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缅怀嘉庚先生

1、缅怀嘉庚先生

1、缅怀嘉庚先生

致缅怀嘉庚先生业绩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大会的信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

今年8月12日是陈嘉庚先生逝世40周年纪念日,大家隆重集会缅怀陈嘉庚先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陈嘉庚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他身居海外,但时刻关心祖国的独立、富强与统一。在祖国危亡时刻,他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国人一同发出了愤怒的吼声,组织海外侨胞竭尽全力支持祖国的抗战。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嫉恶如仇,明辨是非,他心目中祖国的独立、富强与统一高于一切。任何有损国家、民族的人和事他都坚决反对,反之就坚决拥护。他为中国人民,为广大侨胞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

陈嘉庚先生一生热心教育事业,他倡导:“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在半个世纪中,他历尽艰辛,呕心沥血,倾尽毕生精力和财力兴学办教育,为祖国和侨居地培育了无数人才。他为广大侨胞树立了支持祖国、家乡教育事业、公益事业的光辉榜样。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光明,坚持真理,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陈嘉庚先生离开我们40年了,我们今天缅怀陈嘉庚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面临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任务,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发扬陈嘉庚精神,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侨联和省、市人民政府召开大会

2、缅怀嘉庚先生业绩弘扬爱国爱乡精神

钱其琛发来贺信罗豪才到会讲话

8月12日,是陈嘉庚先生逝世40周年。中国侨联、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在集美中学召开“缅怀嘉庚先生业绩,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大会。大会由福建省副省长汪毅夫主持。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发来贺信(全文另发)。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在会上讲了话(发言摘录另发)。

省委书记宋德福、省长习近平发来贺信说:相信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将进一步发扬嘉庚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和海外乡亲建设家乡的热情。

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在大会上讲话,他说,陈嘉庚先生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

帜,民族光辉”,生前为侨居地、为祖国、为家乡做出了杰出贡献。建国初期,嘉庚先生曾提议引进华侨资金参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嘉庚先生晚年还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现在香港、澳门已相继回归祖国,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以及全球的华侨华人,正进一步团结起来“反独促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洪永世在会上说,多年来厦门人民始终把嘉庚先生的伟大精神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建设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这次大会的举行对厦门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们要抓住契机,进一步宣传嘉庚精神,把嘉庚精神融入到特区现代化建设中,融入到我市建设科技之城、教育之城和艺术之城的实践中,进一步把嘉庚精神发扬光大。副省长、厦门市长朱亚衍在讲话中表达了厦门人民对嘉庚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表示要在嘉庚精神的激励下,把各项事业搞得更好。

出席大会的还有:原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林一心、彭光涵;原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全国人大侨委主任甘子玉、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林开钦、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生、唐闻生、冀朝铸、林丽韫、林其珍、刘锦才、李祖沛、谢文雯、李欲晞;省、市党政领导赵学敏、林强、陈荣春、周畅、蔡望怀、吴凤章;中国侨联顾问、常委、特邀贵宾;陈嘉庚先生的亲属陈共存、陈佩珍、陈君宝;李氏基金代表吴定基;省、市政协、统战、侨办、侨联的负责人;集美各校和各界代表,共300多人。

会前,与会人士到集美鳌园凭吊,向陈嘉庚先生陵墓敬献了花篮。

(本刊特约记者)

3、永远的华侨旗帜永远的民族光辉

——缅怀嘉庚先生业绩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爱国的一生。1910年,陈嘉庚结识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坚决拥护其革命主张,并毅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筹款支援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胜利后,陈嘉庚先生开始回家乡办教育以报效祖国。1913年,他创建了集美小学。随后,在集美又陆续增办了男中、女中、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各类学校,并开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等教育设施,把集美建设成了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学村”。同时,他以愚公移山的气概,倾资筹办厦门大学,这是华侨在国内创办的第一所大学。陈嘉庚先生不仅满腔热情地在家乡兴学助教,还以同样的热诚,资助发展侨居地的教育事业。他在新加坡创办和赞助了道南小学、南侨师范、新加坡水产航海学校和南洋华侨中学等许多学校。据统计,陈嘉庚先生先后在海内外创办、资助和支持过的各类学校共计100多所,耗资约一亿美元,办学支出正好相当于其办实业的全部所得。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美名盛传,精神之感人,为后人留下不朽的丰碑。陈嘉庚先生一生乐育英才,苦心办学,几十年如一日,

直接受益者不下数十万,间接受益者不计其数,他们遍及五大洲四大洋,许多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

陈嘉庚先生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始终与祖国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他对一切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都大力支持,反之,则极力反对。他早年致力于创业和兴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期盼祖国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疯狂侵略,陈嘉庚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担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碎民总会主席职务,领导华侨全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号召南洋华侨出钱出力支持抗战,还组织了三千多名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在抗战相持阶段的1940年,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身份,千里迢迢组团回国,历时十个多月,行程数万公里,历尽千辛万苦,呼吁国共团结抗战,慰、问前方抗日将士和同胞。通过这次考察,他一扫胸中郁闷,极其乐观地告诉广大海外侨胞:“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陈嘉庚先生从1940年到延安与共产党人结识之后,对共产党的认识便从怀疑到理解、同情和拥护,他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挚友、诗友。他曾经对人讲:“知我者,党也。”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陈嘉庚应毛主席的邀请,带着海外侨胞的嘱托,几经周折回到北京,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先生还先后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等职务。

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后,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感。他不顾年迈辛劳,到各地参观视察,认真调查研究。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氏的提案和建议,恳切陈词,希望政府扬善弃恶,兴利除弊,使新中国早日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他参政议政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陈嘉庚先生还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千方百计号召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多寄侨汇,支援祖国建设。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向海外亲友筹集大批捐款,用来修复并扩大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并在厦门发起创建了华侨博物院。陈嘉庚先生多次向政府倡议并亲笔给毛主席写信,建议在福建修铁路、在厦门建海堤,尽快改变福建交通落后的面貌。陈嘉庚先生时刻记挂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切身利益,十分注意将海外侨胞利益与祖国人民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热爱新中国,拥护共产党,但对建国初期我党在“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失误,敢于谏言,提出尖锐的批评。充分表现出陈嘉庚先生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陈嘉庚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而奋斗。他把一切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到临终时,他仍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陈嘉庚先生永远是我们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永远活在祖国人民的心中。

陈嘉庚先生在其光辉的一生中,始终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潮流,追随时代进步,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其内涵十分丰富影响十分深远。在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缅怀陈嘉庚先生,

就是要学习和发扬他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坚持真理的高贵品质、勤俭奉公的务实风格和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

4、我心中的外公

李成義

(一)

陈嘉庚先生是我的外公。先父在世的时候,常带我去外公那边。他们在谈话,我就在一边听。外公总是很严肃,很少跟我们说话。记得当时找他的人很多,他一天到晚总是在忙。后来外公回到了中国,他看见集美和厦门大学受到战争的破坏很严重,就想重建这两所学校。这需要很多的钱,他就写信到新加坡让我父亲和其他一些亲友给他寄钱。新加坡这边的人也都很愿意拿钱支持他,知道他都是拿去办教育的。我现在体会到,赚钱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用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才是重要的。我们现每年都拿出相当一部分钱来办教育,这也是外公的影响。

(摘自1999年7月李成義先生接受福建电视台记者夏蒙采访时的记录)

(二)

外公与我的年龄悬殊,相差近半世纪。外公生于1874年,我生于1921年(与厦大同年,但晚厦大两个多月)。当时,我还小,而外公已是社会活动家。他一年到头以怡和轩俱乐部为家,忙于教育事业、社会事务、关心国事,筹款兴建学校,济灾济困,忧国忧民。

抗战期间,他发起抵制日货,日夜奔忙,无暇见家人亲属。有一年大年初一,我和弟妹前往怡和轩俱乐部向外公拜年,仅见人来人往拥挤非常,他们亦仅是向外公匆匆鞠躬跪拜就告辞了。我们未能亲聆教益深以为憾。二战期间,外公避难印尼,先父母适业务之旅羁留海外,我兄弟姐妹亦在美、加等国求学。光复后返新,劫后余生,满目疮庚,百废待兴。我们均忙于收拾残局,重振家业。关于外公的生平事迹都是后来从父母的训示及报章书刊中了解到的。

我非常崇敬外公,怀念外公!

(摘自2001年7月31日刘文江给任镜泼的信中转达的李成義先生口授)

5、陈嘉庚,一面永远的旗帜

——访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

本刊特约记者夏蒙

编者按:今年是陈嘉庚先生逝世40周年,也是中国侨联成立45周年。为此,本刊特约请福建电视台记者、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一一陈嘉庚先生归来的岁月》导演夏蒙,在北京采访了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先生。在近一小时的访谈中,林兆枢主席对创会主席

陈嘉庚先生表达了深切的缅怀之情,并对继承事庆先生精神,做好新时期的侨联工作发表了重要谈话。

建国之初在政协一次会议上,他有一个提案,是关于华侨回国投资的议案。在五十年代,广东和福建都有华侨投资公司,这就是陈嘉庚先生倡议的结果。他很重视鼓励海外侨胞回国参加班设。建国初期,有许多在海外学有成圳的科技人才回国参加建设,从1950年到1957年,先后有3000多人回国,划中有不少人成为我国“两弹一星”周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政协一届二时会议上,他提了个议案:建立华侨教育的领导机构。后来才有鼓励海外侨胞的子女回国升学一系列政策,吸引了许多华侨子女回国求学深造。当时有许多华侨子女归国到华侨补习学校学习,然后进入各高等院校,这些侨生后来有许多成了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嘉庚先生对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向国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陈嘉庚先生非常重视维护侨胞利益,他强调要深入了解侨情,向政府反映华侨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问题对归国华侨及侨眷侨属参加国家建设给予适当的照顾,后来形成了“一视同仁,不能岐视”的侨务工作方针。

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请陈嘉庚先生担任中国侨联创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很谦虚,说回来不是来做官的,是回来参加国家建设的但是在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侨胞的热切期望下,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侨胞利益为重,担当起这个重任。他把各地的侨联联合了起来,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归国华侨、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侨联成立45年,经过了六届,历届的侨联领导者以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精神为榜样,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心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积极组织、鼓励、支持华侨和归侨侨眷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今天在全国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不乏归侨侨眷人员。陈嘉庚先生非常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他在1956年就说我们的华侨要和祖国人民一道,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许多海外侨胞、社团都以嘉庚先生i为榜样,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许多华侨同胞说,抗日战争时期,为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共同抗日,嘉庚先生和所有j当年的爱国侨胞只要是抗日的就支j持,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海外侨胞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现在香港澳门已回归,是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了。这是所有中国人,包括台湾同胞,包括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祖国的统一是民族大义。现在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都应该团结;谁反对台湾独立都可以团结。这和嘉庚先生当年坚持的只要是反对日本侵略的,都可以团结是一样的。现在,许多华人及社团,本着这种精神团结起来了。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成立了反独促统组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独促统。

中国侨联4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下取得的。早在延安时期延安就有侨联。1949年政协第一次会议时,毛泽东主席和陈嘉庚等华侨领袖同一桌吃饭,共议建国及侨务工作,提出了华侨工作的16字方针。1956年又成立了以陈嘉庚先生为创会会长的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一主持

工作就提出要恢复侨联活动,落实华侨政策;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始终关心华侨及海外侨胞,重视发挥归侨及海外侨胞的作用。1989年12月,江泽民亲临第四届归侨代表大会会见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华侨、归侨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作的贡献作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资源宝库。多年来,中国侨联遵循江主席的指示精神,沿着陈嘉庚先生开辟的道路,不断前进;正以新的开拓进取精神,步入新世纪!

6、倾资兴学明辨是非

——纪念陈嘉庚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李尚大

我是陈嘉庚老先生哺育的子弟,集美中学培养的学生,陈嘉庚老先生是我们永远尊敬爱戴的,永远与我们同在。

时光流逝,大浪淘沙。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出现过多少风流人物,但有的象流星,转瞬即逝;有的祸国殃民,遗臭万年,能流芳百世者能有多少?不受岁月淡化,流华反增其光辉者,更能在几个?陈嘉庚老先生就是这为数不多的千古伟人。陈老生前,丰功伟绩,万民景仰;陈老身后,他的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陈老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陈老的思想,人格风范,时时都在启迪激励着我。

陈老兴学,感人至深。他办学,不是出于私利,而是为了救国,为了振头我中华;他兴学,不是一般的慈善之举,而是出于对教育的巨大社会作用深刻的超前认识;他办学,“非积有金,寄存银行,办学的一切经费皆待经营”。他钱未到手,就计划办学;有大办,没钱举债也要办;他“宁肯企业收盘,绝不停办学校”,他“出卖大厦,维持厦大”。黄炎培先生说:“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嘉庚老先生。”

陈嘉庚先生办学,不仅倾其财,且费尽心血。他对办什么学校,什么学科,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办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都费心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慷慨捐资,但又十分注意节约,力求把每一分钱都用到该如地方,他还要和那些视他为财主巧立目对他敲诈勒索的贪官、恶棍、无赖周旋,还要提防被那些借教育以肥私的“学者”的欺骗。办学之难,陈老先生深有所感,所以才发出这样的感叹:赚钱难,花钱更难。做人难,做好人更难,为善最苦。

陈老办学,受到海内外普遍的赞誉,但也受到种种压力和无端的打击迫害,受到种种的非议和诽谤,特别是他实业不景气,企业收盘的时候。陈老先生无怨无悔,初衷不改。为了兴学,他,还有他的胞弟陈敬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倾资办学,陈嘉庚老先生千古一人。

陈嘉庚老先生为人一身正气,是非分明。他说:“做人要有是非,无是非就不算是人。辨别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奋起讨伐汪精卫卖国投降行径。汪精卫曾是陈老先生的好友,但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

他不荀私,不与汉奸为伍。他从拥蒋到反蒋,也完全是出于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他拥护共产党,但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所犯的错误也从不苟同迁就,而是是非分明地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

陈老先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是这样,在日常工作、为人处事也是这样;在他对人是这样,对己更是这样。上世纪初,他邀请黄炎培先生到新加坡襄助教育。黄先生到任月余,无所动作。一天,又突然向陈嘉庚老先生提出辞呈。陈嘉庚老先生大惑不解,问其故。黄先生直言道:“有钱的人不一定都能办教育,您整天有那么多社会应酬,抽大烟鸦片,打麻将,怎能办教育?”当时,新先加坡是英帝国的殖民池,酒、色、鸦片是其推行殖民政策、腐蚀人民的一种手段。以陈嘉庚的身份,应该说抽鸦片在当时实不算是一回事。但嘉庚先生一听,觉得黄先生之言极是,当即表示立刻戒烟,谢绝一切无谓的应酬。陈老先生一生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光明磊落。

嘉庚老先生离开我们四十年了。我们要共同努力,把嘉庚老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业办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要弘扬嘉庚精神,把嘉庚老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陈嘉庚老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中国侨联和省、市联合举行缅怀陈嘉庚先生业绩,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大会,邀我参加,惟因印尼的局势动荡难安不能参加。特撰此文,以表我对陈老先生无限缅怀之情。

7、在嘉庚先生身边:从救国到建国

彭光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那年,我十七岁,陈嘉庚先生六十四。我是新加坡华侨中学筹赈会负责人之一。为了取得陈嘉庚主席的支持,我和南洋女中、中正中学、道南中学等七、八所华校的学生向陈嘉庚先生汇报华校抗日救亡活动的情况。这是我第一次和陈嘉庚先生接触,开始在他老人家领导下进行抗日爱国活动。

为抗日救国

1938年,抗战进行了一整年,陈嘉庚准备召开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千人大会。星加坡抗敌后援会认为这是-次对广大华侨进行爱国宣传,扩大华侨抗日运动的好机会,建议以星加坡筹赈会为主,召开万人大会。陈嘉庚先生接受建议,我们便开始做准备工作。我是学生代表,和其他代表一道,到怡和轩见陈老先生。陈老同意在快乐世界体育场举行大会,并决定在会上唱《义勇军进行曲》,喊“拥护政府抗战到底“等口号。

大会上,陈嘉庚先生致词,号召华侨进一步作好筹赈工作,还要扩大爱国侨团。这次大会体现了华侨各界的团结。

以后,我又参加筹赈会组织的华侨劳资调解委员会工作。我们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华侨劳资之间的纠纷和工人罢工,促进了华侨的爱国大团结。陈嘉庚先生对此很满意,大加赞扬。

争取华侨机工复员

抗战时期,我哥哥彭海湧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参加华侨司机服务团,回国参加抗战。日本投降后,广大技工要求返回侨居地。蒋介石准备内战,不许他们返回。陈嘉庚十分气愤,在报上发表文章,向国民党政府发电报,说:“华侨技工是为抗日救国回国的,抗战已经结束,技工就应复员。华侨反对内战,华侨技工决不参加内战。”在陈嘉庚先生的努力下,我哥哥和其他一些技工终于复员。

参与拟定国旗国歌

1949年6月15日,中国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六个小组。陈嘉庚先生参加第六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方案。会议以新政协筹备会的名义向全国公开发出启事,征集方案。从应征的众多国旗方案中,经专家和有关人士反复研究,挑选出较好的几十幅编成一册,分送各委员审阅、挑选。陈嘉庚先生刚从东北参观考察团北平。我专门向他汇报了第六小组征稿工作情况。他说他非常关心国旗制作。早在1940年他到重庆前,他就请专家设计了新的国旗方案,印了一百多张带到重庆,供政府考虑。但一到重庆,见到国民党官员的专制态度,他只好作罢。他说:我国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公决用五色国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代表共和立国之义。他很不满意国民党政府把青天白日党旗作国旗。他说这些意见早在1940年他就对重庆的国民党官员讲过。1942年他在印尼避难,撰写《南侨回忆录》,在第45节《国旗之意见》详细地陈述了他的观点。最后,他详述了他对制作国旗的观点,并把自己设计的图案托我交第六小组成员和专家研究。在小组讨论中,陈嘉庚先生明确地反对用苏联式的镰刀铁锤;反对用红白作底,他说:白色升上天,不明显;半拉红在空中飘,象下半旗。

经过反复研究筛选,最后大家比较赞同两个方案,其中之一就是五星红旗,编号复字32号。周恩来副主任交代我把图案放大并作一面样旗,第二天下午交给他。我照他的指示办了。

9月25日晚8时,毛主席、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商讨国旗、国歌等问题。会前,毛主席请大家吃便餐。陈嘉庚先生出席了会议。我作记录。

关于国歌,毛主席说:“大家认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宁。”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在第六小组讨论国歌方案的时候,陈嘉庚先生就说:“我赞成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这首歌,马来亚许多华侨都会唱。”

关于国歌,毛主席拿着放大的五星红旗图案说:“大家都说这个图案好。中国革命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为基础,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是较好的国旗方案。”大家热烈鼓掌赞同。陈嘉庚站起来发言,他说:“我很关心国旗问题。我完全赞同毛主席讲的复字32号图案。”

为使全国人民迅速地制作标准的国旗,迎接开国大典,专家们希望国家指定专门工

厂生产国旗用布。陈嘉庚先生提议国家指定某些工厂专门生产统一规格的国旗。他说:手工制作不合标准,又困难,并且比工厂印制的贵。现在不可能立刻办到,希望不久即可办到。

8、努力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

——彭光涵谈陈嘉庚参政

本刊特约记者夏敬桦

今年8月12日是陈嘉庚先生逝世40周年。为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的丰功伟绩,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从新加坡到北京多年在陈嘉庚身边工作的彭光涵先生。本文记述的是彭先生对陈老先生在中央政府参政议政的回忆。

1949年陈嘉庚先生回国参政,被选为中央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我当时任中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侨委何香凝主任、廖承志副主任特别交代我要多征求陈嘉庚先生的意见。陈老先生积极建言献策,对党和政府正确制定侨务政策作出重要贡献,维护了广大华侨、侨眷的正当权益。

一、要求对华侨主地财产实行特殊政策

1950年6月,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讨论《中国土地改革法》,我向陈嘉庚先生征求意见。陈嘉庚先生说他到东北,看到土改后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比以前认真,地无杂草,粮食产量大增。可见土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他衷心拥护土改。但,他说,华侨的土地财产有特殊性,希望在侨区土改时予以照顾。

陈老列举了三点:一、华侨出国打工或做小买卖,赚了点钱都先寄回家乡建房子,准备回来居住,希望不要没收;二、华侨出国,留在家里的都是年迈的父母和妻子儿女。为防侨汇中断,家人不至于挨饿,不少人置了点土地,自己又无力耕种,只得出租。希望对华侨小土地出租者予以照顾;三、对无地或少地的侨眷应和农民一样分配土地,以利团结华侨。

叶剑英、张鼎丞等委员也有类似的意见。于是,《土改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华侨土地财产由政务院另行规定。

根据陈老等的意见和在广东、福建的调查材料,中侨委政策研究室草拟了《土地改革中对华侨土地财产处理规定》。1950年11月5日,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会议,讨论《规定》。会上,周总理还特地问我是否请教过陈老和司徒老(美堂)。会议通过了《规定》。

1956年我陪星马考察团到集美拜侯陈老先生。有成员对侨区土改有些不满。陈老说:中央政策是正确的,下边执行有偏差,中央已发文,正在纠正。

二、争取侨汇保护侨汇

据50年代初的调查,全国主要靠侨汇生活的侨眷约三百万,还有一百多万有不定期侨汇收入。

一次陈老对周总理说自己不懂政治,不会做政府工作,不能有所贡献。周总理说今

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外汇资金,希望陈老号召华侨多寄侨汇。

陈老遵照总理的指示,首先争取海外亲友指献大笔资金修复、扩建厦大和集美校舍,既利于教育,又利于国家。当时,货币价值不稳定。陈老给总理写信,要求把侨汇存国外银行,用款时,按当日的汇率支付人民币。总理接信,立即批示:按陈老意见办。请银行办理。

以后,陈嘉庚先生又多次向周总理反映侵犯侨汇情况。为此,周总理又发文予以纠正。陈老对政府保护侨汇的各项措施和办法非常满意。

三、要求实行鼓励华侨回国投资政策

50年代初,陈老曾对我说:广东、福建人多地少,华侨乡,要求中央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对华侨回国投资减少税收;要允许华侨企业家和国家合营,也允许独立经营。

我们把陈老的建议报送中央,但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原因,被暂时搁置。1956年,朝鲜战争结束,中央即根据陈嘉庚先生的建议,研究制定了华侨投资公司办法。《办法》规定保本保息,年息八厘,20年退还本资;还鼓励华侨投资开发山林荒地,可公私合营,也可独资经营,五十年不变。〈《办法》经人大通过,毛泽东主席命令执行、主张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1950年8月前后,庄明理先生通知我到陈老处,陈老妾和我谈国外华侨工作问题。

陈老说:现在有人号召华侨参加当地革命,我觉得这样做很不好,这会使华侨遭逮捕、屠杀,受迫害;即使建交后我们派了大使、领事,也无法保护华侨的切身利益。他主张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我说他的意见很好,很重要,并建议他直接向周总理提出。

1951年,中共中央制定了《海外侨民工作方针》,吸取了陈老的意见,陈老很满意。陈老说:解决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华侨加入当地国籍,成了住在国的公民,成了当地主人,不但可以保护他们的利益,而且可以促进当地国和我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9、陈嘉庚对延安的不变情怀

陈少斌

1940年,67岁的著名爱国老人陈嘉庚访问延安,成为他个人历史上的重要转折。他在亲自建造的鳌园陵基前,特别安嵌了一幅石雕《延安各界欢迎大会》。

陈嘉庚先生在著名《南侨回忆录》《弁言》上写道:“余久居南洋,对国内政治虽屡有风闻,而未知其事实如何。时中共势力尚微,且受片面宣传,更难辨其黑白。”所以,他自1928年南京中央政府成立起,就拥其为合法政府。直至1940年5月31日下午抵达延安城参观访问后,耳闻目睹,对比重庆与延安,明是非、辨真伪,开始倾心向往共产党。自此至晚年的二十春秋,他一而再地萦思访问延安之情。

1946年1月,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弁言》中的延安观感中写道:“耳闻目睹各

事实,见其勤劳诚办,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奠定胜利维新之基础。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

1946年9月11日,陈嘉庚电美总统停止援助国民党进行内战的电文中指出:“本人曾亲访延安中共辖地,民主政治已见实施,与国民党辖区,有天壤之别。且中共获民众拥护,根深蒂固,不但国民党军队不能加以剿灭,即任何外来金钱武器压迫,亦不能使其软化。”

1949年5月1日,陈嘉庚在《陈嘉庚言论集》的自序中写道:“余观感之下,衷心无限兴奋,喜慰莫可言喻,认为别有天地,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前忧虑建国未有其人,兹始觉悟其人乃素蒙恶名之共产党人物。由是断定国民党蒋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1950年,陈嘉庚又在《新中国观感集》弁言写道:“1940年3月,余代表南洋华侨归国慰劳,至重庆见蒋介石狡诈独裁,至延安见毛泽东主席公忠爱国,至福建见陈仪苛政祸民。南还后据实报告,并断言将来胜败属谁。”

陈嘉庚回国参政后,他在许多场合,公众的,私下的,都一再追忆延安之行。他还重访了延安。陈嘉庚先生对延安有着一份从心底发出的不变情怀。

10、告慰陈校主

任镜波

1961年,校主在弥留之际,曾口授遗嘱:“集美学校一定要继续办下去。”周总理知道后,便立即向他表示:“集美学校一定照嘉老的意见继续办下去,一定要把它主办得更好。请他放心。”今天,我们要告慰校主和周总理:集美学校不仅坚持办下来了,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

陈嘉庚校主是一位伟大的先知、先觉、先行者。比如,他在上世纪初就倡导教育立国、科技强国,正是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的方略。因此,我们集美学子都把弘扬陈嘉庚精神,视为己任,敢为人先。

1980年11月,集美航专首先举行了历时三天的“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航海教育60周年”活动。这是“文革”后全国第一次纪念陈嘉庚的活动,也是全国第一所恢复校庆活动的学校。1983年,集美学村“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时,声势浩大地向海内外宣传了陈嘉庚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精神。

接着,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80周年,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10周年、120周年,以及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中学、师范、水产、航海、财经、轻工80周年。每次的活动,对学习、宣传陈嘉庚精神都是一次新的发动,对学村的建设都是一次新的机遇,对各校的发展都是一次新的推动。从1980年到现在,用于修缮学村的原有建筑和改善公共设施的技入就有上亿元;学村的面貌不断改观,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1993年,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80周年时,省政府宣布了《关于筹建集美大学

的决定》;1994年10月,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的大会上,由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宣布,集美学村原有的五所院校合并为集美大学。集大筹备一年就成立,工作效率之高,体现了陈嘉庚于1937年就提倡的“以复兴民族之苦斗精神来复兴集美学校”的精神,也体现了国家教委对弘扬嘉庚精神采取“特事特办”的做法。

中学和中专,经过前一个时期的拨乱反正,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集美中学早被列为“中国名校”,并通过省一级达标。今年282人参加高考,上线率超过97%,其中上本科线的达170人,占考生的60%强。集美轻工业学校搬迁杏林,占地142亩,设有资源与环境、加工制造、信息技术、旅游商贸、财贸、电子商务、社会公共事务等7类18个专业,在校生达4000多人,从1980年起一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近几年,轻工有百分之二十的毕业生获得了大专文凭。集美水产学校复办后,迁向厦门岛内,在仙岳占地101亩,也是全国重点中专。现有12个专业,在校生达2000人,是福建建设海洋强省的人才基地。

建立集美大学,是弘扬嘉庚剧神,振兴集美学村的重要标志。江泽民主席题写校名,李岚清副总理揭牌,这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陈嘉庚遗业的重视。集美大学现有航海、轮机管理、水产、生物工程、体育、财经、师范、工商管理、艺术教育、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民业技术、成人教育、航海职业教育等14个学院。本专科专业涵盖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8个科门类。各类在校生15000多人“千秋沧海南,窃究桃李花”。现在集美学村的范围和学校占地总面积,都比1961年大了二三倍。这里还不包括轻工和水校。在陈庚校主的身后,不仅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华侨博物院都扩大了,且还出现了集美校友创办的黎明大学、福建音乐学院、慈山学园、培文师范、锦霞幼儿园等。现在,重教兴学,更是蔚然成风。陈嘉庆神,成为世人继承人类文明、坚持先进文化、战胜各种恶俗,建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

这许许多多,都是可以告慰嘉庚校主的。

11、《民族之光》首映式在集美隆重举行

·中国侨联、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电视台联合摄制

·集美大学校董会、慈山建委会协助摄制

·夏蒙导演任镜波、陈经华、夏蒙撰稿

·唐闻生、朱永康、陈耀中在首映式上讲话

2001年8月12日,在陈嘉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由中国侨联、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文献记录片《民族之光——陈嘉庚归来的岁月》,在集美举行首映式,正式与海内外观众见面。

纪录片共分三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历史见证人的访谈,真实地再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追随进步,拥护共产党的感人历程,记述了他兴学的伟大业绩,和建言献策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的不朽贡献。

这是一部历时多年摄制完成的电视文献纪录片。其间几易其稿,创作人员足迹遍及海内外,寻踪觅迹,查看了大量的文字和影片资料,发掘出许多新史料,核实了许多史实。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致肯定这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献纪录片。

本片在筹备和拍录过程中,得到全国侨联、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集美大学校董会、福建安溪慈山建委会、集美校委会、集美校友会都给予大力的支持,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海外集美校友李尚大等及陈嘉庚先生的亲属都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帮助。

本片由任镜波、陈经华、夏蒙撰稿,夏蒙执导。

出席首映式的有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福建省、厦门市党政领导,陈嘉庚先生生前友好、陈嘉庚先生海外亲属代表、厦门市归侨侨眷代表以及集美各校师生代表300多人。

全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福建广播电视局局长朱永康、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集美校委会主任陈耀中在首映式上讲了话。

(本刊通讯员/文吴宁榆/摄)

12、在《民族之光》首映式上的讲话(摘录)

全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

陈嘉庚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0周年了。光阴荏苒,历史长河淘尽了多少世事风云,却割不断我们对嘉庚先生深深的怀念,岁月流逝,使我们更深切感受到陈嘉庚这位爱国华侨领袖身上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将光耀华夏千秋。

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以大量珍贵的历史镜头和陈嘉庚先生归来岁月见证者的访谈,真实地反映了陈嘉庚先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表现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集中表现了嘉庚先生回国后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突出了他为社会、为教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历史情怀,再现了陈嘉庚先生归来岁月,灿烂光辉的晚年以及投身热火朝天的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兴办集美学村,为侨胞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这是一部宣传陈嘉庚精神的好片子,也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相信这部片子一定能在海内外侨胞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局长朱永康

《民族之光》是一部历时多年摄制完成的电视文献纪录片。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片,编导们先后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采访拍摄,并得到了集美校友李尚大先生和陈嘉庚先生亲属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帮助,使我们得以采访了众多的与陈嘉庚同时代的或有过密切交往的历史见证人。该片拍摄并搜集了大量珍贵的档案文献与历史资料影片。国家广电总局与国家理论文献片领导小组,召集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等部门的十多位领导和专家进行研讨,一致肯定这是一部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陈嘉庚先生在归国前后的光辉业绩,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献纪录片。

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集美校委会主任陈耀中

文献纪录片《民族之光》以大量珍贵的历史镜头和陈嘉庚先生归来岁月见证者的访谈,真实地纪录了晚年陈嘉庚先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历程和业绩,处处洋溢着陈嘉庚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内容真实,主题突出,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片的上映是厦门社会各界的一件盛事也是陈嘉庚故乡集美的骄傲。我们对为该片付出辛勤劳动的编导、作者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部署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90周年纪念活动

13、市领导到集美现场办公

2003年10月21日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90周年纪念日。为办好纪念活动,8月2日,洪永世、朱亚衍飞吴凤章、洪碧玲、陈联合、江曙霞、潘世建、陈耀中等市领导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集美现场办公,研究部署纪念活动各项筹备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晓民在会上作了汇报。

集美学校创办90周年纪念活动是继承和发展陈嘉庚遗业,大力弘扬嘉庚爱国兴学精神,扩大和提高集美及厦门在海内外知名度的重要工作。为向90周年献礼,集美区安排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福南堂改造、嘉庚纪念馆建设、南熏楼、延平楼、黎明楼维修、嘉庚体育馆、敬贤公园兴建、同集路拓宽、龙舟池中池改造、学村排污管网及海江路工程、集美医院搬迁、设立集美大学图书馆等。还将高起点、大雹子笔地做好集美文教区的规划建设工作,为建设厦门教育之城出力。市规划局已牵头完成集美嘉庚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工作,并等条件成熟时提请市人大立法。另外,还将做好嘉庚精神的研究与宣传工作,摄制反映陈嘉庚生平事迹和学村变迁历史的纪录片,出版一批纪念陈嘉庚系列书集。

市长朱亚衍强调庆祝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嘉庚精神,一切安排要做到有利于集美文教区建设、集美发展和厦门教育之城建设,认真筛选校庆献礼建设项目,并多方筹措落实资金。

市委书记洪永世说,要搞好集美文教旅游区的规划,同时保护好嘉庚建筑风貌,各部门也要统一认识,遵守确定的规划;集美区要把学村的拓展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全力支持办好学村各院校;在庆祝活动的资金来源上,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海外乡亲校友的力量。洪永世强调要通过纪念活动,进一步宣传嘉庚精神,推进集美城区和学村建设展示厦门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树立厦门在新世纪的新形象。

(王德胜/文王文津/摄)

14、集大工商管理学院召开

董事会二届二次合议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6月15日召开。厦门市长朱亚衍、市委副书记吴凤章、副市长江曙霞、陈嘉庚国际学会陈共存先生、潘国驹教授,集美大学党委书记张向中、校长辜建德及海内外董事18人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确定了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2005年发展规划。集美大学校长、工商管理学院董事会副主席、代院长辜建德,作了题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为推进学院改革发展事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院董事会主席飞厦门市市长朱亚衍作了重要讲话,他说:“非常感谢海内外董事对工商学院的关心和支持,厦门市人民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希望学院在董事会领导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希望海内外董事继续发挥他们在侨界的优势给予学院更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弘扬嘉庚精神,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当代世界先边办学经验,为厦门培养更多高素质、享用型优秀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工商管理学院供稿)

15、水校毕业生好就业

水校近几年来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创兴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增设“就业指导办公室”职能机构,加强对学生择业、应聘、面试等指导,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因此,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有显著的好转,截止六月底,驾驶、轮机、电子技术应用、经贸、加工制冷、水产养殖毕业生就业人数平均已达九成以上,其中电子技术应用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

(爱文)

16、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成立

6月29日,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隆重举行成立暨揭牌仪式,出席成立揭牌仪式的校内外来宾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厦门海事局、中远集团厦门远洋运输公司、厦门轮船总公司、中国公司、厦门

裕利集装箱服务公司、福建外贸中心船务公司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代表,校领导辜建德、曾讲来、陈志良、蔡金宣、李连亭、俞建洪、航海学院、航海职业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原航海学院离退休领导,以及轮机工程学院领导、师生近400人。

在成立揭牌仪式上辜校长首先对前来参加轮机工程学院成立揭牌仪式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辜校长说,多年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关心和支持陈嘉庚先生所创办的航海教育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成立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航海教育事业,拓宽发展空间,并与航海学院比翼双飞,共同发展。辜校长希望轮机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共同把集美大学航海教育办得更好,并祝愿集美大学航海教育事业未来更加辉煌灿烂。

会上,蔡金宣副校长,宣读了《关于成立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和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通知》。

最后,辜校长、轮机工程学院的领导、厦门海事局的领导,中远集团厦门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代表共同为轮机工程学院揭牌,并向轮机工程学院领导授予“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院旗。辜校长还与来宾们一起合影留念。

揭牌仪式由院党总支书记周学智主持。航海学院院长翁跃宗、轮机工程学院院长蔡振雄也先后讲了话。

(轮机工程学院办公室供稿)

17、航海61届校友将举行

毕业40周年联谊活动

集美航海61届近80名校友拟于今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母校举行纪念毕业40周年联谊活动。集美航海61届有108名毕业生,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同志终身从事航运事业,为祖国的航运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缅怀培育他们的母校和老师,他们决定在毕业40周年之际,相约回母校相聚,看望亲爱的老师,参观母校的变化,互叙友情。为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他们决定在航海学院和轮机工程学院的两个大操场边各捐桂两棵榕树恭祝集美航海教育象榕树一样,永远生机勃勃,蒸蒸日上。(钟国平)

18、印中合办首届华语师资训练班结业

李尚大代表社团在结业仪式致词中指出“训练班取得的成绩,

标志着将在印尼推广汉语教学

印尼和中国合办的首届华语师资训练班,于6月25日先后在雅加达香格里拉酒店、顺德学校举行结业仪式和联欢会。出席的师生、来宾有四百多人。

印中首届华语师资训练班,是由印尼款育部校外教育司与中国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合作举办的。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派出了以黄玲女士为总团长,马跃先生为团长的汉语专家团一行9人,在雅加达、泗水、棉兰、万隆四个城市办班,为期10天。参加培训的,除了上述四个城市外,还有来自锡江、坤甸、巨港、占碑、楠榜、三宝珑、井里汶、廖岛等地的汉语教师,总人数达371人。

印尼教育部校外李文育司司长艾哥、中国大使馆茅参赞,中国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吕伟雄,以及印尼安溪福利基金会、福清同乡基金会、东方音乐基金会、印尼华裔总会、宏伟福利基金会、金门福利基金会、山东同乡组织、圣光教育基金会、国民福利基金会、客属联谊总会、广肇安良堂、吉祥山基金会、育才学院、顺德学校等赞助这次师资培训|的单应负责人,均应邀出席。印尼安溪福利基金主席李尚大代表社团在结业仪式上致词,他说:“印尼华文教育断了30多年,现在恢复华教,困难很多,尤其缺乏师资,需要印中两国官方与民间的合作,需要海内外热心人士的支持,华人社团都会积极推动。这次华语师资培训取得的成绩,标志着从现在起将在全印尼推广汉语教学。”

(佳音)

19、一次激动人心的聚会

7月7日,厦门市侨联组织了由叶波通和黄学群两位校友带领的三十多位归侨赴泰旅游、参观、探亲,成员绝大部份是五六十年代在集美各校读书的老校友。消息传开,在泰国的集美校友非常高兴,并于7月15日在曼谷长荣桂冠大酒店为来自厦门的校友举行了一次到别开生面的欢迎会。

会上,几十年才见面的老校友,又是拥抱,又是欢笑。不少校友都认不出四十多年前的好朋友了,等到互通姓名,他们禁不佳就抱在一起了。又是亲、又是笑、又是叫、又是跳,不少人脸上饱含着喜悦的泪花。场面令人异常激动。

这次聚会,适逢我们的祖国北京“申奥”成功,这是中华民族大喜之庆,两地校友激动地唱起了《歌唱祖国》。激昂的歌声震荡着酒店大厅,表达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喜悦与豪情。

会上,泰国校友会会民丁文志和厦门来的校友黄学群代表双方讲了话。一个欢迎,一个感谢,话不多,情谊深。丁文志不时呼唤着学生时期黄学群的外号,惹起了会场上一阵阵亲切的欢笑声。马灿家还当场朗诵了一篇感情丰富的思念文章。随后是联欢节目,台上台下一起唱,有的还就地跳起来了。那“美妙”的舞姿,浓浓的激情让校友们陶醉了。两个多钟头就是在这么热气腾腾的气氛中度过,一直到最后一分钟,大家才依依惜别。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供稿)

·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近日举行换届选举以丁文志博士为会长的第十届常务委员会。聘请张家军校友为永远名誉会长;汪庆、陈顺德校友为名誉会长;张祥裕、陈天赐校友为名誉顾问。会上马灿家、巫庭光、陈春桃、陈惠芳、张奋明、张俊贵、洪景辉、洪良华当选为副会长。

·集美学校泰国校友会第十届常务委员会会长丁文志博士近日获泰国皇上陛下御赐

四等皇冠白象勋章。在泰的全体集美校友在《中华日报》以整版篇幅深表敬贺。集美校友总会得此喜讯后谨电祝贺。

20、王景祺与受资助的学生座谈

出资在集美大学设立海上专业助学金的王景祺先生,7月3日特地到学校与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受资助的学生进行座谈。任镜波先生和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叶光煌处长参加座谈。

王景祺先生是航海世家,从其曾祖父开始就从事航运事业。王先生说,我帮助你们,这是我乐意的,我对你们没有个人的要求。

王先生说,航海是一项很艰辛的、富有挑战性的事业,同学们既选择了这个事业,就不要怕吃苦;但航海又是崇高的、负有历史使命的事业,现在世界贸易总量的80%都是通过海运实现的,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今天如果没有轮船,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航海事业是受到人类尊重的事业,同学们应该为从事航海事业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有同学问,在大学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和英语四级考试,是否能适应船上的工作?王先生说,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而且船舶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只是有了这方面的基础,要适应船舶自动化的要求,对计算机的学习应该是无止境的。航运事业是与国际接轨的事业,英语是通用的语言。学好了英语,才能同外国的船员交流,才能适应世界航运的需要。

在回答如何作一名优秀船员时,王先生说,要做一名优秀船员,品德最关键,有了好品德,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其次要做一名优秀船员,学业要优秀,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些知识;再就是要做一名优秀船员,就要比别人更能吃苦,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要有别人做不到而你能做得到的能力。

王先生说,一个人做事也好,读书也好,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就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王先生还说,每个人都有承诺,承诺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你要出来读书,家长嘱咐要好好读书,你说好,这就是承诺,对家长的承诺。有了这个承诺,你就会为实现这个承诺而努力,所以说承诺是无形资产。同时承诺也是一个人的人格,那些空有承诺,而不认真去实现承诺的人,是谈不上人格的。

(钟国平)

21、中美师生交流在集大

周四的夜幕悄悄降临,在集美大出艺术教育学院的绿草坪上只见花圈届国的点点红烛,映红了-版正在交咪的师生们。每周二次的英语角活动,近来增添了-些异国友人,他们就是来自美国纽约的19位法学院师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时而欢笑,时而询问、探讨、高兴之余更是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这批来自美国的朋友在集大学习集训的一个月里,被集大校园优美的环境所陶醉。空余时间他们或清晨习武,同体院教练学习中国功夫;或球场奔跃,享强身健体之乐;更愉快的自然要数每周一次的校园交流与相互了解,就象那扑闪跳跃的红色火苗,永远映在心底,温馨而令人回味······

(单晓樱摄/文)

22、台湾布袋港发展促进会代表团访问集大

6月3日下午,台湾嘉义县布袋港展促进会一行50人,在理事长蔡武璋先生为团长、立法委员翁重钧为名誉团长的率领下,抵达集美大学,下榻校学术交流中心。人住后,在党委副陈志良和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叶光煌的陪同下,客人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鳌园。客人们对校容校貌给予了的评价。张向中书记和辜建德校长也分别接见了客人。

台湾客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观访问厦门、漳州和汕头等地。在厦期间,市政协主席蔡望怀、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陈维钦分别与客人们会谈,希望两地加强交流与合作。

台湾客人一行于6月5日离开厦门。

(集大国际合作交流处)

23、国家女排来集大举行表演赛

为支持北京申奥,学习女排精神,争创省级文化先进区,集美区政府邀请国家女排假集美大学表演比赛。

7月7日晚,国家女排的到来受到集美区政府及集美大学师生员工的热烈欢迎。有325个座位的体院综合训练馆挤满了800多名热情的观众。集美区委宣传部颜智伟部长致欢迎词。集大辜建德校校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全体师生们学习女排的拼搏精神,为把集美大学建设成一流的多种性大学而努力,同时也为集美区争创省级文化先进区作出贡献。到会的还有国家体育量总局排管中心副主任徐利、中国女排领队李全强、厦门市体委副主任林振立及有大青关领导。

在短暂的交流后,中国女排分成红、蓝两队,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比赛。女排队员高超的技术和顽强的作风深深地感染场上观众,全场气氛热烈,掌声断。经过激烈的较量,以主力阵容配备的红队以3:2力克蓝队。赛后,热情的球迷团团围住女排队员,让心中的偶像在本子上,书上,甚至在衣服上签上名字。精彩的比赛,热烈的气氛,让大家渡过一个美好难忘的夜晚。

据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介绍,中国女排刚刚完成新老交替,组队目标为备战2004年奥运会。这批队员年龄小,身体条件好,在上半年四国女排邀请赛上表现不俗,但也存在着大赛经验不足,发挥不稳定的缺陷,还需要严格的训练来提高整体水平,以备大赛之需。

(蔡莉/文单晓樱/摄)

24、支持集美中学建设

李氏基金先捐一百万港元

7月24日,陈嘉庚先生的外孙、新加坡李氏基金总裁李成義先生给集美中学来信表示,李氏基金先向集美中学捐赠100万港元。

李成義先生在信中说:“昨承李尚大宗长引荐,贵校胡训生副校长为首4人教育考察团惠临敝处晤谈甚欢。欣闻贵校年初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达标验收,同人表示热烈祝贺。更高目标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当指日可待焉。恭喜,恭喜!关于贵校南熏楼、黎明楼、延平楼等旧校舍亟须改造和重建、筹建高标准体育馆以及奖教助学基金等计划,当需多方筹措,逐步落实。本基金乐予稍尽绵力。先此捐献100万港元,嗣后胥视工程进展及资金筹集情况如何而定。”

李成義先生在发信的同时,就签发了上述100万港元的汇票。(吉友)

25、受李成義先生委托吴定基先生访问集美中学

受李成義先生委托,8月14日,新加坡李氏基金代表吴定基先生在任镜波先生陪同下,访问集美中学。

刘卫平校长、胡训生副校长、洪蕴溟副书记首先对李氏基金元私捐助100万港元支持学校办学表示衷心感谢,校领导向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未来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困难。吴先生十分认真地听着、记着,不时询问有关数据、观看有关图片,他说,李成義先生对陈嘉庚先生的事业特别热心,特别关注。回去后他会详细向李先生汇报了解到的情况。(林红晖)

26、泉州集美校友会召开六届二次代表会议

6月24日,泉州|集美校友会在泉州金皇大酒店,召开第六届代表大会二次会议,86{立来自各万面的老、中、青校友欢聚一堂。其中,最高龄的是两位93岁和95岁的女校友。

许在全理事校总结回顾校友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他说,理事会精简机构,本届理事会由53人减为45人。坚持每月一次办公会议制度,一年来已召开四次常务理事会;继续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实行财务收支公开;准备重新修改编印校友通讯录。

他说,校友会积极参加校友总会的各顶活动。每年清明都派人到集美,参加祭扫校主墓园;向四所院校80周牢校庆发贺信,各捐资二千元;支持《集美校友》会刊,每年都捐助基金、积极投稿;提供《集美校友名人录》名单;接待母校校友、海院校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