可用于肺部曲霉菌感染,其早期诊断和监测界值 0. 5 和 0. 8的敏感性均为 96.5%, 特异性分别为 85. 1% 和 97. 3%。 6.恙虫病 恙虫病为闽南地区较为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多见于农民、野外工作者,夏秋多雨季节容易发作,一般出现“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三联症,且血象正常即可诊断,但个别患者因为焦痂隐匿(如女患者焦痂位于阴唇内,个

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总结

论著·临床论坛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骨折,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其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其中关节内骨折约占75%,98%闭合性骨折,7%~15%双侧骨折[1-3]。发生在关节内的骨折一般都比较复杂,与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多变,使得其治疗难度大,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留下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检查手段和骨科手术技术也有了重大的进步,目前,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最主要的手段是切开复位内固定[4-5],但术后患者切口不愈合、感染、皮缘坏死等成为常见并发症。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64例(76足),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制定周密的术前计划,术中采取有效复位联合植骨内固定,目的是避免这类并发症的发生。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4例(76足),男39例,女25例;年龄19~66岁,平均40.3岁;其中双侧跟骨骨折1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6例,交通伤21例,其他伤7例。其中伴有脊柱、骨盆等多发骨折9例,合并同侧距骨、舟骨等相邻部位骨折或脱位4例。术前常规进行踝关节正侧位以及跟骨轴位X 线检查,跟骨CT 平扫加三维重建。76足骨折根据Sanders 分型:Ⅱ型39足,Ⅲ型24足,Ⅳ型13足。手术资料:①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给予严格卧床、石膏托制动、抬高患肢等治疗,同时应用冷敷、脱水药物等减轻局部肿胀。伤后6~14d 肿胀基本消退,皮肤皱纹试验(+),根据患者骨折类型、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全身状况制定手术方案:常规足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者为伤后7~21d,平均约14d;微创切开复位或撬拨复位者,手术时间可相对提前,平均约10d。②手术方法:a.常规足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足外侧“L”形切口,纵形切口在跟腱和腓骨中间,横行切口为足背侧和跖侧皮肤交界处,减少软组织的游离,直接切至骨面,勿用电刀,3枚克氏针打入距骨辅助显露,掀开外侧壁显露塌陷之距下关节,撬拨关节面塌陷骨片使之复位,恢复Gissane 角;跟骨结节处横穿1枚斯氏针向下牵引,恢复Bohler 角,沿跟骨轴向穿1枚斯氏针撬拨,恢复跟骨高度,并直接打入距骨内,复位并横向挤压跟骨外侧壁恢复跟骨宽度。若骨缺损范围>2cm,不能支撑关节面的碎骨块,则予以自体或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植入。选择合适大小钢板贴附于跟骨外侧壁,前方螺钉需打入载距突内以提高稳定性,若无法做到,则需将钢板向前置于骰骨上保证稳定性。若骨折粉碎严重、骨质疏松明显,则采用锁定钢板固定。b.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关节外骨折或骨折累及距下关节面但没有移位的患者,在骨折部位采用微创小切口局部切开,辅以克氏针固定牵拉骨折块,C 型臂X 线机下按压跟骨内、外侧, 使其骨折块复位,行螺钉内固定。c.钢 针撬拨复位固定:对于距下关节面骨折 块移位程度轻,尤其是舌状骨折合并软组织挫伤较重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我们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在C 型 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总结 纪强陈志红李晓苏季俊庄文华 215300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5.26.25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64例(76足),采用手术治疗,记录术 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间3~26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6足,均为皮缘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晚期距下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5足,经治疗2足缓解不影响生活,3足疼痛存在。优44足,良22足,差10足,优良率87%。结论:对 于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制定周密的术前计划,术中采取有效复位联合植骨内固定,可以减少切 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并发症;预防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calcaneal fracture operation Ji Qiang,Chen Zhihong,Li Xiaosu,Ji Jun,Zhuang Wenhu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215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wound complications after calcaneal fracture operation. Methods:64cases(76feet)of calcaneal fract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We record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follow-up time was 3to 26months.After operation,6cases had early complications,6foot were skin necrosis,after changing fresh dressing for a wound,the wound was healed.5feet were late subtalar joint traumatic arthritis,after treatment,the 2feet were reliev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life,the pain of 3feet was still there.44feet were excellent,22feet were good,10feet were poor,the excellent rate was 87%.Conclusion:For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proper operation time, careful preoperative planning,effective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and bone graft surgery in operation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fte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The curative effect was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Operation incision;Complications;Prevention 41 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4 16:53:3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e015941024.html,/kcms/detail/11.5189.R.20150914.1653.050.html

输血的不良反应有什么

输血的不良反应有什么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现在医学领域运用非常的广泛,但是你知道输血的不良反应有什么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输血的不良反应有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输血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获得其中的1项以上者确诊为过敏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入壶,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输血后短期内或输血过程中即发生寒战、发热,发热者体温可达38℃~41℃,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反应持续1~2小时,然后出汗、退烧。发热的高低与输血速度计输入白细胞计数及热源量成正比,有时可在输血后几小时后才反应。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予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 3.输血后紫癜 均在输血后7天左右发病,发病急剧,有明显的畏寒、高热、荨麻疹;时有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皮肤广泛的

淤点与淤斑、齿龈出血、鼻出血、黑便;均伴血小板降低,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IgG,做骨髓细胞血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 4.移植物抗宿主病 发热、皮肤潮红、皮疹、严重腹泻、肝脾肿大等。最高体温达40℃,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复查血常规及转氨酶直至正常。 5.输血性血色病 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性功能减退。临床上输用新鲜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 6.大量输血后反应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主要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后1小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头胀、咳嗽、先咳白痰,以后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在短期内死亡,如有上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此外,对无贫血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放血200~

-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辩证治疗

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辩证治疗 航天中心医院李红梅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一组重要疾病,由于其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发现,已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体温(口温)37.5~38.4℃持续4周以上者称长期低热,临床上也具有其特殊性。对这一类疾病的诊治中西医都感到很棘手。中医理论注重整体观念,对这类疾病从辨证论治,而不只是辨病论治,往往取得一定疗效。 根据FUO起病多较缓,病程长,临床多表现为低热,有时为高热的特点。符合中医诊断内伤发热。 病因病机: 内伤发热主要由劳倦、饮食、情志等因素而引起,少数始为外感,久则导致脏腑亏虚而引起。其共同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过度劳累、饮食失调致脾胃气虚,气虚而虚阳外越、或气虚而阴火上冲;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生血,或因失血过多致营血亏虚,血属阴,阴血不足以敛阳而发热;素体阴虚,热病日久伤阴,或误用、过用燥药致阴精亏虚,阳亢乘阴而发热;寒证日久或脾肾阳虚,火不归元,虚阳外越而发热;外感热病,正虚邪恋,邪留半表半里,正邪相争而发热;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久则郁而化热;情志郁结,恼怒过度致气郁化火,肝火炽盛发热;情志、劳倦、外伤、出血致瘀血产生,阻滞经络而发热,亦有疮毒内炽,郁而发热,或湿热蕴而生毒,聚而不散,发为瘰疬、症瘕等。 以上病因病机中,气、血、阴、阳诸虚所致均属虚证,而邪留半表半里、气郁、血瘀、湿滞、疮毒等属实证。部分患者可由两种病机同时引起发病,或互相转化,治疗中不可拘泥。 1诊断与鉴别诊断 首先鉴别内伤、外感发热,以明确诊断。(见表1) 表1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的鉴别诊断

术后发热原因分析

发热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其变化幅度在0. 5?1 . 0C范围内,超过 1C,就应加以重视,并注意寻找原因不少医生把无菌手术后出现的体温升高简单归为“吸收热”,常常会遇到许多难以解释的发热病例,其实正确诊断和处理术后发热并不简单。 2 原因分析及处理 2. 1 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手术时间长(>2 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氟烷或安氟醚)引起的肝中毒等。 2. 2. 1 手术反应热手术反应热最为常见,本组中发生率约902%。多在手术当天或第2 天出现,2—4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38. 5'E。一般来说手术反应热的程度和持续 时问与手术大小和损伤的程度有关,其机理是人体遭受严重伤或手术后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反应和代谢改变,出现皮肤的血管收缩和代谢亢进,过度产热和氧消耗增加L2] ,此外损伤区血液成分及其他组织的分解产物吸收亦引起发热,即“吸收热”。老人反应较迟钝,体温升高不明显。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常给予支持疗法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考虑并发感染的可能,需仔细查明原因并治疗。手术反应热老人术后出现体温升高I C 以上或一般术后3 4 天仍发热应等并发症。 2. 1 . 2 输血或输液反应热输液、输血引起的发热并不少见,本组占2. 7%。发热出现在输液、输血过程中(输液反应有时表现为群发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 C,严重者出现休克。输液反应热的机制多是由:①输入液体质量不合格;② 液体内加注药物质量不合格或配伍不当;③输液器具有质量问题;④输液环境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外源性致热源入血激活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1。输血热为输血并发 症,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其主要原因有:①致热源污染:如蛋白质、细菌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②免疫反应:病人体内有特异的抗体,如白细胞凝集素、血小板抗体等,对所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或经产妇病人中。出现输液或输血反应后,立即停止输原药液或血液,更换新液体和新输液器,一般用5%葡萄糖维持静脉通路,肌肉注射异丙嗪,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如有休克症状应 抗休克处理,注意监测体温、血压、呼吸、神志等变化,直到反应缓解。 2 . 1. 3药物热药物热较常见,以抗生素类最多,其次是结核药L2J,据报道药物热占不 明发热的3 %?5%,随着新抗生素的不断问世,药物热会不断增多L3J本组发生药物热者 8 例,占2. 4%,均为抗生素所致,其中头孢类 6 例,青霉素类2 例;6 例为单纯发热,1 例出现皮疹,1例淋巴增大。发热出现在用药5 I0天以后,多为高热,达39C以上,一般 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感染灶及其他可解释原因,实验室检查WBC正常或偏低(头 孢类抗生素多有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停用抗生素后体温在48小时内迅速恢复正常,再次应用又出现高热。药物热的机制一般认为是药物引起的延迟性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被 白细胞吞噬,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导致体温升高。处理措施为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并停止应用引起发热的药物。 2. 1. 4 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发生率相对偏高,有时伴 有发热症状,在本组发热病例中占1. 2%。据统计,择期骨科手术DVT发生率约52%,急 诊手术约70%。约50%的Evr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85%发生在术后第1个4天内,好发于下肢,特别是髋、膝等下肢手术,左侧明显多于右侧。血栓单纯发生于髂股静脉时,可在患肢肿胀疼痛同时,伴有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8. 5'E。若血栓阻塞患肢整个静脉系统, 同时引起动脉强烈痉挛者,即形成股青肿。可有剧烈疼痛,下肢青紫,体温多超过39C, 往往出现静脉性坏疽。D、发病三大因素为血液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本病预防为主,现研究显示,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有显著预防效果。治疗上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处

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就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以后出现与治疗无关的异 常的反应,需要及时的处理。总体来说输血反应常见的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溶血反应,对于发热反应的患者,首先要减慢输血的速度,同时给予病人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应用消炎止疼药或者激素类药物退热。对于过敏反应的患者也要减慢输血速度,必要时可以立即停止输血,让病人平卧,给予吸氧,监测血压。如果病人血压降低,应用肾上腺素抗休克治疗,同时积极的补液,也可以用地塞米松治疗。对于发生的溶血反应,首先要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病人补充液体,维持尿量正常,保护肾功能,给予大量输液,应用利尿剂,同时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输血反应通常是由血型不合而造成的,有以下四种表现: (1)典型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通常在输血后30分钟内发生寒战、发热、心慌、胸痛、恶心、气急、休克等...。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多因曾经输过异型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再次输血时因“回忆反应”,体内抗体滴度迅速升高。多由ABO以外血型不合引起的,Rh血型尤其最为常见,严重者2周左右才出现发热、贫血,黄疸。 (3)单纯表现为输血无效型。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并未感到不良反应,但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次日开始下降,这种病例属于迟发性溶血性反应,见于ABO以外,以kidd、Duffy等血型不合

所致。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由于供、受者HLA 不合,输血后供者血成分中的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视受者为“异已”,产生抗体“排斥异已”,实质上与骨髓移植后发生的GVHD机理相同。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腹泻、反复感染、以至全身衰竭、死亡。由于发病缓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来解释,极容易漏诊。 二、输血反应的诊断 发生输血反应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 2、采病人血及血袋剩余血送血库检测分析;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 4、抢救病人; 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进行分析: 1、复核用血申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 2、复核患者ABO血型; 3、复核输血前留下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进行交叉配血; 5、进行Rh血型检定;

骨科术后感染

骨科术后感染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夏精武 是临床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导致感染的原因,可以是医院的内环境污染,耐药性细菌的增多,复杂大手术的施行,新诊断方法和治疗法的采用等诸多因素引起。 有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可于医务人员过分依赖抗生素的作用,而放松无菌操作或违背了外科操作原则而发生。感染的后果有时很严重,处理相当困难。 一、发病率、病原菌及病因: 据统计,骨科无菌手术后感染率约为3%,多发生在髋、膝关节和脊椎。开放伤术后感染率为10-20%不等;人工关节臵换术后,深部感染率,大宗病例为%,专科中心报导为%。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D群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出现频率相对较少。 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 手术创口的细菌污染,30%是于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直接落入而引起,而人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最大,多数人是金葡菌带菌者。手术室中空气和衣物上的污染微生物的数目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室内每小时气体交换频率,手术室的人员出入手术室的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若使用具有空气调节装

臵的超清洁手术室,缩短手术时间及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感染率可明显下降。 有人曾做过手术时切口污染情况调查,在相同时间内,落入手术野中的细菌量,以单位体积计算,普通手术间手术切口附近的细菌数,平均为1415/㎡,净化手术间为125/㎡,前者为后者的10倍以上。 术中直接污染 手术创口的污染,70%是接触手、器械和臵入物,如:人工假体、髓内针、钢板、库骨、引流条等引起。包括手术者的布质,手术衣及夏天头额上的汗水滴入伤口,都可成为污染源。因此,术者从洗手,手术野消毒,覆盖敷料及器械消毒均需严格把关。 手术野局部因素 切口局部组织坏死、积血等,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发生感染。如:1、切口太小,过度牵拉致使皮肤及软组织发生坏死; 2、止血不彻底,术后伤口积血; 3、拔除引流过早; 4、皮肤缝合张力大而导致裂开; 5、死腔; 6、手术时间长; 7、污染伤口清创不彻底; 8、对污染较重的开放性骨折,做了不适宜的内固定,如:髓内针,钢板等。 9、切口内残留不应有的异物,如: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预防完整版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 及处理预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医、护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护理处理 1、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表现为畏寒,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重者个别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根据症状轻重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无禁食的病人可口服布洛芬或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重症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予吸氧、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抗过敏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并保留余血、输血器等送检。 2、过敏反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可配合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手术。若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l,或者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3、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痛、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立即终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核对血型,重做交叉配血实验;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预防.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医、护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护理处理 1、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表现为畏寒,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重者个别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根据症状轻重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无禁食的病人可口服布洛芬或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重症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予吸氧、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抗过敏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并保留余血、输血器等送检。 2、过敏反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可配合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手术。若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或者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3、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痛、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立即终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核对血型,重做交叉配血实验;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4、细菌污染: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