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1.在纯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中,测定装置中安置缓冲储气罐起什么作用?

答:控制减压速度,防止空气倒灌。

2.在纯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实验中,平衡管的U形管中的液体起什么作用?冷凝管又起什么作用?

答:平衡管的U形管中的液体起密封液体隔绝空气,同时判断平衡,即测量纯液体蒸汽压的作用;冷凝管冷却环己烷蒸汽。

3.在纯液体饱和蒸汽压测定中,如何检查体系是否漏气?能否在热水浴中检查体系是否漏气?

答:关闭储气气罐的平衡阀l,打开进气阀和平衡阀2,开动真空泵,当测压仪的示数为50-60kPa时,关闭进气阀,观察测压仪读数,若读数不变,则系统不漏气;若真空度下降,则系统漏气,要查清漏气原因并排除之。

不能在热水浴中检查体系是否漏气,因为随着温度升高,体系内的压力增大,也会导致真空度下降。

4.说明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沸腾温度、正常沸点和摩尔汽化热的含义。

答:在一定温度下,与纯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蒸气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这里的平衡状态指的是动态平衡。在某一温度下,被测液体处于密闭真空容器中,液体分子从表面逃逸成蒸气,同时蒸气分子因碰撞而凝结成液相,当两者的速率相同时,就达到了动态平衡,此时气相中的蒸气密度不再改变,因而具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蒸发一摩尔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摩尔气化热。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便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当外压为p?(101.325kPa)时,液体的沸点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5.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怎样根据数字式压力表的读数确定系统的压力?

答:系统的压力=室温下的大气压+数字是压力表的读数(为负数)

6.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何时读取数字式压力表的读数?所得读数是否就是该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答:当B、C两管中的液面平齐时,就读取数字是压力表的读数;不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室温下的大气压+数字是压力表的读数(为负数)

7.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测定沸点的过程中,若出现空气倒灌,则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测定沸点的过程中,若出现空气倒灌,B,C两管液面平齐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空气压=室温下的大气压,使得所测沸点偏低。

8.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测量过程中,如何判断平衡管内的空气已赶尽?

答:在系统不进空气的情况下,重复测定室温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三次,若连续三组实验在室温大气压下所得的沸点在误差范围内,则表明空气已排尽。

9.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

答:(1)减压系统不能漏气,否则抽气时达不到本实验要求的真空度。(2)必须充分排除净AB弯管空间中全部空气,使AB管液面上空只含液体的蒸气分子。(3)AB管必须放置于恒温水浴中的水面以下,否则其温度与水浴温度不同。(4)测定中,当B、C两管中的液面平齐时,读数要迅速,读毕应立即打开活塞9抽气减压或加热,防止空气倒灌。若发生倒灌现象,必须重新排除净AB弯管内之空气。(5)注意在停止抽气时,应先把真空泵与大气相通,打开平衡阀l通大气后方可关闭真空泵,否则可能使真空泵中的油倒灌入系统。

10.若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装置测量易燃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加热时应注意什么?

答:不能用明火直接加热。

11.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为什么AB弯管中的空气要排除净,怎样操作,

怎样防止空气倒灌?

答:本实验采用静态法(降温法)测定环己烷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平衡

管由A球和U型管B、C组成,如图74-1所示。平衡管上接一冷凝管,以橡皮管与缓冲

储气罐(缓冲储气罐与数字压力计)相连。A内装待测液体,当A球的液面上纯粹是

待测液体的蒸气,而B管与C管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时,则表示B管液面上的蒸气压(即

A球液面上的蒸气压)与加在C管液面上的外压相等。此时,体系气液两相平衡的温度

称为液体在此外压下的沸点。用当时的大气压减去数字式气压计的气压值,即为该温

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可见本实验测量沸点的依据是当A球的液面上纯粹是待测液体的蒸气,而B管与

C管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时,则表示B管液面上的蒸气压(即A球液面上的蒸气压)与加在C管液面上的外压相等。此时,

体系气液两相平衡的温度称为液体在此外压下的沸点。测定沸点的过程中,若AB弯管中的空气没有排除净,当B,C 两管液面平齐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空气压=室温下的大气压,使得所测沸点偏低。

操作:转动平衡阀l使系统与大气相通。开动搅拌器,并将水浴加热。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平衡管中有气泡逸出。继续加热至正常沸点之上大约3℃左右。保持此温度数分钟,以便将平衡管中的空气赶净。系统空气被赶净后,停止加热。让温度缓慢下降,B管中的气泡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B管液面开始上升而C管液面下降,严密注视两管液面,一旦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在系统不进空气的情况下,重复三次,若三组实验在室温大气压下所得的沸点在误差范围内,则表明空气已排尽。

当B、C两管中的液面平齐时,读数要迅速,读毕应立即缓缓打开进气阀2抽气减压或加热,可防止空气倒灌。12.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实验中,如果平衡管B、C内空气未被驱除干净,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如果平衡管A、B内空气未被驱除干净,测定沸点的过程中,B,C两管液面平齐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空气压=室温下的大气压,使得所测沸点偏低。

内压-大气压=所测压力=饱和蒸汽压+空气压力,而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压一定。则所测内压增大。你计算出来的饱和蒸汽压就比真实的大。

13.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装置,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各种液体,如苯、二氯乙烯、四氯化碳、水、正丙醇、异丙醇、丙酮和乙醇等,这些液体中很多是易燃的,在加热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不能用明火加热。

14.能否用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量装置测定溶液的蒸气压,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在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仅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一定其饱和蒸气压为定值,在一定外压下沸点为定值。如果是溶液,其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和组成的改变而改变,在一定外压下,其沸点会随溶液组成的改变而改变,其没有确定的沸点,而是一段沸程。

15.若要测量当天大气压下纯液体的沸腾温度,该如何操作?

答:转动平衡阀l使系统与大气相通。开动搅拌器,并将水浴加热。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平衡管中有气泡逸出。继续加热至正常沸点之上大约3℃左右。保持此温度数分钟,以便将平衡管中的空气赶净。系统空气被赶净后,停止加热。让温度缓慢下降,B管中的气泡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B管液面开始上升而C管液面下降,严密注视两管液面,一旦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在系统不进空气的情况下,重复三次,若三组实验在室温大气压下所得的沸点在误差范围内,此温度即为当天大气压下纯液体的沸腾温度。

16.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测定过程中空气倒灌,判断B、C两液面处于同一水平时的人为误差,压力计读数不迅速而产生误差等。

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

1、溶液的黏度包括哪些内摩擦?

答:溶液的黏度包括以下三种内摩擦:1)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2)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3)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

2、溶液的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溶液的黏度与溶质的结构、溶液浓度、溶剂性质、温度以及压力等因素有关。

3、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基础的是测定t0、t、c,实验的关键和准确度在于测量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溶液浓度的准确度和恒温程度等因素。

4、在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如何保证溶液浓度的准确度?

答:1)高聚物在溶剂中溶解缓慢,配制溶液时必须保证其完全溶解,否则,会影响溶液起始浓度,而导致结果偏低。

2)本实验溶液的稀释是直接在粘度计中进行的,因此,每加入一次溶剂进行稀释时必须混合均匀,并抽洗E球和G 球,要注意多次(不少于三次)用稀释液抽洗毛细管,保持年度计内各处浓度相等。

5、在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如何准确测定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

答:要准确测定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所用黏度计必须洗净,因为微量的灰尘油污等会导致局部的堵塞现象,影响溶液在毛细管中流动,引起较大的误差,所以在实验前应彻底洗净烘干。先用热洗液(经砂芯漏斗过滤)浸泡,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几次。每次都要注意反复流洗毛细管部分,洗好后烘干备用。其他容量瓶移液管等都要彻底洗净,做到无尘。

2)测定时黏度计要垂直放入恒温水浴中,使水面超过G球lcm左右,放置位置要适于观察液体流动情况,恒温水浴搅拌器的搅拌速度应调节合适,如产生剧烈震动,将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3)安装好后,用移液管吸取已知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10.00mL,由A管注入粘度计中,在C管处用洗耳球打气,使溶液混合均匀,浓度记为c1,恒温10min,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将C管上端的乳胶管用夹子夹紧,使之不通气,在B管的乳胶管口用洗耳球慢慢抽吸,将溶液从F球经D球、毛细管、E球抽至G球2/3处,先拿走洗耳球后,再松开C管上夹子,让其通大气,此时D球内的溶液即回入F球,使毛细管以上的液体悬空。毛细管以上的液体下落,当液面流经a刻度时,立即按表开始记时,当液面降至b刻度时,停止计时,测得液体流经a、b线所需时间,即刻度a、b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三次,偏差应小于0.2s,取其平均值,即为t1值。

4)液体粘度的温度系数较大,实验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恒定,溶液每次稀释恒温后才能测量,否则难以获得重现性

结果。

5)用洗耳球抽提液体时,要避免气泡进入毛细管以及G、E球内进入,若有气泡

则要让液体流回F球后,重新抽提。

6、乌氏粘度计和奥氏粘度计有何区别?各有什么优点?

答:乌氏粘度计测定粘度,由于乌氏粘度计有一支C管,测定时B管中的液体在

毛细管下端出口处与A管中的液体断开,由于C管与大气相通,B管中的液体下流时

所受压力差与A管中液面高度无关,即与所加的待测液的体积无关,所以可以在粘度

计中稀释液体。它最大的优点是样品溶液的体积不影响测定结果,因而可以在粘度计中

逐渐稀释溶液从而节省许多操作手续。除了乌氏粘度计,生产实际中经常使用奥氏粘度

计测定高聚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奥氏粘度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其操作方法与乌氏粘度计

类似,但是,而奥氏粘度计测定时,标准液体和待测液体的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液体下

流时所受的压力差与A管中液面高度有关。奥氏粘度计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具有

较高的测量精度,特别适用于粘滞系数小的液体,如水、汽油、酒精、血浆或血清等的研究。

7、用乌氏黏度计测黏度时,流经毛细管的时间与液体加入的总量的多少有无关系?为什么?

答:无关,与毛细管上方的小球容积有关,也与溶液的粘度有关。

8、用乌氏黏度计测黏度时,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纯液体流经同一毛细管的时间越长,粘度就越大,是否正确?答:对

9、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其溶剂和溶液的粘度的测定为什么在同一毛细管中进行?可否在两支同型号的粘度计中分别进行?

答:测定必须在同一毛细管进行,因为对同一溶液不同毛细管的直径不同,流出时间也不同,所谓相对粘度是用同一毛细管中溶液和溶剂的粘度比值,在一定条件下,该比例等于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比。

10、用粘度法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时,为什么要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高聚物进行相对粘度的测定?

答:是为了测定出不同浓度下的比浓粘度,然后将浓度外推到浓度为0时,求出的比浓粘度即为特性粘度,可以用于计算分子量。

11、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影响粘度准确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答:(1)毛细管的粗细,要保证流出时间在100秒以上;(2)适宜的溶液浓度,比较好的溶液浓度是保证增比粘度在0.2以上;(3)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越稳定越好。

12、用乌氏黏度计测黏度时,乌氏黏度计C管起什么作用,无C管对实验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

答:支管C的作用是与大气相通,使得B管中的液体完全是靠重力落下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除去支管C仍可测定粘度,只不过此时标准液体和待测液体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此时的液体下流时所受的压力差与A管中液面高度有关。

13、用乌氏黏度计测黏度时,乌氏黏度计的毛细管太粗或太细,对实验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毛细管?

答:粘度计毛细管太粗,流出时间太短,溶液与溶剂流出时间之比不是准确地等于两者粘度之比,由此计算出的分子量将有较大误差,需要做动力学校正。毛细管较细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但测定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要求溶剂的流出时间大于100s.

14、评价粘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优缺点,适用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多少?并指出影响准确测定结果的因素。

答: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实验精度,缺点:实验操作要求严格,粘度计的干净干燥度、垂直程度,恒温程度等均会带来实验误差;其适用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04-107。实验的关

键和准确度在于测量液体流经毛细管的时间、溶液浓度的准确度和恒温程度。

15、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用乌氏黏度计测黏度时,粘度计为什么要洗净并干燥?

答:对于粘度计,有时微量的尘土、油污等都会产生局部的堵塞现象,从而影响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速,所以要洗干净,若不干燥则会稀释溶液浓度则会使测定的时间比实际的变短,从而引起较大的实验误差,所以要洗净干燥。16、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每加入一次溶剂,为什么要恒温?

答:因为液体粘度的温度系数较大,温度对其影响大,所以要严格恒温,否则难以获得重现性结果。

17、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每加入一次溶剂稀释时,为什么要用洗耳球抽吸?

答:为使浓度混合均匀,以免产生实验误差。

18、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测定粘度时,粘度计为什么要垂直放置?

答:因为测定时粘度计中的液体完全是靠重力落下,若不垂直的话会减慢液体流速,从而测定的时间比实际的要长,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

19、用粘度法测高聚物的分子量实验中,为什么不晃动粘度计?

答:晃动粘度计会影响时间的测定,从而产生实验误差。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绘制

1. 简述由实验绘制环己烷-乙醇气-液平衡T-x相图的基本原理。

答:通过测定不同沸点下组分的气、液相的折射率,在标准的工作曲线上找出该折射率对应的浓度,结合其沸点画出平衡相图。

2.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作环己烷-乙醇的标准折光率-组成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标准曲线的目的是通过测气、液相相得折射率从而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找出对应的浓度。

3. 用精馏的方法是否可把乙醇和环己烷混合液完全分离,为什么?

答:不能完全分离。因为环己烷-乙醇二组分具有最低恒沸点。

4. 测定纯环己烷和纯乙醇的沸点时,沸点仪中有水或其它物质行吗?

答:有水和其他物质都是不行的。因为有水和其他物质会使所测沸点改变。

5. 为什么工业上常生产95%酒精?只用精馏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获得无水酒精?

答:因为水-乙醇二组分具有最低恒沸点,所以工业上常生产95%的酒精。用精馏的方法无法获得无水酒精,只能获得95%的酒精。

6.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如何判断气-液相达平衡状态?

答:观察贝克曼温度计的读数,如果读数稳定3-5分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7.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每次加入沸点仪中的环己烷或乙醇是否应按记录表所规定的体积精确计量?为什么?

答:不需要按记录表的加。因为组分的浓度不是按所加物质的量计算得来的,而是通过测折射率间接得到的。

8.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在测定沸点时,溶液出现分馏现象,将使绘出的相图图形发生什么变化?

答:出现馏分将使测得的沸点偏高,使相图向上移动。

9.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的小球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小球太小难以收集气相,小球太大,小球内的组分更新太慢,产生馏分,导致实验误差。

10. 什么是恒沸点?双液系相图中包含了哪些区域、哪些线和哪些重要的点?各部分的自由度为多少?

答:恒沸点是体系在T-x图上存在的极值,此点的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此点的温度就称为该体系恒沸点,此点代表的组成即为该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双液系相图中包含包含液相区、气相区、气-液平衡相区;液相线,气相线;纯乙醇的沸点、纯环己烷的沸点、最低恒沸点。

液相区和气相区的条件自由度均为2,气-液平衡相区的条件自由度为1,纯乙醇的沸点、纯环己烷的沸点、最低恒沸点的条件自由度均为0。

11.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为何要多次将小球中的液体倾倒回烧瓶中?

答:使小球内收集的液体为平衡时蒸汽的冷凝液,这样才能代表平衡时气相的组成。

12.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如果将沸点仪过度倾斜使小球中凝聚液体太多,会对测定产生什么影响?

答:过度倾斜可能使小球内的液体更新太慢,出现馏分,造成实验误差。

13.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答:给双液系加热而产生的液相的组成并不固定,而且加热的时间长短并不固定,因此使测定的折射率产生误差;温度计的位置并不固定,测得的温度有差异;测量过程中取液后停留的时间不一样,气体的挥发程度不一样,导致的测量误差;还有不同的人观测时分辨颜色的程度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读的值也不一样,导致的读数误差。

14. 用阿贝折光率仪测定液体折光率时要经过哪几步调节?测定时无法调出明暗界面,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将待测液均匀的滴到工作镜面上后,首先调节调节手轮使视野中出现明暗交界,然后调节目镜,使交叉线最为清晰,接着调节色散校准手轮使明暗交界线的色差尽量小,最后调节手轮使明暗交界线对准交叉点,调好后就读数。

测定时无法调出明暗界面,可能的原因是液体样品已挥发了。

15.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光率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光率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

答:两者的恒温温度需要保持一致。因为在不同温度时测得的折射率是不一样的,而书本给出的是30℃时浓度与折射率的关系,本实验需要利用该曲线找出所测折射率对应的浓度。

16. 本实验为何选用测折光率的方法测定气液相平衡组成?

答:因为两者折光率相差颇大,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折光率与组成存在对应关系,折光率的测定又只需要少量样品,所以,可以用折光—组成工作曲线来测定平衡体系的两相组成。

17.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18.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使用的样品溶液能否重复使用?

答:测定混合液的样品可以重复使用,因为气液相平衡组成是由精确测定折光率而得到,测定纯乙醇和纯环己烷的沸点,还需用纯物质。

19.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安装仪器应该注意什么?

答:安装仪器时,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计)不要直接碰到加热丝;电热丝应完全浸入到溶液中否则通电加热时可能会引起有机液体燃烧;检查进出水口的接管是否接好,控制水的流速,使气相全部冷凝。

20.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加热功率是否越大越好?

答:加热时,应控制电压大小,加热功率不能太大,加热丝上有小气泡逸出即可,加热丝的电压不得超过20V 。

21. 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使用阿贝折光仪测折光率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一定要使体系达到气液平衡即温度稳定后,读取沸点,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后才能取样分析其折射率。取样后的滴管不能倒置。棱镜不能触及硬物(特别是滴管)。棱镜上加入被测溶液后立即关闭镜头,迅速测定,以防液体样品挥发。在整个实验中,取样管必须是干净干燥的。

溶胶的制备 电泳——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

1、溶胶是什么?其具有什么特征?

答:溶胶是一种半径为10-9-10-7m(1-100nm)固体粒子(称分散相)在液体介质(称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相高分散系统。由于分散粒子的颗粒小,表面积大,其表面能高,使得溶胶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这是溶胶系统的主要特征。

2、溶胶的制备方法有哪些?本实验用什么方法制备Fe(OH)3溶胶?

答:溶胶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为胶体大小的质点;凝聚法是先制成难溶物的分子(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胶体粒子而得到溶胶。本实验是采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即用FeCl 3溶液在沸水中进行水解反应制备成Fe(OH)3溶胶,反应式如下:

() l 3e 33

23HC OH F O H FeCl +??→?+(红棕色溶液)沸腾↑ 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可表示为:{[Fe(OH)3]m ·n FeO +·(n-x )Cl –}x +·x Cl –。

3、水解反应制备成的Fe(OH)3溶胶为何需要纯化?如何纯化?

答:用上述方法制得的Fe(OH)3溶胶中,除Fe 3+与C1-

外,还有许多杂质离子,对溶胶的稳定性有不良的影响,故必须除去,称为溶胶纯化。实验室对溶胶纯化,大多采用渗析法。渗析法是利用离子能穿过半透膜进入到溶剂中,而胶粒却不能穿过半透膜。所以,将溶胶装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该袋浸入溶剂中,离子及小分子便透过半透膜进入溶剂,若不断更换溶剂,则可将溶胶中的杂质除去。

4、本实验如何测定Fe(OH)

3溶胶的δ电势?

答:原则上,溶胶的电动现象〔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都可以用来测定δ电势,但电

泳是最常用的测定方法。电泳法可分为宏观法和微观法。宏观法的原理是观察溶胶与另一种不含胶粒

的电解质溶液的界面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也称界面电泳法。微观法则是直接观察单个胶粒在电场中

的迁移速度。对于高分散的溶胶(如As 2S 3溶胶、Fe(OH)3溶胶)或过浓的溶胶,不易观察个别胶粒的运

动,只能采用宏观法。对于颜色太淡或过稀的溶胶则适宜用微观法。本实验采用宏观法。

本实验采用U 形管电泳仪在一定的外加电场强度下测定Fe(OH)3胶粒的电泳速率计算其δ电势。

原理图如图86-1所示。

在电泳仪两极间接上电位差U (V)后,在t (s)时间内溶胶界面移动的距离为d (m),即溶胶电泳速

度v (m·s -1)为:

t d v /= (1)

当辅助液的电导率与溶胶的电导率相差很小时,相距为L (m )的两极间的电位梯度平均值H (V·m -1)为:

L U H /= (2)

如果辅助液的电导率κ0与溶胶的电导率κ相差较大,则在整个电泳管内的电位降是不均匀的,这时需用下式求H :

()K K L L L U H +-=0

κκ (3)

式中L K 为溶胶两界面距离。为了简便,电泳实验中通常使用与溶胶电导率相同的辅助液。从实验中求得即溶胶电泳速度v 后,可根据下式计算δ(V)电势:

v H

K ?=επηξ (4) 式中:K 为与胶粒形状有关的常数(对于球形粒子K =5.4×1010V 2·s 2·kg -1·m -1;对于棒形粒子K =3.6×1010V 2·s 2·kg -1·m -1,本实验中Fe(OH)3胶粒为棒形粒子);η为粘度(kg·m -1·s -1),ε介质的介电常数(t t 31054426.4474266.4ln -?-=ε)。

5、本实验为了计算出Fe(OH)3溶胶的δ电势需记录和测量哪些数据?

答:电泳仪两极间接上电位差U (V);t (s)时间内溶胶界面移动的距离为d (m);两极间相距L (m)实验温度下水的粘度(kg·m -1·s -1)和ε介质的介电常数。

6、制备半透膜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在一个内壁洁净、干燥的250mL 锥形瓶中,加入约20mL 火棉胶液,小心转动锥形瓶,使火棉胶液黏附在锥形瓶内壁上形成均匀薄层,倾出多余的火棉胶。此时锥形瓶仍需倒置,并不断旋转,待剩余的火棉胶流尽,使瓶中的乙醚蒸发至已闻不出气味为止(此时用手轻触火棉胶膜,已不黏手)。然后再往瓶中注满水(若乙醚末蒸发完全,加水过早,则半透膜发白),浸泡5min 。倒出瓶中的水,小心用手分开膜与瓶壁之间隙。慢慢注水于夹层中,使膜脱离瓶壁,轻轻取出,在膜袋中注入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将其浸入蒸馏水中待用。

(1)火棉胶液是硝化纤维的乙醇乙醚混合溶液,制备半透膜袋时,要远离火焰,注意回收残液。

(2)在制备半透膜时加水的时间应适中。如加水过早,因胶膜中的溶剂尚未完全挥发掉,胶膜呈乳白色,强度差而不能使用;如加水过迟,则胶膜变干、脆,不易取出且易破裂。

7、为何可以用热渗析法纯化Fe(OH)3溶胶?如何判断Fe(OH)3溶胶已纯化好?

答:渗析法是利用离子能穿过半透膜进入到溶剂中,而胶粒却不能穿过半透膜。所以,将溶胶装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该袋浸入溶剂中,离子及小分子便透过半透膜进入溶剂,若不断更换溶剂,则可将溶胶中的杂质除去。热渗析法可已加快离子及小分子便透过半透膜的速度。

将制得的Fe(OH)3溶胶冷至约60℃,注入半透膜内用线拴住袋口,置于500mL 的清洁烧杯中,杯中加蒸馏水约400mL ,维持温度在60℃左右,进行渗析。每20min 换一次蒸馏水,4次后取出1mL 渗析水,分别用1%KSCN 溶液检查是否存在Fe 3+,如果仍存在,应继续换水渗折,直到检查不出为止,将纯化过的Fe(OH)3溶胶移入一清洁干燥的l00mL 小烧杯中待用。

8、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答:1)半透膜制备成功,2)Fe(OH)3溶胶制备与纯化好,3)把Fe(OH)3溶胶装入电泳管后,加辅助液时一定要用滴管缓慢地沿U 形管壁加入,使辅助液与Fe(OH)3溶胶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9、电泳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电泳速度的快慢与溶胶的ξ电势、介质的介电常数ε、电泳仪两级间的电位差U 成正比,与溶胶的黏度、电泳仪两级间的距离成反比。

10、在电泳测定中如不用辅助液体,把电极直接插入溶胶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不用辅助液,而将电极直接插在溶胶中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溶胶电泳的同时,也在电解水,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根,会使Fe(OH)3溶胶聚沉,生成红棕色沉淀,干扰了主现象电泳的观察。没有参比,也无法测定电泳速度。

11、如果电泳仪事先没洗净,管内壁上残留微量电解质,对电泳测量结果将有什么影响?

答:可能改变δ电势大小,甚至引起胶体的聚沉。

12、在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实验中,如何量取两电极间的距离?

答:用线量出两电极间的U 形导电距离。

13、电泳实验中辅助液起何作用,选择辅助液的依据是什么?

答:辅液主要起胶体泳动的介质、电介质作用和与胶体形成清晰的界面易于观测等作用。

选择辅助液的依据是:①不能与胶体发生反应;②不挥发;③辅助液中阴阳离子迁移速率要相近;④辅助液的电导率与胶体的电导率相等,这样可避免因界面处电场强度突变造成两壁界面移动速率不等而产生的界面分层不好,模糊。

14、在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实验中,为什么制备的溶胶必须经过纯化及老化后方能用于实验?

答:水解反应制得的Fe(OH)3溶胶中,除Fe 3+与C1-外,还有许多杂质离子,对溶胶的稳定性有不良的影响,故必须除去。

15、在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实验中,实验表明Fe(OH)3胶粒带正或负电?并解释实验结果。

答: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可表示为:{[Fe(OH)3]m ·n FeO +·(n-x )Cl –}x +·x Cl –。可知Fe(OH)3溶胶胶粒带正电,电泳时胶体向负极移动。

16、在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ξ电势的测定实验中,在溶胶上面加入稀盐酸溶液时必须十分小心地沿着管壁慢慢滴加,为什么?

答:为了得到清晰界面,便于后面电泳距离的测量。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1. 简述对消法测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

答:电位差计是根据补偿法(或称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压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在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势,这样待测电池中就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就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如图所示,电位差计有工作、标准、测量三条回路。

1)校准工作电流I W

开关K 打向1,预先调好标准回路中的标准电阻Rn ,调节工作回

路的电阻r 至检流计无电流通过,工作电流I W 就已被确定。

2)测量未知电池电动势E W

开关K 打向2,调节测量回路的电阻R X 至检流计无电流通过,此

时I w R X 与被测电池电动势对消。

X W X R I E = n X n X R R E E =

2. 在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做到在可逆条件下进行,为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答:电动势的测量方法属于平衡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到在可逆条件下进行。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可根据电化学基本知识,初步估算一下被测电池的电动势大小,以便在测量时能迅速找到平衡点,这样可避免电极极化。

(2)要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使电极处于平衡状态。制备锌电极要锌汞齐化,成为Zn(Hg),而不直接用锌棒。因为锌棒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其它金属杂质,在溶液中本身会成为微电池,锌电极电势较低(-0.7627V),在溶液中,氢离子会在n

n

W R E I =

锌的杂质(金属)上放电,锌是较活泼的金属,易被氧化。如果直接用锌棒做电极,将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锌汞齐化,能使锌溶解于汞中,或者说锌原子扩散在惰性金属汞中,处于饱和的平衡状态,此时锌的活度仍等于1,氢在汞上的超电势较大,在该实验条件下,不会释放出氢气。所以汞齐化后,锌电极易建立平衡。制备铜电极也应注意:电镀前,铜电极基材表面要求平整清洁,电镀时,电流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20mA·cm -2左右,以保证镀层紧密。电镀后,电极不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否则会使镀层氧化,应尽快洗净,置于电极管中,用溶液浸没,并超出1cm 左右,同时应尽快进行测量。

(3)为判断所测量的电动势是否为平衡电势,一般应在15min 左右时间内,等间隔地测量7-8个数据。若这些数据是在平均值附近摆动,偏差小于±0.5mV ,则可认为已达平衡,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电池的电动势。

(4)前面已讲到必须要求电池反应可逆,而且要求电池在可逆情况下工作。但严格说来,本实验测定的并不是可逆电池。因为当电池工作时,除了在负极进行Zn 的氧化和在正极上进行Cu 2+的还原反应以外,在ZnSO 4和CuSO 4溶液交界处还要发生Zn 2+向CuSO 4溶液中扩散过程。而且当有外电流反向流入电池中时,电极反应虽然可以逆向进行,但是在两溶液交界处离子的扩散与原来不同,是Cu 2+向ZnSO 4溶液中迁移。因此整个电池的反应实际上是不可逆的。但是由于我们在组装电池时,在两溶液之间插入了“盐桥”,则可近似地当作可逆电池来处理。

3. 电镀铜的时候,出现镀层不紧密的原因是什么?

答:电流密度过大,导致在电镀的时候也电解了水产生气体,从而使电极表面的的镀层过于疏松。

4. 在用电位差计测量原电池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的光点(或读数)总是向一个方向偏转,始终无法回零,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根据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的工作原理图可知检流计的光点(或读数)总是向一个方向偏转,即电流读数无法回零,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工作电池的电压过低;线路接触不良或导线有断路;被测电池、工作电池或标准电池极性接反;被测电动势高于电位差计的限量。

5. 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有何作用?

答:参比电极应具备的条件是:(1)必须是可逆电极,它的电极电势也是可逆电势;(2)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即电极电势稳定,不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与放置时间影响不大,各次制作的同样的参比电极,其电极电势也基本相同;(3)由金属和金属难溶盐或金属难溶氧化物组成的参比电极属于第二类电极,如银-氯化银电极、汞-氯化汞电极、汞-氧化汞电极,要求这类金属的盐或氧化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

参比电极作用:与被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然后根据参比电极的电势求得被测电极的电极电势。

6. 在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中,铜电极制备时为何要电镀铜?

答:要选择最佳实验条件使铜电极处于平衡状态。

7. 用Zn(Hg)与Cu 组成电池时,有人认为锌表面有汞,因而铜应为负极,汞为正极。请分析此结论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锌汞齐化,能使锌溶解于汞中,或者说锌原子扩散在惰性金属汞中,处于饱和的平衡状态,此时锌的活度仍等于1,因此仍然是锌为负极。

8. 在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中,制备电极时为什么电极的虹吸管内(包括管口)不能有气泡?

答:制备电极时,电极的虹吸管内(包括管口)若有气泡,空气不导电,相当于断路或接触不良,会使电流读数为零或电流读数不稳定。

9. 什么是原电池的电动势?能否用伏特计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为什么?

答:电池电动势是通过原电池电流为零(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的电池电势,用E 表示,单位为伏特。由于电动势的存在,当外接负载时,原电池就可对外输出电功。

不能用伏特计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池与伏特计接通后有电流通过,在电池两极上会发生极化现象,使电极偏离平衡状态。另外,电池本身有内阻,伏特计所量得的仅是不可逆电池的端电压。 因此电池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定。

10. 盐桥的作用是什么?选择盐桥液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通路、降低液接电势,但不能完全消除。选择盐桥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用作盐桥的电解质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尽可能接近;②用作盐桥的电解质不能与电池中的电解质发生反应;③盐桥中盐的浓度要很高,常用饱和溶液。

11. 在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中,如何判断所测量的电动势为平衡电势?

X

X E U I IR U E →→+=,0内

答:为判断所测量的电动势是否为平衡电势,一般应在15min 左右时间内,等间隔地测量7-8个数据。若这些数据是在平均值附近摆动,偏差小于±0.5mV ,则可认为已达平衡,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电池的电动势。

12. 如何维护和使用标准电池以及检流计?

答:标准电池的使用:切勿将电池倒转、倾斜或者摇动;正负极不能接错;校正电位计用,不作电源,不允许有10-4A 以上的电流通过,故绝不可用伏特计测其电压或用万用表试其是否为通路。

检流计的使用:检流计两端的电压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电流超过检流计的最大量程值,损坏检流计;在使用之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指零就要手动调节,否则会测出错误的值;最后,和检流计相串联的滑动变阻器要足够大,在减少滑动变阻器的时候尽量缓慢,不可忽变!

13. 试举出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的应用的两个实例。

答: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的应用:(1)计算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值的变化;(2)测量溶液的pH 值;(3)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4)计算难溶盐的溶度积和络合离子稳定(不稳定)常数;(5)求标准电极电势,计算离子活度系数;(6)电位滴定,确定某些容量分析过程中的滴定终点;(7)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pH 图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4. 在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中,影响实验测量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电极制备的好坏,溶液的浓度变化,电位差计的准确度,盐桥对液接电势的消除程度等。

15. 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标准电池电动势与实验室温度有关,它的大小是一个和温度有关的数学达式。

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1、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量溶液的电导值对结果有无影响?

答:没有影响,该实验是以()()0t t κκκκ∞--对t 作图,而溶液的电导与电导率仅相差一个电导池常数,电导池常数在

计算时被约去,对()()0t t κκκκ∞--没有影响。

2、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初始浓度过大或过小,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初始浓度过大,离子就不能完全电离,不能以()()0t t κκκκ∞--对t 作图。初始浓度过小,则电导率变化太小影响

准确度。

3、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可否将NaOH 溶液稀释一倍后测得的电导率值作为皂化反应的初始电导率?为什么?

答:可以,乙酸乙酯不具有明显的电导率。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进行,而CH 3COOC 2H 5和NaOH 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因为反应速率k 受温度的影响大,(k T+10)/k T =2~4,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反应物在混合前就预先恒温是为了保证两者进行反应的时候是相同温度的,防止两者温差带来温度的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5、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试问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如果通过本实验测定了κ0、κ∞以及一组相应于t 时κt 值,以()()0t t κκκκ∞--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即可验证乙酸

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6、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何处置这一影响而是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

答:采用恒温槽恒温。

7、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果NaOH 和CH 3COOC 2H 5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 值,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影响因素太多,在浓的溶液中不可认为CH 3COONa 全部电离,该反应的逆反应不能忽略,此时不可以认为体系电导率值的减少与CH 3COONa 的浓度x 的增加量成正比。

8、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为什么两溶液混合一半时就开始计时?

答:因为∞

--=κκκκt t ktc 00成立的前提是t =0时,产物浓度为零,所以两反应溶液混合一半时,就开始计时。 9、为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且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动力学实验,一般情况下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因为不同的温度的反应速率不一样,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电

导率的数值与温度也有关,所以要准确进行动力学测量,必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先恒温可以减少混合时温度的波动,减少实验误差,因为他们一混合反应就进行,所以先恒温,再混合,可以进少误差。

10、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实验过程中所用的NaOH 是否需要精确标定?

答:需要,为了处理方便起见,本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将反应物CH 3COOC 2H 5和NaOH 采用相同的浓度c 0作为起始浓度。即反应物CH 3COOC 2H 5和NaOH 起始浓度要相等∞

--=κκκκt t ktc 00才能用。因此实验过程中所用的NaOH 是需要精确标定。 11、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为什么要使两种反应物的浓度相等?

答:为了使二级反应的数学公式简化,数据处理方便。

12、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所用乙酸乙酯溶液为什么要现用现配?

答:因为在无酸、碱存在的情况小,乙酸乙酯溶液也会发生缓慢水解,为了处理方便起见,本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将反应物CH 3COOC 2H 5和NaOH 采用相同的浓度c 0作为起始浓度。即反应物CH 3COOC 2H 5和NaOH 起始浓度要相等∞

--=κκκκt t ktc 00才能用。所用乙酸乙酯溶液需要现用现配,并须精确配置。

13、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各溶液在恒温及操作时为什么要盖好?

答:因为本实验要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对溶液浓度要求高。若在恒温及操作过程中不盖好,会因为溶液及溶剂的挥发或杂质的进入而造成溶液浓度的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必须盖好装溶液的容器。

14、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记录数据所隔时间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刚开始电导率的变化很大,若时间太长,不易记录数据,对实验有影响。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曲线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偏离二级反应的现象,可能是反应的可逆性对总反应的影响逐渐变得明显,还存在盐效应,即某些中性盐的存在会降低其系数,所以皂化反应实验的时间不能过长。

15、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定κt 和κ∞时一定要用双管电极,是否可用试管替代? 答:不一定,可以用试管替代。

16、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的落入,为什么? 答:电导水含杂质少,对电导率的测定影响小,从而减少误差;由于空气中的CO 2会溶入电导水和配制的NaOH 溶液中,而使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因此在实验中可用煮沸的电导水,同时可在配好的NaOH 溶液瓶上装配碱石灰吸收管等方法处理。

燃烧热的测定

1. 简述燃烧热测定的实验原理。

答:1mol 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所谓完全燃烧是指该化合物中的C 变为CO 2(气),H 变为H 2O(液),S 变为SO 2(气),N 变为N 2(气),Cl 成为HCl(水溶液),其它元素转变为氧化物或游离态。

燃烧热可在恒压或恒容条件下测定。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做非膨胀功情况下,恒容燃烧热Q v 等于内能变化ΔU ,恒压燃烧热Q p 等于焓变化ΔH 。把参与反应的气体都当做理想气体。在氧弹式热量计中测得燃烧热为Q v ,而一般热化学计算用的值为Q p ,两者可通过下式进行换算:

ΔH=ΔU+Δ(pV),Q p =Q v +ΔnRT (1)

式中:Δn 为燃烧反应前后生成物和反应物

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R 为摩尔气体常

数;T 为反应热力学温度。

测量燃烧热的仪器称为热量计。本实验

采用氧弹式热量计,如图71-1所示。在盛

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一定量样品

和氧气的密闭氧弹(图71-2),然后使样品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盛水桶内的水和

氧弹,引起温度上升。

氧弹热量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

律,样品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使氧弹本

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实验用水)和热量计有关的附件温度升高,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体系温度的变化值ΔT ,就可求算出

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其关系式如下:

-m Q v -m点火丝Q点火丝+qV=(C计+C水m水)ΔT(2) 式中:Q v为物质的恒容燃烧热(J·g-1);m为燃烧物质的质量(g);Q点火丝为点火丝的燃烧热(J·g-1);m点火丝为燃烧了的点火丝的质量(g);q为空气中的氮氧化为二氧化氮的生成热(用0.1mol/L NaOH滴定生成的硝酸时,每毫升碱相当于5.98J),V 为滴定硝酸耗用的NaOH的体积(mL);C计为氧弹、水桶、温度计、搅拌器的热容(J·K-1);C水为水的比热(J·g-1·K-1);m水为水的质量(g);ΔT为燃烧前后的水温的变化值(K)。

如在实验过程中,每次的用水量保持一定,把式(2)中的常数合并,即令k=C计+C水m水则:

m Q v +m点火丝Q点火丝+qV=kΔT(3) k为仪器常数。可以通过用已知燃烧热的标准物质(如苯甲酸)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出燃烧前后温度变化,则:

k = (m Q v +m点火丝Q点火丝+qv)/ΔT(4) 用同样的方法把待测物质置于氧弹中燃烧,由温度的升高和仪器的热容,即可测定待测物质的恒容燃烧热Q v,从(1)式计算恒压燃烧热Q p。实验中常忽略qV的影响,因为氧弹中的N2相对于高压O2而言可以忽略,其次因滴定HNO3而带来的误差可能会超过N2本身带来的误差,操作中可以采用高压O2先排除氧弹中的N2,这样既快捷又准确。先由苯甲酸的理论恒压燃烧热根据公式算出恒容燃烧热,从而计算出仪器常数k,然后再测定恒容燃烧热根据公式转换的实际恒压燃烧热。

2. 在使用氧气钢瓶及氧气减压阀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使用氧气钢瓶及氧气减压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脂接触,操作人员不能穿用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以免引起燃烧。

(2) 氧气钢瓶应直立放置要固定,远离火源,严禁阳光暴晒。

(3) 氧气减压阀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

(4) 开启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侧面,即不要面对减压阀出口,以免气流射伤人体。不许敲打气瓶任何部位。

(5) 用完气后先关闭气瓶气门,然后松掉气体流量螺杆。如果不松掉调节螺杆,将使弹簧长期压缩,就会疲劳失灵

(6) 气体将用完时,气瓶中的气体残余压力一般不应小于几个兆帕/平方厘米,不得用完。

(7) 气瓶必须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有问题时要及时处理,不能带病运行。

(8) 请仔细阅读气瓶及气体减压阀的使用说明书,以得到更详细的介绍。

3. 测定非挥发性可燃液体的热值时,能否直接放在氧弹中的不锈钢杯里测定?挥发性的可燃液体情况又怎样?

答:均不能直接放在氧弹中的不锈钢杯里测定,非挥发性或挥发性的可燃液体均应化装入胶囊或玻璃小球内点燃,这样才能保证样品完全燃烧。

4.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标定量热计热容后,测定试样时忘记换铁桶中的水对实验有无影响?为何要严格控制样品的称量范围?

答:有影响,因为热容是温度的函数,不同温度下量热计的热容严格来讲不等。样品质量太少了温差测量误差较大,样品质量太多了,不能保证燃烧完全。

5.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什么要测真实温差?怎样测定?

答: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实验成功的首要关键是保证样品完全燃烧;其次,还须使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尽可能全部传递给热量计本身及其介质,而几乎不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为了做到这一点,热量计在设计制造上采取了几种措施,例如:在热量计外面设置一个套壳,此套壳有些是恒温的,有些是绝热的。因此,热量计又可分为主要包括恒温式热量计和绝热式热量计。另外,热量计壁高度抛光,这是为了减少热辐射。量热计和套壳间设置一层挡屏,以减少空气的对流。但是,热量的散失仍然无法完全避免,这可以是由于环境向热量计辐射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也可以是由于热量计向环境辐射而使热量计的温度降低。因此,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不能直接准确测量,而必须经过雷诺(Renolds)温度校正图进行校正。

6. 燃烧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怎样提高点火效率?

答:燃烧热测定实验成功的首要关键是保证样品完全燃烧;其次,还须使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尽可能全部传递给热量计本身及其介质,而几乎不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压片不能压的太紧,点火丝与药品要接触良好,不要短路,可提高点火效率。

7. 氧弹式量热计中,哪些部件属于体系?哪些属于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氧弹热量计中氧弹、水桶、温度计、搅拌器、桶中的水属于体系,除了体系外的其他的部分都是环境。

只要体系和环境间有温差就会有热损耗,当环境温度高于体系温度时,环境就会向热量计辐射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当体系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热量计就会向环境辐射而使热量计的温度降低,从而使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不能直接准确测量,即直接测量的温差不是测真实温差。

8. 氧弹充气后,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导电不良应如何处理?

答:把氧弹里面氧气放掉,打开氧弹盖,检查点火丝是否与电极接好,重新装点火丝。

9.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提高本实验的准确度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答: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以下因素容易造成误差:(1)样品压片过程中混入污染物、称重后脱落、造成称重误差;(2)如果样品燃烧后残留了不易观测到的试样残留物、而又把它当作没有残留完全充分燃烧处理数据,势必造成较大误差;(3)搅拌器功率较大,搅拌器不断引进的能量形成误差;(4)热量计的绝热性能应该良好,如果存在有热漏,漏入的热量造成误差;(5)数据处理中用直接测量的温差当成真实温差进行计算;

提高本实验的准确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待测样品需干燥,受潮样品不易燃烧且称量有误差;(2)严格控制样品的称量范围;(3)压片机要专用,清洁干净;(4)将压片制成的样品放在干净的称量纸上,小心除掉易脱落部分,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量;(5)用用雷诺法校法得到真实温差。

10.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所测温差值为什么要进行雷诺图的校正?

答: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只要体系和环境间有温差就会有热损耗,当环境温度高于体系温度时,环境就会向热量计辐射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当体系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热量计就会向环境辐射而使热量计的温度降低,从而使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不能直接准确测量,即直接测量的温差不是测真实温差,因此必须经过雷诺温度校正图进行校正。11.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如何测定液体样品的燃烧热?

答:固体样品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完全燃烧,以免充气时冲散样品或者在燃烧时飞散开来,造成实验误差。测定液体样品的燃烧热时,为了防止充气时冲散样品或者在燃烧时样品飞散开来,应以药用胶囊作为样品管,将液体样品装入药用胶囊内,并用内径比胶囊外径大0.5~1.0mm的薄壁软玻璃管套住,装样示意如图1所示。胶囊的燃烧热热值应预先标定以便计算时扣除。

12. 在量热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

答:在量热测定实验中,如中和热的测定、溶解热的测定、稀释热的测定等,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无法完全避免,只要热量计和环境间有温差就会有热损耗,当环境温度高于热量计温度时,环境就会向热量计辐射热量而使其温度升高;当热量计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热量计就会向环境辐射而使热量计的温度降低,从而使测量前后温度的变化不能直接准确测量,即直接测量的温差不是测真实温差,因此都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进行校正。

必须注意,应用这种作图法进行校正时,量热计的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不超过2-3℃),否则会引起误差。

13.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在实验中是否每次都必须准确量取3000 mL水?

答:必须准确量取3000mL水。因为水量的变化,使苯甲酸的水当量

和测定样品水当量没有严格保持一致,会产生很大的实验误差。

14. 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如何快捷、合理地消除氧弹中氮气对测量结

果的影响?

答:操作中可以采用高压O2先排除氧弹中的N2,这样既快捷又准确。

即对氧弹充两次氧气。第一次充好后再把氧弹内的气体放掉,这样氮气可

以随着氧气被放出去,从而达到消除氮气的影响。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1.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果所用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本实验通过旋光度的测定来测蔗糖反应速率,若蔗糖不纯,所含杂质如果无旋光性对实验无影响,如果具有一定的旋光性会影响实验旋光度的测量,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2.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蔗糖水解实验中配制溶液为何可用台称称量?

答:蔗糖初始浓度对于数据影响不大。速率常数k与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有关,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常数k,以ln(αt-α∞)对t作图,由所得直线的斜率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浓度无关,蔗糖的称取本不需要非常精确,用台称称量即可。

3.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出速率常数与温度、溶液浓度、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的长短有关吗?

答: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浓度有关,与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的长短无关。

4.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在混合蔗糖溶液和HCl 液时,我们将HCl 液加到蔗糖溶液里去,可以反过来混合吗?

答:不能,因为H +是催化剂,将反应物蔗糖加入到大量HCl 溶液时,H +浓度很大,一旦加入则马上会分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则在开始测量时,已经有大部分蔗糖产生了反应,记录t 时刻对应的旋光度已经不再准确。反之,将HCl 溶液加到蔗糖溶液中去,由于H +的浓度小,反应速率小,计时之前所进行的反应的量很小。

5.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开始时旋光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旋光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愈来愈小,是否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愈来愈小。

答:不能,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时间无关,只与温度、催化剂浓度有关,反应速率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愈来愈小。

6.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试问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定的旋光度αt 是否必须要进行零点校正?

答:因为蒸馏水无旋光性,故可用纯蒸馏水作零点校正以消除旋光仪的系统误差。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定的旋光度αt 可以不进行零点校,因反应速率常数是以l n(α0-α∞)对t 作图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αt -α∞可将系统的零点误差消除掉。

7.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如何测量α∞?

答:将混合液的一半放入50-60℃的恒温水浴中恒温40min ,取出冷至实验温度下测定其旋光度,在10-15min 内读取5-7个数据,如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则取其平均值,即为α∞ 值。

8.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测量α∞时,溶液没有冷至实验温度下就测定其旋光度,对结果有无影响?

答:有影响,因为溶液的旋光度与温度有关。物质的旋光能力用比旋光度来度量:[]A

D c l ??=100 20αα,由上式公式可知,溶

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当其他条件均固定时,溶液的旋光度才与浓度成正比关系,α=βc 。

9.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何时开始计时?为什么?

答:分别取50mL 蔗糖水溶液和50mL 4mol·L -1 HCl 溶液于两个100mL 锥形瓶中,并浸入恒温槽使恒温到实验的温度。然后将HCl 溶液全部倒入蔗糖溶液锥形瓶中(两瓶来回倒几次,使两者混合均匀),同时记下时间。因为()()kt t ---∞∞αααα0ln ln =成立的前提是t =0时,产物浓度为零。

10. 在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能否直接将旋光管收起来?

答:不能,实验结束时,应将旋光管洗净干燥,防止酸对旋光管的腐蚀。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1、表面张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表面张力γ表示了液体表面自动缩小趋势的大小,其大小与液体的成分、溶质的浓度、温度及表面气氛等因素有关。

2、纯液体如何降低其表面自由能?

答:对于纯液体,纯液体表面层的组成与内部的组成相同,等温等压下,γ为定值,要使dG 下降,只有降低A 。因此,纯液体降低表面自由能的唯一途径是尽可能缩小其表面积。因此液滴通常成球形。

3、什么是溶液的表面吸附?

答:根据能量最低原则,当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溶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溶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

4、水的表面张力因加入溶质形成溶液而改变,根据变化情况可将溶质分为几类?

答:水的表面张力因加入溶质形成溶液而改变,根据变化情况可将溶质分为两类:

1)非表面活性物质

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升高的溶质称为非表面活性物质。如无机盐和不挥发的酸、碱等。这些物质的离子有较强的水合作用,趋向于把水分子拖入水中,非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的浓度低于在本体的浓度。如果要增加单位表面积,所作的功中还必须包括克服静电引力所消耗的功,所以表面张力升高。

2)表面活性物质

加入后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的溶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这种物质通常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的非极性

碳链或碳环有机化合物。亲水基团进入水中,憎水基团企图离开水而指向空气,在界面定向排列。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浓度大于本体浓度,增加单位面积所需的功较纯水小。非极性成分愈大,表面活性也愈大。但习惯上,只把那些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5、表面活性物质在水溶液的表面是如何排列的?

答:表面活性物质分子都是由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所构成,它们在水中的排列情况随其浓度不同而异,浓度小时,分子可以平躺在表面上;浓度增大时,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分子的极性基团取向溶液内部,而非极性基团取向空间;当浓度增至一定程度,溶质分子占据所有表面积,就形成了饱和吸附层。再增大就会形成胶束。

6、溶液的表面吸附量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其定义为:单位面积表面层所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比同量溶剂在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超出值。它与温度,压力,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

7、测溶液的表面张力有哪些方法?

答:测定表面张力方法很多,如毛细管上升法、滴重法、吊环法、最大压力气泡法、吊片法和静液法等。

8、液体表面层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环境是否一样?

答:界面两侧的环境不同;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是对称的,各个方向的引力彼此抵销,总的受力效果是合力为零;处在表面层的分子受周围分子的引力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

9、什么是表面张力?什么是表面自由能?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1)在液气两相的界面上,液体分子所受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大于气体分子对它的引力,由此造成的使液体表面缩小的力叫表面张力。(2)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可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所以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3)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反映了表面分子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两者的数值相同,量纲相同通常用同一符号表示。它们的不同点是: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表面自由能是指等温、等压、保持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值。表面张力是指表面层分子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的边界上且与表面相切的收缩力。两者的单位不同,表面自由能的单位是J·m -2,而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 -1。

10、在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哪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的测定?

答:(1)系统的气密性;(2)毛细管及测定管是否清洗干净;(3)滴液瓶的放液速度;(4)读取数字微压差仪上压差值;

(5)乙醇溶液浓度是否准确配置。(6)温度保持恒定。

11、要做好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答:要做好这个实验关键因素有:系统的气密性良好,溶液浓度要准确配制,测定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时按从稀到浓依次进行;玻璃器皿必须洗涤清洁,毛细管及测定管一定要用待测液润洗;测定时毛细管一定要与液面保持垂直,端面刚好与液面相切;控制好滴液瓶的放液速度,水的流速每次均应保持一致,尽可能使气泡呈单泡逸出,以利于Δp max 读数的准确性;温度应保持恒定,否则对γ的测定影响较大。

12、用最大泡压法准确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用最大泡压法准确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需注意以下问题:

(1)在测定有效数据之前一定要检查系统的气密性,否则数据不真实。

(2)连接压力计与毛细管及滴液瓶用的乳胶管中不应有水等阻塞物,否则压力无法传递至毛细管,将没有气泡自毛细管口逸出。

(3)测定时毛细管及测定管应洗涤干净,以玻璃不挂水珠为好,否则,气泡可能不呈单泡逸出,而使压力计读数不稳定,如发生此种现象,毛细管应重洗。

(4)测定时毛细管一定要与液面保持垂直,端面刚好与液面相切,若毛细管末端插入到溶液内部,则气泡外的压力:p 外=p 系统+ρgh ,此时因为h 不等于0,在气泡的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p 内=p 大气-2γ/r =p 外=p 系统+ρgh ,Δp max =p 大气-p 系统=ρgh+2γ/r 。计算公式将只能采用

2)(max r gh p ργ-?=

(5)控制好滴液瓶的放液速度,水的流速每次均应保持一致,尽可能使气泡呈单泡逸出,以利于读数的准确性。

(6)数字微压差仪上显示的数字为实验系统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值。要读取最大压力差数值,因为Δp max与毛细管的半径r是对应的,即γ= r/2×Δp max,只有气泡的半径等于毛细管的半径时,气泡的曲率半径最小,液面对气体的附加压力达到最大,所以读取最大压差。

(7)乙醇溶液要准确配制,使用过程中防止挥发损失。测定乙醇溶液表面张力时按从稀到浓依次进行,毛细管及测定管一定要用待测液润洗,否则测定的数据不真实。毛细管的清洗方法:将毛细管在下次被测溶液中沾一下,溶液在毛细管中上升一液柱,然后用洗耳球将溶液吹出,重复3~4次。

(8)温度应保持恒定,否则对γ的测定影响较大。

13、在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中,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时滴水过快,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有影响,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时滴水过快就会使测定管中出气泡不是呈单个冒出,出泡速率快将使表面活性物质来不及在气泡表面达到吸附平衡,也将使气体分子间摩擦力和流体管壁间的摩擦力增大,这将造成压力差增大,使表面张力测定值偏高。

14、在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中,表面张力仪的清洁与否和温度的不恒定对测量数据有何影响?

答:若表面张力仪不干净,则气泡可能不成单泡冒出,使压力计读数不稳定,给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同时表面张力仪不干净会影响溶液的表面张力。因为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温度不恒定则对表面张力的测量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15、在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中,为什么要求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必须均匀而间断?若出泡速度太快对表面张力测定值有何影响?

答:因为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必须均匀而间断,使得所测最大压差准确。如抽气太快,气泡的形成与逸出快而不稳定,将会使最大压差的读数不稳定,给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可以通过控制滴液的速度快慢来控制出泡速度。若出泡速率快太将使表面活性物质来不及在气泡表面达到吸附平衡,也将使气体分子间摩擦力和流体管壁间的摩擦力增大,这将造成压力差增大,使表面张力测定值偏高。

16、玻璃毛细管插入不同的溶液中,毛细管中的液面高于、低于还是与溶液液面相平?

答:实际上,这里既涉及到润湿的问题,又涉及弯曲表面附加压力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与表面张力有关。能润湿,则形成凹面,产生一指向溶液外部的附加压力,使毛细管中的液面高于溶液液面;如果接触角为90°,则形成平面,不产生附加压力,毛细管中的液面与溶液液面相平;不能润湿,则形成凸面,产生一指向溶液内部的附加压力,使毛细管中的液面低于溶液液面,如玻璃毛细管插入汞中。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选择题

1.磁化率是用来度量()强度的量。

A. 极性

B. 磁场

C. 电场

D. 光场

2.质量磁化率χm和摩尔磁化率χM之间的关系是()

A. χm=MχM

B. χM=Mχm

C. χM=χm

D. χM=M/χm

3.逆磁性是指物质在被磁化后感应出的磁场强度与外加磁场方向()

A. 相反

B. 相同

C. 平行

D. 没关系

4.顺磁性物质具有顺磁性的原因是()

A. 分子中有单电子

B. 分子中没有单电子

C. 分子中没有电子

D. 分子中有成对电子

5.磁化率实验目的是通过磁化率的测定,推算出物质的()个数。

A. 分子中原子

B. 分子中未成对电子

C. 分子中电子

D. 分子中成对电子

6.磁化率实验中用()来标定外磁场强度。

A. 莫尔氏盐

B. 硫酸亚铁

C. 亚铁氰化钾

D. 空气

7.磁化率测定实验中所用的分析天平能精确称量到()克。

A. 0.1

B. 0.01

C. 0.001

D. 0.0001

8.摩尔磁化率的单位是()

A. 厘米3/克

B. 厘米3/千克

C. 厘米3/摩尔

D. 米3/摩尔

9.具有永久磁矩μm 的物质是( )

A. 反磁性物质

B. 顺磁性物质

C. 铁磁性物质

D. 共价络合物

10.FeSO 4·7H 2O 在磁场下称重,其质量比无磁场时(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1、B ;

2、B ;

3、A ;

4、A ;

5、B ;

6、A ;

7、D ;

8、D ;

9、B ;10、A

思考题

1.在相同励磁电流下,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有无差别?磁场强度是否一致?在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样品的摩尔磁化率是否相同?如果测量结果不同应如何解释?

答:在相同励磁电流下,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通常有差别。由于电磁铁的磁芯所用的磁导材料不是理想的软磁体,在电流为零没有外加磁场时,存在一定的剩磁。因此,在升降电流时,在相同的电流强度下,实际所产生的磁场强度有一定的差异。

在不同励磁电流下测得样品的摩尔磁化率应相同,因摩尔磁化率是物质的特质,即χM 一样。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是物质的一种宏观性质,而与外界条件无关,不会因为励磁电流的改变而改变。

本实验在处理数据时,求了不同励磁电流下的χM ,是为了更精确,求得的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2.样品的装填高度及其在磁场中的位置有何要求?如果样品管的底部不在极缝中心,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的装填高度不一致对实验有何影响?同一样品的不同装填高度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样品粉末要填实,装填高度与磁极上沿齐平;样品管的底部要置于电磁铁的极缝中心。如果样品管的底部不在极缝中心,则(1)样品有可能处于梯度相反的磁场中,样品受到的一部分磁力会被抵消而使测量结果偏低;(2)只有在极缝中心位置,才是磁场梯度为零的起点,这是原理中计算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样品位于有足够梯度变化的磁场中,减少测量的相对误差。

如果标准样和待测样的装填高度不一致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只有高度一致时装填体积才相同(即V 样=V 标),才能在计算式中消掉。

在实验容许的高度范围内,对于同一样品,不同的装填高度下测得的磁化率相同,对实验无影响。

3.装样不平行引入的误差有多大?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由于最上面的那些样品粉末不能压紧压平,由空空管空管样品χρμχρχM mH ghM

m m M

M +??==+20)-(2式可知,测量高度

h 的误差比较大,导致样品顶端磁场强度的偏差。(2)影响磁化率测定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与实验成败和实验原理有关)是:a.制样方式:样品要磨细且均匀,样品要与标样保持相同的填充高度。b.样品管在磁场中的位置:样品管的底部要位于磁极极缝的中心,与两磁极两端距离相等。

4.试比较用高斯计和莫尔氏盐标定的相应励磁电流下的磁场强度值,并分析两者测定结果差异的原因。

答:高斯计测得的磁场强度比摩尔氏盐标定的磁场小,因为摩尔氏盐测的是磁场中心的磁场强度,高斯计测的是磁铁中心下面的磁场。

5.引起误差的原因?

答:1)没有把样品管底与磁极中心线平行,因磁场不均匀,测得的Δm 样+管与Δm 有偏差;

2)测空管时,管内残留有少量原先无法除去的杂质;

3)样品没有研磨细小,装样不均匀或有断层;

4)环境的扰动(因为本组实验是靠门口的,进出人员带来的环境的扰动是不可避免的);

5)仪器本身存在误差。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1.本实验测定偶极矩时做了哪些近似处理?

(1)分子结构近似地看成是由电子云和分子骨架原子核及内层电子所构成,并认为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是d 。

(2)由于P 原子在P 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不很精确的测量中可以忽略P 原子,认为P =P 转向+P 电子 。

(3)因为空气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为1.0006,与真空作介质的情况相差甚微,实验上通常以空气为介质时的电容C

空作为C 0。

(4)以高频电场代替中频电场。

(5)以无限稀释溶液体系近似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温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

2.准确测定溶质的摩尔极化度和摩尔折射度时,为何要外推到无限稀释?

答:计算摩尔极化度和摩尔折射度的公式,只适用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温度不太低的气相体系。而用溶液法进行测定时,在溶液中存在有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以及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作用的溶剂效应。所以要推至无限稀释后,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才能够与气相中的情况相似,可以通过公式求算各数据。

3.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被测的极性物质溶于非极性的溶剂中配成稀溶液?

答:因为溶液法的基本想法是,在无限稀释的非极性溶剂的溶液中,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和气态时相近,于是无限稀释的溶液中就可以使用稀溶液的近似公式:ε溶=ε1(1+αx2), ρ溶=ρ1(1+βx2), n溶=n1(1-γx2)从而可以推导出无限稀释时溶质的摩尔极化度及摩尔折射度的公式,最终得到永久偶极矩。

4.试分析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如何改进?

答:A.实验理论上,各种近似处理使实验本身就存在误差。

B.溶液的配制及折光率、介电常数、密度的测量主要误差来源。

(1)溶液的配制:移液管使用过程中量取溶液并不十分精确,会导致溶液配置的时候x2的值与要求值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移液的过程中要保证移液管使用操作迅速准确。

(2)折光率的测定:折光率的线性还比较好,测量中除了取样,试剂瓶盖子应随时盖好.以免样品挥发影响溶液浓度。而且样品滴加要均匀,用量不能太少,以免测量不准确。

(3)介电常数的测定:仪器不是很稳定,应该用同一个移液管准确移取,且每次都要用丙酮洗净用待测液润洗,而且在重新装样前,为了证实电容池电极间的残余液确已除净,须先测量空气的电容值,待空气的电容值恢复到测量之前,或者在±0.05pF的误差范围内,方可进行下一次测量。

(4)溶液密度的测定:因为电子天平非常灵敏,当有电吹风在吹或稍有动静时,读数就变得很厉害,两次测量的数据都会很不一样,所以每个样品测了两次,取了比较合理的数据。减小误差的方法是确保每次装样品前比重管都要洗净吹干(内外管壁都是),溶液要装满比重管,且外壁不能沾溶液,测量的环境要尽可能安静。

2014.06.19

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 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物理化学实验练习题全解

物理化学实验复习 一、选择题 1. 电导率仪在用来测量电导率之前, 必须进行: (A) 零点校正 (B) 满刻度校正 (C) 定电导池常数 (D) 以上三种都需要 2.在测定Ag│AgNO3(m) 的电极电势时,在盐桥中哪一种电解质是可以采用的? (A) KCl (饱和) (B) NH4Cl (C) NH4NO3 (D) NaCl 3.用惠斯顿电桥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桥所用的电源为: (A) 220 V ,50 Hz市电 (B) 40 V直流电源 (C) 一定电压范围的交流电,频率越高越好 (D) 一定电压范围1000 Hz左右的交流电 4. pH计是利用下列哪种电学性质测定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 (A) 电导 (B) 电容 (C) 电感 (D) 电位差 5.惠斯登电桥是测量哪种电学性质的? (A) 电容 (B) 电位 (C) 电阻 (D) 电感 6.用对消法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如发现检流计光标总是朝一侧移动,而调不到指零位置,与此现象无关的因素是: (A) 工作电源电压不足 (B) 工作电源电极接反 (C) 测量线路接触不良 (D) 检流计灵敏度较低 7.常用酸度计上使用的两个电极是: (A) 玻璃电极,甘汞电极 (D) 氢电极,甘汞电极 (C) 甘汞电极,铂电极 (D) 铂电极,氢电级 8.用补偿法测可逆电池电动势,主要为了: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 在接近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D) 简便易测 1

9.在使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 首先必须进行“标淮化”操作, 其目的是: (A) 校正标准电池的电动势 (B) 校正检流计的零点 (C) 标定工作电流 (D) 检查线路是否正确 10.用对消法测得原电池Zn│ZnSO4(a1)‖KCl(a2)│Ag—AgCl(s) 的电动势与温度关系为E/V=1.0367-5.42×10-4(T/K-298) 则反应Zn+2AgCl(s)=2Ag+ZnCl2 在293.2 K时的焓变为: (A) 169.9 kJ·mol-1(B) -169.9 kJ·mol-1 (C) -231.3 kJ·mol-1(D) 231.3 kJ·mol-1 11.某同学用对消法测得电池Zn│ZnSO4(0.1000mol·kg-1)‖KCl(1.0000mol·kg-1)│Ag—AgCl(s)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1.0367-5.42×10-4(T/K-298)则298 K时,该电池的可逆热效应为 (A) -31.2 kJ (B) -200.1 kJ (C) 31.2 kJ (D) 200.1 kJ 12.多数情况下, 降低液体接界电位采用KCl盐桥, 这是因为: (A) K+, Cl- 的电荷数相同,电性相反 (B) K+, Cl- 的核电荷数相近 (C) K+, Cl- 的迁移数相近 (D) K+, Cl- 的核外电子构型相同 13.对消法测原电池电动势, 当电路得到完全补偿, 即检流计指针为0 时, 未知电池电动势E x (电阻丝读数为AB)与标准电池电动势E s (电阻丝读数为Ab )之间的关系为: (A) E x=R R Ab AB ·E s(B) E x= R R AB Ab ·E s (C) E x=R R AB Bb ·E s(D) E x= R R Bb AB ·E s 14.有人希望不用量热法测定反应2Ag++Sn2+=2Ag+Sn4+的热效应, 若用电化学方法, 应选用下列哪一个电池? (A) Ag—AgCl│KCl(a1)‖AgNO3(a2)│Ag(s) (B) Ag(s)│AgNO3(a1)‖Sn4+(a2),Sn(a3)│Pt(s) (C) Pt(s)│Sn4+(a1),Sn2+(a2)‖Ag+(a3)│Ag(s) (D) Ag(s)│Ag+(a1)‖Sn4+(a2),Sn2+(a3)│Sn(s) 15.饱和标准电池在20℃时电动势为: (A) 1.01845 V (B) 1.01800 V (C) 1.01832 V 2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全集

实验六.二组分固-液体系相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元合金相图 (2)掌握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 (3)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字控温仪和升降温电炉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多相平衡体系中有哪些相,各相的成分如何,不同相的相对量是多少,以及它们随浓度、温度、压力等变量变化的关系图叫相图。以体系所含物质的组成为自变量,温度为应变量所得到的T-x图就是常见的一种相图。 绘制相图的方法很多,热分析法就是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按一定比例配成一两组分体系,将体系加热到熔点以上成为液态,然后使其逐渐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以体系的温度对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步冷曲线。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条平滑的冷却曲线,当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时,放出相变热,使热损失有所抵偿,冷却曲线就会出现转折。当两组分同时析出时,冷却速度甚至变为零,冷却曲线出现水平段。转折点或平台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合金的相变温度。 取一系列组成不同的二元合金,测得冷却曲线,再将相应的转折点连接起来即得到二元合金相图(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所用仪器、试剂 1.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SWKY-1数字控温仪 2.编号为1-6的六个金属硬质试管依次分装:纯铋、含锡20%,42%,60%,80%的合金、纯锡。8号试管为空管。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并调整SWKY-1数字控温仪与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将控温仪与电炉用电缆连接。2号炉膛(右侧)放8号空管,将与控温仪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2)插入其中 2.1.将装有试剂的试管1放入1号炉膛(注意安全,始终用铁夹小心夹住试管),并将与电炉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1)插入炉膛旁边的另一小孔中(注:不要将传感器1插入试管中)。将2号传感器插入放有8号空管的炉膛2 2.2.调节控温仪(工作/量数按钮),将电炉温度设定为350℃,再调为工作状态,此时1号炉膛开始加热。调节定时按钮,是时间显示为30s。将电炉“冷风量调节”电压调到零,“加热量调节”调到180V(电压过低加热太慢,电压过高有损仪器使用寿命),给2号炉膛预热到200度左右(避免温度下降过快,减小试管冷却时发生过冷现象的可能) 2.3.当温度显示1号炉膛温度达到350℃时,再等10min左右。待温度稳定后将预热后的8号空管用铁夹移出去,并将1号试管夹入2号炉膛。换入2号试管加热,熔融。关闭“加热量调节”,此时控温仪显示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310℃以上时,打开“冷风量调节”,电压调为1.5V。此时温度开始下降,当温度降到接近300℃时,开始记录温度。每隔30s,控温仪会响一声,依次记下此时的仪表读数即可。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练习参考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练习参考 一、问答题 1.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实验操作中,为什么要求读出最大压力差? [答] p(内)

(完整版)物化实验考前必备思考题答案.doc

试验四饱和蒸汽压的测定1) 为什么 AB 弯管中的空气要干净?怎样操作?怎样防止空气倒灌? 答: AB 弯管空间内的压力包括两部分:一是待测液的蒸气压;另一部分是空气的压力。测定时, 必须将其中的空气排除后,才能保证 B 管液面上的压力为液体的蒸气压;将水浴温度升高 到 85° C 沸腾 3 分钟即可;检漏之后要关闭阀1,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缓冲气体罐内。 (2) 本实验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为什么? 答:溶液不是纯净物,其沸点不稳定,实验操作过程中很难判断是否已达到其沸点。 (3)为什么实验完毕以后必须使系统和真空泵与大气相通才能关闭 真空泵? 答:如果不与大气相通,球管内的液体可能会被吸入到缓冲储气罐。 (4)如果用升温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汽压,用该实验装置是否可行? 若行,如何操作? 答:升温法可行。先打开阀2,关闭阀1,使储气管内压强达-50kPa 左右,关闭阀2,温度每升高3-5° C,打开阀1,增大压强使球形管内液面相平。 (5)将所测摩尔汽化热与文献值相比较,结果如何? 答:由于当地大气压及实验误差,结果将偏小。 (6)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当地大气压、判断液面是否相平的标准、液面相平时数据的采集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 响。 1.如果等压计的A,B 管内空气未被驱除干净,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把等压计中的空气驱除干净是为了使AB 上方充满异丙醇,若有空气存在则所测的饱和 蒸气压不是所求压力。当观察到冷凝管壁上有液体回流时则证明空气已排净。当体系的气体部分含有空气等惰性气体时,饱和蒸气压有以下公式: 公式中pg* 为没有惰性气体存在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g 为有惰性气体存在且总压为pe 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2.本实验的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气压?为什么? 答:分情况,测定过程中若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则不能测;但是对于难溶物的饱和溶液或 者恒沸物等可以使用本方法测定。 3.U 型管 B 中封闭液体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答:有以下三点作用:①起到一个液体活塞(或液封)的作用,用于分隔体系与环境;同时通过该液体活塞,可将体系中的空气排除到环境中去)②起到检测压力的作用。(当A,B 管中的液面等高时,说明体系的压力等于环境的压力,可以通过测量环境的压力来代表 体系的压力)③当 A,B 管中的液面等高时既可测定温度和压力的数据,也可保持多次测量数 1.测定液测量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哪些?我院物理化学实验室采用的是什 么方法? 答: (1) 静态法:在某一温度下直接饱和蒸汽压。 (2)动态法:在不同外界压力下测定沸点。

物理化学实验总结与心得

物化实验总结与心得 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20101202242 朱家林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的物化实验已经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物化实验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很多做人做事的技巧和态度。物化实验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涉及到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一下,简单的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十四个物化实验。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用氧弹卡计测定萘的燃烧热;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区别;了解卡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卡计的实验技术;学会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变化。热是一个很难测定的物理量,热量的传递往往表现为温度的改变。而温度却很容易测量。如果有一种仪器,已知它每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那么,我们就可在这种仪器中进行燃烧反应,只要观察到所升高的温度就可知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这一热量我们便可求出物质的燃烧热。试验中要注意:压片时应将Cu-Ni合金丝压入片内;氧弹充完氧后一定要检查确信其不漏气,并用万用表检查两极间是否通路;将氧弹放入量热仪前,一定要先检查点火控制键是否位于“关”的位置。点火结束后,应立即将其关上。氧弹充氧的操作过程中,人应站在侧面,以免意外情况下弹盖或阀门向上冲出,发生危险。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和气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棗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用等压计测定不同温度下苯的饱和蒸气压。初步掌握真空实验技术;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点。测定前必须将平衡管a,b段的空气驱赶净。冷却速度不应太快,否则测得的温度将偏离平衡温度。如果实验过程中,空气倒灌,则实验必须重做。在停止实验时,应该缓慢地先将三通活塞打开,使系统通大气,再使抽气泵通大气(防止泵中油倒灌),然后切断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使装置复原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量 目的要求 一、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和汽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 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公式——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二、 用数字式真空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环己烷的饱和蒸气压。初步掌握真空实验 技术。 三、 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 点。 实验原理 通常温度下(距离临界温度较远时),纯液体与其蒸气达平衡时的蒸气压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为蒸气压。蒸发1mol 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摩尔气化热。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时,蒸气压增大;温度降低时,蒸气压降低,这主要与分子的动能有关。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便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外压不同时,液体沸点将相应改变,当外压为1atm (101.325kPa )时,液体的沸点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表示: 2 m vap d ln d RT H T p ?= (1)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Δvap H m 为在温度T 时纯液体的摩尔 气化热。 假定Δvap H m 与温度无关,或因温度范围较小,Δvap H m 可以近似作为常数,积分上式,得: C T R H p +??-=1 ln m vap (2) 其中C 为积分常数。由此式可以看出,以ln p 对1/T 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R H m vap ?- ,由斜率可求算液体的Δvap H m 。 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气压,此 法一般适用于蒸气压比较大的液体。静态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升温法和降温法二种。本次实验采用升温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所用仪器是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 平衡管由A 球和U 型管B 、C 组成。平衡管上接一冷凝管,以橡皮管与压

物化实验习题与答案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1.根据热化学的定义,关于燃烧热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氧化时的反应热 (B)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C)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 (D)1mol物质完全还原时的反应热 2.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A) (A)能量守恒定律 (B)质量作用定律 (C)基希基希霍夫定律 (D)以上定律都适用 3.氧弹式量热计是一种(D) (A)绝热式量热计 (B)热导式量热计 (C)热流式量热计 (D)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4.在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苯甲酸燃烧热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是(D) (A)在氧弹充入氧气后必须检查气密性 (B)量热桶内的水要迅速搅拌,以加速传热 (C)测水当量和有机物燃烧热时,一切条件应完全一样 (D)时间安排要紧凑,主期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体系与周围介质发生的热交换5.在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中,先用苯甲酸对氧弹量热计进行标定,其目的是(A)(A)确定量热计的水当量 (B)测定苯甲酸的燃烧热 (C)减少萘燃烧时与环境的热交换 (D)确定萘燃烧时温度的增加值 6.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实验直接测量结果符号表示为(C)(A)Q (B)Q P (C)Q V (D)△H 7.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温差的修正可用哪种方法进行(B) (A)溶解度曲线 (B)奔特公式 (C)吸热——放热曲线 (D)标准曲线 8.给氧弹充氧气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减压阀出口压力指示表指针应指在(B)(A)小于 (B)—2 MPa (C)3Mpa—4MPa (D) 5 MPa 9.氧弹量热计中用水作为物质燃烧时燃烧热的传热介质,将水装在容器内正确的操作是(A)(A)3升水装在内筒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 课程:物理化学实验 专业:环境科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邓丁 指导教师:谭蕾 实验日期:5月24日

实验一、溶解焓的测定 一、实验名称:溶解焓的测定。 二、目的要求:(1)学会用量热法测定盐类的积分溶解焓。 (2)掌握作图外推法求真实温差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盐类的溶解通常包含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是晶格的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即离子的水合作用,为放热过程。溶解焓则是这两个过程热效应的总和,因此,盐类的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应大小所决定的。影响溶解焓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溶质的性质以及用量等。热平衡式: △sol H m=-[(m1C1+m2C2)+C]△TM/m2 式中, sol H m 为盐在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焓, J·mol , m1 , m2 分别为水和溶质的质量,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1 ;C1 ,C 2 分别为溶剂水, kg; 溶质的比热容,J·kg -1;T 为溶解过程中的真实温差,K;C 为量热计的热容, J·K- 1 ,也称热量计常数.本实验通过测定已知积分溶解焓的标准物质 KCl 的 T ,标定出量热计热容 C 的值. 四、实验主要仪器名称: NDRH-2S型溶解焓测定实验装置1套(包括数字式温度温差测量仪1台、300mL简单量热计1只、电磁搅拌器1台);250mL容量瓶1个;秒表1快;电子 ;蒸馏水 天平1台;KCl;KNO 3 五、实验步骤: (1)量热计热容 C 的测定 ( 1 ) 将仪器打开 , 预热 . 准确称量 5.147g 研磨好的 KCl , 待用 . n KCl : n水 = 1: 200 (2)在干净并干燥的量热计中准确放入 250mL 温室下的蒸馏水,然后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量热计的液体中.打开搅拌器开关,保持一定的搅拌速度,待温差变化基本稳定后,读取水的温度 T1 ,作为基温. (3)同时, 每隔30s就记录一次温差值,连续记录8 次后, 将称量好的 5.174g KCl 经漏斗全部迅速倒入量热计中,盖好.10s记录一次温度值,至温度基本稳定不变,再每隔 30s记录一次温度的数值,记录 8 次即可停止. (4)测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记作 T2 .计算 T1 , T2 平均值,作为体系的温度.倒出溶液,取出搅拌子,用蒸馏水洗净量热计. KNO3 熔解热的测定:标准称量 3.513g KNO3 ,代替 KCl 重复上述操作.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 平衡状态。 (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 (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 (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3.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 答:电位差计:利用补偿法测定被测电极电动势; 标准电池:提供稳定的已知数值的电动势EN,以此电动势来计算未知电池电动势。 检流计:指示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否为零; 工作电池:为整个电路提供电源,其值不应小于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值。 4.测电动势为何要用盐桥?如何选用盐桥以适合不同的体系? 答:(1)对于双液电池电动势的测定需用盐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2)选择盐桥中电解质的要求是:①高浓度(通常是饱和溶液);②电解质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接近相等;③不与电池中的溶液发生反应。具体选择时应防止盐桥中离子与原电池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如原电池溶液中含有能与Cl-作用而产生沉淀的Ag+、Hg 离子或含有能与K+离子作用的ClO-离子,则不可使用KCl盐桥,应选用KNO3或NH4NO3盐桥。 5.在测定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的指针总往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若调不到零点,可能的原因有: (1)电池(包括工作电池、标准电池和待测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2)电路中的某处有断路; (3)标准电池或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大于工作电池的电动势,超出了测量范围。 4.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答: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就不是稀溶液,太少凝固点下降值太小,误差大。 3. 实验中为何用镀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减少电极极化,且增加电极的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灵敏 度。电导池不用时,应把两铂黑电极浸在蒸馏水中,以免干燥致使表面发生改变。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原因: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 2.反应物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值? 答:若CH3COOC2H5溶液浓度a>b(NaOH溶液浓度),则其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为 a a κt+κ0 (—-1) - κ0— b c a ln????????? = κ(a—b)t + ln— ____ b b κt - κc — c C和κc分别为反应进行完全后体系中产物CH3COONa的浓度和电导率 若a>b时b =C,若a< b时a =C 3.如果NaOH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浓溶液时,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只有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才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以跟踪反应 物浓度随时间变化。 1、把苯甲酸在压片机上压成圆片时,压得太紧,点火时不易全部燃烧;压得太松,样品容易脱落;要压得恰到好处。 挥发性双液图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一 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与应用 一、实验数据记录 二、数据处理 1饱和甘汞电极电动势的温度校正 )298/(1061.72415.0/4-?-=-K T V SCE ? 15.273+=t T t 组成饱和甘汞电极的KCl 溶液的温度,℃。 2测定温度下锌、铜电极电动势的计算 1) 测定温度下锌电极电势的计算 Zn Zn SCE Hg Zn E /2)(+-=-??平均值 )(/2平均值Hg Zn SCE Zn Zn E --=∴+?? 2) 测定温度下铜电极电势的计算 SCE Cu Cu Hg Cu E ??-=+-/2)(平均值 S C E Hg Cu Cu Cu E ??+=∴-+)(/2平均值 3) 测定温度下标准锌电极电极电势的计算 ++ + +±++=+=2222ln 2)(ln 2/2//Zn Zn Zn Zn Zn Zn Zn m F RT Zn F RT γ?α??θ θ +++ ±-=∴222ln 2//Zn Zn Zn Zn Zn m F RT γ??θ(±γ参见附录五表V-5-30,11.02-?=+l mol m Zn ) 4) 测定温度下标准铜电极电极电势的计算 ++ + +±++=+=2222ln 2)(ln 2/2//Cu Cu Cu Cu Cu Cu Cu m F RT Cu F RT γ?α??θ θ +++ ±-=∴222ln 2//Cu Cu Cu Cu Cu m F RT γ??θ(±γ参见附录五表V-5-30,11.02-?=+l mol m Cu ) 2 298K 时锌、铜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 1)锌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 )298/(000016.0)298(/)(//22-?-=+ +K T K V T Zn Zn Zn Zn θθ?? )298/(000016.0/)()298(//22-?+=∴++ K T V T K Zn Zn Zn Zn θ θ?? 1)铜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 2 6//)298/(1031.0)298/(0001.0)298(/)(22-?+-?+=-+ +K T K T K V T Cu Cu Cu Cu θθ?? 2 6//)298/(1031.0)298/(0001.0)()298(22-?+-?-=∴-+ +K T K T T K Cu Cu Cu Cu θθ?? 15.273+=t T t 组成相应电极的电解质溶液的温度,℃。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汇总

实验一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氯化钾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2、 用电导率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平衡常数。 3、 掌握恒温水槽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根据电导公式:G=kA/l 式中k 为该电解质溶液目的电导率,其中 l/A 称为电导池常数,由于l 与A 不易精确测量,因此,试验中就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的溶液求出电导池常数k cell ,然后把欲测的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公式G=kA/l 求出摩尔电导率 , k 与 的关系为: 2、 总就是随着溶液的浓度的降低而增大的, 对于强电解质系 对于特定的电解质与溶剂来说,在一定温度下,A 就是一个常数,所以将 作图得到一 条直线,将所得的直线推至c=0可求得A m ∞。 3、对于弱电解质,其 无法用 ,由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求得,其中 A m ∞+ 与A m ∞-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它与温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在无限稀的弱电解质中: 以cAm 对 作图,根据其斜率求出K 、、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梅特勒326电导仪1台,量杯50ml 2只 ,移液管125ml 9只,洗瓶1只 ,洗耳球1只。 试剂:10、00mol/m3 KCl 溶液, 100、0 mol/m3HAC 溶液 , 电导水。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电导率仪器开关,预热5分钟。 2、 KCl 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1)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10、00mol/m3的KCl 溶液,置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器电 导率3次,取其平均值。 (2) 再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 电导水,置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器电导率3 次,取其平均值。 m c κ = Λ m m,+ m, νν+--∞ ∞ ∞ =+ΛΛΛ m Λ m Λ m Λ m m ∞ =-ΛΛ m Λ m m ∞ =-ΛΛ m m = α∞ΛΛ() 2 m m m m 2 m m m m 1c c c K c c ∞∞ ∞∞?? ??-?=-=ΛΛΛΛΛΛΛΛΛ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几何结晶学基础 1-1.晶体、晶胞的定义;空间格子构造的特点;晶体的基本性质。 1-2.参网页上的模型,运用对称要素组合定律,写出四方柱、六方柱、四方 四面体、斜方双锥、六八面体、三方柱、复三方三角面体、四六面体的点群符号,并写出其所属的晶系和晶族。 1-3.参阅网页上的模型,请确定单型中的六八面体、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复六 方双锥、和聚型中2、3、4号模型在晶体定向中,各晶体的晶轴分别与哪些对称 轴重或晶棱方向平行? 1-4.请写出单型三方柱、四方柱、四方双锥、六方柱、菱面体、斜方双锥各晶 面的主要晶面符号。 1-5.请写出下列聚型模型各晶面的晶面符号:1、2、3、4。两个对称面相互成 1)60°、2)90°、3)45°、4)30°,可组合成什么点群? 1-6.由两根相交的二次轴互成1)90°、2)60°、3)45°、4)30°,可以组 合成什么点群?试在面心立方格子中画出菱面体格子 1-7.一晶面在X、Y、Z轴分别截得2、4、6个轴单位,请写出此晶面符号。 1-8.作图表示立方晶体的(123)、(012)、(421)晶面。 1-9.在六方晶体中标出晶面(0001)、(2110)、(1010)、(1120)、(1210)的位臵。 1. 答:晶体最本质的特点是其内部的原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以一 定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成 , 晶体的空间格子构造有如下特点:结点空间格子中的 点,在实际晶体中它们可以代表同种质点占有的位臵,因此也称为晶体结构中的 等同点位臵。行列结点在一维方向上的排列 . 空间格子中任意两个结点连接的 方向就是一个行列方向。面网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构成面网。空间格子中,不 在同一行列上的任意三个结点就可联成一个面网。平行六面体空间格子中的最 小单位。它由六个两两平行且大小相等的面组成。 晶体的基本性质是指一切晶体所共有的性质,这些性质完全来源于晶体的空间格 子构造。晶体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 ) . 自限性(自范性),指晶体在适当条件下自发形成封闭几何多面体的性 质。晶体的的多面体形态是其格子构造在外形上的反映。暴露在空间的晶体外表,如晶面、晶棱与角顶分别对应其晶体空间格子中的某一个面网、行列和结点。 2 ) . 结晶均一性,指同一晶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以晶体 的格子构造特点衡量,晶体不同部分质点分布规律相同,决定了晶体的均一性。 3 ) . 对称性,指晶体中的相同部分在不同方向上或不同位臵上可以有规律地 重复出现。这些相同部位可以是晶面、晶棱或角顶。晶体宏观上的对称性反映了 其微观格子构造的几何特征。

物理化学实验答案1汇总

一、溶液中的等温吸附 五、注意事项 1.溶液的浓度配制要准确,活性炭颗粒要均匀并干燥 2. 醋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其离解常数Ka = 1.76× ,可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化学计量点时反应产物是NaAc,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其溶液pH 在8.7 左右,酚酞的颜色变化范围是8-10,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 正处于其内,因此采用酚酞做指示剂,而不用甲基橙和甲基红。直到加入半滴NaOH 标准溶液使试液呈现微 红色,并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3.变红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又变为无色。 4. 以标定的NaOH 标准溶液在保存时若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以它测定醋酸的 浓度,用酚酞做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会偏高。为使测定结果准确,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将NaOH 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七、讨论 1. 测定固体比表面时所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要选择适当,即初始溶液的浓度 以及吸附平衡后的浓度都选择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要防止初始浓度过高导致出现多分子层吸附,又要避免平衡后的浓度过低使吸附达不到饱和。 2. 按朗格谬尔吸附等温线的要求,溶液吸附必须在等温条件下进行,使盛有样品的磨口锥形瓶置于恒温器中振荡,使之达到平衡。本实验是在空气浴中将盛有样品的磨口锥形瓶置于振荡器上振荡。实验过程中温度会有变化,这样会影响测定结果。 3.由实验结果可知,活性炭在醋酸溶液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可用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表征其吸附特性。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不需要特殊仪器,但测定过程中要防止溶剂挥发,以免引起测量误差。此外,由于忽略界面上被溶剂占据部分,因此由这一方法所测得的比表面积一般偏小。但由于方法简便,可以作为了解固体吸附剂特性的一种简便方法。 八、思考题(供参考) 1.吸附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与从溶液中吸附溶质有何不同? 答:吸附作用与温度、压力、溶剂、吸附质和吸附剂性质有关。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除了吸附溶质还有溶剂,液固吸附到达平衡时间更长;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受温度、压力及吸附剂和吸附质性质影响:气体吸附是放热过程,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压力增大,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一般吸附质分子结构越复杂,被吸附能力越高。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 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 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作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来说是不能够忽略的。所以要测水的电导率。 2、实验中为何通常用镀铂黑电极?铂黑电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物理化学实验课后习题

物化实验课后题 一、燃烧热的测定 1.燃烧热是什么?他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答:在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反应热中ΔH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燃烧热为反应热的一种,其ΔH为负值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异构体中,直链烷烃的燃烧热最大,支链越多燃烧热越小 2.什么是卡计和水的热当量?如何测的? 答:卡计: 水当量:量热仪内筒水温每升高一度所吸收的热量(即量热计的热容量)。单位是:J/。C或者J/K。 测法:用已知燃烧焓的物质(如本实验用的苯甲酸),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温度,经雷诺作图校正后,按CΔT= -nQ V,m- m点火丝Q点火丝即可求出。 3.测量燃烧热的两个关键要求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两个要求? 答:实验关键:点火成功、试样完全燃烧。可以考虑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①样应进行磨细、烘干、干燥器恒重等前处理,潮湿样品不易燃烧且有误差。 压片紧实度:一般硬到表面有较细密的光洁度,棱角无粗粒,使能燃烧又不至于引起爆炸性燃烧残剩黑糊等状。 ②火丝与电极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注意电极松动和铁丝碰杯短路问题。 ③充足氧(2MPa)并保证氧弹不漏氧,保证充分燃烧。燃烧不完全,还时常形成 灰白相间如散棉絮状。 ④注意点火前才将二电极插上氧弹再按点火钮,否则因仪器未设互锁功能,极 易发生(按搅拌钮或置0时)误点火,样品先已燃烧的事故。 4.实验测量到的温度差值为何要经过雷诺作图法校正?还有哪些误差来源会 影响测量的结果? 答:

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1.为什么要先测定近似凝固点? 2.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者太少影响如何? 答: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太多不符合稀溶液的要求,太少则导致所测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误差较大。 3.测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会有一定的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答: 4.溶液浓度太稀或太浓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 5.若溶质在溶液中产生离解、缔合等现象时,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用过冷法测分子质量靠的是依数性。即依靠溶质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注意依靠的是粒子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的数目。如果发生缔合或解离,自然是导致所测得的粒子所并不等同于分子数,那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自然有偏差。解离使粒子数增多,表观上是分子数增加,于是测得的分子量变小。缔合和生成络合物使粒子数减少,于是测得的分子量比实际的要大。 6.根据公式,试分析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7.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过冷太甚有 何弊病? 答:为了防止过冷太甚;过冷程度太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三、溶解热测定 1.简易量热计除了测定溶解热,还可以测定那些过程的热效应? 答:(摩尔稀释焓、微分溶解焓、微分稀释焓) 中和焓、生成焓、比热容、反应热效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