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历代度量衡简表

中国历代度量衡简表

中国历代度量衡简表
中国历代度量衡简表

注:(数字)为据史书推测而得,据丘光明编《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92。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历史学业考试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分钟)20分答题 时间I.闭卷部分(共40……… _一_…__…__区域文明的生产方式、政治形态、宗教信仰等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___…__…_ 分)2分,共10阅读《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回答问题。(每小题:线号○ 学… _…__…__…__…___…__…__…_:… 。古代区域文明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地理环境看 级;以农业、手工和___________、B、C2.从生产方式看,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区域文明有 _ (用字母表示)D和__________。业、商业、航海业并举的区域文明_;建立城邦和、 F___________3.从政治形态看,以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早期国家的有B、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制度的是__…__…__ C区域的是_________。属于B4.从文明成果看,下列图示的成果属于区域的是___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表示)__…: 校○学密………………最可信的当属…………………………………….5要了解古代区域文明的成果,()4 / 1 A.实物史料B.口传史料

C.文献史料D.影视材料 二 对血缘、制度、价值取向和家国的认同,便是对文化的认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魏之先(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李延寿《北史》 1.传说中,黄帝轩辕氏生活的时代距今约…………………………………………()A.5000年前B.1万年前 C.10万年前D.100万年前 2.材料中的“魏”当指………………………………………………………………()A.西周时的魏国B.战国时的魏国 C.三国时的曹魏D.北朝时的北魏 3.“魏”所处的时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A.封邦建国、制礼作乐B.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帝国分裂、民族融合D.皇权强化、闭关锁国 4.这一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君主或自诩为三皇五帝的后裔,或自称为“汉室之甥”,或推行汉化改革。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 孤证不立,一分材料说一分话;释史求通,逻辑与历史当一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1-4小题每题2分;第5小题4分。共12分) 材料一:1937年8月16日《申报》头版影印件 4 / 2 日,日军依靠增援部队月1的回忆)1937年11材料二:(抗战老兵陈怀礼2009多米宽的河面被燃烧的烈火烧红了……苏州河两岸枪炮齐鸣,50再度发动进攻。天色渐渐发白,日军增援部队不断登岸,双方巷战,逐屋争夺,几度肉搏,血流成河!日抵达上海,在码头上月211937年8材料三:(日本从军记者木村毅的日记)看见日本人处决中国人……到处是废墟、断墙残壁,到处是被烈火吞噬的地,许多人有很强的抗日意识。方……俘虏中很少有人会喊“救救我”日的14月13日和材料四:(当时在上海的德国人赫尔穆特·迪特尔的日记)8闸北成了战火硝烟迫击炮的响声和机枪的嗒嗒声。夜里充满了重型舰炮的轰鸣、的地狱……十多架中国轰炸机开始了对日军旗舰出云号的空袭……虹口和杨浦两区已经完全被摧毁了……我确信日本人所到之处无人幸免于难。)(1.作为直接证据,上述材料指向的事件是………………………………………………B.淞沪会战A.中原大战D.百团大战.武汉会战 C )上述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的材料称为原始史料。史家通常把2.“当时”“当辜” B.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A. D.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C.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报所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 尺(cm) 斗(l) 斤(g) 周秦汉 22.5 1.94 256 东汉23.04 1.98 222.73 魏 24.12 2.023 222.73 晋 24.45 2.02 222.7 3 隋 29.51 5.944 668.19 唐 31.1 5.944 596.8 2 宋元 30.72 9.488 596.82 明 31.1 17.037 596.82 清 32 10.355 596.8 2 民国 33.3 10 500 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 尺 = 24.5 1寸= 2.45, 1分 = 0.245 南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1寸 = 2.45, 1分 = 0.245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1寸=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小尺: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大尺:1丈 = 360, 1尺 = 36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1尺 = 34, 1寸 = 3.4

学习资料大全

学习资料大全 今天没事瞎转悠,竟然在朋友空间里淘到了这么个好东 东, 特意收藏下来,与大家共享! 工具书 .汉典.全唐诗宋全词在线检索 .康熙字典.成语大全 .中国历代度量衡简表.历代帝王纪年表 .二十四节气表.法律法规 .医籍医典.诗词专集下载 .成语.歇后语大全 .国学网站—成语大全.营养手册 .作诗填词.新华字典 .万年历查询.在线翻译 .诗词总汇.网上字典收集 .八斗文学.中华诗词 .实用查询.世界吉尼斯大全

.书法空间.字体中国 .维库百科.国学地图 .龙语瀚堂.华文文学资料库 .亿容翻译. 书 智慧宝典...............圣言学堂...............皇家藏书...................智者文集小说散文...............文化常识...............十万个为什么.........生物谷歇后语集...............天策府....................文博书刊..................读书中国全唐词....................趣味短信...............笑话大全...................我爱E书教育书库...............海外中文...............读书网.........................孤本密笈白鹿书院..............公益书库.................中文阅读..................读书人民网海纳百川..............中国读书.................国家图书馆.............中国思维亦凡图书...............天涯读书................新华读书...................263书吧 读书中文 报刊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1.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 经方的药量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如何把”现代用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药量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比方说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又比方说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又比方说五苓散这个方子,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的动物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 综上掌握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比例在临床上很重要. 2.汉代的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1)关于重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shu)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因为不知道使用北京的黍米,还是用南京的;是用干的,还是用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1铢=7.81g。 (2)关于容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合升斗斛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3)关于度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基本计量单位均为黍米,反应了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的社会现象。3、度量衡制历代变迁史 医药书宋朝以前用汉制,宋朝以后用宋制或者今制 (1)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古代一斤等于16两的由来

古代一斤等于16两的由来 古代一斤等于16两的由来,我百度了一下,回答五花八门,现摘录几个,看看网友是否有其他传说或者经过考证的说法。我国在1958年以前一斤等于16两,1958年后改革为一斤等于10两。所以,1958年以前,半斤就是八两,八两就是半斤。另外,“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这一点以上几位网友解释的很清楚了。那古代的称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这其实才是关键,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这是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与诚信的重视,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买卖时也记得这点。我国古代16进制来源来源于“秤”和“砣”,古代由于技术原因,精确的“秤”很少,但制造大量精确的“砣”就方便多了。可以用简易天秤确定一个“一两砣”,如此反复,就可以确定“二两”、“四两”、“八两”、“十六两”……。这样确定的“十六两”米大致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因此就把“十六两”定为一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此四字笔画不吻合),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民间传说一斤十六两的来历是北斗七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武曲、廉贞、破军)加南斗六星(殉星、妖星、义星、仁星、将星、魔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一共是十六星。过去的秤是杠杆秤,秤上有相应的星号作为两的记号,少一星(不足秤,少一两)就折相应的星象。如少一星即一斤只有十五两,即少了寿星,即要折寿。形容人们要讲诚信,不能缺斤少两。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

中国古代度量衡量词起源中品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度量衡量词起源中品人文精神华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从古至今一脉传承,中国古代有关度量衡文化也不例外,其中在度量衡字词造字造词中人文精神体现尤为明显。 度量衡在我国诞生很早,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它随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需要而产生,由粗而精,渐趋完善。我国最早的度量衡著作于西汉末年诞生,由律历学家刘歆主持整理编纂出收入《汉书·律历志》。我国第一部集大成字书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换句话说,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第一本字典了,其中也有了许多对东汉时期的度量衡量词收录和解说。这里结合其中度量衡词语略品我国从古时起就博大的人文精神,也请老师指正。 一.《说文解字》收录度量衡量词内容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将度量衡量词分为三组:度即长度,量即重量,衡即容积,下文从度、量、衡三个类别来归类分析量词: 1.度——长度单位量词 度,指用尺度来测量物体的长短,即长度单位量词。在《说文解字》中所收的长度单位量词有:寸、咫、尺、丈、寻、仞等等,如: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咫,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 丈,十尺也。 寻,绎理也。……度,人之两臂谓寻,八尺也。 仞,伸臂一寻,八尺。 另外,“匹,四丈”是专用于布帛的量词。 2.衡——重量单位量词 轻重的计量是从谷物开始的,原始社会的人们学会了种植业为了分配劳动成果而开始有意识的对重量单位创造。《说文解字》中收录的重量单位量词有从禾部的、也有从金部的和一些其他部首的,如: ,五稷为。 ,布之八十缕为。 铢,权十分黍之重也。 ,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也。《周礼》曰:“重三。”北方以二十两为。 , 锱,六铢也。 锤,八铢也。 钧,三十斤也,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历史学业考试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I .闭卷部分(共40分 答题时间20分钟) 区域文明的生产方式、政治形态、宗教信仰等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业、商业、航海业并举的区域文明有 D 和 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3. 从政治形态看,以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早 期国家的有 B 、 C 、F 和 ______________ ;建立城邦 制度的是 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文明成果看,下列图示的成果属于 B 区域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C 区域的是 ___________ (用罗马数字表示) O 封 级… 班 … 2?从生产方式看,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区域文明有 A 、B 、C 和 ;以农业、手工 阅读《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 ,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1.从地理环境看,古代区域文明具有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了解古代区域文明的成果,最可信的当属

A .实物史料 B .口传史料 C .文献史料 D .影视材料 对血缘、制度、价值取向和家国的认同,便是对文化的认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小题 2分,共 8 分) 魏之先(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 鲜卑山,因以为号。 ——李延寿《北史》 1.传说中,黄帝轩辕氏生活的时代距今约 A . 5000 年前 B . 1 万年前 C . 10 万年前 D . 100 万年前 A ?西周时的魏国 B ?战国时的魏国 C .三国时的曹魏 D .北朝时的北魏 3. “魏”所处的时代, 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A .封邦建国、制礼作乐 B .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 .帝国分裂、民族融合 D .皇权强化、闭关锁国 4. 这一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君主或自诩为三皇五帝的后裔,或自称为 之甥 ”,或推行汉化改革。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孤证不立,一分材料说一分话;释史求通,逻辑与历史当一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 1-4 小题每题 2 分;第 5 小题 4 分。共 12 分) 材料一: 1937年 8月 16日《申报》 头版影印件 2.材料中的“魏” 当指 汉室

中国学经典书书籍

中国学经典书书籍 国学经典具有永恒的传承价值,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学经典书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其他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东坡易传周易 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 深衣考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春秋谷梁传注 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孟子集注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 二十五史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 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其他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 书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前汉纪后汉纪 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 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越史略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平宋 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腊风土记荆楚岁时记北戸录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风土记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 鲜赋南宋都城纪胜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捕蝗考 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

垂虹石桥孔数长度再探究

垂虹石桥孔数长度再探究 吴国良 吴江垂虹桥,旧名利往桥,俗呼长桥。自宋庆历八年(1048)六月二十八日始建木桥至今,即将迎来它970岁的生日。作为中国古代名桥,垂虹桥曾辉煌一时,尤其是改建为联拱石桥后,被誉为“江南第一长桥”,更是彰显于世。然而,这第一长桥到底有几孔有多长,历代众说纷纭,十分遗憾地成了历史之迷。 考古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即野外考古和书斋考古。所幸垂虹桥尚有东西两端元明遗存,我想由此入手,给合史料比照,这或许是一条较为简便有效的考证途径。 1995年7月,在垂虹桥西端遗址建“垂虹遗址公园”,施工过程中先后挖出了11孔桥洞,后对其中的7孔进行了修缮。是为西端遗存,长32米。2004年11月,在垂虹桥东端遗址进行垂虹景区建设过程中,又发现了9孔桥洞,以及桥堍、牌坊基础、汇泽亭地坪石。随即实施清理维修,并接建了1孔刚性墩桥洞。是为东端遗存,全长52.28米,其中桥洞长44.48米,桥堍长7.8米。东西两端遗存之间为1967年垂虹桥倒塌后的河面,经测为195.6米。考虑到坍塌部分(包括3孔大桥洞,6孔大洞左右次孔,若干小桥洞,以及垂虹亭),基本上为民国四年(1915)所修,故依据当年施工资料可推算小桥洞之孔数。民国四年编印的《重修垂虹桥徵信录》中,载有当时所用圈板尺寸,为五尺长,二尺面,七寸厚,即长1.65米,宽0.66米,厚0.23米。据此,刘延华女士在所撰《垂虹桥历史探渊与保护修缮》文中对桥洞跨度作了推算:若大洞以每跨九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9.95米,3孔计29.85米;若大洞左右次孔以每跨七组圈板组成,其跨度为7.86米,6孔计47.16米。现以河面195.6米,减去上述9孔数据,剩馀118.59米,应是小桥洞和垂虹亭的长度。若小洞以每

古代银子换算

精确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钱 一、首先弄清楚古代度量衡的换算: 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 时代衡制统一换算(克) 战国楚: 1斤= 16两, 1两= 24铢 赵: 1石= 12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 魏: 1镒= 10釿, 1釿= 20两 秦: 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 1斤= 250, 一两= 15.6 1铢= 0.65 1石= 30000, 1斤= 250 1两= 15.6, 1铢= 0.65 1镒= 315 1釿= 31.5 1石= 30360, 1钧= 7590 1斤= 253, 1两= 15.8 1铢= 0.69 秦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1石= 30360, 1钧= 7590 1斤= 253, 1两= 15.8 1铢= 0.69 汉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 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 1石=29760, 1钧= 7440 1斤=248, 1两= 15.5, 1铢= 0.65 1石= 26400, 1钧= 6600 1斤= 220, 1两= 13.8, 1铢= 0.57 三国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1石= 26400, 1钧= 6600 1斤= 220, 1两= 13.8, 1铢= 0.57 两晋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1石= 26400, 1钧= 6600 1斤= 220, 1两= 13.8, 1铢= 0.57 南北朝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梁、陈:1斤= 220,南齐:1斤= 330,北魏、北齐:1斤= 440,北周:1斤= 660 隋

2020级 高一期末中国古代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 1.(2015年广东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 B.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基层组织 D.宗法关系定封建等级 3.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 A.尊崇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 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 5.(2014年广东)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6.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7.《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8.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9.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10.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xx古代度量衡换算xx古代度量衡 尺(cm)斗(l)斤(g) xxxx 22.5 1.94 256 东汉 23.04 1.98 222.73xx24.12 2.023 222.73xx24.45 2.02 222.73xx29.51 5.944 668.19xx31.1 5.944 596.82 xx 30.72 9.488

596.82明31.1 17.037 596.82 清32 10.355 596.82 民国 33.3 10 500 xx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xx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1尺= 10寸,1寸= 10分1尺= 15.8, 1寸= 1.58 战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秦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分= 0.231 汉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尺=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药重量单位换算法 中医临床及研究部门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但是,古代的量制单位不但与现代的不同,而且各个时期也不相同,这样就给后来的研究、临床应用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而初学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常常就重量换算问题产生疑惑;一些资料以讹传讹,更是曲解国粹、误人子弟,甚至性命。鉴此,将关于重量换算的资料加以整理,仅供参考。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这首歌在我童年时爷爷就教我背熟了)。 记得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汉代1两=15.625g ; 清代:1两=36.9g 项目汉代清代 1石1石=四钧=29760克1石=120斤=70800克1钧1钧=三十斤=7440克 1斤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斤=16两=590克 1两1两=24铢=15.625克1两=36.9克 1圭=0.5克 1撮=2克1钱=10分=3.69克 1石=2斛=100000毫升1斛=10斗=20000毫升1斛=5斗=5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1斗=10升=1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1升=10合=10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1合=10毫升 1龠=5撮=10毫升1引=10丈=355厘米 1丈=10尺=35.5厘米 1尺=10寸=3.55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一、汉代

1 石= 四钧= 29760 克 1 钧= 三十斤= 7440 克 1 斤= 16 两=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24 铢=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2 克 1 方寸匙=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一刀圭=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1.5-1.8 克 一铢= 0.65 克 一铢=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3.9-4.2 克 1 斛= 10 斗= 20000 毫升 1 斗= 10 升= 2000 毫升 1 升= 10 合= 200 毫升 1 合= 2 龠= 20 毫升 1 龠= 5 撮= 10 毫升 1 撮= 4 圭= 2 毫升 1 圭= 0.5 毫升 “石”:读shí,后来读dàn “龠”:读yuè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 篇一:中国古代度量衡表 古代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度 衡 篇二: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二、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一)原始社会度量衡的萌芽 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4-6]。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4,5]。 (二)商周时期计量器制的出现 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年月日的历法[6]。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

“十三月”的记载。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符号,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 (三)春秋战国—度量衡发展繁荣时期 春秋、战国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齐国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的铜环权等,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5]。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均有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度量衡器具。容量单位:鲁 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废除“阡陌”和“封疆”,采用二百四十步(六尺为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的大亩积制,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之后,商鞅又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综合训练 (共100分,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解析: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B项正确。 答案:B 2.(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由题干中“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且发现地点是宁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3.(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 ) A.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 B.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 C.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 D.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 解析:通过题干草原游牧文化“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知,其文化传统具有专制色彩,B项正确。 答案:B 4.(2018·长沙市一中月考)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丞相是金印紫绶、俸禄万石,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俸禄二千石。这说明( )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古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在香港,虽然政府曾大力推广十进制,但1担=100司马斤、1斤(和清朝官府库平制不太一样,司马斤相等于604.79克,库平制1斤相等于596.82克)=16两、1两=10钱、1钱=10分”等换算仍被广泛用于粮食和贵金属买卖中至今。【度】-度制 时代单位换算公制换算(厘米cm) 商1尺= 10寸, 1寸= 10分1尺= 15.8, 1寸= 1.58 战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31, 1尺= 23.1, 1寸=2.31, 1分= 0.231 秦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 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 分= 0.231 汉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 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 分= 0.231 三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2, 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2, 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 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南朝与北朝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南朝?: 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北朝?: 1丈= 296, 1尺= 29.6, 1寸= 2.96, 1分= 0.296 多特橙12:27:46 隋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96, 1 尺= 29.6, 1寸= 2.96, 1分= 0.296 唐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小尺: 1 丈= 300, 1尺= 30, 1寸= 3, 1分= 0.3 大尺: 1丈= 360, 1尺= 36, 1寸= 3.6, 1分= 0.36 宋元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312, 1尺= 31.2, 1寸= 3.12, 1分= 0.312 明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裁衣尺: 1 尺= 34, 1寸= 3.4 量地尺: 1尺= 32.7, 1寸= 3.27 营造尺: 1尺= 32, 1寸= 3.2 清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裁衣尺: 1 丈= 355, 1尺= 35.5, 1寸= 3.55 量地尺: 1丈= 345, 1尺= 34.5, 1寸= 3.45 营造尺: 1丈= 320, 1尺= 32, 1寸= 3.2 【量】-量制 时代单位换算公制换算(毫升mL) 战国齐:1钟= 10釜, 1釜= 4区, 1区= 4豆, 1豆= 4升

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 经部 十三经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 东坡易传周易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 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深衣考 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 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 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 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 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 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九州春秋越史略 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 平宋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腊风土记荆楚岁时记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 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东京梦华录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 捕蝗考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 《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经》《历代兵制》《素书》《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列子庄子荀子 申鉴说苑新语论衡 茶经棋经中论邓子 盖庐人物志潜夫论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王守仁全集四十二章经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太平广记孔子家语韩非子 鬼谷子归田录唐新语公孙龙子 搜神记搜神后记周易参同契山海经校注 艺文类聚穆天子传唐摭言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盐铁论宋高僧传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钝吟杂录弘明集宣室志 世说新语金匮要略注九章算术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神农本草经孔丛子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风俗通义鹖冠子齐民要术 潜夫论范子计然西京杂记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朱子语类山房随笔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银雀山尉缭子司马法逸文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水战兵法辑佚群书治要六韬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六韬逸文汉墓竹简六韬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太公兵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歙州砚谱扬州芍药谱橘录 糖霜谱刘氏菊谱洗冤录集荔枝谱 高僧传阴符经随隐漫录画继 续高僧传方言校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