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整理的训诂学

我整理的训诂学

我整理的训诂学
我整理的训诂学

一、名词解释

1、训诂:唐代训诂家孔颖达给训诂下了定义:“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

解释之义尽归于此。”狭义的训诂就是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广义的训诂指训诂学。

2、训诂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

的一门科学,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书面语中的训诂。其特点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3、明孳乳:就是阐明一个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或同一词族的各个词之间的派生关系。

4、互文:互文有两类。一是指上下文各举一端,在意义上相互补充,使文词简洁精练的一

种表达手段。诗歌语言由于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限制,常常使用“互文”的手法。

如汉乐府《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第二类互文,即在相同结构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彼此对照,成为互文。

5、对文:对文是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它们在意义上或者相同、

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狭义的对文仅指后者。

6、古书异例: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这些

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

7、形训:用分析文字形体的办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

8、声训:亦称音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也就是因声求义,从被释词的语

音着眼,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

9、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谓之义训。

10互训: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互相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

11推原: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推原,或推因。

12、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法叫义界。

13、曰为谓之:释义的术语。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14、谓:格式是“甲谓乙也。”用以说明这个词专指或影射某一特定的事物。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一般用在以具体释抽象或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

14、貌:一半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15、犹:格式是“甲犹乙也。”使用犹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

16、之言之为言: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用于声训,除了释义以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或叠韵的关系。

17、读如读若:拟音的术语。这两个术语用来注音。

18、读为读曰:改字的术语。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作“读破”。

19、当作当为:这两个术语是用来表示声误和字误的。

20、如字读破:如字,指某个字用它常见的读音来读,并由此确定其通常的词义和词性。破读,又称改读。改变一个字的常见读音,表明词性和意义有所转变。古人称为四声别义。

21、互文见义:谓上下两句或同一个句子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22、析言浑言: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异,而强调其异的一面;所谓浑言,是着眼于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

23、读破: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24、反训: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叫做反训。有些字在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

25、递训:几个字辗转相训,意义相同,谓之递训。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26、据古训:所谓据古训,是指我们碰到一个有疑难的词时,可以通过查字典、辞书以及古书的注释,以找出该词的确切解释。但在无字典、辞书或古注可以依据时,我们便必须通过搜集、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办法。

27、异文:所谓异文,是指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篇目中换成了另一个字。

28、连文: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叫做同义并列复合词(简称同义复词)。根据古人行文有同义连问之例,可以发现古注中许多望文生训之病,也可以发现一些字、词的隐晦不显的古义。

29、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

30、俪偶:俪偶是指若干句法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现象。在相俪偶的句子里,处在相应地位上的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

31、连绵词:所谓联绵词(亦称连语,謰语),是指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只包含一个语素。

32、俗语词:所谓俗语词,一般是指魏晋六朝以来出现于载籍中的一些古代口头语词,这些词往往具有某种特殊的义训。

二、训诂学家著作

毛亨《毛氏诂训传》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3、孔颖达4、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5、《尔雅》6、许慎《说文解字》7、段玉裁《经韵楼集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8、王念孙《读书杂志》《广雅疏证》9、王引之《经传释词》10、俞樾《古书疑义举例》11、张揖《广雅》1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13、王力、郭锡良《古代汉语》14、杨树达《词诠》15、王利器等《史记选注》16、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7、宋郑樵《通志〃艺文略》18、孙诒让《古籀拾遗》19沈括《梦溪笔谈》20、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绪言》2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22、郑玄23、钱大昕《经籍籑诂序》24、惠氏定宇《九经古义》25、林义光《文源》26、扬雄《方言》27、刘熙《释名》28、张揖《广雅》

1、

三、简答题

1、《尔雅》(也作《尔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词典。以“尔雅”为书名,就是接近正言、使近于雅正、纳于规范、向标准语靠拢的意思。关于《尔雅》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自汉至清《四库总目提要》,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A、《尔雅》为周公作B、《尔雅》为孔子门人所作C、《尔雅》为秦汉学者所纂集。此书以沟通古今、齐一殊言为宗旨,解释语词和百科词语。《尔雅》释义的主要方法是“以雅释古”、“以雅释俗”,即以当时通行的雅言训释典籍中的古语词、方言词、和俗语。影响:A、《尔雅》在语言规范方面的影响,《尔雅》编纂者重视语言规范化、提倡向标准语靠拢的光辉思想和实践,照耀中国学界两千多年,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这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统一,无疑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B、《尔雅》在训诂学方面的成就及影响

《尔雅》在训诂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它在语言解释学方法上的作用是十分久远的。它常用的训释方法有:(1)同训——用同一个词来解释两个以上同义词或近义词。(2)互训——同义词或近义词互相解释。(3)递训——前后的词语递相训释。(4)反训——用反义词来训

释。(5)声训——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来进行训释。(6)义界.《尔雅》还成功地应用了一些含义非常明确的专门术语。B、《尔雅》对后世百科辞书的影响《尔雅》是百科全书的先驱。《尔雅》这种类聚法,是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的。

2、《小尔雅》是最早的一部补充《尔雅》之作,《小尔雅》为《尔雅》的续篇,为此某些学者将《小尔雅》引作《小雅》,甚至《尔雅》。恰好说明《小尔雅》与《尔雅》在内容上一脉相承。其中前十篇均冠以“广”字,点明增广《尔雅》之义。后三篇与《尔雅》内容无关,是新增内容。《小尔雅》多数篇目所收词语义类与《尔雅》相同或相近,堪称增广《尔雅》的一部续作。

3、《广雅》三国魏时博士张揖撰。因避隋炀帝杨广名讳,称作《博雅音》,所以《广雅》又称《博雅》。凡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异名等《尔雅》所未收者,均予收录,共增词2343条,其体例、篇目都依照《尔雅》,因名之曰《广雅》。

4、《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撰,33卷。在疏证中他能够熔文字、音韵、训诂于一炉,尤其善于以古音求古义,引申触类,不拘形体,广集书证,详为疏解,使《广雅》的说解更为可信。

5、《说文解字》许慎著《说文》写作目的——意在匡谬正俗,也就是为了“理群类,解谬误,达神旨”。其体例A。据形系联B、依类相从C《说文》的说解。《说文》的价值:A《说文》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社会百科全书。B《说文》对于我国文献语言学的贡献是空前的、开创性的,其影响也是源远流长的。C《说文》是周秦以来文字学总结性的著作。D《说文》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字典。

6、《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是清代研究《说文解字》成就最高的一部训诂专著。主要的内容和特点有:A订正伪误。B发明许书条例。C疏通字义。D语言词汇的综合研究。E注明上古韵部。耗去段玉裁半生心血的《说文解字注》,尽管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但是瑕不掩瑜,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肯定。

7、《方言》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的简称。多数学者认为,该书是西汉末扬雄向聚集在首都参加考试的人们采集方言词汇而成的稿本,约在公元17-18年间成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解释古代各地方言语词的训诂专著。《方言》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意义:一、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的一本书。二、《方言》为我们了解汉代普通话的词汇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方言》在词汇研究方面的作用《方言》是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上可以了解先秦古词,下可以用来研究现代词汇。四、《方言》在方音研究方面的作用。扬雄敏锐地觉察到,某些方言词的区别是方音不同造成的,他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转语”。

8、《新方言》这是后代模仿接续《方言》类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训诂专著。作者章炳麟。《新方言》以活语言作为考察对象,为训诂的普及和应用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该书于方言词必求其本字,稍嫌拘泥。

9、《释名》这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训诂专著。作者刘熙,他的《释名》仿照《尔雅》体例,《释名》主要采用声训的方法进行推源的研究,即用同音词、音近(双声或叠韵)词来对语词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该词语之所以取此音用此字的缘由。《释名》在训诂学史上还是有自己的独特价值的。A,《释名》中的声训,确有一些解释得十分精当。B,《释名》收词范围广泛,对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C,《释名》的声训材料对考定东汉时期的语音有重要参考价值。释名》的长处和缺点都很突出,它对“义类”、语源的研究探讨,对后人因声求义的研究方法的启发和影响都很大。

由于《释名》的编排体例近似《尔雅》,明代郎奎金曾把它和《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在一起,称为《五雅》。为使书名都有“雅”字,他将《释名》改名为《逸雅》。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七章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七章 第七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长期应收款、预收账款、应缴税费等。 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等。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一)接受顾客订单;(二)批准赊销信用;(三)按销售单供货;(四)按销售单装运货物;(五)向顾客开具账单;(六)记录销售;(七)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八)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九)注销坏账;(十)提取坏账准备。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1)顾客订货单;(2)销售单;(3)发运凭证;(4)销售发票;(5)商品价目表;(6)贷项通知单;(7)应收账款明细账;(8)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9)折扣与折让明细账;(10)汇款通知书;(11)库存现金日记账和

银行存款日记账;(12)坏账审批表;(13)顾客月末对账单;(14)转账凭证;(15)收款凭证。 第二节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一)适当的职责分离; 应当将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或岗位)分别设立。谈判人员至少两人,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分离;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分离;销售人员与销货现款分离;单位应收票据的取得与贴现须经保管人员以外的主管人员批准。 (二)正确的授权审批; 1、在销售发生之前,赊销已经正确审批; 2、非经正当审批,不得发出货物; 3、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等必须经过审批;

4、审批人应当根据销售与收款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三)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例如:在收到顾客订货单后,就立即编制一份预先编号的一式多联的销售单,分别用于批准赊销、审批发货、记录发货数量以及向顾客开具账单等。 (四)凭证的预先编号; (五)按月寄出对账单; (六)内部核查程序。 二、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和常用的控制测试 (一)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确系已经发货给真实的顾客(发生) (二)所有销售交易均已登记入账(完整性) (三)登记入账的销售数量确系已发货的数量,已正确开具账单并

训诂学复习资料

贰练习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 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或朴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秦,始盛于汉,极盛于__清代____;训诂之为学是由__《尔雅》___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__黄侃_____。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诗故训传_______》;“训诂”复语在__汉_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解释具体义____________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_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_所以___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___声训_____。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__声训____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__直训(语词式)____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__训诂____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________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________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__倒文___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__对文___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变文____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淮南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_变文___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复文_____。 9、____《尔雅》____、《说文》、《方言》、___《释名》_____是成书于两汉的四大辞书,其中《方言》的全名是《________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____》,著者是__扬雄____。

审计学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审计学课堂笔记

审计总体目标: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造成错误导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接受业务委托 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应考虑:客户诚信,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主要工作:了解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商定业务约定条款;签订审计业务的约定书等. 计划审计工作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决策;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独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确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的错报风险即特别风险,以及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等。

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修改的情况: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获取新信息;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所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内容:审计范围;报告目标、时间安排以及所需要沟通的性质;审计方向;审计资源配置。 具体审计计划 错报的汇总数=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推断错报=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抽样推断错报 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推断错报: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最佳估报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识别出的错报来推断总体的错报。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将与每个重要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训诂学复习资料很全

《训诂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魏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 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 (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 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义的用例, 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 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 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 (3)、语法的变化: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进着,改善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甲骨文数量表示法:第一,不用量词,数词置于名词前或后。如“获麋八十八”。第二,名词先行,加上与前一名词相同的临时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羌百羌”。第三,名词先行,加上一般数量结构马十丙罗振玉《殷契续编》1027.4 西周金文只通行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如:田十田,方五十里 西周以后典籍第三种类型成了数量表示方法的主流。如:马四匹《尚书·文侯之命》禾三百廛《诗·魏风·伐檀》 (4)、文字方面 第一、文字体势的变化甲骨文→金文→古文籀书→大篆→小篆→隶→楷 ?第二、古今用字不同 ?顾炎武《日知录》,“《尚书》多言‘兹’,《论语》多言‘斯’,《大学》以后之书多言‘此’。《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言‘此’者一而已。《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结果,后人阅读古籍有障碍四、试论述训诂产生的原因。 训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古今语言发生了变化,人们阅读古书时有些地方读不懂,需要加以解释。古代典籍是古时学者用当时的语言记录中撰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各要素总是在不断地演变,有的因时代不同而不同,有的因方俗不同而不同,加上历代口授耳闻,转抄传刻造成的种种讹误,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籍时,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就需要进行语言解释,帮助人们克服语言障碍,以读懂古代典籍。清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有东西,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时远则有训诂,地远则有翻译,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澧短短几句话把训诂产生的原因、训诂的容、训诂的作用阐述得很明白了。 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第三十二课:“言语之迁变有数端,有随时代而殊者,……若欲通古言,必须以今语释古语,有随方俗而殊者,若欲通方言,必须以雅言释方言;通俗之文与文言之文有别,则书籍所用之文又必以通俗之文解之。” 樵说:“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难明也。”(《通志·艺文略》)朱熹说:“当时百姓都晓得者,有今时老师宿孺之所不晓。”(《语类》七十八) 戴震曰:“盖士生三古后,树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视夫地之相隔千百里之远无以异: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也。” 由此可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部的要素——文字、词汇、语音、语法等也起了变化,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也发生重大变革。古代人人皆知的语言到了后代甚至连专家学者也弄不懂,产生了对训诂的需要,而为阅读古书扫除障碍的工作——训诂应时而生。训诂的兴起除了上述所言的语言原因外,还有社会其他学科的推动,那就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正名和诸子百家的名学。 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学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西周末年以来,《礼崩乐坏》。社会上,尤其是社会政治方 文档大全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训诂复习资料(精华)

填空题 □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

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

《训诂学》复习资料 第一讲导论 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 (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 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义的用例,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 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

训诂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集解——两种解释,一,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二、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3、音义——“音”指辨音,“义”指释义,音义指文字的读音和意义。 4、声训——一、.声威教化。二、训诂学术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汉刘熙《释名》为声训专书。 5 读破——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叫做读破。 6、读曰——又作“读为”,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思是改读为某字。 7、章句——解释 1.诗文的章节和句子。2.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3.指文章﹑诗词。 8、《说文解字注》——是清代知名学者段玉裁的代表性作品。段玉裁,生于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卒于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宇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曾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南溪、富顺等县知县。《说文解宇注》从乾隆庚子即公元1780年开始写作,成书于嘉庆戊辰年即公元1808年,时间长达近三十年,刊行于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 9、《经义述文》——《经义述闻》是一部从经学、小学和校刊学角度研究《周易》、《尚书》、《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著作。其中约有一半是记述其父王念孙的关于经义的论说,故书名曰「经义述闻」,但也有不少是作者自己的见解。本书大多为随经文所做的训诂和校勘。综观《经义述闻》全书,其要在校正古书文字和阐释文字假借两方面。历来学著对《经义述闻》评价甚高。该书在训诂和校勘上的卓越成就使它在中国语言学史和清代学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0、《文史》:近人章炳麟(太炎)撰,9卷。该书是探索汉语同源字的专著认为《说文》中的“独体字”和“准独体字”分别为“初文”和“准初文”合计510字,即这些字是原始字,其他字由此演变而来。 11、《释名》:东汉刘熙作,《释名》仿照《尔雅》的体例,《释名》产生后长期无人整理,到明代,郎奎金将它与《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合刻,称《五雅全书》。因其他四书皆以“雅”名,于是改《释名》为《逸雅》。】 12、《诗集传》:简称《集传》,共20卷,为《诗经》的研究著作,南宋朱熹撰,一般认为,《诗集传》是全面批判《毛诗序》的。 13、《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是一部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勘的读经字典。所释经书为《周易》、《古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等14种,按写作的时代顺序排列。

审计读书笔记

审计读书笔记 【篇一:审计读书笔记】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读书报告正如《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所述,审计业界并非尚未认识到其面临风险的真正根源, 目前需要做的是研究并实施如何在审计行为中识别,控制风险,并使该理念和模式体现在审 计各阶段具体的审计程序中,而不是仅仅在审计计划阶段对固有风险进行简单的分析。要做 到这一点,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模式,由于其更多的是为了关注财务报表风险而关注报表和企 业帐目,而不是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层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关注财务报表,因而无法实现审 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也使审计在为整个财富价值链中的价值无法进一步得到体现。传统的 审计方法除了在理念存有不足外,还欠缺足够的可以用来识别现代企业经营风险及其控制的 审计工具,模型和方法; 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模式,正是从企业经营风险,风险管理角度分 析审计风险,实施审计程序,从财务报表风险的源头——企业经营风险角度去关注财务报表 风险,从而为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提供有效保障,并实现审计目标同整个商业社会的共同目 标达到一致。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cpa视角的中国第一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著作。《现代企业 风险管理审计》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在风险审计的概念、目标、程序以及专业 判断等方面有一定创新和突破;在具体风险的审计上,精心编制国内外企业典型案例,具有 可操作性。并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模式,从企业经营风险,风险管理角度分析审计风险, 实施审计程序,财务报表风险的源头——企业经营风险角度去关注财务报表风险,从而为风

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提供有效保障,并实现审计目标同整个商业社会的共同目标达到一致。书 中提供了大量的风险管理审计工具,模型和方法以使新的审计理念可付诸实践。 一、《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强调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角色和作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第2页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角色和作用引用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观点认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角色和作用有两 个方面:一是协助风险估算程序;二是对风险管程序的评价,对风险管理的恰当程度作出保 证。这一观点在书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作者则认为“内部审计师通过对主体企业风险管 理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或审 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还强调内部审计的适当作用,清楚地指出内部审计师应该 对他们所审计的活动持客观的态度。” 我认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当保持客观的态度,通过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 议,来协助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在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面起着关键性 作用。而不赞同《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角色和作用的观点,内部审计要保持客观, 就需要相对独立,不能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不能直接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风险估算程序。 同时内部审计的资源难以实现“对风险管程序的评价,对风险管理的恰当程度作出保证”的 作用。特别是“作出保证”更是不现实的;如果作为理论上的追求,也是无意义的。能作出 “保证”的观点只能误导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赋予内部审计不恰当的地位和权限, 占用更多的资源。正如作者在书第3页的表述:客观地讲,要求每一位审计师者成为风险管 理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是不现实的。 二、企业风险管理模型《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大都采用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委员会的风险管理模型。

训诂学资料

训诂学 总论 1、从新注、旧注、方俗词解三方面例析了一些些语言现象的训释问题。 一是新注错了,影响了对文艺论述的正确理解; 二是旧注错了,影响了对古代历史事实、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正确了解; 三是常用语的本义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觉地驾驭语言。 2、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释古今这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 三是“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3、训诂学的根本任务: 一是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这、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等。 4、解释语义的专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总释群书语义。 二是专释一书语义。 三是解释部分词语。 5、训诂学从客观现实出以,至少要注意三点: 一是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为“今世”服务。 6、训诂的内容有 一是解释字词二是解释文句三是分析篇章 四是分析表达方式五是分析时空关系 7、训诂实践形式有 一是解释语义的专著 二是音义兼注的专著 三是注释书 四是形音义合解的专著 8、在坚持训诂的现实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要注意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要注意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要注意为“今世”服务 100、训诂的原则有 一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所以说,从事训诂必须有发展的观点二语言是社会现象,语义和语言其他诸要素一样,是约定俗成的 三对于前人训诂,我们既要尊重,又不能盲从。 9、训诂学的用途有 一用来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二用来指导古籍的整理工作 三用来指导字典辞书的编篡工作 四用来帮助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10、训诂学关于“互文”作用 一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交错的情况 二用互文就必须把上下文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完整 三用互文就合有关的词语互相辉映、暗示从而使意义表达得更全面 四用互文可收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洁的效果 五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补充的情况。 11、词义的引申的类型有 一理性的引申二形比的引申三礼俗的引申 12、词义的理性的引申包括 一因果的引申二时空的引申 三反正的引申四虚实的引申 13、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社会因素包括 一政治观点的进步二艺术思想的变化 三科学技术的发达 14、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语言因素包括 一词义的变迁二修辞手法的影响 三上下文的感染 15《尔雅》中解释百科名词的大类有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五章

2020年自学考试法学类审计学重点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二、审计证据的来源 按照证据的来源分类,可以将审计证据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两类。 1、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

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内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只在审计客户内部流转的证据和由被审计单位产生,但在被审计单位外部流传,并获得其他单位和个人承认的内部证据。 2、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 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外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 (1)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证据。 (2)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注册会计师的书面证据。 (3)由注册会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或自行观察获取的证据。这类证据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三、认定与审计证据 (一)认定的含义 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 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四、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途径) (一)审计程序的类型:按目的划分

训诂学复习资料全

贰练习题 学号成绩 一、填空 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或朴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始盛于汉,极盛于__清代____;训诂之为学是由__《尔雅》___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__黄侃_____。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诗故训传_______》;“训诂”复语在__汉_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解释具体义____________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_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_所以___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___声训_____。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__声训____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__直训(语词式)____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__训诂____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________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________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__倒文___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__对文___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变文____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_变文___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复文_____。 9、____《尔雅》____、《说文》、《方言》、___《释名》_____是成书于两汉的四大辞书,其中《方言》的全名是《________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____》,著者是__扬雄____。

审计学专业大学生面试自我介绍(多篇)

审计学专业大学生面试自我介绍 我叫好范文。是审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校的四年磨练出一个自信和上进心强的我。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在学习期间。我积极学习提高充实自己。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丰富审计专业上,除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每学年的课业,并获得院“优秀团员”的荣誉外,也拿到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和英语四级证书,并且我从未间歇过自学考试,已经通过好几门课程。我一直以行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胜任各种不同岗位的工作。 我会用行动和敬业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您的无悔选择!竭尽所学,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篇:审计学专业毕业生面试的自我介绍 请大家来欣赏这一篇审计学专业毕业生求职的自我介绍,欢迎大家浏览。 我叫好范文,是***大学审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校的四年磨练出一个自信和上进心强的我。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在学习期间,我积极学习提高充实自己。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丰富审计专业上,除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每学年的课业,并获得院“优

秀团员”的荣誉外,也拿到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和英语四级证书,并且我从未间歇过自学考试,已经通过好几门课程。我一直以行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胜任各种不同岗位的工作。 我会用行动和敬业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您的无悔选择!竭尽所学,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篇:审计学专业求职面试的自我介绍 我叫好范文。XX年河北经贸大学审计学专业的好范文。本科学历。在学校的时候除了完成课业之外,大多时间用于运动和读书,喜欢球类运动,喜欢健身,喜欢做一些读书笔记,写一些文字。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还是交到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在开心不开心,顺利不顺利,甚至迷茫、失落的时候都能得到安慰、鼓励和支持,这是我觉得自己最幸运的地方。 11年初我开始正式实习工作,先在河北省审计厅做了一个外资审计的项目,然后去了一家税务师事务所,做兼职会计,主要是做税务登记,纳税筹划,代理记账,年检,验资之类的工作,大多数时间是在和税务机关和客户打交道,也跟着领导做过几次审计,比如九三学社的一个离职审计和河北省室内装饰公司的年终审计。 在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步步的完成着在学校学到的理论和工作实践的结合,也顺利的完成了自己从学校到职场,心理上的过渡。之前的单位,经理和同事都很好,给了我很多帮助,教会我很

训诂学复习资料

贰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成绩 一、填空 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_或_ 朴学—,包括文字 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秦,始盛于汉,极盛于—清代_____ ;训诂之为学是由—《尔雅》_________ 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黄侃________ 。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______ 一书;而二字连言 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______ 诗故训传 ________ 》;“训诂”复语在—汉__ 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 _________ 解释具体义 ________________ ;段玉裁认为用来 “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犹―”;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所以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声训___________ 。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声训 _______ ,而从训释方 式看,则属于—直训(语词式)____________ 。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训诂________ ;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 “ _________ 论其法式,明其义例 ______________ ,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 别是_鼻、足、至卜?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倒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对文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富 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 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变文____________ ;《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淮 南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 ___________ 变文_____ ;《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训诂学》密训资料

《训诂学》密训资料 选择、填空题 1.训诂:在汉代产生的一种工具性专门工作。 2.“训”和“诂”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3.孔颖达:“诂”是解释“异言”,即解释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称呼;“训”是“道形貌”的,即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4.马瑞辰认为“单词则为诂,重语则为训”,将“训”解释为释“重语(叠音词)” 5.黄侃“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6.训诂工作: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行为。 7.训诂分类:(1)注释工作;(2)纂集工作;(3)考证工作。 8.自觉的体例:训诂家在训诂工作开始时就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它体现为固定的表述格式和程式化用语。 9.自然的体例:是由训诂家对材料的把握比较熟练时而自然形成的较为一致的程式化语言格式,它缺乏理论的一致性。 10.训诂工作者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①介绍,②发展。 11.训诂学是以前人的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 12.训诂学的内容,有如下两点:①释词和解句;②辨析古书异例。 13.训诂: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14.训诂学: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15.训诂工作的基本任务:对古代文献语言的意义进行探求和解释。 16.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指导语文教学;②指导古籍整理;③编纂辞典。 17.训诂工作产生于先秦。 18.训诂工作产生于先秦,是适应教育的需要。 19.两汉是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 20.真正的以解释文献语言为目的而系统进行的训诂工作是从汉代开始的。 21.正真的训诂在汉代产生的原因:①语言文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②师说差异;③统治的需要。 22.今文经:指用汉隶写成的儒家经典,多数靠口耳相传,不拘泥于字词本身,而好发微言大义,治经重实用而轻学术。 23.古文经:指先秦六国古文书而在汉代被陆续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 24.鲁人毛亨的《毛诗诂训传》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古文经学的最早的注释书。 25.“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出现在《毛诗诂训传》。

审计学第十四版学习笔记

审计学第十四版学习笔记 第一章保证服务市场 审计的性质: 审计:收集和评价与信息相关的证据,以确定和报告该信息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合程度。必须由有胜任能力的,独立的人来实施。 ?信息和既定标准:信息必须具有可以验证的形式,信息包括多种形式,量化信息如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单,也会有一些主观信息,如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性和生产经营的效率性;既定标准基于不同的被审计信息而有所不同,如财报审计的标准是指一般会计准则,内部审计的标准则是内部控制的公认框架,对于主观信息通常是事先达成协议的标准 ?收集和评价证据:证据是审计师用于确定被审计信息是否安装既定标准列示的任何信息,证据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包括交易的电子或书面证据,与外部第三方沟通的书面或电子记录,审计师的观察结果,询问被审计人的口头证据等等。获取 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是实现审计目标的保证。审计师必须确定所需证据的类型及数量,并评价被审计信息与既定标准是否相符。 ?具有胜任能力,独立的人:审计师必须具有理解所使用标准,必须具有了解所收集用于得出适当结论的证据的类型和数量的专业胜任能力,还必须保持一种独立的态度。 ?报告:向使用者沟通审计发现,必须告知阅读者被审计信息与既定标准的相符合程度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会计指运用合理的方式对交易和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目的在于向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审计会计信息则在于确定记录的信息是否适当的反映了在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事项,其依据是提供评价会计信息是否适当记录标准的一般会计准则,审计必须具备收集和解释审计证据的能力,这也是审计师与会计师的最大区别。 对审计的经济需求:审计能够降低相关交易的信息风险,信息风险的降低对一些企业或组织能否以合理成本达成某项交易具有重大影响。 信息风险的成因: 信息距离的遥远:决策者难以获取有关组织的一手资料,而只能依赖他人提供信息,而这会增加有意或无意存在的错报可能性 提供者的偏见和动机:信息提供者的目的和决策者不一致,则信息可能受到有利于提供者目的的影响,可能出自对未来事项的乐观预测或是有意强调意图影响信息使用者 信息数量庞大:组织规模越来越大,交易和事项也越来越多,这增加了出现不恰当记录的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发现不恰当记录的难度和工作量。 复杂的交换交易:组织间的交换交易在过去几十年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导致适当的记录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