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温单检查评分标准1

体温单检查评分标准1

体温单检查评分标准1
体温单检查评分标准1

体温单检查评分标准

体温单检查评分标准

检查内容应得

要点扣分

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用蓝墨水笔填写5

缺一项错一项笔用错

一处

0。1

分0.1分

0.2分

在40~C.42~C之间用红铅笔或墨水笔纵式一字一格填写入院、出院、手术、转入、转出、外出、死亡及时间

5

缺一项错一项不在

40~2-42'C位置填写未用红

笔填写未一字一格填写

0.1

分0.1分

0。1分0.1

分0.1分

每页第一日填写年、月、,其余6天只填写日,跨年填写年、月、日,跨月填写月、日

5

错一处0.1

34℃以下呼吸及大便次数用蓝铅笔填写,其余各项均用蓝墨水笔填写

5

笔用错一处0.1

第一次和第二次手术后的天数均按规格要求填写5

手术当日在手术后天

数栏内未写”0”术后天数

填写超过10天二次手术未

填写手术日期

0.1

分0.1分

0.2分

病人因特殊情况私自外出,应写外出,不测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其它情况均应补试,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5

无故缺体温、脉搏、呼

吸一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

相连一处

0.1

分0.1分

体温在35℃(含35℃)以下者,在35℃横线下用蓝铅笔写“不升”,不与下次体温脉搏相连

5

未写“不升”一处体温

脉搏与下次相连一处

0.1

分0.1分

体温的代号及曲线用蓝铅笔绘制5

分代号错一处笔用错0.1

分0.1分

凡39'(2以上的体温要有降温符号表示5

无降温表示一处连线

错一处

0.1

分0.2分

常规体温每日测试二次,新入院病人连测4次,次日体温正常后改常规测试

5

常规体温缺一次新病

人体温缺一次

0.3

分0.1分

37.5~(2以上者,每四小时测试一次,38℃以下者,3am酌情免试,体温正常连测三次,再改常规测试

5

37.5℃以上者缺试一

次发热者体温正常缺试一

0.1

分0.05

脉搏的代号及曲线用红铅笔绘制5

代号错一处笔用错一

0.1

分0.1分

脉搏与体温相遇时,按相遇代号绘制5

分错一处0.05

短绌脉用红铅笔绘制5

代号错一处笔用错绘

制图象错一处

0.1

分0.1分

0.1分

100分

体温单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我科电子体温单存在的缺陷 1、体温漏测率高,患者外出检查,手术或其他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测量,过后未及时补测。 2、体温高的患者,未输入降温后的复测体温。 3、大便次数不符合或漏输,如患者腹泻,在大便记录栏里仍输入每天一次,有灌肠或带有 人工肛门的患者,未用规定符号标记。 4、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未及时输入或输错时间,请假病人返回病房的时候没有及时测量生 命体征。 5、有特殊治疗的患者,漏记患者出入量及血压或出入量输错时间。 6、房颤的患者未能做到两人听心率测脉搏,只是将测得的脉搏数作为房颤心率记录。 7、漏输手术病人的血压。 8、护士输入生命体征时不仔细,输错数字,比如把呼吸输到了脉搏里,导致体温单上脉搏 次数只有“21”次。 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急于完成日常治疗护理工作,未能对本组体温单质量进行及时全面的核查,只 是在出院整理病例时粗略地浏览体温单。 2、科室未成立体温单质控小组,对体温单检查存在被动性。 3、科室的年轻护士居多,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对待测量体温这项工作。 4、科室体温单测量流程不完善。 主要整改措施 1、科室组织护士进行护理道德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使护士认识到护理文书质量的重要性,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体温单记录的重视程度,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地记录体温单。 2、成立体温单质控小组,收集体温单中出现的缺陷及问题,及时反馈给圈长 3、①每班护士测量完体温后,对手术、外出检查及暂时外出的病人用红笔做好标记并交 班,若患者在班内返回病房,补测体温并实时记录,若患者在班内未返回病房,由下一班护士补测体温(下午14点体温未测的患者,下一班护士记得对这些患者询问大便情况。) ②对体温高的患者,行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病人,需在采取措施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并

胸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准题库

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 体表标志 1.肋弓下缘:由第8一10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其下缘为腹壁上界。 2胸骨剑突:是胸骨下端的软骨.位于第七对肋软骨之间凹陷的顶部。 3腹上角:是两侧肋弓的交角。 4脐:位于腹部的正中央.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5.髂前上棘:是髂嵴前方突出点。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 7腹中线是胸骨中线的延续.位于腹前壁正中。 8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位于腹股沟三角的下界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壁下界 9肋脊角:是两侧背部第l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10耻骨联合:是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 九区法:由

2条水平线(两肋弓下缘连线、两髂前上棘连线)和 2条垂直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的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字形的9区,即左右上腹部及上腹部、左右侧腹部及中腹部。左右下腹部及下腹部。 四区法:通过脐画一水平线及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4区。即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部。 腹部望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2.医生站于病人右侧,一般按自上而下视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检查者的眼晴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3.观察顺序及内容: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及血流方向),胃肠型和蠕动渡。腹壁皮疹、色索、胆纹、疝等。 4.检查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PDCA-提高体温单填写的完整性实施记录表.docx

PDCA 项目实施记录表 改进项目名称: 29 病区 2015 下质量改进项目——提高体温单填写的完整性 实施科室: 29 病区 存在问题:统计 7 月 05 日至 7 月 10 日共检查 82 份体温单,填写漏项的 58 份, 正确率为29.2%;其中体温、血压均有漏项的21 份,体温漏项17 份,血压漏项 11 份,腹围漏项 3 份,体重漏项 3 份,体温、血压、尿量均漏项 2 份,胃肠减压引流液漏项 1 份。 原因分析: 护士原因: 1.对新入院患者血压bid测量未登记,经常漏测; 2. 对外出检 查、请假回家病人未及时测生命体征; 3. 交班未到; 4.实习生对体温测量 要求不了解,未挑出需测量患者,带教老师未把关;5.责任班未做到每日 查看,未测者没有及时测量记录; 6.输入时忘记保存。 病人原因: 1.病人擅自外出,返回病房,未及时告知护士、医生; 2. 有部 P (计划) 分病人回家睡,夜班无法统计尿量。 系统原因: 1. 护理书写操作系统不完善,没有提醒窗口; 2.没有相关流程 3.缺少有效的监控手段,奖惩力度不够 改进目标:体温单填写的完整性≥ 75%以上。 改进起始时间:整个计划预计 6 个月( 2015 、7— 12 月) 改进措施: 1.分析资料,找出关键因素,加以建立一套完善体温单填写流程及检查方法。 2.建立检查表。 3..建立流程。 1.新病人入院时测生命体征,询问病史后填写体温单:入院时间、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体重、过敏史等。 2. 主班护士与责任护士两人核后执行医嘱:监测血压、血糖、记录24h 尿 量、腹围、引流液量等。 3.责任护士每日查看体温单,根据病人情况测量记录体温,按医嘱测血压, D(实施 )每周测体重,转科病人记录转入时间等。 4.责任护士了解病人去向:是否外出检查或要求请假回家,在外出前完成测 量并记录,回家者写请假条,做好护理记录; 5 病人不在病房未测者做好交班,返回病房后再测;对擅自外出病人当日未 测到者,做好护理记录,返回后测生命体征,并补请假条.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学生版)

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基本标准 1.一般检查及淋巴结的评分标准 2.头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3.颈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4.胸、肺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5.心脏检查的评分标准 6.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7.脊柱检查的评分标准 8.上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9.下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10.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1(肌力) 11.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2(病理反射) 12.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3(感觉功能) 13.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4(反射)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准备工作与被检者沟通、告之要进行检查;洗手、戴口罩、帽子;器械准备;被检查者体位;人文关怀。 全身状态检查性别; 年龄;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腋温10min,触诊桡动脉至少30s,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计数呼吸频数至少30s,测右上肢血压) 发育与体型; 通过患者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包括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发育。发育正常者,其年龄、智力与体格的成长状态处于均衡一致 营养状态; (简便营养判断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前臂屈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皮下脂肪,直尺测量厚度) 意识状态; 语调与语态; 面容与表情; 体位; (常见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姿势; 步态; 皮肤口述检查内容: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瘢痕、毛发; 皮肤弹性:①以左手握住受检者右腕部;②将其上臂轻度外展;③右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患者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④片刻后松手,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情况; 蜘蛛痣模拟检查并口述:选择额部,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立即消失,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耳后(包括乳突区)、枕部、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滑车上、腹股沟(上群、下群)、腘窝的淋巴结; 头部淋巴结:双手或单手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部; 颈部淋巴结:包括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①手指紧贴检查部位;②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③由浅及深进行滑动; 锁骨上淋巴结①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②头部稍向前屈;③用双手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④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腋窝淋巴结:一般先检查左侧,后检查右侧;以右手检查左腋窝,左手检查右腋窝; ①左侧腋窝:受检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面对受检者;以左手握住受检者左腕外展45°角;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②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右手握受检者右手腕,左手触摸,方法同检查左侧;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小项目) 生命征及一般情况检查(发育与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体 位、皮肤)(100 分) 班级:姓名:得分:考核时间: 8 分钟项目内容分值扣分体温:检查有无影响测温的因素,如进热(冰)水、活动、冷(热)源、腋窝汗液等 ( 2 分)。检查体温计的汞柱是否在36℃以下( 4 分)。放置、夹紧, 10min( 腋测法 ) 后 10 分 取出读数( 2 分)。读数后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放至专用消毒瓶或消毒盒( 2 生命征分)。 呼吸:呼吸的类型( 2 分)、节律(2 分)、频率( 2 分)、深度(2 分)。8 分检查 脉搏:脉搏的频率( 2 分)、节律( 2 分),左右对比情况( 2 分)。 6 分 血压: 1.病人准备:半小时前禁烟、禁咖啡,至少休息 5 min,取适宜体位。(3 分)2.器 械准备:校正血压计,备听诊器,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 3 分) 3.缠气袖: 24 分 气袖下缘距肘窝 2~3cm,气袖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3 分)4.触肱动脉,置听器胸件在 肱动脉上(不能塞在气袖下)。( 6 分) 5.向气囊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 20~30mmHg。( 3 分) 6.缓慢放气,双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读出血压值,反复 测量 2 次。(3 分) 7.测后关闭水银柱开关,关闭血压计,整齐地放入存放处。(3 分) 发育与营发育是否正常( 3 分)、属于何种体型(3 分)、营养状态是否良好( 3 分)。9 分 养状态 意识状态意识是否清晰( 6 分)。 6 分 面容与体有无特殊面容(2 分)、表情是否自然( 2 分)、体位检查(自主体位、被动体位或强迫8 分位体位)(4 分)。 皮肤检查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 3 分)。有无出血点、蜘蛛痣、皮疹、皮下结节、瘢痕及水9 分肿等( 6 分)。 其他操作者着装( 4 分)、语言表达( 4 分)、肢体语言(6 分)及人文关怀( 6 分)。20 分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 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 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每字占一格。如: 入出分转死 院院娩入亡 二十八十 时时时一 十三二时 分十十八 分分分 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

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再次手术的次日开始以分数形式记录术后日数,第一次手术后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后日数作为分子,均填写至手术后14日止;第二张体温单续写手术后日数,以此类推。 2.(1)体温、脉搏、呼吸图的绘制: 体温曲线的绘制:用蓝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温用“·”表示,腋温用“×”表示,肛温用“○”表示,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直线相连。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的体温画在物理降温前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表示,并用红虚线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于降温前体温相连。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处画温度标记。测温时病人不在者,事后要补测,并画在相应时间内。若赴外地检查数日未测者,留空格不予连线。(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患者请假或因故离院须经医师批准,并履行相应手续,护士方可在体温单上注明。在35 ℃顶格书写请假,一字一格。 新入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后(入院当天除外)体温正常者每天测量1次(4pm)。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手术、分娩患者每日测4次(8am,12am,4pm, 8pm ,);体温达到39℃及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每日6次),至恢复正常既降至37.5℃以下连续3天后改为每日1次。体温达到39℃及以上者必须行物理或药物降温,降温半小时后再次测量体温并记录。 .体温不升,低于35℃者,在35℃线处画蓝圆点●,蓝笔画向下箭头↓,占两格.患者由于诊疗活动而外出、拒测等原因未测体温时,在35℃线以下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向填写“外出”、“拒测”等字样,前后两次体温曲线断开不相连。 3.体温、脉搏、呼吸曲线的绘制: (1)体温曲线的绘制:使用蓝墨水笔或兰铅笔将所测体温绘于体温单上。口腔温度为“●”、腋下温度为“×、肛门温度为·,相邻两次间的体温用同色笔划线相连。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及评分注意事项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科室姓名分数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 1.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个部分体格检查。时间一到,立即中止查体,未查部分无分。 操作错误、顺序颠倒,按程度扣分2.提问:(5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2 (前胸部、肺部、心脏) 科室 姓名 分数 提问:(5) 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 前胸 部 和肺 部 47 心脏 48 1. 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口述(漏一项-0.1 );蹲下观察胸廓外形 (0.5 ); 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1) (口述)。 [2.0] 2. 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 动触诊(1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1)、内侧壁(1)、前壁(1)。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 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1 )。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双侧各5分,共10.0] 3.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各0.5分共2.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1 )。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 深触诊(2),最后触诊乳头(1 )。 [4.0] 4.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 缘 指向剑突(0.5),两拇指间距约 2cm (0.5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 [2.0 ] 5. 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各 等 强度发“ yi ”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6. 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 )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 [3.0] [1.0] 7.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 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1)、自上而下(1)、两侧对照 (2)的原则叩诊。手法正确(3)报告叩诊情况(1) [8.0] 8. 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各 2)。被检者平静呼吸, 自上而下(1),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 1)。位置错误-2-4 分 [4.0] 9.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各 双侧)。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6.0] 0.5 , 10.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 “yi ”长音(1),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 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各 0.5 )。 [4.0] 11. 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双侧各 12. 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 [4.0] 13. 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 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8.0] 1 分) [2.0] 14. 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用手掌触诊 15. 叩诊心浊音界。先 叩左界(1),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cm 处开始(1),由外向内(1), 由清变浊,作标记(1);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 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1), 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 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 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每一点 1),叩诊手 法规范(3)。 [20.0] 16. 心脏听诊。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1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 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 、杂音。然后依次(1)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 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12.0] 17. 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 3、4肋间听诊 [4.0] [4.0]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精选.pdf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3.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0.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 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 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 2.5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

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 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 2.0~2.5cm.。 触诊方法是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和中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必要时也可单指指腹触诊。 叩诊方法叩诊采用间接叩诊法,受检者一般取平卧位,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板指与肋间平行放置,如果某种原因受检者取坐位时,板指可与肋间垂直,必要时分别进行坐、卧位叩诊,并注意两种体位时心浊音界的不同改变。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由外向内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准确,而右侧叩诊宜使用较重的叩诊法,叩诊时也要注意根据患者胖瘦程度等调整力度。另外,必须注意叩诊时板指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过大,并在发现声音由清变浊时,需进一步往返叩诊几次,以免得出的心界范围小于实际大小。 (二)叩诊顺序通常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cm 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 2 肋间。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 2 肋间。对各肋间叩得的浊音界逐一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三)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脏左界自第 2 肋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直至第 5 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仅第 4 肋间稍超过胸骨右缘。以胸骨中线至心浊音界线的垂直距离(cm)表示正常成人心相对浊音界(表2-5-11),并标出胸骨中线与左锁骨中线的间距。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 8~10cm) 心脏瓣膜听诊区 心脏各瓣膜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脏瓣膜听诊区,与其解剖部位不完全一致。通常有 5 个听诊区(图 2-5-30)。它们分别为: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 3 肋间,又称 Erb 区;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通常的听诊区域是假定心脏结构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设定的,在心脏病的心脏结构和位置发生改变时,需根据心脏结构改变的特点和血流的方向,适当移动听诊部位和扩大听诊范围,对于某些心脏结构异常的心脏病尚可取特定的听诊区域。 (二)听诊顺序对于初学者,设定一个听诊顺序,有助于防止遗漏和全面地了解心脏状况。通常的听诊顺序可以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先听心尖区再听肺动脉瓣区,然后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尖瓣区。一些临床医师也有从心底部开始依次进行各个瓣膜区的听诊。 (三)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周围血管征脉压增大除可触及水冲脉外,还有以下体征: 1.枪击音(pistol shot sound) 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膜型体件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 2. Duroziez 双重杂音以听诊器钟型体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并使体件开口方向稍偏向近心端,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3.毛细血管搏动征(capillary pulsation) 用手指轻压患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患者口唇黏膜,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则发白的局部边缘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4.水冲脉(water hammer pulse) 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水涨落,故名水冲脉。是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或存在分流、反流所致。前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脚气病等,后者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检查者握紧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过头部,可明显感知桡动脉犹如水冲的急促而有力的脉搏冲击。

体格检查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考核项目评分标准 第1项:检查瞳孔,并进行瞳孔对光反射检查(10分)1.检查瞳孔并描述正常瞳孔(2分): 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直径3~4mm,边缘整齐,对光反应灵敏。 2.直接对光反射(4分):医生站(坐)位得当,用手电光源自外侧移入照射瞳孔,观察其动态反应;说出该受检者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情况:灵敏,迟钝,消失。 3.间接对光反射(4分):医生或助手用手隔挡于两眼之间,用手电光照射一侧瞳孔时观察对侧瞳孔缩小情况;说出该受检者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情况:灵敏,迟钝,消失。 第2项:检查颈静脉,说出颈静脉压增高或颈静脉怒张的临床意义(10分) 检查方法: 1)体位(2分):1.嘱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 2. 嘱受检者取半卧位 2)观察并判断有无颈静脉异常(5分) 1. 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时: 正常成人:立位、坐位时见不到颈静脉显露; 如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均为异常征象 2. 受检者取半坐位(半卧位,上身与水平面呈30~450): 如见颈静脉显露或充盈,根据颈静脉搏动点测量颈静脉压,正常颈静脉搏动点与经过胸骨角水平线的距离小于4cm;如大于4cm,则估计中央静脉压大于9cm,即颈静脉压升高。 临床意义(3分):颈静脉怒张或颈静脉压增高提示腔静脉系统压力增高,颈静脉内有血液淤积,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另备注: 《诊断学》(陈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有如下描述: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有如下描述 有颈静脉怒张的依据为:立位或坐位时见到颈静脉充盈 半卧位时(头颈与床面呈30~450)颈静脉充盈水平超过了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 离的1/3部位; 无颈静脉怒张的依据为:立位或坐位时颈静脉不显露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分系统,每个系统100分)

一般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分数: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2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2.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2.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2.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15.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2.5 头部[2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2.5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2.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2.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2.5 14.检查调节反射。 2.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2.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2.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2.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2.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2.5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5.0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15.0

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体格检查评分细则 一、体格检查:(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 (一)一般检查(小项目) 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 (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胸腹部体格检查步骤及评分细则

胸部 1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 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 分);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 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2、胸(肺)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 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 分)。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 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 强度重复轻发“ yi ”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 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2分)。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 分)。 3、胸(肺)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 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 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 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 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 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最新标准)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位项目评分 1、胸部视诊(10分): ⑴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呼吸运动、乳房等(各0.5分,共2分); ⑵乳房触诊(4分); ⑶触诊腋窝五群淋巴结(4分); 2、胸部触诊(8分): ⑴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2分); ⑵检查双侧呼吸动度及对称性(2分); ⑶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2分), ⑷检查双侧触觉语颤(2分)。 3、胸部叩诊(10分): 刖⑴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各2分,共4分); 、⑵叩诊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各2分,共6分)。 侧4、胸部听诊(10分): 胸部检⑴听诊双侧肺尖(2分); ⑵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各2分,共4分); 查⑶检查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缺一项扣1分, 共2分); ⑷检查双侧语音共振(2分)。 (70 分) 5、心脏视诊(4分): ⑴观察心尖区、心尖区搏动(2分); ⑵观察其他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2分)。 6、心脏触诊(6分): ⑴两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区搏动(范围、位置、强度)(4 分); ⑵手掌触诊其它心刖区(2分)。 7、心脏叩诊(12分): ⑴叩左界,标记(5分); ⑵叩右界,标记(5分); ⑶测量胸骨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1分)。 考核老师: 年月日

体温单绘制的考核标准

体温单绘制的考核标准 日期科室检查者得分 项目标准要求 标准分 100 评分方法 扣 分 眉栏1、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病室及床号,日期、手术日数、周 数均用蓝钢笔填写,项目齐全,清楚整齐、划线长度不超过字(或格)。 2、体温单40-42℃之间,用红钢笔在相应时间栏内,顶格纵向填写入 院及转科、死亡时间,并用汉字书写。先写内容,后写时间。之间用 一条小竖线相隔,竖线长度不超过两小格。 15 15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体温1、按实际测量记录,以蓝铅笔绘制,腋温以“╳”表示,肛温以“○” 表示。两次温度之间以蓝线相连。 2、体温、脉搏的符号,要求画得美观、整齐、明显,“×大小要一致, 连线要直,无间断。 3、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加试体温,以红“○”表示,用红虚线 与降温前的体温纵行相连,下次体温应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降温后, 反而上升者,应将降温后体温记录在降温前体温相连的格内,并以蓝线 相连,代替红“○”和虚。 4、体温测量次数,除医嘱要求外,按常规进行。 5、按常规每日测体温,不应漏测。病人24小时内外出要在40-42℃之 间用红钢笔注明,两次体温之间连线不相连。 6、体温不升,应在34℃相应时间格内划一次体温并与前一次体温相连, 不要写不升。 5 5 5 5 5 5 一项不合格扣 0.5分 脉搏用红铅笔绘制,脉率以红“●”表示,相邻脉搏之间以红线相连。脉 搏体温相遇时,在体温标记外划红“○”表示。10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呼吸用红笔记录,相连两次呼吸,上、下错开记录数字,先上后下,不要 写出格。 5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大便每天在规定时间询问24小时内大便次数,填在下午格内,入院第二日 开始填写,以后每日填写一次。如3 日未解大便时,灌肠后记录大使 方法: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1 1/E为灌肠前、后各大便一次,※ 表示大便失禁或频数。 5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出入量1、每日晨总结24小时出入量,记录在前一日下午格内,只写数。 2、※表示小便失禁。 5 5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血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格内,只记血压值。一般常规每周至少有一次血压记 录或医嘱执行。 5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体重每周不少于一次。只记录数值,在体重表格字样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入 院时不能测体重者,以入院方式为主,如“平车”、“轮椅”。病情危重 不能测体重者应填写“卧床”。 5 一项不合格扣1 分

体温单填写规范

附件一: 体温单填写规范 体温单由护士填写,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时间、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页码等。 一、用蓝黑墨水笔填写下列各项: 1、部分眉栏项目的书写: (1)科别:必须写全称。例如:精神科一。转科应标明去向,须在科室上方填写新的科室名称,用箭头连接。 例如:精神科一 科别:精神科二 (2)床号:须写明病室和床号。例:原102—3 。转床位应标明去向,须在床号上方填写新的病室及床号(202-4),用箭头连接。例如: 202—4 床号: 102—3 (3)入院日期:年份必须写4位数,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10—08—19 (4)日期:入院第一天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例如2010—08—19;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月—日,例如: 2010

—08—26;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应填写月—日,例如:09—01;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月—日,例如:2011—01—01 2、住院日数:从入院当天起写“1”,连续写至出院当日。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一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4、底栏: 在体温单绘制图以下栏内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等。项目栏已经注明剂量单位名称的,只须填写数字,不必记录单位。 (1)血压: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入院当天应记录,以后每周至少记录1次,记录在《常规检查记录单》上。如需每日记录一次,将测量数据以分式记录在相应时间栏内,如为下肢血压应标注,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单位:毫米汞柱(mmHg)(2)入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单位:毫升(ml)。 (3)出量应按医嘱记录,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单位:毫升(ml)。 (4)大便:大便次数均于下午测温时询问,结果记入当天的大便栏内,每24小时记录一次。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血压 (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 (2)血压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 (3)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4)测量过程流畅 2、眼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2)对光反射(直接、间接)检查方法正确 (3)调节反射检查方法正确 (4)辐辏反射(辐辏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3、浅表淋巴结 (1)检查手法正确 (2)检查部位能涉及到四个主要部位(颈部、腋窝、锁骨上、腹股沟)(3)若触及淋巴结时如何表述(能讲出大小、数量、活动度、有无触痛)4、颈部(甲状腺、气管) (1)检查站立位置正确 (2)检查甲状腺手法正确(包括检查者在病人前和后的手法) (3)头部位置正确并能令被检查者吞咽口水 (4)三手指检查气管方法、部位正确 5、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部位正确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 (3)在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射枪音三种杂音中会正确操作 6、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线标志(锁骨中线)及主要自然陷窝 (2)在视诊内容方面,能提到观察胸廓形状(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等) (3)能答出视诊可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7、胸部触诊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 (2)双手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 (3)能提到胸部触诊可触及胸膜摩擦音,并能进行正确操作 8、胸部叩诊 (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 (3)会叩肺移动度 9、胸部听诊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 (2)能表述听诊(肺部听诊)四种主要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10、心脏视诊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体格检查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经典.doc

体格检查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核组织方式:考生进入考室后,随机抽取试题编号。 考生检查“模拟人”或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由考官提出相关问题,参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考试时间:8分钟 体格检查共24个项目: 试题编号1:血压(间接测量法)(18分) (1)检查血压计(2分); 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2分);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2分);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2分);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6) 读数正确(6分); 考生测量完毕,向考官报告血压读数,必要时,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如读数不正确酌情扣分) (7)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如果听诊血压时声音减弱与消失的数字较大,该如何记录(报告)?(1分)答:应记录为140-150/80-90mmhg ②肱动脉(测量血压时)的正确位置是什么?(坐、卧位)(1分) 答: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 ③为什么听诊器头不能塞入袖下?(1分)

答:听诊器塞在袖带里,使袖带更紧迫,压力加大导致误差,会真正给予肱动脉的压力减小导致测得血压较真实的更高。 试题编号2:眼(眼球运动、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辐辏反射、眼球震颤检查)(18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4分); 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告之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呈“H”型)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6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3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3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3分)。 告之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4)眼调节和辐辏反射(3分)。 告之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检查者手指自被检查者前面1米远处,匀速向被检查者鼻前移动,至10cm前停止。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及两眼聚合情况。 (5)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有什么临床意义?(1分) 答:中枢神经和虹膜的神经支配障碍。 ②两侧瞳孔(针尖瞳)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 ③两眼辐辏功能不良(不能聚合)考虑什么?(1分) 答:动眼神经损害。 试题编号3: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18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9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