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影子测量高度

用影子测量高度

用影子测量高度
用影子测量高度

用影子测量物体的高度

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在小区路灯下玩着踩影子的游戏。妈妈突然问我:“为什么我的影子总比你的长呢?”,“因为你比我高呀!高个儿影子长,矮个儿影子短,这很正常啊。”,“那么是不是影子长个子高,影子短个子矮啊?”,“当然啦,影子长度和东西高度是对应的啊。哦,妈妈,是不是能从影子的长度知道东西的高度啊?”,“能不能知道我们量一下试试看,找个时间咱们玩一个用影子测量高度的游戏,怎么样?”,“好啊好啊!”我听了兴奋起来。

第二天下午做完作业,妈妈对我说:“汀汀,现在阳光很好,咱们玩游戏去。”。我高兴地拿着妈妈准备好的卷尺、铅笔、纸和粉笔,拉着妈妈跑下楼。

我们在小区里找了一块空地,妈妈用脚踩着卷尺一端,手里拿着卷尺竖直拉出50厘米高度并横着伸出一个拇指。我拿着粉笔分别在卷尺挨着地面的地方和妈妈拇指头的影子处做了两个标记,这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就是50厘米高度对应的影子长度。之后妈妈分别用手里的卷尺拉出1米和150厘米的高度,我也分别在地上画好了对应影子的标记。接下来我们用卷尺量出了三个影子的长度。下面是我们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如下:

通过这个表格,我发现,物体高度之间的倍数是几,他们影子的倍数也是几,比如,50厘米的竹竿和1米竹竿长度是二倍的关系,那么他们的影子长也大约是二倍的关系。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说:“非常好,那现在我来考考你,你能不通过测量,说出2米长的杆子此时的影子长度是多少吗?”我马上回答:“ 122厘米。”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又问我:“那如果我们现在测出一个物体的影子是240厘米,这个物体的实际高度大概是多少呢?”我算了算,答道:“4米。”“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我把我的方法告诉了妈妈:“首先我用240厘米去除以50厘米的竹竿的影子长度30厘米,也就是240÷30 =8,算出他的影子是竹竿的影子的8倍,然后再用这个倍数8去乘以竹竿的长度50厘米,就得到了物体的高度是4米。妈妈肯定了我的这种计算方法。

得到这个规律后,我兴奋的去量了我们小区电线杆的影子的长度是1.2米,把它除以1米竹竿影子的长度60厘米,也就是120÷60=2,得到电线杆的近似高度约为2米。这时,

妈妈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然后问我:“你觉得你现在这样计算对吗?”听妈妈这么一问,我知道肯定有问题了。可问题在哪里呢?妈妈提示我说:“你现在再测测在这里杆子的影子长度。”我再一次测量了一尺长的竹竿的影子长度,是66厘米,比刚才的长了。妈妈问我:“知道为什么了吗?”我说:“因为现在比刚才晚了,时间变了,还有地点也不同了,所以竹竿的影子长也变了。”

那究竟怎么样才能更准确的测出物体的高度呢?

我通过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测量某物体的高度,先在它旁边立一根竹竿,在同一时刻分别测量出他们的影子长度。然后用物体的影子长÷竹竿的影子长,计算出影子之间的倍数关系,再用这个倍数乘以竹竿的实际长度,就得到要测量物体的高度了。当然,为了计算更简单,最好选1米长的竹竿哦。

随后,按照这样的方法,我们测量了我们小区一棵大树的影子的长度是200厘米,并同时测出1米长的竹竿的影子长是67厘米,把它除以此时1米竹竿的影子长度67厘米,也就是200÷67,得到了大树的高度约为 3米。

最后,我决定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我一直想知道的我们家住的楼房的高度。经过我们的测量,楼房的影子是3600厘米,同时1米长竹竿的影子长67厘米。经过计算,算出了楼房的高度为53米。

为了验证我们的计算结果,我和妈妈到了居委会,问到了我们家楼房的高度是米,咦,怎么和我们测量结果差了十多米呢?难道是我们的方法错了吗?我们的计算可是经过验算的啊,我问了妈妈,妈妈笑了笑,说:“测量的时候,除了先前我们发现了的时间差会产生测量误差外,还有其他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测量误差的,比如我们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由于楼房影子很长,刚才我们是一段一段量了加起来的,每次读数都可能有误差,这样加起来误差就更大了。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测量工具,或者多次测量计算,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我明白了,用影子测量物体高度,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许多人为的和非人为的因素都可能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这只是一种粗略的估算而已。

通过这次有趣的测量高度的游戏,我不但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一些为什么,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真是又好玩又有用啊。我喜欢数学。

如何测量旗杆高度较完整版

如何测量旗杆高度较完整 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测量旗杆高度 将生活中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物体高度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决.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探究,渗透数学识模和建模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以课后分组合作活动的方法进行实践以及进行全班交流,进一 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与态度: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增 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 重点: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与课本中有关知识相联系. 关键:抓住测量方法,结合所学,进行问题的解决.

方法一:目测 先目测一根木棒的长度,再测量,看看误差大概是多少,再目测旗杆长度,使人眼到旗杆的距离和人眼到刚刚测的木棒的距离是一样的,根据上一次的误差测量,会精确很多。 方法二:相似 1.用镜子将镜子放在人与旗杆之间,使人能够从镜子里看到旗杆顶端,测量这时候人到镜子的距离,旗杆底部到镜子的距离还有人的身高,根据相似三角形,求出旗杆的高2.用水若是下雨,可以将上述的镜子换为水,一样可以测量。3.用照相机因为照相机的原理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所以可以先照下一位同学,根据他的身高求出相似比,再测量照完照片之后照片上的旗杆高度,根据相似比求出。注意,这里牵扯到视角问题,照相机不同的视角相似比是不同的,所以被测量的这个同学要和旗杆底部重合。4.用标竿比较容易的是用1根,比较精确的是用2-3根。将标竿立于旗杆边上,使旗杆顶端与标竿顶端在一条直线并且与地面成特殊角。(测量角度可以面朝天躺在标竿前面测量,也可以用镜子将角度反射过来)。计算。

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教学设计Large class mathematics: how long is the shad ow of quantity teaching design

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物测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对影子的变化产生兴趣,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活动准备:铅笔、小棒、记录纸、粉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点:画影子,引起兴趣) 1、引导语:请小朋友在场地上找找自己的影子。与同伴结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把对方的影子画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学号。 2、提问:我们来观察一下朋友的影子和我们的一样吗? 小结:每个人做出的动作不一样,影子也不一样。 二、测量影子。(价值点:运用自然物测量影子)

过渡语:我想知道我的影子有多长,有什么办法量一量呢? 1、选择用铅笔、小棒等工具测量自己或同伴的影子的长短。 2、将自己使用的工具与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对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出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体会工具长短不同,计数结果也不同。 三、把握方法。(价值点:学习首尾相接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 1、对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同伴的影子长短的不同。 2、请在活动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测量影子的幼儿重现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点开始继续测量? 四、比一比谁的影子长。(价值点:体验首尾相接测量方法。) 1、选择同一中测量工具测量影子的长短。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选择同一影子的较多记录,比较记录是否相同,用再次测量作证实。

2019年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影子长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活动目的: l(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长短与时刻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 皮尺、钟表、记录有关数据的表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选择自己小组的测量地点,确定测量时刻,制定测量计划。) 三、活动步骤: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讲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 一个炎热的下午,长工们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爷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巴依大老爷出现了,非常蛮横地要大家出100个钱买下树荫。聪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贪婪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教训他一下。于是大伙凑够了100个钱给了巴依,巴依心满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领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巴依吓坏了,急忙赶大伙出去。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让我们出去,就得给钱。”巴依大老爷只好认输求饶,不仅退还了100个钱,还答应再也不阻挠大伙在树荫下乘凉了。 师:原来影子与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那咱们同学想不想亲自测量一下影子,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秘密。 2、亲自实践,仔细测量记录,总结汇报。 提出活动要求: a、测量前,准备好记录表格。 b、注意正确使用温度计,按时间把测量数字准确记录在表格里。 c、思考:认真观察、分析测量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开始活动。 小组代表汇报活动结果。 结果预设: 日期: 月日地点: 时791111111刻 :30 :00 0:00 1:00 2:00 3:00 4:30 5:30 7:00

测量旗杆的高度

测量旗杆的高度 教学目标: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巩固所学的三角形知识教学重点: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依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1分钟) 小明同学升入初三以后,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当他看到校园里高高的旗杆 时,就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它的高度呢?在和同学们讨论交流后,他们得出 下列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你能明白其中的理由吗? 二、测量方案汇总 【方案一】(6分钟) 〖例题〗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 【方案二】(10分钟) 〖例题〗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同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 C (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 A (2)在测量AB的投影同时测得DE在阳光下的 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 B C D 【方案三】(10分钟) 古塔的影子的顶端重叠,此时他距离古塔 已知小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为2m, ①△ABC与△ADE是否相似?为什么?②求古塔的高度。

【方案四】(10分钟) 〖例题〗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在他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直立一根2米的 标竿EF,小明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旗杆的 顶端A、标竿的顶端F与眼睛D恰好在一条直线 上,量得小明高CD为1.6米,小明脚到标杆底 端的距离CE为0.5米,小明脚到旗杆底端的距 离CA为8米,请你根据数据求旗杆的高度。 三、小结 四、作业 【方案五】小明为了测量一高楼MN的高,在离N点20m处放了一个平面镜,小明 NA后退到C点,正好从镜子中看到 M,若AC=1.5m,小明的眼睛离地 1.6m,请你帮助小明计算 【方案六】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直立的标杆高1米时 影长0.9米,此时他测旗杆影长时,因为旗杆靠近 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 上,他测得地面部分影长为2.7米,又测得墙上影 高为1.2米,请你求旗杆的高度。

大班科学详案影子会变长短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张璐 题目:影子为什么会变长短? 领域:科学 年龄段:大班5-6 活动目标: 1.巩固影子的形成原理 2.理解影子为什么会变长变短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影子的形成有一定的了解 2.手电筒若干、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踩影子 1.第一次游戏“踩影子”:教师选择在早上幼儿刚刚吃完早饭的时候进行游戏,此时的影 子比较长,容易踩。游戏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看看影子在哪呢?什么样子的? 好不好踩呢?” 2.第二次游戏“踩影子”:教师选择在午睡后幼儿刚刚起床后的时候进行,此时的影子比 较短,不容易踩到。游戏时教师同样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看看影子在哪呢?什么样子的?好不好踩呢?”提问的方式和语言要尽量相同,引起幼儿对两次幼儿中对影子的注意。 3.当有幼儿问:“老师,中午的影子太短了,不好踩!”其他幼儿纷纷发现了这种现象,提 出问题。此时停止游戏。 教师提问:“是啊,影子怎么变化了?” “早上我们玩的时候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影子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应到幼儿发现影子发生了长短变化。 幼儿:“一个长、一个短。” 教师:“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 幼儿:“早上的时候长,现在(中午)的短。” 教师:“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幼儿:“想!” 教师:“好!我们回到班级去做个实验!” 二、实验 (一)回顾影子形成的原因 1.教师:“孩子们,我们以前接触过影子的形成,还记的吗?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幼儿:“记得!”“是物体挡住了阳光形成的。” 教师:“非常好,你们真棒!”教师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手电筒和一个文具盒(或者随手的一件物品),打开手电筒照相文具盒。 教师:“看!出现什么了?” 幼儿:“影子!” 教师:“是的,我手中的手电筒就相当于太阳,文具盒就是物体,当物体把太阳光遮挡一部分的时候,就会在物体后面出现一个影子,这个影子还和这个物体长的很像呢,是不是?”

一天中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

一天中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 肥城市实验中学 指导教师:胡金芳 研究时间:2017年10月12日 年级班级:七年七班 组长:张宇瑞 小组成员:郭文睿、王福欣、郭心玉、张思源 规律如下:

方向变化为长——较长——短——较长——长; 方向变化为西——西北——南——东北——东 实验过程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材料:一根17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 ,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指南针一个。 准备: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校园里(或家门口)选择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预测: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实验过程: 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8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 3、整理记录: 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影子方向 8:00 东方 20.8厘米西方 9:00 东偏南 19厘米西偏北10:00 东偏南 17.2厘米西偏北11:00 东偏南 15.5厘米西偏北12:00 正南 12.8厘米正北 13:00 偏西 14.2厘米偏西 14:00 偏西 15.1厘米东偏南15:00 西偏北 16.4厘米东偏南16:00 西偏北 17.8厘米东偏南17:00 西方 18.9厘米东方 观察时间:2007年10月12日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案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案 回龙中学庞秀莲 教材分析: 《测量旗杆的高度》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本节课属于实践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弄清基本原理。为使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本节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究测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明确每种方案测量的方法和需测量的数据等。第二阶段分组实践操作,评出“测量能手”。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5人,到户外进行实际测量,根据不同方法求解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测量时,为了避免测量集中,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被测物也可以选定旗杆之外的物体,如:树、路灯杆、篮球架的某一边等。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发现新思路、新方法。 学生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九年级学生大约十四五岁,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厌倦,本节课采取实践课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学习愿望。 2.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知识关联区:本节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对相似三角形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和计算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实践并巩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经历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测量旗杆的方法

汪洋中学数学组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二章相似图形7测量旗杆的高度导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使学生综合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 2、在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经验和自信心。 二、自主与合作探究 1、测量旗杆的高有哪几种方法? (1)、其中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 ①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怎样求旗杆的高度?(画图说明理由) (2)、方法二 ①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怎样求旗杆的高度?(画图说明理由)(3)、方法三 ①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怎样求旗杆的高度?(画图说明理由) 2、还有其他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 3、上述各种测量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三、课上拓展 1、高4m的旗杆在水平地面上影长为6m,此时测的附近一建筑物的影长为24m,求该物体的高度 2、旗杆影长为6米,同时测的旗杆顶端到其影子顶端距离是10米,若此时附近一棵小树影长3米,求小树高度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增: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测量旗杆的高度-实验报告

初三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 实验报告 组员及分工: 活动课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小镜子、标杆、皮尺等测量工具。 活动步骤: 方法一: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如图: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 ,其他人分成两部分,一部 分同学测量该同学的影长,另一部分同学测量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 同学身高DF 同学影长EF 旗杆影长AB 计算关系式 旗杆高度BC 点拨: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而且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把太阳 光线近似地看成平行光线,可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总结:这种方法也叫“比例法”,因为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班级 姓名 小组名称 组长: (? D

方法二:利用标杆 如图,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观测者,在观测者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直立一 根高度适当的标杆,观测者适当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当旗杆的顶部、标杆的顶端 与眼睛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其他同学立即测出观测者的脚到旗杆底部的距离,以 及观测者的脚到标杆底部的距离,然后测出标杆的高。 盘 根据数据,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说明你的理由。 (2) 标杆与地面要垂直, (3) 要测量观测者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 G

方法二:利用镜子的反射 如图,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观测者,在观测者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在镜子上做一个标记,观测者看着镜子来回移动,直至看到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与镜子上的标记点重合。以及旗杆底端到 标记点的距离。 根据数据,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说明你的理由。 观测者的眼睛离地面的 高度AD 观测者的脚到标记 点的距离AE 旗杆底端到标记点 的距离BE 计算关系式旗杆 高度BC 其他同学立即测出观测者的脚到标记点的距离, D A

幼儿园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

幼儿园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 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物测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对影子的变化产生兴趣,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活动准备:铅笔、小棒、记录纸、粉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点:画影子,引起兴趣) 1、引导语:请小朋友在场地上找找自己的影子。与同伴结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把对方的影子画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学号。 2、提问:我们来观察一下朋友的影子和我们的一样吗? 小结:每个人做出的动作不一样,影子也不一样。 二、测量影子。(价值点:运用自然物测量影子) 过渡语:我想知道我的影子有多长,有什么办法量一量呢? 1、选择用铅笔、小棒等工具测量自己或同伴的影子的长短。 2、将自己使用的工具与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对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出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体会工具长短不同,计数结果也不同。 三、把握方法。(价值点:学习首尾相接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 1、对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同伴的影子长短的不同。 2、请在活动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测量影子的幼儿重现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点开始继续测量?

四、比一比谁的影子长。(价值点:体验首尾相接测量方法。) 1、选择同一中测量工具测量影子的长短。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选择同一影子的较多记录,比较记录是否相同,用再次测量作证实。 从记录中选出影子的前3名幼儿。 五、再次发现问题。(价值点: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他们3个是我们班级里个子最高的人吗?可是他们的影子为什么很长呢? 他们3个是我们班级里个子最矮的人吗?可是他们的影子为什么最短呢? 影子的长短和身高不对应是什么原因呢,请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并记录在纸上,明天带给老师,我们再一起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日影朝向与长度的变化

日影朝向与长度的变化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日影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探讨日影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日影朝向总是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其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 一、日影朝向的变化 时间地区 日出日落 太阳方位日影朝向太阳方位日影朝向 北半球夏半年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 东北西南西北东南极昼地区 (除极点) 正北正南正北正南 二分日全球正东正西正西正东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 极夜地区) 东南西北西南东北极昼地区 (除极点) 正南正北正南正北 2.正午日影朝向的变化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正北。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影朝正南。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当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就在物体底下,其他时间有时朝正北,有时朝正南。 二、日影长度的变化 (1)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短;日出与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长。一天中日影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 (2)一年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最短;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情况则相反。在太阳直射点上,日影长度为0。 【典例精析】 下图为武汉市某校学生用一定长度的竹竿测日影略图,其中O A为竹竿,OC是正午时竹竿的影子。回答下列问题:

(1)若OC影长为一年中最大值,则图示测影日期是。 (2)假如竿影顶部由B经O(竹竿垂足)至D,则观察地点一定在地区。 (3)冬至日时,各纬度正午时的竿影(竹竿长度一定)的长度分布规律是。 (4)假如武汉某天的竿影周日运动路径为,请绘出经过此地的经线(用虚线绘),并在地平面上标出南北方(S、N)。 [解析]此题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巧妙地考到了地球公转对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的相关知识。日影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一年中,冬至日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时日影出现一年中的最大值。一天中,竿影顶部经过竹竿垂足,说明该地有直射现象,只能出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时南回归线上的竿影长度为0。因武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始终在正南方,所以竿影朝向正北方。 [答案] (1)冬至日 (2)南北回归线之间 (3)由南回归线向两侧的高纬、低纬增长 (4)图略(此地的经线与OC重合,C为正北方,O为正南方) 【巩固练习】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ˊ,通过tanα=OP/ OPˊ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1—3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测量旗杆的高度

第七节测量旗杆的高度 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测量旗杆的高度 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Thales,约前625~前547)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贡献是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在数学中引入逻辑证明,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命题的正确性;揭示各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使数学题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令人深信不疑. 证明命题是希腊几何学的基本精神,而泰勒斯就是几何学的先驱.他把埃及的地面几何演变成平面几何学,并发现了许多几何学的基本定理,如“直径平分圆周”“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两直线相交,其对顶角相等”“对半圆的圆周角是直角”“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并将几何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据说,埃及的大金字塔修成一千多年后,还没有人能准确地测出它的高度.有不少人作过很多努力,但都没有成功. 一年春天,泰勒斯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解决这个难题.泰勒斯很有把握的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第九课时 ●课题 §测量旗杆的高度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 2.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增强相互协作的同时,经历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依据. 2.有序安排测量活动,并指导学生能顺利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1.方法2中如何调节标杆,使眼睛、标杆顶端、旗杆顶部三点成一线. 2.方法3中镜子的适当调节. ●教学方法 1.分组活动. 2.交流研讨作报告. ●工具准备 小镜子、标杆、皮尺等测量工具各3套.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一:(记作§ A) 投影片二:(记作§ B) 投影片三:(记作§ C)

幼儿园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

xx大班数学:量量影子有多长 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物测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对影子的变化产生兴趣,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活动准备:铅笔、小棒、记录纸、粉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点:画影子,引起兴趣) 1、引导语:请小朋友在场地上找找自己的影子。与同伴结对,用例外色彩的粉笔把对方的影子画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学号。 2、提问:我们来观察一下朋友的影子和我们的一样吗?小结:每个人做出的动作不一样,影子也不一样。 二、测量影子。(价值点:运用自然物测量影子) 过渡语:我想知道我的影子有多长,有什么办法量一量呢?1、选择用铅笔、小棒等工具测量自己或同伴的影子的长短。 2、将自己使用的工具与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对用例外的工具测量出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体会工具长短例外,计数结果也例外。 三、把握方法。(价值点:学习首尾相接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 1、对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同伴的影子长短的例外。 2、请在活动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测量影子的幼儿重现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点开始继续测量?

四、比一比谁的影子长。(价值点:体验首尾相接测量方法。)1、选择同一中测量工具测量影子的长短。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选择同一影子的较多记录,比较记录是否相同,用再次测量作证实。 从记录中选出影子的前3名幼儿。 五、再次发现问题。(价值点: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他们3个是我们班级里个子最高的人吗?可是他们的影子为什么很长呢? 他们3个是我们班级里个子最矮的人吗?可是他们的影子为什么最短呢? 影子的长短和身高不对应是什么原因呢,请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并记录在纸上,明天带给老师,我们再一起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关于物体影子朝向与影子长短问题

关于物体影子朝向与影子长短问题 、影子朝向问题 第一种情况:一年之中正午时物体影子朝向 (1 )回归线之间:①看正午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即太阳)与所求地的地理纬度之间的位 置关系 A.若太阳在北,则影子朝南; B.若太阳在南,则影子朝北。 例如:海口市位于 200N ,夏至日时,正午时太阳在海口市的北面,故物体影子朝南。 冬至日、二分日,正午时太阳在海口市的南面,故物体影子朝北。 2)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之中正午时, 太阳总是在北回归线的南面, 所以正午时物体影子 终年朝北。 3)南回归线以南: 一年之中正午时,太阳总是在南回归线的北面,所以正午时物体影子 终年朝南 (4) 北极圈线上: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所以物体影子朝北。 5)北极点:一天中,太阳总是位于南面,所以正午物体影子朝北。 (6) 南极圈线上: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所以物体影子朝南。 7)南极点:一天中,太阳总是位于北面,所以正午物体影子朝南。 第二种情况: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时物体影子朝向 1.(南、北极圈线之间范围) 1)北半球: ①戛半年, (3月 21 日---9 月 23日)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所以日出时影子 朝西南,日落时影子朝东南。 ②冬半年, (9月23日---3 月21日)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所以日出时影子 朝西北,日落时影子朝东北。 ③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所以日出时影子朝西,日落时影子朝东。 (2)南半球:①当地戛半年,(9月23日---3月21日)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所以日出时 影子朝西北,日落时影子朝东北。 3月21 日---9 月23日)太阳东北升, 西北落,所以日出时影子 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所以日出时影子朝西,日落时影子朝东。 ②冬半年, 朝西南, 日落时影子朝东南。 ③二分日,

如何测量旗杆高度(较完整版)

测量旗杆高度 将生活中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物体高度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决.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探究,渗透数学识模和建模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课后分组合作活 动的方法进行实践以及进行全班交流,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与态度: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 信心.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 重点: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与课本中有关知识相联系. 关键:抓住测量方法,结合所学,进行问题的解决. 下载LOFTER客户端 方法一:目测 先目测一根木棒的长度,再测量,看看误差大概是多少,再目测旗杆长度,使人眼到旗杆的距离和人 眼到刚刚测的木棒的距离是一样的,根据上一次的误差测量,会精确很多。 方法二:相似 1.用镜子 将镜子放在人与旗杆之间,使人能够从镜子里看到旗杆顶端,测量这时候人到镜子的距离,旗杆底部 到镜子的距离还有人的身高,根据相似三角形,求出旗杆的高 2.用水 若是下雨,可以将上述的镜子换为水,一样可以测量。 3.用照相机 因为照相机的原理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所以可以先照下一位同学,根据他的身高求出相似比,再测量照完照片之后照片上的旗杆高度,根据相似比求出。注意,这里牵扯到视角问题,照相机 不同的视角相似比是不同的,所以被测量的这个同学要和旗杆底部重合。

大班科学详案影子会变长短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张璐 题目:影子为什么会变长短? 领域:科学 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巩固影子地形成原理 理解影子为什么会变长变短地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对影子地形成有一定地了解 手电筒若干、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游戏——踩影子 第一次游戏“踩影子”:教师选择在早上幼儿刚刚吃完早饭地时候进行游戏,此时地影子比较长,容易踩.游戏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看看影子在哪呢?什么样子地?好不好踩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第二次游戏“踩影子”:教师选择在午睡后幼儿刚刚起床后地时候进行,此时地影子比较短,不容易踩到.游戏时教师同样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看看影子在哪呢?什么样子地?好不好踩呢?”提问地方式和语言要尽量相同,引起幼儿对两次幼儿中对影子地注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当有幼儿问:“老师,中午地影子太短了,不好踩!”其他幼儿纷纷发现了这种现象,提出问题.此时停止游戏. 教师提问:“是啊,影子怎么变化了?” “早上我们玩地时候影子是什么样子地?” “现在影子又是什么样子地?”教师应到幼儿发现影子发生了长短变化. 幼儿:“一个长、一个短.” 教师:“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 幼儿:“早上地时候长,现在(中午)地短.” 教师:“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地变化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幼儿:“想!” 教师:“好!我们回到班级去做个实验!” 实验 (一)回顾影子形成地原因 教师:“孩子们,我们以前接触过影子地形成,还记地吗?影子是怎样形成地?” 幼儿:“记得!”“是物体挡住了阳光形成地.” 教师:“非常好,你们真棒!”教师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手电筒和一个文具盒(或者随手地一件物品),打开手电筒照相文具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教师:“看!出现什么了?” 幼儿:“影子!” 教师:“是地,我手中地手电筒就相当于太阳,文具盒就是物体,当物体把太阳光遮挡一部分地时候,就会在物体后面出现一个影子,这个影子还和这个物体长地很像呢,是不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幼儿:“是!” (二)探究影子变长变短地原因 . 教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踩影子地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是——”教师引导幼儿重复刚刚

关于日出日落方位和物体影子方位的判断问题

关于日出日落方位和物体影子方位的判断问题 一、地球上某地一年中日出日落方位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太阳每天一周的东升西落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轨迹平面与天赤道平行,与天轴(观测者与北极星的连线)相垂直。如图一所示 我们知道,由于地平圈的存在,我们只能观测到半个天球(即天球在地平圈上的部分)。当太阳在地平圈以上的部分运行时,即为白昼,当太阳在地平圈以下的部分运行时,即为夜晚。如图一所示 太阳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称为中天。经过包括天极和天顶的那半个子午圈时,太阳到达一天中最高位置,称为上中天,此时即为地方时12点;经过包括天极和天底的那半个子午圈时,太阳到达一天中最低位置,称为下中天,即为地方时0时(或24时)。 太阳经过观测者的地平圈时称为出没,也称升落。太阳从地平圈下升到地平圈上称为日出,反之称为日没。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在一年之中太阳的黄道面上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每天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轨迹也不一样,从而造成每天日出日落方位及中天的高度也不相同。 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黄道上自西向东每天移动约1°。在一年的不同日期内,太阳的赤经、赤纬的变化,引起昼夜长度的变化。 对北半球来说,一年内只有两天,即春分和秋分,太阳由正东点日出,正西点日没,昼夜相等。从春分起,太阳的出没方位逐渐北移,夏至日到达最北点。在这段时间内,日出的时刻逐日提早,而日没的时刻逐日延迟。同时中天高度越来越高,白昼变长,黑夜缩短。夏至那天中天高度最高,白天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的出没方位逐渐南移,中天高度逐渐下降。秋分以后,太阳的出没位置已在东、西点以南,昼短夜长。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冬至日为止。这时,太阳的出没位置到达最南点,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以后,太阳的出没点重新北移,到春分点时昼夜又相等,完成一年一周的运动。由于纬度不同,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纬度越高,夏季白天越长,冬季白天越短。极圈以北开始出现“白夜”和“黑昼”。在地球北极,则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太阳不再每天东升西落。南半球的情况和北半球完全相同,只是冬和夏、春和秋,恰好相反。在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是不变的。 因而,对于全球任意点而言,在二分日时,均为正东方日出,正西方日落,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移动时(春分到秋分),全球均为东偏北方向日出,西偏北方向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案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案 回龙中学庞秀莲 教材分析: 《测量旗杆的高度》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本节课属于实践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弄清基本原理。为使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本节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究测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明确每种方案测量的方法和需测量的数据等。第二阶段分组实践操作,评出“测量能手”。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5人,到户外进行实际测量,根据不同方法求解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测量时,为了避免测量集中,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被测物也可以选定旗杆之外的物体,如:树、路灯杆、篮球架的某一边等。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发现新思路、新方法。学生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九年级学生大约十四五岁,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厌倦,本节课采取实践课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学习愿望。 2.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知识关联区:本节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对相似三角形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和计算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实践并巩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和性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量量影子有多长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量量影子有多长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使用同一种材料、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 2、幼儿对进行影子测量有兴趣。 3、在活动中教育幼儿互相学习、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操作 任务。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首尾相接测量方法。 难点:首尾相接测量,比较影子的长短。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昨天,小朋友在操场上相互帮助画下了自己的影子,请 小朋友根据昨天所看到的影子与物体的相对关系,来操作幼儿用书第7页《找影子》,看看太阳在哪里,找出小朋友和大树正确的影子方向,并把它们圈出来,看谁最棒,做得快又对。 2、教师:小朋友真棒,很仔细地找出小朋友和大树正确的影子。 下面,我们一起到操场去学习测量影子的本领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操 场尝试测量。 二、活动指导 (一)尝试测量影子。 1、选择测量工具。 2、测量影子。

教师:找到自己昨天画的影子,量一量影子多长?再和你的朋友量 的结果比一比。 3、交流。 幼儿交流测量影子中的问题。如:在测量中幼儿不会首尾相接地 进行测量,幼儿对不同工具测量的结果比较时产生了问题等。 (二)学习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1、教师请在活动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测量影子的幼儿重现测量过程。 2、教师:为什么他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一个点,然后移动小棒 从这个点开始继续量。 3、展示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1)教师用绳子进行测量。 (2)教师:我用绳子进行测量和你们用小棒量,结果一样吗?(不一样) (三)比一比 1、教师:与使用同样测量工具的朋友比一比,看看谁的影子长, 谁的影子短。 2、教师、小朋友在测量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发现自己比别人高,为什么影子量出来比别人短? 3、教师:昨天画的影子和今天画的一样吗?(不一样)因为昨天和 今天的时间不同,明天同一时间再来画影子。与今天的影子比一比看 看影子是不是一样。 三、活动结束 1、教师简要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了解了首尾相接测量的方法,在 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协作,做得很好,今后继续发扬。

@测量旗杆的高度-实验报告

初三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 组员及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课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小镜子、标杆、皮尺等测量工具。 活动步骤: 方法一: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如图: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其他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同学测量该同学的影长,另一部分同学测量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 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说明你的理由。 同学身高DF 同学影长EF 旗杆影长AB 计算关系式旗杆高度BC 点拨: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而且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把太阳光线近似地看成平行光线,可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总结:这种方法也叫“比例法”,因为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方法二:利用标杆 如图,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观测者,在观测者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直立一根高度适当的标杆,观测者适当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当旗杆的顶部、标杆的顶端与眼睛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其他同学立即测出观测者的脚到旗杆底部的距离,以及观测者的脚到标杆底部的距离,然后测出标杆的高。 根据数据,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说明你的理由。 观测者的 眼睛离地面 的高度AD 标杆 高度FE 观测者的脚到旗 杆底部的距离AB 观测者的脚到标 杆底部的距离AE 计算 关系式 旗杆 高度BC 注意:(1)观测者的眼睛必须与标杆的顶端和旗杆顶端“三点共线” (2)标杆与地面要垂直, (3)要测量观测者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