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乳腺癌肉瘤2例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乳腺癌肉瘤2例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医学相关)

乳腺癌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病变引起。 2、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3、乳腺癌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有性激素变化、月经、饮食习惯、乳腺疾病、遗传因素等。 4、乳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有:皮肤改变、乳房肿块、乳头和乳晕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不可被推动等等。 5、切口的护理时,严密观察患侧手臂远端血运情况,如发现脉搏扪不清、皮肤发紫、皮肤发冷等,应考虑腋部血管受压,立即调整绷带松紧度。 6、乳腺癌护理中常见问题有:焦虑或恐惧、疼痛、组织灌流量的改变、躯体(患侧肢体)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知识缺乏和潜在并发症等。 7、手术后1~2d一般每日引流液体为 50 ~ 100 ml,以后逐渐减少。手术后 3~ 5 d,皮下无积液、皮瓣与胸壁紧贴即可拔出引流管。 8、乳腺癌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皮肤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情观察、伤口护理、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健康宣教等。 9、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瓣下积液、出血气胸、皮瓣坏死等。 10、功能锻炼:术后 1 ~ 2 d活动手或腕部,手术后3~5d做患肢的功能锻

炼,术后7d可活动肩部,但不宜活动范围过大,负重过大或过久。 11、健康宣教的内容:术后康复锻炼、义乳假体、乳房自检指导、术后化疗或放疗等。 12、术后康复锻炼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14、健康宣教之避孕,术后 5 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 二、选择题 ( C )1.乳癌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A 肺 B 肝 C 腋窝淋巴结 D 锁骨下淋巴结 ( C )2.乳癌的首发症状 A 乳头凹陷 B 橘皮样改变 C无痛性肿块 D 乳房弥漫性性增生 ( B )3.乳癌最常发生的部位 A乳头及乳晕处 B 外上象限 C外下象限 D 内上象限 ( D )4、乳癌病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 A 癌肿与皮肤粘连 B 肿瘤压迫 C 并发炎症 D 浸润Cooper韧带( A )5、早期发现乳癌最有效的方法 A 乳房钼靶X线 B B型超声检查 C 近红外线扫描 D MRI ( A )6、乳癌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 A 乳房癌根治术 B 乳房癌改良根治术 C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根治术 D 扩大根治术

发生于躯干肢体的粘液样纤维肉瘤病理学观察及文献复习

发生于躯干肢体的粘液样纤维肉瘤病理学观察及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8-04-20T15:13:42.3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作者:侯晓丽[导读] 本文涉及到的例1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孙振柱教授会诊,在此表示感谢。(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病理科新疆伊宁 835000)【摘要】目的:通过对粘液样纤维肉瘤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起病理进程。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友谊医院病理科2012—2016年期间诊断的2例粘液样纤维肉瘤。对其病理切片进行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粘液样纤维肉瘤的具体病理特点。结果:患者镜下观察发现大量粘液样基质中,肿瘤细胞较稀疏分布,细胞呈梭形或星形,轻度异型性;可见假脂肪母细胞 HE 400×。结论:粘液样纤维肉瘤的病理特征除间质广泛粘液样变,还包括异型性较小的星芒状细胞的特征,瘤组织呈触角样或蜘蛛网样浸润至皮下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局部侵袭组织的恶性生物学能力变强等特征,为临床上的诊断、鉴别提供依据。【关键词】躯干肢体;粘液样纤维肉瘤;病理学观察【中图分类号】R7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56-02 粘液样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是主要由粘液细胞和粘液基质形成的低度恶性肿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肉瘤之一,男性略多见,主要发生于肢体,少见于躯干。现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友谊医院2例发生于躯干、肢体的粘液样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友谊医院病理科2012—2016年期间诊断的2例粘液样纤维肉瘤。例1男,71岁,发现右肩背部肿块2年余入院,体检:右肩背部可触及肿块,大小约为10.0*3.0cm左右,质韧,活动度可,无红肿热,边界清,较规则,呈椭圆形。我院B超:提示血管瘤可能。临床诊断:血管瘤?例2男,28岁,因发现右大腿肿块2周余于2016年3月2日入院,体检:右大腿近端外侧约15cm*6cm不规则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无压痛,活动欠佳,右下肢感觉运动未见异常,末梢血运良好。彩超示:右大腿外侧皮下软组织内约11.2cm*7.6cm低回声占位病变,边界可辨、规则、回声不均匀,内见少量低速血流信号。临床诊断:右大腿肿块待查。 1.2 治疗方法 切除标本全部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24h以上,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um厚切片,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一抗包括上皮标记AE1/AE3、EMA、CK8/18、CK5/6、S-100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横纹肌标记MyoD1、Myoglobin、Myogenin、CD99、Ki-67、HMB45、bcl-2,均为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阳性结果为胞质或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 2.结果 病理学检查:(1)大体检查:例1灰红肿物一个,大小4.6×4.2×2.0cm,包膜不清,呈胶冻状,切面实性、暗红、灰红、胶冻样。例2淡粉、淡黄组织一块,已被临床切开,11.0×7.0×6.0cm,表面似有包膜,切面淡黄、灰白、黏液样。另见一堆组织,灰白、灰褐,6.0×4.0×2.0cm。(2)组织形态学:例1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大量粘液样基质中,肿瘤细胞成分少,只含少数无粘附性的、肥胖梭形及星形肿瘤细胞,胞质界限不清、略嗜酸,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常见。特征性的表现是存在显著的细分枝状的薄壁血管,部分血管周围分布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图1,2)。假脂肪母细胞多见(胞质内含有酸性粘液的空泡状肿瘤性纤维母细胞)(图3)。(3)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CD99(+),Ki-67(5%+),CD34血管(+),SMA血管(+),上皮标记AE1/AE3、EMA(-),MyoD1、Myogenin均(-),S-100、HMB45、Bcl-2均(-)。 图1 较多的薄壁血管HE 400×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 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二)体征 1、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 (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

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1、手术适应证:手术无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术后可避免放疗或缩减放疗、减少放射野或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由Ⅲ期转为为Ⅰ或Ⅱ期,可选择行肿瘤完全切除术。对于无法直接手术切除或需要术前辅助治疗的病例,选择活检术。推荐开放手术切取活检。 2、手术相对禁忌证:肿瘤广泛转移或其他无法耐受麻醉和手术的全身性疾病。 二、诊断、鉴别诊断需要完善的检查检验 超声检查、CT、MRI、腹部CTA、静脉肾盂造影、血常规、生化全项、AFP、NSE、尿VMA。 三、术前评估需的检查检验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五项、术前四项、血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骨穿、病理检查。 入院前查血常规,肺部平扫CT,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 四、术前评估: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营养评估、心理评估、伴发病评估、依从性评估、并发症评估、医者能力评估。4.1.病理分型(国际病理协作组) (1)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约65%,主要发生于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统,由横纹肌母细胞和小圆细胞组成。 (2)腺泡型横纹肌肉瘤约20%,躯干、四肢及会阴部为好发部位,由

大圆细胞和横纹肌母细胞组成。 (3)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约1%,儿童罕见。 (4)未分化亚型约8%。 4.2.分期 横纹肌肉瘤TNM治疗前临床分期 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IRS)术后-病理分期系统 4.3.横纹肌肉瘤危险度分组

五、治疗原则与方案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单纯外科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需要术前或术后辅助放化疗来提高局部控制率,放化疗一直是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解剖结构清晰、毗邻关系不太复杂、重要脏器侵犯不明显、评估可以完整达RO(切缘无癌细胞)切除的软组织肿瘤直接一期手术。对于范围广泛,累及周围复杂的脏器或解剖结构,诸如关节、血管,一期Ro切除困难的患者,首先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后实施术前辅助治疗是必要的。 5.1.手术治疗原则 外科手术是大多数软组织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最好能做完整的肿瘤切除或仅有镜下残留。Ro切除是目前较为推崇的原则。保留肢体与最大功能及体内各种脏器复杂病灶的处理与功能的重建是近年治疗的核心理念。为了达到完整切除肿瘤的原发病灶,可以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原遗留下的阳性边缘或仅做活检部位。 5.2.放射性治疗 RMS胚胎型IRS-Ⅰ期不做放疗,Ⅱ-Ⅳ期则需放疗。腺泡型易有局部复发,故Ⅰ期也做放疗。低危组除了TNM Ⅰ期或原发瘤灶位于子宫和宫颈,已经完全切除且局部淋巴结阴性的患儿可不做放疗。常规分割放疗与超分割放疗无区别。 5.3.化学治疗 目前认为VAC(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是横纹肌肉瘤联合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十一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 答:乳汁淤积 2.急性乳腺炎的常见致病菌? 答:金葡菌 【新课导入】 【案例】 李女士,48岁,未婚。左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直径为4cm,同侧腋窝2个淋巴结肿大,无粘连。诊断为乳房癌,需手术治疗。 思考: 1.乳房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2.该患者确诊为乳房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指导女性术后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维持术后患肢最大活动范围。 2.专业理论知识:乳房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术后护理。 3.职业核心能力:指导女性进行自我乳房检查的方法,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定义 乳乳腺癌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乳房疾病。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男性乳房癌的患病比例仅在1%以下。 二、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可直接侵及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严重时使癌块固定于胸壁。 2.淋巴转移:可循乳房淋巴液的四个输出途径扩散。 ①同侧腋窝淋巴结(多见)②然后侵入锁骨下淋巴结 ③锁骨上淋巴结④癌灶位于内侧向胸骨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乳癌经血运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 随着肿块体积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若癌块侵犯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为“酒窝征”;如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则可使乳头偏移、抬高或内陷,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癌肿继续增大,与皮肤广泛粘连,当皮内或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若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时,乳房局部隆起。乳腺癌晚期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其表面易出血,且有恶臭的分泌物。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腋窝,开始为少数散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随后肿大的淋巴结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堵塞腋窝主淋巴管时,则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肺、肝、骨等远处转移症状。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X线钼靶摄片和干板照相检查,对区别乳房肿块性质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乳癌的普查;超声显像能发现直径在1cm以上的肿瘤,属无损伤性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囊性肿块与实质性肿块。(视频) 2.病理学检查可用细针穿刺肿块吸取组织细胞做细胞学检查。对疑为乳癌者,最好是做好乳腺癌根治术的准备,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完整切除,术中作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切缘有无癌残留等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全乳切除术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而定。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toma,MFH)多发生于深层软组织,首先由O’Briea和St oat所报道,原发于骨内者甚为少见。1972年Feldman和Norman提出将此瘤作为一种独立的骨肿瘤类型,以前常将骨内MFH误认为骨肉瘤、纤维肉瘤、骨巨细胞瘤或骨转移性癌等。由可分化为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形成。已发现此肿瘤的变种有:多形分层型,粘液型,巨细胞型、炎症型、血管瘤样型等。 病理 此瘤由发生间变的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所构成,现时可见有良恶性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无钙化灶,组织细胞呈圆形或近圆形,核为圆形或肾状,有明显的异形性,富于胞浆,并有吞噬现象。泡沫细胞中含细胞碎屑和含铁血黄素等。纤维母细胞疏密不一,细胞呈漩涡状或车辐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大,卵圆形,核明显异形性,多核巨细胞有良恶性之分。前者很象破骨细胞或杜顿(Touton)巨细胞,恶性者为瘤巨细胞。 肿块常呈多叶状,灰—白色,有时为黄色或黄褐色(脂质、含铁血黄素)肿块中,特别在粘膜样变种中有胶状区域。在血管瘤样的类型中出血病变区居优势,并伴发充满血液的大腔隙。在炎症病变中,黄色尤为明显。有时出血和坏死较广泛,以致整个肿瘤的肿块均变为含有液体的囊而类似于—囊性血肿。有时肿瘤外观似已完全包被,但实际上,病变已浸润至其周围的组织。 组织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 (1)多形分层型 组织学表现以显著的细胞多形性为特征。梭形、卵圆形和巨细胞同时存在,后者既可为良性又可为恶性。这些细胞的多形性改变、明显的有丝分裂、染色过深的核、粗大的染色质和体大的核仁等不典型性常见于此种病变。有时,巨细胞、单核及梭形细胞均有浓染的嗜曙红胞浆,并伴有前期的肌样质。但从无横行的条纹状图像可见。 上述细胞的多形成分可能也是形成病灶的主要成份,但同时有所谓的分层改变。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多呈螺旋状或风车状排列,常常在其中心由胶原或小血管形成的嗜曙红区向周围放射。梭形细胞的银染色显示—特别明显的网状模式,并包围单个细胞,而在组织细胞占优势的区域,外包绕小的细胞组织。在分层区的中央,嗜银性表现特别明显。由于病变区含有脂质,因此,可见含量不等的泡沫细胞。有时,还可见急性和/或慢性炎症浸润现象。 胞浆的PAS染色呈阳性,但相当不规则,且较多变,而且主要对抗淀粉酶和透明质酸酶(为粘多糖而非糖原)。同一肿瘤中,可在多形改变占优势的区域旁侧发现典型的分层和胶原化外观。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尚须与所有具有显著多形性的肿瘤,尤其是非常少见的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相鉴别。后者很难见到横纹,在电镜下可显示成横纹肌细胞的分化;另外,对淀粉酸敏感的PAS阳性(糖原)是明显而不变的。 本病与多形性的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后者无分层改变,但有成脂细胞和脂细胞的分化。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也可能存在胞浆内空泡,但在成脂细胞中,空泡能向细胞核和周围转移,并使核变平,另外,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细胞形成的空泡中含有粘多糖物质。由于两种肿瘤(前者和多形性脂肪肉瘤)的脂质染色均为阳性,故对鉴别诊断无任何意义。

什么是黏液性纤维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黏液性纤维瘤 导语:相信很多朋友对黏液性纤维瘤这种疾病比较陌生,那么什么是黏液性纤维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从黏液性纤维瘤的病因、症状及相关注意事项这三个 相信很多朋友对黏液性纤维瘤这种疾病比较陌生,那么什么是黏液性纤维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从黏液性纤维瘤的病因、症状及相关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出发,为大家介绍什么是黏液性纤维瘤。想要了解什么是黏液性纤维瘤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黏液性纤维瘤一般发生于真皮或是皮下组织。病因有可能是患者自身或外界因素引起的。 黏液性纤维瘤位于深部组织,无明显自觉症状或稍有不适感,生长缓慢。形状不规则或呈椭圆形,其长径与受累肌纤维方向一致。肿瘤的大小与病程长短有关,直径从数厘米到十几厘米。肿瘤周界不清,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坚韧如橡皮。与侵犯肌肉的纵向较固定,而横向稍能移动,与皮肤无粘连。巨大肿瘤可影响活动和压迫神经。 黏液性纤维瘤多发于40-50岁以上成人,大部分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物,局部复发率达50%~60%,常为多次复发,并与组织学分级无关。除肺和骨转移之外,少部分发生淋巴结转移。总体5年存活率60%~70%。 专家建议广大黏液性纤维瘤患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从而达到减缓病情发展速度,稳定病情在一定范围内,平时生活中饮食多多注意,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不要多吃,油炸类的更要避免,海鲜不吃,生的葱姜蒜也不要吃,辣椒、烟酒啊都尽量不碰,这些食物的刺激性也会加重病情的发展,而且尤其是近年来多多出现在餐桌上的转基因食物,都是对咱们这个病会产生不良效果的,因此为了自己身体和病情,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乳腺疾病的护理常规

乳腺疾病得护理常规 目得: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乳腺疾病自查技巧或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乳腺癌发生瀘,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图片、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 效果:人群认知程度由37增加到80。 关键词:乳腺自查技巧 乳腺癌就是女性常见得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得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已超过宫颈癌(40—60岁就是乳腺癌得最好发年龄),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得恶性肿瘤1。绝大部分乳腺疾病就是由病人自己发现得。定期得乳房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病变。故应指导妇女乳房自查技能,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改变与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与遗传、哺乳、生育、高脂肪饮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关。尤其就是有家族史、一侧患乳腺癌得病人、乳腺良性疾患或已婚未育者以及高脂肪饮食者。 自查技巧 一、自查时间:月经后7—10天 二、年龄: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增高有关。 三、乳房视诊: 1.体位: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如:两臂放松垂与身体两侧,双手撑腰,向前弯腰或双手高 举枕头于头后。 2.观察内容:①外形,比较双侧乳房大小、形状就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 ②乳头有无内陷及太高、偏移、糜烂,用拇指及四指轻轻挤压乳头有无溢液③乳房 皮肤:有无局部皮肤轻微下陷、红肿、静脉曲张、结节等。④两侧腋窝与锁骨上窝 有无肿胀与隆起。 四、乳房触诊: 1.体位与顺序:①坐位,左臂上举,手放在头顶上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按顺序以乳头为 中心,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乳头,同法检查对侧。②卧位,仰卧床上,手 指平压乳房,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查侧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 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检查对侧。 2.手法:手指手掌平置,轻施压力,滑动触诊。 3.触诊内容:①正常乳腺均匀一致得柔韧感与细颗粒感,月经期、哺乳期增大,结节样感 加重但均匀一致。②肿块:注意肿块得大小、硬度、边界、活动度,表面皮肤就是否 粗糙、皱缩、有无粘连。③局部腺体增厚:部位、范围、质地、有无触疼。④乳头: 挤压乳头有无疼痛、溢液、颜色变深等。⑤腋窝与锁骨上窝注意有无肿大得淋巴结。 五、疼痛: 约有1/3得病人有不同程度得疼痛,可偶发、阵发或者就是持续性,多为隐痛,钝痛,牵拉痛或者刺痛。 小结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 (一)常见乳腺癌 1、乳房肿块 (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 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O 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O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 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 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O 3皮肤溃烂:癌肿 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O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 韧 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 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 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O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d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 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d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 、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 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 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 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 病程进展极为迅速, 对侧乳房常被侵及, 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 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发硬,边界较清。 病变继续发展, 乳头可出现内陷和破损。有时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 此类乳癌淋巴转移出现很晚,恶性程度低, 预后较好。 【评估要点】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月经史,婚育史、哺乳史、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 2、身体状况 (1)局部:O乳房外形:两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红、肿、局限性隆起、凹陷 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头有无内陷,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d 2乳房肿块:肿块大小之地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肿块与深部组织的关系。 (2)全身:d评估病人有无癌症转移的征象:如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和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d2 评估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及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 (3)辅助检查:包括特殊检查及与手术耐受性有关的检查。

病理学理论指导:粘液样脂肪肉瘤

王哲译 定义 由形态一致的圆形或卵圆形原始非脂源性间叶细胞、数量不等的小印戒样脂肪母细胞、突出的具有特征性分支状血管的粘液样基质组成的恶性肿瘤。以前称为圆形细胞脂肪肉瘤(Round cell liposarcoma,RC)的病变也包括在这一类中。 ICD-O编码 粘液型脂肪肉瘤 8852/3 圆形细胞脂肪肉瘤 8853/3 同义词 粘液型/圆形细胞脂肪肉瘤,圆形细胞脂肪肉瘤 流行病学 粘液型脂肪肉瘤(MLS)发病居常见脂肪肉瘤亚型的第二位。占所有脂肪肉瘤的1/3居多,约占成人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 累及部位 MLS常见于四肢的深部软组织。超过2/3发生于大腿的肌肉之间。MLS很少原发于腹膜后和皮下组织。 临床特征 典型的MLS表现为四肢深部软组织较大的无痛性包块。MLS是年轻成人的疾病,发病年龄较其他组织学亚型脂肪肉瘤小10岁左右,发病高峰在40-50岁之间。虽然非常少见,但它是小于的20岁患者中最常见的脂肪肉瘤类型。发病没有性别倾向。MLS有局部复发倾向,有1/3患者发展为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与组织学分级相关。与四肢其他类型的脂肪肉瘤和粘液性肉瘤相比,MLS易于转移到不寻常的软组织(如腹膜后、对侧肢体或腋窝等)或骨(倾向于椎骨)等部位,甚至可能发生于肺转移之前。在许多MLS病人中临床上同时或不同时出现多个病灶[73].这种特殊的临床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没有种植到肺的能力而随血流转移到其他部位所造成。 大体检查 大体上,MLS是包膜完整、多结节的肌肉内肿瘤,低度恶性肿瘤区域的切面呈黄褐色凝胶样。RC区域代表高度恶性肉瘤区域,切面呈灰白鱼肉样外观。大体上的肿瘤坏死较少见。 组织病理学 低倍镜下MLS呈结节状生长方式,小叶周边细胞丰富。形态一致的圆形或卵圆形原始非脂源性间叶细胞和小印戒样脂肪母细胞以及突出的粘液样基质混合在一起,纤细的分支状“鸡爪样”毛细血管非常丰富。常可见到细胞外粘液形成大的融合池,类似微囊性淋巴管瘤样结构,即所谓的“肺水肿样”生长方式。常见间质出血。典型的MLS缺乏核多形性、瘤巨细胞、突出的梭形细胞区和明显的核分裂活性。有一部分MLS可以进展为细胞丰富或RC的形态,这些病例预后明显较差。RC区域以实性片状密集的原始圆形细胞为特征,核/浆比例高,核仁明显,中间没有粘液样基质[677].RC区域(细胞丰富区)也有可能由密集的相对较小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与粘液样区中的细胞相似,也可以仅有少量较大的胞浆嗜酸性的圆形细胞成分。这两种形态学表现在预后上没有明显差别,只是容易引起圆形细胞亚型定义的混淆。在MLS中常可以见到粘液样区域向细胞丰富/RC区域逐渐转化的现象,这明显提示粘液样和RC 脂肪肉瘤是MLS在组织学上的相连续的两个病变。所谓的转化区的特征是指细胞丰富但还没有达到RC成分的水平,仍然还残留少量的细胞间粘液样基质。形态学上存在纯粘液样区域和纯RC脂肪肉瘤区域,分别代表肿瘤中分化好和分化差的成分,两者具有相同的遗传学改变。 免疫表型 尽管大部分MLS病例不用免疫组化就可以得到正确诊断,但在圆形细胞形态为主的肿瘤

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乳腺癌手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健康史,了解乳腺起病时间、肿块大小、腋 窝或其他部位有无淋巴结肿大。 2、了解乳腺 B 超、钼靶扫描等检查结果。 3、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状 况及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有无吸烟史。 【护理措施】 1、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和皮肤准备。 2、术后护理。 ( 1)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术后 6 小时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2)麻醉完全清醒后,可正常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利康复。 (3)切口护理:①观察切口渗血及愈合情况并记录手术部 位用胸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观察患侧尚志远端血液循环,及时调整绷带或胸带的松紧度;②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有

效的负压抽吸(压力保持在200mmHg);观察引流液塞、量并记录。术后2-3 根据引流情况改为引流袋引流;③皮瓣下 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遵医嘱停止引流。 (4)忌在患侧上肢测血压、采血、静脉或皮下注射,预防 患侧上肢肿胀。 (5)功能锻炼:术后 3 天内患侧上肢限制活动,避免外展 上臂;术后2-3 天开始手指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3-5 天开始活动肘部;术后 1 周可活动肩部、手指作爬墙运动,直 至患侧手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6)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操作中避免过度暴露手术部位,以保护患者隐私。 【健康指导】 1、术后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 2、术后 5 年内避免妊娠,以防乳腺癌复发。 3、放疗或化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定期复查肝功能、 血常规,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应暂停放疗或化疗。 4、指导术后患者乳腺自查 1 次 /月,健侧乳房每年体检1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 WHO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WHO2013版)(转载) 脂肪细胞肿瘤(adipocytic tumours)? 良性? 脂肪瘤(lipoma)? 脂肪瘤病(lipomatosis)? 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 of nerve)? 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 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 平滑肌脂肪瘤(myolipoma)? 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 lipoma)? 肾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xtrarenal angiomyolipoma)? 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extra-adrenal myelolipoma)? 梭形细胞/ 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pleomorphic lipoma)? 冬眠瘤(hibernoma)?

中间性(局部侵袭性)? 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ur)/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well differetiated liposarcoma)? 恶性? 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粘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 混合型脂肪肉瘤(mixed-type liposarcoma)? 脂肪肉瘤,无其它特异性(liposarc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 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fibroblastic/myofibroblastic tumours)? 良性?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特点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经典的中间型(交界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的代表。由于DFSP易局部复发,也常被称为恶性潜能未定的潜在低度恶性肿瘤。DFSP的浸润生长能力很低,极少发生转移,因此不是真正的恶性肿瘤。1890年Taglor 首次报道此病。1924年Darier等将其描述为“进行性复发性真皮纤维瘤”。1925年Hoffmann 将其命名为DFSP.在临床上DFSP并不非常罕见,但是常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而做一般性的切除处理,往往导致其复发,有的甚至转化为真正恶性的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而难以彻底切除。因此,DFSP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是其诊断没有可靠的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手段,只能依靠病理诊断来确诊。肉眼所见DFSP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稍多于女性,病变部位主要是躯干和四肢近侧端的真皮组织,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持续缓慢生长的单个结节,呈隆起状、瘢痕样或斑块状,个别报道见有多结节融合成分叶状的。瘤体大小不一,直径约为0.5-12cm,切面灰白,无包膜,边缘尚清,不与筋膜和肌肉组织粘连。如果单纯地根据其生长缓慢,境界清晰,表皮完整,早期活动度好,以及患者自觉一般状况良好等情况,很容易把DFSP主观地误诊为良性肿瘤。临床上一旦发现位于躯干和四肢近侧端的隆起于皮肤的或呈淡红、淡兰紫色的无痛性质硬结节,就应该考虑到可能是DFSP. 显微结构DFSP的瘤细胞较为丰富,呈梭形,大小形态较一致。瘤细胞和胶原纤维常呈席纹状、轮辅状、编织状、旋涡状或束状排列。上述比较特殊的细胞排列方式有助于DFSP的鉴别诊断,但是它们并非是DFSP 所特有的,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在DFSP中很少见或没有巨细胞、黄色瘤细胞、泡沫细胞、炎症细胞和出血坏死。当瘤体较大时,DFSP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变化并不均一。在其瘤体浅表层,瘤细胞在胶原纤维间分散排列,相似于真皮纤维瘤。肿瘤可浸润到表皮下或留有一个未受累的表皮带,其上方的表皮一般没有增生,常萎缩变薄。DFSP的瘤细胞虽然局灶丰富,可见轻度异型和个别核分裂像,但是没有明显的异型性,只是出现了形态转化的交界性病变,缺乏明确的恶性特征而不能诊断为肉瘤。目前从组织病理上一般可将DFSP分为普通型、粘液型、纤维瘤型、黑色素型、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样型、萎缩型和混合型等多种类型。由于DFSP 的组织结构通常不典型,并且在较重或复发的DFSP中常见形态多样性,其病理诊断,尤其是早期确诊,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3分子标记在DFSP的病理诊断中,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资料是主要的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诊断。在免疫组化染色中,DFSP瘤细胞对波形蛋白(Vimentin)呈强而弥漫性的阳性反应;CD34一般呈强而弥漫性的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2-92%.溶菌酶(Lysozyme)呈局灶性阳性反应;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在DFSP的表达阳性率为50-95%,但是其表达常不稳定并且常呈局灶性。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观察患侧肢体是否水肿、腋窝淋巴肿大、溃烂及功能障碍情况。 2.观察放疗区皮肤破损情况及化疗反应。 3.观察患侧胸壁及健侧乳房是否触及肿块,肿块有无破损,若出现破溃需换药。 二、护理措施 1.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了解具体治疗计划,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自我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减轻焦虑恐惧心理。 2.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鱼、瘦肉、蛋、奶类,少量多餐。 3.观察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血性膀胱炎、心脏毒性、过敏反应等。 4.术后皮肤愈合不好积极进行相应治疗,放射野勿用肥皂擦洗,勿自行涂药及搔抓、摩擦刺激,穿棉质内衣,保持局部干燥。 5.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坚持患肢功能锻炼。 6.预防患侧上肢肿胀的护理: (1)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2)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

时用吊带托扶。 (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7.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放、化疗期间如白细胞<0.5×10/L,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予升白细胞治疗,预防感染。 (2)放疗者局部皮肤如出现瘙痒、干燥、色素沉着等,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完整,以防抓破,每周修剪指甲,皮肤出现脱皮请示医生是否暂停放疗,预防感染。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锻炼术侧上肢,如做康复操、肩关节旋转、梳头、手指爬墙等运动,循序渐进,避免劳累。 2.做好皮肤护理,特别是患侧腋窝处的皮肤。 3.避免患侧肢体提重物。 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四、出院回访 1.患侧功能锻炼,是否达到完全恢复的状态。 2.患侧肢体是否有水肿的情况。 3.放射野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感染。 4.予饮食指导,服药指导,交代定期复查,进行自我乳房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5.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乳腺癌的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2)介绍乳腺癌疾病术后较好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信心。 (3)介绍术后形体改变的弥补知识。 (4)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5)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6)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7)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使用。 (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超声、凝血常规等。 (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4)术前建立静脉通道。 (5)入手术室时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无误后,送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措施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尿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受压;血浆引流管注意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有镇痛泵的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 5.基础护理:做好患者生活护理。 6.饮食护理:全麻清醒后6小时进普食。 7.体位与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术后第1日起,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血浆引流管的护理 1.固定:告知患者血浆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和牵拉;若血浆管不慎脱出, 应立即通知医生,由医生重新安置。 2.通畅: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每日及时倾倒 引流液。 3.观察并记录: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正常情况下手术当天引流液为血 性液体,24小时量在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若单位时间内有较多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生,给予止血、加压包扎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有无皮下积血、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4.拔管: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连续3日)且创面与皮 肤紧贴,即可考虑拔管,若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给予抽出并局部加压包扎。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WHO2013版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WHO2013版)() 脂肪细胞肿瘤(adipocytic tumours)? 良性? 脂肪瘤(lipoma)? 脂肪瘤病(lipomatosis)? 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 of nerve)? 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 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 平滑肌脂肪瘤(myolipoma)? 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 lipoma)? 肾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xtrarenal angiomyolipoma)? 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extra-adrenal myelolipoma)? 梭形细胞/ 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pleomorphic lipoma)? 冬眠瘤(hibernoma)? 中间性(局部侵袭性)? 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ur)/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well differetiated liposarcoma)? 恶性? 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粘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

混合型脂肪肉瘤(mixed-type liposarcoma)? 脂肪肉瘤,无其它特异性(liposarc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 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fibroblastic/myofibroblastic tumours)? 良性?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 增生性筋膜炎(proliferative fasciitis)? 增生性肌炎(proliferative myositis)? 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指(趾)纤维骨性假瘤(fibro-osseous pseudotumour of digits)? 缺血性筋膜炎(ischaemic fasciitis)? 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 颈纤维瘤病(fibromatosis colli)? 幼年性透明性纤维瘤病(juvenile hyaline fibromatosis)? 包涵体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 腱鞘纤维瘤(fibroma of tendon sheath)? 纤维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esmoplastic fibroblastoma)?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ammary-type myo fibroblastoma?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lcifying aponeurotic fibroma)?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 WHO2013版

软组织肿瘤最新分类(WHO2013版)(转载) 脂肪细胞肿瘤(adipocytic tumours)? 良性? 脂肪瘤(lipoma)? 脂肪瘤病(lipomatosis)? 神经脂肪瘤病(lipomatosis of nerve)? 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 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 平滑肌脂肪瘤(myolipoma)? 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 lipoma)? 肾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xtrarenal angiomyolipoma)? 肾上腺外髓性脂肪瘤(extra-adrenal myelolipoma)? 梭形细胞/ 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pleomorphic lipoma)? 冬眠瘤(hibernoma)? 中间性(局部侵袭性)? 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ur)/ 分化好的脂肪肉瘤(well differetiated liposarcoma)? 恶性? 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粘液样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 liposarcoma)? 混合型脂肪肉瘤(mixed-type liposarcoma)? 脂肪肉瘤,无其它特异性(liposarc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 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fibroblastic/myofibroblastic tumours)? 良性?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 增生性筋膜炎(proliferative fasciitis)? 增生性肌炎(proliferative myositis)? 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指(趾)纤维骨性假瘤(fibro-osseous pseudotumour of digits)? 缺血性筋膜炎(ischaemic fasciitis)? 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 颈纤维瘤病(fibromatosis colli)? 幼年性透明性纤维瘤病(juvenile hyaline fibromatosis)? 包涵体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 腱鞘纤维瘤(fibroma of tendon sheath)? 纤维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desmoplastic fibroblastoma)?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ammary-type myo fibroblastom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