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Hook效应

Hook效应

Hook效应
Hook效应

研究方法资料

研究方法 1.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一般人的探索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获得的一般知识),传统(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艺术和观念等等),权威(是一种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和循例(是指人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新出现的情况或问题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去解释或处理)四种。 2.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以人为被试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伦理规范有: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4.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等。 5.研究课题选题的原则:课题是可行的,课题是清楚的,课题是有价值的,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6.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就研究的目的看,一般可分为(1)理论研究,(2)应用研究,(3)理论兼应用研究。 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可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和横向持续研究。 从质的角度进行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以解释性的理解、描述为主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 从量的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称量化研究,用数字计量表达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取向。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两种研究范式,两者不仅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同时对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者自身的角色等问题均有着不同的看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优缺点。定量研究适合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定性研究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定量研究证实的是总体的平均情况,定性研究则适合对特殊的情况进行探讨。定量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上的计算,用数字来表达事物和现象,而定向性研究则强调使用语言和图像来表达事件的变化过程。定量研究从假设开始,收集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定性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来了解被试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构建。) 7.查阅文献的方法有: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浏览法、跟踪追溯法等。参考文献查找法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最近发表的首篇文章或最近出版的书。途径有:请专家推荐,经常浏览比较权威杂志的目录,利用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法主要使用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8.取样的类型,分为随机取样和非随机取样。随机取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取样(常用具体抽取方式有抽签法和随机表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系统取样,聚类取样和多段取样。常用的非随机取样有:方便取样,立意取样,定额取样和滚雪球取样。 9.心理学理论的定义:理论是对某个研究领域提供完整、一致的描述并能对有关的全部事实进行系统解释的一套连贯的规范性陈述。心理学理论通常具有五大特征:客观性、相对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简单性以及四大功能:指导研究、整合研究、解释现象、预测现象。 10.假设的类型:从统计中假设检验的角度可以将假设划分为备择假设与虚无假设两类。备择假设亦可称为研究假设,是陈述变量间所期望的关系,通常是研究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王建云,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上海200062) 【内容提要】案例研究方法是一门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公设、适用条件、研究路径以及限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作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由于近年来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的嫁接物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因此,需要从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应用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方法;案例调查技术;限度;应用 在罗伯特·殷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中,案例研究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它和属于实证主义范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实证主义是定量的研究范式,而解释主义是定性的研究范式,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案例调查方法作为案例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方法的一个嫁接产物,它将调查研究中确定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定量方法,尤其是统计分析方法带入了案例研究领域,使得很多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案例研究方法和案例调查技术。 一、案例研究方法的概述 案例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尚未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形成一致的看法。学者大多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类型以及资料收集方式等方面对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进行界定。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界定有两大观点:第一种观点

认为案例是特殊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总结出带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① 关于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方法强调从总的场景或所有因素的组合出发,描述现象发生的事件过程或事件后果,在大环境下对个体行为研究与分析进而形成假说(Shaw, 1927);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对一个特殊事件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Nisbet,1978);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组研究方法的笼统术语,这些方法着力于对一个事件进行研究(Adelman,1997);更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风笑天,2005)。Robert Yin和大部分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都认为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 关于研究路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案例研究方法是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用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概念化,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J. Corbin,柯宾,1990);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它综合运用多种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技术与手段,通过对特定社会单元(个人、团体组织、社区等)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或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描述,呈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和丰富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解释、判断、评价或者预测②(王金红,2007)。但是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似乎首先用于描述当代事件,并从中得出归纳性的普遍结论(Gee, 1950;马克·霍哲,2002);也有学者认为案例研究是用来阐

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第一章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式。 解释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

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砚点,并用来诠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比较 以归纳逻辑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中重视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人际互动来诠释研究现象的意义。因此,质性研究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建构和深度理解的过程。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在自然情境过与研究对象密切的互动,通过一种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以演绎逻辑为主的量化研究主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讲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字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因此,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质性研究好量化研究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下表:

论文研究方法

摘要:英语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两大研究方法定性方法(Qualitative approach),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 英语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一、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两大研究方法 (一)定性方法(Qualitative approach) 定性研究的基本情况: 1.研究者调查之前没有带什么框框; 2.研究者可以作为局外人观察要研究的现象,让一切事情让本来的规律去发生,发展,研究者不加控制和干扰; 3.研究者也可以参与到所调查的活动之中或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4.在一般性的调查之后,可以进行深入的个案调查(case study); 5.所采取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归纳法,最后成果多是描述性的或在描述过程中揭示一定的规律(即提出假设或结论)。 (二)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 通过一连串的数字,表格,图标来说明问题,如《广告语言中的语用预设》,陈新仁,1998 分类: 统计方法(statistical method):人口普查 实验方法(experimental method):交际教学法比翻译法好 定量研究的基本情况: 1.定量法通常是从假设出发,事先有个看法; 2.定量法往往是要控制和操纵变量的; 3.定量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远离数据,远离当事人,是局外人的视角; 4.所得数据信度高,具有可重复性;

5.所得结论具有普遍性。 (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比较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现象学观点逻辑实证主义观点 1.强调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经验; 2.只有通过个人主观经验才能认识人类行为; 3.了解就是移情; 4.依赖定性数据。 1.强调用实验方法来获取数据; 2.只有摆脱主观状态才能了解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3.了解要保持距离; 4.依赖定性数据。 综合法分析法 1.从部分到整体; 2.整体观; 3.面向内部结构; 4.了解过程; 5.假设一种动态现时。 1.从整体到部分; 2.成分观; 3.面向外部结构;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 长期以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对案例研究持有不尽相同的认识。1984年,罗伯特K.尹为“案例研究”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即: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究,它研究现实生活背景中的暂时现象;在这样一种研究情境中,现象本身与其背景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研究者只能大量运用事例证据来展开研究。围绕这一定义及尹、罗伯特·E.斯特克等学者确立的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人们开始逐步就案例研究的性质、研究对象及其作用这类问题形成大体一致的判断。这些共识可以概括为4点: 首先,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纯理论性的研究。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回答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Yin,1994,Stake,2000),而不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其次,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社会经济现象中的事例证据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属于现象学的研究范畴。 再次,案例研究对整体性的要求。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决定了案例研究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体系,也许它的各个部分并不运转得那么良好,也许它的目的是非理性的,但它始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体系。 最后,案例研究的作用。在被研究的现象本身难以从其背景中抽象、分离出来的研究情境中,案例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可以获得其他研究手段所不能获得的数据、经验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检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体系。案例研究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它还可以满足那些开创性的研究,尤其是以构建新理论或精炼已有理论中的特定概念为目的的研究的需要。此外,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判断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研究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案例研究型。 服务于不同案例研究类型的方法是不同的,有一些案例研究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案例研究类型。也有一些案例研究可以同时综合应用多种案例研究方法。 1.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来区分的案例研究类型,即探索型、描述型、例证型、实验型和解释型的案例研究。探索型案例研究往往会超越已有的理论体系,运用新的视角、假设、观点和方法来解析社会经济现象,这类研究以为新理论的形成作铺垫为己任,其特点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支撑,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不完善。在已有理论框架下,当研究者希望对企业实践活动做出详尽的描述时,可以采用描述型案例研究方法;当研究者希望阐述企业组织创造性实践活动或企业实践的新趋势时,可以采用例证型案例研究方法.当研究者希望检验一个企业中新实践、新流程、新技术的执行情况并评价其收益时,可以采用实验型案例研究方法。解释性案例研究则适用于运用已有的理论假设来理解和解释现实中企业实践活动的研究任务。 2.根据实际研究中运用案例数量的不同,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单一案例研究主要用于证实或证伪已有理论假设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它也可以用作分析一个极端的、独特的和罕见的管理情境。通常,单一案例研究不适用于系统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以凯思琳M.德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学者偏好于多案例研究方法,其观点是,多案例研究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反映案例背景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在多个案例同时指向同一结论的时候,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将显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孔德: 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 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 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 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 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 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六、批判实证主义:柯林斯、许茨:现象学创始人,理解的方法。 后实证主义:华莱士、乔纳森.特纳、亚历山大(科学连续统、新功能主义者)科学连续统:,科学可以被看做这样一个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实证主义方法论危机:自身发展不足;社会危机(西方福利社会)和学术危机(针对功能主义的新理论) 1、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 2、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客观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调客观主义,认为知 识是积累性的,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一、非实证主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二、现象学:狄尔泰(理解:一是你中发现我;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强调

研究方法总结

第一章: Qualitative research和quantitative research的含义、区别和共同点。 (1)含义 Qualitative research(定性研究):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Quantitative research(定量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2)区别 1)概念不同 2)理论基础: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的方法论基础上;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3)特征不同:定性研究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互相影响,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往互动,通过移情作用来获取资料信息;定量研究中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独立,彼此分离。 4)研究工具和方法不同:定性研究(观察、访谈等方法获得描述性资料);定量研究(量表、调查表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5)着眼点不同: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6)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形等来表达。 (3)共同点 1)都属于量化研究。 2)都属于社会学方法。 3)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本前提,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3.名词解释,并举例: Casual relationship: when variation in one factor is responsible for variation in another.(one factor influences another) Empirical research: systematic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ores obtained from cases on measures. Cases: entities investigated in research. Measures: instruments used to obtain scores from participants. Scores (data): numerical information about cases obtained on measures. (3)Casual conceptual relationship: a relationship where variation(变化) in the dependent construct is responsible for variation in the dependent construct. (4)operational relationships: variable with a measure to obtain scores from cases. (5)empirical relationship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cores obtained from cases on measures. (6)internal validity: 内部效度是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实性程度,是实验结论的真实性。 (7)internal validation(内部效化): method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ernal validity is likely.

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论

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論 田秀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一、質性研究的特徵 1.自然性的探問 2.研究者本身為資料蒐集的重要工具 3.歸納的資料分析方式 4.研究參與者有一定程度的主動與積極 5.完整的觀點 6.質性的資料 7.個人性的接觸與洞察 8.過程導向 9.獨特性的覺察 10.著重研究參與者的觀點及意義 11.對情境的覺察 12.研究設計有彈性 13.研究樣本也有彈性 14.研究者使用多層面且互動式的複雜推理 15.強調反思 16.增能(empowerment)也可以被視為是研究目標 17.以建構取向為知識論基礎 18.研究結果也許是逐漸浮現而非之前的臆測

質性研究的優勢 ?詳盡且有足夠的深度,能看到標準化測驗所看不到的現象?開放性,能發展新的理論,找出過去文獻或研究所忽略的現 象 ?協助人們從更廣的視野看待研究及世界而不會侷限於過去所 得研究發現 ?可以避免主觀先見質性研究的弱勢 ?較不容易形成普遍性的解論或通則 ?較不容易進行有系統的比較 ?有些時候會與研究者個人風格及技巧有關 ?對所參與的情境容易形成影響,甚至改變。 二、為何進行質性研究? 1.研究題目性質適合以質性研究方式來進行(回答How或What的問題) 2.研究主題需以探究方式進行(exploration) 3.研究主題需呈現較細膩的觀點(detailed view) 4.必須在自然情境下進行研究(natural setting) 5.研究興趣強調個人的主觀觀點(personal viewpoint, “I….”) 6.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或資源進行文本資料的分析(text information) 7.個人性、實務性、學術性三種不同的目的(Maxwell, 2005)。個人性目的 是可以被接受的,然而需注意結果的分析與解釋,過程中個人的熱誠是 夠的,但容易形成偏誤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三、質性研究的歷史發展(陳向明,p.34~) (一) 質性研究歷史淵源 1.民族誌的發展 2.社會學領域的發展 3.自我反省意識的覺醒

第四章 现象学研究

第四章现象学研究 一 下面我们开始上课,通过单老师对前三章内容的详细讲解,我们已经对质性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四章的内容,也是质性研究的一种类型,现象学研究。 二 让我们来看一下本章的学习目录,一共是四个部分,首先了解现象学研究的定义,也就是概念;然后学习现象学研究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第三部分,也是本章的重点,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对实例的具体分析,来深入了解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这一单元,由我带领大家学习前三部分,也就是理论部分,第四部分的实例分析由我们第一小组的曾超超同学在下一次课上给大家详细讲解。 三 在学习现象学的定义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段话“我想从你的视角来探索世界,我想以你熟知的方式来了解你的所知。我想知道你经历的意义所在,穿着你的鞋走路,以你的感受来感知事物,以你的解释来诠释事物。你愿意成为我的老师并帮助我理解吗?”这段话来自学者斯普拉德利,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一直想从你的视角,从你的角度,站在你的位置,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且想把你当做老师,引导和帮助自己。这正是现象学研究者所致力追求的一种态度,即“回到实事本身”。那么什么是现象学呢? 四 现象学:是哲学也是方法,指的是一种表象的科学,是一种描述某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的外表,即从表象到真实,(那么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就想到了,从现象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用一种归纳性和描述性的方法来寻找问题本质的学问。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初创立,以其“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和方法广泛的影响了心理学、护理学、美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 现象学研究方法:是一种观察特定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中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的重要要素提炼出来,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境之间关系的质性研究方法,它以促进对人的理解为目标,说明行动的本质。多用于探讨人们的生活体验。 比如说,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各项系统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早产儿就会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也就是NICU。在我国,大部分的NICU出于对感染预防、人力不足等原因均实行封闭式管理,所以在出院前这些早产儿的母亲很少有机会接触甚至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母婴分离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 1.社会心理学的三层次方法论 ?第一层次:是一般方法论或广义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有影响的一 般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第二层次:是社会心理学专门方法论,是该领域所采用的方法论原则的总和,是一 般方法论原则在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具体运用,包括基本假设、研究逻辑和原则,是综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条件下形成的。 ?第三层次: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或手段,是在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 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的,常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跨文化研究法等。 2.专门方法论的原则 社会心理学专门方法论有三种不同倾向的方法论原则 1)心理学方法论原则: 采用分析的方法,把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意向和态度看作群体中各个个体的心理状态。注重:个体的心理状态,以此判断群体的心理状态,以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性质确定群体的特征与性质。 2)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从社会结构或秩序方面研究社会心理现象,认为它是超个体的构成体。注重心理的社会决定性。 如果将上述两种方法论原则相结合,可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具有如下优越性: 更严格地确定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形成处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接合点上的独立学科;

使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加强合作,共同研究。 3)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共同性与差异;强调对社会心理现象的比较文化研究,以揭示各文化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制约关系和社会心理差异的文化根源。 ?比较文化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民族团结:由于研究者自身的偏见和研究工具不够公正,产生民族偏见; *确定客观、公正的研究工具。可能会因为测验的内容和性质、测验的方式、测验结果的解释方式等,而的出片面的结论; 文化公平测验:不偏于任何特定文化阶层成员的测验,排除文化背景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常见的测验是非文字甚至是非语言的测验。 *要有明显的实用意义 根据实际情况,注意研究工具的适用性; 目的:寻找群体间的不同特点,为实际工作提供符合规律的、有价值的信息。 3.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1)被试者(受试者) ?对被试者的欺骗性:为了保证受试者的真实性、自然性,常需要欺骗被试者,这违 背了一般道德准则。所以,职能采取一些折中的措施,在保证达到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欺骗性。 ?个人隐私的侵犯:当研究涉及到个人经济、性行为、宗教信仰、才能、诚实等问题 时会影响被试者的隐私。真实资料是准确结果的保证,但这可能是对个人权利的粗暴干涉。所以,要保证不得泄露个人的秘密。 ?被试者的痛苦:有些受试者可能要承受肉体上的痛苦,也可能承受紧张、恐惧等。

透视教育现象学_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透视教育现象学 ———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朱光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 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关 键 词]现象学运动;教育现象学;生活世界;实践认识论;本质直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7)11-0001-07[收稿日期]2007-05-11 [作者简介]朱光明(1971-),男,安徽巢湖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2007年第11期外国教育研究 No.11,2007第34卷总第209期 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 Vol.34GeneralNo.209 自20世纪初胡塞尔(EdmundHusserl)始创现象学以来,现象学就以其思想的深邃及方法的独特,吸引并影响了舍勒、海德格尔、莱维纳斯、梅洛—庞蒂、萨特、伽达默尔等一大批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从而形成了20世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的现象学运动(当代的结构主义思潮与现象学思想也有着交织的复杂关系,法国的利科、德里达、巴尔特等都深受现象学思想的影响,有人还把现象 学视为“结构主义的一个特殊的趋向”[1] )。现象学看 待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不仅成就了现象学运动中以及受现象学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其效应已远远跨越哲学界,广泛影响了“心理学、病理学、美学、文学、艺术论、社会哲学、法哲学、神学、宗教理论、教育学、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的问题提出 和方法操作” [2] (p.6)。教育现象学也是受现象学及现象学运动的影响和推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 教育现象学又叫现象学教育学或解释现象学的教育学,其教育学源头是德国的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秉承狄尔泰“我们说明自然,但我们理解人类”的历史精神,把精神科学和 自然科学区分开来,从而确立起教育学的精神文化品格。德国的文化教育学(狄尔泰—诺尔学派)是解释学取向的,而荷兰(育特奇学派,该派教育现象学传统主要是源于兰格威尔德的思想)的教育现象学则更加富有描述性特征或现象学取向[3]。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现象学代表人物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TheUniversityofAlberta)的奥凯(T,Aoki)、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和史密斯(D.Smith)等人,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巴瑞特(L.Barritt)等人。他们的教育现象学思想都源于荷兰育特奇学派(UtrechtSchool)。 其特点是关注孩子的体验世界,要求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整体地把握教育经验的意义。教育要依托“替代父母”关系理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把“为了孩子好”确立为教育的首要意识。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倾听孩子,理解儿童创造生活的可能性,并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意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机智。教育现象学希望通过研究获得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意识,从而寻找一种新的理解教育的可能性,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4]。 教育现象学自产生以来,就因其倡导的人文精

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请结合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谈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如何体现,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必要性。 当代西方流行的六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 1、实证主义方法:强调社会与自然的相同性,运用实证的方法使社会科学成为和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 2、人文主义及解释学方法:与实证主义相对,强调了对人文世界的意义必须进行“理解”,而理解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理解者的期望和设想是理解的出发点,只有理解者顺利地进行了他自己的假设,理解才是可能的。 3、社会唯实论:又称社会实在论,是与社会唯名论相反的一个观点。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虽然是有单个人组成,但是自从人与人组成一个集体后,社会所产生的现象都是由于集体的行为和活动所产生的,而不能再还原为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现象。 4、社会唯名论: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其研究方法是从个人行为的细节上,或者从其行为中可能推知的事项上加以研究。

5、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关系系统,在分析过程中,坚持整体决定部分、关系决定要素、社会结构决定人的方法。 功能主义围绕着“功能”来分析社会,认为社会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6、社会生物主义:社会生物主义的方法本质上是把生物进化论原则应用到社会领域,以此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但是,它并不是凌驾于人类科学发展之上的绝对的和独一无二的方法论,而是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继承了以往一切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内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所谓开放性就是指系统与环境发生交换的属性,即系统具有从环境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的属性。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科学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

研究方法的习题

基础篇 1. 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2. 教育与心理研究的基本准则与特征? 3. 讲究科学道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教育、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 简述在最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的层次与类别。 6.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让正常的人扮演罪犯角色,在监狱中承受罪犯的待遇,以便研究罪犯的心理,这一研究违反了心理研究的什么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伦理性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提高篇 1. 试述心理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2.心理学研究为什么越来越提倡生态化研究? 文献篇 1.林崇德:《论心理学的十大关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5年第1期。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第3期。 3.崔丽霞,郑日昌. 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报,2001(6) 4. 秦金亮.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质化研究方法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5. 彭运石,谢立平. 论主客二分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心理科学,2006(3) 6. 秦彧. 从反叛到超越:后现代心理学方法论的确立,河南大学学报,2006(6) 7. 王晓燕. 现象学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的积极影响——现象学影响下的心理学对实证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的发展,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4) 8. 李雅琴.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9. 陈宏.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比较与整合.东北师大学报.2002(6) 10. 施壮华.心理学中脑电研究方法探讨.心理科学,2002(01) 11.小脑袋里藏着什么秘密?——国外研究人员对婴儿大脑研究取得新成果,文汇报2005年8月21日第5版。 体会篇 1. 苏大心理学研究生读后感:《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崔丽霞、郑日昌,心理学报,2001,33(6):564—570) 文章摘要:本文随机抽取了近20年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对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回顾与评价,探索变化趋势:心理学研究二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是:定性研究方法缓慢递减,定量方法逐年递增;应用较多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真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学研究方法及调查研究;应用较多的定性研究方法有综述研究、哲学研究及历史研究。分析资料的方法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呼应,单纯定性解释的研究报告日趋减少;不作统计或单纯作描述统计的文章也越来越少,推断统计得到普遍的应用;各种量化的统计方法日趋增多,而且日趋复杂,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协方差结构模型出现在许多的研究报告中。近l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另一较突出的特点是有关心理测验的研究和应用极为普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各种测验的编制和修订,二是用各种现成的量表、问卷及测验等作为工具来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 了解近20多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情况。有几点感受较深: 1、在引进外国量表时,首先要了解、审定西方量表的使用情况,不能一味地引入应用,确定引入的价值和适用性,先要进行初试,剔除含义不明确和不具区别能力的项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然后利用初步的研究结果对量表再次修订。最后对量表再次评价并建立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常模。 2、在个别研究中存在统计分析方法误用的情况。尤其是要避免两类错误:一类是“认可坏方法”,一类是“拒绝好方法”。心理现象并不是简单的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就能包罗万象,尽管量化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但它还是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学问题,单纯的定量分析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并非万能。要注意定量跟定性的结合。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这些意见,也是今后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要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2. 苏大心理学研究生读后感:《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叶浩生,心理学报2007,39(1):184~190) 经验主义曾经是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础。依照经验主义科学观,科学始于经验观察,一切知识都要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之上,任何脱离经验事实的科学理论都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之下,心理科学成为搜集经验事实的活动,理论思维成为次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理论心理学陷入了低谷。 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在后经验主义时代,人们对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有了新的见解。理论不再是经验的附属物,相反的,理论决定了经验。在不同的理论之下,一个相同的经验事实具有不同的理论意义。理论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重要的作用。

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语言学++必背

语言研究方法 一、选题步骤 文献调研科学分析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 1、课题调研调研与考察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 2、课题选择根据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初选出诸个科学问题,认真分析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3、课题论证论证是指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课题确定经过课题论证之后,该课题若通过,即课题确定。若没通过,该课 题则被淘汰,需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二、文献检索方法 1. 常用法:是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按时间 顺序查找,可顺查、倒查和抽查。(1) 顺查法。这是一种以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从远到近按时间顺序的查法。查找前要摸清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大致时间,从问题发生的年代查起,这样一卷卷或一年年地查找,直到认为文献够用为止。这种逐年顺查的方法是有利于查全,不遗漏;缺点是比较费时间,检索效率低。

(2) 倒查法。与顺查法相反,就是由近而远地按时间逆序查找。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新的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查找时效率高,省时省力,但容易遗漏有用的文献。 (3) 抽查法。这是一种针对学科发展特点,抓着该学科发展迅速、文献发表较多的年代,抽出一段时间,逐年检索。 2. 引文法:也叫追溯法或扩展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即利用已知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综合法:也称“循环法”或“分段法”,就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选定的检索工具查找出一批文献,然后再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来追溯查找,如此交替地往前推移。这种方法兼有常用法和引文法的优点,可以查得全而准,检索效率高。 三、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和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渊源于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强调归纳、实证、逻辑、实用,关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第二代的马赫主义,第三代的逻辑实证主义,第四代的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及后来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则渊源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强调演绎、普遍、绝对、直觉、关注人的存在意义。第一代是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第二代是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另一个哲学流派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三代是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