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交流问题。 1.观察医药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医药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医药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

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学习例1: 出示视图1: (1)横向连续摆三个正方体,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2)同组四名同学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3)用小正方形摆出你所在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 1. 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面? 2、从左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3. 从上面看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4)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 体》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时观察物体(实物)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重视情境创设。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考虑,以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导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借助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表象的建立。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其中表象是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是学生抽象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此教学设计中,特别重视图形表象的建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指导学生正确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将所看到的图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熊猫玩偶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各不相同。 师:是啊,所处的位置不同,摸到的大象的形状也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师:今天,老师为每组同学都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熊猫玩

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一教案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物体,能根据平面图判断观察物体的角度,培养学生 的空间观念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 才能了解物体的全貌,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 课件、储蓄罐、玩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愿意听吗?(盲人摸象) (1)、提问:这几个盲人摸到大象之后,他们对大象的描述为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1、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件物品(出示储蓄罐),勤俭节约的孩子都喜欢把零花钱 存在储蓄罐里,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2、储蓄罐背对着学生出示:你知道这个储蓄罐是什么样的吗?它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吗? 指名生回答 3、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这个储蓄罐。哪些学生愿意来前面观察? (1)、教师给学生指定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在储蓄罐的什么位置,看到什么? (2)、2学生调换位置,再次观察,并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现在我们大家和这两位学生一起观察好不好?我们看一看,然后说说从你的位置观察到的储 蓄罐是什么样的??(储蓄罐放在座位的中间)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4、师出示主题图 (1)、小霞坐在储蓄罐的什么面? (2)、哪一幅图是小霞看到的?说理由。 1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二)(1)(教案)

2 观察物体(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2)…………………………………………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二)(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2.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学生的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四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能看到的不同形状。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新课讲授】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 1.观察一个正方体。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如图,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我把它摆到这个位置上。请每个小组也拿出一个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摆到你们桌子的正中央。开始吧!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体,从你现在的方向看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二个正方体。 师:(添加一个正方体,如图,拼成一个长方体)请各小组像老师这样添上一个正方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 教案

5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能通过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能根据物体的某个面分析该物体可能的立体图形。 【教学指导】 本单元教学可以采用“观察发现——操作实践——验证应用”等方法进行教学。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在课上,为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和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努力为学生展现直观、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位观察,得到的图形是有所不同的。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第3课时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多种不同的物体,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方向不同,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玩具小熊,图片。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略) 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大象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出示课题)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一)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等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结构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一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例外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盛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例外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例外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例外的。 教学准备:实物,例外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例外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 (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例外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例外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简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二) 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习四。 1.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重难点:认识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多媒体课件、形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拼搭积木游戏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 [板书: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的位置(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同一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 (课件出示例1) 师:你能用自己手里的4个小正方体摆成情景图中的形状吗?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师:如果我们要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先想一想,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观察物体时,先确定观察的方向。 生2:观察时,视线要和观察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生3:观察时,还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 师:现在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你摆出的几何体,想一想,你观察到的几何体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并进行联想) 师:小华观察到结果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生: 师:谁能分别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的结果的? 生1:从上面看可以确定几何体的最下面一层中每个小正方体基本的摆放位置,有两排,前面一排摆放了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排摆了1个小正方体;从列数看有3列,左面一列有2排,中间和右面各1排。 生2:从前面看是1层,有3列。 生3:从左面看,这个几何体有两排,且都是1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活动,内化学生判断和确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形状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判断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自己摆成上面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吗? (学生自己拼摆,同桌相互检查) 师:拼摆完成后,自己先看一看,你是怎样摆放的?谁说一说。 生1:左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左边一列的上面。 生2:中间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中间一列的上面。 生3:右图有两层,第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第4个小正方体放在了第一层最右边一列的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做、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具、教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小熊玩具;小汽车一个,正方体一个;课件。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图片 1、猜猜这是什么呢?同意吗? 2、当你再看到另外一张图片的时候,你还确定它是一个球吗? 3、看完第三张图片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它是什么了! 4、同一个存钱罐,为什么看到三张不同的图片呢? 虽然是同一个存钱罐,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整体,我们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来看看它是谁?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具,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我们已经学过前、后、左、右,请你悄悄的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面?我们分别坐在小熊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坐在熊猫的哪一面?看到熊猫的什么样子? (3)全班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说说自己坐在熊猫的哪一面,看到熊猫是什么样的?(4)设疑探究:你们看到的是同一个熊猫,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一样呢?小结:看来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熊猫是不同的。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如果你想看到熊猫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可以怎样观察?在不动熊猫的情况下可以怎么做?(请生示范) (1)换位要求:静、轻、快。(2)仔细观察,组内交流:你来到了小熊的哪一面?从你这个位置看到熊猫是什么样子? 与大屏幕上的第几幅图一样?这次看到的和换位前一样吗? 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把现在看到熊猫的样子记在脑海里。 三次换位后追问,想一想每次换位后看到的和换位前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说的很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角度也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三)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我们观察的4幅图中,你觉得那两幅图比较相似?他们一样吗?(2)我们一起观察熊猫的侧面也就是左面和右面,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下位观 察,小组讨论。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四)情境模拟,发展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公开课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解放东路小学吴美娟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几袋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 2、3、4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 上午好!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前后左右坐的都是谁呀?观察好的同学快速举起你的左手。 师:嗯,反应真快!上课! 二、故事导入,体验观察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师讲:《盲人摸象》)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盲人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盲人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盲人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盲人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盲人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师提问:唉!摸同一头大象,盲人们的判断为什么会大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们摸得地方不一样,都只摸了大象的一小部分,所以对大象的认识才会各持己见。 师谈话:那如果是你,除了摸之外,还可以怎样观察啊? 师:嗯,用眼睛看,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与老师一起去《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三、观察照片,激活经验(学习例1) 1、师谈话:来,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台相机,那你的眼睛就是......(停顿)对!捕捉画面的镜头。 师:现在请将你们的镜头对准教室的前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2页内容。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基本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的从形状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物体的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选择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猜我是谁! 出示小熊的背面图,问:这是一个小动物的背面,猜猜它是谁? 出示小熊的右侧面,师:再来看看它的右侧面,它是谁呢? 再出示小熊的前面,师:看看它的正面,现在我们能肯定它是? 师: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不能单看一面,我们还得要全面地观察。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出示教室照片: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请仔细观察,拍的是什么地方?(我们的教室) 2、问:同一个教室,拍得照片一样吗?为什么拍到的照片会不一样? 追问: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教室的前面拍能拍到教室后面的场景。 问: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为什么呢? 3、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同一个教室,分别从前面和后面看,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 4、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爱护人民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观察物体(2)》教案

2 观察物体(2)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例2、例3;练习十六第3~5题。(教材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几何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出示长方体)这是什么? 生:长方体。 师: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观察后交流汇报,可以适当展示学生的作图,引导大家说说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师:同样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把你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长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正方形;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形,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球无论从哪个面看到的都是圆形。 师:由此看来,上一节课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例3。 师:如果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并且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特殊的长方体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简单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前面 上面 侧面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用线连起来。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案.doc

1 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的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5.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教学建议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3.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观察物体(1).................................................................................................... 1课时观察物体(2) ................................................................................................... 1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2.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讲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同一个大象。四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呢? 师: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是不同的。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 【新课讲授】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 到的是这样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方块摆成L 1 I I。)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三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准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点,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引入 星期天,退休的张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欢欢、明明和外孙女晶晶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欢欢他们就把张爷爷拉到了象园,张爷爷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了之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三人连忙答应向大象园跑去。 欢欢急急忙忙走到了大象的前面看了看,向爷爷喊道:“爷爷,爷爷,大象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明明跑到了大象的后面大声地说:“爷爷,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

晶晶不急不忙,走到大象的侧面说:“外公,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哎呦呦”张爷爷说:“乖孩子们,你们都把我弄糊涂了,据我所知,大象长得都差不多,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孩子们,他们看到的都是大象,为什么他们向爷爷介绍得不一样呢? 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那一面观察的吗?(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掲题:虽然都是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1 谈话:(出示玩具水杯)这是什么?生1:水杯(杯子) 师:对了,这是水杯,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水杯 指到主体部分,这是水杯的身子我们能够称之为杯身。 指到把手,这是水杯的杯把。 老师给每组的孩子都准备了一个水杯,老师在这里规定面向黑板坐的这个孩子的位置是水杯的前面,也就是贴有小鱼图片的那面,你能说说水杯的后面在哪里,水杯的侧面在哪里? 生1:…… 生2:…… 生3:…… 师:非常好,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站在水杯的哪面,看到了水杯的什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看一看》教学设计37279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三道沟学校张婷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才能了解物体的全貌,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体验。 情感目标: 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盲人摸象故事导入 师:宝贝们,你们说盲人说的对吗? 师:那么为什么同一只大象,他们说的样子却不一样呢?谁来说? 师:其实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的时候,都是这样,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来观察他们的形状和特点,也许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因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动物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想辨认它,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师:现在老师想帮一位同学照相,你们愿不愿意当小摄影师?现在请全班起立。我们用手当小摄像机,如果图像合适了,你就说“咔嚓”行吗?如果好了,你就“咔嚓”。我们再让她换个姿势,我们再拍一张,塔再换个

姿势,我们咔嚓。 师:谁能说一说刚才给她照了哪些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侧面,前面。) 师:老师把她的像洗出来了,看看这是她的哪个面? 师总结:我们观察物体通常从前面、后面、侧面进行观察。今天老师还请了一个小客人,现在请同学们把小兔子放到桌子中间,脸朝着黑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兔子的哪个面?你看到了什么?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 师提问:你在兔子的哪个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在小兔子的前面,我看到了兔子的脸、眼睛和耳朵 师:和她观察到一样的同学举手,为什么这些同学看到的一样? 生2:因为他们都在小兔子的正面,位置一样。 师:还有看到小兔子不同样子的吗? 生:我在兔子的后面,我看见兔子的后脑勺和耳朵。 师:有可看到兔子侧面的吗?请举手。谁能说一说兔子侧面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兔子的侧面,我看到一只耳朵,一致胳膊。 师: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观察到俩边的同学都观察到处侧面?那么我们可以知道侧面可以分成左侧面和右侧面。 师:观察到兔子左侧面的同学请举手。 师:观察到兔子右侧面的请举手。 三:换位置看一看 今天观察兔子的还有俩名同学,他们是怎样说的? 小霞说、小宇说,智慧老人说什么了,换一个方向说一说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和组内同学换座位观察一下好吗? (学生很高兴地在小组内互换座位。) 师: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小兔子的哪个面?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 师:我们再换一个位置?观察观察。我们再换一个位置观察。 师:刚才,我们几个位置上对小白兔进行了观察?是什么位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 (1) 第1课时:认识图形(1) (2) 第2课时:认识图形(2) (4) 第3课时:认识图形(3) (5)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 (7) 第1课时十几减9 (8) 第2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10) 第3课时十几减8 (12) 第4课时十几减7、6 (14) 第5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 (16) 第6课时十几减5、4、3、2 (17) 第7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18) 第8课时解决问题(一) (19) 第9课时解决问题(二) (21) 第10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23)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24)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26)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 (27) 第1课时单一标准 (28) 第2课时不同标准 (29)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计划 (31)

第1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32) 第2课时读数、写数 (35) 第3课时练习课 (38) 第4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39) 第5课时多些,少些 (42) 第6课时解决问题 (44) 第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45) 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47) 第9课时摆一摆、想一想 (48)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计划 (50)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51)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53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一). (54) 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二) (56)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计划 (58)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59)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61) 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63) 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65) 第5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66) 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67)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69) 第8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71) 第9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7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