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

心理学-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

心理学-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
心理学-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

第五章想象与思维

一、单项选择题

1.()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A.表象 B.想象 C.感觉 D.注意

2.气象学家通过卫星云图知道天气的变化,这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问题性 D.推断性

3.3岁前的儿童,把一根竹竿放在胯下说“骑马了”,一旦停止跨竹竿的动作,“骑马”的思维活动也结束了,这属于()思维。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4.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B.高斯少年时做数学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5.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A.经验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6.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A.分类与比较 B.具体化与系统化 C.抽象与概括 D.分析与综合

7.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 B.想象 C.后像 D.印象

8.当谈到某一个朋友时,他的音容笑貌会浮现在脑海中,这属于()。

A.表象 B.想象 C.联想 D.思维

9.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表象 B.想象 C.幻想 D.印象

10.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们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这说明想象的()。

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替代功能 D.压抑功能

11.千手观音的形象属于想象的()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12.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3.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属于()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14.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15.演讲采用的语言形式主要是()。

A.书面言语 B.內部言语 C.对话言语 D.独白言语

16.言语是()。

A.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B.一种符号系统 C.一种社会现象 D.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17.言语通常分为()。

A.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B.内部言语和口头言语 C.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D.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18.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內部言语 D.对话言语

19.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20.具有展开性、计划性、准备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对话言语 B.独白言语 C.书面言语 D.內部言语

21.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属于()。

A.独白言语 B.对话言语 C.内部言语 D.书面言语

22.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是对()的理解和识别。

A.语音 B.词汇 C.句子 D.课文

23.言语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A.语音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文本理解

24.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由于思维的()。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25.儿童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的形象特征区分“叔叔”、“爷爷”,这体现了思维具有()特征。

A.直接性 B.间接性 C.概括性 D.创造性

26.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27.灵感现象是()的结果。

A.直觉思维 B.综合思维 C.聚合思维 D.分析思维

28.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概念后,可以将这些数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的()过程。

A.具体化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

29.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这属于()。

A.思维的抽象过程 B.思维的具体化过程 C.思维的分类过程 D.思维的概括过程

30.把文章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心思想,这是思维的()过程。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31.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32.小明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这些概念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

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33.幼儿把香蕉和口琴归为一类,把苹果和球归为一类,这时形成的概念是()。

A.具体概念 B.抽象概念 C.合取概念 D.关系概念

34.钢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以金属做笔身”和“书写工具”,这个概念属于()。

A.析取概念 B.抽象概念 C.合取概念 D.具体概念

35.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36.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是()。

A.直觉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37.幼儿计算应用题“5个苹果吃掉3个,还剩几个”时,他的思维种类属于()。

A.直觉动作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

38.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

A.求异性思维 B.集中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发散性思维

39.有些学生能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应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有些学生则显得比较困难,这是思维的()差异。

A.广阔性 B.批判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40.思维的()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A.逻辑性与严谨性 B.独立性与批判性 C.灵活性与敏捷性 D.广阔性与深刻性

41.“深思熟虑”是指思维具有()。

A.批判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

42.“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指思维的()。

A.广阔性 B.独立性 C.批判性 D.深刻性

43.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的表现。

A.深刻性 B.批判性 C.广阔性 D.灵活性

44.有的人决定事情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这是思维缺乏()。

A.深刻性 B.独立性 C.批判性 D.敏捷性

45.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这是思维的()

A.批判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4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

A.敏捷性 B.广阔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

47.思维很迅速,但是经常出错,这是()的表现。

A.思维敏捷 B.没有主见 C.死板 D.轻率

48.法官判案要能理性、客观,而不能受情绪和个人偏好的影响,这是对其思维()的要求。

A.广阔性 B.独立性 C.批判性 D.深刻性

49.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是()。

A.直觉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聚合思维

5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51.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52.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说明创造性思维的()。

A.灵活性高 B.流畅性好 C.广阔性好 D.独创性强

53.下列属于创造性思维独创性特点的是()。

A.开创不同的方向 B.短时间产生大量的观念 C.不落常规 D.透过现象看本质

54.收集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55.创造性思维验证期的主要特点是()。

A.收集材料 B.实践检验 C.重新组织廓 D.豁然开朗

56.数学老师在教授“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时,画出了形态各异的直角三角形,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

A.变式 B.定势 C.反例 D.正例

5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思维缺乏()。

A.敏捷性 B.灵活性 C.广阔性 D.深刻性

58.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樱桃小嘴 B.白日做梦

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形象

59.“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间接性 D.思维的直觉性

60.小学儿童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61.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62.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表象基本特征的是()。

A.直观性 B.概括性 C.整体性 D.可操作性 E.理解性

2.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属于()的产物。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E.创造想象

3.口头言语包括()。

A.对话言语 B.自言自语 C.独白言语 D.书面言语 E.内部言语

4.书面言语具有()的特点。

A.随意性 B.展开性 C.反应性 D.简略性 E.计划性

5.对言语的理解包括()。

A.语音知觉 B.词汇理解 C.句子理解 D.文本理解 E.语义理解

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A.独创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E.流畅性

三、填空

1.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在这里,丝茅草是_________。

2.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_________。

3.根据思维活动的指向性,可以把思维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_________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5.想象是对已有_________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征。

6.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是_________与_________。

7.抽象思维是以_________为工具进行的思维。

四、判断题

1.表象具有概括性,我们可以通过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2.比较与分类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

3.先天盲人通过听别人的描述,可以在大脑中形成色彩斑斓的大公鸡的形象。

4.由A>B,B>C,C>D,得出A>D,这是发散思维。

5.辩证思维的成熟,标志着中学生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发展的结束。

6.思维是借助言语实现的。

7.表象的形象比知觉的形象生动,不稳定。

8.表象是不可以操作的。

9.语言和言语是一样的。

10.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

11.内部言语具有隐蔽性和完整性。

12.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显露的内心状态,是思维间接性的体现。

13.梦是特殊的心理活动,是典型的无意想象。

14.“浮想联翩”是无意想象。

15.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16.同一儿童能演算较抽象的数学题,但在理解历史事件时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是儿童的思维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7.儿童对勇敢和冒险不能分辨主要是他们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的缘故。

18.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对于培养思维品质很不利。

19.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很大潜力,只要教育得法,可以促使儿童的思维提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20.同一儿童能演算较抽象的数学题,但在理解历史事件时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是儿童思维发展中不平衡表现。

21.“会飞的是鸟”这是日常概念。

22.小学儿童说“马是动物”,这说明他已揭示“马”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3.梦中出现的形象离现实很远,是一种创造想象。

24.表象的概括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25.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也就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

26.鲁迅先生依靠幻想,构思出了阿Q的型形象。

27.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但他们的形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了想象的一种加工方式——黏合。

心理学第五章习题 思维与创造性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 D ) A.想象 B.联想 C.表象 D.思维 2.思维的主要特征为(A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 分析性和整合性 3.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B ) A.知觉B.思维C.想象D.遗觉像 4.下面哪一种属性是思维的特点?( C ) A.直观性 B.直接性 C.概括性 D.整体性 5.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A ) 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 6.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B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7.“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D )。 A.常规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8.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B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9.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B )。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求异思维 10.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D)。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1.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D ) A.抽象逻辑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12.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B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13.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尺

发展心理学6第五章要点

第五章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一、幼儿的各年龄阶段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1、幼儿期是指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称为学前期。 2、幼儿期的基本特点:第一,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第二,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第三,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关于儿童游戏有哪些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传统的游戏理论 ①复演说:霍尔提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而游戏则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 ②精力过剩说:精力过剩说认为,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放这些能量,只有把游戏当做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③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④机能快乐说,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感受身心的愉快,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 ⑤生活准备说: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 ⑥成说说,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 (2)当代游戏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体验,也可以抚平创伤。 ②皮亚杰的认知动力理论。儿童通过游戏来完成同化作用,及在游戏中努力是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着儿童游戏的水平,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三大阶段: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者分别和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和具体运动思维相对应。 ③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人类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儿童心理发展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思维平P105 2.分析和综合P106-107 3.比较P107 4.抽象和概括P107 5.具体形象思维P108 6.抽象逻辑思维P108 7.聚合思维P108 8.发散思维P109 9.创造性思维P108 10.概念P109 11.推理P112 12.心理定势P120-122 13.想像P121 二、单项选择题 1.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情,这表现了思维的哪种特性?( )P106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2.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表现了思维的( )P106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P106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它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幼儿这种依赖实际动作的思维被称为(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5.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种思维现象是(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6.科学家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已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各种问题。这种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指的是(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7.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被称为( )P108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8.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P108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9.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P109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思维 10.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是条件推理又称( )P114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1.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是指 ( )P112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2.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推理是指( )P112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3.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这是( )P113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4.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因而常常会阻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P119-120 A.问题表征方式 B.无关信息的干扰 C.功能固着性 D.心理定势 15.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会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 )P120-121

心理学选择题-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学》选择题-记忆想象思维 1.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编码 B.提取 C.保持 D.加工 3.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4.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5.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6.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 7.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机械记忆 8.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是() 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 C.有意识记 D.不随意识记 9.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声像记忆 10.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11.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时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12.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

A.图像记忆 B.言语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13.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2 ~40 ~60 ~80 14.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组块 ~6个组块~9个组块~8个组块个组块 15.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6.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柏林 D.弗洛伊德 17.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18.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A.单一抑制 B.双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19.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20.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21.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 22.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23.根据言语描述或图表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幻想 24.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心理学复习与练习 第6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要求: 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 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 一、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 (三)思维的分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 (1)直观动作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 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 (1)聚合思维 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 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 (1)常规思维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3)创造思维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发展心理学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统考2010研] A.由上到下B.由近及远C.由边缘到中心D.由粗大到精细 【答案】ABD 【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五大规律包括:①从整体性动作到分化性动作。②头尾规律:从上身到下身。③大小规律:从大肌肉到小肌肉。④近远规律:从躯干到四肢。⑤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一的支配。 2.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统考2008研] 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 【答案】D 3.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研究婴儿依恋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统考2008研]A.习惯化与去习惯化B.视觉偏爱法C.陌生情境技术D.照镜子法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用陌生情境技术研究婴儿依恋,将婴儿的依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三种。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视觉偏爱法是研究婴儿知觉的主要方法。照镜子法是研究婴儿自我所使用的方法。 4.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统考2007研] 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抗型D.迟缓型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5.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8个月B.1岁左右C.2岁左右D.3岁左右 【答案】D 【解析】3岁是婴儿言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年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掌握1000个词左右,同时基本使用完整句。 6.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B.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C.父母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D.父母采用奖惩相结合的办法 【答案】B 【解析】针对婴儿的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父母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的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对困难型婴儿,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地适应社会。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家长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多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经验。 7.2~4个月的婴儿见到熟人与陌生人都会微笑,这属于()。[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反射性微笑 【答案】C 【解析】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这个时期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

《普通心理学》:想象概念及作用

《普通心理学》:想象概念及作用 一、想象的概念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此概念我们应做如下的理解。 第一,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即以记忆表象(储存在脑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例如,我们没有去过草原,但当我们读到《敕勒歌》中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美丽景象: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微风吹动着茂密的牧草。不时露出牧草深处的牛羊。这幅我们从未感知过的图景,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蓝天、草地、微风、牛羊等记忆表象的组合构成的。 第二,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例如,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他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并不是他所感知过的;读者在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的形象也是读者未曾感知过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在他小说中出现的霓虹灯、潜水艇、坦克、电视机等也是他当时未曾感知过的;还有音乐家谱写一首新曲子时头脑中出现的音乐形象,建筑设计师设计一座新的建筑物时头脑中出现的新建筑物的形象等等,这些他们没有感知过的但又出现在头

脑中的新形象是想象的结果。 第三,想象过程所产生的新形象称为想象表象。想象表象有四种类型: (1)在现实中存在着但主体未曾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 (2)历史性事物的表象; (3)未来会有的事物的表象; (4)在现实中不可能有的事物的表象。 由于构成想象表象的加工、改造过程是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所以,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形象思维。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想象过程是一个对已有形象(表象)分析、综合的过程。想象的分析过程,是从旧形象中区分出必要的元素或创造的素材;想象的综合过程是将分析出来的元素或素材,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黏合 黏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等的形象。黏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 2.夸张与强调 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

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 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2、概括性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凭借语言得以实现;这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本质区别 思维的过程和种类 (一)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比较重要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二)思维的种类 1、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的心理学定义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每个概念都包含内函和外延两个方面。内函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分类:日常概念(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明确概念)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 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赫尔的“人工概念”的方法 (一)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赫尔: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到反馈的影响。 布鲁纳: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 罗施:样例理论;自然概念不像人工概念那么确定,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即自然概念的形成用不着假设检验参与。后被马丁等人对成人所做的脸谱分类实验否定。 新观点:人们记忆中可能存在两类信息,即样例信息和类别信息。假设检验理论对于自然概念、人工概念的形成都适用。 (二)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心理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C )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属性的反映。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 B ) 2、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内隐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技能记忆 ( D ) 3、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___________。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D ) 4、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随之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暂留现象,这被称为___________。 A. 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感觉融合 D. 感觉后像 ( A )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加快 D. 前后一样 ( C ) 6、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个组块。 A、3±2 B.、5±2 C、7±2 D、9±2 ( B ) 7、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B.动景运动 C.相对运动D.诱导运动 ( A ) 8、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___________。 A、感觉记忆 B、知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形象记忆 ( B )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___________。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D ) 1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___。

普通心理学思维与想象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思维与想象》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物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2、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4、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 )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想象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6、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再造思维 D.创造思维 7、运用以前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需要更改地解决类似情境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8、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9、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10、梦是()的极端形式()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空想 11、发散思维的程度由变通性、流畅性和()的能力来揭示() A.求同性 B.求异性 C.反应性 D.独特性

第五章自我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第五章自我发展 第一节自我研究的理论 一、自我研究的历史 分析自我研究的历史,可以分为两大时期:一是对自我的哲学解释;二是对自我的科学解释。 (一)对自我的哲学解释 20世纪以前,对自我的解释主要是来自哲学家的思考。边沁的功利主义观点认为,自我的本性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和最小限度的痛苦。康德认为,研究自我也就是研究善意,决定道德的就是这种善意而非行为的后果。亚当.斯密认为自我意识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知道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样别人就成为了自我意识的一面镜子,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穆勒认为,研究自我救赎研究一个人怎样朝着善行和良心的方向发展。孔德从发展的角度认为,自我要经历三个阶段:神学的(儿童)、形而上学(青少年)和科学的(成年人)。 (二)心理学家对自我的解释和研究 在心理学被称为一门科学之后,开始了心理学家对自我的研究和解释。 詹姆斯在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了美国心理学。他认为自我是我们所有经验的中心,我们把世界分成“我”和“非我”,这种划分和定义是基于我们与他人的社会相互作用。他还提出社会自我的观点,认为有多少人认识他,这个人就有多少个自我。 鲍德温提出了系统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自我的成长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儿童学会把人和物体分开;然后,学会把自己看做是许多成员中的一员,但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最后,儿童能从别人是感受看待自己,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推断别人。他也强调,自我是作为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发展而来的。 库利提出著名的镜像自我观点。 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认为一个孩子学会采择别人观点很重要,自我的发展取决于社会互相作用过程。 麦独孤认为自我的实质是本能。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观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物是控制,自我是一个组织,围绕着它由三个方面:现实的环境、本我和超我。自我的任务就是协调本我与外部世界或本我与超越之间的关系。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阿德勒强调意识的作用,任务人格的动力是社会动机,提出创造性自我这个概念,任务自卑感和对优越的追求是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本能。 沙利文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特别是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在母婴交往中的体验和感知决定着自我的发展。自我系统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的产物,其功能在于减轻焦虑,认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并加以应付和适应。 三、罗杰斯的现象学理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的目的就是成为他的真实自我。从1947年以后,罗杰斯日益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并试图从临床和实证两方面加以探索。罗杰斯强调现象学的研究取向,即根据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来解释他们。现象场的关键部分是自我。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知觉模式,这个自我,实际上是现实的自我,它反映着经验,又影响着经验。相对于现实的自我,罗杰斯提出还有理想的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早期自我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对父母评价的感知。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教学教材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 B、交流期 C、酝酿期 D、豁朗期 E、验证期 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知识性 E、指向性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辐射性 E、独创性 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 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 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 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 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 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 B、想法——检验 C、问题分解 D、“手段——目的”分析 E、问题怀疑 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C、执行解法 D、评价 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 B、多维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 B、好幻想 C、强烈的好奇心 D、独立性 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问题怀疑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1+1=? B、世界上有几大洋? 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D、衣服有哪些功能? 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基本内涵 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与原则(5原则7方法)教官理发系 概念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 作用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初创时期(1920以前) 发展时期(1920~1960) 成熟时期(1960~1980) 完善时期(1980以后)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 心理发展概述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社会 化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注意个体差异 学习准备状态 抓住关键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人格概述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概念 特征 结构 生物遗传、社会(家庭、学校教 育、同辈群体)、个人主观因素 认知 差异 认知能力的差异 认知方式的差异 表现早晚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群体差异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冲动型-沉思型 具体型-抽象型 辐合型-发散型

第三章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 内涵 学生学习 的分类 巴经典 桑试误 斯操作 班社会 苛勒-格式塔学派: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可恶)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发布)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哦)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假信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学生观 教师观 概念 分类 加涅 奥苏贝尔 其他 学习水平分类(8) 学习结果分类(5) 学习要遵循的原则: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 强化 VS 惩罚 程序教学(小贩定错饭) 普雷马克效应(祖母效应)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结构! 有意义学习的条 件! 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

心理学第九讲 思维与想象

第九讲思维与想象(下) 一、思维的培养 (一)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一个人的知识经验酌丰富程度与思维能力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足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有助于思维酌提高。知识要有助于思维必须很好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结构严密的系统,这种知识具有更加概括的性质、更科学的表达形式,因而能够使人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运用的知识,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学生要事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改进教学的方法 研究表明,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不利于思维的发展的,教学必须注意: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各种思维方法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 5、提高元认知能力,教会学生思维策略 二、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谓新形象,是指主体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这种新形象,可以使是现实中已经存在而个人尚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也可能是在现实中尚未有过或根本不可能有的事物的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却处处都是生活的影子。 说明:1.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例: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2.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 1、根据新形象的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例如,夜间做梦、幻觉等是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例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想象。有意想象按其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至于幻想则是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 2、根据创造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两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头脑中就会展现一幅充满苍凉秋景。 再造想象产生需要的条件: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最新-中学生《普通心理学》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精品

《普通心理学》: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是想象者本人没有感知过的或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的事物形象,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想象是超现实的凭空产生的呢?不是,想象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仍然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 一方面,想象中的新形象无论多么离奇、新颖,我们终究会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他的组成部分。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把头脑中人和猴的表象经过加工构思之后,重新组合创造出来的新的具有反叛精神的典型形象。神话中讲的“妖魔鬼怪”的形象,无非是动物的头加上人的身体变成牛头马面、巨齿獠牙之类,也就是现实中面目可憎、形象可怕的东西。就拿梦(梦也是想象,它是想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来说吧,有时十分荒唐怪诞,很离奇,但梦境仍然是以感知过的事物为“素材”的无次序结合的结果。另一方面,没有记忆表象,或者说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就不会有相应的想象。先天的聋人,决不会想象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先天的盲人,决不会想象出自然界的美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记忆表象,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想象表象。可见,想象来自客观现实。 (二)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想象一般总是受需要和动机的推动,受思想、意图和目的的调节,而个人的需要、动机、思想、意图则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是社会生活要求的反映。因此,人的想象的内容和水平也总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例如,古代虽有“嫦娥奔月”的幻想,但决不会有星际旅行车站、空中城市的设想;《西游记》中猪八戒用的武器是九齿耙,唐僧西天取经是步行或骑马,却想象不到现代化的武器和交通工具。可见,想象不能脱离现实。 (三)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借助想象力产生他所预期的劳动结果的表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想象不仅能够预先产生劳动最终结果的表象,而且能够产生中间产品和制作产品的动作的表象。人借助于这些表象,指导着自己劳动活动的过程。可见,想象是人的劳动活动和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因此,它也是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世界上没有原因和现实基础的想象是不存在的,把想象看成“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想象仍然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完整word版)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试题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A. —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2?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应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3.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4.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6.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7.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成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8.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 B.认知结构 C.媒体 D.学习材料特性() 9.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0.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特殊性迁移() 11.两种学习间发生互相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12.将原有认知经验用于新情景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般性迁移() 13.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思维的概述 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D)思维。 A.具体形象 B.抽象 C.语词逻辑 D.动作 2、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B)的反映。 A.深刻 B.间接 C.抽象 D.综合 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5、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 6、(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7、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9、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10、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二节思维的过程 1、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程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A)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2、(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3、抽象: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4、分类:分类是在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5、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有三种水平: 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以上三种水平的综合,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于掌握 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D) A.综合 B.抽象 C.概括 D.概念 2、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A)反映。 A.概括 B.抽象 C.直接 D.具体 3、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概念) 4、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5、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 6、结合教学实践,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1、过去经验。

大学生思维导图心理学

大学生思维导图心理学 导语: 在日常学习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学习能力,包括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所以,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思维导图的相关绘制方法。 免费获取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870305.html,/mindmaster/ 适合大学生用的思维导图app有哪些? 思维导图app有很多,其实软件功能和操作都差不多,但是要适合大学生的话,从各方面来比,性价比最好的还是MindMaster。 MindMaster是可以免费使用的思维导图软件,软件内置海量剪贴画素材,还有大量的模板,精美的配色与样式,想要不漂亮都难。它可以一键分享到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供好友直接网页打开阅读,还可以将文件保存到云空间,在其它平台如电脑、iPad无缝切换查看编辑。

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功能:

MindMaster思维导图APP有什么特色? 一、基本功能完备 MindMaster思维导图APP,作为一款通用性很强的移动端思维导图工具,不仅自带大量免费思维导图模板,还可以通过功能键快速切换主题、布局样式、颜色搭配,甚至是给思维导图添加附件、外框、标签、概要等元素。 二、容易上手 用过MindMaster思维导图PC版的应该都清楚,这款软件拥有非常简洁的界面、通俗易懂的功能、丰富多彩的模板,以及多种风格的布局样式,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各种风格的思维导图。 三、免费而且国产 MindMaster是一款国产思维导图软件,无论你是职场人士,还是在校的学生,都可以用MindMaster免费版本制作出专业又好看的思维导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