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家南宗的百日筑基

道家南宗的百日筑基

道家南宗的百日筑基

道家南宗将炼精化气阶段称为百日筑基。这一阶段的整个过程,约可分为养气、采气、练气等三大步骤。

“养气”指养育先天的元阳真气。(悟真篇》说:、二物会时性情合,五行全处虎龙蟋。本因戊已为媒聘,遂使夫妻镇合欢。”其所指就是养气的功夫。“二物会时”指意守丹田达到一定火候时,元神与元精会合。故养气的具体功法,实为意守丹田。《俗真篇》说:“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其中“西本乡”指下腹部下丹田之处。故意守应在下丹田,而非上丹田或中丹田。真气究竟向何处采取并归何处呢?南派第四代传人陈楠赠给其弟子鞠九思《水调歌头》词中隐喻说:“一些珠露,阿谁运到稻花头?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含蕊,满破玉池秋。”其中的密意是:真气(珠露)运至男性外生殖器龟头,喻为运到稻花头”。此时真气细微娇嫩,如碧莲含蕊。趁此时采得真阳之气,引起身心变化,打破了阴静状态“玉地秋”《悟真篇》说:“送归土釜牢封闭,次人流珠厮配当。”其中“土釜”指下丹田,说明真气发动时,用意引归下丹田。

“采气”就是指真气发动时,称为活于时到来,及时用意采取,送到下丹田,不便走漏。《俗真篇》说:“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后不堪尝。”其中“癸生”指后天肾精发动意即性冲动,因先天无形无质的元精,藏于有形有质的肾精之中。在性冲动达到一定程度,元精即会化为肾精,故须趁元精将化未化为肾精时,进行“急采”。否则,过时“金逢望后”元精已化为肾精,就无法采到即不堪尝。

“炼气”指其气运行于督脉、任脉,所谓三百次小周天以炼外药与内药(指不同层次的真气)及七日静定炼大药(抬高层次真气)。分述如下。

一、经过养、采达到一定火候,积蓄在下丹田的真气,气机发动,以逆呼吸作所谓“橐龠运动”。由“巽风”配合,沿督脉扶摇而上,进行小周天运转(又称“转法轮”)。《悟真篇》说:“妙在周天运用”,“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石杏林(南派第二代传人)在《还源篇》中说:“一孔三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周流。”陈构的《紫庭经》说:“采之炼之未片刻,一气渺渺通三关“以上都说明其气作小周天运转时的景象和有关问题。

二、经过约三百次小周天运转,元精已转化为真气,不再向后天肾精转化。陈楠之《金丹诗诀)说:“但守火爻三百刻产成一颗夜明珠。”此时,全身阳气充盈,“马阴藏相”,淫根已断,不再有两性之欲,就必须及时停止周天运转。《悟真篇》说:“未炼还丹须速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知止足”是指停轮止火。小周天运行,每次所采炼的真气,称为外药。经过约三百次周天运行,元神与外药会合于下丹田,形成质量高一级的其气,称为内药。内药继续在下丹田与元神会会凝结,形成质量又高一级的其气,称为大药或丹母。产大药之时称为正子时。产大药时的景象是:下丹田如火炽热,两肾如热汤煎熬眼吐金光,耳后如风响,脑后如骛鸣,身涌鼻搐。然后再经过约7日的静坐功夫(称为坐关),廊炼成更高一级的真气称为圣胎,或名婴儿。《悟真篇》说:“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就是指炼精化气功夫最后的结果。这阶段功法,自古有不少专门术语,现略举数条:

一、炉鼎与黄道:鼎指脑海泥九宫,”炉指下腹部下丹田。黄道一词,素有争议。《悟真篇》说:“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清代大功家、道家学者闵一艮认为在督脉(称黑道)与任脉(赤道)之间有一脉从下丹田直通脑海泥九,名为黄道。并认为练功者先通任督,然后自然激发黄道一通,则真气更加升降活泼,上下畅通,进入到某种新境界。如真气不经督任的周天运转,用意引其直通黄道,则易于出偏,名为“闯黄”或“闹黄”,其流弊甚大,因而,闵氏以“黄中直透法”流传于世。

二、活子时到来采取真气的口诀,在南派丹书中未有记载,但稍后丹书有“吸、抵、撮、闭”四字口快或类似的六字四块以及口传的“橐龠运动”等,其具体方法,均须口传面授,不见于文字。

三、卯酉沐浴:卯酉在小周天阶段指位置,非指时间,人身前脐后肾处称卯酉。沐浴在小周天时指休息,大周天时指排除杂念,防止心神外驰。小周天运转中,真气至督脉肾处(上行)或任脉脐处(下行),应适当作息一下,名为卯酉沐浴。《金丹四百字》说;“火候不用时,冬至不在于。及其沐浴法,卯酉成虚比。”说明“火候”、“冬至”、“沐浴”、“卯酉”等都是一种比喻之词。

四、火候:“火”指元神或心意。“火候”指练功过程中真气的变化、运行,如

何用意念与呼吸调节和掌握其尺度,做到无过不及,恰到好处。例如气息绵绵,意念强烈者称为武火,多用于采封及运行督脉之时;气息与意念,若有若无者称为文火,多用于温养与循行任脉之时。《悟其篇》说:“契论经歌讲至具,不将火候著于文。”古人不公开讲述火候约有两个原因:①火候实际是功法中的具体细节、窍门,在习练时,出现的景象和问题,往往因人而异,放火候只能针对实际情况,师徒四传心授;②为了保密,不轻易传给外人炼情化气阶段,一向被认为是最关键部分。能否像成的客观标准,南派丹书中虽未明言,但后世学者总结约有以下五点:

第一,马阴藏相,即淫根已断,外生殖器内缩,而非由于疾病或衰老原因。

第二,寒暑一季,即不怕严冬寒冷或夏暑炎热,把冬夏看成一样。

第三,发白复黑,齿落复生。

第四,能少食少卧。所谓气满不思食,神旺不思睡。

第五,阳光三现,即头部与胸腹前,因丹田之气充盈,在静坐中出现闪光,称为阳光。认为出现闪光2次,即须停止周天运行。但陈撄宁认为“阳光三现”

出自明末伍冲虚所著丹经,是他个人练功中的感觉,非一般规律。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真传丹道小周天功

内家“浑元门”一代宗师萧天义老先生传下来的正宗内丹功的筑基法门,承钟吕一脉,属大道功法,易学易练。正确修习十多天后,即可“入静”,产生元阳真气;练功百日后,可打通“小周天”;大约经过三百日,真气便会凝结成“内丹”,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之效。

功法在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

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

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的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打通小周天,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济,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如笔者自幼因先天不足,患了肺炎、肠胃炎等多种疾病,体质极弱,动不动就伤风感冒,数病齐发,苦不堪言。后来,所患肺炎又转化为肺结核,确诊时已是三期重症,名医束手,药石无效。绝望之际,幸遇恩师,从之修炼此丹道小周天功,数月后,身体即全面恢复健康,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由此可见,丹道小周天功的祛病强身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亦正因此,在内丹家看来,只有通过修炼小周天功,才能够彻底祛除致病根源,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功理大道至简至易。此功练法虽然简单,但其功理却十分深邃。内丹家根据丹经中“效法天地”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提出了以后天之气交结先天之气,使得气壮神满,结成内丹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意是性、神,元神为体,真意为用,真意是元神的动态。在练功中,通过调整心神,达到“自然无为”的先天境地,意气自然合一,呼吸之气就可随着真意的引导,深入到下丹田,与先天而存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将其激发出来,再经过“炼精化气”,不断补充人体因思虑而耗散的真元之气。真气愈积愈多,经小周天火候烹炼,神气相抱,便会凝结成内丹。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的健康,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太乙三才桩

太乙三才桩是一套简单的古典上乘功法。天、地、人三桩、姿势、动作、意念各不同,而以意守丹田为基本;在意守中,又以天目、涌泉、丹田位置有别,象征天、地、人三种位置;以动作的向上、向下及持中象征三桩的倾向。本功所附古传桩诀十分珍贵,此中包含了深刻而奥秘的功理,以及古人的练功体会和对内景的描绘。

一、练功要领

此功法分三个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属初级功;第二阶段属内运功;第三阶段属精进功。学者可根据本身的实际基础,按照每个阶段的练功要求去练习。(一)天字桩

第一阶段

动作:两足距离略宽于肩,两腿站立,关节处微有弯曲(以便气机巡注)。两掌心向上平托.指尖在后斜上方,以舒适为度。双目平视,呼吸自然,全身放松。手掌与脚掌均不用力,意守丹田。

意念:双手托起,于天化合。双足溶化,双腿虚无。渐渐入静,周身溶解在大自然之中。双目神光外射(意念与目光统一)。

第二阶段

功作:继上式内气启动后,继守天目穴和劳宫穴。两腿微直,两脚内侧用暗力内扣,两手略往回收,微向上举,舒适为度。呼吸勾慢深长。

意念:双掌劳宫穴左右往返上越头有气流交注。两耳有清悠的音乐感。气注从涌泉上冲至全身。天门穴沉涨,眼前明亮。

第三阶段

动作:双脚外侧翘起。意守百会。忘掉呼吸。

意念;身体从下至上升腾,气过百会有一股气注山冲云天。

(二)地字桩

第-阶段

动作:站大马步。两足大于肩宽,掌心向下,双掌在体侧下按。双目平视,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全身放松。

意念:自身如山脉峰峦,巍然自若,无动于衷,身与大地相吻合。

第二阶段

动作:继上式,架子降低。呼吸匀慢徐徐深长。

意念:劳宫、涌泉气感明显,从下至上气注周身流注或有收缩感。

第三阶段

动作:意守涌泉,忘掉呼吸.

意念:自身下沉,如入渊底,如水中山石树木遍体清凉,自身浑然之形。(三)人字桩

1.动作:两足距离与肩宽,两手重叠放在小腹丹四处。人字桩功早晚练法不同。2.早功:

(1)双目远视,意念和视力合一,观看朝日,取太阳光热映在丹田,丹田里似有一面镜子,呈斜面,反照太阳。

(2)继上式,双日内视映在丹田内的朝日,与太阳形成三角迂回折射,往返周注。

(3)双目微闭,含光内视丹田里有一轮喷薄朝日,周身蒸腾。

3.晚功

双目微闭,太空碧月一轮,光华吐瑞,冲天门直降入丹田,遍体生辉,清凉无限。

(四)三才合一法

入坐观想丹田境内,浩如太空,丹庭耀金,碧海玄光,有日月合壁之象。

此三才合一法,亦属精进上乘之功,是三才桩功的归宿

二、桩诀译注

(一)天字桩

掌托天宫气运通

平身站立,足距肩宽,目平视,臂微曲上举,曲指,掌心向上平托,劳宫穴采宇宙太空之气。

妙悟丹元启真灵

练功时丹田、关元处有微动或热的感觉,即古人讲的动中八触,真气启动。

定气安神阴阳降

由静度中的神气变化,而影响周身经气血流阴阳脉络下行。

气脉周巡落黄庭

经过潜气内行的真气,在巡回的过程中,缓缓聚集在黄庭丹源

双掌托化法如天

双手托起掌心有明显的气感,入静后两手有连在云天之际微微溶化的感觉。

运起大数是真明

随着功夫的深入进展,而察觉宇宙天体,无时不向地面人身发去种种能源照射。天机悟出元明数

字宙天体间的妙密,在长期的行功中可以得之印证,使人开发智慧,古人称作元明。

天台有法道觉恒

太空中的道理.必须通过练功中的内景功夫去探索,古人也喻之觉悟恒通。

通明境现润酥雨

练功中水火既济,心火降而肾水升腾,眼前有光明出现,是太空天体的照耀,与百会玄珠的作用和合。

妙轮始开卷春风

有似微雨细降,到此境界达到炼神还虚,延年返还的功效,如同回转到少年,得意畅游在春风之中

微微若化甘雨泽

微微的春风,细细的微雨,润泽身心起到质的变化,是古人说:久住春风中,微风润新华。

冥冥是增甲乙晶

古老的十二元辰中的甲木阳晶、乙木真气,以及影响到天体人体合一的统-,这种境界是精进高尚的。

二目运神升天日

神开窍于目,目光如电,内景功中印证天目、慧眼、明幽微而至极,亦有同日升腾之意。

一心人化起群星

心里变化精细,不受外界干扰,上穹碧落一尘不染,达到高深境地。

坐守明月千年泰

功夫到此.就要很好地温养,可以由站桩转入静坐,功中脑后肩上明月-轮,光艳无极。

华照大千万轮乘

此刻即转入佛家五眼六通,道家神明极注等天人同感同运同行的合一境界里。(二)天字桩诀

双掌元合,久注华功.法立天界,-体大同。

悟开玄机,人天合生.定开日月,弥散九宫。

三三天外,更见玄生,用功勤苦,立意为宗。

诸法生象.诸法皆空。万轮圣境,天字首行。

性空元明合大同,妙说真宗产灵空。高天月朗通明殿,密悟洞晓统元楼。

天机是本由人悟、天桩纯妙是法修。悟彻三才天宫里,妙字功法蕴应求。(三)地字桩

四平八稳势若松

掌心下按,拇指向前,余四指向左右,两足分开大于肩宽,下蹲如图2之势,四平者,掌足平于地,阴阳者八稳,其势若松。

巍然如持久注功

巍然宛立势如古松之健,似风微动薄枝翼,桩功外静内动,以宣气血流注,日久功深滴水穿石,其功有成。

玄机降泽撒大地

其中有妙,其中有精,功法的运化周身百脉交通,劳宫、涌泉穴采纳地下有益元素,俗称地气润泽身心。

微妙空灵源众生

功中的精微变化,气脉贯通百骸,如虹似电,周天巡回运动。资生宇宙间众灵,

俗称万物土中生。

根基立柱八极渚

人生之气与大自然的交合,产生气场,周经通自四向八极,如玉柱之威根基之地。

功续运策九转宫

随着行功由任督的通明周巡,由经道而转化为纬道而动,内外交光,形全九宫分野。

千里鸿蒙无二仪

古朴的太素行功,浩浩渺渺孕育元阳,如鸿蒙之初,阴阳未判之形。

万载元始出一形

悠悠万千岁,沿渊古国的丹经大道,源我中华先祖开元始,孕育万乘如一法。三花聚顶真元象

由精气神的聚集凝结产生高超的内景,显化以上丹田而入太空之玄珠,分化三枚。

-气冲阙宝刹城

旧称三花聚顶,玄化其珠为渺渺三光照耀,由百会直冲天际,真然内景顿然现法。

通天彻地如一法

由天宇桩之基础转化地桩合成如意元真妙体,功法结合同出一轨。

阴阳生化此大密

丹砂妙术的阴阳生化规律,万法同宗的显象,揭示了奥妙丛生的功法之妙用及智能开拓。

三干通彻皆玉柱

巡行周天的三百六十五度孕育了人体的周经内转,改变了常态,即为古人金刚玉柱之质,长生不朽之身。

八万功成是紫灵

八万四干法,法法元通,三干六百门,门门相系,练到完贞地步,内景的表现则是一片烟霞,紫光燎绕。

天地合和同一物

天圆地方六律九章,合成一物谓之玄黄,此谓先天元真、太乙气化。大丹有成,浑然一物。

混元大道始生成

到此境地非天非地,无是无非,元我无境,物我相忘,浑元真如,大道通明是谓道也。

(四)地字桩诀

四掌注机,四肢同齐,万元如注,如此真灵,

大千三象,地祖先明,周巡诸宗,法外洪成,

都天大地,谁主功增,生化万物,泽润元明,

万品朝圣,一气合灵,九转圣元,万坛平升。

凝填坚实大地通,妙宗真轮发元明。

都天大地生万象,大千妙解统众灵。

有法应习大地桩,始知地宗纯真情。

源存大道真如海,万宗品中天地功。

(五)人字桩

双掌合扣育丹田

足阔肩宽,双掌劳宫对丹田,潜气内行丹田自有热感,久而行之真气足而身自健。

阴阳二仪运先源

太极生阴阳,二仪运化精幽互为转用,孕育着先天的太乙气化。

至宝真如元性法

至大精微无上至尊之真如法象,种种内景功夫,都待得悟尽先天而后识之得见元明初形。

如-密悟静法禅

不息的行持,日久功积密悟的显化,皆出于静功中的禅法、禅修、禅定。

吐纳神思通元道

吐纳导引、有神运化无不是内功丹家所学的功法基础,积久法变,元悟正觉,

得慧不难。

升降气血注心田

升降开合、气血周通、五气归元、六合抱一,心乃神意,田为丹舍,时刻潜行其道,其妙自现。

神机灵苗双瞳动

心神会意,开窍于目,心机发现之枢全系于灵机苗芽,意神相合为功中之大要。纳取元阳火炼丹

精气神的转化,心火下降,肾水上腾,坎离交宫,天地交泰,练丹习道,唯摄真无,培育先天为业。

太阳真火壮真水

摄取太阳真火入我丹中,补先天之真水,坎离抽添,命门先元,日积真气。

月魄寒精育宝田

提求月魄寒精,补育华身法田,周身清凉虚火降,而真阳秘,阴阳合之。

心田久铸元阳体

用尽心机,久行其道,坎离交媾,日月氤氲,大道昌然,真体元阳出生。

三才至贞人字玄

天地人三界,三才得位,传自太古,法天地而成象,夺天地而生造化,人在其中,寓意玄机。

启开元天用真慧

持久行功,天门振动开透,玄机自然运化,使人聪慧,超常人。古人有存天门聚百神之说。

悟彻此宗得密禅

能在丹经大道中领悟全真妙经,三才立极,得其蟾密,同禅修之说,宛一如之法。

人字功法闻其密

人字功是夺天地之造化,持采日月精华,而著其法,密寓生于其中。

三才至此归统元

到此境里即可领悟万轮圣境,万法归真,万乘如一行统元真谛,内景至此极品

之数。

(六)人字桩诀

阴阳有形,分统元轮,各布灵机,悟妙得根,

真通密数,吐纳丹真,通中悟玄,妙里产真,

三千真气,四万慧根,元通至此,得妙传神。

天地文泰,育之人身,三才至理,至宝乾坤。

三才至真悟真功,三才立极法修成。

都天月朗乾元功,大地光华人字通。

悟此灵功源大道,得之慧法通元明。

人生通彻阴阳体,纯阳真身出真灵。

三、人桩诸基渊识

意守丹田,微睁二日,意守丹田能施气血运用天,微睁二目索取离精入先元,气血运彻周天道,四肢百骸润先玄,离精入宫先元本,三千大千溶-杯,日月化合产真品,阴阳如一法先元。意守丹田,本是诸法、诸功之基业,谁人不慕好法缘。微睁二目,可察司法、司天手艺技,武魂冲至大罗天,好法缘,大罗天,广大真如贞性海,无如玄妙真宝田,都天育地展元机,三干大数万轮坛,人字本是三才基,法缘立古立天地,天地交感运神功,三阳开通聚真骸,武法宣扬大千本,三才至真始见泰。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周天类功法

此类功法以周天运转为基础。“周天”一词源于夭文周天说。《礼记·月令》:“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周天功早在《行气玉铭》、《周易参同契》中已有反映,但并未明确提出“周天”之名。到了西晋,葛洪才在他的《大丹问答》中指明:“运火一昼夜,象一周天。四时生成,阴阳合度,自然之道”。葛洪之后,周天功发展很快,形成多种功法,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小周天、大周天和卯西周天功。大周天相对于小周天而得其名。

关于大周天,有很多说法,如指气通人身经脉较多于小周天;指乾坤交媾,精气兼运;喻一年一象,周于一身等。现在大周天的概念一般来说遵循的路线是十二正经。

小周天相对大周天而得名,也有多种说法,如指气通任督,指子午运火,坎离交媾。日月交精,指炼精化气所经过程和火候;指在任督二脉上行成光环等。不过,从《庄子》的“缘督以为经”直至宋元以来的小周天法,都把任督两脉作为练功的基本路线。

周天功法很多,下面只介绍几种较为流行的周天功法。

玉光周天法——见于《道家,七步尘技·神通》,是一种结合存想以通任督二脉的周天功法,其法是:存想顶门有一碧月,玉洁冰清,光耀如镜。久之碧月如轮,可引之顺中脉而下,照耀中庭,渐而降会阴,转尾阎夹脊,再升天门。任督两脉,光耀明净,凉透舒恬。久之任督相接,成一光环,即谓之玉光小周天。此法修炼长久,能使练功者感到玉色光环存在,任督之气畅通无阻,有益于健康。

玉光大周天——在玉光小周天的基础上见任督呈玉光后,用意念引其玉光遍及全身。通体光明。

张三丰气通小周无法一清代李西月编辑《三丰全集,道言类》介绍:“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内藏之气(真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盈,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背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此功要求神气相守,息息相依,待冥气充盈后,自然撞过三关而通任督二脉。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初练静功者如何意守丹田

关于丹田的位置,古籍记载和气功家说法不一。据《黄庭经》记载:丹田位置上有黄庭(胃),下有关元,后有幽阐(肾),前有命门,实在脐下内部一寸三分处。意守丹田之所以成为练气功最重要的方法,是因为注视这地方,在治疗中

以引导思想集中,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且可调整呼吸,固精健身,增强内畦的活动,我们知道,只有脑和肾健,气足才可以祛百病。意守丹田就是练气功中“调心”的重要功夫。而“调心”须与“调息”互相配合好收效才会大。所以气功家有云:“治病须养气,养生须调息。调息须清心,清心须坚脑,坚脑则心平气和,气机发动,无所不适。”

初学静坐功的人,对这种功夫极难下手,人们的妄念一起一伏没有一秒钟停止。所说“心猿意马”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能够调伏这些胡思乱想,到静坐的时候把一切杂念放下,精神集中在小腹(下丹田)。如果妄念又起,就再放下。这样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逐渐减少,以达到无念的境界。这是最上乘的功法。如初学气功者,觉得这种意守的根基不够,可以轻闭两眼,微露一线之光,而且观鼻准,这叫做“目若垂帘”。静静地以鼻呼吸,不闻不觉,口也须自然闭合,舌抵上腭,遇有口津多的时候,可缓缓分小口咽下。最要紧的仍在意守下丹田。

初学习静坐功的人,常常反映:“我没有学习静坐功的时候杂念倒还少,一入坐练功后,妄念反而格外多,不知是什么缘故。”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要知道人们的妄念,本来随时都能有,平时因和外界环境的接触把注意力发散了,故不觉得多;习静坐以后精神集中于内部,才觉得妄念忽起忽灭,不可捉摸。能够从这里入手,即时自省妄念是怎样生起来的。习练久了,杂念自然渐渐会少了。

初学静坐功的人,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法子把情绪安定下来;二是昏沉,时时要打瞌睡。治情绪不安的毛病,应该把一切念头完全放下,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专一注意在小腹中间,自然能够慢慢安定下来;治昏沉瞌睡的毛病,应该把念头提起,专注意在鼻头尖端,把精神振作起来。由于白天劳累的缘故,夜里入坐,就容易昏沉,早上起来打坐,因为夜里睡眠已足,就不至于昏沉了。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真气运行五步法

真气运行法是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实践体验整理而成的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可用于支气管炎、胃炎、结肠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慢性病症的辅助治疗。本功以坐位为主,两足平行,两膝间距两拳宽,手掌自然置大腿上,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勿使有声。呼吸要求鼻吸鼻呼,吸气自然,呼气做到深、长、细、匀。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先内视鼻尖片刻,接着内视心窝部。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练功时若有杂念,可用数息法,一般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直至杂念平息。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如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或温热感,第一步已完成。在练习过程中,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当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在每次呼气时,以意念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脐下1.5寸)。要求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如每次呼气时都会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即告功成。此时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当每次呼气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感温暖发热,就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并意守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当感到丹田内有一个“气团”时,第三步已功成。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可明显好转。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不要分散注意力;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倒退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每日练习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当气流冲过脑后“玉枕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小周天)。此时,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气短等症状可明显改善。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小周天形成后,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它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习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1小时左右。

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

动即可。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四种周天功法

周天一词源于天文周天说。<礼记.月令>:“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直到西晋,葛洪才在他的<大丹问答>中指明周天功:“运火一昼夜,象一周天。四时生成,阴阳合度,自然之道”。葛洪之后,周天功发展很快,形成多种功法,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小周天、大周天功。大周天多以十二正经为循行路线;小周天则把任督两脉作为练功的基本路线。下面介绍几种较为流行的周天功法。

玉光小周天是一种结合存想以通任督二脉为目的的周天功法,其法是:存想顶门有一碧月,玉洁冰清,光耀如镜。久之碧月如轮,可引之顺中脉而下,

照耀中庭,渐而降会阴,转尾闾夹脊,再升天门。任督两脉,光耀明净,凉透舒恰。久之任督相接,成一光环,即谓之玉光小周天。此法能使练功者感到玉色光环存在,任督之气畅通无阻,有益于健康。

玉光大周天在玉光小周天的基础上见任督呈玉光后,用意念引其玉光遍及全身,通体光明。

张三丰气通小周天法清代李西月编辑《三丰全集.道言类》介绍:“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内藏之气(真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曰充月盈,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背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此功要求神气相守,息息相依,待气充盈后,自然撞过三关而通任督二脉。

自转周天法是一种在“始而有意,终于无意”下启动内气作圆周运转的功法,见于明代尹真人《性命圭旨》。道家认为内气的自然运转不但能排除阴霾之气,且能增强元气,益寿延年?其法是:盘坐入静后,自觉下丹田处有一轮枢之象,上红下黑,左青右白,中为黄色,乃五行之气所结;然后用意念引之旋转,由中而达外,由小到大,口中同时默念十二字诀:“白虎隐于东方,青龙潜于西位”。每念诀1次,正好旋转1圈,数之36圈而止。稍停,改用与前相反的方向旋转,从外而旋内,从大至小,同时念诀,“青龙潜于西位,白虎隐于东方”。每念诀1次,正好旋转1圈。数至36圈,复归下丹田而止。曰久形成惯性,则不必再用意,自动旋转不停,欲歇不能,即可收功。(任奇)

日期:2008年10月29日- 来自[气功]栏目

太极拳:十大要领莫轻视

太极拳功夫修养的十大要领,贯穿于整个太极拳实践的全过程。当然,由于太极拳的种类和流派繁多,笔者所介绍的内容,仅是从自身所理解的角度进行的阐述,希望对学练各家各派太极拳的朋友有所启发。

第一大要领虚灵顶劲气沉田

虚灵者,灵明也;顶劲者,内劲轻轻上拔,使清阳之气上升;气沉田即在运动中把人体能量,沉藏于丹田。其具体做法为:下颏回收找喉头,喉头向后向上找玉枕,玉枕向上找百会,百会虚悬,使周身上下内外连成一个整体。《十三势行功心解》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顶头悬要从“悬”字着眼,从“顶”字着手,“悬”的意思是虚领,属于柔,“顶”的意思是使颈直肌轻度收缩,属于刚,要处处有刚柔相济之意。虚灵顶劲决非硬顶,硬顶是僵劲,非真正的顶劲。顶劲上领,不可太过,太过则正气猛涌上头,血压升高,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其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容易产生杂念。因此,太极拳理论指出:“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非有,若有若无,无过不及,折其中而已。”

“虚灵顶劲气沉田”所指的丹田是下丹田。中医理论认为,下丹田通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故古代养生家认为,用心意集中于丹田内,先吸后呼,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而百脉皆通,气血畅通百病皆除;又认为,将心意守住丹田,丹田即生气生血,气血充足,身体健壮而百病皆愈。所以,气沉丹田,不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太极拳健身的基本功。

在太极拳揉手(推手)中,头要自然向上领起,上虚下实,气沉落于小腹(下丹田),此时下盘稳健,周身中正,动作忽隐忽现,如物漂于水。如球滚于地,犹如不倒翁,即拳谱所云:“飘飘荡荡浪里钻,上轻下沉不倒颠。

第二大要领:含胸拨背意内敛

含胸者,胸微内含;拔背者,尾闾下垂,百会上领,拉直脊柱;意内敛即精神不张扬。其具体做法:含胸时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敛,胸略内含,心气下降,自然形成横膈式深呼吸,促使腹腔内的器官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不仅促进了血液循环和内脏机能之活动,而且对揉手(推手)之走化作

用也是很重要的。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即往下沉,两肩中间脊骨鼓起上提,这便是拔背。所以拔背能使肩背的部分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能使脊柱和脊柱两边的膀胱经获得很好的锻炼。

意内敛就是太极拳古典著述所说的“全凭心意用功夫”。古人认为: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五官百骸无不听命于心,并以“意气君来骨肉臣,,作形象比喻。按现代运动学的观点,全身神经系统皆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盘拳走架或揉手时.意有所感?,气必致动,这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心”,接到各感官系统传来的……信息”,在一瞬间作出判断、处理,并将结果(指令)通过神经系统迅速地传导到各运动部位而做出的相应反应。

第三大要领:沉肩坠肘松筋骨

沉肩者,肩松沉也;坠肘者,肘下坠矣;松筋骨,即松筋松骨。

沉肩指肩要松沉,肩松开下垂,即将两肩井穴下沉,两肩必须平齐,不可端起,反之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沉肩须将肩胛骨松开,使肩胛骨肌出现一个低洼,能使手臂增加长度,增大曲伸缠绕的灵活性。

坠肘,就是肘要有往下松坠之意,垂肘的前提是沉肩,所以肘不能悬起,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肘关节是起重支点,肘与膝合又是外三合的重点;坠肘就是要使肘关节松开,上肢气血更加流通。若能做到“肘不贴肋”,便有“松开我劲勿使屈”的强性和韧性。如白鹤亮翅,其手臂上举虽然超过肩部,而肘尖仍然使其有下垂之意,若是肘尖向上抬,那就是挨打的架子。坠肘是肱二头肌的轻度转动,使尺骨与桡骨进行绞剪式运动,通过对血管的交替挤压与放松,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肘要松垂,保持略低于腕的位置,要符合屈中求直和处处屈蓄有余的要求。沉肩坠肘能保护胸肋部的要害部分,并使攻防两宜。

相关文档