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隋唐宫廷燕乐 二稿

隋唐宫廷燕乐 二稿

隋唐宫廷燕乐 二稿
隋唐宫廷燕乐 二稿

隋唐宫廷燕乐与胡乐

15级周游

一、“燕乐”

(一)隋唐之前的“燕乐”

燕飨作乐这种活动早在《竹书纪年》中就有记载:“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人舞。”

“燕乐”一词较早出现则见于《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教缦乐、燕乐之钟磬。”“燕乐”在周代出现时有多种含义:

①国君飨宴群臣、纳贤时奏乐:“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宴之礼亲四方之宾客。”“飨时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周礼·春官·宗伯》)

②诸侯朝政于王时要宴乐:“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左传·文公四年》)

③贵族飨宴宾客时奏乐:“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佳宾之心。”(《诗经·小雅·鹿鸣》)

④“房中之乐”:“若与四方之宾客,有房中之乐。”(《仪礼·燕礼》)

⑤“礼乐”:“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礼记·月令》)

“燕乐”一词在先秦文献中使用较多,到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使用较少,但是燕飨奏乐这种活动一直在延续。如《毛诗》给《诗经·大雅·天保》作注时写道:“天保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质,平也,民事平,以礼饮食相燕乐而已。”

(二)隋唐时期的“燕乐”

唐代所用的“燕乐”一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①宴饮之乐:“良辰且燕乐,乐往不再来。”(韦应物《乐燕行》)

“?乐宁知白日短,时时醉拥双蛾眉。”(戴叔伦《行路难》)

“询闾里间事,话宫中燕乐。”(裴廷裕《东观奏记》)

②唐代九部伎、十部伎和二部伎第一部的第一支乐曲:“贞观中,景云见,河水清,协律郎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制《景云河清歌》,名曰《?乐》,奏之管弦,为诸乐之首。”(《通典》卷一四六)

③宫廷宴飨之乐:“?乐,武德初未暇改作。每?享,因隋旧制,奏九部乐。”(《通典》卷一四六)

同时,唐代宫廷雅乐与宴飨之乐有时在使用上也是没有严格区别的,并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如《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玄宗在位多年,善音乐,若设宴会,即御勤政楼。……太常卿引雅乐,每色数十人,自南鱼贯而进,列于楼下,鼓、笛、鸡娄,充庭考击。太常乐立部伎、坐部伎依点鼓舞,间以胡夷之伎,日旰,即内闲厩引蹀马三十匹,为《倾杯乐曲》,……若《圣寿乐》,则回身换衣,作字如画。又五方使引大象入场……”

在这里,雅乐或者雅乐部的人被用在燕飨酣甫会当中, 与二部伎及散乐一起同台表演。

又如“坐部伎”中:“自《长寿乐》以下皆用龟兹乐, 舞人皆着靴,惟《龙池》备用雅乐, 而无钟磬, 舞人蹑履。”这里的《长寿乐》《龙池》都是飨燕之乐, “雅乐”应是指古乐风格。这个例子也出自《旧唐书》之中。可见在《旧唐书》中, 雅乐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祭祀、典礼音乐”或“先王之乐”。

虽然隋唐时代宫廷燕飨作乐盛行,但“燕乐”一词作为宫廷音乐活动的代名词在宫廷中几乎不用。作为唐代最主要的音乐文献之一的《教坊记》和《羯鼓录》中皆无“燕乐”一词。虽然唐代宫廷在音乐活动的称谓上不用“燕乐”一词, 却常用“宴乐”。“宴乐”有时隶属雅乐, 有时用在祭祀当中, 也可以与散乐一起表演。如:“梁武帝思弘古乐,天监元年下诏求……于是去笔乃定郊宗庙及三朝之雅乐……食举奏需雅,取易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也。”(《通典·卷142·乐二·历代沿革下》)这里的宴乐就是食举乐,是隶属于雅乐的范畴。在有关宫廷音乐活动的诗歌中,也较多见“宴乐”一词的使用。如玄宗李隆基的《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裙。”

(三)后人认为的隋唐“燕乐”

前面讲到燕飨之乐和雅乐不是一种很简单的对立范畴。而将唐代“燕乐”一词与“雅乐”划分出明显界限的是宋代人, 宋人在撰写唐代音乐史实时, 常把“燕乐”(或宴乐)与“雅乐”作为两个独立的音乐门类截然分开,此结论可从

成书于宋代的几部唐代音乐史料得出。

如宋初王溥成书的《唐会要·卷三十三》中有“乐”“雅乐”“散乐”“凯乐”等章, 其中“雅乐”章专介绍郊庙音乐,可见其与宴乐或?乐的分类已较明显。其中“?乐”的内容包括十部乐的乐部名称和坐立部伎的曲目名称及由来,还提到:“其乐章又有《破阵乐》词七首,《中和乐》词首,……高宗末,其伎遂盛,于是洎天后至神龙之际,大增加立坐部伎诸舞,寻亦废之。”

这段时期“燕乐”一词的使用,还见于成书于北宋1060年欧阳修的《新唐书》。《新唐书·礼乐十一》:“燕乐,高祖即位,仍隋制设九部乐。”

其文中明确指出十部乐是燕乐,后文中多次叙述其他用于宴飨的音乐,但这些是否也属于燕乐的范围,文中没有说明。此外,《新唐书》中的雅与燕有着平行关系。如《新唐书·礼乐十二》:“其后声器寝殊,或有宫调之名,或以倍四为度,有与律吕同名而不近雅者,其宫调乃应夹钟之律,燕设用之。”《新唐书》中的“燕乐”既指十部乐之第一部,又概指十部乐。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5》则对“宴乐”有了明确的定义:“外国之声, 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梦溪笔谈》中所称的“合胡部者为宴乐”,这当中的“合”一方面指同一乐曲的胡汉风格交融, 如《霓裳羽衣曲》, 一方面指胡汉乐同台演出,如“十部乐”。“合胡部者为宴乐”实际上将“宴乐”一词所包括的内容扩大到一个更广的范畴。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79》:“凡燕乐诸曲,始于伍德、贞观,盛于开元、天宝,其著录者十四调,二百二十二曲。又有梨园别教院法歌乐十一曲,云韶乐二十曲。”在这个时期已经把燕乐看成是各种宫廷音乐包括法曲和教坊曲的总称了。

二、隋唐宫廷燕乐的基本内容

(一)隋唐时期的多部乐

隋朝统一中国之后,曾集中整理了魏晋以来盛行的清商乐及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和外国的乐舞,制定了七部乐,后增为九部乐。唐初因袭隋制,并在九部乐基础上制定了十部乐。

对 照 表1

唐 最初传入中原的时期 开皇初

(581后)

大业中 (605-618) 武德初 (618后)

贞观十六年 (642) 七部乐

九部乐 九部乐 十部乐

燕 乐 燕 乐 清商伎

清 商 清 商 清 商 国 伎

西 凉 西 凉 西 凉 386年

高 昌 约520年 龟兹伎

龟 兹 龟 兹 龟 兹 384年

疏 勒 疏 勒 疏 勒 436年

康 国 康 国 康 国 586年 安国伎

安 国 安 国 安 国 436年 天竺伎

天 竺 天 竺 天 竺 346-353年 高丽伎

高 丽 高 丽 高 丽 436年 文康伎

礼 毕 (礼 毕)

1、燕乐

唐代九部乐与十部乐中的第一部,即狭义的“燕乐”。即当时宫廷乐官协

律郎张文收创作的《景云河清歌》,此曲内容为歌颂皇帝,祝福国家兴盛,得到当时统治者的欣赏,因此,知道唐玄宗整理并制定二部伎时,仍保留着《景云河清歌》。

2、清商乐

清商乐原是汉魏六朝时期的民间歌舞。隋文帝 统一中国后,将清商乐重新

加以整理和润饰,称为“清乐”,后为唐代宫廷所用。清商乐有歌曲《阳伴》,舞曲《明君》、《并契》。《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至“武太后之时,犹有六十三曲。”又记载:清商乐的特点是“舞容闲婉,曲有姿态”;“从容雅缓,犹有古士君子之风,他乐则魔能与能比。”

3、西凉乐

西凉是汉魏以后,在甘肃西北部与东晋相对峙的一个汉族的地方政权。在

古代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一代,先后有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多个民族占

1喻意志.《音乐考研复习精要中国音乐史》第49页

据过这一地区。在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西凉乐保留有汉族乐舞风格,又吸收有西域和周边各民族的乐舞成分。《隋书·音乐志》记载:“西凉乐”起符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凉州,变龟兹之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随为国伎。

西凉乐传入中原后,因久在洛阳传习,故又称之谓“洛阳旧乐”。《隋书·音乐志》又记载:在九部乐和十部乐的西凉乐里,歌曲有《永世丰》,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

4、天竺乐

天竺,古国名,即今印度。唐代该乐部有歌曲《沙石疆》,舞曲《天曲》。

5、高丽乐

高句丽位于今辽宁东部以及朝鲜半岛。从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传入中原的乐舞,古时统称为高丽乐。高丽乐有歌曲《芝栖》,舞曲有《歌芝栖》。

6、龟兹乐

龟兹是西域诸城邦之一,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一代。唐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唐时龟兹是西域各地的政治经济和音乐文化中心,对周边各地影响颇大。《隋书·音乐志》记载:

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

《旧唐书·音乐志》又记载:

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首,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

唐代龟兹乐盛极一时,宫廷内广为流传。许多宫廷乐师改编或创作的新曲,多受龟兹乐的影响。《隋书·音乐志》记载: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疏勒盐》”。龟兹乐以其节奏鲜明、热情奔放而著称于世。

7、疏勒乐

疏勒地处西域龟兹西南,即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附近。据《隋书·音乐志》记载:疏勒乐与安国乐同是北魏太武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疏勒

乐中歌曲有《元利死让》,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盐曲》。这些曲名是音译。

8、安国乐

安国位于中亚阿姆河中游之北。安国乐与疏勒乐同时在北魏时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歌曲有《附萨单时》,解曲《居和祗》,舞曲《末溪》。

9、康国乐

康国位于安国之东,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今乌兹别克境内撒马尔汗一带。《隋书·音乐志》记载:康国乐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地区。有乐曲《戢殿农和正》,舞曲《贺兰钵鼻始》、《末溪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其舞蹈伴奏以鼓为主,舞蹈特点是“急转如风”,俗称《胡旋舞》。

10、高昌乐

高昌位于新疆吐鲁番一带。早在南北朝时,西魏与高昌交往频繁,其乐舞已传入中原地区。

11、文康伎

文康伎是隋七部乐的最后一个乐部,后改名礼毕。礼毕又称宴后,也是指九部乐的结束部分。

(二)二部伎

据《唐会要》卷三十二记载:唐高宗时已设有立部伎。坐部伎的设立约在武后、中宗之时。坐部伎与立部伎归太常寺管理,所有的乐工和舞伎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并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按上、中、下三级评定;十年一次大考核,决定乐工与舞伎的晋升和废黜。太常寺中的乐工与舞伎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坐部伎高,立部伎低,坐部伎中技艺较差者,退为立部伎;立部伎中再差者,则去学雅乐。(《新唐书·礼乐志》

立部伎八部

(一)《安乐》(二)《太平乐》(三)《破阵乐》(四)《庆善乐》坐部伎六部(一)《燕乐》

1.《景云乐》

2.《庆善乐》

3.《破阵乐》

(五)《大定乐》(六)《上元乐》(七)《圣寿乐》(八)《光圣乐》

4.《承天乐》(二)《长寿乐》(三)《天授乐》(四)《鸟歌万岁乐》(五)《龙池乐》(六)《小破阵乐》

1、立部伎

立部伎的演奏顺序是按照创制年代排列的。《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在立部伎中,“自破阵乐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可见舞乐颇有气势。

唐代流传最广的一部乐舞是《破阵乐》,《破阵乐》原名《秦王破阵乐》,唐初流传在军中的歌曲,后发展成宫廷中的大型乐舞,是极富盛名的一部乐舞。李世民称帝前,平刘武周,征战四方。于是人们将隋末流传军中的破阵乐重新填词,在凯旋庆功时演唱,令太宗非常高兴,遂亲自画出《破阵乐舞图》,命太常寺编创成大型乐舞《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歌词原出自民间,后经魏征、虞世南、诸亮、李百药等人重新填词,具有“发扬蹈厉,声韵慷慨”的风格。其曲调是以龟兹乐与汉族音乐巧妙结合的作品,曲调严谨精致,庄重平和。整个乐舞有庞大的乐队伴奏,鼓乐喧天,声震四方。《秦王破阵乐》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颇有影响。

《大唐西域记》卷五玄奘与戒日王条记载:

王曰:尝闻摩诃支那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竟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治,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起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与兹久已。

另据《大日本史·礼乐志》记载:日本文武天皇时,《秦王破阵乐》由遣唐使栗田道磨传至日本。

立部伎虽然在技艺上稍逊色于坐部伎,但立部伎在室外的庭院、广场上演出,表演人数众多,演出规模庞大,场面宏伟豪华;在音乐上,自破阵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气势非凡,激动人心。

2、坐部伎

坐部伎的乐舞实在室内厅堂演出的,规模较小,但舞伎与乐工的技艺

精湛,舞蹈形式华美。加之各乐舞介意歌颂统治者的武功圣迹、祝愿帝王千秋万岁为内容,故深受宫廷重视。

坐部伎、立部伎与九部乐、十部乐一样,用于宫廷宴享、朝会和各种庆典。九部乐、十部乐大都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原有风貌,但立部伎、坐部伎则是经过更多的加工创制而成。坐部伎、立部伎比之九部乐、十部乐在音乐舞蹈艺术上有机一部的提高和发展。虽然仍旧重视其政治作用,但其娱乐作用也在日益加强。

(三)软舞与健舞

宫廷中规模较小、娱乐性较强的歌舞。因而在宫廷中随时可供帝王、后妃们享用,并在一些达官贵族的府邸中多有流传。由于当时中原与西域以及外国频繁的往来,促进了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中原的舞蹈自然也受到了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乐舞的影响。唐代宫廷的许多一般性歌舞也多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由宫廷乐师进行加工、改编或创作而成。这些歌舞分为两类:委婉柔美的软舞和敏捷刚健的健舞。

1、软舞

据《教坊记》和《乐府杂录》记载:软舞有《凉州》、《绿腰》、《苏合香》、《春莺啭》、《泛龙舟》、《菩萨蛮》、《回波乐》、《团乱旋》、《甘州》、《垂首罗》、《兰陵王》、《半社渠》、《乌夜啼》等。其中《绿腰》在唐代宫内外流传极广。

2、健舞

据《教坊记》和《乐府杂录》记载:唐代宫廷中的健舞,有《剑气》、《胡璇》、《胡腾》、《柘枝》、《阿辽》、《黄獐》、《大渭州》、《棱大》、《阿连》等。

《剑气》又名《剑器》,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一种歌舞。在唐代宫廷内外都很流行。《剑气》是一种武舞,着军装,持武器。陈旸《乐书》记载:“剑气之舞,衣五色绣罗襦折上巾,交脚绛绣抹头,被武械。”杜甫在诗中描述: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可见此舞气势磅礴,动人心弦,深受观众的喜爱。

《胡旋舞》是西域的民间歌舞,北周时由康国经龟兹传入中原地区。由《新

唐书·西域传》记载:“康国、史国、米国等,皆曾向宫廷送胡旋之事。”可

见。《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该舞“急转如风,故称之为胡旋”。

(四)大曲与法曲

大曲是一种综合了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唐代大

曲数量颇多。如《凉州》、《伊州》、《苏罗密》、《武媚娘》、《移都师》

等。

1、大曲的结构

唐代大曲的结构除了我们熟悉的“散序、中序、破”这种结构外,王小盾

在其书《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中又介绍了其他几种较为典型大曲的类型及结构。

(1)清乐大曲

在唐大曲中,属清乐大曲有7种。即十部伎中的《清乐》、《礼毕》,教

坊曲中的《采桑》、《四会子》、《想夫怜》、《玉树后庭花》、《泛龙舟》。

其结构特点是综合器乐曲、歌曲、舞曲,并顺序成组。

行曲歌曲舞曲解曲清乐《阳伴》《明君》“契”

礼毕《单交路》《散花》

调子序破急泛龙舟无拍序16拍当曲6遍每遍18拍《散吟打球乐》6

遍采桑无拍五言八句2首4遍,每遍12拍

(2)胡乐大曲

歌曲解曲舞曲解曲

龟兹《善善摩尼》《婆伽儿》《小天》《疏勒盐》疏勒《亢利死让乐》《远服》《疏勒盐》康国《戢殿农和正》《贺兰钵鼻始》、《末奚波

地》、

《农惠钵鼻始》、《前拔地

惠地》

西凉《永世乐》《万年丰》《于阗佛曲》

(3)二部伎大曲

这张图表根据新旧《唐书》乐志和《教训钞》、《体源钞》、《大日本史》、

田边氏《中国音乐史》等文献制成反映了二部伎乐在中国及在日本表演的体制

情况。其特点是以数支舞曲联合而成为一只大曲,各支舞曲节奏、风格不同,

组成序、破、急、序这种有铺垫、有高潮、有结束的结构。

舞一舞二舞三舞四

燕乐

《景云

舞》,体

制不祥

《破阵乐舞》《庆善

舞》,体制

不祥

《承天

舞》,体制

不祥游声序破

无拍16

4

1

1 2 3 4 5 6

乐吹,序舞序吹,序舞

太平乐

《朝天

子》

《武昌太平乐》《合欢盐》《朝天子》

道行,序

舞12拍

破舞,歌《太平乐》。巾舞,狮子舞,二遍

40拍。

急舞,24

道行,序舞

15拍

(4)法曲型大曲

法曲是梨园法部所教习的乐曲,是以清商乐为基础的大曲。法曲的主要性

质是器乐曲或歌曲,而不是舞曲。这一类型的大曲特征是,它具有完备的器乐曲、歌曲、舞曲的结合形式。器乐曲不仅引导序舞,修饰急舞,而且用作中序、破、急等部分中各遍舞蹈的过度。《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

结构如下图,可以已失传。

调子序中序破急调子

春莺啭游

声,

无拍16拍飒踏二遍,每遍

16拍,有舞,有

序吹,有鸟声,

有笛词。

四遍,每遍

16拍,有舞,

有急声。

鸟声二遍,各

16拍,有序吹、

词,连舞。

舞二遍,各

16拍。

倾杯乐出舞二遍,每遍16

拍二遍,每遍

16拍(用为

中曲)

三遍,各16遍

(用为小曲)

急吹,人舞

霓裳散序6段,无

拍18段,缓舞,有

12段,急舞长引一声

(五)乐器与乐队

1,、乐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音乐演奏上的需求,唐代乐器制作工艺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唐代乐器种类繁多,燕乐所用大小不同乐器,约有50余种。主要的乐器大概如下:

管乐器——笛、篪、箫、筚篥、笙、贝、叶、笳、角等;

弦乐器——琴、瑟、三弦琴、筝、箜篌、琵琶、五弦、筑、击琴等;

击乐器——方响、钟、錞于、钲、铎、铙、铃、拔、磬、拍板、节鼓、

腰鼓、羯鼓、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齐鼓、担鼓、

连鼓、鞉鼓、桴鼓、铙鼓、槃鞞、王鼓、铜鼓以及鼓吹乐所用

的另一些鼓等。

2、乐器组合

在九部乐、十部乐中,基本上使用三种类型的乐队,即清商乐队、龟兹乐队和西凉乐队。其他各乐部所使用的乐器则与此三种乐队大同小异。

清商乐队

吹奏乐器:笙、笛、箫、篪、埙、叶。

弹拨乐器:琴、三弦琴、击琴、瑟、筑、筝、琵琶、秦琵琶(阮咸)。

敲击乐器:编钟、编磬、节鼓。

龟兹乐队

吹奏乐器:笙、箫、笛、横笛、筚篥、贝。

弹拨乐器: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

敲击乐器:羯鼓、腰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铜钹。

西凉乐队

吹奏乐器:笙、箫、笛、横笛、大筚篥、小筚篥、贝。

弹拨乐器:琵琶、五弦琵琶、弹筝、搊筝、卧箜篌、竖箜篌。

敲击乐器:编钟、编磬、腰鼓、齐鼓、檐鼓、铜钹。

(六)散乐与鼓吹

“散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宗礼》卷24,乃指郊野人民之舞。自周以来,民间音乐和各种技艺统称为“散乐”,至汉代则称散乐为“百戏”,到了唐代宫廷在坐部伎、立部伎演出之后,仍杂以各种散乐。后来又将杂技也

归在立部伎之中。白居易在《立部伎》诗中描述说:“立部伎,鼓乐喧,武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杆……”等,花样繁多。

“鼓吹”是以打击乐器和吹走乐器合奏形式为主的乐种。宫廷中的鼓吹由鼓吹署掌管,主要用于郊庙祭祀、庆祝胜利凯旋以及“元会”、校猎等盛大活动。

三、胡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盛行的原因

早在《竹书纪年》中,就有关于夏朝后相、少康、后芬、后发时“诸夷入舞”的记载。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基本形成,賨人的巴渝乐舞、西戎的狄鞮乐,遂成为华夏音乐的组成部分。张骞入西域,传《摩诃兜勒》曲,编入汉代的鼓角横吹乐。南北朝的胡乐流入,不过是这个过程的继续。

(一)西域乐舞的输入

1、中原与周边附属国的统辖关系

中原政权与西域的辖属关系可以追溯到西汉,根据《汉书》的记载,至晚在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便有西域都护之置。曹魏以后,历代中原政权都注意加强对西域的政治控制。这以后,中国北部实现了相对统一,西域同内地的政治联系进一步稳定下来。正是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胡乐入华”的局面。2 2、西域同内地的商业交流

西域同内地的商业交流也兴盛于西汉,在《东观汉记》和《后汉书》中,都有关于“西域贾胡”“商胡贩客”的事迹记述。南北朝时期,儿媳地区一直是中西贸易的一个中心。《隋书·食货志》:“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中西通商之盛,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南北朝直至唐代,河西地区人对于中西音乐的融合做出来重大贡献。十部伎中的《西凉乐》产于河西,西凉乐构成了二部伎乐器的基础。

3、佛教的流传

杨荫浏先生指出《天竺乐》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原的。3佛教源于古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原,三国以后盛行于中国南北。随着佛教而传入的音乐伎艺真是西域各国风俗的表现。以佛教庆节活动是它们传入的一条途径,其中影响内地最大的是龟兹、于阗两国。文献所载的隋唐佛曲,凡以国度为名者,均出自龟兹和于阗。如《隋书·音乐志》西凉部有《于阗佛曲》,为舞曲;《羯鼓录》食

2王小盾.《隋唐音乐及其周边》.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0 ,154页

3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109页

曲中有《龟兹大武》,《唐会要》卷三三中有《龟兹佛曲》,为大乐署供奉曲。《安国伎》和《康国伎》来自中亚,这里处于中亚文化圈内,文化与波斯一脉相传,因此安国伎和康国伎中的音乐风格通过其独具特色的急转如风、腾跳雀跃的舞蹈表现出来。

4、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西晋末年以后,中原有大批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都在中原及河西地区建立过自己的政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使如家的音乐等级观念、礼乐制度,一起被打破。北魏道武帝时,北狄的《真人代歌》便已用于郊庙宴飨。到了隋唐时期,唐太宗的民族思想与前代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质通鉴·贞观二十一年》)他的音乐观见于《旧唐书·音乐志》所载的一段话:御史大夫杜淹曾提醒他警惕“亡国之音”,李世民回答“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这就否定了那些强调雅郑之别、夷夏之别的音乐等级思想。

(二)汉族音乐对胡乐的吸收

六、关于胡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的影响

外族音乐对隋唐宫廷燕乐的影响是很大的,东方的高丽、百济,南方的天竺、扶南、骠国等,北方的鲜卑等都有音乐文化输入,对其影响最大的外族音乐是来自西域的乐舞,这一点可以从隋唐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和立部伎中看出来,不少乐舞都体现了西域外族音乐与中原音乐相结合的崭新风格。

隋唐两代的朝会宴会音乐, 几乎是胡乐的天下。隋开皇初, 制定七部伎, 其中《龟兹伎》、《天竺伎》、《安国伎》三部乐舞均源自西域, 而《国伎》则是北魏时期胡乐和汉乐相结合的《西凉乐》。到了隋场帝时又增加了《疏勒乐》、《康国乐》两部西域乐舞, 设立九部伎。

唐贞观十四年, 以张文收《宴乐》为首, 制定十部伎, 其中所增的《高昌乐》,同样是西域乐舞, 至此, 十部伎中西域乐舞已占到七部, 比重最大, 且各胡伎皆保留了原有的乐曲、乐器、服饰, 彼此间是联合而非融合的关系,这些乐部隶属于太常, 用于国家正式的宾、嘉等礼仪仪式。其中《宴乐》所用乐器则是雅胡、俗兼备, 特别是增加了大方响尺八、连鼓、辈鼓、择鼓、吹叶等诸

部未有的新俗乐器它同《清乐》、《礼毕》相比, 明显具有以汉族音乐为基础而吸收胡乐表现手段的特色。

开元间,制定二部伎。二部伎显然杂有少数民族的乐舞成分立部伎皆擂大鼓, 杂以龟兹乐器, 坐部伎诸伎也大都使用龟兹乐器, 可见二部伎对于十部伎的胡乐乐器手段有充分吸收。

再次, 隋唐时横吹乐也多出自于胡乐《隋书·音乐志》载鼓吹乐中的大角曲: “其辞并本之鲜卑。”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十二唐鼓吹部大鼓十五曲”后说: “诸曲名似奚契语考隋志大鼓亦十五曲, 其词本之鲜卑, 意唐仍其旧尔。”由此可见胡乐对隋唐宫廷燕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喻意志.音乐考研复习精要中国音乐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3

[2]刘清明.姜宇丹.从隋唐时期宫廷燕乐的发展看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演变.[J]长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7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

[4]关也维.唐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5

[5]王小盾.隋唐音乐及其周边[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0

[6]曾美月.隋唐“燕乐”考[J].河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3

[7]赵青.胡乐在隋唐燕乐中的地位及影响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09

[8]罗希.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2012.06.30

[9]周延良.隋唐“燕乐”与南北朝少数民族音乐关系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 4期

隋唐文化简介

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一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和特点 1 原因 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③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继承传统文化。 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2 特点 ①全面繁荣 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②兼收并蓄 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③世界领先 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泽被东西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辉煌的隋唐文化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以唐诗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当时国家统一,疆域广阔,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本课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几课隋唐政治、经济成就的结果,也对宋元时期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掌握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相关内容,锻炼观察图片,从图片提炼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锻炼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通过从历史角度对诗歌的分析,加深对唐朝历史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树立德才兼备的典范。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突破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播放视频和设置游戏等方式突破重点。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口能力,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从历史角度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突破方法:采用诗歌赏析,分析三位诗人所处历史背景来突破难点。【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展示自己,参与意识强烈,同时厌恶枯燥的说教,必须针对其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视频《雕版印刷术》等展示赵州桥以及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采用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讲述

高三历史教案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二_0335文档

2020 高三历史教案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二 _0335文档

EDUCATION WORD 高三历史教案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二_0335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李春和赵州桥;隋唐长安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 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本插图,使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感知并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联系历史和现实的思维习惯。 通过隋赵州桥与颐和园十七孔桥、玉带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列举隋唐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隋唐科技文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有

许多科技成就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阅古奋今的报国情感。通过隋唐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发达的科学技术 导入 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 讲授新课 1.兴盛的建筑业 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由学生总结得出)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彩图2-一河北赵州桥,指出桥的建筑特点。(石拱桥) 教师简介: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隋唐文化二》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隋唐文化二》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history of brilliant Sui and Tang Culture II by PEP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隋唐文化二》教案2篇 前言: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隋唐文化二》教案 2、篇章2:辉煌隋唐文化教学设计 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辉煌隋唐文化二》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包括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2、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学生对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教学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书画艺术修养,历史教师对这一部分的研究也不是很专业,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难度。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用事先制作好的表格,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即隋唐时期的建筑、印刷术、诗歌等成就,引出本课将带着学生走进隋唐时期的艺术殿堂。 3)讲授新课: 一、书法: 1、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颜体”《多宝塔碑》 2、柳公权:《玄秘塔碑》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历史教案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历史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历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和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 2、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有机地进行品德、意志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画、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法和绘画 难点:雕塑艺术和乐舞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什么地位?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

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书写课题)新课学习: 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这一谚语本身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略)说明唐诗的影响之大。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唐朝是我们诗歌的黄金时代?(答)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到尼姑和歌妓,从鹤发到童颜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景象。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诗人和作品受到后人喜爱,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问)在二千多位诗人中,同学们熟悉或知道哪些诗人?唐代诗人多,有成就的诗人也多。本课特别推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李白 (引导学生看课本李白像,并作介绍)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一生好人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满两年,便因得罪权贵,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744年,李白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结成好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李白的豪饮、剑术和球技,可谓德才兼备、文武两长。 李白存诗900多首,长于描绘祖国壮丽河山。同学们比较熟悉李白的哪些诗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无与伦比的绝唱。从诗歌风格来讲,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正由于此,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如是说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杜甫则是一位现实主义大诗人 2、杜甫 同学们比较熟悉杜甫的哪些诗作?(《三吏》、《三别》是杜诗中的不朽篇章)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有哪些特点?杜甫的诗歌或气魄雄伟,或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

辉煌的隋唐文化历史教案

辉煌的隋唐文化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赵州桥、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唐朝乐舞。 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教材分析 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有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望。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政治、经济上达到鼎盛时期,文化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隋唐在建筑业取得的成就。 一、兴盛的建筑业 出示《赵州桥图》,学生回答桥的名称、设计者、修建的时间。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出示圆拱桥和多孔桥图) 学生对比三幅图,讲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①修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多孔桥不利于船只通行。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 ②赵州桥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还可起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由学生来描述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通过图片说明) 在隋唐时期,一些流通较大的书籍,如佛经、日历、诗集,已经雕刻出版。 (出示《金刚经》图片)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案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案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和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 2、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有机地进行品德、意志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画、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书法和绘画 难点:雕塑艺术和乐舞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什么地位?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书写课题)新课学习: 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这一谚语本身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略)说明唐诗的影响之大。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说唐朝是我们诗歌的黄金时代?(答)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到尼姑和歌妓,从鹤发到童颜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景象。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诗人和作品受到后人喜爱,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问)在二千多位诗人中,同学们熟悉或知道哪些诗人?唐代诗人多,有成就的诗人也多。本课特别推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辉煌的隋唐文化

《辉煌的隋唐文化》听课反思 今天,我到一中找本书,顺便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是《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这节课任课老师是按照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的,先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然后通过启发与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最后是思维拓展、达标检测。听完此课,我感觉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由高涨走向平静最后陷于低落。 一开始,教师通过一段影音资料引出了本课的主题。在讲到“光耀千古的诗坛”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的唐代诗人有哪些?”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然后教师又分别让他们欣赏了三位重点诗人的图片介绍,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诗和画中寻诗的活动。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踊跃举手。当讲到“高超的建筑水平”时,教师就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马上开始平静的看书,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没有了兴高采烈的神情,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回来后,静静的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教师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

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是节不太成功的历史课,让我体会到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时,要真正做到教师、学生的角色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怎样去学,我想知道哪些问题……而非按教师的预设只考虑自己怎样教、怎样问、学生能答出教师的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次的偏差,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师为主的做法中,这也是今后有类似情况的教师们应该非常注意的地方,即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 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一定要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其次,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是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教师

高三历史: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教学设计示例二(参考文本)

( 历史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三历史:第八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学设计示例二(参History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and its effect on student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moral beliefs.

高三历史:第八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学设计示例二(参考文本)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诗和杰出诗人——初唐的陈子昂,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古文运动和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唐代传奇。 通过唐诗、散文、传奇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对唐代诗歌名篇佳作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文学作品的剖析,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大文学家不但要才华横溢,满腹文章,

更要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百姓的高尚情操,从而对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 一、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唐朝科技之最有哪些? 唐朝时候,不仅科技发达,而且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百花齐放,光耀千古。 二、讲授新课 1.光彩夺目的诗歌与散文 先让学生背诵几首唐诗,介绍几位最著名的唐朝诗人。 (1)诗歌 诗歌在我国唐朝时期大放光彩,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诗的作者阶层广泛,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文学形式,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学子文人,甚至和尚尼姑、歌伎都有作品。据清朝康熙年编写的《全唐诗》统计,作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三国至隋唐文化》练习题及答案 1.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开凿于这个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北周皇帝却下令灭佛。这反应了南北朝时其()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影响力较大 2.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主张自然是木,名教 (儒学)是末,有的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 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而缺失 D.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 3.唐太宗在诏令中明确规定,道士冠位在僧侣之前;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把《老子》《庄子》等书列为科举考试内容; 唐朝好几个皇帝还把道士请入皇宫炼丹。这些举措() A.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B.使道教成为唐正统思想 C.使道教势力超过了佛教 D.表明了儒学被统治者摒弃 4.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 “桃花源”中的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人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卬证

C.《桃花源记》有着极强的史实依托 D.《桃花源记》可作为史料确证史实 5.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还说:“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这反映出韩愈() A.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 B.对古代先贤的赞美之情 C.贬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 D.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 6.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涉及饮食烹饪的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等。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的方法 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 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7.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由此可知,玄学() A.崇尚神学迷信 B.吸收了道家的学说 C.倡导学以致用 D.动摇了儒学的传统 8.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第四章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隋唐天文学和历法的成就,隋唐医学的发展,隋唐建筑的成熟;隋唐宗教的兴盛;儒学大师韩愈和思想家柳宗元、刘禹锡;隋唐教育的勃兴;唐诗和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诗人;艺术宝库莫高窟,隋唐绘画和书法的大发展及著名的书、画家,隋唐乐舞。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隋唐文化繁荣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的能力。2.通过对隋唐文学艺术的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哲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学艺术光耀千古,这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隋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才华横溢,对学问孜孜以求,对文学艺术创作精益求精,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要点 一、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文化交流频繁 4.继承传统文化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2.天文和历法成就 3.医学的进步 4.建筑的成熟 三、宗教和哲学的发展 1.宗教的盛行 2.儒学大师韩愈和思想家柳宗元、刘禹锡 四、教育的勃兴 五、文学的大发展�;�;唐诗的繁荣 六、多姿多彩的艺术 1.艺术宝库莫高窟 2.异彩焕发的绘画 3.巅峰时代的书法 4.风格多样的乐舞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两课时。从“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到“宗教哲学的发展”可放到第一课时讲授;“教育的勃兴”到“多姿多彩的艺术”为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重点: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建筑的成熟,唐诗的繁荣,艺术宝库莫高窟。 本节难点: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隋唐的历法发展,隋唐哲学的发展。 二、讲授本节内容时,要注意避免简单重复初中已学过的知识,突出重点,注意思想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 三、关于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主要讲明四点: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 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

辉煌的隋唐文化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中国的隆盛时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文学的繁荣,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技的发过和文化的昌盛奠定了基础。课文分三目具体介绍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以这三者为代表,说明隋唐时期在科技领域和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隋唐时期我国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重大成就 二)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三)通过对唐诗的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学生应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重点和难点]:重点: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成就及其特点。 难点: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教法、学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课前导学:指导学生阅读《唐代三百首》了解一些唐代诗人及其代表作。[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石拱桥。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并主持建造这座桥的是隋朝的一名普通工匠。想一想,他是谁呢? 二,学习并新课: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板书) 让学生欣赏赵州桥幻灯片,指出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指导学生阅读。 1)、学生思考: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 (2)、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 (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地位? 老师引导学生分别从科学性、艺术性的角度来总结赵州桥的特点。 认识了赵州桥,再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唐都长安城。 多媒体展示唐都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习题.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习题2008-04-26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习题 一、选择题 1、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C A.罗马 B.巴格达 C.长安 D.科尔多瓦 2、唐代长安城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D A.大雁塔 B.皇城 C.宫城 D.大明宫含元殿 3、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B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安平桥 D.西安桥 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C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B 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 6、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B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7、隋唐时期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是()。D A.石申 B.甘德 C.郭守敬 D.僧一行 8、世界上最早的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出现于()B A.开皇年间 B.贞观年间 C.开元年间 D.天宝年间 9、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C A.《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0、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D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孙思邈 11、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不包括()。B A.规模宏大,气势雄浑 B.圆顶尖塔 C.整齐而不呆板 D.华美而不纤巧 12、唐朝时,编制了《大衍历》的天文学家是()。C A.甘德 B.石申 C.僧一行 D.郭守敬 13、世界科技史上,子午线的长度的第一次测算是在()。D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朝 D.唐朝 14、贞观时,政府办的`分科较细的医学校要比西方早()。A A.200年 B.300年 C.700年 D.800年 15、欧洲出现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要比我国晚()。C A.500年 B.700年 C.800年 D.1000多年 二、列举题 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答案:(1)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雕版印刷) (3)火药的发明(4)僧一行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 (5)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6)《唐本草》 三、材料题 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问题:(1)这是谁的话?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1)孙思邈(2)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四、问答题

辉煌的隋唐文化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方面的成就。 2、由对赵州桥科学设计的分析,提高对古代建筑的鉴赏力。 3、通过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分析各自风格形成的原因,培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自主学习】(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内容)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隋朝杰出工匠_______主持修建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人早__________多年。 2.唐都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____________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的时间:时期。3、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标有日 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合作探究】(同学小组合作探究下列内容) 1、隋唐文化成就辉煌的原因是什么? 2、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 课后延伸作业 1.“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是人们对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修建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词 B.小说 C.戏剧 D.诗歌

3.一首歌这样唱到:“-------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作“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4.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是() A.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6.与唐朝诗歌的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A.唐朝强盛 B.印刷术的发明 C.社会安定 D.科举制的实行 7.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8、阅诗材料 材料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材料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材料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位诗人之口? (2)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诗歌特色吗?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一)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本,回答下列思考题: 1、你能分析出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点和阎立本、吴道子 的绘画特色吗? 2、面对莫高窟丰富的艺术宝藏,你有何的感想? 3、你能找到唐朝的乐舞代表作品吗? 4、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二)课堂检测:选择题 1、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有() ①颜真卿②柳公权③王羲之④欧阳询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位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柳公权 D、王羲之 3、我国著名的书法碑刻《玄秘塔碑》立于公元841年,今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它的作者是() A、颜真卿 B、怀素 C、柳公权 D、王羲之 4、下列人物,属于隋唐时期著名画家的是()

①展子虔②阎立本③吴道子④顾恺之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你会看到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中宗 6、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是() A、阎立本 B、顾恺之 C、吴道子 D、王羲之 7、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柳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8、莫高窟的艺术珍品有() ①精美的笔画②无数的彩塑③大量的佛经④大量的碑刻书法⑤历代帝王的画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9.唐玄宗亲自参与编创的歌舞大曲是()。 A.《秦王破阵乐》 B.《霓裳羽衣曲》 C.《胡旋舞》 D.《绿腰舞》 10、下列关于隋唐的音乐、舞蹈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舞蹈 ②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③呈现出了气势恢宏、风格多样,既优美和谐,又铿锵热烈 ④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历史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历史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优秀范文大全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赵州桥、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书法和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唐朝乐舞。 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下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历史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优秀发文大全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 2、技能训练: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法、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隋唐文化中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二、教材简析 教学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教学难点: 1、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特色。 2、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结法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课: “李白斗酒诗白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白称臣是酒中仙”。 教师提问:这首诗是谁的作品?与这位诗人同时代的还有哪几位?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指出,李白生性浪漫,不习惯宫延生活,更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浪迹江湖,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李白的诗有何特色?人们为何称他为“诗仙”呢?以此导入新课。 二、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 (一)赵州桥 1、学生思考: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 2、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 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地位? 教师引导: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这座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工程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骄傲。 情景感应: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一诗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赵州桥、雕版印刷术 【知识讲述】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它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而且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考频分析】 本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考查频率较高。考查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内容,重点以考察隋唐时期的重大过程和科技发展,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考查的角度多样。从考查的层次看,以识记、理解能力为主,也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经典题目】 1. 2012年2月14日,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自古以来我国在建筑方面有许多杰出成就,右图 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是 A.康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钱塘江大桥 [参考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何时印制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A 【解析】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它用一个大拱横跨洨河两岸,跨宽37.37米, 拱高仅7.23米,桥面坡度平缓,大拱两肩各 建有两个小拱,桥型显得匀称、轻盈。桥身 两侧的栏杆、栏板还雕刻有石狮和龙形等花 纹,十分生动精美。…… 请回答: (1)栏目一的图是我国古代哪项建筑?(2分)它是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2分)根据栏目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该建筑有何特点。(2分)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学案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掌握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 3.情感与价值观:比较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成就,判断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学习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颜筋柳骨“。 【学习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学习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 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和。他们的字体的特点分别是 (1);(2)。被称为___体和___体。 2. 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_________。 3.隋唐书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和。其中:被尊称为“画圣”。 4.阎立本的代表作是《》、《》。 5.吴道子的代表作是:《》他为什么被尊称为“画圣”? 6. 1.莫高窟位于。2.它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时期。 3.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甘肃___________鸣沙山,大部分是唐朝时开凿的,有大量精美的彩色雕像和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窟之一。 盛大欢腾的乐舞 1.白居易诗中“胡旋女”的舞姿很像今天族的舞蹈风格。2.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3.令诗人杜甫半个世纪都难以忘怀的舞蹈家是。 二、课内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活动一、“颜筋柳骨追欧虞”诗句中的“颜”、“柳”指唐代的哪两位著名书法家? 活动二、你知道用以反映唐与吐蕃和亲史实的《步辇图》的作者是谁吗?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其画被人们称赞为“吴带当风”的又是哪位画家呢? 活动三、你知道“千佛洞”这一名称的来历吗?它为何闻名世界呢? 活动四、课堂检测(个人展示) 1、后人用“颜筋柳骨”来称赞我国古代两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们是() A颜真卿和王羲之B、颜真卿和柳公权C、苏轼和柳公权D、苏轼和王羲之 2、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张旭 B、柳公权 C、颜真卿 D、赵孟頫 3、用“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样的“笔谏”来劝谏皇帝的是() A、颜真卿 B、王羲之 C、欧阳询 D、柳公权 4、他是隋唐时期著名画家,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因其画技高超,被后世称为“画圣”,这位画家应该是()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郑板桥 5、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宝贵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三国时期 6、被诗人白居易赞为“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是(), A、软舞和健舞 B、《胡玄舞》 C、《霓裳羽衣舞》 D、《秦王破阵乐》 7、《步辇图》生动再现了当年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面,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是初唐时期的画家()的力作。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展子虔 D、徐渭 8、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其中“李杜”是指()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展子虔 D、徐渭 9、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宏伟,具有独特风格。 10、下列连线中,错误的是() A、吴道子----画圣 B、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李白------诗仙 11、阅读下列材料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白居易“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杜甫(1)上述三首诗描写了唐朝文化哪一方面的情况? (2)白居易诗中的“太真”、“禄山”分别指谁? (3)杜甫诗中的“公孙氏”指的是谁?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里的“胡旋”、“海东”等词语,分析唐朝乐舞繁荣的原因。 活动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三、课后复习 作业: P39、P41动脑筋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