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凤阳花鼓》说课稿

2016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凤阳花鼓》说课稿

2016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初中音乐《凤阳花鼓》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中音乐人教版歌唱课的内容。音乐课是是一堂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所以在我的课程中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着同学们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这首歌一个课时完成,首先是教材分析: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歌曲热烈活泼、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喜爱。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开始进入到思维心理上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自己对音乐的看法,生活中更关注的是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有的甚至有觉得很“土”的想法,甚至有的会有“崇洋媚外”的感觉。《凤阳花鼓》则刚好是一个契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兴趣,一方面需要老师通过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营造渲染课堂的氛围。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水平,我从本课的目标定以下三个。

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为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喜爱之情。过程与方法体现在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喜爱之情。知识与技能体现为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能够为音乐进行乐器创编。

本课的重难点:新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贯彻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只要有音响就要伴随着情感,重点不仅仅是歌唱,更多的是学生对歌曲感情的抒发。而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表面的学习演唱歌曲,他们还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本课的难点设置为了解《凤阳花鼓》的特点以及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特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法、体验法、小组合作法、欣赏法、比较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能够在小组创编中探索音乐的魅力。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表演法,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用具的准备: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有PPT 以及音频设备、钢琴、打击乐器。

音乐课是学生们都喜爱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兴趣,进行课程。那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在视频导入环节,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播放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带领学生体会传统音乐的趣味性,并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湖南有许多特色的音乐形式,大家知道哪些哇”来增加学生对于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在具体的课程中我会这么说“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形式,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走进安徽,进入到凤阳花鼓的世界”进而真正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凤阳花鼓》。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通过音乐的体验,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新课教学的环节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教师示范演唱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通过提问“那么现在老师想来给大家表演一段,同学们听听你们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和场景?”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想象歌曲的热闹场景。如此设计的目的是因为通过教师范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声像结合”。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大多喜欢流行通俗的音乐,对于传统的民间音乐有的会“嗤之以鼻”,所以在学生之前听教师范唱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的通过同龄人表演的凤阳花鼓的视频,并通过提问“师从大家的表情中感受到了大家对凤阳花鼓的喜爱,那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表演视频,看看你觉得你最喜欢的是哪句

呢”,学生回答B乐段高潮部分的语气句,进而抓住这一点,来对学生进行B段的音乐教学。当然这一部分由于节奏、衬词的变化学生不能马上掌握清楚节奏、准确演唱,所以我会通过在前两小节每拍加入击掌,第三小节在强拍处加入击掌的方式进行熟悉节奏,进而掌握B段的演唱。

在学唱歌曲A段的环节,通过学生自由跟随钢琴演唱的环节熟悉乐曲,教师对于学生不太好掌握的大切分通过由学生榜样的教唱进行练习,进而掌握A段的演唱。之所以这么设置,是因为同龄人的榜样的作用发挥出来往往比其他来得更加有效。最后在通过完整的演唱,表现歌曲。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为一体。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对歌曲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学生采用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打击乐器的创编表演,增加音乐技能、音乐知识的掌握。之所以设计乐器的创编环节,是由于通过之前对于乐曲的学习,再加上对乐曲的乐器创编,在锻炼能力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做到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趣味性十足。

在对比听赏环节,通过旧版与新版《凤阳花鼓》的对比,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歌词都是较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并通过提问学生“如果让大家用一个颜色来表现这首歌曲,你们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加深学生对于旧版《凤阳花鼓》的了解。之所以如此设计是由于任何版本的音乐通过描述背景、内容、情绪的不同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学生充分了解乐曲的产生背景能够很好的增加其音乐素养知识,而不认为单纯的凤阳花鼓就一定是表现了欢乐愉悦的场景。

在课堂小结部分我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并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最后是板书设计,其中展现的是歌曲的节奏难点和情绪,使得学生能够准确的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

以上是我对《凤阳花鼓》的教学设计,当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的批评指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