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第七讲 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亚非拉教育

6第七讲 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亚非拉教育

6第七讲 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亚非拉教育
6第七讲 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亚非拉教育

第七讲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亚非拉教育

第一节印度教育

印度概况:位于南亚次大陆。18世纪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独立,1950年成立印度共和国,实行议会制。2005年为11亿多。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多语言的发展中国家。

一印度教育的演变

印度教育发展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英属殖民地时期的教育、和独立后教育四个阶段。

(一)古印度教育

在11世纪以前,古代印度教育主要是宗教教育,教育权掌握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教育的目的不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真实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履行自己的诺言,因为一个人只有履行了诺言,才是一个具有神的光辉的人。婆罗门教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一些对经典颇有研究的文人(古儒)在家设立学校,儿童寄宿在古儒家中,共同生活,听古儒讲经,刻苦修行。佛教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广设寺庙,僧徒学习经卷,外出行乞,由僧师予以解释和指引。初级阶段的寺院教学是由僧师口授,僧徒记诵,到高级阶段,则进行争辩和议论。

(二)中世纪印度教育

8世纪初,大批伊斯兰教徒入侵印度。当时的教育制度有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部分组成。在初等教育机构里,要求儿童背诵古兰经的一个部分,并授予儿童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用波斯语进行教学。儿童受完初等教育后可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内容由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两部分组成。

印度在古代和中世纪一直到1757年沦为英属殖民地这段时间,实施的是一种人文学科的教育,学生受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因而,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教育内容中充斥着宗教经典。这种注重人文学科和自我训诫的教育对印度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教育

近代印度主要是指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时期,一般以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为起点,到1947年印度独立止,时近二百年。)印度自1757年沦为英属殖民地后,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以英国教育制度为样板。

1854年发表的《伍德教育文告》(《教育急件》)标志着印度现代化学制的开始。文告提出学生必须学习西方知识,掌握英语,并要求创办大学,提供职业教育,建立奖学金制度等,实行从初等学校-中学-高中-学院-大学的全盘现代化的学制,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中、高级官吏。

主要内容包括:(1)各省设立公共教育部;(2)以伦敦大学为模式在三个管区创办三所大学。(3)设立补助金制度;(4)建立上下衔接的学校制度;(5)英语用于高等教育,地方语言只能用于初等教育。1857年印度最早的三所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马德拉斯大学正式创办,从而正式开创了印度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影响:教育急件为殖民地印度教育的西方化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印度教育的发展绘制了蓝图。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忽视东方教育、强调了政府的控制,强调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初等教育,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于当今印度的教育之中。

20世纪以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唤起了印度人民对国民教育的要求。1910年,印度领导人哥克海勒在政府立法委员会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初等教育制度的议案。1913年,殖民政府被迫对殖民地初等教育的发展承担义务。

1937年,在圣雄甘地的建议下召开了全印国民教育大会,会上提出“基础教育方案”。这个方案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七年(7~14岁),免费义务教育,教学围绕某一项手工艺进行,教学费用完全由出售儿童制品所得的收入来支付,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

(四)独立后的印度教育

印度于1947年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1950年公布的印度宪法第45条规定,从宪法实施开始的十年内,国家尽力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8年小学义务教育。

50年代,印度政府原则上接受圣雄甘地1937年创办并推行的基础教育方案,实行基础教育、手工艺教育以及用本民族语言教学。

印度在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通行的学制是“五、三、三、三”制,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3年。6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国家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政府开始着手改革教育制度。1964年,印度教育委员会成立,并于1966年发表报告书。在这个报告书的基础上,印度政府于1968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政策》,基本内容是:继续保证对所有14岁以下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把劳动实践和社会服务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进师范教育,采取措施保证教师获得满意的工作条件和优厚薪金;加强科学教育和研究,努力创办少量真正有国际水平的大学;发展农业和工业教育;改革学校的考试制度;发现并鼓励学校中的天才生,同时努力消除流生、留级现象等等。

印度于1968年推行新学制。《国家教育政策》指出,全国各地的学制大体一致具有很大好处,建议采用“十、二、三”学制。

1978年7月,印度政府宣布在全国推广“十、二、三”制。一些人认为,新学制主要有三大优点:①有利于实行义务教育。全国普通教育都是10年。保证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基础知识,避免过早专业化。②有利于升学与就业的准备。高中学生可按兴趣和能力,或选修职业性课程准备就业,或选修学术性课程准备升学,因材施教,各得其所,既减轻升大学人数过多的压力,也减少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困难。③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学质量。高中阶段属于选择性招生,质量有保证,因而为大学准备了优秀的录取对象,这样,大学质量也相应地有所提高。

1986年,印度新制订的《国家教育政策》又进一步规定在全国实行这一新学制。目前,“十、二、三”学制已成为印度现代学制的基本形式。

印度教育发展的规律及经验:

(1)印度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印度在漫长的古代和中世纪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印度教教育、佛教教育、伊斯兰教育共同构成了印度灿烂的古代教育。近代英属殖民地教育割断了印度教育发展的历史,同时加剧了印度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殖民地印度的教育是一种外部移植和强加于一个落后经济制度之上的西方教育,它破坏了原有教育的发展潜力和前途。其所带来的问题影响到独立后印度教育的发展,成为各级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3)民族独立国家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都要从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实际情况出发。以普及义务教育为例,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在1960年普及6~14岁儿童的8年义务教育。但未能实现。政府不得不一再延长其期限,至今仍未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脱离本国经济、社会的具体情况,忽视了各种复杂的制约因素,如宗教、民族、人口、语言等。

(4)改革普通教育学制,避免学生过早专业化。五六十年代印度的学制为“五、三、三、三”制.从九年级开始实行“选科制”,不利于学生多种能力及适应性的发展。1968年推行的“十、二、三”新学制,推迟专业化的时间,学生从十一年级开始分化,高中年限由3年改为2年,高中阶段的“选科制”也更灵活。这种改革对于印度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化.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都是有利的。

二、印度现行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

印度教育行政体制有中央、邦和地方三级,以邦一级为主。

1.中央一级教育行政机构

1985年。印度将原教育部等几个部合组成“人力资源开发部”,使之成为与外交部、国防部和财政部具有同等地位的大部,目的在于统筹各部门的涉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计划与行动。人力资源开发部(可简称人资部)下辖教育署,文化署、青年事务和体育署、妇女和儿童发展署。

人资部在教育方面的职责是:进行教育总体规划,为邦政府和联邦制订和实施教育计划提供指导,为邦政府就所有教育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并资助邦政府实施14岁以下儿童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协调学校教育领域的各种活动,监督全国各地的教育发展并提供有关教育计划和教育统计资料或其他报告。

2.邦一级教育行政机构

各邦设有文化教育部,可制订邦的教育政策。各邦文化教育部主管中小学教育,但对高等教育也有很大影响。邦文化教育部设部长1名,协助部长工作的有:副部长、教育秘书、联合教育秘书、副教育秘书、助理教育秘书和秘书处其他官员。

3.地方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

地方级机构主要负责初等教育。在城市,市政府和城市自治机关单独设有教育机构,负责本城市的教育事务,这些机构的官员受城市执行官和主席的控制和监督;在农村,设有学区委员会,主要负责本学区初等教育方面的事务。

(二)学制结构

印度现行学制是以1968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为依据的。现行的“十、二、三”学制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三)各级各类教育

1.学前教育

印度独立前,学前教育得不到重视。独立后,学前教育被当成政府和福利部门的事。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有:①保育学校,招收2.5~6岁儿童,主要设在农村,是一种流动性的托幼机构;②日托中心,招收2~5岁的儿童,是一种流动性的托儿所,主要为城市贫民服务:③幼儿园,招收2.5~5岁的儿童,主要为中上层阶级服务。

印度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展儿童的各种感官;帮助儿童学会与成人及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训练儿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儿童的智力等。

2.初等教育

印度初等教育的年限为8年,分两个阶段:l~5年级为初级阶段,实施机构为初级小学;6~8年级为高级阶段,实施机构为高级小学。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6岁。

印度初等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都由各邦自定,中央部门的教育机构仅提供指导,但初等教育课程各邦基本相同。

小学生从低年级升到高一年级要经过期末考试.在初级阶段,考试由各校负责,比较灵活。在中级阶段,校外考试逐渐增多,比较严格。毕业证书由学校当局发放,学生持有证书就可到中等学校就读。

1986年以来,初等教育的工作是提高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有关规定的质量,其中“操作黑板方案”、非正规教育计划和师资培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印度女老师正在室外给学生们上课。印有十五种语言的印度货币卢比

印度初等教育的环境没有吸引力、校舍条件难以令人满意、教学材料匮乏,被认为是入学率和巩固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国家教育政策》呼吁开展一场改善初等教育办学条件的运动,并将其形象地称为“操作黑板方案”(Operation BlackboardScheme)。该方案从1987~1988学年开始实施,力图使全部的初等学校具备起码的物质条件,即:①至少有两间教室;②至少要有两名教师:③要有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包括黑板、地图、玩具、手工用具和小图书室。该方案的实施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初等学校补充了近15万名教师。为99%的初级小学购置了基本的教学材料,使约1.5万所在校生超过了100名的学校有了3位教师。从1994年开始.该方案开始向高级小学延伸。

印度政府于1979~1980年开始实行非正规教育计划,旨在使6~14岁的没上过学的儿童能够接受基础教育。1986年以后,印度政府又加大了该计划的实施力度,至1995年初,25万所非正规教育中心容纳了约620万学生。目前,该计划与国家消除童工的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另外,由于印度初等教育办学条件较差,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偏低,所以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缺额很大,虽然近年来采取了一些加速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措施,但由于教师地位没有明显提高,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局面没有多少改观。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印度中小学一些教师光拿钱而不任课、教师轮流到学校来“应付”的现象并不鲜见,也使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雪上加霜。

3.中等教育

印度中等教育年限为4年,包括十年制学校的后二年和高中二年,前者称为中等学校的初级阶段(9~10年级)即初中,后者称为中等教育的高级阶段(11~12年级)即高中,实行“选科制”,是一种半职业、半升学性质的中等教育。

目前,印度中学类型主要有:1、邦立学校;2、宗教性私立学校;3、公学和模范学校之类的私立学校;4、公立新式学校。

中等教育初级阶段课程实行“共同科目制”,除了增设第三语言外,其他与初等教育基本相同。

中等教育高级阶段课程有。“共同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共同必修课”为基础课程,包括语文课和普通科学的基本知识,约占全部课程的25%,其余75%的学时是准备升学组和准备就业组的学生分别选修的课程。准备升学组的学生学习学术性课程,准备就业组的学生学习职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1989年11月,印度建立了一所自治性的“国立开放中学”,该校的宗旨是:通过远距离教育的方式,向中等教育阶段的流失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该校有权自行组织中等教育阶段各类课程的考试。取得该校毕业证书的学生也同时取得了相应的上大学和就业的资格。

4.职业技术教育

印度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在高中阶段进行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工业训练学校:招收受过8年教育或同等学历的学生。培养熟练工人、各种手工艺工人。专业设置分工程专业和非工程专业,前者培训2年,也有1年的;后者则为1年。

(2)综合技术学校:招收十年制毕业生,学制2~4年,一般为3年,培养技术员。在中等教育高级阶段修完职业科目的学生可直接转入综合技术学校,进行最后学年的学习。

(3)高中职业轨

此外,印度政府还规定,没有在教育机构进行过正规课程学习,但通过自学或其他进修途径而获得了真才实学的人。只要通过国家专业工程学会组织实施的考核,同样可以得到工程师资格。

为了培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印度还创办了培训综合技术学校教师的技术教师训练学院,以及培训工业训练学校教师的集中训练学院。

5.高等教育

印度的大学按其经费来源分为国立大学和邦立大学,印度现有10所国立大学,其余均为邦立大学。目前,印度有综合大学213所,自治学院及大学附属学院的总数达到8 000所左右。大学分为三种类型:1、附属性大学,这是大学的最主要类型;2、单一制大学,3是联合大学。受英国的教育影响较大。316页学院是印度高等教育中进行教学的主体,一般有两类1是大学学院,2是附属学院。从经费管理来源上看,学院又有公私立学院之分,印度的学院以私立学院为多。(与日本相同)

印度的高等教育从横向又可以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评议会、行政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是大学的主要立法和执行机构。名义上的首脑是校长,通常由大学所在地的邦领导担任,但大学实际首脑是副校长,代表大学负责管理和检查学校各部门及附属学院的各项工作。

印度独立后,比起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特别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时期。1969—1974年新建的文理学院有765所,平均每年增加150余所;1960~1975年间高等学校入学人数增加了大约35%。

印度只有一所全国性的实施远距离高等教育的机构。即1985年9月成立的。国立英迪拉·甘地开放大学”。目前,该大学主要开设一些证书课程,也有少量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1994~1995学年,在该校注册的学生总数约为25.7万人。

高等技术教育在印度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处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宝塔顶端。在印度,大学毕业生需要自谋职业,由于受社会需求制约,大量的普通文科、法律、商业和经济等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而一些高等技术院校(主要是印度技术学院和印度科学学院)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能获得待遇优厚的工作。

要想进入高等技术院校。还需要再通过全国统一的“联合招生考试”。由于招生标准很高,学习年限也比一般大学更长,课程要求严格,所以学生数量有限,而质量较高,颇受社会的欢迎。

根据1961年的《技术学院法案》,5所印度技术学院分别设在卡拉哥普尔、孟买、马德拉斯、坎普尔

和德里5个城市。1994年,联邦议会通过了对该法案的补充修正案,决定在阿萨姆邦的古瓦哈提市设立第六所印度技术学院。该学院已于1995~1996学年度正式招生。目前,印度科学学院只有1所,设在班加罗尔市。

按印度宪法,高等教育由各邦管理,但实际上由中央和邦双重管辖,中央政府除直接管理几所大学外。还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和教育署行使职责。印度高等教育机构是大学、学院、专业学院和大学研究部,主体是大学和学院,学制三年,招收18岁以上的高中毕业生。

6.师范教育

印度的师范教育主要按学校教育阶段来划分培训机构。各邦有培训学前教育师资的机构,各邦各不相同。年限9个月到两年不等。

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学校来培养。修业年限为1-2年。入学资格为高小毕业、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高小毕业者的修学年限一般为两年,毕业后基本执教于初小阶段;后两者修学年限为一年,毕业后执教于高小阶段。其中邦教育学院是最重要的中等师范学校。

中学教师由大学的教育系(教育学院)、单独设置的师范学院、附设于文理学院的教育系和四所地区教育学院来培养。总的培训方式为:1、大学本科三年毕业后再修读一年教育专业的,除本科的专业学位外,毕业后可获得教育学士或教学学士学位,此为非定向性培训。2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地区教育学院,攻读四年制一体化课程。毕业后可获得双重学位。

此外还有两类专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学校。1是中央培训学院,学习年限为一年,为工业训练学校和学徒训练机构培养师资。2是技术教师培训学院,培养多科技术学校的教师,分为短期和长期课程两种,长期主要对大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培训,修学年限为18个月。短期课程为2周到12周不等。主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现行印度教育的特点:

1、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学制,成为印度教育发展首要特点。将非正规教育系统纳入学制系统是80

年代以来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与全国统一的学制相适应,在初等教育和初中阶段要求具有共同的学习计划,此称普通教育课程。

其中的劳动课尤具特色。

3、印度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完善的学校类型,但在实际的发展中各级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

三、印度教育发展趋势

印度独立以来,教育有很大发展,大多数邦已实行。“十、二、三”新学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印度两极分化严重,广大人民生活贫困;由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率过高,愚昧落后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印度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浪费现象严重

教育上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表现在文盲多,流生率高。印度独立后制定了不少扫盲计划,但收效不大。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剧增,原有文盲没扫除、新文盲又不断增加。愚昧落后使计划生育未能实行,造成恶性循环。大量学生辍学、留级也造成很大浪费。80年代初,每百名就读一年级的学生到五年级仅剩37人,中学阶段的辍学、留级现象也很严重。

2.课程偏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脱节

从学校内部来说,教学的内容脱离生活需要,课程狭窄;注重书本和理论知识;忽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操作课和其他活动;不能适应各种儿童的不同兴趣;缺乏技术和职业课程;学习脱离就业的需要,学生离校后很难找到工作,面临失业危险;教学语言种类繁多.得不到统一。学生负担很重。

3.高等教育畸形发展

印度独立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盲目发展,既脱离了中等和初等教育的基础,也超出了国家经济水平的需要和可能,这不仅降低了高校的教育质量。而且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人才外流,使有限的教育经费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今后教育改革的趋势

1986年,印度政府在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国家教育政策》,为印

度今后的教育改革制定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国家教育政策》指出:“在目前和将来,教育都是一种极好的投资,这个基本原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关键。”根据《政策》要求,印度教育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初等教育改革

初等教育的改革重点有二:一是普及和提高14岁以下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二是提高初等教育质量.改革措施有采取最好的方法激励学生入学;规定了小学的基本设施;提出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计划。

2.中等教育改革

除了继续扩大儿童受中等教育机会外,重点发展标兵学校,设立“标兵学校”是为了使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机会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更快地成长.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全国各农业地区的天才儿童,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平等.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改善学校教育。“标兵学校”实行寄宿和免费制度。

3.职业技术教育

印度政府正努力建设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职业教育体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减少技术人力的供求失调现象,为那些要求人高等院校而又无特殊兴趣和目的的人提供选择机会。职业教育课程一般在中等教育后进行,但体制要灵活,也可在八年级后进行。只有把职业教育和进行职业教育的设施很好地结合起来,工业训练机构才能适应大规模的职业训练。

根据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中等教育阶段改革的重点是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1988年2月,一项由中央政府资助的在高中实行职业教育的方案开始执行。该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减小熟练劳动力方面的供求失衡,为那些对上大学不感兴趣或目的不明确的学生提供另一种选择机会。1993~1994学年,一项由中央政府资助的“前职业教育”方案又开始在初中阶段实行。该方案主要是向初中学生传授简单而实用的技术,发展他们的职业兴趣。以利于他们在高中阶段选择职业教育课程。

4.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巩固提高,防止教育质量下降。具体措施有:①大量建立自治学院;②重新设计课程和教育计划;③改革教学方法;④大力支持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⑤成立全国性机构,发展跨学科的研究。

四. 总结:印度的教育的特点

?复杂性与多样性;

?教育行政体制:分权为主,集权为辅;

?学制十二三学制;

?非正规教育计划很有特色;

?高等教育畸形发展,IT业发达;

?义务教育年限:大多数邦实施5年(即初小5年),只有较少数邦实施8年(即初小5年和高小3年)

第二节中国教育

中国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多,56个民族,汉族人口多,92%,行政区域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32个省级行政单位,(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

问题一.中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一、近代学校出现和国民教育制度初建阶段(1840-1918)

(一)背景:1、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的进一步入侵;

2、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开始分化,洋务派形成。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学校的开端:19世纪60年代起开办了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学校。

学习“西文”的学校有: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4年);

学习“西艺”的学校有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上海机器学堂(1867年)。

(三)维新运动与学校的创办: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在其影响下,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创办。19世纪20世纪初,改旧书院为

新书院学堂和建立国民教育制度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四)癸卯(guimao)学制与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创建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未实施。

1904年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癸卯学制模仿日本的学制,九五三三制,儿童6岁入学,小学堂九年(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中学堂五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四年,其上还有通儒院五年。

(五)废科举:1905年清政府“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在旧中国实行了三百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宣告结束。

(六)辛亥革命与壬子癸丑学制: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1912~1913年颁布新学制,通称“壬子癸丑学制”,模仿日本学制,七四三三制,儿童6岁入学,小学七年(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三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三年,本科三年~四年,其上的大学院没有年限规定。

这个学制取消了贵胄(ZHOU)学堂,初小实行男女同校。除高师外,各级各类学校均允许私办。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要求。

二、国民教育制度改革阶段(1919-1949)

1922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这是旧中国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通称“壬戌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儿童6岁入学,小学六年(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二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六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根据地,实施了完全不同的教育。

三、社会主义教育曲折前进的阶段(1949-现在)

(一)改造旧教育,摸索建立社会主义新教育时期(1949年0月-1956)

(二)教育改革与教育事业调整时期(1957-1966年4月)

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教育方针

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一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受大跃进影响,目标过高。

2、开展教育改革

(1)试行两种教育制度:1958年,半工半读学校。

(2)提倡多方办学:1957年,提倡多方办学,1958年形成民办学校的热潮。出现了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

(3)进行教学改革: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加强生产劳动教育。

3、总结教育经验

教育部按照中央的指示,草拟并颁发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其了很大的指导作用。1963~1965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四)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发展时期(1976年~现在)

1、拨乱反正

批判“两个凡是”;

批判“两个估计”

工宣队退出学校

延长学制

恢复高考

提倡尊重教师。

2、制定重大的教育方针政策

*(1)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科学地阐明了知识与人才、科学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2)1980年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3)1982年9月,提出教育、科学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4)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5)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措施。

*(6)1986年4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7)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培养“四优”公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8)1987年10月,强调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首位。

(9)1992年10月,明确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0)1993年2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指导中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1)1993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1995年3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总的来说,一是确定了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确立了党的教育方针:三是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律法规。

3、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按照以上指导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4、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

(1)必须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把教育切实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必须改革开放,借鉴外国教育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教育规律,建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

(4)必须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5)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问题二中国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一、教育行政制度

中国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制度。

(一)中央教育行政

中国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国务院教育部。1949年11月成立。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分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

(二)地方教育行政

中央地方政府设有下列各级教育行政机构。

1、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教育厅;执行中央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领导本地区下属的教育行政机构和省属各级各类学校。

2、市(地)设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市各区各个县的教育工作。

3、县(自治县、旗)设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县所属的各类学校。

4、乡(镇)设管理教育的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协助乡镇政府管理各类学校。

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

为了保证地方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对地方进行拨款,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二、学制结构六三三四

三、各级各类教育

(一)学前教育

1、教育机构:托儿所和幼儿园。有小中大班之分,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

2、教育任务:是使幼儿受到早期教育,使他们在体、智、德、美得到发展,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3、教育内容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

4、幼儿园的教育手段是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

体、智、德、美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人施教;

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

(二)初等教育

1、教育机构:为小学,修业年限六年或五年,招收年满六岁儿童入学,条件不够地区也可以推迟到七岁。

小学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2、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打好读、写、算的文化基础,使其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为他

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3、为了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不少基础较好的小学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师范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在也在

小学进行实验研究。例如,改革语文、数学教材,“注意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开辟第二教学渠道,加强品德教育,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等实验研究。

4、培养目标:

思想品德的培养;

初步读写算的能力。

具有健康的身体。

5、教学教育内容:

小学开设的国家课程有两类:一是学科类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九门(周21-25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能开外语和计算机课。第二类是活动类课程,晨会、班队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等三项活动(周5-3课时)。除国家课程外,还由地方安排课程(周1-2课时)。

6、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演示法和实验法、参观法、读书法、练习法。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三)普通中等教育

1、教育机构:普通中学,有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组成。初中招收小学毕业生,小学六年制者三年,小学

五年制者四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修业三年。

2、培养目标:普通中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

族素质。

3、教学教育内容:

初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学科,

一定的课外活动和地方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人口教育、体育、艺术欣赏、劳动技术、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科,此外还有选修课和课外活动。

4、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三大板块的关系处理好。

1990年国家调整了高中教学计划,并有计划地实行“高中会考”制度

(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1、中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它包括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

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一般修业四年,高中毕业生一般修业两年。根据专业调整。

中等技术学校份工业、农业、林业、医药、财经学科。课程分为政治、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等。

2、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培养中等技术工人,招生对象分别为具有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招

收初中毕业生的修业3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修业2年。

技工学校的课程,分为文化、技术理论课、生产实习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生产实习教学时间与文化、技术理论教学时间原则上各占一半。生产实习一种是在校内实习工场进行,另一种是到有关企业进行。

3、中等职业学校

4、职业高中:职业高中是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党分流的重要步骤。课程门类较为广

泛。职高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数之比为5:5。

(五)高等教育

1、教育机构;由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其他属于高等教育的机构实施,分为专科、本科、研究

生三个层次。专科修业一般2-3年,本科修业一本4年,医学院和少数理工学院5年,研究省分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两个阶段。修业年限各为2-3年。

2、高等学校的办学形式有全日制、广播电视、函授、夜校等。此外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3、教育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招收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实行全

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采取国家计划招生、定向两种形式。高等学校现有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类,有专业数百种。

(六)师范教育

1、师范教育机构:中国实施师范教育的机构有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

(1)中等师范学校

中等师范学校(含幼儿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招收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学制分为3年和4年两种,也可以招收民办教师,学制两年。

中等师范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外语、心理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等。

(2)高等师范学校

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全部独立设置。高等师范学校有两类,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大学,均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师范专科学校学制为2——3年,任务是培养初中师资;师范大学或师范学院本科学制为四年,负责培养中学师资。

2、师范教育课程:各专业社有以下五类课程:(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2)、外国语课(两年制是专科免修);(3)、教育理论课;(4)、体育课;(5)专业课。高等师范学校学生除课程学习外,还要参加以下活动:(1)、教育实习;(2)、参加科学研究;组织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进行社会实践。

4、教师培训: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师资培训机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职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举

办培训班、讲习班。培训时间不等。

全国有师资培训网,中央设有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省设有教育学院,主要培养高中教师,地市有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各县设有教师进修学校,培养小学师资。

(七)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师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机构有业余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机构。其任务广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在职和再就业教育和培训;(2)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补习);

(3)成人学历教育;(4)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继续教育;(5)社会文化

和生活知识教育。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已形成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包括招生制度、教学

制度和考试制度。

3、教育实施:各自形成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包括招生制度、教学制度、考试制度。

自学考试制度别具一格,具有中国特色。

(八)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

1、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从中国国情出发,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渠道、多种规格、多种形式办学的决策。

3、体现改革精神,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

问题三:中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国民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文盲和半文盲比重大且绝对数大;

2、教育体制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的需要;

3、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依然严重;

4、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5、高等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不合理;

6、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

二、对策:

1、指导思想:

2、发展目标:

(1)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

(3)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成人教育)。

3、教育体制该的目标和步骤:

(1)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学校。

(2)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合并和联合办学,部属院校由地方管理,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人事、后勤化、分配制度)

(3)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燎原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农村:农村工作会议,城市:社区教育。

(4)运行机制改革: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地方分权,由管理向指导转变。

(5)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6)教学改革:

4、政策措施:

(1)认真落实“两基”重中之重地位,确保“两基”任务按时完成;

(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稳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层次;

(3)调整高等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

(4)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

(7)保证教育投入,提高投资效益;

(8)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9)加强规划后续工作。

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问题四香港、澳门和台湾教育

香港教育

一、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1840年英国占领香港;

2、1843年建成的马礼逊书院是当时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学府;

3、1866年政府开办了第一所政府学校——中央学堂;

4、1887年香港西医书院成立,是香港高等教育的开端;

5、1911年第一所公立大学——香港大学在香港西医书院的基础上成立,标志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

5、1963年中文大学的成立,六五一四制;香港大学六五二三制。

6、70——80年代,香港理工学院、城市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成立。

二、现行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制度:三个层次:

1、最高教育行政机构是(1)教育及人力统筹科(2)教育统筹委员会(咨询性质的机构)

2、第二个层次包括:教育署和教育委员会、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职业训练局、工业教育及

训练署。

3、第三个层次主要指: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组织。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托儿中心(2-6岁、全日制、社会福利署)幼稚园(3-6岁、半日制、教育署)。

2、小学教育:官立学校、资助学校、私立学校

3、中等教育:三轨制:文法中学、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学校。中学学制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

4、职业技术教育:职业中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理工学院。

5、高等教育:

(1)综合大学: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

(2)理工院校: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

(3)其他院校: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学院、树仁学院。

6、师范教育:香港教育学院。

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中文教育的地位正在得到重新确立;

2、重视开展公民教育;

澳门教育

一、教育比较落后,澳门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未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在世界上可能是绝无仅

有的;

二、高等教育学府只有澳门大学。

台湾教育

一、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兴办学校,奠定了台湾、教育的基础;

(二)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日本;被日本武力占领,教育是日本模式的奴化教育,50年殖民统治。

(三)1945日本战败,台湾光复。收回台北帝国大学,改组为国立台湾大学,1946年,实施六年国民义务教育。1967年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89年,宣布实施12年国民教育制度。

二、现行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行政制度

台湾教育行政分为三级,教育行政也分为三级。

(二)学校教育制度

采取六三三四制。

1、学前教育:幼稚园(2-6岁、教育机构负责)和托儿所(4-6岁、社会福利机构)

2、初等教育:国民小学,六年学制,满六岁入学,就学率已接近100%。基本上为公立,私立占极少部分。

3、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4、职业技术教育:涵盖高中、大专、大学三个阶段,体系较为完善。

5、高等教育:专科学校、大学、技术学院。1990年109所。大学58所。

实行“联招”的统一考试制度。

6、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体制采取定向型,全部由师范院校负责。

1994年实行开放型的教师培养模式。

三、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1、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率严重失调;

2、高等学校入学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3、高等教育重量轻质,公私立大学资源差距悬殊;

4、“应试教育”严重。

(二)对策:

1、由集权变为分权;

2、高等教育改革:(1)管理体制

(2)完善经费分配制度

(3)扩充高等教育规模

(4)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3、中小学教育改革:

(1)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2)发展“适性适才”教育,提倡小班教学。

(3)革新课程与教学。开设英语、增加活动课程、加强公民教育

4、向终身学习社会迈进。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

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100分)

考试标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国文化“走出去”》 倒计时 42:8 一、判断题 (10 道)您的得分:100.0!恭喜,您通过了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考试! 1.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外交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2.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如今美国人对中国的流行文化认知度相当高。 正确 错误 3. 经贸合作并不能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问题。 正确 错误 4. 事实表明,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受度几乎是一样的。 正确 错误 5. 《朝鲜日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正确 错误 6. 艺术历来是了解一个民族内心生活的一面镜子。 正确 错误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正确

错误 8.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正确 错误 9. 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受到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好评与肯定。 正确 错误 10. 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研究问题。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截止到2010年底,全球已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共计()所。 A. 421 B. 523 C. 691 D. 768 2. 文化“走出去”的四个基本元素分别是政府、民间、送出去、卖出去。其中,()是最佳选择。 A. 民间+市场 B. 民间+送出去 C. 政府+卖出去 D. 政府+送出去 3. 为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中国政府于()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汉办”。 A. 1978 B. 1983 C. 1987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1、城乡一体化的含义、重要性、目的、意义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宏观因素,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离,造成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两极分化的局面,从而产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而后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起来,及时的提出解决对策,保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厉以林认为: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还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

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的过程。总之,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1、城乡一体化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镇化水平既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和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十分突出。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却在曲折中逐渐提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国城镇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城乡不协调发展格局 1949年以来,结合自身国情,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民和土地绑在一起,城乡之间缺少市场联系,城乡二元化开始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化了城乡二元化,而后随着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加剧了城乡不协调发展。 二、1979年—1989年城乡一体化起步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

第三部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第三部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张扬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对我们这样一个各方面仍然相对落后的大国来说,除了依靠政府努力以及利用市场机制外,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一、第三部门及其发展概况 所谓第三部门,又称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部门,即NGO(Non-governmetal Organization)。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是相对于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和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体系而言的。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社会开始形成并流行。但是,它作为实质性社会组织形式已经在西方社会存在了几百年。现在第三部门已经影响到非常广泛的社会领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西方社会都存在着庞大的第三部门。根据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在全球42个国家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提供的数据,第三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世界各国GDP的4.6%,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在一些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则更高。[1]第三部门的概念虽然只是近些年才在中国渐渐流行开来,但中国历史上第三部门性质的组织之源流还是悠长的。从古代的先秦时代就有“会党”、“社会”之说,到后汉的朋党,宋代的互助性、慈善性的“合会”、“义仓”、“义社”、“善会”等等,直到明清时代的天地会、哥老会等等。全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第三部门性质的组织经过了几次大起大落,先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政治化和大量取缔,后是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个较为迅速的发展,到1965年全国性社会团体由解放初的44个增加到近100个,地方性社会团体发展到6000多个。 第三部门在中国真正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以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空间。1998年,民政部门正式成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并于1998年10月和2004年3月,由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3个行政法规。据统计,到1998年,全国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剧增至16.6万家,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则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到2005年3月,在全国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共28万余家,其中社会团体14.9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3.2万家,基金会一千家左右。除了正式登记注册的28万余家民间组织外,我国更有大量的第三部门存在,它们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得到党政机关的认可和支持,并获得大量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估计,这些组织的总体规模有200多万家。[2] 二、第三部门对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从根本上看,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与充分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体结构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因而具有依附性。[3]著名学者英克尔斯和史密斯指出,“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因素是个人,除非国民是现代的,否则一个国家就不是现代化的。”[4]教育现代化是超越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整体转换过程,其核心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5]。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就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就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 从上述视角看,第三部门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 首先,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遇到很多问题。

2018年高考引进来与走出去题组

引进来走出去、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题组反思 (2016高考新课标III,15,16)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截至2015年,我国已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回答1~2题。 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参与国经济带来的益处是 ①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丰富且价格实惠的外国商品 ②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变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降 ③生产要素流动变快,参与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④企业对区内投资增加,投资收益率随之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意义主要在于 ①改变我国对外交往方式,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③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提高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 ④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016江苏,8)小规模、零散经营在我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发展水平低,这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村将农户组成农业合作社,利用从外国引进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农户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坚持: ①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共同富裕②引进外资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③通过区域分工实现生产专业化④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6江苏,10)大飞机是国之重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中止大于飞机研制,转为与国外合作组装生产,但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并没得到核心技术。九十年代后期我国转向自行研制,经过十多年攻坚,大飞机终于在2015年成功下线。材料启示我们,发展战略性产业应: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C.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 D.把跨国公司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载体 5.(2015安徽卷2)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 ①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5江苏卷11)2014年我国企业共发生81宗海外并购,交易额达356.1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加22.7%、 30.1%。在海外并购所涉及的行业中,制造业以极大优势居于首位。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海外并购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④跨国公司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2015海南卷6)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开放国内快递市场,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在我国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整体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背景下,允许外资企业开展国内快递业务有利于 ①细分国内快递市场,稳定中资企业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 ②建立对等开放的国际快递市场,为中资快递企业“走出去”创造机遇 ③利用外资快递企业品牌和资金优势,整合国内中小快递企业 ④加大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快递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2015上海卷18)下图是2011-2014年我过货物出口额和进口额情况。由图可知,近年来我国( ) A.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逐年扩大B.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逐年缩小 C. 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逐年扩大D.对外货物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9.(2013·江苏单科·T12)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2012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A.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 B.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 C.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D.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10.(2013·海南单科·T8)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下列举措中体现这种转变的是() A.企业增加成套设备出口 B.企业拓展海外并购业务 C.企业扩大海外投资规模 D.企业加大海外上市融资力度 11. (2013·北京文综·T31)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3·广东文综·T24)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 C.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 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13.(2013·上海单科·T11)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同时全面提高开放型

论述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影响

论述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影响 第一:包豪斯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 包豪斯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的两大特点至今不能被人忘记: 1,是决心改革艺术教育,想要创造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 2,是为了这个理想,不惜做出巨大的牺牲。 包豪斯的创办者兼校长格罗皮乌斯,他们的一切技艺将会在新作品的创造过程中结合在一起;二要提高工艺的地位,让它能与“美术”平起平坐。包豪斯声称,“艺术家与工匠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亲自制定了《包豪斯宣言》和《魏玛包豪斯教学大纲》,明确了学校目标:一要挽救所有那些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艺术门类,训练未来的工匠、画家和雕塑家,让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创造“艺术家就是高级工匠……因此,让我们来创办一个新型的手工艺人行会,取消工匠与艺术家之间的等级差异,再也不要用它树起妄自尊大的藩篱”;三要把包豪斯与社会生产、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产品与设计直接出售给大众和工业界。包豪斯声言,他们将“与工匠的带头人以及全国工业界建立起持久的联系”。 不仅如此包豪斯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一、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二、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四、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五、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从以上介绍看,在包豪斯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一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维代表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包豪斯这艘驶向远方航船的舵手。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政治原因,包豪斯至今仍然会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所出现的大工业生产“技术与艺术相对立”的状况,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包豪斯则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他们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相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艺术修养、又有应用技术知识的现代设计师。实用的技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三者的紧密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的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格罗皮乌斯有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美术与工艺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而是同一个对象的两种不同分类。艺术家比较注重艺术理论,容易接受新思维,他们教育学生,一定能胜过旧式工匠。这类艺术家可以向学生强调并解释一切艺术活动的共通要素,让学生了解到美学的基础。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帮助学生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艺术家激励学生开动思想,开发创造力,作坊大师教会学生手工技巧和技术知识。 第二,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也影响了艺术设计教育。 1942年成立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开始就引进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开创了中国全面推行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河。它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制定。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各系并入有关院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到延续。后来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被当成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遭到批判,包豪斯的设计与教育思想在中国逐渐被淡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日期:2016年10月1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九诠【字体:大中小】 本文导读: 豪迈地奔向未来 CFP供图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豪迈地奔向未来CFP供图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概要:该论文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也对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同时对包豪斯设计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作概论性探讨。论文大篇幅引用中外原著的原文,文末虽列出部分参考书目,但未能尽数。 包豪斯这个名字对于学过工业设计概论的人来说耳熟能详。包豪斯设计学院,1919年4月1日成立于德国的魏玛,是第一所新型的现代设计教育机构,虽然包豪斯的历史只有14年,但是它的诞生却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不论是它的学校构成、教学思想、专业课程设置,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及设计理念等方面,都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包豪斯,现代设计,设计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设计行业的兴起。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因此,设计教育也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国内外的许多设计院系都开设了相关的设计课程,这些设计课程都借鉴了包豪斯设计艺术教学体系的课程,并且他们都在学习和应用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等等。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对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构成、设计思想、艺术教学体系和师资制度、专业课程设置。 一、学校的构成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影响 德国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格罗佩斯斯建立。十几年的时间,包豪斯设计学院成为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受到包豪斯的影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设计院系都开展设计教育的课程,有的院校开始培养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设计人员。 二、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接任的米斯面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可以以15%和50%作为划分标准,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时之间,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50%时,高等教育就处于“普及化”阶段。还指出一般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阶段。199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392.0元,和人均GDP1000美元还有差距。但是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订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截止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高等教育学历者在全国总人口(6岁及以上)中所占比率都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1998年~2012年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76%,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大学扩招的十几年里,高校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拥有高等学历者几乎遍布了各行各业。 然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各种计划、各种指标的一改再改,还有各种计划、指标的提前实现,各地争相拼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连年超额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实在令人担忧。在广东,除了某几间重点建设的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都举债办学,有些债额以千万计算。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加大高校经费的投入,但是因为招生过多,生均所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实际购买力来计算是降低的。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会导致高校各种各样的问题。曹飞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公平问题、质量问题、教育经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等主要问题,还面临着办学条件饱和、教育质量受到挑战、高校经济负担加重、教育公平受到挑战的负面影响(曹飞,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一期)。 高校的办学质量应以其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参考,因而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包括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为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而人才培养质量则由三轴长短确定。(张安富、施佳璐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及相关概念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1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问题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鲜明地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外适性过低。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能层面,现代的大学生都难以具备竞争优势。就内适性而然,高等教育效果不明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学生真证掌握知识较少,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甚至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实际掌握知识,有些掌握的很快就忘掉,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作用有限。对于个适性而言,现代大学校园活动五花八门,能较好的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因为外适性、内适性的不足,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不足的。2011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高校与社会接轨,或许可以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 2013年,我国高校扩招基本结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注数量扩大的进程告一段落。

干部网上学习中国文化“走出去试题答案

提交 考试标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国文化“走出去”》 倒计时 51:37 分数:100 一、判断题 (10 道) 1. 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研究问题。 正确 错误 2. 经贸合作并不能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问题。 正确 错误 3.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外交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4. 事实表明,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受度几乎是一样的。 正确 错误 5. 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受到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好评与肯定。 正确 错误 6. 《朝鲜日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正确 错误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正确

错误 8.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如今美国人对中国的流行文化认知度相当高。 正确 错误 9. 艺术历来是了解一个民族内心生活的一面镜子。 正确 错误 10.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向外输出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出自()。 A. 克林顿 B. 布莱尔 C. 撒切尔 D. 默克多 2.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理论。 A. 保罗·克鲁格曼 B. 托马斯·萨金特 C.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D. 约瑟夫?奈 3. 党的()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理念。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从工艺美术教育到现代设计教育-最新教育资料

从工艺美术教育到现代设计教育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成立 广州美术学院前身为湖北武昌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53 年国家进行全国性的院校调整时,武汉的中南文艺学院、广 西艺专美术系和华南文艺学院合并成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 成立之初中南美专只有绘画系,雕塑系和图案组。到1955 年,中央国务 院筹划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把中南美专的图案组连老师学生 起调往了北京。1958 年中南美专迁址广州,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设有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 为了响应国家工艺美术品的外汇需求,广东省省委重新筹划,基于广州临近港澳的地理位置,以及诸多的传统工艺资源,例如牙雕、玉雕、广彩、广绣等,提倡发展工艺美术专业。于是广州美术学院成立了工艺美术系,同时也增加了版画系。同年秋季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和染织专业开始招生,第二年工艺美术系增设了装潢专业。 建系初时情况相当艰难,师资和设备都稀缺,学生们对工艺美术系的前景并不看好,都倾向做画家,当艺术家,工艺美术系招生十分困难。而此时的工艺美术系的课程设置并无多少工艺内容,当时的装潢专业是五年制,有将近四年的课程内容都是在学习画画,这时的工艺美术其实就是绘画专业的变种。 师资稀缺的情况后来逐步得以改善,中央工艺美院调来一些

老师,像金景山、赵漪心、白崇智等;广州美术学院别的系也调入了几位教授绘画基础的老师;另外工艺美术系也有自己培养的优秀学生如刘露薇,尹定邦等留校任教。随着对市场和教学的认识逐步清晰,新上任的年轻老师们开始了解到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文革时期整个教学体制都受到了冲击,直至1978 年,广州美术学院才恢复建制。环境稳定后,教学改革开始实行。 二、工艺美术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和必然性 一)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念的传入 包豪斯1933 年因为政治原因关闭后,其影响力随着诸多大师的移民而转移至美国,几十年后才经由日本和香港传入中国。曾经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郑可先生是少有的直接接触过 包豪斯的中国人。他出生于广州,在1927 年留学法国,1931 年在法国参观了德国包豪斯学校设计展,后来还成为我国最早介绍 包豪斯思想的艺术家。 郑可对于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成立之时,时任系主任的高永坚便是郑可先生的学生。高永坚老师受郑可先生的影响,对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学方式从接触开始便抱以欢迎、接受的态度,这观念也影响了他的学生,也影响着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 二)改革开放的影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我 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始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

城乡一体化理论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 内容提要:文章通过介绍中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认识,综合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对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思考 一、国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探讨 1.马恩列斯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他在185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乡村城市化”这一理论。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24页)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就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失,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以及大家共同享受福利。 斯大林认为:“这不是说,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58页)由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标志。 2.现代学者的理论认识 在英文和法文的城市科学资料中,没有“城乡一体化”的词语,比较相近的是“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 composition)。其含意是指自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制造业从原先的大都会向较小的村落或尚未工业化的地区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和乡村相混合的新型区域。 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是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在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它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百度百科上的说明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8年高校招生数仅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以后几年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招生数仍不断增长,直到2006年增长率为11.5%, 招生数为530万人,高校扩招告一段落。2007年、2008年高校招生增长率分别为6.9%和5.6%,显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8年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推迟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人认为从1999年到2006年的中国高校扩招是大跃进、大冒进的表现,是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 而回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重视高等教育的浪潮。从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来说,美国高等教育在1970年就达858万多人,是其1950年学生人数的3.7倍;日本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在1980年为183万多人,比其1950年的学生人数增长了将近6倍;前苏联在1970年代的高校在校生达458万多人,是其1950年学生人数的2.7倍。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扩张是世界性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就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二战以来西方各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回应,它所要分析和解释的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规模扩张与系统性质变化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理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有关的问题。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需要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内涵界定及相关解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自从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思想后,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再从世界范围看,从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到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到2015年《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需要对此前历史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反思,从而形成全景式参照。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伴随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结构性、整体性和深层次的。诸多问题,有些是由“急功近利”的“简单现代化”的取径带来的,有些是“唯我独尊”与多元内涵冲突的“反身现代化”症状的暴露,有些则是“难以料及”的实施层面复杂情境的遭遇……这提醒我们,“现代化”并不天然就是褒义词。任何将“现代化”赋予全面“豁免权”的行为,都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带来伤害,甚至将中国教育引入“现代化陷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也给我们提供了全面总结、整体反思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中国教育推向更新阶段、更好水平和更高目标,对全球教育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改革创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主旋律 “现代化”已然成为发展中国家战略话语的“基本语法”。根据眭依凡等学者的研究,欧美学术界已经很少讨论教育现代化议题,但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则是讨论最多的几个议题之一。

干部网上学习中国文化“走出去试题答案

干部网上学习中国文化“走出去试题答案

提交 考试 标题 《中国文化“走出去”》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 题 10 道,总分 100 分, 60 分及格。 所属 课程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中 国文化“走出去”》 倒计 时 51:37 分数:100 一、判断题(10 道) 1. 文化建设问题是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研究问题。 正确 错误 2. 经贸合作并不能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互信 问题。 正确 错误 3.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外交关 系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错误 4. 事实表明,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接受度几乎 是一样的。

正确 错误 5. 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受到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好评与肯定。 正确 错误 6. 《朝鲜日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正确 错误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正确 错误 8.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如今美国人对中国的流行文化认知度相当高。 正确 错误 9. 艺术历来是了解一个民族内心生活的一面镜子。 正确 错误 10.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向外输出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此话出自()。 A. 克林顿 B. 布莱尔 C. 撒切尔 D. 默克多 2.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理论。 A. 保罗·克鲁格曼 B. 托马斯·萨金特 C.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D. 约瑟夫?奈 3. 党的()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理念。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4. 中国经济是世界上第()大经济体,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却与经济的影响力很不相称。 A. 一 B. 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