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附子应用浅谈

附子应用浅谈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6 178

于内,表虚更甚,故有夜间加重征象,脉沉细,更为少阴证原文所述的应用要点,故而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阳散寒、通行经络,患者有鼻后滴流感,是为鼻病,加入苍耳子散以疏风通窍,半夏、橘红化痰,咳嗽为人体祛除外邪的防御反应,而患者夜间咳甚,是为正气抗邪而不足以抗邪外出的表现,根据原文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也就是23点至次日早晨5点,此也正是人体休息回复正气之时,附子当可补足阳气,再加入花椒目、干姜,以加强温阳散寒之力,而乌梅、五味子,可敛肺止咳,芍药甘草汤可缓急解痉,而缓解症状的作用,全方以辛温为君,通经散寒、化痰通窍,佐以酸涩,缓急解痉、敛肺止咳,君臣相宜,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4]。

参考文献

[1] 程竑.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日本的研究应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

药分册,1997,19(3):30-31.

[2] 王维赋,谭晓梅,梁少瑜,等.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

豚鼠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7):176-178.[3] 王艳宏,包蕾,刘振强,等._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16-217.

[4] 魏梅,宋煜勋,梁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Th1、Th2型细胞因子和淋

巴细胞凋亡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727-729.

·中医中药·

附子应用浅谈

杨世雷,杨扬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附子,补阳要药,但因其具有毒性,严重影响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使附子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作者通过查阅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附子的使用指征、使用剂量、炮制方法、煎煮方法等方面都有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解毒之法。说明只要合理应用,方法得当,附子的毒性并不影响临床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附子;炮制;药物毒性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6.146

1 引言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附子一药,真可谓亦药亦毒,亦正亦邪。然而“能用毒药,方为良医”,若能扬附子宏效之长,避附子峻毒之短,医之能事毕矣。

1.1 附子的使用指征。张仲景使用附子常以“脉沉”“脉微细”“脉紧”等脉象一锤定音,此外,还指出“但欲寐”“小便色白者”等指征。再如,恽铁樵对附子的使用提出了3条辨证要点:一是“脉硬有汗”,二是“舌色干枯”,三是“肌肤津润”。

1.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附子使用指征之重点可概括为3个字:舌,脉,神。一是舌暗淡质润,口淡不渴,渴喜热饮,正如《伤寒论》附子汤条所谓“口中和”。二是脉象当为沉微细弱无力,即“脉微”;若寒邪盛者,脉当沉紧,正所谓“脉硬”。三是精神不振,甚则精神萎靡,似睡非睡,睡不实,似醒非醒,醒不清,正所谓“但欲寐”。

1.3 附子的使用剂量。(1)张仲景之用附子多以枚数论计,少仅一枚,一般多用二、三枚。《伤寒论》中乌梅丸用附子至6两,此乃全书中最大剂量,然并非一次口服量。(2)目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子使用剂量为3g~15g。(3)然由于对附子认识及应用经验之不同,使用附子的剂量尚存争论,故诸家多有差异。小到不足克重,大到斤许。尤其四川火神一派诸家用附子多为大剂,如吴佩衡、范仲林等人用附子之量一般都在30g以上,甚则多至200g~300g,最多有用至500g者。(4)因此,应用附子之量尤当慎重,应从小剂量开始,如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加量,采用递增的方式。取效后不必再加量,并以递减的方式,逐渐减量,如此比较稳妥。

2 附子之毒

2.1 附子中毒之征。服用附子中毒之征,其实仲景已有描述,在《伤寒论》桂枝附子汤方后载:“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后世医家通过大量实践观察,概括出附子中毒之表现为:头晕,心慌,唇、EI、舌及四肢麻木,说话不爽利,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四肢肌肉抽搐,呼吸急促,皮肤湿冷,血压、体温下降,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2.2 附子解毒之法。服用附子中毒后,应立即采取解毒措施抢救。古今常用之药为大剂甘草、防风、肉桂、绿豆、黑豆、大黄、蜂蜜等急煎内服。现代可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若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兴奋之表现,如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可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此外还需对症治疗等。

3 附子的炮制与煎煮法

3.1 附子的炮制。(1)附子炮制法自古有之.汉代有火炮法,考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第七?方药炮制》云:“附子之类,皆破解,不吠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刮取里白者,故日中白。”晋代《肘后方》载有炒炭法。唐代有蜜炙法、纸裹煨法。宋代有水浸法、醋浸法,姜制法,盐制法。明代有地黄制法,甘草汤炒法等。(2)现代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盐制、漂制、蒸制、煮制、砂炒和甘草黑豆制等。生附子通过炮制,使毒性降低,安全性增强,便于内服,并且利于储存。

3.2 附子的煎煮法。除了予以适当的炮制可使附子的毒性降低,安全性提高之外,合理充分地煎煮也是安全有效地运用附子的必要手段。多数医家主张附子应先煎、久煎1~3 小时不等。如吴佩衡主张附子应先煎3 小时,口尝不麻再与他药同煎。现代也有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垂死之时,用大剂量附子剂,开水煮药,武火急煎,随煎随服,不分昼夜,频频喂服,常可挽垂绝欲散之阳于危难之时,而多获良效。

4 结论

总之,附子一品,为临床补阳要药,但因其具有毒性,严重影响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但只要根据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熟悉掌握附子的使用指征和使用剂量,炮制方法和煎煮方法合理得当,特别是对于附子的中毒表现及解毒方法充分掌握和运用,附子的毒性并不影响临床的广泛应用。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OO4:1191—1192.

[2] 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O07:258.

[3] 唐步祺.郑钦安 医书阐释[M].成都:巴蜀书社,2OO4:231.

[4] 龚千峰.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13—315.

[5] 高学敏。中药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37—23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