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论文章:以生态河湖行动统领水治理

理论文章:以生态河湖行动统领水治理

以生态河湖行动统领水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鲜明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为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水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新老问题交织是水问题最大特征,治水必须贯彻系统思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强调必须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问题导向是基点。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增多,水患灾害呈多发之势,水安全等老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

一些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河湖纳污能力;一些河湖遭到过度开发利用,超出河湖生态承载能力;一些地方侵占河湖水域、蚕食河湖岸线等非法行为时有发生,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新问题日益凸显,并逐渐为成为水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组织开展生态河湖行动,就是充分考虑水问题的复杂性,通过系统治理,提升河湖综合功能;就是坚持自然生态的整体性,水域与陆域、城镇与乡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兼顾,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

二、生态河湖是水治理最大目标,治水必须扭住这个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河湖是水资源的载体,水美,必须河畅、湖清、和谐共生。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确立生态河湖战略目标,努力推动治水重点由以建为主,转向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

开展生态河湖行动,就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顺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统筹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既要联动推进各项任务,又要全力突破五大重点。

更加注重水安全保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和生态环境效应,不断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巩固提高淮河流域防洪标准,继续实施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加快治太工程;强力推进区域治理,不断完善城乡防洪治涝工程体系;优化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继续完善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达标整治,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更加注重水污染防治。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以系统治水倒逼产业布局优化,调高调轻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大力开展工业、农业、生活、交通等各类污染源治理,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入河湖污染负荷。把水功能区达标整治作为

完整版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 (1) 1.3编制规范、依据 (1) 1.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2) 1.5工程目标 (2) 1.6技术经济指标 (3) 第2章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5) 2.1**镇概况 (5) 2.2地形地貌 (5) 2.3水文地质 (5) 2.3.1 水文气象 (5) 2.3.2 工程地质 (8) 2.4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2.4.1 项目区现状 (15) 2.4.2 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6) 第3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7) 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7) 3.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8) 第4章工程规模、拆迁征地及施工条件论证 (20)

4.1工程规模及标准 (20) 4.2征地拆迁范围论证 (20) 4.3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及主要施工条件论证 (21) 第5章工程设计内容 (22) 5.1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22) 5.1.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22) 5.1.2 堤岸工程 (28) 5.2河道生态清淤工程 (40) 5.2.1 河道清淤工程量 (41) 5.2.2 清淤实施方案说明 (42) 5.2.3 清淤施工 (42) 5.2.4底泥处置 (45) 5.2.5生活垃圾管理 (46) 5.3生态修复工程 (46) 5.3.1 构建思路 (46) 5.3.2 生态修复措施 (51) 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 (52) 第6章施工组织设计 (53) 6.1施工条件 (53) 6.1.1 水文、气象条件 (53) 6.1.2 交通条件 (53) 6.1.3 供水、供电条件 (53)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浅谈国内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技术要点

浅谈国内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19-01-03T16:31:03.3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尚崇伟 [导读] 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增强民众满意度,促成“亲水、乐水”积极的民众观念的重要步骤。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33 摘要:本篇通过介绍国内城市普遍存在的黒臭水体现状,参考已实施具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成果,详细阐述涵江区宫口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采用截污纳管及水生态修复等技术方案,消除宫口河河道黑臭水体,力图达到改善水质的环保目标;项目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最终成功的达到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效果。本项目可为国内类似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和实施指导。 关键词:黒臭水体;水环境;截污纳管;水生态修复;环保目标 1 项目概况及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城市普遍存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污水截污纳管率较低,直排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对河道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城区河道水体黒臭的城市现象。恶劣的城区河道黒臭水体环境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经济的发展空间,黒臭水体整治刻不容缓。 涵江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部沿海,为莆田市辖区之一。涵江城区目前除部分市政道路为分流制外,片区基本为合流排水,污水大部分入河,片区污染严重。城区城中村大多为直排式合流制,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城区部分河道铺设有塑料截污管道,采用挂管形式,但塑料管道缺乏维护,大部分管段断头、破损,已不能正常使用,起不到截污效果。 涵江区城区各主要河道的防洪标准偏低,各片区的排涝标准有待提高。 宫口河全长1.0公里,现状两岸采用浆砌块石护坡。河道两岸地面高程较低,局部低洼地区地面尚不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宫口河河道较窄,河障较多,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根据现状水质监测结果,宫口河在COD、NH3-N、TP三项指标超标倍数均较大,水体黒臭。 宫口河河道治理工程目标:在上游来水水质指标不出现明显恶化的条件下,项目实施后,宫口河河道基本消除黒臭。 图1 宫口河河道治理前原始图 2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根据宫口河河道现状,采取合理的技术方案。以下从四方面对宫口河现状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2.1截污纳管、雨污分流 根据城市建设规划、污水处理和利用情况、降雨条件与地形地貌等河道周边环境,确定排水体制。排水体制的选择对于城市水环境的保护、水生态的维系影响深远,同时也是影响排水系统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的关键因素。 根据涵江区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和实际情况,旧城片区近期改造难度大,仍按旱季截流污水的合流管道设计,将来逐步改造并实现完全分流制。远期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得到可控制发展,对面源污染严重且有条件的区域,优先选用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 图2 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宫口河两岸原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排水系统。为提升河道水质,新建一套雨水管网系统、雨水口收集系统及建筑屋面排水立管系统,保留现状合流排水系统为污水系统,废除与现状排水系统相连的雨水口。雨水边沟、建筑排水立管与新建雨水管网系统相连,实现宫口河周边雨污分流。 2.2河道清淤、正本清源 城区内河道两岸产业和人口密集,市政污水管网存在年久失修、维护不当,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污染严重,河床淤积严重,河道水质持续恶化,沿河环境极其脏乱。 根据河道淤积现状,为全面提升宫口河水质,拟对宫口河河道进行全段清淤,加大河道的行洪深度。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需要分期对宫口河两岸按设计要求,进行加高处理和护岸建设。同时对于河道沿岸的违章搭盖进行清理。 在宫口河上下游分别设置截水围堰,形成干地施工条件。采用水上挖掘机逐层挖除河道内淤泥,淤泥由自卸车封闭式运输至指定渣场。

2019河道治理技术层面(整理篇)

1. 整治原则 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在整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安全性: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更重要是为了供水安全、 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水安全体系是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 (2) 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基础。河道整治应以生态性为基本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自然性: 蜿蜒曲折是河道的天然属性,因此在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的水文过程,为水体自然流势创造条件。 (4)地域性: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如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回归、 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 河道治理策略 护岸工程 植 物 护 岸 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 土木合成材料护岸 土壤生物工程护岸 水质修复治理工程 外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 方法 内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方法 蓄水减渗工程 硬 化 处 理 复合土生态减渗 复合土工膜减渗 膨润土防水毯减渗 黏土减渗 河道景观工程 河道平面恢复 河道断面恢复 生态河堤工程 滨岸植被缓冲带工 程

2.治理方法 (1)护岸工程 河道护岸工程是防止城市河道崩岸的有效措施,在抗洪和维护河势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河道水下护坡工程,诸如丁坝、抛石、沉排、沉笼等,水上护坡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岸坡、维持河道稳定的作用;然而,一些传统的护岸结构严重破坏了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功能。 ①.植物护岸 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使用了这一技术,如在吉林省西部嫩江流域治理工程中,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许晓鸿等人提出了以当地的牛毛草、草地早熟禾、翦股颖等多种草本植物为护坡植物,河柳等灌木为迎水坡脚防浪林的植物护岸技术。国外加拿大、德国、日本北海道都曾采用草芦苇护坡,通过在堤坡上钉一排排桩,桩间栓夹带草芦苇种子的棕榈绳,草芦苇在棕榈绳中发芽,土堤上生根,逐步繁殖,对岸坡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瑞士苏黎世州米勒河采用了编柴施工法进行植栽护岸,即将柳条扎成捆,制成编柴,将一捆或数捆编柴横放在岸边,并以木桩固定,最后将沙土覆盖其上,待柳条生根以加固河岸。 ②.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 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技术起源于日本,广泛使用于堤防的迎水面和背水面,高水位或低水位。绿化混凝土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是绿化混凝土的骨架,其原材料是一般的粗骨料、细骨料、粘结剂、减水剂和水,其 中,粗骨料通常是碎石子,石子粒径控制在13~20mm之间,细骨料通常为增强粗骨料之间的黏性而采用水泥胶浆和高炉矿渣微末,水泥为一般的硅酸盐水泥及矿渣水泥;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在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绿化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特点:1)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水性;2)具有大孔隙,无论水上和水中均能生长植物,甚至有动物的生存空间;3)可以降低护坡造价,根据佐藤道路株式会社的介绍,可以节省10 %~30 %的工程造价;4)机械化作业可缩短工期,同时可保证工程质量。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技术在日本早已大量使用,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如江苏省水利厅以生态理论为基础,研发了生态型混凝土护砌材料,在江苏吴江东开发区的庞山中心河、治太重点工程太浦河蚂蚁漾段堤防的护岸工程中都得到了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近年在我国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阳河Ⅳ标段、上海市嘉定区虬江河道等河道生态治理中也得到了应用。

2016年汤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河流治理部分)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1概述 1.1项目背景、建设必要性以及研究过程 1.1.1项目背景 ****市所辖范围内共有大小河流6条,它们分别是大、小汤河、大、小马坊河、新开河、护城河(以下简称“六河”),其中大汤河是****市的重要排洪河道,上游有两大支流,东支发源于抚宁县柳观峪西北,西支发源于抚宁县温泉堡西南的方家沟村。两支在抚宁县平山营汇合后,向南在海阳镇又汇入东北丘陵地带流来的小部落沟、北张庄河、小新庄河、小河子,穿102国道,流经李姓安庄、前进村,于老京山铁路南和西侧的小汤河汇合后注入渤海;大汤河总长约30km,流域面积184km2。小汤河是大汤河的支流,发源于海阳西北苏子峪,自北向南流经鲤泮庄、大里营、孙庄、孟营、再向东南方向,穿越大秦铁路、东白塔岭,于老京山铁路南汇入大汤河注入渤海。河道全长12.2km。另外,在孟营村北有发源于计新庄,流经杨道庄、邢庄的支流(称西支)汇入。流域面积53.748km2。 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中经常将“六河”水系污染治理问题当成建设新农村的工作重点提出,2007年市环保局工作会议中,提出为着眼于让全市人民长期受益、让群众乐享优质环境,从2007年起,以服务奥运为契机,启动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煤尘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环保工程”,全面提升****市环境质量,其中“六河”水系的污染治理是“十大环保工程”之一。 为了加快推进****市委发展新战略,更好地谋划“六河”水系沿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布局,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2007年9月,****市委副书记、市长菅瑞亭,副市长李洪卫率领市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市园林局、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对“六河”水系等被列入治理范围的河流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市水生态的修复,为百姓生活营造一个洁净清新的水环境。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流口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休宁县流口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休宁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休宁县流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流口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实施方案

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 实施方案 2017年9月

目录 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 1、项目概况 (4) 1.1项目名称 (4) 1.2实施机构 (4) 1.3项目背景 (4) 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4) 1.5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2、运作方式 (6) 2.1基本原则 (6) 2.2运作模式 (6) 2.3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7) 2.4采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8) 2.5项目结构 (13) 2.6项目的运作流程 (14) 3、交易结构 (17) 3.1股权结构 (17) 3.2投融资结构 (17) 3.3回报机制 (18) 3.4相关配套安排 (19) 4、采购方式 (20)

4.1采购人 (20) 4.2采购方式 (20) 4.3社会投资人的资格条件 (20) 4.4投标保证金 (22) 4.5采购标的 (23) 4.6投标文件评标原则和标准 (25) 5、可行性缺口补助测算 (26) 5.1运营期收入 (26) 5.2可行性缺口补助计算和调整 (27) 5.3服务费测算 (29) 6、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31) 6.1风险识别 (31) 6.2风险评估 (31) 6.3风险分配 (31) 6.4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33) 7、合同体系 (37) 8、PPP项目协议主要条款 (38) 8.1PPP协议期限 (38) 8.2土地使用权 (38) 8.3项目工程建设 (38) 8.4权利义务边界 (39) 8.5竣工验收与审计 (41)

8.6维护内容 (42) 8.7服务费支付与调整 (42) 8.8绩效考核 (43) 8.9履约保障 (44) 8.10保险 (48) 8.11一般补偿 (49) 8.12临时接管 (49) 8.13项目设施移交 (50) 8.14提前终止及补偿 (50) 8.15转让与担保 (51) 8.16应急处置 (51) 8.17合同变更 (51) 9、合资经营合同关键条款 (52) 9.1项目出资和股权比例 (52) 9.2股权转让 (52) 9.3权益处置 (52) 9.4董事会 (52) 9.5经营管理机构 (52) 9.6监事会 (53) 10、监管架构 (54) 10.1履约监管 (54) 10.2行政监管 (54) 10.3公众监管 (54)

生态工程与小流域综合治理

对生态工程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 制度思考及机制分析 摘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不再只限于大的区域范围,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如何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概况 1.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通常是指二、三级支流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下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 小流域综合治理(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拦、蓄、排、灌、节、废、污综合治理,实现小流域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按照小流域的特点逐步实施,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河流的综合治理。而本文着重于介绍如何用生态工程的方法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2.小流域治理的重要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化率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4年的41.7%,人类干预以河流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和规模不断提高。由于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仅引起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许多小流域河流持续受到胁迫,导致小流域河流的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到河流整体的清洁性。水土流失现象也日益严重。小流域的治理迫在眉睫! 3.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开展小流域治理较早的国家有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瑞士等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奥地利早在15世纪就开始了小

最新版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5) 一、工程简况 (5) 二、编制依据 (5) 三、施工内容 (5) 四、工期、质量等级、安全目标 (9) 第二章施工部署 (9) 一、施工准备 (9) 二、施工协调管理 (10) 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组织管理 (12) 一、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2) 二、施工管理机构组织 (15) 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7) 一、测量放样 (17) 二、土方开挖及回填 (20) 三、道路工程 (24) 四、绿化工程 (26) 五、其他工程 (31)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32)

一、编制说明 (32) 二、工期 (32) 三、控制性进度 (32) 四、工期保证措施 (33) 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4) 一、质量管理体系 (34) 二、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35) 三、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6) 四、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 (37) 五、质量组织管理体系 (38) 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9) 一、安全机构的设置 (39)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39) 三、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41)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45) 一、文明施工 (45) 二、环境保护措施 (48) 第九章服务承诺 (50) 一、环境保护及周边施工环境协调承诺 (50) 二、对工程工期、安全及连续施工的承诺 (50)

三、质保期内、外服务承诺及延长质保期的承诺 (51) 四、投标人自觉抵制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承诺书 (51)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53)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54)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55)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57)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59)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60)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培训资料

清华大学:城市水环境整治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翔 我国城市河流有90%左右受到污染,出现水体滞流、多处于厌氧状态、复氧能力差、淤积严重、透明度低、甚至发生黑臭等现象。由于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远远超过城市有限受纳水 —N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体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导致河水中COD、NH 3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水体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日益衰退,水体修复和水生态功能恢复的难度明显加大,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城市污水中氮磷污染物未经有效去除,又成为城市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造成水体生态功能的衰退甚至丧失,水生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有水皆污”、“河道黑臭”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顽疾。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体修复技术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方法,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主题在“十一五”期间重点针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开展了研究集成和示范应用,突破了44项关键技术,建立了25项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水体修复积累了技术集成方案和工程实践经验。 1城市水体修复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思路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综合运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的方法,使污染水体得到改善或恢复所采用的技术。其特点是充分发挥现有水环境工程的作用,综合利用流域内的湿地、滩涂、水塘、堤坡及水生生物等自然资源及人工合成材料,对城市水域自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进行强化恢复或提升。 生态修复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就是重建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其本质是恢复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修复的目的就是要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使它与它所在的生态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要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受损前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困难和漫长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复又可定义为使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受损前的水平。就是针对具体受损的生态系统,找出目前环境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生态工程学原理,对该系统实施种群组建或重建,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多样性,使其达到具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要从生态、社会需求出发,实现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修订版)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 (一)相关规划: (1)《某某县某某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安徽省某某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 (二)设计标准及规范: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2001年)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三)基本设计资料 (1)《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某某县某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某某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3,生态修复工程318810m2,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 (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1:28:25.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赵雪枫 [导读] 摘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广州贝山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城市的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对于城市河流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工作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结合国外乡镇河流治理措施和现状进行分析,有效的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深度强化河流生态保护和河流附近环境保护区域的建设,促进我国城市河流环境保护的发展;例如:在江浙上海等河流临近区域进行合理的保护带修建工作,推行“循环型治水”策略,结合每个城市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河流保护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城市河流修复在不断开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但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河流治理修复的认识程度不同,以及不同河流自身水文水质特点各异,各种治理技术适用条件不同,所治理效果、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相差甚远,所以实际工程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河流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修复方案。 城市河流水环境是城镇居民用水保证的基础,因此要积极保护城镇河道以及河道周边的水资源环境,从而维系整个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城镇的建设。城镇河道治理工作中缺乏实际性的工作规划,因此要维护河道环境建设,要积极从专业管理技术入手,对我国城镇河道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从而充分保证城镇河道治理的进程。 2河流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经实地探勘,城市河流污染源主要以下几类: 2.1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是直接影响河流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各个城市积极建立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污水厂排放标准为一级A或一级B标准,大大削减了生活污染源对河流的影响。但由于出水量大,尽管能达标排放,其中COD、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对所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贡献较大,影响河流水质达标。 2.2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内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在近年来迅速提高,畜禽养殖产业的大量粪污及其废弃物给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畜禽养殖户自身的污染治理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及其他保障措施,存在部分养殖场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产生量不配套;粪污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方法过于简单,无沼气利用工程配套;个别小型养殖场由于场地限制,直接往河流排放养殖粪污,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因素。 2.3地表径流污染 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不透水表面的面积不断增加,其表面上富集着很多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地表径流的污染也引起了重视。国内老城区大部分仍是雨污合流制的管网系统,内河流承担一定的防洪排涝作用,在降水的过程中,这些携带着多种污染物的地表径流通过雨水管汇入内河流,也是导致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工业污染源 目前各城市主打工业化城市,城市内有许多大型工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内都建有污水处理设施,随着轻工业的逐步发展,小作坊也在逐步兴起,部分小型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偷排乱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河流污染进一步加剧。 3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3.1水力学技术 水力学技术主要是指引清调水、水力造流,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通过引水冲污稀释污染水体,加快污染水体流动,加强水体的自净工程,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水体流动性的增强对底泥与水相界面物质交换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增强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对底泥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力造流引起水流扰动,可以促进氧的传递和扩散,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增强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使得氨氮降解效果提高。 目前,许多城市内的小型河流,一般采取引水冲淤的方式改善水质,引水一般为湖泊换水,污水厂的中水等,效果比较显著。 3.2物理技术 溶解氧在河水自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人工曝气的方式向河流水体充氧,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提高水体中耗氧微生物的活力,以改善水质。针对污染严重河流采用低强度连续曝气,效果明显,并与人工湿地技术相结合对河道水体进行处理,可基本消除河水臭味,有利于恢复下游的生态环境工程,提高自净能力。 疏浚污染底泥是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消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的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从而改善水质。底泥疏浚曾是发达国家修复河道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底泥疏浚使用后水质效果改善明显但是因为其成本较高具有一定局限性。 3.3化学技术 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等,从而使污染物得以从底泥涌分离,或降解转化成其他无毒的化学形态。具体做法包括:混凝沉淀、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化学方法的暂时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十分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且使用成本较高,常作为一种协助技术或应急控制技术。 3.4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复合酶污水净化技术。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指向污染的水体中经过筛选的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以降解过量的污染物,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投菌法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很多优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我国在河道治理等工程应用中,主要依靠购买国外的菌剂,不仅

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技术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1.1工程概述 (3) 1.2项目目标 (3) 1.3设计原则 (3) 1.4设计依据 (4) 第二章项目背景 (5) 2.1地理区位 (5) 2.2项目定位 (5)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6) 第三章现状问题分析 (7) 3.1 项目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7) 3.2现状污染源调查及分析 (9) 3.3工程现场重点问题和困难及应对措施 (10) 第四章生态技术简介 (12) 4.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12) 4.2技术简介 (12) 第五章设计方案 (26) 5.1设计思路 (26) 5.2技术路线 (26) 5.3总体设计 (27) 5.4工程措施 (29) 5.5水质检测 (38) 第六章主要设备材料工程量 (40) 第七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41)

第八章应急预案 (43) 8.1应急响应机制 (43) 8.2防汛应急响应机制 (43) 8.3重大活动保障响应机制 (43) 8.4突发水污染事件响应机制 (43) 8.5 应急响应小组 (44)

第一章综述 1.1工程概述 1.2项目目标 本方案采用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本着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亲水景观,对横一港进行原位生态净化,逐步恢复各种有益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形成完整的生态食物链,构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提高水体的环境容量,使被污染的水体恢复并保持长期的清澈、洁净。 具体目标如下: (1)2015年6月15日之前工程完工; (2)在现有实际条件,无暴雨排涝的情况下,通过生态示范河道验收,其标准参见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示范河道创建工作的通知》,其中建有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专人管理专人养护;河道沿线无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无晴天出水现象;水质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氨氮和总磷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水体透明度0.8m及以上,目测表观水清、可见多种水生动物和沉水植物;同时保证设计方案中的水生动、植物存活率达90%及以上。 表1-1 横一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质目标值 1.3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通过改善河道硬质河床、种植沉水植物、放养水生动物、高效曝气和人工生态浮床等措施构建人工水生生态系统,确保各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生态平衡状态,逐步使水体能进入良性生态循环; (2)系统开放性原则 水体的生态修复设计要将相关边界因素很好的相互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有序、有趣的线型空间系统,构建生态健康的城市河道。

全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全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为落实X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水质建设大美X”决议,加快推进城区“一江两河九堰”水系的综合治理。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X市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基本思路 (一)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指导思想 X市生态水系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用绿色发展理念,以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综合治理为手段,以“精、美、特、新”为标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生态水系规划、利用、开发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二)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目标 (1)建设总体目标 城市生态水系建设要利用我市独特的“两山夹城、三水穿城”的自然条件和水资源优势,建立“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管理”七位一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采取控源、截污、引流、清淤、修复等多种手段,对全市水环境进行全面、

系统、科学的治理。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理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挖掘水的潜力,展现水的魅力,抒写水的韵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城市水环境新景观。 (2)建设具体目标 X年我市城区“一江两河九堰”(X)轻度污染水体治理率达到90%以上,过境段面水质与出境断面水质一致。 (三)编制高水平水系治理规划方案 结合我市自然地势和水系现状条件,要形成两山夹城灵秀,三水绕城蜿蜒的“一环一轴、两带、七线”的城市水系网络格局。三水体系:让水河——生态门户河。依靠X优越的交通环境,突出“白龙滩,两道弯”的景观空间形态,呈现“让水河畔,眺山望水;让水河畔,碧滩秀水;让水河畔,憩岸游水;让水河畔,阑珊映水”的景观意向,打造集生态保护、防汛排涝、绿化景观、休闲娱乐、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生态门户河流。 X——西环线生态堰。依靠西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X成为X市城际水环线上集农田灌溉、截污泄洪、生态保护、绿化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山水都市休闲区。 X——生态护城河,依靠东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X成为X 市城际水环线上集生态保护、防汛排涝、绿化景观、休闲娱乐、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的东环线生态景观护城河。

某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运营及服务方案

目录 1.运营与服务组织机构和及管理体系 (3) 1.1运营服务组织机构 (3) 1.1.1机构设置原则 (3) 1.1.2组织机构设置 (4) 1.1.3主要管理岗位职能 (5) 1.1.4主要部门职能及人员设置 (6) 1.2运营服务管理体系 (15) 1.2.1现场监控系统 (16) 1.2.2数据评估系统 (16) 1.2.3运营服务方案 (17) 1.2.3.1公园运营维护方案 (17) 1.2.3.2河道维护管理方案 (19) 1.2.3.3管网维护管理方案 (20) 1.3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22) 1.3.1质量保证体系 (22) 1.3.2质量目标实施及考核 (23) 1.4日常绩效考核体系 (24) 1.4.1考核目的 (24) 1.4.2基本原则 (24) 1.4.3考核体系 (24) 1.5运营维护保养操作手册 (28) 1.5.1运行维护保养手册 (28) 1.5.2记录和报告制度 (28) 2.设施检修与维护方案 (29) 2.1检修与维护目的 (29) 2.2检修与维护范围 (29) 2.3检修及维护方案 (29)

2.3.1日常检修及维护方案 (29) 2.3.2大修理方案 (42) 2.3.3检修及维护保证措施 (48) 3.应急事件解决方案 (48) 3.1突发事件处置解决方案 (48) 3.1.1常见突发事件的分类 (49) 3.1.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49) 3.1.3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49) 3.1.4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50) 3.1.5主要应急措施 (50) 3.2媒体与公众投诉处置应对方案 (63)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最新)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深化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力推进X流域X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下简称:X流域治理),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性,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统筹规划、流域治理、两手发力、联动推进”原则,按照“一年冲刺、两年决战、三年达标”的时序要求,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明确主体责任,以持续改善X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投建管一体化流域治理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项目化、工程化加快X流域治理,推动全线截污、全域清淤、蓄水补水同向发力,实现主要河渠“清水长清、碧水长流”,塑造流域水生态宜居示范样板,为实施“东进”战略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水生态环境支撑。 二、工作目标 X年全力冲刺,全面完成X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工程、“散乱污”企业整治。 X年全面决战,基本消除流域内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三年建设计划,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

X年实现达标,全面完成流域内堤防整治、蓄水补水、生态修复、“七道”绿道骨干体系、智慧河道建设,纳入国家和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三、重点任务 (一)完成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配合完成评价工作。 X年6月底前,完成X市“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修编。[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河长办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X年12月底前配合成都市兴蓉集团、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建立流域断面水质及环境质量评价机制,完成年度评价工作,依据规划和评价结果调整或增补流域治理项目。[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X年12月底前配合成都市兴蓉集团、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完成年度评价工作,确保X年纳入国家和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相关乡镇(街道)] (二)加快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建设 1.强化污染源头综合治理 结合推进河长制管理、“成都治水十条”、X流域X段河长制管理“一河一策”落地落实,构建X流域X段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监督体系、支撑体系、考核体系,通过拆、关、停、管等措施,对X 流域X段内各类水污染源进行严控截流。[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各乡镇(街道)] 新建工业园区要科学编制园区供排水规划,加快建设污水处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