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放射核医学检查要求

放射核医学检查要求

放射核医学检查要求
放射核医学检查要求

对病人追踪过程中到达放射科,观察环境、场所、设施,询问放射科人员:

1.有科室服务目标和范围的规定吗?

2.描述病人如何参与知情同意过程?

3.医院如何体现尊重病人的下述需求。

(1)保密。

(2)隐私。

(3)安全。

(4)投诉的处理。

4.为病人提供隐私保护的环境吗?

5.放射医生作出放射诊断时,申请单上提供的病人信息是否足够?查看病人确认方式。

6.描述放射使用的试剂和基本供应品是如何储存、发放并保持标识清楚的?

7.当病人需要急救时,各种急救设备是否可获得?

8.化学品若发生泄漏,员工如何处置?

9.如化学品溅溢至皮肤、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时,应如何自救?

10.你如何在不同的服务提供者和专业人员之间协调病人服务?

11.你如何知道病人对你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

12.科室里存在同质服务方面的问题吗?

13. 科室采纳临床实践指南的标准是什么?在指南批准实施前,由谁参与指南的评估和批准程序?

14.你如何对采纳的指南进行监测来评估指南实施的有效性?

15.员工、科室如何与医院进行沟通?

16.你所在的部门下列方面的计划和标准吗?

(1)安全。

(2)保卫。

(3)有害废物和危险品。

(4)医疗设备。

(5)设施。

17.多久进行一次防火演习?

18.火灾发生时的处理步骤。

19.多久进行一次有害物质储存、保管、发放、使用及处理方面的检查?

20.科室对医疗设备进行常规维护、测试和检查吗?有预防性维护程序吗?

21.对科室的公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吗?

22.采用并执行什么质控程序?如何记录质控程序?

23.描述放射安全计划的基本内容。

24.放射性同位素的定购流程。

25.放射源的储存要求。

26.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1)液体放射性废物。

(2)气体放射性废物。

(3)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过程包括废物的收集、暂时存放、运出和处理。

27.放射科为员工提供哪些放射防护设备?为病人提供哪些防护设备?

28.在减少不必要照射方面,你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29.放射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流程是什么?

30.对在放射科实习、进修的人员是否进行个人放射剂量监测?

31.个人剂量监测多久一次?记录保存在哪里?

32.如何规定放射出报告的时间?

33.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哪些情况需立即通知病人的主管医生?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 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应从事本专业(放射医学、核医学、超声医学三者之一)临床工作三年以上,完成本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新进展。 一、影像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影像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影像医学诊断仪器的基本构成、部件名称、功能及成像原理。 (3)人体各系统影像学应用解剖,各种影像学象征与病理的关系。 (4)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诊断,鉴别诊断。 2、熟悉 (1)介入放射的原理,以及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理。 (2)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和抢救治疗。 (3)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1、了解 (1)放射防护知识、规则和要求。

(2)影像学新进展。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X线造影与检查技术。 (2)检查技术。 (3)消化道检查技术。 (4)人体各系统急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诊断及鉴别诊断。 (5)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与抢救技术。 2、熟悉X线投照技术。 二、核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放射性核物理知识及各项成像原理。 (2)核医学各项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的原理,以及出现反应时的处理抢救方法。 (3)心、脑、肺、肝胆、肠胃、骨骼系等脏器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影像特征。 (4)各项核医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甲癌、骨肿瘤的原理。 2、熟悉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3、了解放射防护基本常识和防护规则与要求。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分装、测量、注射方法与技术。 (2)体外分析技术及质控。 (3)核医学仪器的操作,包括摆位、采集、图像处理和核素治疗的技术。 (4)核医学仪器的基本校正。 (5)独立正确分析各项核医学检查结果,书写报告。 2、熟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和规定。 三、超声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超声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超声影像医学成像原理以及相关物理基础知识。 (3)超声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选及综合使用。 (4)人体解剖,尤其要求对局部解剖、断面解剖有深入了解。对全身正常声像图、常见病理超声征象的成像理论有正确认识。 (5)全身常见疾病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6)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 (1)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三废处理 (2) (6)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7)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 133-2009) 1、工作场所的分级、分类 (1)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18871-2002 ),将非密封源工作场 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的大小分甲、乙、丙三级,由场所级别确定评价级别; (2)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20-2008)的要求,可以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把工作场所分为I、n、川类,依据场所类别,确定不同类别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室内表秒及装备结构要求,包含地面、表面、通风橱、管道、表面及去污设备等。 2、布局、分区合理 依据《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6)中相关规定: 4.8临床核医学诊断及治疗用工作场所(包括通道)应注意合理安排和布局。其布局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如一端为放射性物质贮存室,依次为给药室、候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并且应避免无关人员通过。 4.9 临床核医学诊断用给药室与检查室应分开。如必须在检查室给药,应具有相应的放射性防护设备。 4.10临床核医学诊断用候诊室应靠近给药室和检查室,宜有受检者专用厕所对核医学科 工作场所需用图予以说明以下内容: (1 )各功能室的布局应按照低活性区到高活性区、并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 (2)医生、病人双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3)病人通道单向通行,且应按照低活性区到高活性区的方向通行; (4 )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其中控制区包括注射室、分药室、ECT室、甲癌病房、病人专用卫生间、功能室等放射性活度较高的场所;与控制区相临近的各场所为监督区;其他区域为非限制区; (5)监督区与控制区连接通道处应在监督区侧设防护门和固定式报警仪(乙级及以上场所)。 4、排污管道、衰变池的防护设计(废水) (1)甲癌病房的排污管道屏蔽应不少于5mm铅当量(经

ECT的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radio pharmaceuticals)是能够安全用于诊断或治疗人体疾病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有些是放射性核素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有些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物制品。放射性药物的基本性质取决于两个基本成分: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和与之相结合的药物(被标记物)。通过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药物在组织器官中选择性聚集或参与生理、生化等代谢过程来达到诊断目的。在此,我们将重点讨论适用于SPECT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一、放射性核素适用于放射性药物的条件 放射性核素是放射性药物的基础。ECT显像用的放射性核素必须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方式引入体内。因此对这类核素的基本要求是对机体无害和易于体外探测。 1.能发射中等能量的γ射线 这是适用于SPECT显像的放射性核素的先决条件。由于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体外探测才能得以进行。γ射线的能量以100~400keV为佳。能量太低时射线易被机体所吸收,使得探测效率降低;能量太高则探测器的准直效果不好,降低了仪器的空间分辨率。此外,最好选用不发射或少发射生物效应较高的β射线的药物等,以减少人体的辐射剂量。 2.具有合适的生物半衰期 并非所有能发射中等能量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都能作为放射性药物注入人体内,还必须具备合适的物理半衰期。只有半衰期在数十分钟至数天之间的放射性

核素才能适合体内使用。 3.这些放射性核素应具有合适的化学价态和较强的化学活性 以便将它们制成供临床使用的各种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4.这些放射性核素本身以及它们的衰变产物对人体应是无毒无害的 若具有一定毒性,则临床使用的化学量必须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水平以下。 二、放射性药物适用于ECT成像的条件 绝大多数情况下,放射性核素和它们的初始制备状态尚不能直接用于ECT 显像,而需要通过一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的原子“引入”特定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这个过程称为标记。由此而后制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即为放射性药物。 1.具有良好的显像性能 良好的显像剂引入体内后,应在靶器官有特异性浓聚,而本底尽可能的低。此外,还要求显像剂在靶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浓聚率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在靶器官与邻近的非靶器官之间放射性药物浓聚量的比值在5倍以上时,才能认为显像剂在靶器官的浓聚是特异性的。在阴性显像时,要求显像剂在病变部位不浓聚或很少浓聚,我们称之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而阳性显像时,则要求显像剂在病变部位的浓聚量多于或明显多于正常部位,我们称之为放射性浓聚。 2.具有合适的生物体内存留时间 放射性显像剂在靶器官中应有合适的存留时间,以保障体外各时相的探测足以采集必要的数据。在显像完成后,放射性药物应能较快地被从体内清除,即具有较短的生物半衰期,以减少受检者接受的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三维成像研究 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 课程设置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公共英语(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4学分) 生化分析(4学分) 神经解剖学(4学分)

C类: 医学影像学(4学分) 影像解剖学(2学分) 影像技术与基础(2学分) D类: 医学统计学(4学分) 医用微机(2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2学分) 医学免疫学(3学分) 细胞免疫学(2学分) 肿瘤学(2学分) 医学电子学(2学分)肿瘤生物学(2学分)六,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 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 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 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YF-ED-J808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安全管理制 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必须在所取得的“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 证”规定的范围内,购买和使用放射性药物。 2、放射性药物操作人员应取得“放射工作 人员证”。 3、定货须慎重考虑,妥善安排,经科主任 批准决定。 4、及时了解到货日期,做好使用安排,争 取充分利用不浪费。 5、放射源到货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内容包 括到货日期、核素种类及活度等。

6、贮存使用放射源的场所,须配备防护措施,入口处设置醒目辐射标志及必要的报警装置。 7、放射源容器须贴标签,标明核素种类、日期、比活度等,妥善保管。 8、记录使用情况,包括用量、余量及使用日期等。 9、每月清点放射源,核实登记,做到帐物相符。用完后应有注销、容器回收等记录。 10、对贮源室定期进行剂量监测,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核医学科工作制度 1、凡需放射性核素检查、治疗的病员,由医师填写申请单,严格掌 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介绍病情,并经核医学科同意,方可办理预约手续。 2、核医学科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分装、投药,均应严格执行操作规 程,防止污染和差错事故。 3、病员服用放射性核素前,应严格核对品种、剂量、用法,准确无 误后在高活性室内服用。对应用不同放射性核素的病员,应分开病室。 4、检查结果要定期出报告,统一保管资料,定期追踪观察。 5、经常对仪器进行清洁、保养,每月进行一次检修。 6、严格执行放射性核素制剂的有关管理规定。放射性核素应有专人 保管,建立并执行来药登记,核对制度,存放于专用储藏室内,设立专用登记本,定期清点,严格交接手续。如有疑问,应马上报告主任和院领导,进行清查。 7、核医学科必须有急救药品、设备,医师要掌握抢救技能。 8、对防护用具、放射性废物及被污染的一切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 进行妥善管理和处置。 9、按“放射保护规定”做好防护和保健工作。

ECT机房及操作室管理制度 1、ECT机房及操作室的仪器设备(包括空调)由ECT室技术人员负 责保管及操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2、ECT的技术资料由专人保管。 3、对病人耐心体贴,态度和蔼,工作严肃认真,不得在室内谈笑或 谈论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显像时认真观察病人,若有异常,立即停止采集。(病情较重者送往急诊室)。 4、实行集体阅片制,经常研究诊断与检查技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报告书写完整,叙述准确、客观,结论明确。 5、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谢绝进入机房。各科因工作需要进入机 房者,每次不得超过两人。一般参观者(包括学生)请勿进入机房,可在观察窗观看。 6、任何人进入机房及操作室,均需要更换拖鞋(或穿鞋套)。注意维 护机房及操作室整洁,严禁吸烟。 7、每天上午上班时倒除湿机水,记录温、湿度及仪器使用情况。 8、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检查病人时注意申请单上须有“已记帐”之 标记(门诊病人须盖缴款收费专用章)。 9、督促工人,每天搞好ECT室及操作室卫生。定期清洗机房空调过 滤网一次。

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 医学影像科细则 (讨论稿) 医学影像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2.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3.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鉴于该学科专科医师日后从事的医疗工作侧重点不同,因此,培训计划的特点既包括有共性部分,也包括个性的部分。 专科培养阶段(第1~3年) 一、培养目标 着重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训练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了解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研工作。 二、培养方法 第一年、在学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专业组内培训6个月、各专业组之间培训6个月。其轮转时间依所从事专业不同而异。 第二年、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内科4个月、外科4个月、非指定科室培训4个月(即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进行安排,其中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此外,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度延长在内、外科的培训时间)。 第三年、本专业组内进行专科培训。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年的第1~6月:本专业组内培训 1、轮转目的: 系统掌握和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这些专业组的日常工作程序、内容及涉

g b z临床核医学卫生防 护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GBZ120-2002 前言 本标准第3-11章和附录A、附录B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16360-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核医学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核医学应用放射性核素和药物进行诊断和治疗(不包括敷贴治疗)的单位和工作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33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 3 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3.1 核医学的开放型工作场所根据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权重活度分为三级,见表1。 表1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1) 注:1)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57号出版物。 2)权重活度= 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核素毒性权重系数 操作性质修正系数 3.2 供计算权重活度用的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性权重系数见表2。 表2 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权重系数 3.3 依据核医学操作性质而确立的修正系数见表3。 表3 不同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

附录8 医用放射性衰变池设计方案 一.液体衰变池设计方案 1 原则及要求 衰变池的结构和容积必须保证核医学科所排放的放射性废液,满足国家医院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标准。为此,衰变池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衰变池采用三级分隔连续式衰变池,池内设导流墙,推流式排放。衰变池的容积按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标准浓度计算。 ⑵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发布的《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浓度范围为3.7×102Bq/L~3.7×105Bq/L。 ⑶在衰变池前设置化粪池,用以沉淀消化固形物,其所含的放射性也得以衰减并防止固形物进入衰变池。 2 设计方法及过程 2.1 计算参考数据: 2.1.1 核医学科门诊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显像诊断,所使用的放射性源[99m Tc],假设每位病人平均使用活度为 5.55×108Bq(15mCi);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两次,排出量约为600ml[1],每次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2],总用水量约为12.6L;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33%[3],为1.85×108Bq。 ⑵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亢治疗,假设每位病人使用的131I活度为3.7×108Bq(10mCi);平均每位病人排尿一次,排出量约为300ml,抽水马桶用水量约为6L,总用水量约为6.3L;假设病人出院时排出量为给药量的20%[3],为7.4×107Bq。 2.1.2 核医学科住院病例 ⑴医院核医学科开展甲癌治疗,则使用的131I治疗最大用量:7.4×109Bq(200mCi);病人出院时体内残留131I携带量限值为400MBq(0.4×109Bq);病人一般住院7天,住院病人废水量约为 100L/床.日(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参考数值100~200L/床.d中最小值计算, 如参照《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最大值计算,则核医学科室每天一个住院病人所需衰变池容积为6.28m3~22.9m3,建设运行维护不方便),病人住院期间,131I从尿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66%[4],则131I的排放量为4.884 109Bq。 2.2 计算方法及过程: 2.2.1废水达标的计算方法 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活度衰减公式:N=N0e-λt(式中N0为病人出院时排放的每升废水的放射性活度,N为医院放射性废水可排放的活度范围(3.7×102Bq~3.7×105Bq),λ为衰变常数:λ=㏑2/T1/2,T1/2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t为达到医院可排放的放射性污水活度标准所用的时间) 由N=N0e-λt,得出t=㏑N0/N/λ 代入计算参考数据,则达到可排放放射性废水活度所用的时间t99Tc=32h~92h(1.4d~3.9d),t I甲亢=41.7d~124.9d,t I甲癌=35.3d~118.6d。 2.2.2衰变池的容积计算方法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I.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II.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影像医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 论的正确程度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A1 型选择题85 题约42.5% A2 型选择题40 题约20% B 型选择题50 题约25% X 型选择题25 题约12.5% IV.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放射医学 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1. X 线成像(掌握)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 3.计算 机断层成像(CT)(掌握) 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 二、呼吸系统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GBZ133-2002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我院影像与核医学科对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作出以下规定。 一、医用放射性废物:系指在核医学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规定值的液体、固体和气载废物。应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以及所含核素的种类、半衰期、比活度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使之不致在工作场所造成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危害,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二、液体废物的管理 1. 放射性废液方法:核医学单位应具有废水专用处理装置或分隔污水池轮流存放和排放废水。污水池必须恰当选址,池底和池壁应坚固、耐酸碱腐蚀和无渗透性,应有防止泄漏措施。而无废水池的单位,应将废液注入容器存放10个半衰期,排入下水道系统。如废液含长半衰期核素,可先固化,然后作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将废液的降至放射性浓度不超过1×104Bq/L的废闪烁液,或仅含有浓度不超过1×105Bq/L的3H或14 C的废闪烁液不按放射性废物处理。放射性浓度小于或等于”公众导出食入浓度

”DIC(公众)的废液作非放射性废液处理,可排入下水道系统。 2. 注射过或服用过放射性药物的病人的排泄物必须为使用放射性药物病人提供有防护标志的专用厕所,对病人排泄物实施统一收集和管理。将其排泄物贮存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系统。池内沉渣如难于排出,可进行酸化,促进排入下水道系统。注射或服用131I病人的排泄物处理,必须同时加入NaOH或10%KI溶液后密闭存放待处理。 三、固体废物的管理 1. 废物收集 (1) 按废物的可燃与不可燃、有无病原体毒性分开收集废物。 (2) 供收集废物的污物桶应具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志。污物桶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地方。 (3) 污物桶内应放置专用塑料袋直接收纳废物。装满后的废物袋及时转送贮存室。 2. 废物存放 (1) 贮存室建造结构应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要求,且具有自然通风条件或安装通风设备,出入处设电离辐射标志。

核医学仪器和放射性药物 一、核医学仪器 第一节概述 一、射线探测的基本原理 (一)电离作用 (二)荧光作用 (三)感光作用 二、射线探测器 (一)闪烁探测器 1. 闪烁体 2. 光电倍增管 3. 光导 4. 前置放大器 (二)气体探测器 1. G-M管 2. 电离室 三、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 (一)线性脉冲放大器 (二)甄别器和脉冲幅度分析器 (三)定标器 计数率仪 第二节常用核医学仪器 (一)γ-照相机和SPECT 1.γ-照相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SPEC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SPECT与γ-照相机相比的主要差别临床应用价值 (二)PET 1.P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PET显像的临床价值 (三)其他核医学探测仪器 1.井型γ-计数器 2.液体闪烁计数器 3.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4.多功能测定仪(肾图仪)

5.放射性活度计 二、放射性药物 第一节概述 一、放射性药物的基本概念 1.定义 2.主要类型 (1)诊断用 (2)治疗用 (3)体外分析试剂 二、放射性药物的特性 1. 合适的物理半衰期 2. 高纯度 3. 较高的比活度和无药理作用 第二节放射性核素的生产 一、核反应堆生产 二、从裂变产物中分离和提取 三、回旋加速器生产 四、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第三节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一、放射性药物常用制备方法 1. 化学合成法 2. 同位素交换法 3. 生物合成法 4. 联接标记法 5. 络合物形成法 二、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制备方法 第四节放射性药物用于诊断和治疗的原理 一、诊断和治疗用体内放射性药物的聚集原理 1. 参与代谢原理 2. 被动扩散原理 3. 渗透原理 4. 生物转化原理 5. 受体、转运体特异性结合原理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Medical Imaging and Nuclear Medicine (专业代码100207) 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高层次专门人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学术学位培养目标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医德医风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了解和掌握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在导师指导下能进行科研设计,确立科研路线及分析方法、总结科研结果,并训练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进展,在临床工作上,能掌握基本操作及常见病的诊断。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期集中学习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等,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 第二至四学期开始临床培训,为期12个月。第一学期结束前开始作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及评议。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评议。 第五至六学期进行科学研究和答辩12个月。第二学期中期举行预答辩,6月初举行答辩。 研究生第二、三年级均不享受寒暑假,两年中休假日为40天,即每年20天,由研究生申请,导师安排。具体培养进程参照研究生学院颁发的《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三、研究方向 1.影像诊断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放射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3.介入放射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4.超声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5.临床核医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包括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以下各类课程)。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正式版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GBZ133-2002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我院影像与核医学科对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作出以下规定。 一、医用放射性废物:系指在核医学工作中产生的放射性比活度或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规定值的液体、固体和气载废物。应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以及所含核素的种类、半衰期、比活度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使之不致在工作场所造成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危害,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二、液体废物的管理

1. 放射性废液方法:核医学单位应具有废水专用处理装置或分隔污水池轮流存放和排放废水。污水池必须恰当选址,池底和池壁应坚固、耐酸碱腐蚀和无渗透性,应有防止泄漏措施。而无废水池的单位,应将废液注入容器存放10个半衰期,排入下水道系统。如废液含长半衰期核素,可先固化,然后作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将废液的降至放射性浓度不超过1×104Bq/L的废闪烁液,或仅含有浓度不超过1×105Bq/L的3H或14 C的废闪烁液不按放射性废物处理。放射性浓度小于或等于”公众导出食入浓度”DIC(公众)的废液作非放射性废液处理,可排入下水道系统。

核医学药物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ECT的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是能够安全用于诊断或治疗人体疾病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有些是放射性核素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有些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物制品。放射性药物的基本性质取决于两个基本成分: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和与之相结合的药物(被标记物)。通过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药物在组织器官中选择性聚集或参与生理、生化等代谢过程来达到诊断目的。在此,我们将重点讨论适用于SPECT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一、放射性核素适用于放射性药物的条件 放射性核素是放射性药物的基础。ECT显像用的放射性核素必须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方式引入体内。因此对这类核素的基本要求是对机体无害和易于体外探测。 1.能发射中等能量的γ射线 这是适用于SPECT显像的放射性核素的先决条件。由于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体外探测才能得以进行。γ射线的能量以100~400keV为佳。能量太低时射线易被机体所吸收,使得探测效率降低;能量太高则探测器的准直效果不好,降低了仪器的空间分辨率。此外,最好选用不发射或少发射生物效应较高的β射线的药物等,以减少人体的辐射剂量。 2.具有合适的生物半衰期 并非所有能发射中等能量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都能作为放射性药物注入人体内,还必须具备合适的物理半衰期。只有半衰期在数十分钟至数天之间的放射性核素才能适合体内使用。 3.这些放射性核素应具有合适的化学价态和较强的化学活性 以便将它们制成供临床使用的各种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4.这些放射性核素本身以及它们的衰变产物对人体应是无毒无害的 若具有一定毒性,则临床使用的化学量必须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水平以下。 二、放射性药物适用于ECT成像的条件 绝大多数情况下,放射性核素和它们的初始制备状态尚不能直接用于ECT显像,而需要通过一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的原子“引入”特定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这个过程称为标记。由此而后制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即为放射性药物。 1.具有良好的显像性能 良好的显像剂引入体内后,应在靶器官有特异性浓聚,而本底尽可能的低。此外,还要求显像剂在靶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浓聚率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在靶器官与邻近的非靶器官之间放射性药物浓聚量的比值在5倍以上时,才能认为显像剂在靶器官的浓聚是特

1/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7733364.html, 1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015考研南开大学医学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试科目及研究方向考研真题解析 105107影像医学 与核医学(专业学 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④--无专业硕士。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生报考。本专业只招收本科专业为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医学院专业硕士(含各个专业学位)共招生 15名,不含在医学院计划录取的33人中。_01神经影像诊断 与磁共振应用 _02腹盆部疾病的 影像诊断

2/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17733364.html, 2 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在此王老师谈谈考研路上特别需要的那些好的学习习惯。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制定完复习计划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复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复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的复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事件的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应对核医学放射事故,提高医学应急响应能力,避免或减少因放射性核素造成的放射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生部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核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订本预案。 1.3核医学突发事件 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规程,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人体、设备、工作场所和环境;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接受体内放射性药物诊治的患者进行控制,避免其他患者和公众受到超过允许水平的照射。医疗机构发生下列放射事件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如实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①诊断放射性药物实际用量偏离处方剂量50%以上的; ②放射治疗实际照射剂量偏离处方剂量25%以上的; ③人员误照或误用放射性药物的; ④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和污染的等。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放射事故的医学应急工作。 1.5工作原则 核医学应急工作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国家核应急工作方针。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

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二是“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半导体计数器和契伦科夫计数器等,这些信号型检测器在低能核物理、辐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地应用。放射性运输从业人员所使用的检测器基本上属于“信号型”检测器。 “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和闪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方案总则,结合本学科特点,特别提出以下要求: (一)硕士专业学位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断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掌握本学科各种检查技术,并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二)博士专业学位 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诊断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初年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二、第一阶段:时间二年 (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2.专业课:3学分,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专业课考试。(1)自学参考书及相关文献: ①《放射诊断学》荣独山 ②《放射学综合教科书》NICER ③《全身CT诊断学》李果珍 ④《现代超声诊断手册》张武 ⑤《腹部超声诊断学图谱》董宝玮 ⑥《临床核医学》潘中允 ⑦《核医学诊断操作规程》卫生部医政司主编 ⑧《中华核医学杂志》期刊 ⑨《中华放射学杂志》、Radiology期刊 (2)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组织的专题讲座,题目见附1。 3.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必须修满3-5学分。重点要求病理、解剖及实验核医学方面的研究生课程。 (二)临床能力训练 1.通过本阶段的培训,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与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断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并对下级医师能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1)X线诊断学12个月的要求: ①初步掌握X线投照技术和暗房工作(2-4周); ②掌握本科常用X线机的操作方法和机器维护保养知识; ③熟悉并掌握放射防护规则和要求; ④基本掌握人体各系统正常X线解剖学; ⑤基本掌握胸部、骨关节系统常见病及急腹症的有关X线诊断,并书写规范的X线报告; ⑥基本掌握消化道检查方法; ⑦于6个月后可参加急值班工作(但需有上级医师值二线班)。 (2)X线诊断学9个月的要求: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 法和仪器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