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草坪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

《草坪学》是研究各类草坪地被植物、草坪工程、草坪养护管理技术及草坪植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它隶属于草业科学,是草业科学的一个特殊的分支,该课程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与园林艺术、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栽培学、园林苗圃学、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等专业课密切相关,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2.使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草业科学、园林专业(植物方向)四年制本科教学。

3.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植物营养学、遗传学、土壤学、园林规划设计、农业气象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工程、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机械、园林施工与养护、园林苗圃等课程。

(二)教学目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所需各类草坪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习性、分布、观赏特性、栽培方法及应用途径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草坪的基本理论、草坪草选择、草坪建立、草坪养护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草坪科研工作能力和建造、养护草坪的实际技能。

2.教学意义

使学生掌握草坪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以及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能力,掌握草坪的建植及养护管理的相关内容,为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今后在专业方面工作创造条件。

3.教学任务

讲授草坪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实践内容锻炼学生对草坪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草坪这一绿化形式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全面培养其专业素质。

(三)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案例驱动、讲解式;板图、板画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教学采用任务式、参与式。采用理论教学和实物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验课,多采用现场教学。

(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技术的综合性与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增加学习者对实际生产的了解,培养学习者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生产情况,安排和组织实验、调查等活动。

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各章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则适当扩大一些范围,考试以平时出勤、实验、专题作业、卷面相结合的方式。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数为32学时,2学分

理论教学20学时,占全部学时的62%。

实验教学12学时,占全部学时的38%。

(六)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1.实践教学内容

常见草坪草种子的识别与品质检验(验证性)4学时

北方常见草坪草及杂草的形态识别(演示性)4学时

草坪坪用质量性状评价(综合性)4学时

2.实践教学要求

1)了解草坪植物资源。

熟知草坪植物的几种常用分类方法,尤其要掌握以园林用途分类的方法,理解草坪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草坪植物的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了解植物群落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植物栽培群落的优劣特性。了解城市草坪植物调查、规划的一般方法、原则、步骤。在合理选择植物材料基础上,掌握植物配植的原则及一般技法,学会在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中布置生态效益好、景观价值高的草坪植物群落。

2)现场讲授。

有计划、按步骤地安排的现场讲授,以草坪植物形态识别及草坪质量评价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按植物科属系统正确识别草种及主要变种和栽培品种,具备利用工具书鉴别、鉴定草种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草坪质量评价的具体方法。

3)课程作业

(1)本市主要草坪植物物候期及记载表(以学校校园草种为主);

(2)校园草坪植物普查名录;

(3)城市草坪配植应用的调查报告或专题课程论文。

(七)课程考核要求

理论课教学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占总成绩的70%

实验课教学考核方式:实验报告及实验课出勤,占总成绩的20%

课外作业、理论课出勤及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

二、本文

第一部分:理论讲授部分20学时

第一章草坪概述4学时

第二章草坪草生物学基础2学时

第三章我国常见草坪草2学时

第四章草坪建植工程6学时

第五章草坪的养护与管理6学时

第二部分:实验教学部分12学时

实验一常见草坪草种子的识别与品质检验(验证性)4学时

实验二北方常见草坪草及杂草的形态识别(验证性)4学时

实验三草坪坪用质量性状评价(综合性)4学时

第一章草坪概述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草坪的基本概念、草坪的分类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了解草坪的发展简史。

2、教学重点和难点:草坪的分类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

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讲解式、启发式、直观板图。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草坪的基本概念

一、草坪、二、草地、三、草坪草

四、有关草坪概念的部分术语、五、草坪业、六、草坪学

第二节草坪的发展简史

一、草坪的形成原因

二、草坪与人类的历史

三、草坪的利用历史

四、中国草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草坪的分类

一、根据草坪的用途分类

二、根据与草本植物组合分类

三、根据与树木的组合分类

四、根据规划形式

五、按园林景观分类

第四节草坪在园林中的作用

一、生态作用

二、对人类活动的作用

三、在造景上的作用

四、其他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草坪草生物学基础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草坪草的形态特征要点、草坪草的分类,了解各个环境因子对草坪生长发育的影响。

2、教学重点和难点:草坪形态特征的要点及草坪草分类。

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讲解式、启发式、直观板图。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草坪与环境

一、草坪草与光照

二、草坪草与温度

三、草坪草与水分

四、草坪草与土壤

第二节草坪草的形态特征

一、草坪草的器官

二、草坪草的一般特性

三、草坪草的坪用特性

第三节草坪草的分类

一、草坪草生态区划

二、按气候与地域分类

三、按植物学系统学分类

四、按照叶片宽度分类

五、按草坪草高低分类

六、根据草坪的生活类型

第三章我国常见草坪草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暖季型、冷季型草坪草的分布、生长发育规律、常见草种,了解园林地被植物的特点及分类。

2、教学重点和难点:冷季型、暖季型草坪草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常见草种。

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讲解式、启发式、直观板图。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暖季型草坪草

一、野牛草属、二、结缕草属、三、狗牙根属、四、地毯草属、五、蜈蚣草属

六、雀稗属、七、钝叶草属、八、画眉草属、九、狼尾草属

第二节冷季型草坪草

一、早熟禾属、二、羊茅属、三、黑麦草属、四、剪股颖属、五、雀麦属

六、禾本科其他草坪植物、七、非禾本科冷季型草坪草

第三节园林地被植物

一.园林地被植物

二.园林地被植物分类

第四章草坪建植工程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草坪建植的步骤及方法,熟悉各种草坪建植方法的利弊及注

意事项。

2、教学重点和难点:草坪建植的步骤及方法,草种的选择及品质检验。

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讲解式、启发式、直观板图及观看录像。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草种的选择

一、草坪植物的选择依据

二.草坪植物的选择原则

三、种子的质量鉴定

四、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原则

第二节场地准备

一、场地清理

二、土壤翻耕及平整

三、土壤改良

第三节播种法建植草坪

一、播种时间

二、草坪草种组合及播种量

三、播种方法

四、播种步骤

五、喷播法建植草坪

六、植生带法建植草坪

第四节铺设法建植草坪

一、草皮的生产

二.起坪及铺坪

三、草皮生产中的其他问题

第五节播茎法建植草坪

一、适合播茎法的草坪草

二、播茎法建植草坪的技术要点

三、播茎法建植草坪的特点

第五章草坪的养护与管理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草坪养护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养护环节的注意事项,掌握草坪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草坪植物营养及肥料的施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草坪养护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讲解式、启发式、直观板图及观看录像。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灌水与排水

一、灌水时间

二、灌水量

三、草坪灌水方法

四、草坪喷灌

五、草坪的排水

第二节修剪

一、修剪目的

二、修剪时间和频率:

三、修剪高度

四、修剪方法

五、草屑的处理

六、修剪机械

七.药剂修剪

第三节草坪植物营养及肥料的施用

一、氮素营养

二、磷素营养

三、钾素营养

四、肥料的施用

第四节草坪辅助管理措施

一、滚压

二、表施土壤

三、通气

四、梳草

第五节草坪质量评价

一、草坪外观质量评价

二、草坪功能质量评价

三、附录

(一)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草坪学》孙吉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运动场草坪》韩烈保,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草坪与地被植物》胡中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草坪工程学》孙吉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二)相关信息

制定单位:园艺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教研室

制定人:陈丽飞

审核人:侯建伟

制定时间:2010年7月

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矿业学院 《选矿学》 实验指导书 矿物加工教研室编写 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 贵州大学 二OO 七年八月

《选矿学》程涵盖了矿产资源领域中近年来国内外选矿技术进展情况,本课程有主要包括了碎矿与磨矿、重力选矿、浮选、磁电选矿、综合性实验等基本部分,每个单元课程构成了整个选矿学的框架,每个课程单元着重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本课程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有:固体物料粒度分布测定、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摇床分选试验、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矿物磁电分选试验、实际矿石的分选,其中实际矿石的分选为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要求同学不仅要熟悉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并且要熟悉实验方案的制定,掌握筛分、磨矿、摇床分选、浮选、磁电分选等主要知识,并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矿石的分选。 本指导书可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实验一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 (3) 实验二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 (5) 实验三摇床分选试验 (7) 实验四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 (10) 实验五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 (12) 实验六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 (14) 实验七矿物磁电分选试验 (16) 实验八实际矿石的分选 (19)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21)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23)

实验一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目的要求 1. 用筛分分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 2. 学习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 3. 了解和掌握筛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实验技术。 二、实验内容 利用套筛将宽级别物料分成若干窄级别物料,并称重计算相应产率和有用矿物分布率。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用筛分的方法将矿石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叫筛分分析,简称筛析。 筛析是根据物料是否通过筛子的筛孔来进行的。物料在筛分时可能以不同的取向通过筛孔,在大多数情况下,物料的长度不会限制物料通过筛孔,而决定物料能否通过筛孔的是物料的宽度,因此,物料的宽度是与筛孔尺寸联系最密切的尺寸。 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筛分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技术。筛分时,物料通过一套已校标准筛网的套筛,筛孔尺寸由顶筛至底筛逐渐减小。套筛是装在具有振动和摇动的振筛机上,振筛一段时间后,被筛分的物料分成一系列粒度间隔或粒级。如果用n个筛子,仅可将物料分成n+1个粒级,各粒级的物料粒度是以相邻两个筛子相应尺寸表示。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 包括仪器设备:振筛机、分样套筛、药物天平、秒表、橡皮布、铲子等; 试样:粒度为-3.0mm的矿石。 六、实验步骤 1. 用四分法从矿石中取出试样300克,并称重; 2. 将分样套筛按筛孔大小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次序排列好,最下一层套一筛底; 3. 将称好重量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筛子内,然后盖上筛盖; 4. 把振筛机上的压盖手轮放松,提上到顶端,然后将套筛放入振筛机内,用压盖压紧并锁紧; 5. 接通振筛机马达电源,震动20-25分钟后,断开电源;

水文地质学-教学大纲

《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Hydro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2 【总学时数】:32 【实践学数】:0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水文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重点讲授有关的基本概念、地下水赋存、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的生态环境特性。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气带水的运动、化学成分成因类型、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等。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问题的基本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和方法,能阅读和分析常用的水文地质图件和资料。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应具有分析、研究、解决水文地质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 后继课程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注:“*”为重点部分;“#”为难点部分。 绪论 水文地质学概念;研究内容;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水文地质学的分支;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1章地下水概论 1.1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1.2 地下水的赋存 岩石的空隙性:孔隙、裂隙、溶穴的概念、表征和特征;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骨架中的水、岩石孔隙中的水(重力水*、毛细水*)。 岩石的水理性质: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的概念、表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有效应力原理与岩土压密:有效应力原理*、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包气带与饱水带:概念;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理解掌握概念; 地下水的分类: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介质条件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色、嗅、味、比重、透明度、温度等;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硬度、矿化度、侵蚀性。 *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及人为作用。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溶滤水、沉积水和内和生水。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简分析、全分析和专门分析;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表。 *1.4 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概念及特征; *潜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位线图及其应用; *承压水:相关概念、特征(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特征、动态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等)、等水压线图及其应用; 潜水与承压水的转化。 第2章地下水的运动和动态 *#2.1 重力水的运动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草坪学试验指导》word版

《草坪学》实验指导 1.实验课程简介(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 草坪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根据具体的主客观环境条件灵活地作出判断,而非循规蹈矩,是本课程对学生在学习后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草坪学实验在有限的实验动手操作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草坪草种各种特性的直接观察和感受,对其应用特性加以评价,是实验的重点和基础;好的开始是获得优秀草坪的基础,因此,建植前的准备与草坪建植方法的特点,也是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点。 2.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草坪草及草地植被的识别 熟悉并掌握草坪主要草种不同属间草种的花序、种子、叶、根等的基本特点,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识别。了解不同草中的最适生态条件。掌握实体解剖显微镜及土壤紧实度测量仪的用法。 (2)草坪草种子的识别 熟悉并掌握草坪草及地被植物不同属间草种的基本特点(如大小、千粒重、背腹特征、稃的质地、脉纹情况、芒的有无与长短等。)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掌握草坪草种的一般质量鉴定方法。 (3)播种法建植草坪 通过用撒播种子的方法建植草坪,强化从坪床清理、土壤改良、整地、草种选择、播种以及新坪养护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同时要掌握各种播种繁殖的方法及播种器械的使用。 (4)草坪机械的使用 熟悉草坪正常养护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草坪机械,如草坪修剪机、草坪精播机,并熟悉各机械(草坪梳草机、草坪切根机、草坪打孔机、起草皮机等)的应用目的,掌握常用机械的应用场所与使用方法。 (5)草坪机械的维护 熟悉草坪常规养护机械 3.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草坪学实验指导》,龚束芳、陈颖编,东北农业大学立项教材 《草坪学》,孙吉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草坪科学与管理》胡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考核办法 本实验采用三种方法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模板】

《地质学基础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及其与农业的相关性有更具体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原理和地质观测与研究方法以及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知识和方法,使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野外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目的、任务与意义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通过地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有助于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帮助同学们更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学内容,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特别是矿物、岩石、矿产、地质演变等方面的知识,弥补校内教学中标本和器材不足的弱点。 2)实地观测并记录各种岩石及其所含矿物特征和野外产出状态,认识各种岩石中的代表岩石类型,特别是沉积岩中的各种代表岩石,如砂岩、砾岩、页岩、粉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各种岩石在野外的产出状态和一般特征。使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野外实践中得到验证,使理论知识有了实践基础。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认识基本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不仅使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实际验证,而且能有新的认识,开阔视野。 4)观察不同岩层间的接触关系,观察不同岩层在野外的出露情况,寻找典型地段观察并分析各种岩石演化为土壤的过程和机理。这都有助于对农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第一天: 1)观察晚古生代石灰岩、砂岩等沉积岩的特征;

2)观察石灰岩中燧石结核的特征及其产出规律; 3)观察石灰岩中珊瑚、菊石等化石的特点; 4)认识一般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褶皱); 5)介绍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第二天: 1)学习使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2)认识砾岩、砂岩、泥岩; 3)在泥岩中寻找和观察植物化石; 4)学习观察河流二元结构。 第三天: 1)观察差异风化; 2)观察层内揉皱; 3)观察断层并判断其性质; 4)观察褶皱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5)观察燕山期正长斑岩的特征及其产出状况; 6)观察下志留统高家边组泥岩、页岩中的笔石和灰岩中的腕足类动物化石。 第四天: 1)观察上白垩统浦口组角砾岩及其层理构造; 2)认识河流阶地和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层状构造特点; 3)观察石灰岩表面的溶蚀现象以及溶洞形态,并分析其成因; 4)观察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的生长状况; 5)观察三级溶洞—地壳三次抬升的证据; 6)观察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 7)观察背斜核部的特点并学习绘制素描图; 第五天: 1)上白垩统赤山组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 2)观察火山构造; 3)观察玄武岩与下伏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4)观察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的玄武岩; 5)观察玄武岩的球状风化; 6)辉绿岩岩墙; 第六天: 1)观察和描述晚古生代地层剖面:五通组石英砂岩、黄龙组灰岩、船山组生物碎屑灰岩; 2)观察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3)观察洞穴形态; 4)观察洞穴堆积类型—石柱、石钟乳、石笋; 第七天 1)观察玄武岩及其中的橄榄石包裹体,仔细观察并描述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和气孔状构造; 2)观察玄武岩的基底岩石-第三纪中新统浦镇组砾石层、砂砾层;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选矿学

第一篇筛分、破碎与磨矿实验 实验一、搅拌磨影响因素试验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搅拌磨的构造与操作 2、了解搅拌磨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 3、了解磨矿浓度对搅拌磨生产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搅拌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研磨介质在高速旋转的搅拌棒或盘的带动下对研磨筒内物料施加剪切、摩擦和冲击力,导致物料粉碎和分散。在搅拌磨中,研磨介质不是做整体运动而是作不规则运动。这种不规则运动对物料施加三种作用力:(1)研磨介质之间的互相冲击产生的冲击力;(2)研磨介质的转动产生的摩擦和剪切力;(3)研磨介质填入搅拌棒或园盘所留下的空间而产生的撞击力。 三、实验设备 1、BJM-230A棒式搅拌磨矿机 2、400目筛子,小于80目筛子 3、天平、铲子、量筒 4、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四、实验步骤 A 装矿量试验: 1、取试样8千克,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1000克,另将其中一份1000克样再用四分法分成500克两份,从而配成500克、1000克、1500克、2000克4份试验样。 2、按液固比1:1分别将上面矿样按先加水后加矿石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 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装矿量试验数据表。 B 磨矿浓度试验 1、取试样16千克,用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2000克 2、按液固比0.5:1、1:1、1.5:1、2:1的条件将2000克矿样按先加矿石后加水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磨机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 五、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草坪学》实验指导书

《草坪学》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园林 贵州大学 二00七年八月

前言 一.实验课程简介 草坪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根据具体的主客观环境条件灵活地作出判断,而非循规蹈矩,是本课程对学生在学习后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草坪学实验在有限的实验动手操作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草坪草种各种特性的直接观察和感受,对其应用特性加以评价,是实验的重点和基础;好的开始是获得优秀草坪的基础,因此,建植前的准备与草坪建植方法的特点,也是本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点。 二.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常见草坪草特征识别。掌握冷、暖地型草坪草的基本特征,正确识别当地种植的不同草坪,从而为草坪建植和管理奠定基础。 2、草坪种子形态观察。熟悉并掌握草坪主要草种不同属间草种的基本特点(如大小、千粒重、背腹特征、稃的质地、脉纹情况、芒的有无与长短等。)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掌握草坪草种的一般质量鉴定方法,并根据草种质量确定播种量。 3、播种建坪与播种前土壤准备。掌握草坪粗整地与细整地的方法;熟悉草坪播种中常见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对策。 4、草坪常见杂草的识别。掌握和识别草坪常见杂草的形态特征、基本发生特点。 5、草坪退化原因调查及更新。掌握草坪退化原因调查的方法,并通过分析制定更新方案,掌握不同退化原因的补救措施。

目录 1、实验一常见草坪草特征识别……………………………………………3 2、实验二草坪种子形态观察………………………………………………5 3、实验三播种建坪与播种前土壤准备……………………………………8 4、实验四草坪常见杂草的识别…………………………………………10 5、实验五草坪退化原因调查及更新……………………………………12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实习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肉眼观察和描述手标本的一般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的鉴定特征,学会设计地层柱状图;培养学生进行地质科学实验的兴趣,掌握地质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分析地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要求: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实验尤为重要,它是掌握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践性启蒙教育,普通地质学实验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野外实习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加强训练,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要求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方式 在实验室观察、描述和鉴别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训练阅读地质图,设计制作地层柱状图。 四、实习时间及安排 总共14学时,根据理论课程进展情况,安排进行各实习。 五、实习成绩考核 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记入总成绩。

《地质学基础》(一)实验教学大纲(水文) 一、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实验性质 《地质学基础Ⅰ》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了解通过手标本认识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的的鉴别。 2、实验的目的 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判断能力、表达书写能力、观察与判别能力。 3、实验的任务 通过对实标本的观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矿物、岩石手标本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地质学基础Ⅰ》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草坪质量评定实验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 草坪学 关 于 南 草 坪 的 测 评 报 告 草坪质量的综合评价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当日天气状况:姓名:雷舒淼专业:园绿2班学号:

周围环境: 使用评估工具: 主要草种及其所在位置功能: 一、前言 了解草坪质量能(加几句话) 草坪质量是指:草坪在其生长和使用期内功能的综合表现,它体现了草坪的建植技术与管理水平,是对草坪优劣程度的一种评价,它是由草坪的内在特性与外部特征所构成。草坪因其用途不同,其质量要求也不同,质量评价的指标及其重要性也各异。二:关键词 观赏性:密度、色泽、质地、均一性、盖度、绿期 实用性:耐践踏、耐频繁修剪性 生理特性:成坪速度、草坪强度、地下生物量 三、草坪质量评定的指标与方法 草坪组成成分 简述:草坪组成是指构成草坪的植物种或品种以及它们的比例。 地点 草种组成

草坪功能 评估(10分) 草坪颜色 简述:草坪颜色是草坪植物反射日光后对人眼的颜色感觉,是表征草坪总体状况的指标之一。能够反映草坪植物的生长状况和草坪的管理水平。 地点 草种颜色 观测方法目测法目测法目测法 评估(10分) (注:草坪草的颜色评价与个人喜好有关,但色泽均一纯净给人以美的感受是优质草坪的基本特点。) 草坪密度 简述: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植株个体或枝条数量。密度因草种、品种、播种量、株丛类型、季节、养护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 这一段红字看完删掉,为了提高专业性,建议运用实测法,数据请根据实际情况伪造数据。(密度也是草坪草对各种条件适应能力的尺度。测定应在草坪建植后密度稳定时进行。测定方法有目测法和实测法。 1.目测法:以目测估计单位面积内草坪植物的数量或人为划分一些密度等级。

煤地质学复习重点

煤地质学 植物残骸堆积的学说(或理论)及其依据 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两种观点 1)原地生成说原理:造煤植物残骸堆积于植物生存的泥炭沼泽内,没有经过搬运,在原地堆积转变成为泥炭。证据:现在很多煤层底板存在大量根土岩或煤层至上的直立树干。 2)异地生成说原理:泥炭层形成的地方不是成煤植物生长地方,残体经长距离搬运后,在浅水盆地、泻湖等地堆积。证据:现代三角洲地带存在上游漂木,煤中可见树根朝上以及大量矿物质。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泥炭沼泽内部植物残体、部分泥炭受冲刷搬运并重新堆积的现象比较常见。 什么是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 1)泥炭化作用: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且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 2)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 的过程称为腐泥化作用 什么是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残值化作用 1)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2)丝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被分解、化合、聚积,发生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泥炭的过程 3)残值化作用: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 比较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与残值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1)凝胶化作用: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 2)丝炭化作用:①沼泽覆水程度发生变化;②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③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 3)残植化作用:①水介质具有流动特性—敞流沼泽②长期有新鲜氧供应,发生氧化作用③稳定组分聚集 煤化作用的阶段划分与基本特点 1.泥炭化作用阶段:从成煤原始物质的堆积,经生物化学作用直到泥炭的形成 2.煤化作用阶段:当泥炭形成后,由于沉积盆地的沉降,泥炭被埋藏于深处,在温度、压力增高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 特点:①煤在连续地系列演化过程中,可明显地显现出增碳化(相对)趋势;②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表现为结构单一化趋势;③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结构表现为致密化和定向排列的趋势;④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显微组分性质呈现为均一性趋势;⑤煤化作用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⑥煤化作用的发展是非线性的,表现为煤化作用的跃变,简称煤化跃变 煤化作用的演化主要是受温度的高低、经历的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所决定的。 什么是希尔特定律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希尔特定律: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条件下,每百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普通地质学是对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概括介绍,是面向地质学及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于地质学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开设的一门先导性课程,每学年授课64学时(含48学时讲课与18学时实验课程)。课程包括以下基本教学内容: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质年代、地震与地球内部构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风化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系统科学概述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地质思维与地球系统科学观,为进一步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面向低年级地质类专业开设,学生通过普通地质学的学习,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教学模块:地球基本知识、地表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圈内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人类与实验教学等五大部分。 地球基本知识主要介绍最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矿物、地质年代等内容。 地表动力地质作用介绍各种地表动力作用和产物,和主要包括外动力地质作用与 - 4 -

沉积岩、河流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和地下水地质作用等。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介绍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和产物,包括岩浆作用和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地震活动、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等。 地质环境与人类主要介绍与地质相关的环境和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球资源、地质环境、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实验教学主要介绍和培养学生的地质基本实践技能,主要包括晶体模型、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罗盘使用和地形图、地质图填绘以及图切剖面等实验教学内容。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质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全院每年平均有6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程。作为地质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是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地质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对祖国河山与大自然的热爱,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地质园地,培养学生地质学思维方法、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地质学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学习与掌握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学会地质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分析和研究地质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后作业和地质实践技能训练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和实验报告。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 - 4 -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地质学基础大纲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旅游管理 【学分】:3 【总学时】48 【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目标 如今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已经更紧迫地显示出来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向地球作了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便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地球上的居民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和它友善相处,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地质学专业的大学生,理应首先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带头向社会传播,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专业工作中去,以造福于人类。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建立地球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一些实际的技能,增强探索自然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激励大家了解地球,关爱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地球科学的学习目的、意义和课程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任务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概略地了解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终于证实大地是一个球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太阳系中一颗不大的行星,太阳系是拥有2000多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中一个不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数以百亿计的星系中的一个旋涡星系,地球是现在已知的、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等基本知识,通过练习作业初步掌握地球上主要地形特点及其名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的特征 2、难点:理解宇宙观 第二节行星地球简史 (一)教学要求 概略地了解:宇宙应是无限的(但在自然科学中,却作为一个有限的研究对象来对待),这个宇宙产生于约137亿前的大爆炸,是现今比较流行的看法,冷的气体与宇宙尘埃组成的星云逐渐形成太阳系,是目前比较合理的假说,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它们有共同的起源,是自然本身演变的产物。重点掌握:将今论古、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是认识地球历史的基本方法,20世纪开始,利用同位素等方法来取得地球的年龄资料。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宇宙应是无限的 2、难点: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器官相关律等原理 第三章地球的结构 第一节地球的物质组成 (一)教学要求 地球的元素组成,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自己的物理、化学特征,矿物内部的晶体结构是决定其外部形态及特性的主导因素,由矿物集合而成的岩石构成地球的主体。一般了解元素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不断迁移和重新组合。 (二)重点、难点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采矿课件】《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 二、物料可磨度测定 三、松散物料密度组成测定及数据分析 四、异类粒群悬浮分层的规律研究 五、细粒物料螺旋分选 六、摇床分选 七、物料的静电分选 八、磁性物料的分选回收 九、散体物料磁性物含量测定 十、材料表面润湿接触角测定 十一、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 十二、小浮选实验 十三、微细矿物油团分选 十四、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 十五、悬浮液过滤特性试验 十六、简振系统动力学试验 附件:实验报告编写提纲 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 一、试验目的 学习使用振筛机对松散细粒物料进行干法筛分的方法;学习筛分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确定、分析物料的粒度组成及分布特性;学习、训练利用筛分试验结果数学分析及粒度特性曲线分析。 二、基本原理 松散物料的筛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Array 1.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和不能穿过筛孔的颗 粒所组成的物料层到达筛面; 2.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实现这两个阶段,物料在筛面上应具有适当的 相对运动,一方面使筛面上的物料层处于松散状态,

物料层将按粒度分层,大颗粒位于上层,小颗粒位于下层,易于到达筛面,并透过筛孔;另一方面,物料和筛子的运动都促使堵在筛孔上的颗粒脱离筛面,有利于其它颗粒透过筛孔。 松散物料中粒度比筛孔尺寸小得多的颗粒在筛分开始后,很快透过筛孔落到筛下 产物中,粒度与筛孔尺寸愈接近的颗粒(难筛粒),透过筛孔所需的时间愈长。 振筛机 一般,筛孔尺寸与筛下产品最大粒度具有如下关系 D K d ?=最大 (1-1) 式中 d 最大 ——筛下产品最大粒度,mm ; D ——筛孔尺寸,mm ; K ——形状系数。 通常用筛分效率E 来衡量筛分效果,其表示如下: )() (θβαθαβ--= E (1-2) 式中 E ——筛分效率,%; α——入料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β——筛下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θ——筛上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 1. 1. 振筛机一台,摇动次数221次/min ,振动次数147次/min ;振筛仪1台; 2. 2. 标准套筛,直径200mm ,孔径0.5、0.25、0.125、0.075、0.045mm 的筛 子各一个,底、盖一套; 3. 3. 盘天平一台,称量200~500g ,感量0.2~0.5g ; 4. 4. 中号搪瓷盘6个,中号搪瓷盆6个;大盆2个; 5. 5. -0.5mm 散体矿样若干(煤泥、石英沙、磁铁粉各400g ); 6. 6. 制样铲、毛刷、试样袋。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技术 (以煤泥干法筛分为例,湿法小筛分仅做演示) 1. 1. 学习设备操作规程,熟悉实验系统; 2. 2. 接通电源,打开振筛机电源开关,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保实验过程 的顺利进行及人机安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