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纲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第七章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重点问题:

1 、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

2 、如何理解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 、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由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和统治的腐败而彻底失去民心,最终丧失执政地位;了解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妄想通过发动大规模的内战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内战暂时打不起来,他就玩弄起反革命的两手:一手“和平”谈判,一手武装进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人民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为了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针对蒋介石的反革命两手采取了针锋相对和寸土必争的革命两手。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1)对中国有利的方面

战后的政治形势,总体上来看,对中国是有利的。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在国内,革命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拥有120 万红军和220 民兵,解放区 19 块,解放区人口 1.36 亿。

中国人民热切盼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消弥内战,修养生息,满目疮痍的国家需要一个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建设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主张通过民主的联合政府的途径,实现建立新中国的目标。

(2)对中国不利的方面

当时,影响中国政局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美国和苏联的对华政策,而影响中国走向和平民主的最大障碍是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

( 图片)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记者阐述他的对华政策。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和基本的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短期目标是: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如果这些目标一旦实现,美国既能使中国成为远东抗衡苏联的前哨阵地,又能使中国成为它倾销商品,获取廉价原料和进行自由投资的理想场所。

(图片)杜鲁门与宋美龄在谈话。

美国政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面临三种选择: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国内战——它不敢,因为怕遭到舆论谴责;第二、撒手不管中国的事情——它舍不得,因为它已经在蒋介石身上投了很多钱;第三、调停国共关系,遏制中国内战,以保住蒋介石的执政地位。美国政府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图片)是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 1945 年 12 月,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被任为总统特使,前往中国调停国共关系。

苏联对华政策:

抗战胜利后,苏联政府对华政策的长期目标是:帮助共产党发展并最终夺取政权;短期目标是:拉住蒋介石政府,不让它成为美国对付苏联的工具。1945 年 8 月,苏联政府与国民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协定》。

蒋介石的方针

抗战胜利时,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已定,但是他要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首先,国际国内舆论均反对内战;其次,蒋介石的军队都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也需要时间。当时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

日军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任何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杜鲁门回忆录》第 2 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5 年版)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摇起了橄榄枝,分别与 8 月 14 日、 20 日和 23日,连续向延安发了3 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目前各种问题”。

2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北上和谈

(1)毛泽东北上和谈

8 月 25 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研究毛泽东去重庆的问题,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决定同意毛泽东去重庆。行前,党中央向党内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的通知》。《通知》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当前时局的态度和立场。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然后,毛泽东又向党中央作了交待:“到重庆后,如果蒋介石把我关了或者杀掉,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

(2)蒋介石无诚意谈判

重庆谈判的中共方面代表是周恩来和王若飞,国民党方面是王世杰、张群、张治中和邵力子。由于国民党对这次谈判并没有诚意,也没有估计到毛泽东真会这样快应邀到重庆,所以根本没有准备好谈判的方案。张群坦率承认:我方目前党内并没有任何讨论,也未准备任何方案与中共谈判。只有中共提出。

(3)重庆谈判谈谈打打

蒋介石表面上似乎对谈判颇有诚意,暗地里却企图以武力来压服毛泽东。

由于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和耐心,并一再作出巨大让步,经过43 天的谈判,终于在 1945 年 10 月 10 日,双方正式签署由周恩来起草(采纳国民党方面一件略有修改)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予以发表。《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 12 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

《纪要》签订的第二天,毛泽东回到延安。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这个东西(指《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第二,有成议的 6 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经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尽管这种承认是口头上的,但这样一来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7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4)政协会议(旧政协)

1946 年 1 月 10 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 人。经过各方的反复讨论和协商, 1 月 31 日,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会议通过了五项议案,分别为《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和《宪法草案》。政协会议所通过的这些协议,虽然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却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政协闭会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就发出党内指示,指出“从此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全党要“准备为坚决实现(政协的这些决议而奋斗”。但是,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没能阻止蒋介石政府的内战准备,它仍一意孤行地向各个解放区周围增兵,内战一触即发。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并没有驱散笼罩在中国大地上的内战阴云。 1946 年 6 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关闭了和平谈判的大门。

(1)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时的形势

全面内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极为严峻的。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为 127 万人,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军的步兵武器,解放区人口 1.36 亿,解放区面积约

230 万平方公里,而且是被分割和包围的,在物质上也得不到任何外援。而国民党的总兵力为 430 万人,它不仅接收了 100 余万日军和数十万伪军的装备,而且美国还为它训练和装备了 50 万军队。国统区拥有 3.39 亿以上人口,面积达 730 万平方公里,并且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1946 年 6 月下旬,国民党借助其军事的优势,对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8声称“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整个解决”中共军队,达到“速战速决”。

共产党的对策方针中国共产党清醒地分析了形势,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这是一场危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反革命战争,如果我们表示软弱和退让,中华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另外,人民解放军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正义性质,必将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我们战胜蒋介石的政治优势。具体的方针是,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这时我军仍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即内线作战。从 1946 年 6 月到 1947 年 2 月,国民党军共侵占解放区城市 240 座,背上一个个沉重的包袱。解放军放弃了许多城市的同时又收复城市 127 座,歼敌 70.8万人。蒋介石所谓“速战速决”的全面进攻,被解放区军民的铁拳击得粉碎。 1 947年 3 月,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总兵力有 25 万人,而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只有 3万人,兵力上装备上都居绝对劣势。全面进攻失败后,不得不改为重点进攻,岂料再次落败。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蒋介石政府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等待它们的必将是灭亡!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7.7 — 1948.7 )

挺进中原 - 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片)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1947 年 6 月 30 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约 12 万人发起鲁西南战役,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然后分左中右越过陇海路,于 8 月末进入大别山地区,到 11 月,在大别山“站稳了脚”。为了配合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由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分别从东西两路进入大别山,到 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都达到外线,布成“品”字形阵势,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调动敌人主力回援,以策应内线作战。同时,以华东野战军四个纵队组成东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指挥,分别在两翼,即山东和陕北战场钳制敌人,以策应三支南进大军中央突破的行动。这样,在南线逐渐形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战略进攻态势。挺进中原,实现了我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与此同时,各地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也在同时加紧发起攻击,渐次转入反攻。各个战场的共同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2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如何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呢?

首先发表一个鼓舞全国军民斗志的口号——“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了这一口号。“十二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 1 亿 6 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够节节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得到了解放区军民的全力支持。而农民能被12发动起来的关键,又在于党坚决地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1 、五四指示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为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土地政策。

1946 年 5 月 4 日,党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其精神实质将党的土地政策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转变和民主革命的深入。到1947 年下半年,解放区三分之二的地区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由于当时国内形势正处在过渡时期,因此,在“五四指示”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过渡性”的土地政策。

2 、《土地法大纲》

《土地法大纲》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实现了一场摧毁封建制度的社会大变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当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地对各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时,能不能满足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把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充分发动起来,已成为决定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成败的最基本条件。1947 年 7 月到 9 月,中共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战斗纲领,是土地政策的法律化。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乡村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其它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

3 、土地改革的热潮

“前方打老蒋,后方分天忙”。全国土地会议后,在新老解放区迅速掀起土地改革的热潮,各地土改以迅猛之势得以展开,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领导土地改革的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及时纠正了土改初期发生的侵犯中农利益和某些民族工商业的“左”倾错误,保证了土地改革健康顺利地发展。到 1948 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他们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回报革命对他们的关怀,高唱着表达自己心声的歌:“千年铁树开了花,千年土地还了家……而今翻身得解放,打倒汉奸和恶霸!”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什么是第二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第二条战线是 1946 年到 1947 年 5 月间,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学生运动、工农运动和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人民民主运动。

1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国民党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危机导致第二条战线的出现

(1)国民党在政治上的危机

国民党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政策,使蒋介石“在政治上变得毫无威信,毫无力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违背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2)国民党在经济上的危机

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对国民党彻底失望。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及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使国统区的经济危机日益加深:通贷急剧膨胀,物价飞涨;工商业倒闭,生产下降;土地荒芜,农村经济日趋恶化。1947 年 7 月 24 日,来自上海的一则电讯说:“法币 100 元,在 1937 年尚可买两头牛, 1941 年为一口猪, 1943 年为一只鸡, 1945 年为一条鱼, 1946 年为一个鸡蛋, 1947 年已经只能买 1 / 3 盒火柴了。”以抗战前夕的物价为标准,到 19 47年 7 月已上涨 6 万倍。这是国民党统治区的真实写照。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把许多穷苦人推向饥饿和死亡的边缘,迫使他们不得不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斗争。

2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学生运动高涨

抗战胜利后,人民前门驱虎,蒋介石后门迎狼。战后的国统区,美军在中国到处横行不法。

(2)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学生运动是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促进了人民运动的高涨。台湾二 .二八运动,暴露了国民党的腐败已经达到无法克服的程度。台湾光复后,全岛人民欢欣鼓舞。可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光复后的台湾人民又重蹈苦海。人民从欢迎到失望,继而转化为愤怒。 1946 年12 月,台湾人民为抗议北平美军暴行,举行示威游行。 1947 年 2 月,台北市民为抗议粮价暴涨而游行请愿。 25 日,花莲县一位司机为抗议强行驱赶乘客并行凶的一排蒋军,将车开进大海与之同归于尽。 28 日 9 时,台北市民为控诉查缉员傅学通当众开枪杀死陈文溪的罪行,分头沿街敲锣通告全城商店罢市并游行。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1 、什么是民主党派?

长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党派;长期从事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的党派;与中共有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与筹建新中国和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党派。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在反蒋抗日的救亡运动中逐渐形成,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发展壮大的。

民主党派的思想基础——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民主党派的政治力量基础——国民党左派为中心的民主力量;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其他爱国民主力量;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现实基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反蒋抗日斗争逐渐发展。民主党派的特点是阶级联盟性——政治联盟性、进步性和广泛性,是中共的政治同盟者。

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大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的阶级,也就是说,各民主党派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而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从民主党派的组建、发展可以清楚看到,在他们的主要成员和领导骨干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倾向。

2 、不同时期民主党派

(1)大革命时期主要的政治组织

中国青年党

(2)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政治组织19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托派、生产人民党、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3)抗战时期的主要政治组织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小民革)

3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是由 1945 年 10 月 28 日成立的民联、 1946 年成立的民促的基础上, 1947年 12 月,民联、民促的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国民党民主人士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谭平山等 16 人为中央委员会常委。

现任主席——何鲁丽。发展对象——同原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和其他中上层人士

(2)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抗战爆发后,国民参政会中的各中间党派感到势单力孤,无力促使国民党实施宪政,也无力调解国共两党矛盾。于是,黄炎培、梁漱溟、章伯钧、沈钧儒、张澜等于 10 月间在重庆连续集会,商讨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问题。 11 月 2 3日,统一建国同志会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有第三党的章伯钧,救国会派的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职教社派的黄炎培、江恒源、冷通,乡建派的梁漱溟,青年党的左舜生、李璜、曾琦,国社党的罗隆基、胡石青,无党派的张澜、光升等。会议讨论通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

和《统一建国同志会简章》。该会宗旨为“集合各方热心国事之上层人士,共就事实,探讨国事政策,以求意见之一致,促成行动之团结”。《信约》提出实施宪政、党派平等、学术思想自由、计划建设、军队属于国家、反对内战等 12 条主张。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是抗战时期各中间党派的初步结合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41 年 3 月,由三党(第三党、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三派(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和少数无党派民主人士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正式成立,推选黄炎培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左舜生为总书记,章伯钧为组织部长,罗隆基为宣传部长,不久,黄炎培辞职,改由张澜任主席。 1944 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把原来主要为三党三派的联盟改为有党派与无党派关系的广大爱国人士的联盟,扩大了自身的社会基础。现任主席——丁石孙。发展对象——教育、科技、文化界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3)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 年 12 月在重庆成立,主要发起人黄炎培、胡厥文、杨卫玉、章乃器、施复亮等。机关刊物《平民》周刊。现任主席——成思危。发展对象——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

(4)中国民主促进会:(民促)

1945 年 12 月在上海成立,主要创始人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林汉达等。现任主席——许嘉璐。发展对象——文化教育界中高级知识分子

(5)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28 年春,谭平山、章伯钧等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 1930 年 8 月,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通过了政治纲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正式成立,1935 年 11 月 10 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改党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 年 2 月,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章伯均任主席。

现任主席——蒋正华。发展对象——医药卫生界人士

(6)中国致公党

由洪门致公堂改组而来。 1925 年 10 月,中国致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旧金山召开,大会推举陈炯明、唐继尧为正副总理。 1947 年 5 月改组。洪门致公堂以“忠诚爱国,义气团结,侠义除奸”为信条。现任主席——罗豪才。发展对象——归侨、侨的中上层人士;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人士;海归派

(7)九三学社:

1944 年底,许德珩等在一部分大学教授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 1 945年 9 月 3 日,民主科学座谈会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决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 年 5 月 4 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现任主席——韩启德。发展对象——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21

1947 年台湾人民 " 二·二八 " 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 1947 年 11 月在香港成立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成立后,高举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旗帜,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主张在台湾实现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

现任主席——张克辉。发展对象——居住在大陆的台湾省籍人士

民主党派是中国社会阶级力量的中间势力: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中间势力主要代表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华侨等爱国力量,他们不满意于中国的现实,向往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和谐、平等的社会,但又不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特别是暴力革命的手段,中国的中间势力的成分、主张虽然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看,是一股要求进步的势力。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抗战胜利后,在国际上美苏冷战,国内国共两大集团力量暂时平衡的情况下,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适应广大民众迫切要求和平的愿望,积极发展起来。为了争取人民的和平,为了揭穿国民党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为了孤立蒋介石集团,尽快取得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对广大中间力量和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一系列的争

取和团结工作。主要有:

第一、在国共和谈阶段,对中间人士的误会,一般不作直接的反驳,主要通过正面的客观介绍,使其了解真相,耐心地等待其转变。

第二、团结民主党派,以最大的诚意和国民党达成《双十协定》、政协五项决议,竭力维护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严肃性、神圣性。23

第三、利用政治和谈的有利时机,在国统区广交朋友,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第四、尊重和维护民盟第三大党的地位,帮助民盟解决实际困难。如当国民党拉拢青年党单独参加政协会议,引起民盟代表名额减少时,周恩来代表中共真诚地对民盟负责人张澜说:在共产党和民盟的十四个名额中,民盟要 6 个,中共就 8 个,民盟要 7 个,双方就对半,民盟要 8 个,中共就 6 个,希望民盟不要客气,大胆提出来,民盟的团结要紧。

第五、关心和保护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安全。如,下关惨案发生后,周恩来、董必武等到医院看望马叙伦等人。 1947 年 3 月,周恩来致电董必武,要他通知章伯钧、罗隆基、史良“速布置香港退路”。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为什么民主党派走上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为什么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条道路破灭?

1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所谓第三条道路是一个综合或笼统的说法,这个笼统的说法可以概括为:“在英美资本主义同苏联社会主义两者之间寻找一条新的路线”,“走国共两党以外的道路”。抗战胜利后,第三条道路甚嚣尘上,党派、人物、杂志很多,主张也不尽相同,兹举其要:在党派中,以民盟的势力为最大,最具代表性。民盟的基本主张是:“拿苏联的经济民主来充实英美的政治民主,拿各种民主生活中最优良的传统及其可能发展的趋势,来创造一种中国型的民主,这就是中国目前需要的一种民主制度。”

在人物中,以施复亮和张东荪为代表。

2 、第三条道路的失败

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以及对民主党派的政治迫害,使民主党派走上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客观原因。

1946 年6月,制造“下关惨案”,打伤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阎宝航等人。

1946 年 7 月,暗杀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

1947 年 10 月,枪杀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杜斌丞。

3 、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1947 年 12 月,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宣布民革当前的任务是“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和平。”1948 年 1 月,在中共的帮助下,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恢复民盟总部,并表示要与今后要与共产党“携手合作”。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在缺乏民主传统的中国,一批学者坐而论道,其对社会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说在国共两党尖锐对峙、实力相对平衡的情况下,这些书生之见还可能有一定的市场的话,那么随着内战枪声的响起,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必然再次成了真理,它不仅标志着短暂的国内和平的结束,也预示了中间道路的命运。在国共两党的生死搏斗中,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注定无法摆脱不归于杨即归于墨的命运,而不可能有第三条道路可走。这就是战后中国自由主义从涌动渐归于沉寂的主要缘由。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 年 1 月 22 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无党派爱国人士 55 人,发表《对时局的宣言》,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26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当选为副主席。 1949 年新中国建立之初,当时的中

央人民政府 6 名副主席中有 3 名是非中共人士;政务院 4 名副总理有 2 名是非中共人士; 21 名政务委员中,非中共人士有 11 人;在政务院所属的 30 个部门 93 名负责人中,非中共人士为 42 人。这种安排,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谋一党的利益,受到了民主人士的衷心欢迎和赞扬,这也为逐步形成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经过两年战争,到 1948 年秋,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及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 、三大战役

1948 年 9 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那间土坯大屋里,中共中央正举行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会上,毛泽东挥舞着他那扭转乾坤的巨手,生动地阐述了要同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的设想。与此同时,南京城里那座繁华的总统府内,国民党也在召开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声色俱厉地要求与会人员要对过去战争的失利作全面的检讨,对今后战局提出相对应的方案。两个同时召开却性质截然不同的会议,摆开了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架势。不久,济南战役打响,战略大决战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了。

为什么这时党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展开决战?具备了什么有利条件?

(1)决战前的形势

国共两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产党蒸蒸日上;国民党四面楚歌。

政治经济的对比:

人民解放军的后方进一步巩固。 1948 年后,解放区的面积扩展到 235.5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4 ;人口达 1.68 亿,占全国人口的 1/3 以上,各主要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可以互相支援,而且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广大翻身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这就使我军后方更加巩固,为大规模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7国民党后方空虚,人心不稳,危机四伏。国民党统治区内的爱国民主运动继续发展;民主党派与蒋决裂;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重重,特别是蒋介石与李宗仁为首的桂系矛盾在 1948 年进一步激化,而此时,美国政府也准备中途换马,暗中采取了“抑蒋扶李”的方针。在经济上,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处于崩溃状态。

军事力量的对比:

人民解放军兵力增加、素质提高、武器得到改善。此时,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 127 万人发展到 280 万人,其中正规军达到 149 万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初期的 1 : 3.4 上升为 1 : 1.3 ,正规军由 1 : 3.3 上升为 1 : 1.32 。除了兵力增加,全军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解放军的军政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极大提高,武器装备大为改善,建立了 35 个炮兵团,拥有重型火炮1100 余门。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不断扩大攻势规模,组成了西北、华北、中原、华东、东北 5 支强大的野战军。国民党军队则由 430 万人下降到 365 万人,其中可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仅 17 4万人。到 1948 年 6 月底,国民党军队已经由“全面防御”转入“重点防御”。

(2)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伟大决战

(3)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第一、是人民群众全力支持,这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第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

2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 ---- 《共同纲领》

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伟大的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建立建设新中国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中国共产党开始绘制新中国的蓝图。

1 、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举行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两个务必”,强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1944

年 3 月 19 日— 22 日的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郭沫若同志撰写了著名的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分析了明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重点叙述分析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后,由盛到衰到彻底失败的过程。正是基于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的总结,毛泽东在全国胜利前夕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这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 年 3 月 23 日,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发时,又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两个务必”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湖锦涛在西柏坡重申“两个务必”。

2 、《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回答了革命胜利后,中国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28 周年纪念日( 1949 年 6 月 30 日)上,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 一文,全面阐述了新中国国家政权问题。论证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构成了《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3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1949 年 1 月 22 日,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联名发表《对时局意见》后,筹备政治协商会议工作就在这一格局基础上有序进行。

6 月 15 日到 19 日,毛泽东在北平主持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 9 月 21 日到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会议决定了国旗、国歌,确定了北平为首都,复名为北京,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会议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共同纲领》——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规定还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外交等各项方针和原则。《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纲领的体现,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成果。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 28 年时间,推翻了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掌握政权和现代化武装的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根本原因有:

(1)人民广泛而有力的支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最终福利于人民,所以,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伟大的爱国者宋庆龄、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国民党左派何香凝等,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也始终坚持革命的立场,与共产党站在一起。邓演达、李公朴、闻一多等,还在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爱国侨领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也都先后成了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傅斯年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五日在《世纪评论》发表的文章《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中,把资产阶级逐步向共产党靠拢这种现象说成是“开万国未有之奇”。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作为工

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了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站在运动的最前列,表现了一个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最有领导能力、最能反映民众利益的党,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2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使中国建立发展革命统一战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统一战线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统一战线,并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是一个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势力之间的争夺造成了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分裂和战争。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武装斗争的正确途径;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必须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关键。“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政党,就要有一个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具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否则,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完成了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形成了丰富独创性的建党思想。从而才保证了对革命的正确的领导。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